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微克乙肝防治

合集下载

乙肝防治指南解读

乙肝防治指南解读

乙肝防治指南解读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炎疾病,广泛分布于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乙肝防治指南是针对乙肝病情,提供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建议的指南。

以下是对乙肝防治指南的解读。

1.乙肝病毒传播途径: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垂直传播(母婴传播)和注射毒品共同使用注射器等途径传播。

指南鼓励公众通过以下方式预防传染:避免共用注射器、采取安全性高的性行为、提倡母婴传播预防策略以及加强医疗设施的标准预防措施。

2.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指南建议,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首针,并在出生后6个月内完成初步免疫,即3针疫苗接种。

同时,未接种乙肝疫苗的成人可根据个人情况考虑接种。

3.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诊断和监测:早期诊断乙肝病毒感染对于预防传播和治疗乙肝病毒相关疾病至关重要。

指南推荐进行乙肝病毒感染的筛查,并提供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同时,病毒感染者需要进行定期的肝功能和病毒载量监测,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4.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治疗:乙肝病毒感染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肝功能等因素进行治疗。

根据指南,对于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是必要的。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伊布韦曲布星、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等。

此外,休息、合理饮食和戒酒等也是治疗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

5.妊娠期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管理:指南对妊娠期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管理提供了详细建议。

对于乙肝病毒载量高、肝功能受损和其他疾病合并的孕妇,需要特殊的监测和管理。

同时,还需要注意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如规范的分娩方式、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等。

6.乙肝病毒相关疾病的预防和管理:乙肝病毒感染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后果。

指南提供了预防和管理乙肝病毒相关疾病的建议。

例如,对于肝癌高危人群,如有肝硬化或家族史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

此外,定期监测甲胎蛋白等肝功能指标,早期发现并治疗相关并发症。

如何预防乙肝)

如何预防乙肝)

如何预防乙肝1. 乙肝的基本知识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炎症,可导致肝硬化及肝癌。

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为了预防乙肝的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2. 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婴儿出生后的24小时内应接种乙肝疫苗的第一剂。

这种疫苗一般需要三剂,第二剂在出生后一个月接种,第三剂在出生后6个月接种。

成年人没有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也可以选择进行补种。

乙肝疫苗可以有效提高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抵抗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3. 避免接触血液和体液乙肝主要通过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传播,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

首先,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指甲剪等个人卫生用品,以免交叉感染。

其次,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特别是有伤口或黏膜损伤时。

在处理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时,务必佩戴手套并正确处理废弃物。

4. 安全性行为性接触是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预防乙肝的传播,采取安全性行为至关重要。

首先,建议与合法稳定的伴侣建立互信和纯洁的性关系,避免与多个性伴侣发生性行为。

其次,使用安全套是预防性传播乙肝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5. 慎用针头和器械针头和器械的不洁使用是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注射和手术过程中,使用无菌的针头和器械非常重要。

同时,避免共用注射器是预防乙肝的关键步骤之一。

如果需要注射药物或进行手术,请确保使用无菌的针头和器械,并妥善处理废弃物。

6. 孕妇的预防措施乙肝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因此孕妇需要采取预防措施以保护自己和胎儿。

首先,如果孕妇携带乙肝病毒,建议在孕前或孕早期接种乙肝疫苗,以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

其次,在分娩时,需要采取措施避免血液交叉感染。

如果乙肝病毒感染者准备生育,请咨询医生获取更多合适的指导和建议。

7. 定期体检进行定期体检可以帮助及早发现乙肝和其他健康问题。

乙肝防控措施

乙肝防控措施

乙肝防控措施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感染乙肝病毒后,容易形成慢性感染状态,对肝脏造成持续性损伤。

主要症状大部分的人感染乙肝病毒之后,不会出现临床症状,以隐性感染为主。

有一部分的人会出现临床症状,比如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治疗:
对急性乙型肝炎没有特定的治疗。

护理的目的是保持身体舒适和适当的营养平衡,包括对有呕吐和腹泻症状的患者补充水分。

慢性乙型肝炎可使用药物治疗,包括使用干扰素和抗病毒药物,这可以帮助一些病人。

预防:所有婴儿应接受乙型肝炎疫苗:这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根本。

根据现有的常规免疫程序,乙肝疫苗需要接种三次。

第一剂的疫苗应在出生后尽早接种(即出生后24小时内)。

完成规定的疫苗接种后,95%以上的婴儿、儿童、青壮年都可产生保护性抗体。

保护期至少持续20年,甚至是终生。

糖尿病防控措施
糖尿病是全球性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发展迅速,对人们健康危害巨大。

近年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造成的医疗
开支巨幅增长,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劳动力的巨大损失。

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如何预防乙肝好

如何预防乙肝好

如何预防乙肝好1. 了解乙肝病毒在预防乙肝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和特点。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各种体液(如唾液、乳汁、精液等)传播。

其次,乙肝病毒可以在病毒携带者的体内长期存在,因此携带者随时都有传播给他人的风险。

2. 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根据国家疫苗接种程序和要求,乙肝疫苗一般在婴幼儿时期接种。

对于没有接种过疫苗的成年人,也可以主动去医院接种。

乙肝疫苗的接种通常分为三剂,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建议完成全程接种。

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大大降低乙肝感染的风险。

3. 避免直接接触乙肝病毒为了预防乙肝,我们还需要避免直接接触乙肝病毒。

这包括以下几点:•避免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共用牙刷、牙膏等个人卫生用品。

•避免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针头、刮痧板等注射和人体刺激器械。

•避免与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不安全的性接触。

•避免与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无保护的直接接触,如抱握手、拥抱等。

4.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乙肝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的建议:•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接触可能污染物后,如厕所使用后、临近动物后。

•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直接用手捂住口鼻。

•定期更换和洗涤床上用品、毛巾和衣物。

•坚持房间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避免使用未经消毒的理发剃刀、牙刷等个人用品。

5. 接触有乙肝风险的人群时注意防护在接触有乙肝风险的人群时,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减少感染的可能性:•医护人员在与乙肝病人接触时,应戴上防护手套、口罩等防护物品。

•需要常接触乙肝病人的人员,可以考虑接种乙肝疫苗,以增加免疫力。

•确保与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性接触时使用安全套,并避免有可能受伤引起出血的性行为。

6. 尽早发现并及时治疗乙肝感染如果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及时治疗可以降低乙肝病毒复制的能力,并减少病毒在肝脏中的蓄积,从而降低乙肝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60ug乙肝疫苗对无应答人群免疫效果观察

60ug乙肝疫苗对无应答人群免疫效果观察

60ug乙肝疫苗对无应答人群免疫效果观察
彭友杏;苏永红
【期刊名称】《中国美容医学》
【年(卷),期】2012(021)018
【摘要】目的:评价60ug乙肝疫苗应用于常规乙肝疫苗无应答人群的免疫效果.方法:对2012年7月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电信局、移动公司、海事局三个单位中1 08名血清中的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均为阴性,以往接种常规乙肝疫苗无应答人群接种60ug乙肝疫苗,1月后检测血清抗-HBs指标.结果:接种后抗-HBs阳转率为86.11%;抗-HBs GMT(95%CI)为122.103(101.364-149.653).结论:60ug乙肝疫苗在受试人群中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建议对乙肝疫苗常规免疫无应答人群和不能按要求程序全程接种三针常规乙肝疫苗人群,接种60ug 乙肝疫苗.
【总页数】2页(P217-218)
【作者】彭友杏;苏永红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附属一医院预防保健科湖北荆州 434000;长江大学附属一医院预防保健科湖北荆州 43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86
【相关文献】
1.164名大学生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复种免疫效果观察 [J], 张玲;郭春萍;李继梅
2.大剂量乙肝疫苗多点皮下注射联合左旋咪外用对成人免疫无应答者的免疫效果观察 [J], 宋相安;马秀丽;刘耀朋
3.低/无应答医务人员接种60μg 乙肝疫苗1年后的免疫效果观察 [J], 唐广心;叶发忠;刘晓军;彭敬
4.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者再免疫的临床效果观察 [J], 赵红娜;丁磊;王立新;杨鸿儒;李红丽
5.乙肝疫苗无应答复种免疫效果观察 [J], 张万华;刘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预防乙肝的预防措施

预防乙肝的预防措施

预防乙肝的预防措施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炎,它可以通过血液、体液和婴儿妊娠期传播。

乙肝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但是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乙肝感染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预防乙肝的预防措施。

1. 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有效和最重要的手段。

乙肝疫苗能够在身体中激发免疫反应,从而产生抗体来抵抗乙型肝炎病毒。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所有人都应该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的接种过程通常需要3剂次,第一剂次是在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后续的两剂次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接种。

接种乙肝疫苗能够提供长期的免疫保护,减少乙肝感染风险。

2. 避免血液和体液的暴露乙肝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因此避免血液和体液的暴露是预防乙肝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避免直接接触感染乙肝的人的血液和体液,包括避免使用感染人员的个人物品,如牙刷和剃须刀等。

•在接触污染的血液和体液时,务必戴上手套和其他适当的防护设备。

•在处理血液和体液污染的物品或表面时,请采取适当的清洁和消毒措施。

•避免使用非消毒的注射器或刺耳针等医疗器械。

3. 安全性行为乙肝病毒也可以通过性传播传播,因此采取安全性行为也是预防乙肝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地降低性传播乙肝病毒的风险。

•减少性伴侣的数量,并确保性伴侣的乙肝病毒感染状况。

•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保护自己并减少传播乙肝病毒的风险。

4. 避免共用个人物品乙肝病毒可以通过共用个人物品传播,因此避免共用个人物品是一个重要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不要共用牙刷、剃须刀、指甲剪、耳针等个人物品。

•在公共场所使用公共设施时,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可能被他人污染的物品,如香皂、毛巾等。

5. 婴儿的母亲接种乙肝疫苗对于婴儿来说,母亲的乙肝感染状况直接关系到婴儿是否感染乙肝。

如果母亲携带乙肝病毒,婴儿在出生时会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注射,并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打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

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打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打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
导语: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

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

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所以爸妈一定要及时给宝宝接种乙肝疫苗,可以让宝宝远离乙肝之灾。

乙肝疫苗多少钱
疫苗费用会因为品种、剂量、接种点、地区等的不同而价格不一,但这种价格差异不是很大。

品种:乙肝疫苗进口的一般在50元以上,国产的一般1030块钱,产生的抗体多数可维持38年,近一半的人有效时间可达15年。

国产60微克乙肝疫苗298块钱。

剂量:比如同品种的,10微克每支的就20块钱,20微克每支的就要40块钱左右了;有些人,由于各种原因错过了接种时间或免疫应答低,就需要加大注射量,这样的话,打乙肝疫苗需要的钱自然就相对多些。

接种点: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地方打乙肝疫苗其价格也略有差异,譬如一般防疫站就要比医院便宜些。

地区:不同的地区,乙肝疫苗定价不一样,并且有些地区医院收取注射器和注射费用,有些则都免收。

不管乙肝疫苗打一针多少钱,都不希望爸妈因为省了几十块钱,而生活常识分享。

60微克乙肝疫苗成人免疫效果评价及全科医师在乙肝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60微克乙肝疫苗成人免疫效果评价及全科医师在乙肝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60微克乙肝疫苗成人免疫效果评价及全科医师在乙肝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研究目的:作为“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研究成果之一,60微克乙肝疫苗用于成人免疫失败人群能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但在初免人群中的应用目前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尚无人群研究先例。

本研究率先探讨普通成人初免人群接种1针剂和2针剂60微克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并观察1针剂60微克乙肝疫苗对免疫失败人群进行加强免疫的免疫效果。

方法:将研究对象共分为四个组:1、初免人群Ⅰ组:选择HBsAg、anti-HBs、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全阴者2000人接种1针60微克乙肝疫苗,接种后1个月再次采血,检测anti-HBs。

2、初免人群Ⅱ组:选择HBsAg、anti-HBs、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全阴者1000人接种2针60微克乙肝疫苗,免疫程序为0、1月。

接种第二针后1个月再次采血,检测anti-HBs。

3、初免人群对照组:选择HBsAg、anti-HBs、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全阴者1400人接种3针10微克乙肝疫苗,免疫程序为0、1、6月。

接种第三针后1个月再次采血,检测anti-HBs。

4、免疫失败人群组:选择1000人于2010年接种过乙肝疫苗,但anti-HBs滴度低于10mIU/ml的成人,接种1针60微克乙肝疫苗,接种后1个月再次采血,检测anti-HBs.由于现场工作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人群失访率不确定,因此实际样本数大于此处计划样本数。

结果:1、初免人群Ⅰ组乙肝表面抗体阳转率为19.73%,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53mIU/ml (95%CI1.35-1.74).但15~岁这一年龄段的人群的乙肝表面抗体阳转率为80%,GMT为147.64mIU/ml (95%CI56.10-388.60).2、初免人群Ⅱ组的乙肝表面抗体阳转率为78.97%,GMT为51.61mIU/ml (95%CI43.96-60.56).3、初免人群对照组的乙肝表面抗体阳转率为89.50%,GMT为197.24mlU/ml(95%CI176.47-220.46).4、初免人群Ⅱ组的乙肝表面抗体阳转率和GMT均明显高于初免人群Ⅰ组,其中乙肝表面抗体阳转率比较(χ2=707.243,P<0.001),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初免人群Ⅰ组与初免人群Ⅱ组GMT比较(t=33.777,P<0.001),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 10 8 种

6 败
的 相
4 对

2 险

0 ︵
% ︶
高剂量疫苗 20ug/剂 低剂量疫苗 10ug/剂
35 45 55 65
25 30 35 40
吸烟
年龄(岁)
体重指数( BMI )
Wood RC, et al. JAMA. 1993 Dec 22-29;270(24):2935-9.
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对免疫应答的影响
曹励欧.等.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4; 3(5): 369 -370. MMWR Recomm Rep. 2001 Apr 27;50(RR-5):1-43.
血透患者按常规接种,保护率低
? 血透患者的免疫能力低下,按常规程序接种疫苗后, 仅50%~ 60%的患者产生保护性抗体。
曹励欧.等.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4; 3(5): 369 -370. 王静艳. 肾移植杂志.1998;7(2):179-181.
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 份有限公司
慢性乙肝是严重的进展性疾病
?每年有9%以上的慢性乙肝患者进展为肝硬化
?每年有5%以上的肝硬化患者进展为肝癌
?每年有33万人死于乙肝相关疾病
缓解
稳定
代偿性肝硬化
急性感染
慢性肝炎
肝硬化
肝癌
死亡
慢性携带者
疾病进展
30-50 年
失代偿性肝硬化
乙肝的“死亡三步曲”:肝炎
庄辉.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4;31(3):133-135
? 据估计慢性乙肝患者中10-15%有HCV感染。这些 患者中HCV是肝脏病变的主要原因,但肝脏病变通常 比单独HBV感染时重。
? HBV和HCV双重感染的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比例高于 单纯感染任何一种病毒的患者。
Koziol DE, Henderson DK, Curr Opin infect Dis; 1993;6,506.
肝硬化
肝癌
优质乙型肝炎疫苗的标准
? 快速的血清阳转 ? 提供高滴度的抗体水平和持久的保护 ? 适合具有不同免疫应答的个体 ? 安全,良好的耐受性
WHO建议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
? WHO推荐接种疫苗的高危人群包括:
? 婴幼儿 ? 有职业危险的人群 ? 血透患者 ? 使用某些血制品的患者如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 ? 与携带者有家庭染乙肝的特殊人群
? 由于免疫系统受损,一些人群易感染HBV和/或转为携带者,如: ? 长期受血者 ? 血液透析者 ? HIV阳性者 ? 器官移植及癌症等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 ? 合并慢性肝病的患者
血透患者乙型肝炎感染概况
? 在中国,血透患者的乙型肝炎感染率高达30%~90% ? 血透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的渠道多
甄沛林,林潮双等人研 究发现疫苗的剂量越高, 复种免疫效果越好,尤 其是对于低、无应答人 群。复种20μg应答率明 显升高,但低于40μg剂 量组。康泰的疫苗与史 克的安在时在同样剂量 下免疫效果无明显区别。
甄沛林等。乙肝疫苗无(低)应答加大剂量再免疫效果分析。热带医学杂志。2010年4月第10卷第4期。
Hepatitis B.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of communicable diseases surveillance and response.2002;2:51-52
医务人员是乙肝的高危人群
? 国外调查显示,疫苗接种仅覆盖了全球范围20~60%的医务工 作者。
影响免疫应答的因素
Arch Intern Med 1996;156:2226-31.
Broca idex= 体重/身高(CM)-100
影响应答因素
乙肝疫苗失败影响因素研究。赵东设。2008。
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对免疫应答的影响
?老年人、肥胖、吸烟等人群对疫苗的应答减弱( P<0.05 ) ?在这类人群中接种高剂量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成功率远远高于低剂量疫苗( P<0.001 )
器官移植及癌症等应用免疫抑制剂患者 免疫应答低下
? 器官移植和癌症患者 通常情况会存在免疫抑制
对疫苗的免疫反应较弱
? 由于应用免疫抑制剂,该类患者接种乙肝疫苗后应答率很低,如肝移植患者, 在肝移植前抗-HBs应答率为16%;移植后为6.7% 。
Chalasani N, et al; Liver transplant and surgery 1998; 4(2): 128-132.
免疫程序
? 一般来说,乙肝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依据接种间隔时间,分为 不同的接种程序。
? 目前,常用的免疫程序为0,1,6个月;国际上推荐的其他接种程 序有:0,1,4个月;0,2,4个月等。经证明,第3针接种后可以产 生最高的血清保护水平,并获得最佳的长期性保护。此外,研究 提示,第2、3针之间的间隔时间较长,产生的最终抗体水平越高 ,但可能会增加对疫苗延迟反应的接种者获得HBV感染的风险。
合并慢性肝病的患者感染乙肝的危害
? 患其它肝病,如酒精性肝病、脂肪肝、乙肝外的其他肝炎病毒感染 者等感染乙肝的危险性较高,这些患者如重叠感染 HBV,可加重肝 脏损害,甚至出现病情恶化。因此,有其他肝病的患者应接种乙肝 疫苗 。
丙肝患者感染乙肝的危害
? 据报告HBV/HCV同时感染增加暴发性肝衰竭的危险 性。
实验室和外科医务人员感染乙肝的机会最多
? 医务工作者中血清标志物阳性率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实验室工作者和外科医生特 别容易感染乙肝。
80
HBV
标 60

物 阳 性
40

% 20
0 生化室
葡萄牙医院各科室工作人员 HBV 标志物阳性率
外科
肺科 急诊科 血液科 整形外科
Marinho RT, et al; Journal of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1999;18(4):317-322.
? 我国调查显示,基层医院医护人员中有预防观念者为9.97%, 抽血操作经常戴手套者为5.7%,接触患者后洗手者为37.9%, 被针刺后采取正确防护措施者为36.6%。护理人员接种过HBV 疫苗者<50%。
Van Damme P, Viral hepatitis and liver disease; 1997;710-712. 朱胜春.护士职业防护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天津护理 .2005;13:36-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