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单元8

合集下载

KUD模式下基于英语学科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_8_Gre

KUD模式下基于英语学科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_8_Gre

一、引言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往往只关注语言功能,例如词汇、语法、句型等,这无疑割裂了单元内各语篇之间的关联性,不利于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落实。

王蔷等提出以语言学习为导向的英语学科本体的语言大观念和以学科育人为导向的跨学科主题大观念,有利于挖掘大观念对整合课程内容的意义,促进语言学习与主题意义探究相融合,落实英语学科育人整体观,从而实现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此外,美国教育专家Ericson &Lanning 提出概念为本的课程模式的核心———KUD (Know-Understand-Do )模式,使得学习者在事实性层面上能“知道”(Know ),在概念性层面上能“理解”(Understand ),在技能和过程层面上能“做”(Do ),能进行超越事实层面的思考,并进行跨时间、跨文化、跨情景的迁移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发现新旧知识间的模式和联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提供大脑图式,也为培养学生对单元主题的迁移概念和概念性理解的能力提供支架,有助于实现英语学科育人的整合性落实。

二、基于英语学科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施路径(一)单元话题内容分析本单元位于必修系列三,系“人与自然”主题语境中的“环境保护”主题群,单元内容围绕绿色生活方式及理念展开。

除了关注单元内话题内容的逻辑性和关联性,本文也进行了KUD 模式下的跨单元主题语境关联性分析,具体如下:必修二第二单元Humans and Nature 话题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敬畏自然并开始探索自然(即Know );本话题系必修三第八单元Green Living ,引导学生关注绿色生活、践行环保举措(即Understand );选择性必修一第三单元Conservation 鼓励学生节约资源并学会保护自然(即Do )。

单元间话题的关联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需要每个个体(individual )和社会公众(everyone )的共同努力(见图1)。

在此基础上,对本单元内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项目式教学模式和KUD 教学模式对单元———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8Green Living 为例刘彩侠(肥西县实验高级中学,安徽合肥231200)关键词:高中英语;KUD 模式;大观念;单元整体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 (2023)26-0061-04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图1图2内容进行整合(见图2)。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第3版课件项目8电客车车载信号及通信设备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第3版课件项目8电客车车载信号及通信设备应用

课题一 电客车司机岗位要求
一、电客车司机岗位要求 1.典型岗位职责 1)按照“运营时刻表”等要求,安全、平稳、准时驾驶电 客车运行;按照调车、调试等作业计划,安全、及时完成作业 任务。 2)在正线听从行车调度员统一指挥,在段/场听从车场调度 员统一指挥。 3)对列车的运行状态和相关行车设备进行监控、对列车运 行进路进行瞭望,发现异常,及时、全面、准确汇报。
7)列车在ATO驾驶模式下发生紧急制动,需要SM或RM驾驶模 式运行时,司机严格遵循进路防护信号显示、ATP允许速度及列车 运行速度。
二、电客车司机操纵程序(以某公司为例)
8)雨天线路湿滑时,在地面线路司机转为SM驾驶模式,严格 控制运行速度,谨防列车打滑空转而造成紧急制动或越出停车标。
9)采用URM驾驶模式起动列车时,主控手柄置于牵引区不低于 40%处,运行中注意人工报站点播,严格控制速度,防止越出停 车标。
② 司机确认该故障车门黄色指示灯及该车组运行状态黄色灯 灭、车门控制盘“关”按钮绿灯亮和司机室设备柜无继电器响声, 车门切除成功,进入司机室按照规定起动列车。
二、电客车司机操纵程序(以某公司为例)
4.终点站折返 1)到达列车进入终点站接近停车标处,显示屏出现折返图标, AR黄灯亮,列车停稳,左、右侧车门相继打开。 2)到达司机按压“AR”按钮,显示屏上的折返图标由蓝色变 为黄色背景,“AR” 黄灯灭,关闭主控钥匙,锁好司机室侧门, 折返上行端司机室。 3)终点站有折返司机时,与之交接列车运行状态及行车安全事 项等,完毕后在换乘亭等候转为下一趟折返司机;无折返司机时, 本务司机应抓紧时间激活上行端司机室,确认列车状态良好。
二、ATP/ATO系统基本功能
9.车门/站台门监控 1)列车在站台停车后,在确认车门已关闭且锁闭前(车门旁路时 除外),ATO设备应禁止起动列车。 2)ATO设备应支持下列开/关门方式: ① 人工开门,人工关门。 ② 自动开门,人工关门。 ③ 自动开门,自动关门。 3)列车在站台停车后,在确认站台门已关闭且锁闭前(站台门互 锁解除时除外),ATO设备应禁止起动列车。

江苏师范大学 心理学 答案 课程单元8

江苏师范大学 心理学  答案  课程单元8

课程单元8返回上一级单选题(共10题,每题7分)1 .首先系统地对长时记忆和遗忘现象进行科学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A.冯特••B.弗洛伊德••C.巴甫洛夫••D.艾宾浩斯•2 .若要增加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是通过()来完成的•A.延长记忆的时间••B.扩大每个组块的信息量••C.增加记忆的内容••D.改变记忆的速度•3 .长时记忆的容量是( )•A.无限的••B.因人而异的••C.7�2••D.9比特~20比特•4 .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是( )的编码•A.形象••B.抽象••C.听觉••D.视觉•5 .复述是使信息保存的必要条件,有一种复述是指将识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联系。

这是 ( )•A.保持性复述••B.精细复述••C.形象性复述••D.注意性复述•6 .上课做笔记主要是靠()来完成的•A.长时记忆••B.短时记忆••C.感觉记忆••D.形象记忆•7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主要是以怎样的编码形式储存 ( ) •A.语义编码••B.视觉编码••C.情景编码••D.听觉编码•8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平均数量是( )•A.五加减二••B.六加减二••C.七加减二••D.八加减二•9 .人们把来自感官的信息变成记忆系统能够接收和使用的形式,这种记忆的第一基本过程被称为 ( ) •A.编码••B.保持••C.储存••D.提取•10 .长时记忆的编码有( )•A.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B.形象编码和抽象编码••C.图像记忆编码和语音编码••D.图像记忆编码和声象记忆编码•判断题(共6题,每题5分)1 .既然超额学习的量与保持量成正相关,所以,最佳记忆效益与超额学习的量成正比对错2 .对短时记忆容量的决定因素,往往不是信息的绝对项目数,而是其组块数对错3 .不同性质的材料具有不同的遗忘曲线,艾宾浩斯曲线只是众多曲线中的一条对错4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与艾宾浩斯保持曲线实际上指的是同一曲线对错5 .学习刚好成诵以后,再花时间去重复,对保持来说,已无明显意义了对错6 .在材料难度、数量、结构形式相近的情况下,集中复习的效果优于分散复习的效果。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8 单元目标解读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8 单元目标解读

Unit8 单元目标解读【单元名称】新目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 ?【单元话题】街坊邻里(The neighborhood)【教材内容】本单元围绕问路与指路在创设的情景中设计不同层次的语言实践活动,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如何得体的运用英语语言向别人问路。

一、单元教材解读基于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它包括五个维度及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

而进来核心素养的提出,也指出教师要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及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必备品格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

七年级的学生要求达到课标要求的三级目标,简单表述为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

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

能读懂小故事及其他文体的简单书面材料。

能根据图片用短语和句子进行描述,编写简单的故事。

能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分角色对话表演等活动。

在学习中善于利用图画等非语言信息理解主题,能在小组合作中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能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的文化差异,能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

基于教材:本单元分为Section A,Grammar Focus , Section B和Self Check四个大的部分,总体来说三部分之间存在知识的宽度与难度的阶梯递进逻辑关系。

Section A部分重点是与社区环境和设施相关的词汇、方位介词以及there be 句型的一般疑问句及其回答。

该部分的教学难点使学生如何正确的运用方位介词描述各社区设施的地理位置。

1a部分首先通过一幅主题图展示了各社区设施和街区环境,通过图片直观形象的呈现本单元的话题词汇如police station, post office, restaurant, supermarket等,很自然的将学生带入到问路的情景中。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西门子 S7-200 SMART系列)课件项目八 输送单元的安装与调试(O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西门子 S7-200 SMART系列)课件项目八  输送单元的安装与调试(O

准备知识
二、认知松下MINAS A5系列交流伺服电动机和驱动器
伺服电动机常作为执行元件,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伺服电 动机分为直流和交流两大类,交流伺服电动机又分为同步和异步电动机。
1.永磁式同步伺服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永磁同步型交流伺服电动机在结构上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其定子为硅钢片叠成的铁芯和 三相绕组,转子是由高矫顽力稀土磁性材料(例如钕铁錋)制成的磁极。为了检测转子磁极的位置, 在电动机非负载端的端盖外面还安装上光电编码器。
本项目设置了2个工作任务:①装置侧机械部件的安装、气路连接和调整,以及 电气接线。②PLC侧电气接线、伺服参数设定,以及PLC程序的编写,最终通过机电 联调,实现输送单元总任务要求。
项目八
目录
CONTENTS
01
准备知识
任务一 输送单元装置侧的安装和调试
02
任务二 输送单元的PLC控制实训
03
1
统是否准备就绪,以及就绪下系统启停等操作。系统复位,准备就绪条件检查,及启停部分编程要点详细
见表8-5所示。
SM0.1
(2)主顺序控制过程
工步0 等待运行
运行 往供料单元出
工步1 料台抓取工件 抓料完成 机械手移动
工步2 到装配单元 到达 在装配台
工步3 放下工件 放料完成
工步5 机械手取回工件
取料完成
2
任务一 输送单元装置侧的安装和调试
工作任务 机械部件安装步骤和方法 装置侧电气设备的安装、拖链配线敷设、
气路连接和装置侧电气接线 装置侧机械部件和气路调试
任务一、输送单元装置侧的安装和调试
一、工作任务
本实训任务要求在YL-335B的工作台面上,完成输送单元的机械、气动部件的安装,气管和电气配 线的敷设和连接。在机械、气动系统装配完成后接通气源,完成气动元件的动作调整。

Module8Timeoff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Module8Timeoff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2. 教学难点
(1)词汇和短语的学习:学生对于一些表示时间、假期活动、旅行计划和休闲方式的词汇和短语可能比较陌生,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
(2)询问和描述假期计划: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询问他人的假期计划,并进行描述,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进行引导和训练。
(3)旅行偏好表达:学生可能不太了解如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旅行偏好,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进行引导和训练。
3. 信息化资源:
- 与Module 8主题相关的视频资料,如旅行日志、假期活动介绍等。
- 在线字典和翻译工具,用于学生实时查询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 互动学习平台,如Kahoot!或Quizlet,用于词汇学习和复习。
4. 教学手段:
- 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 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1. 学习表示时间的词汇和短语,如 "vacation", "holiday", "weekend", "trip", "tourist", "scenic spot" 等。
2. 学习如何询问和描述假期计划,如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during your vacation?" "I'm going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 in the countryside."
六、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了与Module 8 "Time off" 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如关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假期习俗和旅行方式的短文。这些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知识,并拓宽他们的视野。

建筑结构与识图(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教学课件8

建筑结构与识图(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教学课件8

项目三 柱平法施工图
学习单元8 平法制图规则及施工图识读
项目三 柱平法施工图
框架柱截面注写方式
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 直接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
标注柱编号、截面尺寸、 纵筋信息、箍筋信息、定 位尺寸
屋面 15.870
4
12.270
3
8.670
2
4.470
1
-0.030
-1 -4.530
学习单元8 平法制图规则及施工图识读
项目一 结构设计总说明
二、结构设计总说明的主要内容
(五)主要荷载取值 (1)活荷载;
(2)风荷载,包括风压取值和地面粗糙度类别; (3)雪荷载;
(4)温度作用,包括温度作用设计依据及超长钢筋混凝土部分 设计采用的温度和温差。
(六)结构设计采用的计算软件 所采用的计算软件名称、代号、版本及编制单位。
框支柱
学习单元8 平法制图规则及施工图识读
各类型柱的定义及应用情况分析
(4)梁上柱(LZ):柱的生根不在基础而在 梁上的柱称之为梁上柱。主要出现在建筑物上 下结构或建筑布局发生变化时。 (5)墙上柱(QZ):柱的生根不在基础而在 墙上的柱称之为墙上柱。同样,主要还是出现 在建筑物上下结构或建筑布局发生变化时。
层号 标高(m)
3.6 3.6 4.2 4.5 4.5 层高
结构层楼面标高及层高
学习单元8 平法制图规则及施工图识读
项目三 柱平法施工图
框架柱截面注写方式
对除芯柱之外的所有柱截面按规则进行编号, 从相同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按另一种比例 原位放大绘制柱截面配筋图,并在各配筋图上继 其编号后再注写截面尺寸b×h、角筋或全部纵筋 (当纵筋采用一种直径且能够图示清楚时)、箍 筋的具体数值以及在柱截面配筋图上标注柱截面 与轴线关系b1、b2、h1、h2的具体数值。

单元设计-8 电流表、电压表量程的扩展

单元设计-8 电流表、电压表量程的扩展
2.掌握电压表量程扩展的方法。
3.掌握电流表量程扩展的方法。
讲解
演示
讨论
展示
实物展示
课件
板书
小组
讨论
代表
发言
30
分钟
操作示范
(一)电阻串并联:
图5-1电阻串联电路
图5-2电阻并联电路
(二)电压表量程扩展:
图5-3电压表扩大量程电路
(三)电流表量程扩展:
图5-4电流表扩大量程电路
流表的量程为Ig,内电阻为Rg,扩大量程后所能测量的最大电流为I,那么RA的大小事多少?
1.掌握电阻的串并联电路。
2.掌握电压表量程扩展的方法。
3.掌握电流表量程扩展的方法。
教师从每个小组中抽两名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小组先对自己的组员评价,其次其他小组对考核组进行评价,最后教师进行点评。
评价表:
项目
组别
任务一
任务二
小组得分
小组自评
组间互评
教师评价
小组
自评
组间
互评
教师
评价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教师
示范
课件
演示
教师
提问
课件
板书
演示
学生抢答、
小组抢答,
90分钟
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以下内容:
1.连接电阻串并联电路。
2.完成电流表、电压表量程的扩展。
教师巡回指导
对学生示范操作
合作讨论
示范操作
分6个小组,每组六名学生
分组合作学习
30分钟
展示评价
一、展示评价
1.在教师的指导下检测学生学习结果:
六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8-1
TMOD 位定义 D7 GATE D6 D5 M1 D4 M0
TMOD的位定义
D3 GATE D2 D1 M1 D0 M0
C /T
C /T
GATE:门控位。GATE=0时,只要用软件使 :门控位。 中的TR0或TR1为1,就可以 = 时 只要用软件使TCON中的 中的 或 为 , 启动定时/计数器工作 计数器工作; 启动定时 计数器工作;GATA=1时,要用软件使 = 时 要用软件使TR0或TR1为1,同时外部中断引脚 或 为 , 也为高电平时,才能启动定时/计数器工作 即此时定时器的启动条件, 计数器工作。 INT 0 或 INT1 也为高电平时,才能启动定时 计数器工作。即此时定时器的启动条件, 引脚为高电平这一条件。 加上了 INT 0或 INT1 引脚为高电平这一条件。 定时/计数模式选择位 C 为定时模式; 为计数模式。 定时 计数模式选择位。 为定时模式 C 为计数模式 C / T :定时 计数模式选择位。 / T=0为定时模式; / T =1为计数模式。 M1M0:工作方式设置位。定时 计数器有四种工作方式,由M1M0进行设置。如 计数器有四种工作方式, 进行设置。 :工作方式设置位。定时/计数器有四种工作方式 进行设置 所示。 表8-2所示。 所示
TF1—中断请求标志位。T1计数溢出时由硬件自动置 中断请求标志位。 计数溢出时由硬件自动置 计数溢出时由硬件自动置TF1为1。CPU响应中断后 响应中断后TF1 中断请求标志位 为 。 响应中断后 由硬件自动清0。 工作时 工作时, 可随时查询TF1的状态。所以,TF1可用作查询测试 的状态。 由硬件自动清 。T1工作时,CPU可随时查询 可随时查询 的状态 所以, 可用作查询测试 的标志。 也可以用软件置1或清 或清0的效果一样 的标志。TF1也可以用软件置 或清 ,同硬件置 或清 的效果一样。 也可以用软件置 或清0,同硬件置1或清 的效果一样。 TR1—T1运行控制位。TR1置1时,T1开始工作;TR1置0时,T1停止工作。TR1由 运行控制位。 开始工作; 停止工作。 运行控制位 置 时 开始工作 置 时 停止工作 由 软件置1或清 或清0。所以,用软件可控制定时/计数器的启动与停止 计数器的启动与停止。 软件置 或清 。所以,用软件可控制定时 计数器的启动与停止。 TF0—T0溢出中断请求标志位,其功能与 溢出中断请求标志位, 类同。 溢出中断请求标志位 其功能与TF1类同。 类同 TR0—T0运行控制位,其功能与 运行控制位, 类同。 运行控制位 其功能与TR1类同。 类同 3. 定时 计数器的工作方式 定时/计数器的工作方式 (1)方式 )方式0 的组合为00时 定时/计数器工作于方式 计数器工作于方式0,如图8-2所示 所示。 当M1M0的组合为 时,定时 计数器工作于方式 ,如图 所示。 的组合为 方式0为 位计数 位计数, 的低5位 位未用) 位组成。 的低5位溢 方式 为13位计数,由TL0的低 位(高3位未用)和TH0的8位组成。TL0的低 位溢 的低 位未用 的 位组成 的低 出时向TH0进位,TH0溢出时,置位TCON中的 出时向 进位, 溢出时,置位 中的TF0标志,向CPU发出中断请求。 标志, 发出中断请求。 进位 溢出时 中的 标志 发出中断请求 时为定时器模式, 时为定时器模式 且有:N= C / T =0时为定时器模式,且有 =t/ Tcy 式中t为定时时间 为定时时间, 为计数个数 为计数个数, 为机器周期。 式中 为定时时间,N为计数个数,Tcy为机器周期。 为机器周期 通常,在定时/计数器的应用中要根据计数个数求出 通常,在定时 计数器的应用中要根据计数个数求出 TH1、TL1和TH0、TL0中的计 、 和 、 中的计 数初值。计数初值计算的公式为: 数初值。计数初值计算的公式为:
T1引脚 机器周 T0引脚 TL0 期脉冲
பைடு நூலகம்TH1
TL1
TH0
内部总线 GATE GATE TF1 TR1 TF0 TR0 C/T M1 C/T M1 M0 TCON M0 TMOD
外部中断相关位
T1方式
T0方式
图8-1
定时/计数器的结构框图
定时/计数器的实质是加 计数器 由高8位和低 位两个寄存器组成。 定时 计数器的实质是加1计数器(16位),由高 位和低 位两个寄存器组成。TMOD是 计数器的实质是加 计数器( 位),由高 位和低8位两个寄存器组成 是 定时/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寄存器 确定工作方式和功能; 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寄存器, 是控制寄存器, 定时 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寄存器,确定工作方式和功能;TCON是控制寄存器,控制 、T1 是控制寄存器 控制T0、 的启动和停止及设置溢出标志。 的启动和停止及设置溢出标志。
X = 213 − N
TCON 申请 中断 TF1 TR1 TF0 TR0 D7 溢出 TH0 8位 TL0 5位
& ≥1 1 1
TMOD T0引脚 1 0 机器周期 0 M0 0 M1 C/T D0
D0
INT0引脚
GATE M0 M1 C/T GATE D7
图8-2
T0方式0的逻辑结构
式中X为计数初值,计数个数为 时 初值为8191,计数个数为 式中 为计数初值,计数个数为1时,初值为 为计数初值 ,计数个数为8192时,初值 为0。 时 初值X为 。 即初值在8191~0范围内,计数范围为 ~8192。另外,定时器的初值还可以采用计 范围内, 即初值在 ~ 范围内 计数范围为1~ 。另外, 数个数直接取补法获得。 数个数直接取补法获得。 C / T =1时为计数模式,计数脉冲是 时为计数模式, 引脚上的外部脉冲。 时为计数模式 计数脉冲是T0引脚上的外部脉冲。 引脚上的外部脉冲 门控位GATE具有特殊的作用 具有特殊的作用。 GATE=0时 经反相后使或门输出为1, 门控位GATE具有特殊的作用。当GATE=0时,经反相后使或门输出为1,此时仅 控制与门的开启, 由TR0控制与门的开启,与门输出 时,控制开关接通,计数开始;当GATE=1时,由 控制与门的开启 与门输出1时 控制开关接通,计数开始; 时 外中断引脚信号控制或门的输出,此时控制与门的开启由外中断引脚信号和TR0共同 外中断引脚信号控制或门的输出,此时控制与门的开启由外中断引脚信号和 共同 控制。 控制。当TR0=1时,外中断引脚信号引脚的高电平启动计数,外中断引脚信号引脚的 时 外中断引脚信号引脚的高电平启动计数, 低电平停止计数。这种方式常用来测量外中断引脚上正脉冲的宽度。 低电平停止计数。这种方式常用来测量外中断引脚上正脉冲的宽度。 (2)方式 方式1 方式 的组合为01时 定时/计数器工作于方式 其电路结构和操作方法与方式0 计数器工作于方式1,其电路结构和操作方法与方式 当M1M0的组合为 时,定时 计数器工作于方式 其电路结构和操作方法与方式 的组合为 基本相同。它们的差别仅在于计数的位数不同。如图8-3所示 所示。 基本相同。它们的差别仅在于计数的位数不同。如图 所示。 方式1的计数位数是 的计数位数是16位 作为低8位 作为高8位 组成了16位加 位加1计数 方式 的计数位数是 位,由TL0作为低 位、TH0作为高 位,组成了 位加 计数 作为低 作为高 器 。计数个数与计数初值的关系为
(2) 控制寄存器TCON TCON的低4位用于控制外部中断,已在前面介绍。TCON的高4位用于控制定时/计 数器的启动和中断申请。其格式如表8-3所示。
表8-3
TCON 位地址 位定义 D7 8FH TF1 D6 8EH TR1
TCON的位地址和位定义
D5 8DH TF0 D4 8CH TR0 D3 8BH IE1 D2 8AH IT1 D1 89H IE0 D0 88H IT0
表8-2 定时/计数器工作方式设置表
M1M0 00 01 10 11 工作方式 方式0 方式0 方式1 方式1 方式2 方式2 方式3 方式3 13位定时/ 13位定时/计数器 位定时 16位定时/ 16位定时/计数器 位定时 8位自动重装的定时/计数器 位自动重装的定时/ T0分成两个独立的8位定时/计数器;T1此方式停止计数 T0分成两个独立的8位定时/计数器;T1此方式停止计数 分成两个独立的 说明
项目单元8 项目单元
定时/计数器实训 定时 计数器实训
8.1训练要求 训练要求 用单片机系统产生1首乐曲 首乐曲。 用单片机系统产生 首乐曲。 8.2训练目的 训练目的 学会定时/计数器中断的使用 掌握用单片机产生乐曲的方法。 计数器中断的使用, 学会定时 计数器中断的使用,掌握用单片机产生乐曲的方法。 8.3相关知识 相关知识 项目学习情境1 定时/计数器相关知识 项目学习情境 定时 计数器相关知识 1. 定时 计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定时/计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定时 计数器的结构 )定时/计数器的结构 图8-1是定时计数器的结构框图。 是定时计数器的结构框图。 是定时计数器的结构框图
(2)定时 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作为定时/计数器的加 计数器输入的计数脉冲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由系统的时钟振 计数器的加1计数器输入的计数脉冲有两个来源 作为定时 计数器的加 计数器输入的计数脉冲有两个来源 一个是由系统的时钟振 荡器输出脉冲经12分频后送来 一个是T0或 引脚输入的外部脉冲源 分频后送来; 引脚输入的外部脉冲源。 荡器输出脉冲经 分频后送来;一个是 或T1引脚输入的外部脉冲源。每来一个脉冲 计数器加1,当加到计数器为全1时 再输入一个脉冲就使计数器回零, 计数器加 ,当加到计数器为全 时,再输入一个脉冲就使计数器回零,且计数器的溢 出使TCON中TF0或TF1置1,向CPU发出中断请求(定时 计数器中断允许时)。如果 发出中断请求( 计数器中断允许时)。 出使 中 或 置 , 发出中断请求 定时/计数器中断允许时)。如果 定时/计数器工作于定时模式 则表示定时时间已到;如果工作于计数模式, 计数器工作于定时模式, 定时 计数器工作于定时模式,则表示定时时间已到;如果工作于计数模式,则表示计 数值已满。可见,由溢出时计数器的值减去计数初值才是加1计数器的计数值 计数器的计数值。 数值已满。可见,由溢出时计数器的值减去计数初值才是加 计数器的计数值。 设置为定时器模式时, 计数器是对内部机器周期计数( 个机器周期等于 个机器周期等于12个 设置为定时器模式时,加1计数器是对内部机器周期计数(1个机器周期等于 个 计数器是对内部机器周期计数 振荡周期,即计数频率为晶振频率的1/12)。计数值 乘以机器周期 )。计数值 乘以机器周期Tcy就是定时时间 振荡周期,即计数频率为晶振频率的 )。计数值N乘以机器周期 就是定时时间 t。 设置为计数器模式时,外部事件计数脉冲由T0或 引脚输入到计数器 引脚输入到计数器。 设置为计数器模式时,外部事件计数脉冲由 或T1引脚输入到计数器。在每个机器 周期的S5P2期间采样 、T1引脚电平。当某周期采样到一高电平输入,而下一周期 期间采样T0、 引脚电平 当某周期采样到一高电平输入, 引脚电平。 周期的 期间采样 又采样到一低电平时,则计数器加1,更新的计数值在下一个机器周期的S3P1期间装 又采样到一低电平时,则计数器加 ,更新的计数值在下一个机器周期的 期间装 入计数器。 入计数器。 由于检测一个从1到 的下降沿需要 个机器周期, 的下降沿需要2个机器周期 由于检测一个从 到0的下降沿需要 个机器周期,因此要求被采样的电平至少要维 持一个机器周期。当晶振频率为12MHz时,最高计数频率不超过 持一个机器周期。当晶振频率为 时 最高计数频率不超过1/2MHz,即计数脉 , 冲的周期要大于2 微秒。 冲的周期要大于 微秒。 2.定时 计数器的控制 定时/计数器的控制 定时 80C51单片机定时 计数器的工作由两个特殊功能寄存器控制。TMOD用于设置其工 单片机定时/计数器的工作由两个特殊功能寄存器控制 单片机定时 计数器的工作由两个特殊功能寄存器控制。 用于设置其工 作方式; 用于控制其启动和中断申请。 作方式;TCON用于控制其启动和中断申请。 用于控制其启动和中断申请 (1) 工作方式寄存器 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 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用于设置定时 计数器的工作方式,低四位用于 ,高四位 用于设置定时/计数器的工作方式 工作方式寄存器 用于设置定时 计数器的工作方式,低四位用于T0, 用于T1。其格式如表8-1所示 所示。 用于 。其格式如表 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