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设计_李亚男
一种基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网调频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网调频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203f5e6902d276a200292ef1.png)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网调频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李周,李亚州
申请号:CN202010873966.1
申请日:20200826
公开号:CN112086991A
公开日:
2020121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网调频方法,换流站可依据所接交流系统的频率偏差自动选择该交流系统是否接受电网调频,也可依据调度系统的指令选择所接交流系统是否接受电网调频。
同时,调度系统可通过指令选择一个或多个换流站所接的交流系统参与电网调频。
该调频方法通过改变换流站的控制策略,结合若干采取主动功率平衡技术的功率平衡换流站,实现多个交流系统之间的联合调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只需改变本地换流站的控制策略,根据交流系统的不平衡功率量实时改变换流站的传输功率,且能够实现不同控制策略之间的平滑切换,提高了交流系统的频率调节速度与精确度。
申请人:东南大学
地址:211189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四牌楼2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叶涓涓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系统交流故障穿越能力分析

统 安全 稳 定运行提 供技 术 支持 和理 论保 障 。
关键 词 :多端 直流输 电 ;模 块化 多电平换 流 器 ;控 制保 护 系统 ;故 障 穿越
中图分 类 号 :TM71
文献标 识 码 :B
AC Faults Ride·through Capability Analysis of Zhoushan M M C-M TDC System HUANG Lei,LUO Wei,rANG Guan-jun
结 了舟 山柔性 直流输 电工程控 制保 护 系统 的 总体 结构 和主要 功 能 ,重点研 究 了舟 山 MMC—MTDC控 制保 护 系统
中的交流故障穿越控制策略 ,最后通过 实验分析 了舟山 MMC—MTDC系统在 交流侧单相接地故障、两相接地故
障、两相 短路 故 障 、三 相短路 故 障 四种情 况 下的瞬 时故 障 穿越 能力。本 文研 究 结果 可为舟 山五 端 柔性直 流输 电 系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 ic Power Dispatching& Control Center,Hangzhou 3 10007,China)
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wodd s first five side modular muhilevel converter multi. terminal direct current(MMC—MTDC)transmission project-Zhoushan MMC—MTDC transmission project and its main equipment composition.The overall structure and major function of its control and protection system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AC fault ride-through strategy of MMC —MTDC control system ,several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fault r ide—through capability of MMC —MTDC system under four kinds of fau工程概述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阀技术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阀技术刘黎;沈佩琦;杨勇;詹志雄【摘要】首先对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换流阀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技术特点等进行了介绍,对多端柔性直流系统换流阀控制和保护特性进行了归纳总结,给出了舟山多端柔性直流换流阀运行监视与故障处理的流程.最后,针对换流器加装阻尼模块后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法,大大提升了舟山多端柔性直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期刊名称】《浙江电力》【年(卷),期】2018(037)011【总页数】7页(P16-22)【关键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换流阀;故障处理【作者】刘黎;沈佩琦;杨勇;詹志雄【作者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浙江舟山 316000;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浙江舟山 316000;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浙江舟山 316000;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浙江舟山3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21.10 引言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基于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新一代直流输电技术,输出电压电流谐波含量低,不存在换相失败风险,有功无功可实现快速解耦控制。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增加系统无功储备,改善电能质量,解决非线性负荷、冲击性负荷对系统的影响等方面都具有技术优势。
由于其本身的技术特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适用于可再生能源并网、分布式发电并网、孤岛供电、海上平台供电和大型城市电网供电等方面[1-4]。
1 概述换流阀是柔性直流的核心部件,是实现交流-直流变换的的枢纽,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可以采用的电压源换流阀结构有多种。
两电平、三电平和模块化多电平是目前最为主要的3种。
2010年之前,两电平、三电平为主要的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形式,阀采用IGBT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串联技术,压装式IGBT因其短路失效特性而被应用于两/三电平换流阀中[6],两电平换流阀、三电平换流阀运行时开关频率较高,换流阀的损耗较大。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主接线方案设计

2014年10月Power System Technology Oct. 2014 文章编号:1000-3673(2014)10-2651-07 中图分类号:TM 711 文献标志码:A 学科代码:470·4054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主接线方案设计吴方劼,马玉龙,梅念,邹欣(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北京市西城区100052)Design of Main Connection Scheme for Zhoushan FlexibleMulti-Terminal HVDC Transmission ProjectWU Fangjie, MA Yulong, MEI Nian, ZOU Xin(State Power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52, China)ABSTRACT:The main connection design is the premise for then engineering design of transmission project, and both the calculation of main circuit and the type-selection of equipment should be carried out under the premise of determining the main connection scheme. Otherwise than traditional HVDC transmission projects there is not determinate main connection forms for the flexible HVDC transmission project, but a flexible main connection scheme can be adopted according to the engineering requirement. The main connection schemes and the grounding schemes for the flexible HVDC transmission project are researched, and the features of different main connection schemes are compared in detail; the advantages and defects of different grounding schemes as well as their scopes of application are discussed; besides, the connection modes among converter stations of multi-terminal flexible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its operating modes are researched also. Taking the five-terminal Zhoushan flexible HVDC transmission demonstration project for example, according to actual conditions for Zhoushan HVDC transmission project and the sites for converter stations, the design of the main connection scheme is systemically researched, and the typical main connection scheme inside the converter station, which is available for reference to the follow-up research on the main connection scheme for multi-terminal flexible HVDC transmission project, is given.KEY WORDS:HVDC flexible power transmission; multi- terminal; main connection; operation modes摘要:主接线设计是工程设计的前提,主回路计算、设备选型等研究都必须在确定主接线方案的前提下进行。
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关键设计技术

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关键设计技术摘要:针对海上风电柔性直流送出的关键设计技术,本文从系统设计、接线设计、关键设备选择、绝缘配合等几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阐述了柔性直流设计的核心设备配置方案及参数选取原则,为柔性直流设计的主要技术原则提供了技术积累。
关键词:柔性直流; 海上风电;设计技术引言海上风电作为中国风电发展的下一个至高点,是我国实现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手段。
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具有几个优点:风力大、风密度大、风力比较稳定;离负荷中心近,不需要长距离大容量的输电线路;节约资源、节约土地,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资源之一。
2022 年以来,海上风电项目离岸距离随单机容量提升不断提升,海风项目深远化趋势明显。
针对深远海风电,传统高压交流送出受无功电流、充电电压、损耗等影响,在远距离高压大容量场景下受限。
而高压直流输电由于存在换流器的触发延⾓和关断⾓以及波形的⾓正弦,需要吸收⾓量的⾓功功率,其值约为换流站所通过的直流功率的40%~60%。
因⾓需要⾓量的⾓功功率补偿及滤波设备,需要大面积海上平台用于布置以上设备。
且常规直流系统存在换相失败的问题,需要强交流系统支撑,而海上风电难以满足。
再此背景下,柔性直流输电因其不需要无功补偿,可接入弱交流系统、无源系统,占地面积小等特点,在深远海风电中的优势逐渐显现。
1、柔性直流输电网络设计技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从网络型式上常见的有:两端型、多端型及网络型。
两端型接线:点对点,或背靠背构成,送出端换流站与接收端换流站一一对应,两端型换流站也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接线型式。
多端型接线:打破两端型一一对应的特征,可以实现一端送出,多端接收。
也可以实现多端送出,一端接收。
网络型接线:在多端型接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可是实现多个送端站和多个接收站互联。
换流站常用接线型式有对称单极、对称双极+金属回线、对称双极+接地极等几种类型,接线示意如下图:图1 对称单极接线图2 对称双极+金属回线接线图3 对称双极+接地极接线2、换流阀设计技术相较于陆上换流站,海上换流站造价对换流阀设备的重量和体积更敏感;海上高湿度、高盐度环境,对换流阀设备防护设计要求更高;换流阀采用整体运输、安装抗震抗倾斜、运行抗振动的要求高;同时海上环境下检修对天气条件要求高,且窗口期较短,对换流阀可靠性要求高。
海洋输电中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线路保护技术研究

Value Engineering0引言在海洋环境之中,由于缺少遮挡物,因此风速较大,输电线路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当前的海洋电力生产主要是以海上风电场为主,一般来说在陆地上此类电力在生产之后,往往是采取110kV 以下的低压电缆进行输送,在海洋环境下相应的输电活动则是采取110kV 以上的高压电缆输送,不过这种输电方式的技术难度相对较大,且海洋环境中相应的线路需要建设于远离陆地、人烟稀少的区域,经过长距离输送之后接入电网,其中的不可预测因素较多,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在这些条件下对输电线路的安全和稳定形成保障。
1海洋环境下的电力输送形式1.1海洋环境下的电力输送形式概述目前海洋输电的方式主要包括2种,即高压交流输电(HVAC )、高压直流输电(HVDC ),同时在直流输电的基础上,相关的技术又可以分为基于晶闸管换流器(PCC )的直流输电技术、基于电压源变流器(VSC )的轻型直流输电技术和混合HVDC 直流输电技术几种。
海洋输电方式和具体设施建设过程中,主要考量的因素是其是否能够在海浪、强风、盐雾、潮湿等环境中会安全稳定地运行,以及相应的输电线路在建设成本及效能方面是否具有比较优势。
传统的交流输电模式在结构方面较为简单,建设成本低,因此受到的关注也相对较大,但同时其在应用的时候会受到交流电缆充电电流的影响,所以输电功率和输电电流将会受到较大的限制[1]。
针对这种现象,在交流输电电缆的应用中,需要采取不同的HVAC 输电模式来规避对应的电力传输问题,如针对距离相对较短、功率相对较小的情况,往往采取直接连接的方式,无需变压器和高电压输电,而如果输电功率较大,且输电的距离较长的时候,则有必要采取变压器和高压输电模式。
当前我国的海洋交流输电过程中,一般会采取配合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方式来完成输电过程。
与之相对,传统的高压直流输电方式则可以比较好地适应大功率远距离输电、海底电缆和交流系统间异步连接等场景,同时输电的损耗较低,可以控制有功和无功,海上发电厂也无需与电网同步。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零起升压方案研究

p o we r g r i d, i t i s o b s t a c l e or f t h e r e g u l a r s o l u t i o n s t o c o mme n c i n g r a i s i n g v o l t a g e f r o m z e r o ( RVF Z )u n d e r i n s u -
O 引言
作 为新 一代 输 电技 术 ,柔 性 直 流 输 电能 较 好 地 解 决 各 类 电源 接 人 电 网 的问 题 .提 高 了输 电可 靠 性 ,对 海 岛 电 网 的发 展 具 有 重 大 意 义 【 l _ 引 。浙 江
T r a n s mi s s i o n P i l o t P r o j e c t
L I C h e r t ,GU Xi a o b o,Y ANG Z h i ,MA 0 Ha n g y i n
( S t a t e Gr i d Z h e j i a n g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Ha n g z h o u 3 1 0 0 0 4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HVD C( h i g h — v o l t a g e d i r e c t c u r r e n t )F l e x i b l e s y s t e m i s t h e l a t e s t t e c h n o l o g y f o r D C p o we r t r a n s mi s —
n e w s o l u t i o n c a n we l l c o mb i n e s p e c i a l c o n d i t i o n o f i s l a n d s ,wh i c h a c h i e v e s f a v o r a b l e t e s t r e s u l t s . Ke y wo r ds :f l e x i b l e DC;l i n k i n g t r a n s f o r me r ;r a i s i n g v o l t a g e f r o m z e r o ; mo d e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系统环流抑制和交流故障穿越能力分析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系统环流抑制和交流故障穿越能力分析高强;吴华华;陈楚楚;张帆;吴烨【摘要】介绍了世界首例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浙江舟山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概况和主要设备组成,分析总结了舟山MMC-MTDC控制保护系统中的环流抑制控制策略和交流故障穿越控制策略,最后通过实验分析了舟山MMC-MTDC系统的环流抑制效果,以及在交流侧单相接地故障、两相接地故障、两相短路故障、三相短路故障4种情况下的瞬时故障穿越能力.研究结果可为舟山五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保障.【期刊名称】《电网与清洁能源》【年(卷),期】2016(032)006【总页数】6页(P62-67)【关键词】多端直流;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环流抑制;故障穿越【作者】高强;吴华华;陈楚楚;张帆;吴烨【作者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浙江杭州 310007;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浙江杭州 310007;国网宁波供电公司,浙江宁波315000;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浙江杭州 310007;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浙江杭州 3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2柔性直流输电,即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新一代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具有向无源电网供电、快速独立控制有功与无功、潮流反转方便快捷、运行方式变换灵活等特点,在风电并网、电网互联、孤岛和弱电网供电、城市供电等领域应用广泛[1-6]。
其中,多端柔性直流(MMC multi-terminal direct current,MMCMTDC)输电系统由3个或以上换流站及连接换流站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组成,能够实现多电源供电、多落点受电,相比于两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运行方式更为灵活,能更好地发挥直流输电的经济性和灵活性[3-5]。
目前,已投运的浙江舟山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为世界上首个建成的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0卷第8期:2490-2496 高电压技术V ol.40, No.8: 2490-2496 2014年8月31日High V oltage Engineering August 31, 2014 DOI: 10.13336/j.1003-6520.hve.2014.08.033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设计李亚男,蒋维勇,余世峰,邹欣(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北京102209)摘 要:为了解决舟山群岛供电、海上风电送出等问题,规划设计了舟山5端柔性直流工程。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端数最多的柔性直流工程。
为了满足柔性直流换流站启动、运行与控制、检修的需要,研究提出了柔性直流换流站的主接线方案。
开展了柔性直流系统主回路参数研究,确定了换流站主设备和直流电缆的选型及主要技术参数、换流站运行功率范围。
通过交、直流过电压研究提出了换流站过电压保护及绝缘配合方案。
提出的柔性直流换流站主回路参数确定方法、绝缘配合方案、运行控制策略等形成了完整的柔性直流系统整体技术方案。
提出了柔性直流系统设计的完整技术思路、设计方法及工具,为我国多端柔性直流技术发展及工程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键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设计;主接线方案;主回路参数;绝缘配合;主设备参数System Design of Zhoushan Multi-terminal VSC-HVDC Transmission ProjectLI Yanan, JIANG Weiyong, YU Shifeng, ZOU Xin(State Power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2209, China)Abstract:We designed a five-terminal VSC-HVDC system to realize and secure the power supply and oversea wind power transmission in Zhoushan islands. This pilot project is the multi-terminal VSC-HVDC with the most terminals un-der construction in the worl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art, control, and maintenance of VSC converter station, we studied and proposed the arrangement of the station’s main circuit. Then through studying the parameters of this main circuit, we determined the types and parameters of main devices,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DC cable, and the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each station. We also obtained the scheme of overvoltage protection and insulation coordination by analyzing the overvoltage in both AC and DC sides of the system.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procedure of main circuit parameter’s determination, the insulation coordination solution, and the control strategy constitutes the complete design solution of multi-terminal VSC-HVDC system. The presented integrated design method, including the tools required, provides a solid guidance in designing and promoting the multi-terminal VSC-HVDC systems.Key words:VSC-HVDC transmission; system design; main circuit scheme; main circuit parameters; insulation coordi-nation; main equipment parameters0引言根据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地区负荷增长潜力大,但受海岛地理条件限制,负荷相对分散。
除舟山本岛有火电电源外,其余岛屿仅能通过舟山本岛或与上海联网供电。
舟山本岛通过2回220 kV 线路、3回110 kV线路与浙江主网联系,但岛间相互联系较弱,供电可靠性面临较大风险。
建设浙江舟山北部主要岛屿与舟山本岛间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有利于保障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的供电可靠性,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及抗灾能力[1]。
2014年6月,舟山多端柔性直流工程已完成调试,正式投入试运行。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系统基于电压源换相换流器(VSC),具有可控性高的优点,目前主要用于海上风电并网、城市区域供电、交流系统互联、孤岛供电等[2-7]。
舟山柔性直流换流器件采用基于模块化的多电平换流器(MMC),与以往的2电平和3电平柔性直流系统相比,由于开关频率降低,所以系统损耗小,单位造价低,能够达到较高的直流电压等级,进一步提高直流容量[8-9]。
为满足柔性直流换流站启动、运行与控制、检修的需要,本文提出李亚男,蒋维勇,余世峰,等: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设计 2491了柔性直流换流站的主接线方案。
开展了柔性直流换流站主回路参数研究,确定了换流站主设备和直流电缆的选型及主要技术参数。
通过交、直流过电压研究提出了换流站过电压保护及绝缘配合方案。
提出的柔性直流系统设计的完整技术思路、设计方法及工具,为我国多端柔性直流技术发展及工程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1 直流系统主接线舟山工程新建定海、岱山、衢山、洋山和泗礁共计5个±200 kV柔性直流换流站,换流站直流额定功率分别为400 MW、300 MW、100 MW、100 MW、100 MW。
其中定海和岱山换流站接入220 kV 电压等级交流电网,其余3个换流站接入110 kV电压等级交流电网。
配套新建4回±200 kV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其中舟山本岛北部至岱山岛1回,输送功率为400 MW;岱山岛至衢山岛1回,输送功率为100 MW;岱山岛至洋山岛1回,输送功率为200 MW;洋山岛至泗礁岛1回,输送功率为100 MW。
换流站间采用直流电缆连接,其中定海—岱山线路长52 km,岱山—衢山线路长16 km,岱山—洋山线路长38.9 km,洋山—泗礁线路长33.5 km。
定海换流站主接线如图1所示。
采用三相桥式整流结构,模块化多电平设计,换流阀桥臂由结构相同的子模块串联,每个桥臂约250个子模块(SM)。
定海及岱山换流站采用Y/Δ/Δ变压器接入换流母线,其余3个换流站采用Y/Y0/Δ变压器接入。
每个桥臂上设置电抗器,具有抑制故障电流的作用,同时兼具抑制桥臂间2倍频环流的功能。
在交流进线和直流出线分别设置启动电阻、直流电抗以限制启动、故障时的冲击电流。
2 主回路参数设计主回路参数设计是根据系统要求的有功及无功运行功率范围、电压变化范围、控制策略和控制参数,计算换流阀子模块电容、联结变压器、桥臂电抗器、直流电抗器等主设备技术参数,并结合换流器件制造水平对系统的功能要求进行优化。
在此基础上,计算各运行工况下直流系统及主设备的稳态运行参数及各换流站运行功率圆图,确定换流站运行范围。
主回路参数设计要考虑可关断期间的通流能力、耐压、设备造价等因素进行优化[10-13]。
2.1 功率运行范围要求各换流站有功功率的运行范围分别为:定海换流站为[−400 MW,400 MW],岱山换流站为[−300 MW,300 MW],衢山、洋山、泗礁换流站均为[−100 MW,100 MW]。
换流站的无功吸收和提供能力按功率因数0.95确定根据以上原则,各换流站的无功提供能力见表1。
在舟山直流系统设计中,根据实际的运行控制图1 定海换流站主接线示意图Fig.1 Single line diagram of Dinghai converter station2492 高电压技术 2014,40(8)需要,对换流站与交流系统的无功交换要求进行了优化。
优化后无功交换范围为:若换流站母线运行在最低稳态运行电压,则系统不向换流站提供无功;若换流站母线工作在最高稳态运行电压,则换流站不需要向系统发出无功。
综合考虑功率运行范围,对应有功功率下无功提供、吸收能力与交流电压的关系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中:Q max和Q min分别为在对应有功功率下系统要求的换流站无功发出量和消耗量。
各换流站过负荷能力要求为1.1倍,在换流站过负荷运行时,无功功率需求可以适当减少。
2.2 控制策略舟山多端柔性直流系统具备有功和无功的4象限运行能力[14],各换流站控制模式为:定海换流站作为直流系统的有功平衡节点,通过调节调制波的相角保证直流电压在±200 kV。
此时岱山、衢山、洋山和泗礁换流站采用定有功功率控制,联结变压器出口有功功率通过调节调制波相角保证为设定值。
岱山换流站也具有定直流电压控制,若定海换流站故障退出或定直流电压控制失效发生时,由岱山换流站接替定直流电压控制。
无站间通信情况下,若定海换流站退出运行,则判断岱山换流站直流电压,当测量到的岱山换流站直流电压大于204 kV或者小于196 kV后,该站转为定电压控制,对应的电压定值为204 kV或196 kV。
各运行换流站的无功提供和吸收能力可以降低。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工程调制比范围设置为[0.75, 0.95],额定调制比0.85。
当调制比变化不足以适应交流电压变化影响时,可调节联结变压器分接头档位使调制比回到正常范围内。
各换流站的分接头档位控制功能使得调制比在额定调制比±0.05范围内。
各换流站交直流系统无功功率的控制可通过调节调制波幅值整定。
详细的控制策略根据系统研究确定。
尤其需要要考虑舟山柔性直流工程各换流站与主网之间的电气距离,特别是主要发电机的电气距离确定合理的无功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