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源碎屑岩——砂岩+粉砂岩

合集下载

第三章陆源碎屑岩的岩石类型-2

第三章陆源碎屑岩的岩石类型-2

粗碎屑岩—砾岩和角砾岩
四、粗碎屑岩的分类
分类原则:粒度、形状、成因、地理位置等,理想的 分类是成因分类但很难做到,常用多级分类 1、 按圆度: 砾岩:圆状或次圆状>50%(占碎屑含量) 角砾岩:次棱角状或棱角状>50% 砾岩是长期搬运的正常沉积物,而角砾岩的成因则多种:构造作用 、火山作用、溶解作用 2、按砾石的大小 巨砾>256mm 粗砾 256-64mm 中砾 64-4mm 细砾 4-2mm 当砾石分选差时,可用混积法命名
粗碎屑岩—砾岩和角砾岩
四、粗碎屑岩的分类 3、按成分:单成分砾岩:单一成分大于75% 复成分砾岩:每种成分小于50% 4、按砾岩在剖面中的位置: 层间砾岩:整合地产于岩层中间 底砾岩:分布于侵蚀面上 5、按成因: 河成砾岩 海成砾岩 冰川角砾岩 崩积角砾岩 岩溶角砾岩 构造角砾岩等
本次课程的砾岩分类表
中碎屑岩—砂岩
一、砂岩的成分特征
2、填隙物的成分:
杂基:粘土和小于0.03mm的细碎屑颗粒; 胶结物:铁质、钙质和硅质为常见。
二、砂岩的结构特征
具典型的陆源碎屑结构
三、砂岩的构造特征
发育各种层理、层面、同生变形构造和虫孔等
中碎屑岩—砂岩
五、砂岩的分类
1、分类的原则和依据: 首先必须选择在客观上能鉴定而又最能联系岩石成 因的特征作为分类的依据,第二,应当考虑分类方案既适 用于野外工作,又适用于室内研究。
细碎屑岩—粉砂岩
三、特殊的粉砂岩-黄土
黄土是一种未固结的粉砂岩,浅黄色、棕黄色、褐色或红色, 呈土状,是一种半固结的多孔粉砂。 主要成分以石英含量最多>50%,还有长石,结晶的Cc矿物,少 量的白云母20-30%,粘土矿物 10-20%,重矿物 5% 成因:风成的、冰积的、洪积的、冲积的 多数人认为:河流洪积平原堆积的风成粉砂。 常具水平层理:沙纹层理、包卷层理 我国黄土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及东北的南部和华东的 北部。

07 砂岩及粉砂岩

07 砂岩及粉砂岩
37
三、实例
38
39
四、成因
母岩:富石英的花岗 岩、片麻岩、变质石英岩、 沉积石英岩。 风化类型与强度:温 湿或热湿气候、强化学风 化作用。
搬运与分异:(纯)石 英砂岩经由流水和波浪的 长距离长时间的搬运改造, 相当彻底的分异作用。
沉积环境:(纯)石英砂岩主要见于滨海、滨湖、 三角洲河口沙坝中;其它石英砂岩广布于河流、湖泊、 海洋等多种环境之中。 40
构造 强度 母岩 性质
2、褔克的1954和1968和分类分类(三组分分类)
沉积岩来源
成熟度
变质 岩源
火成 岩源
母岩 类型
10
3、北京石油学院1977年砂岩分类(三组分分类)
强调母 岩类型
11
4、吉尔伯特的分类(四组分分类)
杂基<10 %
杂基>10 %
12
5、裴蒂庒的 分类(四组分 分类)
13
31
32
塔中4井,3671.0M。临滨环境。褐灰色细 砂岩,发育低角度交错层理。巴楚组东河 砂岩段。
东河5井,6093.3M。前滨环境。灰色细砂 岩,具沥青,双向交错层理。巴楚组东河 砂岩段。
乡3井,5671.87M。临滨—前滨环境。 灰褐色细砂岩,发育双向交错层理,砂岩 具不规则的钙质胶结特征。东河砂岩段。
群4井,4950M。临滨环境。深灰色粉细砂 岩夹灰绿色泥质条带,发育斜层理、水平 层理和生物扰动构造。东河砂岩段。 33
34
35
二、其它类型的石英砂岩 随着长石和岩屑含量的增加,石英含量的相对减少,而 过渡为长石质石英砂岩或岩屑质石英砂岩. 这两类砂岩的共同特点是石英含量仍较高(>75%)仍可 以看做是“净化”较高的砂岩。这类岩石的形成,一方面 取决于来源区的母岩性质,另一方面还取决于碎屑物质搬 运和磨蚀的历史。 长石质石英砂岩内长石的含量多于岩屑,一般为5%~ 25%,常见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而岩屑小于15%且小于 长石。重矿物除稳定组分外,一般尚含稳定性差的组分, 如十字石、蓝晶石等。 岩屑质石英砂岩中岩屑的含量多于长石,一般为5%~ 25%,而长石<15%且小于岩屑。岩屑多为抗风化能力较强 的石英岩、燧石和硅质岩等岩屑,重矿物也相应增加了不 稳定组分。 36

第六章1-陆源碎屑碎屑岩的物质与结构特征

第六章1-陆源碎屑碎屑岩的物质与结构特征
2
胶结物
颗粒 胶结物
孔隙
杂 基
3
碎屑岩电子显微镜下照片
4
第一节 碎屑岩的物质成分
第一节 碎屑岩的物质成分
碎屑颗粒主要是母岩在风化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矿物碎屑和 岩石碎屑,数量大,是陆源碎屑岩的主要结构成分。其次为盆 内碎屑,数量较少。
一、矿物碎屑(石英、长石、重矿物) 二、岩石碎屑(岩屑) 三、盆内碎屑 四、填隙物 五、成分成熟度
硅质胶结物 石英次生加大
方解石胶结物
硅质胶结物 石英次生加大
30
第一节 碎屑岩的物质成分
⑵、碳酸盐胶结物: (方解石、铁方解石、白云石、铁白云石、菱铁矿)
白云石胶结物
早期方解石胶结物
亮晶方解石胶结物
31
第一节 碎屑岩的物质成分
⑵、其它胶结物:
硬石膏、石膏、黄铁矿,以及高岭石、水云母、蒙脱石、 海绿石、绿泥石等粘土矿物。
在主名之前;
❖含量在 25~10%的粒级作次要形容词,以“含XX”的
形式写在最前面;
❖含量小于l0%的粒级一般不反映在岩石的名称中。
45
第二节 碎屑颗粒的结构
如:中—粗砂岩,粉-细-中砂岩;
含砾的粗-细-中砂岩(含砾不等粒砂岩)
(2)假如碎屑岩的粒度分选较差,所含粒级较多,但没有一 个粒级的含量是大于或等于50%,而含量在 50~25%的粒级 又不止一个。这时则以含量为 50~25%的粒级进行复合命名, 以“ XX一 XX岩”的形式表示,含量较多的写在后面。其它 含量少的粒级仍按第一条原则处理。
盆内碎屑(鲕粒)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东河砂岩薄片
23
第一节 碎屑岩的物质成分
碎屑物质的含量与粒度的关系
在碎屑岩中,碎屑物质的含量与粒度分布有一定关系,某种成 分的颗粒常常只出现在某一定粒级范围内。

6-第六章 陆源碎屑岩

6-第六章 陆源碎屑岩

(2)孔隙胶结——最常见的颗粒支撑结构,碎屑颗粒
构成支架状,颗粒之间多呈点状接触,胶结物含量少,只
充填在碎屑颗粒之间的孔隙中。
成岩期或后生期化学沉淀的产物
(3)接触胶结——亦为颗粒支撑结构,颗粒之间呈点接触或
线接触,胶结物含量少,分布于碎屑颗粒相互接触的地方。 可能是干旱气候条件下的砂层,因毛细管作用,溶液沿颗 粒间细缝流动并沉淀形成的;或者是原来的孔隙式胶结物经地 下水淋滤改造而成的。
(4)镶嵌胶结——在成岩期的压固作用下,特别是当压 溶作用明显时,砂质沉积物中的碎屑颗粒会更紧密地接触,颗 粒之间由点接触发展为线接触、凹凸接触,甚至形成缝合线接 触(亦称无胶结物式胶结)。
5. 接触类型
按颗粒间的接触性分为: 点接触 线接触 凹凸接触
缝合线接触
碎屑颗粒接触性质示意图
10%,其它占5%,命名为:含砾粗砂质中砂岩
② 若碎屑岩的粒度分选较差,所含粒级较多,没有含量 >50%的粒级,而含量介于50~25%的粒级又不止一个,进行 复合命名,以“××—××岩”的形式表示,含量较多的写
在后面。
③ 若碎屑岩的粒度分选更差,粒度含量均<25%,则应将
此岩石的全部粒度组分分别合并为砾、砂和粉砂三大级别,然 后按前两条原则命名。
3. 颗粒的表面结构
表面结构是碎屑颗粒表面的形态特征,一般 主要观察表面的磨光程度及表面蚀痕迹两个方面。 研究方法:电子显微镜能够识别的环境有滨
海、风成、冰川等环境。
(1) 霜面似毛玻璃,在反向光 下看,表面模糊不清,一般认为 是砂丘石英颗粒的特征。
(2) 磨光面是光滑磨亮的表面,
如河流的石英砂,海滩石英砂。 (3) 刻蚀痕迹是由碰撞作用造成 的,如冰川作用。 (4) 在海滩带及海的近岸地带, 石英砂粒表面具有机械成因的 “V”形坑。

碎屑岩的一般特征及类型

碎屑岩的一般特征及类型

碎屑岩的一般特征及类型
岩石机械风化后形成的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经搬运、沉积、压实、胶结而成的岩石,称为碎屑岩,又称陆源碎屑岩。

碎屑岩的基本类型:
1.碎屑颗粒大小:砾岩、砂岩、粉砂岩等。

2.物质来源可分为陆源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

3.成因类型及分布:冲积扇砂砾岩体碎屑岩。

冲积扇是指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区,山间河流携带大量碎屑物质进入平原,在出山口处因流速变小,能量降低,而使碎屑物沉积下来形成的扇形锥积体。

冲积扇中的砂砾岩体称为冲积扇砂砾岩体。

特征:
火山碎屑岩按碎屑粒径又分为集块岩(>64毫米)、火山角砾岩(64~2毫米)和凝灰岩(<2毫米)。

陆源碎屑岩按碎屑的粒径,可分砾岩(角砾岩)、砂岩和粉砂岩。

砾岩有棱角者称角砾岩,按砾石大小又可细分为巨砾岩(>256毫米)、粗砾岩(256~64毫米)、中砾岩(64~4毫米)、细砾岩(4~2毫米)。

砂岩按砂粒大小可细分为巨粒砂岩(2~1毫米),粗粒砂岩(1~0.5毫米)、中粒砂岩(0.5~0.25毫米)、细粒砂岩(0.25~0.1毫米)、微粒砂岩(0.1~0.0625毫米)。

粉砂岩按粒度可分为粗粉砂岩(0.0625~0.0312毫米),细粉砂岩
(0.0312~0.0039毫米)。

碎屑岩主要由碎屑物质和胶结物质两部分组成。

04第四章 陆源碎屑岩

04第四章 陆源碎屑岩
杂基含量也是沉积速率的反映标志,一般地说, 沉积越快,杂基含量越高。
46
2.胶结物(cement)
胶结物是沉积期后以化学沉淀方式充填在碎屑颗 粒孔隙之中的物质(自生矿物)。常见结晶或非晶 质的自生矿物,在碎屑岩中含量<50%,对颗粒起胶 结作用,使之成为坚硬的岩石。胶结物有的形成于 沉积 - 同生期,但多数是成岩 - 后生期的沉淀产物。 碎屑岩中主要胶结物是硅质 ( 石英、玉髓和蛋白石 ) 、 碳酸盐(方解石、白云石)及一部分铁质(赤铁矿、褐 铁矿)。此外,硬石膏、石膏、黄铁矿以及高岭石、 水云母、蒙脱石、海绿石、绿泥石等粘土矿物都可 以作碎屑岩的胶结物。
52
钙质(方解石)胶结
53
54
3)其它胶结物
在碎屑岩中氧化铁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胶结物。 石膏和硬石膏也可以作为砂岩的胶结物。 磷灰石、沸石、海绿石及有机质等化学成因矿物也可出 现在碎屑岩中,它们可能作为孤立的自生矿物存在,也可以 作为碎屑岩的胶结物。另外,石英、长石、重晶石、天青石、 高岭石、水云母、蒙脱石、萤石、岩盐、钾盐、黄铁矿、绿 泥石等均可在碎屑岩中呈孤立星散状或结核状分布。它们常 表现得成分较单纯,结晶颗粒较小,但晶形完好。在碎屑岩 中,这类矿物一般只含很少的数量,但它们的出现对于分析 碎屑岩的沉积环境和解释成岩、后生作用都是很有意义的。
之成分成熟度就高。
58
成熟度指数——判别砂岩或其它碎屑岩在化学上及 在矿物学上成熟度高低的指数。SiO2/Al2O3、Q含量、
Q/(F+R)、ZTR指数。
Q= Quartz 石英 Z= zircon 锆石 F= Feldspar 长石 T=tourmaline 电气石 R= Rock fragments 岩屑 R=rutile金红石

讲陆源碎屑岩岩类

讲陆源碎屑岩岩类

石英砾岩(粗)
石英砾岩(中)
. 复成份砾岩:
砾石成分复杂,常见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砾石混杂,稳定 和不稳定砾石比例不定,但不稳定砾石常常较多;砾石圆度中等,分 选中等到差。
泥基支撑、砂基支撑或颗粒支撑混合基充填。化学胶结物较少。
为近源沉积或泥石流沉积。
特殊成因的砾岩
. 底砾岩: 位于某个地层组合底部的侵蚀面上,代表长期沉积间断以后,一
黄土:与粉砂岩有关的一种半固结的粘土质粉砂岩, 风力或水力均可使其沉积,但其形成环境,总是在干燥 或半干燥的气候区内。
在我国的北方及西北地区,第四纪地层中的黄土或黄 土类岩石分布极其广泛.
黄土高原-粘土质粉砂岩
黄土高原-粘土质粉砂岩
四、 泥质岩
泥质岩:泥级质点(主要指粘土矿物)含量超过 50%的沉积岩.
个新的沉积时期开始的产物,故在不整合面或假整合面上时有所见。
. 副砾岩: 在特殊条件下(如冰积岩),砾石含量仅占20-30%,为了强调粗
粒的沉积条件,也称砾岩,有人专门命名为副砾岩。
. 岩溶角砾岩: 碳酸盐岩地层中,古溶洞垮塌形成的角砾岩称岩溶角砾岩。
. 盐溶角砾岩 白云岩与石膏共生时,在表层成岩条件下石膏被溶蚀掉,白云岩垮
湘 西 武 陵 石 英 砂 岩
岩屑砂岩 狭义的岩屑砂岩是在碎屑颗粒中,石英端元的含量小于
75%广,义长的石岩含屑量砂/岩岩包屑括含长量石。岩< 屑1/3砂,岩是。低成分成熟度砂岩。
长石砂岩 狭义的长石砂岩是在碎屑颗粒中,石英端元的含量小于
75%,长石含量/岩屑含量大于3,是低成分成熟度砂岩。 广义的长石砂岩还包括岩屑长石砂岩。
第四讲
它生沉积岩中的陆源碎屑岩类
第三节 陆源碎屑岩的各类岩石特征

岩石学-沉积岩第五章-碎屑岩-1

岩石学-沉积岩第五章-碎屑岩-1

孔 隙
碎 屑 颗 粒
基 质
胶结物
第二节
1.碎屑本身的结构
(1)粒度
陆源碎屑岩的结构
碎屑颗粒的大小称为粒度。粒度是以颗粒直径来度量的。
粗砾 >64mm 64-4mm 4-2mm 0.5-2mm 0.5-0.25mm 0.25-0.05mm 0.05-0.005mm <0.005mm

中砾 细砾 粗砂
3)常见的砾岩类型
.石英岩砾岩:砾石以石英岩、燧石岩、 脉石英等为主,中-细砾级,分选、磨圆较好, 颗粒支撑。常见胶结物为石英、方解石、赤铁 矿等。
.火山岩砾岩:砾石主要为火山岩或火山 凝灰岩,单成分或复成分,多中砾级,中等分 选磨圆,常含砂基或混基,砂基成分与砾石成 分相近,但有较多石英、长石单晶。胶结物通 常为泥质、钙质或铁质。
嵌在一个光性一致的大晶体内。方解石、石膏、硬
石膏、重晶石、沸石等胶结物易形成这种结构。
1). 胶结类型 碎屑和填隙物之间的关系称胶结类型, 胶结类型划分为以下几种:
基底式胶结 接触式胶结 孔隙式胶结
镶嵌式胶结
基底式胶结(Basal cement-ation)
填隙物含量较多,碎
粒分选、磨圆度好,颗粒支撑;基质极少,胶结物
主要为硅质、海绿石。以孔隙式和镶嵌式胶结类型
为主。硅质胶结物为主时,常形成石英自生加大结
构。
.石英砂岩的古环境意义
纯净的石英砂岩具有高成分成熟度和结
构成熟度,通常代表砂粒经过成河流长时间 搬运之后,又在滨岸浪的作用下,反复冲洗 的结果。石英砂岩多形成于滨—浅海砂质海 岸沉积环境。
A, 微晶结构,
作用阶段。
B, 镶嵌粒状结构, C, 栉壳状结构, D, 加大边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砂岩
(2)然后对颗粒组分进行分类统计:
二、砂岩的分类与命名
•Q(石英)端元:石英、燧石、石英岩和其它硅质岩岩屑; •F(长石)端元:长石以及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类岩屑; •R(岩屑)端元:除Q、F中的岩屑以外的其它岩屑(火山岩及其变化产物, 板岩、千枚岩、结晶片岩等浅变质岩,粉砂岩及泥质岩、碳酸盐岩等沉积 岩),以及碎屑云母和绿泥石。
第六章 砂岩和粉砂岩
1
问题
1、砂岩?
2、粉砂岩?
3、本教材砂岩的分类?组分分类?
7类砂岩岩石名称?
4、石英砂岩类?
5、长石砂岩类?
6、岩屑砂岩类?
7、粉砂岩的分类及各类名称?
2
第七章 砂岩和粉砂岩
第一节 砂岩基本特征
第一节 砂岩基本特征
1、概念:
砂级(2~0.1mm)陆源碎屑颗粒含量>50%的 陆源碎屑岩石称“砂岩” 。
8
第五节、砂岩
二、砂岩的分类与命名
(1)首先按基质含量将砂岩分为:
①砂岩,杂基<15%
②杂砂岩,杂基>15%(<50%)
③当杂基≥50%时,则过渡为泥质岩
Q 95 Ⅰ 75 Ⅱ Ⅲ
ⅣⅤⅥⅦ
净砂岩
Ⅰ ⅡⅢ
ⅣⅤ Ⅵ ⅦFFra bibliotek25 5075
R
0
杂砂岩
泥岩
50 量 基含 15 杂
杂基:反映砂岩的结构成熟度和搬运介质的流动特征。 图1 砂岩分类三角图(据曾允孚等1986[1]) Figure 1 Triangle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sandstones(from Zeng Yunfu et al.1986[1]) 9
成因意义:
•Q含量或Q/(F+R):反映砂岩成分成熟度;矿物成熟度越高,磨蚀条件越 好,搬运历史也越长。
•F/R值:反映物质来源(深成岩或表成岩),其中长石是花岗质母岩的标 志,岩屑则是火山岩、沉积岩和浅变质岩的标志。又反映大地构造情况;
•F: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气候和风化作用特点。
10
第五节、砂岩
12
第五节、砂岩
二、砂岩的分类与命名
对于富长石特别是富岩屑砂岩(一般指长石或岩屑含量>75%), 可以采用辅助三角图解,辅助三角图的三个端元组分可根据具体情 况灵活选择。例如,岩屑可细分为沉积岩屑、火成岩屑及变质岩屑 三端元,或燧石、喷出岩屑及千枚岩+板岩三端元;长石可细分为 钾长石、酸性斜长石和基性斜长石三端元等。按照岩屑成分或长石 性质可将岩屑砂岩或长石砂岩进一步划分和命名。
15
第五节、砂岩
二、砂岩的分类与命名
实例分析(2):某砂岩中:粘土杂基10%;颗粒90%。
颗粒中各组分含量:石英60%、微斜长石18%、钠长石8%、云母 1%、碎屑绿泥石1%、燧石2%、脉石英3%、细粒石英岩屑1%、粘 土岩岩屑3%、千枚岩岩屑1%、花岗岩岩屑1%、流纹岩岩屑1%
基质=10%; 颗粒=90% (Q=66%,
砾岩
砂岩
粉砂岩和泥岩 3
第七章 砂岩和粉砂岩
第一节 砂岩基本特征
2、成分特征:
碎屑颗粒主要为石英、长石及各种岩屑,有少量重 矿物及其它碎屑;杂基为<0.03mm的粘土及矿物的细 小碎屑,胶结物多为钙质、硅质和铁质等。
4
第七章 砂岩和粉砂岩
第一节 砂岩基本特征
3、结构特征:
砂岩的粒度、分选性、圆度等均与形成环境有关而 变化较大,一般分选性与结构成熟度中等。
•Ⅴ:岩屑长石砂岩(杂砂岩)


ⅤⅥ
•Ⅵ:长石岩屑砂岩(杂砂岩) •Ⅶ:岩屑砂岩(杂砂岩)
F
R
11
第五节、砂岩
二、砂岩的分类与命名
砂岩的名称及成分特征 1、石英砂岩:Q>95%, F+R<5%; 2、长石石英砂岩:Q=75-95%, F+R<25%,F >R 3、岩屑石英砂岩:Q=75-95%, F+R<25%, R > F 4、长石砂岩: Q < 75%, F >18.75%,F/R >3 5、岩屑长石砂岩: Q < 75%, F/R =3-1 6、长石岩屑砂岩: Q < 75%, F/R =1/3-1 7、岩屑砂岩: Q < 75%, R >18.75%, F/R < 1/3
5
第七章 砂岩和粉砂岩
第二节 砂岩的分类
第二节 砂岩的分类
一、砂岩的分类现状
国内外砂岩分类普遍采用三角形图解,表格分类 很少采用。
就分类依据的组分而言,可大致分为三组分和四 组分两种体系
我国目前普遍采用三组分三角形图解进行砂岩的 分类。
6
第七章 砂岩和粉砂岩
第二节 砂岩的分类
二、教材分类方案
1、分类原则与依据
二、砂岩的分类与命名
(3)根据颗粒组分中Q端元的含量95%和75%值为界分为三大区:
1、石英砂岩区(Ⅰ);2、长石砂岩-岩屑砂岩区(Ⅳ-Ⅶ);3、二者的过渡区(Ⅱ-Ⅲ)。
再根据Q 、F和R的相对含量进一步细分:
Q

Ⅰ:石英砂岩(杂砂岩)
ⅡⅢ
•Ⅱ:长石石英砂岩(杂砂岩) •Ⅲ:岩屑石英砂岩(杂砂岩)
•Ⅳ:长石砂岩(杂砂岩)
如果岩石里含有特殊意义的矿物,可用附加命名的方法。
13
第五节、砂岩
二、砂岩的分类与命名
2、实例分析(1)
第一步:分组(杂基,Q、F、R端元) 第二步:碎屑组分的相对含量 第三步:依据三角图及分类命名表定名
碎屑颗粒: 84% 杂基: 8% 胶结物:6% 孔隙:2%
Q组分:68 F组分:9 R组分:7
换算前(84%)
换算后(100%)
6
Q组分:68
Q组分:81
2
F组分:9
F组分:10.7
R组分:7
R组分:8.3
14
第五节、砂岩
换算前(84%)
Q组分:68 F组分:9 R组分:7
换算后(100%)
Q组分:81 F组分:10.7 R组分:8.3
二、砂岩的分类与命名
F:10.7%
R:8.3%
Q: 81%
原则:首先选择在客观上能够鉴定而又最能联系岩 石成因的特征作为分类依据,应适当考虑分类方案既适 用于野外工作,又适用于室内研究。
7
1、分类原则
(1)来源区母岩性质 (2)成分成熟度
(3)结构成熟度
(4)沉积时介质的物理条件,即流动因素
(5) 大地构造状况
(6)原生沉积构造
(7)气候及风化作用
(8)沉积期后的变化
4、构造特征:
沉积构造及其多样复杂,沉积构造的类型及发育程 度与环境主要任务有关,反之依其沉积构造的类型与 特征,能有效的推断形成时的环境条件。
• 5、研究意义:
• 砂岩中孔隙发育,一般均是良好的储水层和油层、 气层。据统计,世界上半数以上的油气资源储集在砂 岩中。我国绝大部分油气都是储集在砂岩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