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平衡率计算公式 V2.0
线平衡率PPT课件

85%
:
什么是节拍时间?
节拍时间俗称产距时间 节拍时间=1天的工作时间(以秒计算)/需求产量
举例说明: 针三组今天的生产产量是1000个,要在12 小时之内完成 节拍时间=12*3600/1000=43.2秒
.
11
怎样消除高于节拍时间的工序?
观察其动作,有无改善空间!
分解动作给前后工序的同仁
析、layout分析、搬運分析等IE手法,提高全員綜合素 質。
.
6
三、平衡率的计算方法
操作总工时:指各工序操作时间之总和
瓶颈站时间:指的是平均时间中最长的时间
总生产人数:指实际参与生产作业的总人数
总瓶颈站工时:瓶颈站时间*总生产人数
平衡率:操作总工时/总瓶颈站工时*100%
损失率:1-平衡率
日产量:一天工作时间/瓶颈站时间
增加人员
.
12
怎样减少远低于节拍时间的工序?
与周边工序进行合并,重排
精简人员
.
13
平衡率改善的方法
追求
团队精神
改进
提高
工具夹具
作业技能
瓶颈
作业
改善
精简
拆解分割
作业人员
增加
作业人员
取消 不必要动作
合并 微小动作
作业方 法改善
重排 作业工序
简化 复杂动作
.
14
再次强调,平衡率低造成中间库存,或者等待, 降低整体效率
.
3
50秒
66秒
30秒 15秒
35秒 28秒
10秒
23秒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生产线的流程安排有如山峰一样起伏不平, 请问操作人员会出现什
生力、生效率及平衡的算方法

生产力、生产效率及线平衡的计算方法一、产效率的计算公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生产效率 =直接人力*上班工时+加班工时-异常工时1、实际产量:以产出机器台数为准2、加班工时:实际加班的直接人力×加班时间3、异常工时:本部门以外造成停线或挡产的工时4、标准工时:以IE发布标准工时为准二、生产力的计算公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生产力 =直接人力*上班工时+加班工时1、实际产量:以产出机器台数为准2、加班工时:实际加班的直接人力×加班时间3、标准工时:以IE发布标准工时为准三、生产线平衡:一个产品,少则两三个制程,多几十个,而每个工程又是由多个作业要素所组成,我们常见在生产工厂里,制造部门依物料的加工流程分为一、二、三课,而每课内又由许多的个别工序所组成,所以又把它连合成一条条的生产线。
我们这里所谈的生产线平衡法,广义的来说也应该含盖课与课之间的平衡。
而所谓的生产线平衡就是指工程流动间或工序流动间负荷之差距最小流动顺畅,减少因时间差所造成之等待或滞留现象。
四、生产线平衡表示法五、现状生产线平衡分析对生产中的生产线进行分析时,依下述步骤进行:1.对生产线的各工程顺序(作业单位)予订定,并填入生产流动平衡表内。
2.测算各工序实质作业时间以DM(Decimal Minute)为单位记入平稳表内(1人实质时间栏)注:1DM=0.01分 =0.6秒3.清点各工序作业人数,并记入人员栏内。
4. 1人实质作业时间÷人数分配,记入时间栏。
5.此分配时间划出柱状图或曲线图。
6.在分配的实质时间最高的这一工序顶点横向划一条点线。
7.计算不平衡损失上面斜线部分的总合即为为平衡损失的总合T(Lose)=∑|Tm-Ti|不平衡损失=(最高的DM×合计人数)-(各工序时间的合计)如上图=(21×19)-320=798、生产线平衡率各工序实质时间(1人) 320生产线平衡率= —————————— = ——— =80.2%最高的DM×合计人数 21×199、生产线不平衡损失率=1-生产线平衡率=1-80.2%=19.8%如使用输送带之传送,则应计算输送带的流动速度(M/时间单位)称为节拍时间,符号TC。
生产线平衡率

生產線平衡率比較單一,而如果是產品工序或制造工序平衡率就比較復雜。
生產線平衡定義:就是對這條線的全部工序(工位)進行平均化,調整各工序(工位)作業負荷,以使各工序(工位)作業時間盡可能相近。
如果計算生產線平衡率或者是損失率的話,首先要理解兩個概念:節拍與瓶頸節拍:就是我們平時“散裝”英語所說Cycle time,也就是完成一個工序(工位)的生產周期時間﹔瓶頸:就是我們平時“散裝”英語所說Bottleneck,也就是整個工序(工位)里面最慢的那個工序(工位)生產線平衡率=各工序(工位)時間總和/bottleneck Cycle time*工序(工位)數*100%例如A生產線生產A機種有5個工位,每個工位Cycle time分別是10秒.8秒.9秒.10秒.11秒,那么Bottleneck Cycle time就是11秒。
計算公式:A生產線生產A機種平衡率=(10+8+9+10+11)/(11*5)*100%=48/55*100%=87.27%生產線損失率=1-平衡率﹔A生產線生產A機種損失率=1-87.27%=12.73%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工序(工位)作業時間平衡有多重要了...產品工序或制造工序平衡率也是這個思路,慢慢想想也就通了...生产线平衡即是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作业负荷,以使各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的技术手段与方法。
目的是消除作业间不平衡的效率损失以及生产过剩。
生产线平衡是一门很大的学问,生产线平衡直接关系到生产线的正常使用。
生产线平衡指南主要包括生产线平衡的相关定义、生产线平衡的意义、工艺平衡率的计算、生产线平衡的改善原则和方法。
(Line Balancing)如何指派工作予工作站的决策过程,及使各个工作站负荷一样,便称之为生产线平衡。
Line Balancing (LB), is the problem of assigning operations to workstations along an assembly line, in such a way that the assignment be optimal in some sense.节拍、瓶颈、空闲时间、工艺平衡的定义流程的“节拍”(Cycle time)是指连续完成相同的两个产品(或两次服务,或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
生产线平衡计算

生产线平衡计算
生产线平衡计算是指在生产流程中,通过对各个工序的时间和人员进行合理分配,使得整个生产线的效率最大化,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生产线平衡计算方法:
1. Takt Time:指一个生产周期内需要生产完成的数量和时间的比率,即制造一个产品所需的时间。
Takt Time可以帮助确定生产线的节拍,以确保生产线在给定时间内生产足够的产品。
2. 工位平衡:将某个生产流程分成多个步骤(工位),并按照相同的时间分配到每个工位上,确保各个工位的工作量相等,避免出现瓶颈和浪费。
3. 数据收集:通过收集生产线上每个工序的时间数据以及操作员信息,分析每个工序的效率和人力利用率,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4. 标准化工作:建立标准化工作程序,包括操作规程、物料配送、设备调整等,以便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5. 连续改进:持续监控生产线效率和质量,发现问题并解决它们,以实现生产线的不断优化和改进。
需要注意的是,生产线平衡计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优化。
线平衡率

项目 能力 达成率 效率
工序1 100件/H
100% 个别效率合格
工序2 125件/H
125% 个别效率高
精品课件
工序3 80件/H
80% 个别效率低
工序4 100件/H
80% 个别效率低
五、什么样的情况下平衡率 达到100%?
精品课件
什么是节拍时间?
节拍时间俗称产距时间 节拍时间=1天的工作时间(以秒计算)/需求产量
举例说明: 针三组今天的生产产量是1000个,要在12 小时之内完成 节拍时间=12*3600/1000=43.2秒
精品课件
怎样消除高于节拍时间的工序?
观察其动作,有无改善空间!
分解动作给前后工序的同仁
增加人员
精品课件
标准产量:3600/操作总工时*总生产人数*一天工作时间
(hr)
精品课件
三、平衡率的计算方法
平衡率=257/(66*8)=48.7% 损失率=1-48.7%=51.3% 日产量=3600*12/66=654 标准日产量=3600/257*12*8=1344
精品课件
四、提升平衡率的步骤及方法
:
IE测试出平衡率
析、layout分析、搬運分析等IE手法,提高全員綜 合素
質。
精品课件
三、平衡率的计算方法
操作总工时:指各工序操作时间之总和
瓶颈站时间:指的是平均时间中最长的时间
总生产人数:指实际参与生产作业的总人数
总瓶颈站工时:瓶颈站时间*总生产人数
平衡率:操作总工时/总瓶颈站工时*100%
损失率:1-平衡率
日产量:一天工作时间/瓶颈站时间
怎样减少远低于节拍时间的工序?
线平衡的计数说明

线平衡的计数说明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线平衡的计数说明,听起来很复杂对吧?其实不然,让我来给你们简单易懂地说说,保准你听了之后会觉得,哎呀,这么简单,早知道我就早点明白了。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大工厂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忙得不可开交。
你就是那个负责安排工作的人,得确保每个工人都忙得开,既要保证生产效率,又不能让他们太累。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在调和一锅好汤呢?你得把每样材料加得恰到好处,才能做出美味的佳肴。
说到线平衡,其实就是把工作任务分配得合理,让每个人的负担差不多。
就像打麻将一样,你得把牌理得均匀,不能让某一个人摸到好牌,而其他人却一直捡到烂牌。
这样可就不公平了,对吧?同样,在生产线上,每个工人都有自己的任务,任务量不能差太多。
想想,如果一个人一直忙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而旁边的同事却无所事事,那可就麻烦了,生产线很可能会出现“瓶颈”,就像交通堵塞一样。
大家可能会问,咋知道每个人该干多少呢?这就需要线平衡计数了。
线平衡计数就是一种方法,帮助你计算每个工人的工作量和时间。
这听起来高深莫测,其实就是把所有的工作拆分成小块,然后看每块需要多长时间。
举个例子,你有一条生产线,要生产一种玩具车,每个工序比如组装、喷漆、包装等等。
你得先搞清楚每个工序需要多长时间,然后再把这些工序合理分配给工人。
就像吃饭时,大家都想吃到不同的菜,你得把菜分得均匀,这样大家都能满意,吃得开心。
平衡生产线还要考虑到工人的技能。
有些工人可能擅长某一项工作,而有些则不那么在行。
这样一来,你得把工作分配得更聪明,别让擅长的工人去做他不擅长的事,简直是浪费资源嘛。
比如说,一个工人是个手艺好得不得了的能工巧匠,你让他去搬箱子,那就真是太可惜了。
你得把他放在能发挥他才华的位置上,这样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让他感到有成就感,谁不喜欢呢?大家也知道,工作总是有点儿枯燥乏味。
线平衡不仅仅是分配工作,还是要考虑工人的感受。
咱们得让工作有点变化,别让他们一天到晚都在做同样的事。
平衡率

2.4 装配线平衡效果的评价方法
设定一个定量值来直观地衡量装配线平衡的好坏。
一般采用装配线的平衡率、平衡损耗和平滑性指数等几个指标。
(1) 装配线的平衡率计算公式:
式中:
P :装配生产线的平衡率,表示整个或部分装配生产线的平衡状况。
:第 i 作业元素的作业时间。
:第 k 工作站的作业时间。
K :需要评价的整个或部分装配生产线的工作站数量。
:表示所有工作站中最大的作业时间。
表示所有工作站中最大的作业时间。
K :需要评价的整个或部分装配生产线的工作站数量
d :空程时间比率。
它是由于装配生产线上工作站之间作业分配不均导致的,d 值越大表示工位损失时间越多。
(3) 装配线的平滑指数计算公式:
式中:
CT :装配生产线的生产节拍。
T k :第 k 工作站的作业时间。
K :需要评价的整个或部分装配生产线的工作站数量。
SI :负荷均衡程度。
它用来表示工作站之间的工作负荷程度,SI 越小表示装配生产线工作站的负荷越均衡。
%100)max(1⨯⨯=∑=T t k n
i i k p k CT SI k k k T ∑=-=1
2)(。
生产线平衡改善(LOB)及生产线平衡率计算总结

生产线平衡改善(LOB)及生产线平衡率计算总结生产线平衡常见的五大概念:一,节拍节拍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定产量,各工序完成单位成品所需的作业时间。
其计算公式为:节拍 r = 有效工作时间 T ÷产出数量 Q教科书上的一道习题是这样的:某工厂每小时产出400台机器,计算其节拍(以秒/台为单位)r = 60s × 60 ÷ 400 台 = 9 秒/台而实际情况是这样的:某制品流水线计划年销售量为20000件,另需生产备件2000件,废品率2%,两班制工作,每班8小时,时间有效利用系数95%,求流水线的节拍。
(其年生产天数为254天,节拍时间按分钟计算)【解】T效 = 254 × 8 × 2 × 60 × 95% = 231648 分钟Q = (20000+2000) ÷ (1-2%) = 22449 件r = T效÷ Q = 231648 ÷ 22449 = 11 分/件二,生产线平衡生产线平衡是指工程流动间或工序流动间负荷之差距最小、流动顺畅、减少因时间差所造成的等待或滯留現象。
平衡生产线能发挥的作用有很多:通过平衡生产线可以综合应用到程序分析、动作分析、layout分析、搬动分析、时间分析等全部IE手法,提高全员综合素质;在平衡的生产线基础上实现单元生产,提高生产应变能力;减少单件产品的工时消耗,降低成本(等同于提高人均产量);减少工序的在制品,真正实现“一个流”或“单片流”;提升整体生产线效率和降低生产现场的各种浪费;消除人员等待现象,提升员工士气;减少工序间的在制品,减少现场场地的占用;可以稳定和提升产品品质。
它是生产流程设计与作业标准化中最重要的方法。
通过平衡生产,可以加深理解“一个流”生产模式及熟悉“单元化生产”的编制方法。
那么如何实现生产线平衡呢?保证各工序之间的先后顺序;组合的工序时间不能大于节拍;各工作地的作业时间应尽量接近或等于节拍;使工站数目尽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70+180+180+220+370 110×2+110×2+110×2+110×2+110×4
× 100% ≒ 85%
开放
和谐
务实
创新
32
220s
200s
200s
PT4=220 u4=1 CT4=220 a4=1 m4=2 AT4=110
PT5(1)=200 PT5(2)=170 PT5=370 u5=2 CT5=200 a5=2 m5=1 AT5=100
开放
和谐
务实
创新
31
线平衡率计算举例 (2/2)
• 由AT可知NT=AT2=AT4=110s,即工站2和工站4是 瓶颈工站,瓶颈工站工时分别为110s和220s。
工站 1 2 …
工站 工站联合 加工工时 作业数 PT1 PT2 … u1 u2 …
工站 工站数 模穴数 周期时间 CT1 CT2 … a1 a2 … m1 m2 …
平均工站工时 AT CT1 / (a1m1) CT2 / (a2m2) …
n
PTn
un
CTn
瓶颈工时
an
mn
������������������
• 工站数a
– 相同作业工站的个数,例如有3个工站1,5个工站2。
• 模穴数m
– 单个工站内一次加工批量,例如有2个模穴的模具作业。 开放 和谐 务实 创新
30
线平衡率计算举例 (1/2)
工站1 70s 工站2 80s 工站3 80s
自动 作业工站4源自工站5 170s自动 作业
170s
A
A
A
自动 作业
• 线平衡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0s
PT1(1)=100 PT1(2)=70 PT1=170 u1=2 CT1=100 a1=1 m1=1 AT1=100
100s
PT2(1)=100 PT2(2)=80 PT2=180 u2=2 CT2=110 a2=1 m2=1 AT2=110
100s
PT3(1)=100 PT3(2)=80 PT3=180 u3=2 CT3=100 a3=1 m3=1 AT3=100
瓶颈工站工时
瓶颈工时对应的 CTi
开放
和谐
务实
创新
29
相关概念
• PT、u、CT
– PT为工站加工时间,CT为工站周期时间。 – 若该工站为单人(机)作业,则 PT=CT,联合作业数 u=1。 – 若该工站为p个人(机)联合作业,则 CT取决于PT(i)的组合情 况,工站联合作业数 u=p。 PT = ∑PT(i) CT = 联合作业工时
线平衡率计算公式
线平衡率 = 单个产品总加工工时 / 单个产品实际投入总工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Tn / (anmn)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