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FDM的移动蜂窝系统中分布式带宽借复用机制
5G基础知识考试(习题卷1)

5G基础知识考试(习题卷1)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48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下面哪个不是 NR 支持的 PRG( )A)2B)4C)8D)Wideband答案:C解析:2.[单选题]对于NR中的上行SP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onfiguredgrantType1配置之后,还需要通过CS-RNTIPDCCH激活才能使用B)Periodicity依据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取值范围不同C)通过ConfiguredGrantConfig来配置D)ConfiguredgrantType2配置之后,还需要通过CS-RNTIPDCCH激活才能使用答案:A解析:3.[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关于SRB3的说法正确的是( )A)SRB3可用于UE和MN之间直接传输信令B)SRB3是由MN来决定是否建立的C)SplitD)SN使用SN答案:D解析:4.[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关于 OFDM特点有误的是( )A)可以在不改变系统基本参数或设备设计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频谱带宽。
B)可变带宽的传输资源可以在频域内自由调度,分配给不同的用户C)为软频率复用和小区间的干扰协调提供便利D)能够降低峰均比答案:D解析:用率高。
就是一个能当两个用5.[单选题]如下NF中,哪个NF具备QoS的最高决策权( )A)SMFB)UDMC)PCFD)UPF答案:C解析:6.[单选题]在5G的组网方式中,下列哪种属于独立组网( )A)option7B)option2C)option3D)option3x答案:B解析:7.[单选题]MIB消息映射到那个物理信道( )A)PBCHB)PDCCHC)PUSCHD)MICH答案:A解析:8.[单选题]5GNR下,一个SS/PBCHblock包含()个OFDMsymbolsA)2B)4C)1D)3答案:B解析:9.[单选题]假设子载波带宽为30KHz,则每个子帧1毫秒会有多少个时隙?()A)2B)60C)1D)4答案:A解析:10.[单选题]NR系统中,以下哪种SSB必须在SS raster 上( )A)用于NR Pcell接入的SSBB)用于NR Scell接入的SSBC)用于PScell接入的SSBD)用于测量的SSB答案:A解析:11.[单选题]5G的能力指标一共包括了__项A)6B)4C)3D)8答案:D解析:12.[单选题]初始BWP在那条消息中携带( )A)SIB1B)SIB2C)SIB3D)MIB答案:A解析:13.[单选题]关于定义eCPRI接口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提升空口速率B)提升频谱效率C)降低前传数据带宽速率D)降低时延答案:C解析:14.[单选题]PDCCH用于传输上下行的调度信息,DCI传递时隙格式指示,功率控制的格式类别是()A)format0B)format1C)format2D)format3答案:C解析:15.[单选题]5G的频段,高频段指的是()A)3GHz以上B)6GHz以上C)10GHz以上D)30GHz以上答案:B解析:16.[单选题]5G网络中完成UE IP地址分配和管理功能的是( )A)SMFB)AMFC)AUSFD)UPF答案:A解析:17.[单选题]如果UE会话建立流程为未携带S-NSSAI,则( )A)AMF随机选择一个S-NSSAI建立会话B)AMF随机选择用户签约的默认S-NSSAI建立会话(AMF支持该切片)C)AMF选择本局缺省S-NSSAI建立会话D)流程失败答案:B解析:18.[单选题]关于5G AAU A981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A9815是5G NR低频,支持8T8RB)A9815是5G NR低频,支持4T4RC)A9815是5G NR高频,支持8T8RD)A9815是5G NR高频,支持4T4R答案:D解析:19.[单选题]对于上行 PUCC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UCCH包含B)PUCCHformat0C)PUCCH可以反馈D)PUCCH可以反馈答案:B解析:20.[单选题]NR 小区 SA部署时,Initial DL BWP 的BW、SCS和 CP由下面哪个 CORESET定义( )。
蜂窝系统的频率复用技术

蜂窝系统的频率复用技术蜂窝系统的频率复用技术,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高大上?这个技术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杯香浓咖啡,既复杂又简单。
想象一下,手机、无线网络随时随地都能用,背后可都是频率复用在“默默奉献”。
这个技术就像一个巧妙的魔术师,把有限的频率资源分配得井井有条。
说白了,它能让多个用户在同一个地方,享受到良好的通信服务。
我们身边的蜂窝系统就像一个个小蜂窝,细密又有序。
每个蜂窝都有自己的频率,像小蜜蜂一样,飞来飞去,忙碌得不可开交。
但是,你想想,要是每个小蜜蜂都抢着用同一个花蜜,那可真是闹得不可开交了。
所以,频率复用就像是给每只小蜜蜂分配了独特的花蜜,让它们能在不打架的情况下,尽情享受美味。
这样一来,整个蜂窝系统就运转得顺风顺水,用户也能体验到畅快的通话和上网。
你可能会问,这频率复用是怎么做到的呢?原理并不复杂。
想象一下,几栋楼之间有很多个小房间。
每个房间可以容纳不同的人,但如果你把同样的人放在一起,那就尴尬了,是吧?所以,频率复用就把用户分散开来。
比如说,一个频率在某个区域使用得非常火爆,周围的用户也想用,那没问题!只要把这个频率在其他不干扰的地方再重复利用就行。
这样一来,整个网络就像是一个大Party,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有趣的是,频率复用也并不是随便玩的游戏。
它需要精确的规划,就像是厨师在做菜,调料的分量得恰到好处。
过多了,味道就糟糕;太少了,反而没滋味。
我们在设计蜂窝网络时,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说用户的分布、信号的强度,还有各种环境因素。
就像你去一个饭店用餐,位置选择得当,服务员贴心,才能让你有个美好的用餐体验。
反过来,网络也是如此,只有合理的频率分配,才能让每个人都能顺利打电话和上网。
说到这,可能有小伙伴好奇,频率复用还能带来什么好处?不止于此。
它能有效提高频谱的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想象一下,运营商要是每个用户都分配一条独立的频率,那简直是财务危机呀!频率复用就像是把大家的需求聚集在一起,分担了资源的使用,大家都能省下不少钱。
ofdm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一)

ofdm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一)OFDM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简介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高效的多载波调制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
本文将从基本原理开始,逐步介绍OFDM通信系统的相关概念和工作原理。
基本概念OFDM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载波OFDM系统将信号分成多个子载波进行传输,每个子载波具有不同的频率。
这些子载波之间是正交的,也就是说它们之间互不干扰。
符号周期OFDM系统将每个子载波划分成多个均匀的时间片,称为符号周期。
每个符号周期内包含多个时间域上的符号。
傅里叶变换OFDM系统使用傅里叶变换将时域上的信号转换为频域上的信号。
这样可以将信号分成多个子载波,每个子载波具有不同的频率。
工作原理OFDM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将要传输的数据分成多个块,并进行误码纠正(例如使用纠错编码算法)。
2.将每个数据块映射到多个子载波上。
不同的子载波可以传输不同的数据。
3.对每个子载波进行调制,将数据转换为一组正弦波信号。
4.对所有子载波进行傅里叶变换,将时域上的信号转换为频域上的信号。
5.将频域上的信号进行并行传输。
6.接收端进行逆傅里叶变换,将频域上的信号转换为时域上的信号。
7.解调和解码接收到的信号,还原出原始数据。
优势和应用OFDM通信系统具有以下优势和应用:•抗多径衰落能力强:由于子载波之间正交,OFDM系统对于多径传播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
•高速数据传输:OFDM系统能够同时传输多个子载波,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
•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OFDM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和数字电视等领域。
总结OFDM通信系统通过将信号分成多个正交的子载波,实现了高速、抗干扰的数据传输。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并具有很大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OFDM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正交频分复用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多载波传输技术之一,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这项技术已在许多高速信息传输领域得到应用,并且有可能成为下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物理层传输技术。
本讲座将分3讲来介绍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第1讲首先介绍OFDM的基本原理,第2讲介绍OFDM中的相关信号处理技术,第3讲介绍OFDM中的多址方式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情况。
1 引言近些年来,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为代表的多载波传输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多载波传输把数据流分解为若干个独立的子比特流,每个子数据流将具有低得多的比特速率。
用这样低比特率形成的低速率多状态符号去调制相应的子载波,就构成了多个低速率符号并行发送的传输系统。
OFDM是多载波传输方案的实现方式之一,在许多文献中,OFDM 也被称为离散多音(DMT)调制。
OFDM利用逆快速傅立叶变换(IFFT)和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来分别实现调制和解调,是实现复杂度最低、应用最广的一种多载波传输方案。
除了OFDM方式之外,人们还提出了许多其他的实现多载波调制的方式,如矢量变换方式、基于小波变换的离散小波多音频调制(DWMT)方式等,但这些方式与OFDM相比,实现复杂度相对较高,因而在实际系统中很少采用。
OFDM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
60年代,人们对多载波调制作了许多理论上的工作,论证了在存在符号间干扰的带限信道上采用多载波调制可以优化系统的传输性能;1970年1月有关OFDM的专利被首次公开发表;1971年,Weinstein和Ebert在IEEE杂志上发表了用离散傅立叶变换实现多载波调制的方法;80年代,人们对多载波调制在高速调制解调器、数字移动通信等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多载波调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90年代,由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OFDM技术在高速数据传输领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无线通信原理-基于matlab的ofdm系统设计与仿真

无线通信原理-基于matlab的ofdm系统设计与仿真基于matlab的ofdm系统设计与仿真摘要OFDM即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实际上是多载波调制中的一种。
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相互正交且重叠的多个子载波上同时传输。
该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和传输速率,并能有效地抵抗多径衰落、抑制干扰和窄带噪声,如此良好的性能从而引起了通信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IFFT/FFT算法与802.11a标准的OFDM系统,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了仿真和结果分析。
重点在OFDM系统设计与仿真,在这部分详细介绍了系统各个环节所使用的技术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在仿真过程中对OFDM信号使用QPSK 调制,并在AWGN信道下传输,最后解调后得出误码率。
整个过程都是在MATLAB环境下仿真实现,对ODFM系统的仿真结果及性能进行分析,通过仿真得到信噪比与误码率之间的关系,为该系统的具体实现提供了大量有用数据。
- 1 -第一章 ODMF系统基本原理1.1多载波传输系统多载波传输通过把数据流分解为若干个子比特流,这样每个子数据流将具有较低的比特速率。
用这样的低比特率形成的低速率多状态符号去调制相应的子载波,构成了多个低速率符号并行发送的传输系统。
在单载波系统中,一次衰落或者干扰就会导致整个链路失效,但是在多载波系统中,某一时刻只会有少部分的子信道会受到衰落或者干扰的影响。
图1,1中给出了多载波系统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1-1多载波系统的基本结构多载波传输技术有许多种提法,比如正交频分复用(OFDM)、离散多音调制(DMT)和多载波调制(MCM),这3种方法在一般情况下可视为一样,但是在OFDM中,各子载波必须保持相互正交,而在MCM则不一定。
1.2正交频分复用OFDM就是在FDM的原理的基础上,子载波集采用两两正交的正弦或余弦函sinm,tcosn,t数集。
基于OFDM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的研究毕业论文

基于OFDM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的研究目录1绪论 (1)1.1 研究内容及背景意义 (1)1.2 本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2)2 OFDM系统简介 (3)2.1 单载波通信与多载波通信 (3)2.2 OFDM基本原理 (5)2.3 OFDM的优缺点 (6)2.4 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 (7)3 OFDM信道估计及其性能仿真 (9)3.1 信道估计概述 (9)3.2 信道估计的目的 (10)3.3 OFDM信道特性 (10)3.4 信道估计方法 (13)3.4.1 插入导频法信道估计 (13)3.4.2 最小平方(LS)算法 (14)3.4.3 最小均方误差估计(MMSE) (17)3.4.4 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MMSE)算法 (18)3.4.5 基于DFT变换的信道估计 (19)3.5性能比较与分析 (21)4改进的DFT算法及其性能仿真 (23)4.1 算法简介 (23)4.2 性能仿真 (25)5 结论与展望 (30)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答谢.. (31)1 绪论1.1 研究内容及背景意义近30年来,移动通信领域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窄带到宽带,低数据传输速率到高数据传输速率的演变。
第一代(1G:AMPS、TACS)和第二代(2G:GSM、IS-95CDMA)移动通信只能提供语音业务或部分低数据业务,为了实现个人通信,移动互联网,高清视频点播等超宽带,高数据传输速率业务,人们相继提出第三代(3G:CDMA2000、WCDMA、TD-SCDMA)和第四代(4G:LTE TDD、LTE FDD)移动通信,而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正交频分复用(OFDM)成为研究热点。
OFDM技术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但由于当时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限制,OFDM并未得到重视。
OFDM移动通信技术原理与应用分析

标准技术/ S t a n d a r d T e c h n o l o g yOFDM移动通信技术原理与应用分析李海洋(召13阳学院,湖南邵阳422000)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相比于传统的移动通信方式而言,现代意 义上的通信系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其中,O F D M在无线通信网络之中就具有良好的引领作用,近年来 更是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O F D M技术是一种正交复用对数据进行高效传输的技术,在现代化发展 的21世纪背景之下,O F D M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步拓宽,对外来数据信息的抗干扰性也较强。
本文主 要对O F D M移动通信技术的原理进行系统剖析,在深入了解原理的基础之上,对O F D M技术的应用做了系 统的概述,以此帮助研究学者和相关工作者更好地把控O F D M底动通信技术的优势及不足,从而更好地推动 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O T O M技术;原理内容;应用剖析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不断进 步,在当今新世纪,我国的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发展到 了一定的高度,特别是O FD M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 来了很大的便利,为人类服务的范围更加的广泛,从 某种层次上说,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都与O FDM通 信技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伴随着O FDM技术的 不断发展和范围的不断拓展,移动通信技术的更新和 发展指日可待。
本文通过对O FD M技术的原理做剖 析,旨在为更好地促进OFDM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
移动通信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领域之中的作用非 常凸显,随着人民群众认知程度的不断提高,其对无 线技术的了解程度也提高了。
O FDM技术在发送、接 收信息以及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操作上,操作频率不断 增加,使用次数不断增加。
可以说,O FDM技术在移 动通讯领域得到了普遍认同,因为O FDM技术是将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有效结合的载体,让移动网络的 作用发挥更大。
OFDM系统频偏估计与补偿

图 1 传统的频分复用多载波技术
图 2 OFDM 多载波调制技术
(1)串并变换 数据传输的典型形式是串行数据流,符号被连续传输,每个数据符号的频谱可占据整个
带宽。但在并行数据传输系统中,许多符号同时传输,这可以减少一些在串行系统中出现的 问题。
对于高速的数字通信系统,每个传输符号的速率能够达到每秒几万比特,如果以典型的 串行方式传输,这意味着每个符号的传输时间只有几十微秒。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传输大量数 据,一旦信道产生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在无线信道环境中,显然,误码率将会大大增加。
dt
∑ ∫ =
1 T
N −1
di
i=0
ts ts
+T
exp⎢⎣⎡
j
2π
i
− T
k
(t
−
t
s
)⎥⎦⎤
dt
=
dk
(4)
即可恢复出期望符号。对其它子载波来说,在积分间隔内频率相差整数倍个周期,故积 分结果为零。这充分体现了各子载波间的正交性。
这种正交性还可以从频域角度理解。图 3 给出了 OFDM 符号中各子载波信号的频谱图。 可以看出,在每一子载波频率的最大值处,所有其他子信道的频谱值恰好为零;也就是说, OFDM 各子载波信号之间的正交性避免了子信道间干扰(ICI)的出现。
∫1
T
T 0
exp(jωnt)
exp(jωmt)dt
=
⎧1 ⎩⎨0
m=n m≠n
(3)
例如对(2)式中的第 k 个子载波进行解调,然后在 T 内积分,即:
∫ ∑ dˆk
=1 T
ts +T exp⎜⎛−
ts
⎝
j2π
k 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n OFDM — a e 0 ie Ce l l r S s e b s d M b l lu a y t m
W ANG e— i, GUO ih a , CHEN a gj W iwe Z — u Ch n _ a i
( . S h o fElcr nc n n 。ma inEngn e ig,Be n io o gUniest 1 c o lo e t0 isa d I f r to ie n r igJa t n v riy,B ig 1 O 4 e n O 0 4,Chn ia
第 3 卷 第 6期 O 2 OO8年 1 2月
铁
道
学
报
Vo1 3 .O
N0. 6
J 0URNAL 0F THE CHI NA RAI LW AY 0C E S I TY
De e b r 2O c m e O8
文 章编 号 :1 O 3 O 2 O ) 60 2 一 7 O 18 6 ( O 8 O — 1 0 O
பைடு நூலகம்
基于 o D 的移动蜂窝 系统中分布式带宽借复 用机制 FM
汪巍 崴 郭 子 华 陈常 嘉 , ,
(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电子 信 息 工 程 学 院 , 京 1 O4 ;2 1 北 O O 4 .联 想 研 究 院 宽 带 无 线 研 究 室 , 京 1 0 8) 北 O O 5
2 Br a b n iee s La .,Ie o o Co p r t s a c . o d a dW rls b n v r o a e Re e r h,Be n O O 5,Ch n ) i g 1 O 8 ia
Ab ta t sr c :A s r b e b nd d h or o n n e s n 1 o ihm wa o s d or t ta to 1 s c o dit . ut d a wi t b r wi g a d r u i g a g rt s pr po e f wo r dii na e t r
wiho t e u nd d h c u d i nne t o o r c nt o ,bo r w n e e t e i l a dwi h i t u no gh ba wi t o l n a ma r wih ut p we o r l r o a d r us h d e b n dt n t i bo e t r nd ba dwi t e y t e u e s n a he b s t to o a o i r v hert o ghp . henegh r s c o s a n d h us d b h s r e rt a e s a i n s s t mp o e t i hr u ut Th e ulsofa 1 ss a d t e sm u a i ho t a ,c mpa e t het a ii na e t r s r t r e r s t na y i n h i l ton s w h t o r d wih t r d to ls c o t uc u e,t v r he a e —
摘
要 : 了提 高 未 来 基 于 0 D 的 移 动蜂 窝 系统 的频 谱 效 率 , 其 在 小 区/ 区 间 流 量 不 均 匀 的情 况 下 , 文 为 F M 尤 扇 本
基 于两 种 传 统 的 扇 区 结 构 ( 形 扇 区 和 五 边 形 扇 区 ) 出一 种 分 布 式 带 宽 借 复 用 D B D s ue ad it 菱 提 B R( i r tdB n wdh t B ro n n e s g 算 法 。算 法 利用 离基 站 较 近 的 用 户 有着 较好 信 道 条 件 的特 点 , 些 带 宽 不 够 的扇 区 以无 orwigadR ui ) n 那 功 率 控 制 的 方 式 借 复 用 相邻 扇 区 中空 闲的 带 宽 和离 基 站 较 近 的 用 户 所 使 用 的 带 宽 , 此 提 高 扇 区 的吞 吐 量 。理 以 论 分 析 和 仿 真 结 果 表 明相 对 于传 统 的三 扇 区 结 构 , 算 法 使 扇 区 的 平 均 吞 吐 量 有 2 左 右 的 提 升 , 时 说 明 加 该 O 同
c l / e t r . n t i lo i m, h s r e r t e b s t to a e b te h n e o dto s t e s co s e l s co s s I hs ag r h t e u e s n a h a e sa in h v e tr c a n 1c n i n , h e t r t i
入 功 率 控 制 也 不会 带来 系统 吞 吐 量 更 多 的 改 善 。
关 键 词 : 动 通 信 ;正交 频 分 复 用 ; 复 用 ; 谱 效 率 移 借 频
中 图分 类 号 : 9 9 5 l TN 2 . 3 文献标志码 : A
Di t i u e n wi t r 0 ng a d Re sn c e e s r b t d Ba d d h B0 r wi n u i g S h m
s r c u e ( .e , imo d s c o n e t g n l s c o ) o m p o e t e s e t u e f in y n t e f t r t u t r s i . d a n e t r a d p n a o a e t r t i r v h p c r m fi e c i h u u e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