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专业标准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合集下载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一)学生为本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师德为先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

根据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中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

制定中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中学教师入口关;制定中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作为一名教师担负着传承历史文明的重任,首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灵魂。

中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

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

所以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关爱学生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

关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

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

我们教师还要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且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学习的兴趣。

应当做到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教师必须学会包容,包容学生的错误和过错,包容学生一时没获得非常大的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过:有时包容引发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猛烈。

每当想到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迷糊的先生,在你教鞭下存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存有牛顿,在你的嘲笑里存有爱迪生。

身兼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关键。

总而言之,亲其师,信其道。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应当关爱每一个学生,能够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影响学生。

做为一名中学教师,必须明晰对于自身专业的提高方向和标准。

能努力做到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建议。

一、以学生为本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尽量努力做到以学生为本,努力做到认同学生的人格,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并使学生在自学中努力做到主动、积极主动真正沦为自学的主体,再次检视自己的工作。

最新中学教师专业标准(word)

最新中学教师专业标准(word)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目录: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2)(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2)(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2)(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2)(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2)二、专业知识 (2)(五)教育知识 (2)(六)学科知识 (3)(七)学科教学知识 (3)(八)通识性知识 (3)三、专业能力 (3)(九)教学设计 (3)(十)教学实施 (3)(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4)(十二)教育教学评价 (4)(十三)沟通与合作 (4)(十四)反思与发展 (5)一、专业理念与师德(一)职业理解与认识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6.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位中学生。

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9.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位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14.尊重和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15.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6.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17.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18.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9.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是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要角色,其专业标准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和学生成长。

为了提高中学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教育部制定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该标准旨在明确中学教师的专业要求,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对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进行详细解读,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和落实这一标准。

一、教育理念和职业道德。

中学教师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同时,中学教师应当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楷模和榜样。

二、教育教学能力。

中学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中学教师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中学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够根据学科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中学教师还应当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同事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四、职业发展和自我提升。

中学教师应当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中学教师还应当注重个人职业规划,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实现个人职业发展和自我提升。

总结。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中学教师的专业要求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规定,旨在提高中学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

中学教师应当全面理解和贯彻执行这一标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中学教师们能够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成为学生们的引路人和良师益友。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内容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内容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内容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内容
该文档旨在确立中学教师的专业标准,以确保他们能够提供高
质量的教育服务。

以下是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
1. 教育理念:中学教师应具备积极进取、终身研究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 专业知识与技能:中学教师应拥有广泛而扎实的学科知识,
具备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展个性
化教学。

3. 教学能力和方法:中学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能够设
计并组织恰当的教学活动,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激发学生的研
究兴趣和动力。

4. 师德师风:中学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严守教育法律法规,以身作则,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和社会责任感。

5. 教育创新与研究:中学教师应关注教育研究的最新发展,积
极参与专业发展和学术交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6. 学业指导和管理:中学教师应提供对学生的全面指导和管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成长需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研究目标和
规划。

7. 师团建设和合作:中学教师应积极参与学校师团建设和合作,与同事协作,共同推动学校发展和教育改革。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师专业化
水平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培养优秀的中学教师队伍,提升学生的学
习成果和综合素质。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说明ppt课件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说明ppt课件
15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包括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三项基本要求.《小学 教师专业标准》包括3个维度、13个领域、58项基本要求。
下面我们逐条看看都有哪些具体要求,哪些我们能做到,哪些我们还需要努 力。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包括: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待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 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
4
“专业知识”维度,从中学分科教学的实际出发,依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 中学教育教学的本质特征,确立了国内外学界基本形成共识的教师知识构成的四个领 域,即“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提出了 有关中学教师专业知识的十八项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中学教师把握“专业知识”三个 方面的要求:在学科知识方面,中学教师不仅要知道所教学科的内容,并且要“理解 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等, 这是为了保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让学生感悟学科的基本思想; 在学科教学知识方面,提出“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等,是 要求中学教师能够把一般教育知识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并体现在教学活动之中;在 通识性知识方面,提出“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相应的 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等,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中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关注学生的 全面成长,更好地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也是在素养方面对教师专业发 展提出的基本要求。
从《标准》的前言和实施建议两个部分中的相关规定中可以看出,《标准》既具有“评 价”标准之性质,也具有“导向”标准之特征。作为“评价”标准,它是“中学教师开展 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因此是评价教师和教师教育质量的依据,是进行教师管理和教师教育管理的抓手。作为 “导向”标准,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因此是引领中学教师教育专 业化的基础。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一)学生为本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师德为先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维度领域基本要求(一)职业理解与认识专业理念与(二)对学生的态师度与行为德(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附件1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一级)《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一级)》是国家对中学教育专业办学的基本要求,主要依据国家教育法规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制定。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培养中学教师的本科师范类专业。

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是国家对中学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合格要求,主要依据国家教育法规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制定。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培养中学教师的本科师范类专业。

一、培养目标1.1 [目标定位] 培养目标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国家、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战略需求,落实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要求,符合学校办学定位。

1.2 [目标内涵] 培养目标内容明确清晰,反映师范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的发展预期,体现专业特色,并能够为师范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所理解和认同。

1.3 [目标评价] 定期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能够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必要修订。

评价和修订过程应有利益相关方参与。

二、毕业要求专业应根据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制定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能够支撑培养目标,并在师范生培养全过程中分解落实。

专业应通过评价证明毕业要求的达成。

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应涵盖以下内容:践行师德2.1 [师德规范]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

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2.2 [教育情怀] 具有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

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学会教学2.3 [学科素养] 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师德为先
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
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三、实施建议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

根据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
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中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

制定中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中学教师入口关;制定中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中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

重视中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中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

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中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中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

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效管理机制。

中等职业学校参照执行。

(四)中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

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