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剂的分类与使用
常用造影剂及应用

水溶性含碘对比剂的分类
• 离子型对比剂 泛影葡胺
• 非离子型对比剂 碘海醇----第二代非离子型单体造影剂 碘克沙醇----非离子型二聚体
非离子型造影剂的优点
• 在溶液中不分解成离子,不参与机体的代谢过 程,所以具有水溶性和弥散力强的优点。
• 不带电荷,因此不干扰人体的电平衡,也不和 钙离子发生作用,所以不影响血钙浓度,从而 避免了由于钙浓度变化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 严重的有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 抽搐、血压下降、休克、昏迷甚至呼吸心 跳停止。
对比剂反应的预防
(1)CT室必须装备必要的各种抢救用药品以备随时取用, 同时要配备氧气瓶(或管道)、吸痰器随时准备应用。 如遇严重反应,在自己抢救的同时要尽快通知有关 科室医师前来协助抢救。
(2)增强前准备工作要做好,首先详细了解有关病史、 药物过敏史,以及早发现对比剂反应的高危因素, 采取对应措施。
第三级副反应 • 症状:休克(心动过速、血压骤降) • 措施:按急救程序处理,立即通知急救组、麻醉师、
急诊科医师,半坐位面罩给氧,快速滴注血浆代用 品或林格氏液(1500-2000毫升),肾上腺素,0.10.3毫克,静注。每隔10-15分钟检查心功能。用药 剂量依治疗效果而定,最大剂量为1毫克(将1安瓿 肾上腺素按1:1000稀释,即1毫升相当于0.1毫克肾 上腺素)。紧紧急情况下,如静脉通路无法找到, 可以双倍剂量插管注入支气管内,也可经肌内或皮 下注入声门下静脉丛。H1或H2受体阻断药,用法同 前面用于第一级副反应。静注糖皮质素(相当于 200-500毫克泼尼松龙),在5-10分钟后见效。多巴 胺(200毫克,2安瓿)加入场250毫升溶液,每分 钟15-30滴,静脉输注,剂量视效果而定。如发生反 射性低血压则给去甲肾上腺素(5-10毫克加入250毫 升溶液中)。用药剂量因患者反应而定。
造影剂的制备

造影剂的制备引言:造影剂是医学领域中常用的一种诊断工具,它能够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人体内部的器官和组织结构。
本文将介绍造影剂的制备过程,并强调其在医学诊断中的重要性。
一、造影剂的定义和分类造影剂是一种通过对比增强器官或组织的可见性的物质。
根据其用途和成分,造影剂可以分为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造影剂、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和X射线造影剂等。
二、PET造影剂的制备PET造影剂主要用于肿瘤诊断和脑功能研究。
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选择合适的放射性同位素: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氟-18、碳-11和氧-15等。
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同位素进行标记。
2. 合成标记剂:将选定的同位素与适当的标记剂结合,形成PET造影剂。
常见的标记剂有葡萄糖和氧化亚氮等。
3. 提纯和检测:制备好的PET造影剂需要进行提纯和检测,确保其纯度和质量符合要求。
常用的提纯方法包括层析和溶剂萃取等。
4. 包装和贮存:将制备好的PET造影剂进行包装和贮存,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MRI造影剂的制备MRI造影剂主要用于观察人体内部的软组织和血管等。
其制备过程如下:1. 选择适当的配体:MRI造影剂的核心是金属离子和配体的结合。
根据具体需要,选择适当的配体,如EDTA、DTPA等。
2. 合成配体:将选定的配体与金属离子进行配位反应,形成MRI造影剂。
配位反应可以采用溶液法或固相法等。
3. 清除杂质:制备好的MRI造影剂需要进行杂质的清除,以确保其纯度和质量。
常用的清除方法包括过滤和离心等。
4. 调节pH值和浓度:根据具体需要,调节MRI造影剂的pH值和浓度,以达到最佳成像效果。
四、X射线造影剂的制备X射线造影剂主要用于观察人体内部的骨骼和血管等。
其制备过程如下:1. 选择合适的成分:X射线造影剂通常由碘、钡等重元素组成。
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成分进行制备。
2. 合成造影剂:将选定的成分与适当的载体进行混合和稳定化处理,形成X射线造影剂。
造影剂

2
60~89
3
30~59
4
15~29
5
<15
常用监测肾功指标
1.尿液检查 蛋白尿 血尿 管型尿
白细胞尿、脓尿、
细菌尿 2.肾小球率过滤 MDRD公式: GFR(ml/min/1.73m2)=186*SCr(mg/dl)1.154*年龄-0.203*(0.742女性)*(1.21黑人) 3.影像检查 4.肾活检
预防:1.水化治疗:推荐高危患者以
生理盐水静脉滴注,速度大约 1ml/(kg.h),并根据患者体液状况和心血 管情况适当调整。治疗一般术前6-12 小时开始至术后12-24小时。2.避免肾 毒性药物:如环孢素、非甾体抗炎药, 两性霉素,氨基糖苷类等
3.药物预防:生理盐水、N-乙酰半胱
氨酸、等渗非离子造影剂。 4.避免错误处理:呋塞米,多巴胺, 甘露醇,钙拮抗剂,内皮素受体拮抗 剂,BNP。 5其他:肾功能受损者应用等渗造影剂、 限制造影剂用量、避免短期(72小时) 重复应用,血液透析.
肾脏病相关内容
什么是慢性肾脏病?(CKD) 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功能
障碍(>3各月)包括GFR正常和不 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 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 原因的GFR下降(<60ml/min)超过3 各月。
慢性肾脏病分期(K/DOQI)
分期 GFR(ml/min)
1
>=90
造影剂简介
孙梦涵
什么是造影剂?
造影剂是指临床检查和治疗中为了增
加某一内脏组织或腔道对比度,更加 清晰地显示器官或腔道的形态、轮廓 及病变特征,常需要应用某些特殊物 质,这种物质叫对比剂,俗称造影剂。
造影剂

Contrast-induced AKI 段书众
一、概述
1.定义: 造影剂肾病指应用造影剂后新发生的或者 原有的肾功能障碍加重。且未发现其他原因 的肾功能损伤。 2. 流行病学:仅次于肾脏灌注不足、肾毒性 药物
一、概述
3.造影剂 分类 无机碘化物 二聚体 离子型 碘造影剂 有机碘化物 非离子型 脂肪酸碘或脂肪酸 碘化物 单体
二聚体
一、概述
按渗透压分类:高渗造影剂
(2000mOsm/kg)>低渗的(600~800mOsm/kg)> 等渗的(290mOsm/kg)。
一、概述
内皮细胞、红细胞 高渗 血容量、肾毒性 水溶性 电荷 粘稠度 化学毒性
危害
二、CIN发生机制
1.肾脏学流动力学变化和肾髓质缺氧 造影剂可引起肾脏血管强烈收缩, 肾髓缺血缺氧,是导致造影剂肾病的 重要因素。已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时 这种缩血管作用会增强。
二、临床表现
造影剂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①注射造影 剂后48h内出现一过性蛋白尿; ②尿酶(NAG、 AAP) 等浓度增高 , 出现α2-微球蛋白尿、 β 2 微球蛋白尿 , 尿比重及渗透压下降;
二、临床表现
③造影后24~48h出现血肌酐升高, 3~5天达高
峰,7~10天恢复至造影前水平,甚至发生急性
肾功能衰竭(80%为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衰)。
④ 停药后肾功能可逐渐恢复,不可逆肾衰较少见,
但年迈、原有肾功能不全者多不可逆而呈慢性
肾功能衰竭。
三、诊断标准
1.造影剂肾病是造影后无其他原因所致的急性肾功 能减退。 2.临床上有应用造影剂史,在24~48h血清肌酐浓 度超过原基础值0.5-1mg/dl(44.2-88.4umol/L)或
造影剂的分类及应用

造影剂的分类及应用
造影剂是一种用于放射性医学影像学检查的药物。
根据其化学性质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将造影剂分为以下几类:
1. 钡剂:钡剂是一种具有高密度的金属化合物,在X线检查中用于胃肠道影像学检查。
常见的钡剂有钡餐剂和钡灌肠剂。
2. 碘剂:碘剂是一种以碘元素为基础的造影剂,常用于放射性造影剂检查。
根据使用方式和浓度的不同,碘剂可分为静脉内注射剂和口服剂。
静脉注射的碘剂常用于CT扫描、血管造影等检查,口服碘剂常用于胃肠道、泌尿道等各种检查。
3. 磁共振造影剂:磁共振造影剂是一种用于增强磁共振成像(MRI)信号的药物。
常见的磁共振造影剂包括磁共振造影剂和超微粒钆剂。
4. 羟基磷灰石复合物:羟基磷灰石复合物是一种用于X线造影剂,常用于骨科影像学检查。
5. 放射性核素造影剂:放射性核素造影剂是一种通过放射性同位素发射射线来实现造影效果的药物。
常见的放射性核素造影剂包括碘-131、锝-99、铊-201等。
这些造影剂根据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在各种放射性医学影像学检查中具有不同的应用。
例如,钡剂常用于消化系统的X线检查,碘剂用于CT、血管造影等检查,磁共振造影剂用于MRI检查等。
临床冠脉造影技术应用、冠脉造影剂分类特性、造影剂不良反应、不良反应预防及处理措施

临床冠脉造影技术应用、冠脉造影剂剂分类特性、造影剂不良反应、不良反应预防及处理措施冠脉造影普遍应用于临床,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由于血管本身是不显影的,冠脉造影需要注入造影剂,梳理在围手术期冠脉造影中造影剂各种问题。
一、造影剂的分类及特性目前临床应用的水溶性碘造影剂,其基本结构单元是含碘苯环(3-乙-2,4,6-三苯甲酸),根据其结构可分为四型:离子型单体造影剂、离子型二聚体造影剂、非离子型单体造影剂、非离子型二聚体造影剂。
衡量造影剂临床显影效果及其渗透压毒副作用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造影剂溶液中碘原子数目与粒子数目之比。
该比值越大,其渗透压及相关化学毒性越低。
因为碘原子越多,对X线的衰减作用越强,显影效果越好;而造影剂分子越少,它所带来的渗透压负荷就越低,不良反应也越少。
表1 常用碘对比剂的分类和理化性质二、冠状动脉造影中造影剂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有以下几种:1. 过敏性:荨麻疹,瘙痒,皮疹,支气管痉挛,类过敏反应。
2. 不适症状:疼痛/发热,恶心/呕吐,面色潮红。
3. 心脏毒性反应:低血压,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缓慢性心律失常(窦房和/或房室阻滞),快速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
4. 肾脏毒性反应:一过性肾功能下降。
此外,尚可见到如下不良反应:1. 心血管系统:肺水肿,出现胸部压迫感;充血性心衰,出现心悸;休克,心电图改变,出现QRS波增宽、电轴偏移(右偏、左偏)、ST-T改变,可持续24小时;心脏停搏出现面色苍白。
2. 呼吸系统:喷嚏、咳嗽,出现陈-施呼吸;窒息感,出现呼吸停止;呼吸困难、窒息、呼吸急促、声嘶。
3. 神经系统:头晕、失语;眩晕、意识丧失;虚弱、痉挛性瘫痪,困倦。
4. 泌尿系统:肾区疼痛、少尿、排尿不畅/尿留:蛋白尿、无尿、急性弥漫性出血性肾病血尿;白细胞尿、肾衰、血非蛋白氮增高。
5. 其他:出汗、呃逆、口腔金属气味感等。
三、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一)过敏试验1. 口服试验:冠脉造影前3天起口服10%碘化钾或碘化钠液10ml,每日3次。
不同对比剂(造影剂)特点及应用选择

过性的,即应用对比剂后 24~48小时内血清肌酐值会增高, 3天达峰值,而在7~10天内会回落到或接近基线水平
其转归与肾功能减退及患者状况有关,肾功能严重障碍者可
造成不可逆性结果
CIN患者PCI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同时增加晚期心血管事
件、死亡及透析风险
碘海醇 碘帕醇
碘普罗胺 碘佛醇 碘克酸
碘克沙醇PPT课件整理
300 350 300 370 300 370 320 350
320
320 7
对比剂肾病(CIN)的定义
目前CIN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临床试验
中CIN最常用定义是应用碘对比剂后48小 时内血清肌酐水平升高0.5 mg/dl(44.2 μmol/l)或比基础值升高25%
•低渗对比剂(LOCM)是目前PCI常用 对比剂。渗透压仍然高达人体血液的两 倍,其化学成分仍会对组织产生毒性作 用。 •等渗对比剂(IOCM)的渗透压与血液 相同,常用于高危患者的PCI治疗。
500
521
290
290
0 HOCM
LOCM
IOCM Blood
HOCM, 高渗对比剂; LOCM, 低渗对比剂; IOCM, 等渗对比剂
2.9
>1 mg/dL
23
Vlietstra 1996
53 LOCM
+
2.86
1 mg/dL
35
Gruberg 2000
439 LOCM
+
3.05±2.21
25%
37
Manske 1990
59 LOCMPPT+课, 件dia整be理tes 5.90±1.60 1025%
造影剂造影反应及用量

造影剂反应机制
造影剂反应可分为: 造影剂反应可分为:
特异质反应—与剂量无关 物理 - 化学反应—与剂量有明确的关系
造影剂反应中的荨麻诊、血管性水肿、 造影剂反应中的荨麻诊、血管性水肿、喉头水 支气管痉挛、 肿、支气管痉挛、严重血压下降及突然死亡等 表现均属特异质反应,其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其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表现均属特异质反应 其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渗透压 水溶性 电荷 粘稠度 化学毒性
渗
透
压
目前常用的造影剂其渗透压均明显超过血液的2~5倍 故很易产生损害。 目前常用的造影剂其渗透压均明显超过血液的2~5倍,故很易产生损害。
♣内皮和血一脑屏障损害 高渗的造影剂注入血管后,细胞外液渗透压突急剧增加,
细胞内液快速排出,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皱缩,细胞间连接变得松散、断裂,血一脑 屏障受损,造影剂外渗至脑组织间隙,使神经细胞暴露在造影剂的化学毒性危险中 ♣红细胞损害 高渗使得红细胞变硬,呈棘细胞畸形,结果红细胞不易或无法通过 毛细血管,引起微循环紊乱。 ♣高血容量 除了细胞内液排出外,高渗造影剂可使组织间液进入毛细血管,从而 使血容量快速增加,可达10%~15%,导致心脏负荷增加。但不久,随造影剂外渗 至血管外及渗透性利尿作用,血容量很快恢复正常。 ♣肾毒性 虽然造影剂诱发的肾功能衰竭总的发生率较低(<1%)。便在原有肾功 能不全患者可达10%~20%,60%造影剂诱发的肾病患者有氮质血症基础。 ♣心脏毒性 除了造影剂所致的高血容量外,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中,高渗透性 可直接作用于窦房结引起心率过缓。高渗透性能使房室间传导、室内传导和复极化 作用减弱,引起心电改变,使心率不齐和心室颤动的发生率增加。 ♣疼痛与血管扩张 在外周血管造影中,虽然高渗造影剂所致内皮损害是一过性的, 便产生的血管性疼痛却是非常明显的。除了和渗透压有关外,这也和造影剂的疏水 性及离子性有关。造影剂可直接作用于小动脉平滑肌,引起局部动脉扩张,产生热 感及不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影剂分类
(一)X线、CT显影剂 目前X射线用显影剂多为含碘制剂。含碘制剂大体分为两大
类:离子型与非离子型。
1.离子型显影剂 因溶于水后都发生电离,故称之为离子 型对比剂。常用的为76%复方泛影葡胺,不良反应较常见, 使用前应做碘过敏试验。
(可用于各种血管显影及静脉肾孟显影,用于不同器官时, 其浓度亦不同)离子型显影剂性质稳定对比良好但溶液属 高渗性,患者中毒副反应发生率高,肌体的耐受性差。
显
影
剂
的
保 定
分
市 第
类
一 中 心
与 使
医 院
用
介
入
科
.
卢 坤
显影剂的分类与使用
1 前言
2 显影剂定义
3 显影剂分类 4 显影剂不良反应的 表现与护理
前言
介入放射学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迅 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它是在 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以影像诊断学 和临床诊断学为基础,结合临床治疗学 原理,利用导管、导丝等器材对各种疾 病进行诊断及治疗的一系列技术。
根据国内外大组病例统计分析,非离子型显影剂静脉注射 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离子型减少了76.3%,出现的反应以轻、 中度为主,重度发生率减少更加明显。离子型显影剂注射 死亡率为1:3000,而非离子型显影剂只有1:250000。静 脉注射测试小鼠的半致死量(LD50)表明非离子型显影剂 约3倍于离子型显影剂。现非离子型显影剂毒副反应发生率 低,生物安全性高,因此提倡使用非离子型显影剂。
随堂小贴士 TIPS
⒈什么是对比剂(过去称为造影剂)? 对比剂是一种诊断用药,最主要的成分是碘。碘的
特点是不透X线,因此在拍X光片时,可利用碘在体 内的分布产生对比;或使通常X线光片上看不到的 血管和软组织清晰成影,以协助医生作出可靠的诊 断。对比剂可以被注射到动脉或静脉中,并很快分 布于血管系统。对比剂不会在体内代谢("用掉") 或变化,它们将经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
根据磁性中心的不同,MRI显影剂可分为顺磁性物质、超顺 磁性物质和铁磁性物质三大类。根据磁性物质的分子大小 和颗粒形状不同,又分为小分子顺磁性显影剂、大分子顺磁 性显影剂、超顺磁性粒子和铁磁性粒子、纳米结构显影剂 等几类。
显影剂分类
(三)超声显影剂
超声成像具有无创、实时、动态、可重复检查、携带方便、 适用范围广及检查费用低等优点,已成为影像学诊断的首 选技术。随着超声显影剂的应用,超声成像在脏器的组织 灌注、炎症检测和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等方面,取得了 更进一步的发展。
显影剂不良反应的表现与护理
(二)重度反应
患者可出现喉头水肿、脉搏细速、口唇紫绀、呼吸 困难、面色苍白、皮温降低、血压下降以至休克。
措施:①立即平卧位,就地抢救。②立即吸氧、保 暖。③静脉补液扩容,改善微循环。④立即使用肾 上腺素、地塞米松、异丙嗪等抗过敏药物,同时伴 支气管痉挛时,给予氨茶碱、地塞米松;伴喉头水 肿应立即插管或切开供氧;伴少尿、无尿及昏迷时, 应留置导尿,观察尿量;呼吸、心跳骤停者行人工 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⑤抢救同时密切观察体温、 脉搏、呼吸、血压及一般情况变化,并做好记录。
显影剂分类
2.非离子型显影剂
非离子型对比剂不属于盐类,溶于水后不发生电离,不产 生离子,其渗透性降低甚至接近血浆,毒副反应小,生物 安全性大,对神经系统毒性低,副反应发生率低,肌体的 耐受性好,可用于各种血管显影及经血管的显影检查。 非 离子型对比剂可不做碘过敏试验,即使做也应遵循用同一 种对比剂做过敏试验的原则。否则可能出现假阳性。
随堂小贴士 TIPS
⒉为什么使用对比剂是必要的? 因为人体的许多组织结构在X光片上是不显像的,
只能通过使用对比剂来"加深"显示它们,有些X线 检查技术,如血管造影等,离开对比剂将不能进行。 在有些技术中(如:CT),虽然对比剂并不总是必 须的,但使用对比剂会令诊断图像更加清晰,从而 帮助医生为您作出更为可靠的诊断。
超声显影剂,按其构成成分的不同可分为包裹氟碳气体的 微泡显影剂和液态氟碳纳米乳剂。
显影剂不良反应的表现与护理
(一)轻度反应
患者出现皮肤潮红、瘙痒、荨麻疹、头晕、头痛、 灼热感、眼睑浮肿、眼及鼻分泌物增加、恶心、呕 吐、寒战、呼吸困难等反应。
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注入造影剂,并给予: ①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0.1%盐酸肾上腺素 0.5~1mg,必要时15min后重复一次。②建立静脉 通路。③吸氧。④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⑤呼吸 困难,憋喘者给予氨茶碱0.5g静脉注射。⑥密切监 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的变化,并做好 记录。
前言
显影剂也称为显影剂或对比剂,是影像 医学的成像基础,主要用于血管、体腔 的显示。影像医学主要包括X线、X-射 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 (MRI)、超声等,由于检测原理的不 同,对显影剂的要求亦不同,遂造成了 显影剂种类多样化。
显影剂定义
显影剂(又称对比剂,contrast media) 是为增强影像观察效果而注入(或服用) 到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化学制品。这些制 品的密度高于或低于周围组织,形成的 对比用某些器械显示图像。如X线观察 常用的碘制剂、硫酸钡等。
常用的几种非离子型对比剂
碘海醇(进口的又叫欧乃派克)、 碘普罗胺(370、300)、 碘佛醇、 碘比醇(三代显)、 碘克沙醇(威视派克)
显影剂分类
(二)MRI显影剂
MRI是一项先进医学影像诊断技术, 利用生物体不同组织在 外磁场影响下产生不同的共振信号来成像, 磁共振信号的 强弱取决于组织内水的含量和水分子中质子的弛豫时 间, 可有效检测组织坏死、局部缺血和各种恶性病变如肿 瘤, 并能进行早期诊断, 还能对器官移植等进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