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景观设计-澳门大学
澳门大学横琴校园的设计构想.

澳門大學橫琴校園的設計構想1.前言2.橫琴概況3.校園設計的原則及理念3.1以人為本位、以教育為目標3.2生態化、園林化3.3信息化、現代化3.4傳統與現代、地域性與國際化的和諧統一3.5可持續發展4.校園設計4.1書院式的建築組群4.2校園的功能佈局4.3校園建築風格4.3.1整體建築風格及空間形態4.3.2獨立建築組群之特色4.3.3標誌性建築物4.4生態景觀及園林設計4.5環保高效校園4.5.1環保綠色校園4.5.2高效智能校園4.6道路交通系統1.前言澳大現時的校園面積只有5.4公頃,每名學生的平均用地也才8.2平方米。
教學及學生活動空間嚴重不足,限制了大學教學理念的實現,更不利於澳大的長遠發展。
大學曾就校園發展計劃提出多個不同的方案,但卻未能成功地在本澳找到合適且具相當規模的土地。
及至2007年在粵澳共同開發橫琴的契機下,大學提出在橫琴建校的可行性設想,並於2008年3月向政府提交了建議草案。
今年1月下旬,大學得悉有可能在珠海市橫琴島建設校園後,曾多次派員前往橫琴進行實地考察。
過去3個多月,大學進行了多次諮詢會議,訪問了多所國內外較有特色的大學校園,並邀聘了數名對大學校園設計有豐富經驗的專家,提供了各種校園的設計概念和顧問意見。
雖然現時興建橫琴校園的請求尚待有關當局的審議及批准,但為求建議一旦獲批後,建設工作能迅速開展,大學在綜合分析各種意見後,草擬了“澳門大學橫琴校園的設計構想”,現就此構想向全校師生和校友進一步徵集意見,務求集合大學全體成員的力量,建設一個理想校園,創造更好的條件以實踐澳大的教育理念。
2.橫琴概況橫琴位於珠江出海口西側,珠海市主城區的南部,東隔十字門水道與澳門相鄰,經蓮花橋和蓮花口岸與澳門相通。
橫琴緊鄰澳門,兩地之間最近處相距不足200米,聯繫便捷,並有較多尚未開發的土地,能夠滿足學校大規模拓展的需要,故為澳門大學新校園選址的理想之地。
橫琴地處回歸線以南,四面環海,屬於典型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溫度為22℃至24.5℃,最高溫達38℃至39℃。
满园春色

满园春色作者:王祖豪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10期摘要:校园师生休息空间在高校校园内的必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心理、行为、环境需求的总结,以及分析目前高校内师生休息空间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总结出了校园休息空间的设计思想,舒适宜人的校园学习、交往、生活的场所是一种十分可行的方法。
也就是说,通过引用校园休息区设计的整合的手法,将校园规划上升到系统规划与过程规划的领域,从宏观层面的控制到微观层面的设计,处处都体现校园规划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概念,营造一个整体有机的校园环境。
以期营造更舒适宜人的校园空间环境。
关键词:校园环境;师生;视觉环境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0-0164-01一、校园“间息区”的重要意义校园内休息空间的主要使用对象是教师、学生、校园工作人员以及家属区的居民,所以空间内要提供休息、学习、眺望、闲谈、进餐、娱乐、锻炼等小型聚会等基本功能、依其功能,廊亭、桌椅、路灯、垃圾桶等,这些必要的设施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满足休息、学习、读书读报这一系列需要安静场所的行为,有必要设置一些有别于其他喧闹场所的休息空间,它需要一种较为私密的空间,缓解学习和生活压力、其在位置的选择上,应该与嘈杂的环境相互隔离,同时在设计中注重围合,适当的围合度,有利于形成明确的空间限定,容易被感知和认同,使之更符合人的心理需求。
桌、凳、座椅这些休息设施要为了形成空间中最舒适且安静的角落而设想,做到符合人体工程学,尽量的轻松舒适。
休息场地铺装也尤为重要,应选用较暖的色调,能增加人们的亲切感,更能起到缓解压力,愉悦身心的作用。
高校的环境应该有别于其他环境,大学校园环境应着眼于融入人文精神,如果缺少了学术气息“学习气氛”校风校训精神,就像一个人只有美丽的外表。
大学校园的休息空间不仅是优美“宁静”雅致的学习环境,而且应当赋予其文化内涵和艺术意蕴。
澳门建筑设计风格中的文化交流体现

澳门建筑设计风格中的文化交流体现
澳门建筑设计融合了东西方的元素。
在澳门的建筑物中,既有典型的葡萄牙建筑风格,也有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
澳门的葡萄牙风格建筑受到欧洲哥特式建筑的影响,建筑外墙
多采用了葡萄牙特色的彩色墙壁和装饰物,展现了欧洲浪漫主义的风情。
而在一些老城区
的狭窄巷道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建筑特点,如红墙黛瓦、青砖黄瓦等,彰显了中华文
化的精髓。
这些不同风格的建筑相互映衬,使澳门的建筑更加丰富多样。
澳门的建筑设计中融入了东方与西方的宗教文化。
澳门是一个宗教多元的地方,佛教、基督教、道教等各类宗教文化在这里并存。
这一多元宗教文化的交融在澳门的建筑设计中
得到了充分展现。
在澳门的建筑物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不同宗教的建筑,如大三巴牌坊、圣保罗教堂等。
这些建筑融合了东方和西方的宗教建筑特点,既有西方教堂的塔楼和拱门,也有东方寺庙的殿堂和亭台,展现了澳门宗教文化的多样性。
澳门的建筑设计风格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
通过融合不同风格的元素、宗教
文化和历史文化,澳门的建筑展现了丰富多样的风貌,成为一个独特而美丽的城市。
这种
文化交流的体现不仅使澳门的建筑与众不同,也体现了澳门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大学入口广场景观设计

雕塑公园界定出了校园的绿色边界,并形成了城市的外墙。校园的北部,两层高的混凝土的整体结构矗立在草坪地势之上。
The gallery hosts exhibitionspaces,museology faculty,workshopsand auditoriumcontributing to theoutdooractivities onDeichmannSquare.Since the square wasdesignated toaccommodate intensivecongregationofyouthand students,thepreferredsolutionwastoallocate limited areas for vegetation.Thedesign of the squarewith various elements of exposed concreteconnectsthesurroundingbuildingsbothphysicallyand visually,accentuating theircommon features.
BGU大学入口广场&美术馆
Deichmann广场和Negev美术馆将BGU大学校园与Be'er Sheva城市相连接。广场位于校园的西门,周遭被现有的建筑和未来的美术馆环抱。广场为学生和城市的市民提供了文化和社会活动的室外空间。ﻫ
The squareisbordered bytheelongatedstructure ofthegallery facingboththecity andthecampus. Towardsthecity, thegallery’scontinuousfaçade (160meterin length) unifies theheterogeneousappearanceofthe existing buildingsbehind the gallery into a cohesiveurbanunit.The cityfaçadeis accompanied bya sculpturegarden creatingagreenedgetothecampus. Thetwo story high monolithicbody of exposed concreteemerges fromlawnytopographyof the northernpart ofthe campus andhovers abovean entrance courtyard inthesouthern part,whereitappears to be leapingtowardstheurban space.
开放的立体平台_澳门大学学生活动中心设计_黄骏

摘要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校园中学生活动中心的地位日益重要,传统的设计手法和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尤其是学生交往空间的营造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澳门大学活动中心的设计为例,通过对于整体布局规划、室内外互动方案、立体交流空间及景观轴的介绍,阐述了澳门大学学生活动中心作为新一代校园活动中心的设计特点,指出贯彻绿色建筑理念的同时,创造立体而富有人文关怀的交往空间是活动中心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开放;立体;交往;学生之家ABSTRACT Nowadays, student center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r a society that lays great emphasis on quality education. Traditional rules and conceptions of design can not meet the demand of the new age, especially the communication space required by the students is an urgent issue. Taking the Student Center of Maca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d its overall layout plan, indoor and outdoor interactive program, stereoscopic communication space and landscape axis. After analyzing its designing features of the Student Center of Macau University as a new generation of campus activity, it pointed out that creating stereoscopic exchanges space with humane care as well as implementing green buildings concepts wa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activity centers.KEY WORDS open; stereoscopic; communication; student home 中图分类号 TU2; TU-024; TU-023 文献标识码 A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4.04.092 文章编号 1000-0232(2014)04-0092-04作者简介 1&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1电子邮箱:archi_huang2008@(广州,510640)开放的立体平台——澳门大学学生活动中心设计Open Stereoscopic Platform: the Design of Student Center of Macau University 黄 骏1 林 燕2Huang Jun Lin Yan1图1 学生活动中心区位图及沿湖立面图2 学生活动中心平台内庭景观图3 学生活动中心平台望向学校中轴景观图4 U 形广场分析1 项目概况 澳门大学新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位于校园中心步行水轴的南面节点(图1),与中央行政大楼遥相辉映,成为校园重要的空间节点和景观核心,充分体现了学生活动中心的开放性与作为“学生之家”的标志性。
国外园艺造景设计案例

国外园艺造景设计案例1. 香格里拉花园(Shangri-La Gardens)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市,是一座集园林设计、植物种植和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园艺景观。
这个园区以其精美的园林景观和独特的文化氛围而闻名,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学习。
2. 阿姆斯特丹花卉市场(Amsterdam Flower Market)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市的一个著名景点,也是欧洲最大的花卉市场之一。
这个市场以其丰富的花卉品种和精美的陈列方式而著名,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各式各样的花卉和绿植。
3. 凯尔特园艺展览馆(Celtic Gardens)位于爱尔兰,是一个集传统爱尔兰园艺和文化于一体的园林景观。
这个园区通过精心设计的花坛、水景和雕塑等元素,展示了爱尔兰的传统园艺技艺和文化传统。
4. 塞浦路斯国家植物园(Cyprus National Botanic Gardens)是塞浦路斯的一个著名景点,也是一个重要的植物研究中心。
园区内种植了大量的当地植物和国外进口植物,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塞浦路斯特有的植物景观。
5. 温莎城堡花园(Windsor Castle Gardens)位于英国伦敦附近的温莎城堡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皇家花园。
这个花园以其精美的园林景观和丰富的植物品种而著名,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英国皇家园艺的魅力。
6. 布拉格植物园(Prague Botanical Garden)位于捷克布拉格市,是一个集植物保护、科研和园艺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
园区内种植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各种奇特的植物景观。
7. 悉尼植物园(Royal Botanic Garden Sydney)是澳大利亚悉尼市的一个著名景点,也是澳大利亚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植物园之一。
这个园区以其精美的园林景观和丰富的植物资源而著名,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学习。
8. 莫纳罗风景园(Monaro Landscape)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是一个以当地自然风光为基础的园林景观。
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园林景观设计

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园林景观设计佚名【期刊名称】《风景园林》【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6页(P128-133)【正文语种】中文Foundation item: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Key Progams of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1138004); General Programs of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1078154); Independent Programs of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Subtropical Architecture Science (2014ZC08)近年来,随着气候问题的严重恶化,人们对微气候的关注程度也逐渐提高。
21世纪初韩国汉城清溪川改造后,气象观测数据表明河道恢复对减轻城市热岛有重要作用[1]。
可见,水体作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要素对气候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目前,现有研究虽已证实水体对城市环境具有降温增湿作用,水体的面积、布局等因素都与周边的小气候密切相关[2-3],但目前已有研究大多以定点气象观测资料为基础,集中于分析较大尺度水域的气候效应,而忽略了更贴近人们生活的小尺度水体。
本文选取典型的岭南传统庭园——余荫山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庭园热环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尺度水体对岭南庭园室外热环境的影响状况。
岭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湿热的气候特征是影响人体舒适度的主要原因。
智慧的古代先哲运用低技术策略,创造了融宅居与园林于一体的岭南庭园,巧妙的解决了建筑通风、降温、防热等问题。
由于岭南庭园多建于市井之中,用地有限,其中池水大多规模较小,且为规则的几何形直立驳石池岸。
有限的水体不仅在视觉上扩大了内院空间,使庭园格局变化灵活,空间层次丰富,更具有自然气息,满足了园内居住者的审美需求,同时亦对调节小气候、改善园内的舒适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著名景观设计案例

著名景观设计案例在当今社会,景观设计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和环境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秀的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形象,还能为人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下面将介绍几个著名的景观设计案例,它们以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出色的实施效果著称于世。
首先,我们来看看新加坡滨海湾花园。
这是一座集自然、艺术和科技于一体的综合性花园,由英国景观设计大师彼得·沃克领衔设计。
花园内有多个主题花园,如云雾林、湿地花园、超级树等,每一处设计都展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探索。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通过独特的设计手法,成功地将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成为新加坡的标志性景观。
其次,日本的广岛和平纪念公园也是一处令人震撼的景观设计案例。
这座公园是为纪念广岛原子弹爆炸事件而建,设计师以和平和希望为主题,通过植物、雕塑和建筑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公园内的和平纪念碑、原子弹爆炸遗址和和平钟等景点都成为了人们缅怀历史、呼吁和平的重要场所。
另外,美国纽约中央公园也是一处备受赞誉的景观设计案例。
中央公园占地843英亩,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园之一。
设计师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以“人工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为设计理念,通过湖泊、树木、花园、雕塑等元素,打造出一片宛如人间仙境般的景观。
中央公园成为了纽约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世界各地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最后,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也是一处备受瞩目的景观设计案例。
这座建筑以其独特的外形和创新的设计理念成为了悉尼的地标性建筑。
设计师约恩·乌松以帆船为灵感,将建筑分为数个壳状结构,使其犹如一朵绽放的白色花朵,优雅而动人。
歌剧院不仅是演艺表演的场所,更是一处吸引世界目光的景观胜地。
总的来说,这些著名的景观设计案例都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出色的实施效果成为了世界各地的亮点。
它们不仅美化了城市,更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成为了城市的文化名片。
这些案例的成功经验对于今后的景观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优秀景观设计作品出现,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tureinLUI
Project Development
2011 Xi’an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april11th2010
teamproject
natureinLUI
macausite
Landscapedesign
Project Development
2011 Xi’an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april11th2010
teamproject
natureinLUI
macausite
ConceptualDesign 概念设计
DesignDevelopment 设计发展
CADdrawings
CAD 图
Macau
natureinLUI
macausite
natureinLUI
Design Implementation
april11th2010
teamproject
natureinLUI
macausite
2011 Xi’an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Design Implementation
april11th2010
teamproject
natureinLUI
macausite
2011 Xi’an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The Sun and Water are the source of all life
阳光和水是生命的来源
Macau’s history from Maritime to Rural to Urban to Reclamation 澳门的历史:从海洋到农村到城市再到土地开垦 Ships to Stilt housing 从船到住房 Fishing village to sprawling metropolis 小渔村到不断扩张的大都市 Rural to Hi-tech urban scene 农村到高科技城市的风景
With economies growing alongside the population, demand for space and the need for solace, the need for sustainability in our environment and the use of renewable energy systems has never been more a priority.
april11th2010
teamproject
natureinLUI
macausite
Landscapedesign
Veinesdesignstrategy
Project Development
april11th2010
teamproject
natureinLUI
macausite
2011 Xi’an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Project Development
4.9 m2 Macao USJ University
2011 Xi’an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april11th2010
teamproject
natureinLUI
macausite
thesite
Project Development
Our project will give an abstract view of how our species has systematically shunned what Nature can offer us free of charge in place of concrete, steel, glass, false hope and wishes.
natureinLUI
LandscapeUrbanInterference
景观与城市相交织
2 ConceptualDesign 概念设计
Designdevelopment
设计发展 2
USJteam USJ 团队
FilipeBraganca ManuelCorreia NunoSoares NigelGodden YvesSonolet
1/10 scale
2011 Xi’an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Duneproduct
竹子 LED灯
草 葡萄牙步石
Detail Design
2011 Xi’an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april11th2010
teamproject
4.9 m2 Macao USJ University
4.9 m2
april11th2010
teamproject
natureinLUI
macausite
2011 Xi’an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natureinLUI /thesite
Project Development
macausite
Dunefurniture 土丘
Detail Design
april11th2010
teamproject
natureinLUI
macausite
2011 Xi’an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Dunefurniture
Detail Design
2011 Xi’an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april11th2010
teamproject
natureinLUI
macausite
The brief
概 述
Our project is a study on the humanization of natural environments in Macau ranging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ater edge vernacular when Portuguese ships approached the shoreline and established fishing villages with stilt housing. Once established, the villages quickly assumed their own identity amongst the mainland Chinese settlers with the use of boundaries via walls and Western influenced landscaping and architecture.
quired enormous amounts of energy and all the while, both natural and reclaimed land are being strained of their natural elements, trees, flora and patrons.
2011 Xi’an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april11th2010
teamproject
natureinLUI
macausite
thesite
Project Development
april11th2010
teamproject
natureinLUI
macausite
macausite
比例
2011 Xi’an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fielddesign
Detail Design
2011 Xi’an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april11th2010
teamproject
natureinLUI
Emotions have been stunted, denied and mislead but above all, time has been wasted, neglected and forgotten until, for many, it is far too late.
The transference platform for the patron, constructed in Bamboo and softwood, serves as a reminder of our journey through life as a whisper within a layer on the diverse pattern of existence. The bridge platform is also a metaphor of the political, geographical, cultural, and need
april11th2010
teamproject
natureinLUI
macausite
2011 Xi’an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