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变速器论文:汽车手动变速器换档品质评价及同步时间测试研究

合集下载

《2024年AMT起步过程的控制方法及换挡过程研究》范文

《2024年AMT起步过程的控制方法及换挡过程研究》范文

《AMT起步过程的控制方法及换挡过程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自动机械式变速器(AMT)以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和较高的传动效率,在汽车传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AMT起步过程的控制方法和换挡过程的研究,对于提升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AMT起步过程的控制方法及换挡过程的相关研究。

二、AMT起步过程的控制方法1. 起步控制策略AMT起步过程的控制策略主要涉及离合器的控制、发动机的扭矩控制和变速器的控制。

在起步阶段,系统需要精确控制离合器的接合速度和力度,以避免车辆抖动或熄火。

同时,发动机的扭矩需要根据车辆的负载和行驶条件进行合理调节,以保证起步的平稳性和快速性。

2. 离合器控制离合器是AMT起步过程中的关键部件,其控制精度直接影响到起步的平顺性和车辆的舒适性。

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对离合器进行精确的控制,可以实现离合器的平稳接合和分离,从而保证车辆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实现平稳起步。

3. 发动机扭矩控制发动机扭矩的控制是实现AMT平稳起步的另一关键因素。

通过发动机控制系统对喷油量、点火提前角等参数进行精确控制,可以实现发动机扭矩的合理分配和调节,从而保证车辆在起步过程中的动力性和平顺性。

三、换挡过程研究1. 换挡规律研究换挡规律是AMT换挡过程的核心,它决定了换挡时机和换挡策略。

通过研究车辆的运行状态、驾驶员的意图以及道路状况等因素,可以制定出合理的换挡规律,从而实现换挡过程的平滑性和高效性。

2. 换挡执行过程换挡执行过程涉及到离合器的分离与接合、选换挡机构的动作等多个环节。

在换挡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离合器的分离和接合时机,以及选换挡机构的动作顺序和速度,以保证换挡过程的顺利进行。

3. 换挡品质评价换挡品质的评价主要从换挡时间、换挡冲击和驾驶舒适性等方面进行。

通过优化换挡规律和执行过程,可以降低换挡时间,减小换挡冲击,提高驾驶舒适性,从而实现换挡品质的提升。

手动变速器选换挡性能提升研究

手动变速器选换挡性能提升研究
l e ; } o ( 2 ) 盥
\ 』 : 一 一 十 十一


舄 舄

- < I )


… …
l 7 一


c7 . B 二 H 、- z ! D l j
原 设计 新 设计
图 6 五挡拨块槽 口、五挡拨叉脚面优化
为 了验 证 上述解 决 方案 的可 靠性 , 特试 制 了 5组抱 紧力减 小 的选 换挡 轴油封 ( 减小 3 ~ 5 N) 、
五 挡拨 块( 互锁 面 3 6 . 8 ( 0 , 0 . 4 ) mm, 槽口 1 6 ( 0 , 0 . 1 ) a r m) 、拨叉 轴( 2 x 2 5 。 的倒 角) 、拨叉 ( 拨脚 8 . 2 ( 0 ,
①选 换 挡轴 回位迅 捷 下 脆 ,对 有存 在 有轻 微 F 涉 的拨块 ,能 自行拨 正对 中 ;② 五挡 拨块 退空 迅捷 精确 ,在径 向保 持和 拨 头互锁 面有 间隙 ,使得 选换 挡轴 L F 运动 不受 阻 。
图2 选换 挡 轴 回位 迅 捷 与 拨 块 径 向 退 空 精 确
第2
2 0l 7年
手 动 变速 器 选 换 挡 性 能 提 升研 究
陈 浩
摘要 : 奉迁 } ‘ 址” 埘某 款 搭 我5 挡于动变速器乘用车在使用过程 中, 存 在 五 挡 退 三 挡 卡 滞 的 问题 ,
迪 过 论 分 机 』 弹 ,对 问 题 的 原 做 出 合 理 解 释 ,避 免 了类 似 的 问题 再 次 发 生 ,结 果 表 明 ,选 换
器 ㈨勺 选 换 i 摇 " , 丧现 任变 速 器 内部 是换 挡 拨 在各 挡 位 的拨 块 间相 互运 动 ,如 果拨 头 与

手动变速器整车虚拟样机换挡品质分析

手动变速器整车虚拟样机换挡品质分析

10.16638/ki.1671-7988.2017.22.041手动变速器整车虚拟样机换挡品质分析张小坤,吴远迪,葛琳,张静(华晨汽车工程研究院,辽宁沈阳110141)摘要:手动变速器选、换挡力是评价整车换挡性能的重要指标。

文章介绍的包含详细同步器的整车系统仿真模型,可模拟车辆行驶过程中变速器同步器的同步运动过程,仿真分析手柄球换挡力特性曲线。

换挡力的仿真结果与GSA 试验结果相吻合。

基于此模块化的整车系统仿真模型,可对换挡机构和同步器等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可评估新产品的换挡品质,为同步器等关键元件的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变速器;换挡机构;同步器;换挡力中图分类号:U4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17)22-113-04Vehicle Virtual Prototype Shift Quality Analysis of Manual TransmissionZhang Xiaokun, Wu Yuandi, Ge Lin, Zhang Jing( Brilliance Auto R&D Center, Liaoning Shenyang 110141 )Abstract: Shift force of manual transmission is an important index of vehicle performance evaluation.In this paper contains a detailed synchronizer, a simulation model of vehicle system can simulate the transmission process of a vehicle traveling in the synchronous movement of each block synchronizer simulation analysis handles the ball shift force characteristic curve.The simulation result of the shift force in conformity with the GSA test results. Based on the modular vehicle system simulation model for shift institutions and synchronizer optimization of structure parameters such as, can evaluate the shift quality of new products, such as synchronizer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key components.Keywords: Transmission; Shifting Mechanism; Synchronizer; Shift ForceCLC NO.: U463.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1671-7988(2017)22-113-04引言近年来随着手动变速器的发展和应用,换挡品质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换挡品质分析是通过试验台或者整车样机来完成,在仿真方面缺少详细的同步器模型以及整车系统仿真环境,本文介绍的换挡执行机构和手动变速器的整车系统模型,是基于SimulationX系统仿真平台建立,即可仿真模拟静态换挡力,同时可提供整车行驶环境,进行动态换挡力仿真,并观察整车的动态特性,此环境更接近于驾驶员实际操作的情况,通过仿真分析,对手动变速器的前期设计进行初步评估与优化,减少后期的优化和试验次数,缩短研发周期。

手动变速器的试验方法

手动变速器的试验方法
研究论文
海峡科学
HAI XI A KE XUE
手动变速器的试验方法
1. 福建工程学院机电及自动化工程系 2. 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国产化部 周 方 1 胡子涛 2
[ 摘要] 变速器作为全车动力传递,连接发动机及底盘的重要零件。知悉变速器开发过程中的整机验证项目,使变速器得以 充分验证,从而顺利放心量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厂商有着自己的验证体系,如何整合这些标准,使得试验不重复 又能充分验证,就需要对这些标准有着充分的认识。现就这一课题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 试验标准;连续负荷耐久;同步器耐久
③A/B 运转在某档位的扭矩:MS 与台湾标准在某运转 各档位下扭矩相同;ES 在 A 运转的 1、2 档,B 运转的 1 档 的扭矩较其他档位低。 3. 2 同步器耐久( MSX8- 7805 及 ES- X18123)
(1)考核对象:同步环、换档控制机构。 (2)耐久前磨合:各档位换档磨合 300 次。 (3)试验条件(见表 2)
2 000r/m
最大 扭矩 ×50%
(4)耐久总时间虽可通过公式计算,且每循环有一定模
式,但循环模式中并未明确各档位的运转时间。实际上是由
厂商自行制定各档位循环时间,故不同厂商可能会选择不同
的循环数。
(5)日本三菱标准与台湾标准的差异
①油温:MS 为 100(±5)℃,ES 为 100~105 ℃ ,台湾
表 2 同步器耐久试验方法
转 速( r ·m-1 )
万次
5档 4档 3档 2档 1档 N档
时间
R档 11//22最最大大扭扭矩矩 2 02000 0r 0/mr pm
怠速
155mm
3 m3m
E 运转
A~D运转(MS PATTERN)

手动变速器静态换档力的分析与改进

手动变速器静态换档力的分析与改进





nt ;
—. , L‘
_
●, -


’ I
. 一・ 一 ^ ‘ 。
■ ● ■^ 一 ■ ● ●
h 建
} №
: - : |
一 …



z J L!
J L‘

幽 4
如图 5 所示,0 66 时轴 向分力突变为反向。该时间点,拨叉轴 的行程 . 9 1 S
三 =5 0×0 1 9 .6 6:84 mm 。8
而拨叉轴上设定的换档行程为 8 i,故软件分析与实际吻合。 .m l 5 l
如图6 所示,合力最大值为 4 .N。 6 O 由于产生动摩擦 的正压力为该合力 的一个分力,该合力的其它分力主要用于产生换档时
的加速度。因此 ,用合力直接计算 的动摩擦力与用正压力计算的动摩擦力应在一个数级之内, 故摩擦阻力为
第 2期
王晓兰 :手动 变速器静态换档力 的分析与改进
・ 9・
图I
21 自锁机构所产生的力 .
如图2 所示 ,轴 向分力最小值 为.2 4 N,该力为进档时作用在拨叉轴上的轴 向分力。
图 2
如图 3 所示,轴向分力最大值为 4 .N,该力为脱档 时作用在拨叉轴上的轴向分力。 4 5 如图 4 所示,0 8 时轴 向分力为 0( dm 中,将运动速度为 5 m s。此知道 ,轴 . 3S 0 Aa s 0m /) 向分力为 0时的轴 向行程


I t
、 .

・ t 一
j ~


l r 5 n l 1 _ , I I

汽车挡手动变速器

汽车挡手动变速器

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汽车5挡手动变速器设计学生:专业:车辆工程学号:指导老师:2014年6月汽车5挡手动变速器设计摘要:变速器是连接发动机与传动系统的至关重要的部分,对它的合理设计能够保证汽车在各种不的工况下满足需求,而且他的合理与否决定了发动机的动力能否高效发挥。

本次针对前置后驱形式设计一台五档手动变速器,并且采用三轴式。

这次设计主要考虑的是动力输出平顺、传动效率高、磨损消耗小、使用寿命长。

同时在设计时还会尽量考虑工艺的优化和经济性的要求。

设计采用三轴式,所以其中设计了一个直接档,提高传动效率。

变速器的换挡通过锁环式同步器实现,同时合理设计了一套与之相匹配的操作机构。

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基本参数计算出变速器的各种数据,并且严格校核,保证能够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关键词:变速器锁环式同步器中间轴Design on Car 5 Manual TransmissionAbstract:Transmission is connecting to the engine and transmission system is the important part with its reasonable design can ensure the normal order of the vehicle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and he is reasonable or not determines the power of the engine can be efficient.This design for the front drive form a three shaft five file manual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the design main consideration is power output smooth consumption,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wear small, long life of service. At the same time also will try to consider in the design of process optimization and economy requirements.Because of using three axis type, so designed a direct file, improv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 Transmission shift by the lock ring synchronizer, at the same time, the reasonable design a set of matching operator. Through the basic parameter to calculate the transmission of all kinds of data, another checking strictly, guaranteed to meet design , use requirements.Keywords:transmission synchronizer intermediate shaft目录1 绪论 (1)1.1本次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1)1.2变速器的发展现状 (2)1.3变速器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2)1.4毕业设计任务及要求 (3)2 变速器的总体方案确定 (4)2.1变速器的功用及设计要求 (4)2.2变速器传动机构的型式选择 (4)2.2.1三轴式变速器与两轴式变速器传动方案 (4)2.2.2倒档布局方案 (6)2.3零部件结构方案分析 (7)2.3.1齿轮型式 (7)2.3.2变速器轴 (8)2.3.3变速器轴承的选择 (8)3 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与齿轮设计 (9)3.1变速器各档传动比的确定 (9)3.1.1主减速器传动比的确定 (9)3.1.2最低档传动比计算 (9)3.1.3变速器各档速比的配置 (11)3.1.4中心距 (11)3.1.5变速器的外形尺寸 (12)3.1.6齿轮参数的选择 (12)3.1.7各档齿轮计算 (14)3.2齿轮设计与计算 (19)3.2.1齿轮材料的选择原则 (19)3.2.2变速器齿轮强度校核 (19)3.3轴的结构和尺寸设计 (30)3.3.1轴的工艺要求 (30)3.3.2初选轴的直径 (31)3.4轴的强度校核 (32)3.4.1轴的刚度验算 (33)3.4.2轴的强度计算 (41)3.5轴承选择与寿命计算 (46)3.5.1输入轴轴承的选择与寿命计算 (46)4 变速器同步器与操纵机构的设计 (51)4.1同步器设计 (51)4.1.1同步器类型的选取 (51)4.1.2接近尺寸和分度尺寸 (51)4.1.3滑块宽度、内啮合套缺口宽度 (51)4.1.4同步器装配间隙 (52)4.2 同步锁环主要尺寸确定 (53)4.3 同步器校核 (54)4.3.1同步器同步时间校核 (54)4.4变速器的操纵机构 (56)4.4.1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功用 (56)4.4.2变速器操纵机构的要求 (56)4.4.3换档位置 (57)5. 结论 (60)致谢 (61)参考文献 (62)1 绪论1.1本次设计的目的及意义随着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的发展,汽车工业不断发展,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产业,汽车的使用已经遍布我国的大江南北。

对二车手变速器的性能鉴定与评估

对二车手变速器的性能鉴定与评估

对二车手变速器的性能鉴定与评估
二车手变速器是指由骑手手动操作的自行车变速装置,它可以通过改变齿轮比来调整
传动比,以适应不同的路况和骑行需求。

在评估二车手变速器的性能时,我们通常会考虑
以下几个方面:
1. 变速精度:变速器的主要目的是让骑手在不同路况下得到理想的传动比。

变速器
的精度是评估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变速器应能实现平稳的变速过渡,并确保齿轮在不
同参数下的精准匹配。

2. 换挡力度:换挡力度是指骑手在操作变速器时所需要的力量。

如果换挡力度较大,则会给骑手带来不适甚至影响骑行体验。

变速器的换挡力度应适中,既方便操作又不容易
误操作。

4. 抗脏耐污性:骑行环境复杂多变,变速器可能会遭受到灰尘、泥浆、水滴等的侵蚀,因此变速器的抗脏耐污性能很重要。

较好的变速器应具备防尘、防水和抗腐蚀的能力,以确保正常的变速功能。

5. 物理尺寸和重量:对于二车手来说,变速器的物理尺寸和重量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较小的物理尺寸和较轻的重量能够降低整车的重量和阻力,提高骑行效率。

对二车手变速器的性能鉴定与评估主要包括变速精度、换挡力度、耐久性、抗脏耐污
性和物理尺寸、重量等方面的考量。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达到需求,才能认定为一款优秀的
二车手变速器。

这也是二车手变速器在市场上受到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

乘用车手动变速器换挡性能评价研究

乘用车手动变速器换挡性能评价研究
换挡 性 能评 价 流程
以往 手 动 挡 车 辆 换 挡 性 能 评 价 大 多 采 用 主 观 评 价 ,无 法 避 免 随 机 性 和 局 限 性 ,评 价 结果 与评 价人 员的驾驶 习惯 和偏好 等多 因素 有 关 ,不 能 客 观 反 映 问 题 ,设 计 者 很 难 从 中 找到优化设计 的解 决方案 。为此 ,在 D009车 型 手 动 变 速 器 开 发 匹 配 过 程 中 , 引 入 了德 国 吉孚 公 司 的 GSA (Gear Shift Analysis)换 挡 分析 测试设 备 ,用 于客观换 挡性 能测试 与分 析 。通过 多个项 目的开 发 ,积 累了大量 的经 验 , 建 立 了 手 动 挡 车 型 主 客 观 换 挡 性 能 评 价 标 准 。
DOI:1O.3969/j.issn.1009—847X.2018.10.009
乘用车手动变速器换挡性能 评价研 究
侯 成 伟 孟 祥 媛 汪 禄 刚 李 洋
车辆驾驶 舒适性 。笔 者通过 近几年 的T作 学 习研究 ,尝试 从主 观评价 和客观评 价两个 方 向 对 手 动 变 速 器 的 换 挡 性 能 评 价 方 法 做 全 面 的总结归纳与分析研究 。
』}{较 小 的力 (5N左 右 )推 动 换 挡 杆 ,评 价 换 挡 杆 的 移 动 量 :
评 价 要 求 : a.每一 辆测 试 车必须 至少 由三名 人 员进 行评估 。 b.测量评 估人 员需要 对手动 挡 车辆 具有 基 本 的驾 驶 经 验 c .动 态 评 价 须 在 特 定 的 城 市 道 路 或 者 试 验场进行 。 d.主观评 估需 要依据 主观评 价表 进行 打 分 , 如下 页 表 l所 示 . (1) 静 态 换 挡 性 能 评 价 评 价 内容 包 括 发动 机停 止 时选 换挡 力 、 选换 挡 行 程 、换 挡 杆 『白J隙 、换 挡 杆刚 度 等 , 主要 目的是 评价 外部换挡 操纵 系统 的没计t及 制 造 质量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动变速器论文:汽车手动变速器换档品质评价及同步时间测试研究
【中文摘要】手动变速器在目前仍占据着最大的市场份额,由于其成熟的技术、较低的价格以及较好的驾驶控制感,手动变速器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仍将大量使用。

但目前针对手动变速器换档品质评价方面的研究,国内仍然较为薄弱。

已有的评价体系也都是以驾驶员评分的方法进行换档品质评价,主观性太强,脱离了变速器内在的性能数据,这种方法可以说是很不科学和客观的。

本文在国内外行业标准及相关研究资料的指导下,对换档品质评价提出了一个以客观数据为主,兼顾主观评价的评价方法和体系。

首先,在对研究目标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各类传感器、驱动设备及硬件设备等,科学地确立试验参数,最终研制了一台换档操纵性能试验台。

该试验台为全自动化控制,可以对变速器的换档操纵性能、拉索性能、离合器性能进行测试。

对换档操纵性能,测试目标值为换档力、换档角度、输入输出轴转速等参数。

这些数据为换档品质评价提供了一个精确的客观依据。

在对实测数据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四大换档品质评价指标,分别为RMR、冲量系数a、换档力极值Fmax及斜率差异系数B四大换档品质评价指标,并以关联矩阵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和换档品质评价等级,综合
各档的换档品质等级和各档位在实际行车过程中的...
【英文摘要】In the present,Manual transmission still holds the biggest market share, because its mature technology, low
cost and good driving control feeling, manual transmission will still be used in large amounts for a long time in the future. But now the research of shift quality evaluation for manual transmission remains weak in domestic. Existing evaluation system is based on the score of shift by drivers, the subjectivity is too strong, break away from the internal performance data of transmission, this method ca...
【关键词】手动变速器换档品质评价换档操纵性能试验台同步时间
【英文关键词】Manual Transmission Shift Quality Evaluation Shift Performance Test Bench Synchronization Time 【目录】汽车手动变速器换档品质评价及同步时间测试研究
摘要4-5Abstract5第1章绪论8-14 1.1 题
研究背景及意义8-11 1.1.1 研究背景8-10 1.1.2 研
究意义10-11 1.2 换档品质评价方法及其研究现状
11-13 1.3 本文的课题来源及主要内容13-14第2章
换档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4-29 2.1 换档操纵机构结构
及换档原理分析14-16 2.2 人机工程学16-19 2.2.1
人机工程学概念及研究内容16-18 2.2.2 人机工程学在操纵
装置上的应用18-19 2.3 换档品质评价指标的提出与分析
19-23 2.3.1 相对代谢率20-21 2.3.2 冲量系数α
21-23 2.3.3 换档操纵力极值F_(max)23 2.3.4 斜率
差异系数β23 2.4 换档品质评价23-27 2.4.1 评价方法的分析23-25 2.4.2 综合评定值的计算25-26 2.4.3 各档位换档品质评价26 2.4.4 各档位权重
26-27 2.4.5 变速器换档品质评价27 2.4.6 换档品质评价体系27 2.5 本章小结27-29第3章换档操纵性能试验台架的研制29-46 3.1 项目目标29-30 3.2 项目参照标准30 3.3 试验台方案及控制策略30-31 3.4 试验系统的组成及控制原理31-45 3.4.1 试验系统总体布置31-32 3.4.2 换档驱动系统32-33 3.4.3 动力驱动系统及负载加载系统设计33-37 3.4.4 电路及电子元件设计
37-38 3.4.5 软件设计38-45 3.5 本章小结
45-46第4章试验数据分析及换档品质评价
46-54 4.1 试验参数的配置46 4.2 试验结果及换档品质评价指标分析46-52 4.3 4档和3档换档品质评价
52 4.4 各档位换档品质评价整理52-53 4.5 变速器换档品质综合评价53 4.6 本章小结53-54第5章同步时间测试54-64 5.1 同步器结构介绍54-56 5.2 同步器工作原理56-58 5.3 影响同步器时间的因素58 5.4 同步器试验台架的研制58-62 5.4.1 同步器试验原理及试验台结构58-61 5.4.2 同步器试验台控制策略及相关参数
61-62 5.5 试验结果及其同步时间分析62-63 5.6 本章小结63-64第6章总结及展望64-66 6.1 全文总结
64-65 6.2 研究展望65-66参考文献66-69致谢69-70附录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