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测试题及答案(20200408144009)
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 )A. 明B. 日C. 月D. 山2.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A. 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
B. 小草在微风中舞蹈。
C. 雨过天晴,阳光灿烂。
D.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
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有多少篇?( )A. 305篇B. 300篇C. 310篇D. 295篇4. 下列哪个词属于名词?( )A. 跑B. 书C. 大D. 好5. 下列哪个句子是倒装句?( )A. 我昨天去了公园。
B. 公园里昨天我去了。
C. 去公园我昨天。
D. 昨天我去了公园里。
二、判断题1. 《论语》是孔子所著。
()2. “床前明月光”是杜甫的诗句。
()3. “之”字在古代汉语中只有代词的用法。
()4.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动词。
()5. “桃花潭水深千尺”是李清照的诗句。
()三、填空题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______》。
2.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______的诗句。
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______》。
4.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自《______》。
5.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______的诗句。
四、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赋、比、兴”的含义。
2. 请简要介绍《史记》的作者和主要内容。
3. 请简要解释“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
4. 请简要介绍“唐宋八大家”。
5. 请简要解释“平仄”的含义。
五、应用题1.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 )A. 明B. 禾C. 日D. 月2.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 )A. 温故知新B. 三思而行C. 一日千里D. 不耻下问3.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 )A. 吴承恩B. 罗贯中C. 施耐庵D. 曹雪芹4. 下列哪个词是名词?( )A. 跑步B. 书包C. 美丽D. 大小5. 下列哪个句子是被动句?( )A. 我吃了一个苹果。
B. 苹果被我吃了。
二、判断题1.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
( )2. “山”字的笔画数是3画。
( )3. “春暖花开”是形容春天的成语。
( )4. “他”和“他们”在句子中的作用是一样的。
( )5. “因为……所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 )三、填空题1. 《______》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2. “______”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
3. “______”是形容秋天的成语。
4. “______”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
5. “______”是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
四、简答题1. 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2. 请解释“比喻”的修辞手法。
3. 请解释“拟人”的修辞手法。
4. 请解释“夸张”的修辞手法。
5. 请解释“对偶”的修辞手法。
五、应用题1. 请用“因为……所以……”造一个句子。
2. 请用“如果……就……”造一个句子。
3. 请用“虽然……但是……”造一个句子。
4. 请用“不仅……而且……”造一个句子。
5. 请用“要么……要么……”造一个句子。
六、分析题1. 请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2. 请分析《水浒传》中武松的形象特点。
七、实践操作题1. 请以“春天”为题,写一篇短文。
2. 请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短文。
八、专业设计题1. 设计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方案。
2. 设计一份以“健康饮食”为主题的手抄报。
3. 设计一个以“科学探究”为主题的小实验。
初二上册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上册语文测试题及答案在准备初二上册语文测试题时,我们通常会涵盖课文理解、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技巧以及文学常识等方面。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è)B. 诘责(jié)C. 应届(yīng)D. 恣意(zì)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保的。
D. 他们正在操场上踢足球,玩得非常高兴。
答案:D二、填空题1. 请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下一句是:“_________”。
答案: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请根据所学文言文,翻译以下句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意思是:“学习了之后,时常复习它,不是很高兴吗?”三、阅读理解阅读以下现代文段落,回答下列问题:“秋天的落叶,像金黄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它们轻轻地落在了地上,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1. 这段文字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答案:秋天。
2. 文中将落叶比喻成什么?答案:金黄色的蝴蝶。
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以下文言文段落,完成练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 这句话是谁说的?答案:孔子。
2.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答案:孔子说:“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失方向,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五、写作题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提示:描述你最喜欢的季节,并说明为什么。
(作文部分由学生自由发挥,老师在批改时会根据内容的丰富性、语言的流畅性以及逻辑的严密性来评分。
)结束语:希望这份测试题能够帮助同学们复习和巩固初二上册的语文知识。
在实际的考试中,同学们应该仔细阅读题目,认真思考,合理分配时间,以确保答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练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八年级语文试卷上册【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试卷上册【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早C. 江D. 林2. 下列哪个词属于叠词?A. 喜悦B. 轻快C. 喋喋D. 欢乐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以下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A.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B. 《诗经》只有风、雅两部分C. 《诗经》是唐代的作品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散文集4.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温故知新B. 学而不厌C. 不耻下问D. 三人行,必有我师5. 下列哪个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 杜甫B. 王之涣C. 王勃D. 李白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的历史书籍。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3.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部分。
()4.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句。
()5. 《论语》是孔子所著的书籍。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2. “______,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3. 唐代诗人杜甫被尊称为“______”。
4. “______,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5.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的______书籍。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诗经》的三个部分及其特点。
2. 简述“初唐四杰”是指哪四位诗人。
3. 简述《论语》的主要内容。
4. 简述杜甫的诗歌特点。
5. 简述《史记》的作者及主要内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写出《静夜思》的全文。
2. 请写出《登鹳雀楼》的全文。
3. 请写出《论语》中的一句名言。
4. 请写出《诗经》中的一篇诗歌。
5. 请写出《史记》中的一个故事。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杜甫的诗歌风格及其在唐代诗歌中的地位。
2020年秋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学期达标测试卷八年级·语文上(R版)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6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琐屑.(xiè) 栅.栏(zhà) 池沼.(zhǎo)惟妙惟肖.(xiāo)B.颓.唐(tuí) 妥帖.(tiē) 着.眼(zháo) 触.目伤怀(chù)C.轩榭.(xiè) 气氛.(fēn) 纤.细(xiān) 迥.然不同(jiǒng)D.河堤.(tí) 踌躇.(chú) 脂.粉(zhǐ) 情郁.于中(y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和谐暮年藏污纳垢诚慌诚恐B.漫延酒肆不可遏制交头结耳C.蔷薇滞留刀剑入鞘春寒料峭D.宛然臼齿潜滋暗长坦荡如坻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敌人节节败退。
B.不宜笼统地提问,不能笼统地答复,艺术形式处理中,往往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相差得很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强调不能有一点儿差错)。
C.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设计者和匠师的脑中有关于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D.他触目伤怀....(触碰到自己的眼睛,心里不高兴),自然情不能自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我市开展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录制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市民的爱国热情。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发扬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C.为了防止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我校开展了“安全伴我行”知识讲座活动。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教材。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8年级语文上册试卷及答案

8年级语文上册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28分)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4分)郦道元lì 属于惹来shǔ 都群牧在燕然yānb、藻荇交横xìng 京尹yǐng 艨艟méng chōngc、一舸无迹gě 巍然毳衣chuì 晨兴理荒秽huìd、是日更定gēng 雾凇sōng 道狭草木长zhǎng加点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就是()。
(4分后)或王命急宣:或许素湍绿潭:雪白的急流b、飞漱其中:冲荡良多趣味:很c、但少闲人:只上下一白:全白d、随波而殁回去、往五色交辉:交相辉映3、与课文不相同的一句是()。
(4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并无阙处、隐天蔽日,重岩叠嶂,自非亭午夜分后,不见踪影曦月。
b、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c、并无丝竹之乱耳,并无案牍之劳形。
d、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对句意认知恰当的就是()。
(4分后)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译作:然而承租看看棚的人非常多,虽然就是就可以容纳一个座位的地无法使它空闲着。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作:庭院中的月光像是清流空无的积水,水中除了藻类,荇菜纵横交错着,原来那些就是竹和柏的影子。
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译作:反问他姓名,就是叫做金陵的人,在此时作客。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作:Lawn的山谷响起猿猴鸣叫的回响,并使人可悲到极点。
5、下列词义相同的一组是()(4分)a、1)实是欲界之仙都 2)故外户而有变,Montoire大同b、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未果,寻病终c、1)月色入户,欣然起至行 2)外户而有变d、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挑选出填上在下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4分后)我曾经乘船路过三峡,也游过三峡,相当程度来讲,是奔着唐诗的意境而去的,唐诗意境的精华在哪儿?想想看,那时候没有机器船,只有根根悠悠纤绳拉着舟,江水伴着纤夫号子,时而间几声猿啼,有如闪电划破山谷,惊心动魄,余音缭绕,那才是峡谷中强劲的音符!李白歌:两岸猿声啼不住;杜甫吟:风急天高猿啸哀;高适唱: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在他们的诗里,三峡景中,猿啼是最难忘的。
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

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1、本题无需改写。
2、删除此段,因为题目选项已经给出了。
3、正确答案为B。
改写后的句子为:这些年来,毒大米等食品不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蔓延之势势不可挡,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4、正确答案为B。
改写后的句子为:在两小时之内,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呈现在我们眼前。
5、正确答案为C。
改写后的句子为:布谷鸟开始唱歌,人们知道它在唱什么,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6、正确答案为③②①。
改写后的句子为:不少人在等电梯的时候,可能会用自己的身体或其他物品来挡门,认为这与按键有同样的效果,其实不然。
所以,用异物阻挡电梯门时,电梯控制系统感知的是“问题信号”,如果阻挡的时间过长,电梯门多次开合,时间久了,电梯系统就会判断电梯为“有故障”,随即停止工作。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的次数多了,就容易造成电梯停梯而等待维修的状态。
据报道,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采用机器人进行手术,这种技术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信任。
机器人手术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少的创伤,而且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
虽然机器人手术的费用比传统手术高,但是它的优点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
2、电梯的工作原理电梯的上下运行是由按键发送信号,电脑接受后给出指示。
开门键发送的信号是“开门”或“不要关门”,而当电梯门被挡住时,电梯会发送信号“要关门,但由于有异物没关闭,只好又打开”。
了解电梯的工作原理可以更好地使用它们,同时也可以更加安全地使用它们。
3、古诗词默写填空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___《野望》)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___。
(___《答谢中书书》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留取___。
)3)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___。
(___《龟虽寿》)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大丈夫。
(《孟子》)4、文言文阅读甲)___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流露出了对闲暇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核试卷及答案(详细解答)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核试卷及答案(详细解答)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A. 遂(suì) reciprocate(lǐ)梗概(gěng)鞠躬尽瘁(cuì)B. 遂(suì)胳膊(gē)梗概(gěng)鞠躬尽瘁(cuì)C. 遂(suì) reciprocate(lǐ)胳膊(gē)鞠躬尽瘁(cuì)D. 遂(suì) reciprocate(lǐ)梗概(gěng)胳膊(gē)答案:B2. 选出下列成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A. 不可救药脍炙人口明察秋毫一丝不苟B. 不可救药脍炙人口明察秋毫杯水车薪C. 不可救药脍炙人口明察秋毫微不足道D. 不可救药脍炙人口明察秋毫无足挂齿答案:A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独树一帜,深受读者喜爱。
B. 这次会议的议题涉及多个领域,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C.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
D. 尽管他犯了错误,但领导还是宽宏大量,既往不咎。
答案:A4. 下列诗句,属于《离骚》的一项A.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C.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D.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答案:C5. 对文言文《愚公移山》的理解,错误的一项A. 愚公移山的故事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毅力。
B. 文章通过愚公与智叟的对话,揭示了矛盾的双方。
C.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交通,方便人们出行。
D. 文章最后指出,愚公得到了神仙的帮助,终于实现了移山的愿望。
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_________。
答案:学生的阅读品位和审美能力2. 《背影》一文中,作者用_________的细节描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八年级语文B(2)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一、积累运用(22分)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和加点汉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填入文后方格内。
(2分)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为我们打开了一片丰富多cǎi的新天地。
“长征之歌”专题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动人情景,讴.歌了红军战士的钢铁意志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在“爱国情怀”专题里,我们似乎qīng听到海外游子思念故土的心声,体会到被剥夺使用母语权利的亡国者的痛楚,也品味了著名科学家始终眷.恋祖国的深情,领悟了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chóu的忧愤,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注音填字2.默写。
(8分)①商女不知亡国恨,。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
③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心生忧国和思亲之情的诗句是:“,。
”④《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明作者文天祥以死明志的两句诗是:“,。
”⑤送别朋友远行,若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则略显感伤,而用王勃的诗句“,”方能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3.学习了“长征之歌”专题后,大家对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和表现出来的乐观精神应该有所了解了。
请根据“草地、暴雨、马、篝火”四个词语加以想像,描写“红军过草地”的一个场景。
(不超过100字)(3分)4.下边是一位同学所写的表扬信,请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从语言和格式两方面加以修改(不.得超过...5.处.)。
(4分)(1)换用号(2)增补号(3)删除号(4)调位号表扬信我校八年级(1)班杨阳同学是个乐善好施、关心同学的好干部。
上星期二我在回家的路上所骑自行车被一部卡车撞了一下,连人带车摔到在路边,可是那缺德的司机望都不望一眼只管开车走了,我当时趴在地上动弹不得,也不见一个人影来搀我一把,我真是山穷水尽,欲哭无泪。
正当绝望的时候,一个人影出现了,她是我邻班的劳动委员杨阳。
我一见她如见到了救命稻草,她连忙把我扶起来,叫车送到医院治疗,并陪了我一个晚上。
她这种的精神十分可贵,希望校政教处务必对杨阳同学给予表扬。
2011年11月6日长江中学八年级(2)班王小亮5.通过学习“长城专题”,班委会决定举行“我说长城”的主题班会活动,如果你作为主持人,要在活动开始时说一段简要的开场白,你会怎么说?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6.用心感悟下面几则情景对话所蕴含的道理,试从“看问题的角度”这一视角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在横线上写出探究的结论。
(3分)(一)流动的风景孩子:这条路上有什么好看的风景吗?老人:有啊,有石头、有水流、有风雨……孩子:那有什么好看的?老人:石头旁边长着小花,大河浪里藏着歌声,暴风雨后挂着彩虹。
(二)梦想的远方骏马:这么长的路,你就这么走吗?蚂蚁:不,有时也跑,风从耳边呼呼而过,一棵草和一棵草连成一片。
骏马:听你这么说,成功和快乐与路程没关系了?蚂蚁:我们都有梦想的地方。
(三)生活的时尚叶:拽紧我一些吧,我要掉了。
树:孩子,不要怕,下面也是妈妈的土地。
叶:为什么要有秋天呢?树:因为有春天。
这就是生活的怀抱。
二、阅读理解(共38分)(一)阅读《枣核》选段,回答7—10题。
(共10分)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
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
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她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
她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杨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5岁。
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
姑娘在哈佛教书。
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
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
也许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
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
我想厂甸,想隆福寺。
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
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接着,她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
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卵石铺成的小径,穿过草坪,走到“北海”跟前。
真是个细心人呢,她在上面还嵌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顶上还有尊白塔。
朋友解释说,都是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
她告诉我,时常在月夜,她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
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7.仔细阅读选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作者所踏访的“后花园”的特点。
(3分)8.根据选文内容,你觉得文中朋友所说“没出息”应指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2分)9.选文部分主要从三个行为来体现友人对故土的依恋和深厚的民族感情,请选择正确的一组归纳。
()(2分)A.踏访后花园/选买假山石/追忆北海泛舟 B.试种枣树/堆叠“北海”/想像荷塘佳景C.踏访后花园/堆叠“北海”/追忆北海泛舟 D.试种枣树/选买假山石/追忆北海泛舟10.请根据划线句提供的信息,展开想像,描写“北海荷塘”的佳景。
(100字左右)(3分)(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14分)【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乙】晏子①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②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晏子对曰:“齐之临淄③三百闾,张袂④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释:①[晏子]名婴,春秋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②[傧者]接引宾客的人。
③[临淄]齐国国都。
④[袂]衣袖。
1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齐人也,坐.盗(2)齐人固善.盗乎(3)水土异.也(4)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然则何为使子?13. 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乙文中晏子不入的真正原因何在?(2分)14.楚王听了晏子“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这一番回答后,心里有何感想?(2分)15.晏子的语言让你感觉他是一个怎样的使者?(2分)(三)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14分)杂志风波楼下的郝奶奶拿着一本杂志站在门口:“这是你订的吗?”我一看,正是我订的那本《诗刊》,高兴地说:“是我订的,谢谢您了!这杂志怎么跑您那去了?”郝奶奶审视着我,把手缩了回去说:“这杂志放进我邮箱里了,我看上面写的地址是你家。
不过,我觉得是不是弄错了,你一个卖菜的订它干什么?”我不好意思道:“郝奶奶,杂志确实是我订的,没事乱翻翻。
”说完又去接。
然而郝奶奶仍没有要给我的意思,继续问:“那你邮箱里是不是有一本《家庭》?那是我订的。
”“没有。
”郝奶奶仍似信非信的样子:“那我的那本《家庭》哪去了?按理儿,你的放到我的邮箱里,我的也应当放在你的邮箱里了!”说完见客厅的桌子上放着几本书,便颤巍巍地走进来,侦探般一本本翻起来。
结果当然没有,于是郝奶奶很是失望地说:“怪了,怎么会没有呢?”“您别急,郝奶奶,说不准现在正在路上呢,明天就到了。
”我安慰道。
“不可能,以往这个时候早就到了!”见郝奶奶正探头探脑地觊觎我的卧室,我强忍着火气说:“郝奶奶,您老慢走!”送走郝奶奶,我难过得要哭了。
第二天,我刚进家门,郝奶奶又来追问。
我真诚地说:“郝奶奶,明天您不要上来了,如果有我一定会给您老送去的。
”郝奶奶没吱声,扶着楼梯一点点挪下楼去了。
第三天,我刚推开单元门,郝奶奶便迎了过来,着急地说:“有没有我的《家庭》?”我打开邮箱,什么也没有。
郝奶奶满是疑惑地说:“怎么会没有呢?”这时郝奶奶对门的刘爷爷回来了,见我们都在楼厅里,关心地问:“怎么了?”郝奶奶便将事情说了一遍。
刘爷爷咳了一声说:“嗯,这理对,应当是放错了!”说完警惕地扫了我一眼,便将胖胖的大脑袋使劲地往邮箱里面探。
我呆在一边,满脸胀得通红,心咚咚狂跳着说:“郝奶奶,别急,明天我去邮局帮您老查一查。
”可第二天正赶上母亲病了,在母亲那儿忙了一天,连养活自己的菜摊也没出。
晚上回来,老远就看见郝奶奶、刘爷爷,还有居委会的几个老太太都站在单元门口张望着。
我怯怯地走过去,他们立即向我聚拢来。
一个戴红袖标的老太太如盯落网的罪犯般盯着我,很严肃地命令道:“打开邮箱!”我胆战心惊地打开邮箱,但邮箱很争气,里面仍什么也没有。
红袖标非常威严地对我说:“走,上楼去看看!”“那天郝奶奶翻过了,没有。
”红袖标正色道:“脚正不怕鞋歪,既然没有怕什么?”我正想发火,刘爷爷在旁语重心长道:“唉,都进去一次了,得吸取教训啊!”这句话如一把锋利的刀,一下子捅到了我的痛处,我像一个被扎穿的气球,顿时蔫了。
我低着头,乖乖地带他们上楼,打开房门,让他们乱翻起来。
第二天,我急忙往邮局跑,到那一查,确实送完了,只是不知邮递员将它塞到了哪个邮箱里。
从邮局出来,我的心情很坏,不知回去后该如何面对那些鄙视与怀疑的目光,正心烦意乱,见一家报刊亭里正摆着那期《家庭》,急忙买了一本。
回来后,我敲开了郝奶奶的门。
郝奶奶拿着一个有许多裂痕的破瓦罐走出来,接过杂志,仔细看了看,自信地说:“这就对了,怎能没有呢!”说完把那只破瓦罐扔到门外,哗地一声碎了。
我突然觉得,我就是那只破瓦罐。
(选自《第四届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有删改。
作者梅贻涵)16.结合文意,解释文章结尾“破瓦罐”的含义。
(2分)破瓦罐:17.根据文章内容,概述故事的“经过”和“结果”。
(4分)起因经过结果邮递员错送“我”订的《诗刊》,送丢郝奶奶订的杂志《家庭》。
18.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1)(刘爷爷)说完警惕地扫.了我一眼,便将胖胖的大脑袋使劲地往邮箱里面探.。
(2)我像一个被扎穿..的气球..,顿时蔫.了。
19.下面句子话里有话,请根据语境,分别说出它们的潜台词。
(2分)(1)我觉得是不是弄错了,你一个卖菜的订它干什么?(2)唉,都进去一次了,得吸取教训啊!20.文中的故事令人叹息,发人深思。
读了本文,你会对文中的“我”或“郝奶奶”们说些什么?(不超过80字)(2分)三、作文(40分)21.十四五岁,正值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