八年级语文上册测试题及答案(20200408115728)
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 )A. 明B. 日C. 月D. 山2.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A. 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
B. 小草在微风中舞蹈。
C. 雨过天晴,阳光灿烂。
D.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
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有多少篇?( )A. 305篇B. 300篇C. 310篇D. 295篇4. 下列哪个词属于名词?( )A. 跑B. 书C. 大D. 好5. 下列哪个句子是倒装句?( )A. 我昨天去了公园。
B. 公园里昨天我去了。
C. 去公园我昨天。
D. 昨天我去了公园里。
二、判断题1. 《论语》是孔子所著。
()2. “床前明月光”是杜甫的诗句。
()3. “之”字在古代汉语中只有代词的用法。
()4.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动词。
()5. “桃花潭水深千尺”是李清照的诗句。
()三、填空题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______》。
2.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______的诗句。
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______》。
4.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自《______》。
5.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______的诗句。
四、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赋、比、兴”的含义。
2. 请简要介绍《史记》的作者和主要内容。
3. 请简要解释“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
4. 请简要介绍“唐宋八大家”。
5. 请简要解释“平仄”的含义。
五、应用题1.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 )A. 明B. 禾C. 日D. 月2.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 )A. 温故知新B. 三思而行C. 一日千里D. 不耻下问3.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 )A. 吴承恩B. 罗贯中C. 施耐庵D. 曹雪芹4. 下列哪个词是名词?( )A. 跑步B. 书包C. 美丽D. 大小5. 下列哪个句子是被动句?( )A. 我吃了一个苹果。
B. 苹果被我吃了。
二、判断题1.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
( )2. “山”字的笔画数是3画。
( )3. “春暖花开”是形容春天的成语。
( )4. “他”和“他们”在句子中的作用是一样的。
( )5. “因为……所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 )三、填空题1. 《______》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2. “______”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
3. “______”是形容秋天的成语。
4. “______”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
5. “______”是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
四、简答题1. 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2. 请解释“比喻”的修辞手法。
3. 请解释“拟人”的修辞手法。
4. 请解释“夸张”的修辞手法。
5. 请解释“对偶”的修辞手法。
五、应用题1. 请用“因为……所以……”造一个句子。
2. 请用“如果……就……”造一个句子。
3. 请用“虽然……但是……”造一个句子。
4. 请用“不仅……而且……”造一个句子。
5. 请用“要么……要么……”造一个句子。
六、分析题1. 请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2. 请分析《水浒传》中武松的形象特点。
七、实践操作题1. 请以“春天”为题,写一篇短文。
2. 请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短文。
八、专业设计题1. 设计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方案。
2. 设计一份以“健康饮食”为主题的手抄报。
3. 设计一个以“科学探究”为主题的小实验。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一.基础积累与运用(40分)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2分)()A.绯红(fěi)不逊(xùn).瞥见(piē).诘责(jié)B 摹画(mó).抽屉(dì)掷钱(zì)嬉戏(xí)C幽默(yōu).凄惨(chǎn.崇敬(chónɡ)惩罚(chénɡ)D.敦实(dūn)颔首(hàn)乡绅(shēn)长髯(rán)2、选择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2分) ( )A.嬉戏野蛮托辞匿名B.枪毙温厚心慰禁锢C.粗劣酒肆貂皮敦实D.争执脾气激荡枝桠3、下列加点词语感情色彩不变的一项是(2分)()A.“清国留学生”除下帽来,油光可鉴,还有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 .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C.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
D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不相同。
B.他演讲时,贯穿古今,引经据典,获得听众阵阵掌声。
C.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的背后蕴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
D.云雀通宵达旦的啼唱,却从来不知疲倦。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填入括号内(2分)( )A.初升的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
B.谁能否认地球是绕太阳运行的呢?C.通过老师教育,使我有了新的认识。
D.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诗,是作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歌颂了藤野先生公正、真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B.《我的第一本书》是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城市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八年级语文试卷上册【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试卷上册【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早C. 江D. 林2. 下列哪个词属于叠词?A. 喜悦B. 轻快C. 喋喋D. 欢乐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以下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A.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B. 《诗经》只有风、雅两部分C. 《诗经》是唐代的作品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散文集4.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温故知新B. 学而不厌C. 不耻下问D. 三人行,必有我师5. 下列哪个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 杜甫B. 王之涣C. 王勃D. 李白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的历史书籍。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3.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部分。
()4.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句。
()5. 《论语》是孔子所著的书籍。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2. “______,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3. 唐代诗人杜甫被尊称为“______”。
4. “______,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5.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的______书籍。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诗经》的三个部分及其特点。
2. 简述“初唐四杰”是指哪四位诗人。
3. 简述《论语》的主要内容。
4. 简述杜甫的诗歌特点。
5. 简述《史记》的作者及主要内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写出《静夜思》的全文。
2. 请写出《登鹳雀楼》的全文。
3. 请写出《论语》中的一句名言。
4. 请写出《诗经》中的一篇诗歌。
5. 请写出《史记》中的一个故事。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杜甫的诗歌风格及其在唐代诗歌中的地位。
8年级语文上册试卷及答案

8年级语文上册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28分)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4分)郦道元lì 属于惹来shǔ 都群牧在燕然yānb、藻荇交横xìng 京尹yǐng 艨艟méng chōngc、一舸无迹gě 巍然毳衣chuì 晨兴理荒秽huìd、是日更定gēng 雾凇sōng 道狭草木长zhǎng加点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就是()。
(4分后)或王命急宣:或许素湍绿潭:雪白的急流b、飞漱其中:冲荡良多趣味:很c、但少闲人:只上下一白:全白d、随波而殁回去、往五色交辉:交相辉映3、与课文不相同的一句是()。
(4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并无阙处、隐天蔽日,重岩叠嶂,自非亭午夜分后,不见踪影曦月。
b、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c、并无丝竹之乱耳,并无案牍之劳形。
d、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对句意认知恰当的就是()。
(4分后)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译作:然而承租看看棚的人非常多,虽然就是就可以容纳一个座位的地无法使它空闲着。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作:庭院中的月光像是清流空无的积水,水中除了藻类,荇菜纵横交错着,原来那些就是竹和柏的影子。
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译作:反问他姓名,就是叫做金陵的人,在此时作客。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作:Lawn的山谷响起猿猴鸣叫的回响,并使人可悲到极点。
5、下列词义相同的一组是()(4分)a、1)实是欲界之仙都 2)故外户而有变,Montoire大同b、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未果,寻病终c、1)月色入户,欣然起至行 2)外户而有变d、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挑选出填上在下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4分后)我曾经乘船路过三峡,也游过三峡,相当程度来讲,是奔着唐诗的意境而去的,唐诗意境的精华在哪儿?想想看,那时候没有机器船,只有根根悠悠纤绳拉着舟,江水伴着纤夫号子,时而间几声猿啼,有如闪电划破山谷,惊心动魄,余音缭绕,那才是峡谷中强劲的音符!李白歌:两岸猿声啼不住;杜甫吟:风急天高猿啸哀;高适唱: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在他们的诗里,三峡景中,猿啼是最难忘的。
统编版语文初二上学期试题与参考答案

统编版语文初二上学期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案: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诗人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攀登寒山,行至半山,在枫林中驻足,陶醉于这美不胜收的晚景的画面。
解析:通过阅读诗歌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诗人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景象,包括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和霜叶等元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
2、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爱因斯坦与音乐爱因斯坦是一个酷爱音乐的人。
在他看来,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他小时候,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虽然拉小提琴拉得并不怎么样,但他喜欢音乐,喜欢那种音乐带给他的自由和愉悦。
在物理学上,爱因斯坦的成就举世瞩目。
然而,他在音乐上的成就却鲜为人知。
他曾经创作了一部小提琴协奏曲。
这部协奏曲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旋律优美,感情丰富。
然而,这部作品至今未能公开演出,因为它的曲谱已经遗失。
(1)本文主要通过哪些事例来表现爱因斯坦酷爱音乐?答案:本文主要通过爱因斯坦小时候对音乐的兴趣、他拉小提琴的情况以及他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未能公开演出来表现他酷爱音乐。
解析:通过阅读短文内容,我们可以找到三个事例来表现爱因斯坦酷爱音乐:一是他小时候对音乐的兴趣;二是他虽然拉小提琴拉得并不怎么样,但他喜欢音乐;三是他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未能公开演出。
这些事例共同展示了爱因斯坦对音乐的热爱。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悬崖(yá)绝壁(bì)、蜿蜒(wān)曲折(qū)、苍翠(cuì)欲滴B. 咄咄(duō)逼人、和煦(xù)、兴致勃勃(bó)、潦倒(liáo)C. 蹒跚(shān)、拂晓(fú)、瞭望(liào)、皎洁(jiǎo)D. 毅力(yì)、敏锐(mǐn)、敏锐(mí)、沉痛(chén)答案:C解析:选项A中“悬崖”应为“yá”,选项B中“和煦”应为“xù”,选项D中“敏锐”应为“mǐn”,故只有选项C中所有加点字的注音均正确。
初二语文上学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初二语文上学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初二语文上学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初中语文也是一门不容忽视的重要学科。
也许不容易拉分,但疏忽却容易失很多分。
初二的学生可以通过做习题来进一步语文水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二语文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初二语文期末练习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拼音、汉字写出相应的汉字或拼音。
(2分)冬,它浓缩了一春一夏的欢乐与热情,抒写着一串串秋的盈盈豪情,它用你对大自然殷( )切的期待而凝结成亮丽剔( )透的六角形,洒向空kuàng( )的大地,预示着来年的喜xùn( )。
2.默写。
(6分)①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②无限河山泪,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
④ ,塞上燕脂凝夜紫。
⑤杜甫在《望岳》一诗中写出了作者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这是有所作为的人不可缺少的。
3.走进名著。
下面这段文字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答题。
(2分)医生建议他再作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
我可够了。
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
”选文中的“他”指的是主人公,其生动幽默的语言体现出他的性格;“做点别的事”具体是指一事,这也表明主人公已从过去的中解脱出来,重新开始规划新的生活。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6 分)陈玉蓉,55岁,是湖北武汉一位平凡的母亲。
她的儿子叶海滨13岁那年被确诊患有肝豆状核病变,这种肝病可能导致死亡。
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陈玉蓉请求医生将自己的肝移植给儿子。
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无法捐肝救子。
当晚她就开始了减肥之旅。
随后的7个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有时夹块肉送到嘴边又放下。
每天坚持暴走10公里,走破了四双鞋子,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刮,刮了又长。
当她再次去医院检查时,医生都感叹:“从医几十年,还没有见过一个病人能在短短7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况还是重度的。
”2010年11月3日,这对母子在武汉同济医院顺利地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
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

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1、本题无需改写。
2、删除此段,因为题目选项已经给出了。
3、正确答案为B。
改写后的句子为:这些年来,毒大米等食品不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蔓延之势势不可挡,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4、正确答案为B。
改写后的句子为:在两小时之内,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呈现在我们眼前。
5、正确答案为C。
改写后的句子为:布谷鸟开始唱歌,人们知道它在唱什么,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6、正确答案为③②①。
改写后的句子为:不少人在等电梯的时候,可能会用自己的身体或其他物品来挡门,认为这与按键有同样的效果,其实不然。
所以,用异物阻挡电梯门时,电梯控制系统感知的是“问题信号”,如果阻挡的时间过长,电梯门多次开合,时间久了,电梯系统就会判断电梯为“有故障”,随即停止工作。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的次数多了,就容易造成电梯停梯而等待维修的状态。
据报道,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采用机器人进行手术,这种技术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信任。
机器人手术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少的创伤,而且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
虽然机器人手术的费用比传统手术高,但是它的优点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
2、电梯的工作原理电梯的上下运行是由按键发送信号,电脑接受后给出指示。
开门键发送的信号是“开门”或“不要关门”,而当电梯门被挡住时,电梯会发送信号“要关门,但由于有异物没关闭,只好又打开”。
了解电梯的工作原理可以更好地使用它们,同时也可以更加安全地使用它们。
3、古诗词默写填空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___《野望》)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___。
(___《答谢中书书》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留取___。
)3)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___。
(___《龟虽寿》)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大丈夫。
(《孟子》)4、文言文阅读甲)___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流露出了对闲暇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八年级语文C(2)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积累运用(20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写在文后空格中。
(2分)在北京的宽阔马路上,行道树是由多种树木组成的,落叶飘摇而下,带着鲜明的色彩,殷.()红、妃红、金色、青色……街道就被美丽的各种形状的小色块点zhuì()着,气氛.()显得静谧而有生气,首都浓浓的秋意就蓦然呈现出来。
要没有这些小色块的装饰,北国的深秋或许就suǒ()然无味了。
——《北国秋叶》填字注音2.根据要求默写(8分)⑴,一览众山小。
⑵,自缘身在最高层。
⑶青树翠蔓,,参差披拂。
⑷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莺歌燕舞”初春景色的诗句是:,。
⑸《记承天寺夜游》中描绘了一个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的语句:,,。
3、名著阅读(4分)⑴保尔在黑海疗养所企图自杀未遂,又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标,他要靠________回到队伍中去,他把写的小说寄往柯托夫斯基师征求意见,但,他不气馁,重新开始创作,小说最终获得了成功。
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给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是哪一个?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
4.下面这段文字在表达上有一些语病,请用规定的符号加以修改。
(4分)(1)换用号:(2)增补号:(3)删除号:(4)调位号:苏州是我常去之地。
海内美景多的是,唯苏州!能给我一种真正的休憩。
柔婉的言语,精雅的园林,街道的幽深,处处给人以感官上的宁静和心灵上的慰籍。
现实生活常常使人心繁意乱,那么,无数的苏州古迹会让你气定神闲。
有古迹必有题咏,大多是古代文人豪迈之感,读一读,那种鸟瞰历史的达观能把你的心灵抚慰得工工整整。
看得多了,也便知道,这些文人大多也是要到这里休憩来的。
他们想在这儿创建伟业,但在事成事败之后,却愿意到这里来走走。
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
5. 选用下面提供的词语(至少选3个)为你喜欢的某个景点写一段导游词。
(2分)参差披拂心驰神往俯仰生姿别具匠心重峦叠嶂鳞次栉比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都市精灵》,完成6——10题(17分)①其实,每座城市都应该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而且形成传统,是它的一种标志和象征。
②以鸟来说,麻雀、老鸹、燕子,是北京的最大众化的鸟类,多少年来,它们都陪伴着北京人生活,是北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中伙伴。
如今,老鸹和燕子在北京已经很稀有了,麻雀经过大围剿也元气大伤,都构不成北京的景致了,实在是非常的可惜。
③我很羡慕春城昆明,近年来那里每年春节前后都有成千上万只红嘴鸥由西伯利亚飞来过冬,成了昆明人的一大骄傲,年年都有电视报道。
④我佩服上海人,他们开始在城市广场上放养鸽子,绿草地上漫步着白白胖胖的大鸽子,小孩子们伸着小胖手给大鸽子喂食,多可爱!⑤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现代大都市都有自己的都市动物,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的许多城市可以称得上是小松鼠王国,或者野鸭子王国,或者鹿的王国。
旧金山是最有代表性的,简直是个海兽海鸟城。
在它最繁华的渔人码头旁,居然..卧着上百头野生的大海狮,旁若无人地打斗、游戏、抢地盘,引来无数游人驻足观赏。
海滨饭馆都把临海的座位当成一等雅座来招待顾客,甚至搭起高高的木板大看台,可以登高检阅。
靠近金门大桥则有一处观海鸟的胜地,太平洋海湾中有三个小岩石孤岛,栖息着上万只大嘴鹈鹕、鱼鹰、海鸥。
只要鱼群一到,这上万只大海鸟便一起腾空,作低空滑翔,然后,一抿翅膀,像炸弹一样,射入水中,百发百中,钻出水面时,嘴中必有活蹦鲜灵的鱼。
这个地方每逢节假日,能引来成千上万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他们一看就是好几个钟头。
看海兽,看海鸟,便成了旧金山人的传统节目和一大享受,位置排得很靠前,和上博物馆有着差不多同等的崇高地位。
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原始城市必然有鸟有鱼有兽,因为同在一个蓝天之下,同饮一江水,共同生长在一块土地之上;只是,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鸟、鱼、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
这么看来,城市里无鸟无鱼无兽未必是好事。
换句话说,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倒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首先是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其次是衡量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
⑦如此说来,“孤城寡人”并不正常,虽然,已经司空见惯了,习以为常了,倒是“与狼共舞”这个漂亮而荒诞.....的词组更具有现代意识。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
(2)7.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1)第⑤段中加点的“居然”有何表达作用?(2)说说你对第⑦段中加点的“漂亮而荒诞”的理解。
8.第②段末使用“可惜”一词,抒发了作者对失去城市鸟类的惋惜之情。
文中还有哪些词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某种感情?试举两例加以简要分析。
(4分)9.上文依次展示了三幅和谐的生活图景:“昆明的红嘴鸥”、“上海人放养鸽子”、“美国旧金山的海兽海鸟”,作者以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理由是什么?(4分)10.怎样才能使都市拥有可爱的城市动物呢?请谈谈你的想法。
(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0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以其境过清.()(2)悄怆..幽邃()(3)佁然..()..不动()(4)斗折蛇行12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3.文中出现两个“乐”字,是什么给作者带来了这短暂的快乐?(2分)14.抛开作者的忧愁,小石潭是一处绝妙的景致。
细读我那张,你一定会发现许多令人难忘的景点,选择其中一处,为之拟一个富有情趣的名字,并写出你题名的文字依据。
(2分)景点名文字依据例听水径闻水声如鸣佩环(三)阅读《在冬夜里歌唱的鱼》一文,完成15——19题(13分)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离开了岑寂的北方。
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
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
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就会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
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
②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
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
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
在夜色中,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
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
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把整条的鱼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
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敞开来的时侯,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
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
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④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
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
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
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做作业;二姐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汽升高;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
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⑤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撮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汽。
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
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
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汽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
⑥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
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
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氲的房间。
⑦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着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
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的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
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⑧同样是一个冬天的夜晚,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
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的时刻是那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
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⑨另一个冬天。
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
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
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
但我们常常想念那样的冬夜,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
⑩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选自《读者》2007年第14期,有删节)15.题目中的“歌唱”指的是什么?题目表达了哪些感情?(2分)16.理解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4分)(1)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
(2)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17.③段中写到:“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这句景物描写形象生动,分析它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
(2分)18.第④段写了孩子们的表现,请分析他们此刻各自的心理活动。
(3分)(1)大姐:(2)二姐:(3)我和妹妹:19.结尾写到:“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这句话含义深刻,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2分)三、作文(40分)20.以下是托尔斯泰关于“爱”的几个观点,对此你有什么想法?在你的周围或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故事?▲一个人表达的爱愈多,别人就愈爱他;别人愈爱他,他也更容易去爱别人,爱就是以此方式成为永恒的。
▲爱不是能用语言完全表达的,是要用生活的全部来表达的。
▲爱是神奇的,它使得数学法则失去了平衡,两个人分担一个痛苦,只有半个痛苦;而两个人分享一个幸福,却有两个幸福。
请以“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可以叙述经历,可以抒发情怀,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④字数不少于550字;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