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外国语学校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教师版(附答案)
四川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初一上学期半期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四川成都金牛区金牛区实验外国语学校初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 A.B.C.D.选出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尴尬(gà) 分歧(qí) 蝉蜕(duì) 命若琴弦(xuán)诅咒(zǔ) 搓捻(cuō) 暂时(zàn) 咄咄逼人(duō)确凿(zhuò) 脑髓(suí) 譬如(pì) 煞有介事(shà)莅临(wèi) 着落(zháo) 贮蓄(zhù) 踉踉跄跄(liàng)2. A.B.C.D.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青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清风流水应和着。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浑为一谈。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3. A.B.C.D.下面句子成语运用无误的一项是突然间,我幡然醒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海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这些词语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的生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行其是,终不愿意。
4. A.B.C.D.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5. A.撒盐空中差可拟(拟:相比)B.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因为)C.五十而知天命(命:命令)D.博学而笃志(笃:坚定)(1)A.学而不思则罔B.切问而近思C.人不知而不愠D.思而不学则殆(2)A.B.C.D.(3)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①③/②④(4)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1)~(4)题。
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亲爱的同学,半学期以来,你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进步,请你将自己的收获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在这个小小的考场里,你就是主人,只要你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
一、积累运用:(20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倜傥.(tǎng)秕.谷(bǐ)撺.掇(cuān)气冲斗.牛(dǒu )B祈.祷(qǐ)赫.然(hè)元勋.(xūn )迥.乎不同(jiǒng )C亘古(gèn)厌恶.(wù)喧.闹(xuān)热情澎湃.(bài )D重荷.(hè)木屐.(jī)默契.(qiè)慷慨淋漓.(lí)2、指出下列词语中的4个错别并改正。
(2分)群蚁排衙鞠躬尽粹疏疏朗朗锋芒必露人迹罕至3、下列下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仰之弥.高(更加)谰语..:没有根据的话B气冲斗牛..:(星宿名,泛指天空)义愤填膺.:肚子C踌躇..:犹豫鲜.为人知:少D警报迭.起:(屡次)沥.尽心血:(滴)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用了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的事迹,表现出他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主的献身精神。
B《未选择的路》一文中作者重点写自己选择了很少留下旅人足迹的路,以表现自己不随波逐流,勇于向困难挑战的独立人格。
C《社戏》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D《音乐巨人贝多芬》叙述了贝多芬的生活状况及精神状态,展现了他内心世界,赞颂了他独特的气质和坚强的个性。
5、下列各句在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春天的金鱼山公园,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C、今天来看比赛的人数比上一次几乎多了一半。
D、马教授领导的科研组研制出能燃用各种劣质煤并具有节煤作用的劣质煤稳燃器,为节能作出了重大贡献。
实验中学七年级期中考试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珍珠(zhēn zhū)美丽(měi lì)美妙(měi miào)B. 静谧(jìng mì)精湛(jīng zhàn)精美(jīng měi)C. 舒适(shū shì)稳健(wěn jiàn)沉着(chén zhù)D. 崇高(chóng gāo)竞争(jìng zhēng)惊讶(jīng yà)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的勤奋和努力。
B.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C. 他的讲解生动有趣,使得大家对这个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是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好帮手。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①风雨交加②交头接耳B. ①风驰电掣②电闪雷鸣C. ①如饥似渴②如火如荼D. ①纷纷扬扬②彬彬有礼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①春江水暖鸭先知②春风又绿江南岸B. ①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②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 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D. 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性相同的一项是()A. ①红日初升,其道大光②青青子衿,悠悠我心B.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 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 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6.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①然而不王者②然而不王者B. ①孤之有孔明②孤之有孔明C. ①大王尝闻楚有神剑乎②大王尝闻楚有神剑乎D. ①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②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①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②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B. ①大王尝闻楚有神剑乎②大王尝闻楚有神剑乎C. ①孤之有孔明②孤之有孔明D. ①然而不王者②然而不王者二、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实验中学初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实验中学初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一、积累运用(28分)1、书写考查(2分)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是令人骄傲的,请你用正楷字认真抄写下面的文字。
展开试卷品味文化抒写真情体验成功2、古诗文默写(10分)(1),邀我至田家。
(2)万籁此都寂,。
(3),故时有物外之趣。
(4)《观沧海》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5)《〈论语〉十则》中,含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之意的句子是。
(6)唐朝诗人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提示,把恰当的字填写在横线上。
(2分)你踏着隆冬的脚步,带着人们的渴盼,捎着新春的信息,来了。
飘yì 的雪呵!你的舞姿是那么轻yíng 舒展,你的心灵是那么晶yíng 纯洁。
你为大地送来温馨、和谐和慰jiè ,你给人们带来丰收、欢欣和喜悦。
4、修改病句。
(4分)(1)这次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青春活力。
(2)我不知不觉就走了几十里左右的路程。
5、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4分)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
春,以她的盎然生机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激人奋发;;。
6、综合性学习:生活处处有语文。
(6分)(1)、现在很多广告宣传语刻意改动成语,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请还原下列广告宣传词语,先找出改动的字,再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中:(2分)①一明惊人(某眼病治疗广告语)()还原为()②饮以为荣(某饮料广告语)()还原为()(2)、为规范街头用字提出两条建议。
(4分)二、阅读:(一)课内文言文。
(13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2018-2019年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教师版)

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初一期中试题【2018-2019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题参考答案全部认真书写在答题纸上,涂改、错行,卷面不整洁扣除相应分值。
3.条形码贴正。
一、基础·运用(共14分)字1.下面加横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参考答案】C【解析】A随声附和: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贬义)B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
D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句——语句表达2.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2分)()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
小说集《仿徨》《呐喊》。
B.《济南的冬天》,作者朱自清。
在他的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一切都是可爱的,真是“一方宝地”,一个“理想的境界”。
C.《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笔记小说,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
D.《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法国作家海伦·凯勒,作者在文中热情地赞扬了她的老师莎莉文引领自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参考答案】C基础综合3.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岳母刺字,孟母三迁,;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游子远行,万水千山,。
伟大的母亲之爱,永远流淌在我们心中,激励一生,相伴终生。
①恩情似海,永铭心间②母爱如山,亘古不变③慈母心牵,春晖延绵A.②①③B.①②③C.②③①D.③①②【参考答案】 A【解析】“岳母刺字,孟母三迁”意在说明母爱深重:“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是子女铭记与回报;“游子远行”可联想到孟郊的《游子吟》。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试题word版(带答案)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评估七年级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分值:125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2)逼人。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2.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本体和喻体之间用“像”“好像”“仿佛”“……似的”等比喻词连接,是明喻。
B. “秋风阵阵,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
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一句运用了暗喻的手法。
C.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一句运用了比拟的手法。
D. “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雪后的济南即使很寒冷,也绝对让人感到温馨。
B. 老舍的纪念馆是位于丰富胡同19号的普通的一座四合院。
C. 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多年下滑已不再是不争的事实。
D. 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能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5.名著导读(4分)请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
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①________;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________;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③________;还有体现让他一直深感愧疚,并因此远赴日本求学的④________。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理性的批判,令人回昧无穷。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 H.《琐记》 I.《藤野先生》6.古诗词填空(5分)(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运用对偶句,蕴含了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时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一、选择题(共 18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萦.带(yíng)憎.恶(zèng)哺.育(bǔ)鲜.为人知(xiǎn)B.咳嗽.(sou)呜咽.(yàn)可汗.(hán)酣.然入梦(hān)C.咀嚼.(jué)震悚.(sǒng)粗拙.(zhuó)警报迭.起(dié)D.校.补(jiào)嗥.鸣(háo)掰.断(bāi)气冲斗.牛(dǒu)【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A.憎.恶(zèng)——zēng;B.呜咽.(yàn)——yè;C.粗拙.(zhuó)——zhuō;故选D。
2.下列词话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燥热烦躁扑朔迷离微不足到B.愧怍震悚言外之意慷慨淋漓C.胸脯肿胀妇儒皆知深宵灯火D.疮疤疙瘩力挽狂澜鞠躬进瘁【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微不足到——微不足道;C.妇儒皆知——妇孺皆知;D.鞠躬进瘁——鞠躬尽瘁;故选B。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在兀兀穷年....里为祖国、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人。
B.语文课上,王老师将《智取生辰纲》的故事讲得惟妙惟肖....,同学们都沉浸在其中。
C.因为有了那次参加学校演讲比赛的经历,我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不再那么紧张。
D.人与人之间交往,需要相互尊重,只有懂得低眉顺眼....,才能得到别人的欣赏与认可。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兀兀穷年: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勤劳不懈。
望文生义,可改为“峥嵘岁月”;B.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
在此形容故事讲的生动,使用对象有误;C.大庭广众:指人多的公开场合。
使用正确;D.低眉顺眼:低着头,眼中流露出谦卑顺从的神情。
2020年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含答案)

语文期中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感动温州”人物“兰小草”是谁,无人知晓,但“兰小草”的善举,家喻户晓.B. “地沟油事件”在众多社会热点中出类拔萃,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C. 温州是水乡,河网纵横交错,这给各地的端午节划龙舟活动带来了便利.D. 乔布斯锐意进取,百折不挠,创造了“苹果神话”,成了许多人的精神偶像.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B. 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再一次明确了这样的道理:勤奋.踏实是学习成败的关键.C. 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D. 端午节前夕,许多厂家推出了物美价廉的节日礼盒,来满足消费者馈赠亲友的需求.3.下列作品作者各项搭配错误的一项:A. 《从百草园到散文书屋》——鲁迅——现代——叙事散文B. 《口技》——张潮——清代——笔记小说C. 《最后一课》——都德——法国——短篇小说D. 《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台湾——小说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4.诗词默写(1)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侧重表现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诗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2)“歌以咏志,诗以传情”,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
”表现的是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
”抒写的是时事凋敝丧乱、人生凄凉飘零的感慨之情;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中“,。
”传达出一种悠闲恬淡的心情。
(3)《木兰诗》中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两句是,。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0分)5.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下划线字注音(1)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jì()往了。
(2)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3)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cuán( )成的小球,,又酸又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命题人:赵俏慧审题人:吴宏波温馨提示:1、卷首语: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今天就来自我检测一下吧!不管你的果实是甜还是苦,都不要灰心,只要努力了你就是优秀的!2、本试卷全卷共22小题,满分13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A.殷.红(yān)收敛.( liǎn ) 取缔.(dì)热情澎湃(pài)B.滞.笨(chì)震悚.(sǒng)诘.问(jí)群蚁排衙(yá)C.针灸.(jiǚ)涎.水(xián)踱.步( duò ) 喧嚣.( xiāo )D.差.使(chāi)凹凼.(dàng)愧怍(zuò)憎恶(zèng)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C)(3分)A.马革果尸妇儒皆知心会神凝彷徨B.感情震荡燕然勒功零乱不堪徙劳C.一拍即合当之无愧无暇顾及奠基D.和爱可亲死而后己大厅广众滑稽3. 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3分)A. 先秦楚国的丝织品,通过西南水路运往缅甸、印度一带,这一条古丝绸之路一直鲜为人知。
B. 那个时候,张大爷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到头来只落得马革裹尸的结局。
C. 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昂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D. 为了让安全用气家喻户晓,区燃气管理中心于日前启动了宣传周活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C)(3分)A、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
B、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持续发展的大事。
C、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责任心和自信心。
D、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④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A .①拟人②比喻③夸张④复沓 B.①互文②反问③比喻④对偶C .①比喻②对偶③夸张④对偶 D.①互文②反问③拟人④夸张6.古诗文默写。
(6分)(1)《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
(2)《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是诗句是,何人不起故园情。
(3)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4)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5)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
(《木兰诗》)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4分)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龙钟”和“泪不干”描绘了诗人怎样的神态?(2分)描绘了诗人思念长安亲人而泪流不止的样子(2)从“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诗人和入京使在路上匆匆相逢,这是一个给家人捎书信的机会呀!可惜却没有预先准备好纸笔,诗人急中生智,那就干脆为我带一个平安的口信吧。
可以感受到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
二、阅读理解。
(4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4分)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8.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语(4分)①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②卿今者才略如今,现在③及鲁肃过寻阳等到④即更刮目相待重新9.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3分) A.①卿今当涂掌事②当世无双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以我酌油知之C.①见往事耳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D.①蒙乃使就学②乃取一葫芦置于地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11、翻译下列各句。
(4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14分)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①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纲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
很快,就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
家中小儿急了,不由分说,就去驱赶。
老郭看到,急忙拦阻,道:“别这么独,让它吃!”②接着,老郭对儿子说:“人的一生很长,不差这一个柿子吃。
而这只喜鹊这辈子顶多吃这么一个柿子。
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
”③我觉得这实在是很好的教子素材。
“别那么独,让它吃!”天下的父母,若都把这个故事借过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的教养一定不会差。
④前些日子坐火车,四个铺位的软卧包厢,除了我们三个人,还有一个空着。
车开动不久,老人说,咱们早点儿休息吧。
是啊,这几天玩累了,我们倒头便睡。
车过嘉兴,上来一位女士,轻轻敲门,见包厢里黑着灯,她便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放妥行李,整理好床铺,然后关好门,蹑手蹑脚上了自己的上铺。
直到躺下,她都没有开灯,哪怕是自己的床头灯。
⑤而那时,也就是晚上7点多,列车里还播放着音乐。
⑥一夜无话。
早上列车员来换车票,通知她该下车了,她便窸窸窣窣地整理。
起初,我认为她是在收拾自己的行囊,哪料,她是叠被子。
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只见她耐心地把被子舒展开,换了好几种方式,终于叠成昨晚展开之前的模样。
然后,她还把两个枕头的每个角都抻平了,抻舒展了,那“刷刷”的抻枕头的声音,听着真悦耳。
⑦她下车的那一站是山东德州。
不管她是不是德州人,因为她,这个地方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
你说,还需要知道女士姓什么叫什么吗?教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12、本文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分)①郭德纲(老郭)阻拦儿子驱赶喜鹊的行为并教育他。
(儿子不让喜鹊吃柿子,郭德纲阻拦并教育。
)②一位女士上车后不影响旅客休息,晨起后认真整理床铺。
1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
(4分)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写出作者的出乎意料,表现这位女士的良好教养。
1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提示:分别从结构上和内容上两个角度作答)(4分)结构上:照应题目,总结全文。
内容上:点明中心,升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有良好教养的人的高度赞美。
15、①请谈谈你对“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的认识;②在生活中你又是如何践行(至少从两个角度来谈)良好教养的?(4分)名字是一个人的代名词,拥有良好的教养,是对这个人的最高评价,正所谓名副其实。
示例一: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示例二:遵守交通规则。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15分)满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父亲就像一个“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
③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④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回来,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
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他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
⑤可有时候,父亲回家也会两手空空,就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
⑥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灰头灰脸,嘴唇也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缺了不少东西。
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
我心里有些难过。
⑦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了,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家;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得臂怀里空旷冷清。
⑧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像变得更矮。
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好的开水,放到他面前。
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
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隆重节日里才有的萝卜炖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
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满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有些不解:母亲这样招待他,怎么像犒劳凯旋的将军?⑨父亲并没有上床歇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并把被单摊开。
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致,慢慢地,灌满了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可以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
那声音灌满了我们的耳朵。
那些红的、绿的、青的、蓝的、白的土布啊,在风中扑扇出阳光的温煦芬芳,挂满了我们的家园。
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快乐的“迷宫”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惊吓他人,最后又以笑声和甜美的泪光收场。
这时候,父亲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光芒。
我们沐浴在父亲的目光中,有了满足,有了激励。
⑩父亲看着看着,就笑了,然后就躺到床上,当一块做梦的“石头”,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噜声。
⑪再后来,父亲放下了担子,也放下了木板车,和母亲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
可是屋子里,这里还是缺一个柜子,那里还是少一台收音机,另外一个地方又需要一辆自行车……终于有一天,他们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_……”⑫我们会的,会把所有需要填满的地方填满,也包括他们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
⑬但是我又懂得,在那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都是满满当当的,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
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
18、选文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19、选文第⑪段父母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第⑬段中“我”却认为“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
这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答案】16 (1)无比自豪(2)父亲两手空空、疲累沮丧地回家(3).疑惑不解(4)满足激动17.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腰身弯曲和身体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