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
产后抑郁症的案例

产后抑郁症的案例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产后心理健康问题,它可能会影响到新妈妈的身心健康,也会对整个家庭造成负面影响。
下面我将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来介绍产后抑郁症的表现和应对方法。
小李是一个30岁的年轻妈妈,她在生完孩子后开始出现情绪低落、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
她觉得自己变得无助、焦虑,对孩子的护理也感到压力重重。
她常常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的母亲,对孩子的情感也变得冷淡。
她对生活失去了兴趣,整天感到疲惫和无力。
这是一个典型的产后抑郁症的案例。
产后抑郁症并不是因为新妈妈不够爱孩子或者没有母性,而是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所导致的。
在产后,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出现剧烈的波动,这对于情绪和心理状态都会产生影响。
同时,新妈妈需要面对育儿的压力、家庭的变化、身体的恢复等多重压力,这些都可能成为产后抑郁症的诱因。
对于产后抑郁症,我们首先要重视症状,及时进行诊断和干预。
对于小李这样的患者,家人和医生应该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帮助她尽快走出困境。
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更重要的是家人的陪伴和支持。
同时,新妈妈们也应该学会适当地分担育儿压力,不要过分苛求自己,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情绪状态。
在预防产后抑郁症方面,建议准妈妈们在怀孕期间就要重视心理健康,保持积极的心态,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与家人和朋友多交流,寻求心理上的支持。
产后,新妈妈们也应该学会接受帮助,不要孤立自己,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
总之,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并不是不治之症。
通过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大部分患者都能够康复。
同时,我们也要重视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工作,关注准妈妈和新妈妈的心理健康,为她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爱。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介绍,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产后抑郁症,关注产后心理健康,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产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

产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关键词产后抑郁症心理护理发生率产后抑郁是抑郁症的一种,是孕妇分娩后的常见症之一,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多发生在生产后的1个月~1年内。
它不仅影响产妇及婴儿健康,而且影响到婚姻、家庭和社会。
目前随着对物质及精神需求的提高,特别是情感需求的提高,我国产后抑郁症发病率也有明显的增加。
为探讨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及心理护理,选择2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临床心理护理治疗。
经过心理护理治疗后,产后郁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对产妇产后抑郁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干预,全员动员关注孕产妇生理、心理状态的变化,以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现将初产妇产后抑郁症临床表现、发病原因以及心理治疗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近5年内主要治疗抑郁症患者20例,年龄20~30岁,其中20~25岁的占多数,城市居住者多于农村。
70%患者发生在产后1~5个月。
临床表现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与一般抑郁症相同,其显著特征是产妇情绪低落,呈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受损的消极情绪状态,持续时间较长。
其主要表现为常感到心情压抑、沮丧、情感淡漠;自我评价较低、自暴自弃、自责、自罪,或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戒心,与家人关系不协调;创造性思维受损;对生活时常缺乏信心,觉得生活无意义,表现为厌食、睡眠障碍,易疲倦;重者甚至绝望,出现自杀或杀婴倾向,有时限于错乱或昏睡状态。
发病原因生物因素:在妊娠分娩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而且,产后孕激素下降,增加了产妇产后抑郁的可能性。
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
心理因素:我国初产妇缺乏对分娩过程的认识,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平时娇生惯养,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差,过分担心分娩过程的疼痛,对分娩存在着紧张恐惧心理。
由于分娩过程中的心理紧张会导致神经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机体变化,可致子宫收缩乏力、疼痛敏感、难产、出血增多等一系列的症状,进一步加重产妇的焦虑、不安情绪,使产后抑郁症的危险性增加。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新的科技和观念已经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妇女的生育观念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
现在,虽然妇女和家庭对新生儿的关注度相对较高,但新妈妈们仍难以避免出现焦虑抑郁情绪。
本文将进行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
一、原因分析1.身体激素变化:妊娠期间,产妇体内激素分泌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同时促进产妇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增强,这会使得新妈妈们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新生儿的需求更加敏感,从而导致一定程度上的焦虑和抑郁。
2.自我形象的改变:产妇自我形象的改变是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如体重变化、妊娠纹等生理上的变化、乳房变大等,这些改变会使新妈妈们对自己的身体和美丽的自我形象感到不安和担忧。
3.社会与家庭环境的压力:产后很多新妈妈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例如,生活的改变和财务需求,社交现象的变化,家庭责任的分配,父母和岳父母的忙碌等。
4.孩子的责任:与孩子的责任也是新妈妈们产生僵虑抑郁情绪的原因之一。
如母乳喂养、喂奶须时刻注意,每时每刻都要照顾新生儿的健康和成长,这样的压力会使许多新婚妻子感到困惑和无力感。
二、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为了降低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况,首先需要为她们提供正面的心理支持。
医护人员或其他家庭成员需要积极倾听和理解产妇的情感和愿望,亲切地鼓励和安慰,并导入他们改变负面的思想和态度。
2.生理监控:在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况时,医学人员需要对产妇的生理情况进行监控。
对于有紧张和焦虑情况的妇女,需要盐饮食、多泡浴保持清洁,并保持精神放松状态。
3.家庭成员的支持:除了医务人员的支持和照顾,家庭成员也应该提供产妇正面的支持,积极参与孩子的抚养工作。
家庭内的成员可以通过大量参与孩子的照料活动,帮助新妈妈减轻日常的负担,使之摆脱孤独感和尴尬感。
总之,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会对新妈妈和新生儿的健康和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预防和治疗这种焦虑抑郁情绪,医生、家庭和社会成员应该共同努力,为产妇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关爱。
谈一谈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及护理

谈一谈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及护理产妇出现心理障碍是现阶段常见的心理疾病,很多产妇出现心理问题并不是生产后才有的症状,而是在孕期就承受了各种压力,不断积蓄而引发的心理障碍。
通常出现产后心理障碍的女性会表现出焦虑、沮丧、抑郁、无助、情绪欠佳、自感悲伤、烦躁、紧张、害怕、情绪不稳定等,严重的患者无法照顾婴儿,甚至对婴儿产生厌恶的心理,有些产妇还会出现自残、自杀的情况。
造成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有很多,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出现的原因制定优质的护理计划,帮助产妇尽快恢复健康。
下文来了解一下造成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护理。
产妇产后出现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1.生理原因女性怀孕以后身体内的激素水平出现了改变,同时也改变了女性正常的内分泌,这是导致产后精神障碍的主要生物学基础,产前女性的胎盘类固醇释放达最高值,分娩之后分泌值突然下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等水平急速下降,导致女性体内雌孕激素不平衡,这一系列变化对女性出现产后心理障碍有一定的作用。
同时产妇的身体健康状况对其出现产后抑郁情绪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一些产后出现并发症的女性,因为身体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使产后心理障碍发生的概率更加高。
1.心理原因在整个孕期,随着胎儿的逐渐发育成长,很多女性的心理出现诸多的不良变化,由最初的期待转变成担心,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担心生产之后自己的身体以及形体受到影响、担心自己的丈夫无法接受自己的改变等,这些想法使产妇的情绪出现很多不良的变化,情绪控制能力也非常差,经常会悲伤哭泣。
同时还会出现更加敏感、偏执的神经质表现,怀孕女性的社会能力下降,成熟度受到影响,这些原因都是引起产妇出现产后心理障碍的因素。
1.家庭、社会原因一些女性没有稳定的工作,怀孕以后可能就没有经济来源,家庭开支主要由丈夫来承担,为家庭经济带来非常大的压力,孕妇会长期因为经济问题产生心理压力,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如果没有怀孕,就不会面对这么多的问题;还有一些家庭,丈夫因为妻子怀孕而变得冷淡,甚至出现不良的感情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女性心里的悲伤、愤怒等情绪不断积压,导致产后心理障碍;产妇与家人的不良关系也是引起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
产后抑郁情绪不稳怎么办

产后抑郁情绪不稳怎么办
很多女性在产后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抑郁症状,这种抑郁症是突发的,而且导致原因是很显而易见的,就是因为生产以后而导致的抑郁现象。
那么,对于这种情况,要知道的就是导致抑郁的情况是因为内因还是外因,也就是说,这是因为自己心理的问题为主,还是因为生产以后外界的因素导致的。
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够知道怎样帮助自己走出抑郁,或者怎样帮助身边的人走出抑郁。
1.不要担心生产后的种种问题
很多女性在生产之后感到十分焦虑,因为她们会担心自己是否会有身材走样的情况,或者已经是变得比之前肥胖了,就会担心自己会不会一直这样,从而变成了以前最害怕的黄脸婆。
除此以外,带孩子的焦虑也是非常大的,有的女性并没有做好做妈妈的准备,所以当真正看到孩子的时候,就觉得十分焦虑与恐惧,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但是不管是哪种问题,其实都不会是问题,主要有恒心,坚持去健身,坚持学习,坚持做自己,时间会给你最丰厚的回报。
2.尽力摆脱外因带来的痛苦
什么是外因,比如说重男轻女的思想,如果女性生的是女儿,就会受到婆家的闲言风语,甚至是实际上的排斥行为,这些对于刚生产完的女性来说,在心理上都是一个很重的负担。
女性要坚定自我,取悦自己是来到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事情。
3.产后抑郁了要怎么办
发现自己产后抑郁了,就要及时处理,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继续压抑自己的情绪,要做到懂得发泄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不然就会让自己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了,必要时候要找专业人士帮助自己。
孕期心理健康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有效措施

孕期心理健康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有效措施产后抑郁症是指在产后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疲惫、失眠等症状。
它对产妇和整个家庭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为了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孕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措施来保持孕期的心理健康。
一、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在孕期,与他人交流可以帮助产妇排解心中的压力和不安。
可以选择与家人、朋友或者其他准妈妈们进行交流,分享彼此的感受和经验。
这样的互动有助于产妇释放情绪,增加社交支持。
可以通过参加产前课程、妈妈群或者在线社区来拓展社交圈子,与更多的准妈妈们交流互动。
二、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对于预防产后抑郁症非常重要。
产妇应该尝试培养乐观的心态,找到应对压力和困难的积极方法。
可以通过阅读鼓舞人心的书籍、观看喜剧电影、参加放松训练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心情。
在生活中,产妇也可以通过寻找物质和情感上的愉悦来保持积极的心态,例如品味美食、参与喜欢的运动、约会和跟朋友相聚等。
三、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如果产妇在孕期出现了焦虑、忧郁等心理问题,应该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
可以咨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医生,分享自己的困扰和问题。
他们会提供适当的建议和帮助,帮助产妇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此外,产妇还可以寻找产后心理支持小组或者参加相关的心理辅导课程,与其他有类似经历的妈妈们一起面对挑战,分享成长的喜悦。
四、保持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孕期心理健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适当运动可以促进产妇体内的内啡肽释放,提高心情。
产妇可以选择适合孕期的运动方式,如孕妇瑜伽、散步等。
饮食方面,产妇应该保持均衡营养的饮食,避免大量摄入咖啡因或者糖分过高的食物。
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保持身体的健康,进而有助于维护心理健康。
五、与伴侣共同参与孕期准备在孕期,与伴侣共同参与孕期准备活动可以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症。
可以与伴侣一起参加产前课程、选择宝宝的姓名、准备宝宝的房间等。
产后抑郁症的科普知识

如何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症
寻求专业帮助:如出现症状, 应及时咨询医生或心理医生, 接受适当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 导。
总结
总结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可 能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关系产生 负面影响。
了解产后抑郁症的症状和影响,有助于 及早预防和治疗。
总结
寻求支持、合理生活规划和专 业帮助是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 症的重要策略。
了解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产后抑郁症可能与 激素变化、身体疲劳、心理压力等多种 因素有关。
产后抑郁症的 症状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
情绪低落:产后抑郁症患者常 常 虑不安,难以放松。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
失眠或过度睡眠:有些患者出现入睡困 难、早醒或睡眠过多的情况。 食欲改变: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或过 度进食的情况。
对患者自身的影响:产后抑郁 症会影响患者的工作、社交和 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疾病风 险。
如何预防和治 疗产后抑郁症
如何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症
寻求家人和社会支持:与家人、朋友、 社会机构建立良好的支持体系,可以减 轻患者的压力。 合理的生活规划:患者应尽量合理安排 睡眠、饮食和运动,避免疲劳和过度劳 累。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患者容易分散 注意力,记忆力也可能受到影 响。
产后抑郁症的 影响
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对母婴健康的影响:产后抑郁症可能影 响母亲对宝宝的照顾,导致婴儿发育延 迟、情绪问题等。
对家庭关系的影响:患者的情绪低落和 不稳定容易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并对夫 妻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产后抑郁症的科普知识
目录 了解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 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如何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症 总结
产后抑郁症的形成原因与心理护理

产后抑郁症的形成原因与心理护理产后抑郁症是指在生产后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和压抑等症状。
该病症在产妇中发生率较高,通常在分娩后的两周至半年内发病,这给妈妈和新生儿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因此,了解产后抑郁症的形成原因,及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有助于减少其发病率和提高病人的康复率。
产后抑郁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身体因素生产会对新妈妈造成巨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自然分娩和剖腹产带来的疼痛和疲劳,可能引起新妈妈生理上的反应,产生体弱、贫血、失眠等症状,从而影响其情绪。
二、荷尔蒙因素在怀孕期间,女性体内会产生较高水平的荷尔蒙,其中孕激素、孕酮等荷尔蒙可能对情绪的调节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分娩后,孕激素和孕酮开始下降,而乳汁素等荷尔蒙则增加,这些荷尔蒙的变化可能对新妈妈的情绪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社会环境因素孕期和产后的身心变化、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家庭的期望等因素可能使新妈妈感到不安、不稳定和无法应对现实生活的压力,从而导致妊娠,少量的体力活动、和产后恢复的长期时间使得产妇接触的社会圈子变窄,人际交往不畅可能加重病情。
四、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影响产后抑郁症产生的重要因素。
例如,对育婴知识的缺乏、对孩子的照顾能力的不自信、对家庭的责任感等因素可能成为产后抑郁症产生的重要诱因,甚至危及家庭的和睦。
针对产后抑郁症的形成原因,对产妇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症,提高新妈妈的健康和家庭幸福感。
一、关注产妇身体和情绪状态监测产妇身体的变化,包括血压、体温、血糖、贫血等指标,及时治疗身体不适;同时,向产妇关注她的情绪状态,与产妇建立良好的沟通,询问她的感受和经历。
二、加强家庭支持和关爱家庭成员要尽可能为产妇减轻生活、育儿上的负担,尤其是配偶需倾听与关心产妇的情绪和需要,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心理上的支持。
三、鼓励产妇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与同龄人交流的渠道,鼓励新妈妈多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消除负面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7月*渭南职业技术学院(714000)2012年5月5日收稿摘要:目的:探讨林可霉素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3~14岁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
对照组选用青霉素钠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用林可霉素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
观察两组均用药3天后的治疗情况,并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治愈20例,对照组治愈10例。
X 2=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结论:林可霉素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有效。
关键词:林可霉素;头孢唑林;化脓性扁桃体炎中图分类号:R766.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4-0093-01林可霉素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观察王玮*儿童发生化脓性扁桃体炎时常有发热、咽痛、扁桃体表面可见脓性分泌物及脓栓。
现用林可霉素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1年12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3~14岁。
入院时均有发热、咽痛、扁桃体化脓,扁桃体表面可见黄白色脓性分泌物及脓栓。
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总数升高,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升高。
1.2方法:5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25例,男13例,女12例。
对照组25例,男14例,女11例。
对照组采用青霉素钠90mg/kg/d ,利巴韦林15mg/kg/d ;治疗组采用林可霉素小儿15mg/kg/d ,利巴韦林15mg/kg/d 。
两组均治疗3天。
观察2组患者治愈情况。
2结果2.1观察组与对照组腹泻情况见表1。
两组临床护理一致,平均治疗3天。
观察组治愈10例,有效率40%,照组治愈20例,有效率80%,两者比较X 2=8.33,P <0.01,有显著差异。
治疗中应用林可霉素未发现不良反应。
3讨论化脓性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
感染后患者恶寒、发热,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面有脓性渗出物。
感染后可能发生免疫反应引起风湿热及肾小球肾炎,故应积极彻底治疗,以防复发。
林可霉素又名洁霉素,作用于敏感菌核糖体的50S 亚基,阻止肽链的延长,从而抑制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
林可霉素一般系抑菌剂,但在高浓度下,对高度敏感细菌也具有杀菌作用。
对革兰阳性球菌有较好作用,特别对厌气菌、金葡菌及链球菌有高效。
林可霉素抗菌谱窄,可以减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过敏反应少,可迅速在组织内达到有效药物浓度。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治愈10例(40%),对照组治愈20例(8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认为林可霉素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有效。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腹泻情况组别治愈未愈合计观察组20525对照组101525合计302050关键词:初产妇;产后抑郁症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4-0093-02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李碧玲**延川县中医院妇产科(717200)2012年5月21日收稿产后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是孕妇分娩后的常见病症之一,属于情感精神障碍,多发生在产后1月至一年内。
它不仅影响产妇及婴儿健康而且影响到婚姻、家庭和社会,目前我国产后抑郁症发病率为17%。
现将初产妇产后抑郁症临床表现,发病原因以及预防措施分析如下。
1临床表现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与一般抑郁症相同,其特征是产妇情绪低落,呈心理功能下降,社会功能受损的消极情绪状态,持续时间较长,其主要表现为:①常感到心情压抑、沮丧、情感淡漠;②自我评价较低,自暴自弃、自责、自罪,或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戒心与家人关系不协调;③创造性思维受损;④对生活缺乏信心,觉得生活无意义,表现为厌食、睡眠障碍、易疲倦,重者甚至绝望,出现自杀或杀婴倾向,有时陷于错乱或昏睡状态。
2发病原因2.1内分泌因素:在妊娠分娩过程中,体内内分泌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
研究发现,临产前胎盘类固醇的释放达到最高值,病人表现情绪愉快,分娩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减少时病人表现抑郁。
而且,产后孕激素下降,增加了产妇产后抑郁的可能性。
2.2妊娠期因素,研究表明,孕期的负性生活事件越多,产妇患抑郁症的可能性越大,负性生活事件包括失业、生病、先兆流产等,是促发抑郁的重要诱因。
另外,产前情绪不稳定,有产前紧张综合症者发生产后抑郁症者较多。
2.3遗传因素: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
2.4分娩期因素:初产妇缺乏对分娩过程的认识,有紧张恐怖心理,过分担心分娩的疼痛而致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机体变化,可致子宫收缩乏力,疼痛敏感,产程延长,导致难产,出血增多,进一步加重产妇焦虑不安,使产后抑郁症的危险性增加。
2.5分娩的影响:分娩,如死胎、死产、畸形及产妇家庭对婴儿性别的反感等,是产后抑郁症的诱发因素。
在我国农村传统封建意识根深蒂固,对生女娃产妇压力更大,抑郁症的发生率更高。
2.6传统习惯的影响:我国传统习惯分娩后要在家中休息一个月,不允许看书、看报、看电视、出门、甚至下床。
产妇与他人交流机会少,生活范围小,将使产妇产生厌烦、烦躁、易激怒的不良情绪反应也易诱发抑郁症。
2.7家庭氛围的影响: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帮助,特别是来自丈夫和长辈的帮助,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3预防措施3.1加强孕产期的健康保健,使其安全度过孕产期。
研究表明,产妇对自身健康状态的认识及分娩知识的了解与产后抑郁症发生有关。
在妊娠期,医护人员可以向孕妇提供母儿生理生长发育相关的保健措施及分娩过程的一些知识,减轻产妇对分娩紧张恐惧心理,医护人员应严密观察产程,积极处理异常情况,设法减轻分93内蒙古中医药摘要:当人体因某些原因致病而不得不使用抗生素来治疗时,由于其发挥杀菌或抑菌作用,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关键词: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七味白术散;张崇泉中图分类号:R5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4-0094-01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经验王淑慧**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药剂科(010321)2012年5月21日收稿娩疼痛,消除不良的躯体和精神刺激。
3.2适时实施心理指导,保证良好的家庭氛围。
积极开展孕产妇的心理卫生保健,了解产妇心理状态及既往史。
根据不同情况运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接触心理因素。
对于既往有精神异常病或抑郁症家族史孕妇,定期请心理卫生专业人员进行观察,指导其充分休息,避免劳累过度和长时间心理负担,对有焦虑症状易紧张,运用放松疗法,对有重男轻女传统家庭,积极宣传教育,暗示引导,制造温馨气氛,增进夫妻及婆媳关系,促使家人,尤其丈夫关心安抚孕产妇,让孕产妇感到家庭温暖,消除焦虑,抑郁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3.3关注产褥早期身心变化,及时处理先兆症状。
产后6周是抑郁症的高发期,所以应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产后休息环境。
医护人员要尊重产妇,态度和蔼热情,细心关怀,提高产妇喂养和照顾婴儿的自信心,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出院前做产妇的健康教育工作,避免诱发产后忧郁发生的因素,保障产妇身心健康。
总之,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婴儿身心健康,而且影响着婚姻、家庭和社会。
临床上病程较长达70%因此要给予充分重视。
关注孕产妇生理、心理状态变化,以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
张崇泉为湖南省邵东县人,主任医师、教授、湖南省名中医。
1966年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医疗系,1983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中学西研究班,曾任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全国第三批中医药继承工作的名老中医专家,199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
人类生活在充满微生物的环境中,消化道作为开放式腔道存在大量微生物,正常情况下形成相对稳定的消化道微生态。
当人体因某些原因致病而不得不使用抗生素来治疗时,由于其发挥杀菌或抑菌作用,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 -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 ,AAD )。
本病临床时有发生,治疗颇为棘手。
张崇泉老师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兹介绍如下。
1关于病因病机AAD 多发生在抗生素治疗后的第4~7天,症状轻重不等,病情较轻者出现自限性腹泻,停用相应的抗生素即可自愈;病情较重者多呈弥漫性肠炎,粪便呈水样或黏糊状,每天少则3~4次,多则10余次,常伴腹痛,甚至出现发热、便血、粪便中有黏液或膜状物等伪膜性肠炎的表现[2]。
张老认为,人体的消化道微生态自稳系统类似于中医的阴阳平衡状态。
当抗生素等外部因素干扰时,原本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受到了破坏,阴阳便失去了相对的平衡,使脾之清阳不升、胃之浊阴不降,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发生障碍。
由于脾胃之升降不协调,当升者不升,当降者不降,水湿运化失常而郁滞,湿邪阻滞气机,故除有腹泻外,多伴有腹胀腹痛。
若湿邪久留,滞而不去,聚湿化热生毒,湿毒蕴阻肠腑,则除腹泻腹痛外,还可有发热、便血等表现。
2辨病配合辨证张老认为,虽然本病系抗生素使用不当或患者体质与所用药物不相适应所致,但依临床所见证候进行辨病辨证分析,不外乎脾胃运化水湿和升清降浊的功能失常。
水谷和水湿乃充实人体气血阴阳之源泉,脾胃又是人体运化水谷和水湿之枢纽,故对AAD 的治疗当从脾胃着手,即健脾和胃、升清降浊。
临证多以钱氏七味白术散为基本方来加减治疗。
该方以四君益气健脾为主,鼓舞中州以建立健运之权;葛根升清止泻且能生津止渴;藿香芳化湿浊以醒脾;木香温中行气以和胃。
全方共达健脾胃、化湿浊、止泻痢之功,药简意明,疗效可靠[3]。
3分型论治张老认为,该病初期以水泻为主,湿邪较盛,治当祛湿为先;病之中期,腹泻腹痛并存,脾虚湿滞,宜升阳除湿兼以行气;病之后期,脾虚气弱,中阳不运,当以益气升阳为主。
3.1湿邪困脾证:本证患者泄泻量多稀薄,小便涩少,舌淡,脉细。
治宜七味白术散加苍术、薏苡仁、防风等,以增其芳燥淡渗,使其上下分消。
3.2湿积化热证:本证患者泄泻次多量少,便中带血或黏液,腹痛腹胀,发热口渴,舌苔腻,脉滑数。
治宜七味白术散加黄连、厚朴、枳壳等,以增其清热化湿、行气导滞之功,并可暂去人参,先去湿热之邪,再健脾益气。
3.3脾气虚弱证:本证患者泄泻时日较久,便溏不爽,腹痛隐隐,神疲肢冷,舌淡,脉濡细。
治宜七味白术散加炮姜、吴茱萸、桔梗等助中焦阳气升腾外达,使脾胃气机升降有序。
张老认为,AAD 在停用相关抗生素、改用中医药治疗时,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除服用中药外,可配合服用益生菌类生态制剂、B 族维生素、口服生大蒜等等,而不必拘泥于一方一法。
4典型病例患者,男,39岁,2005年6月22日初诊。
患者1个月前在某基建工地淋雨后出现恶寒发热、腹痛腹泻,到当地诊所输液治疗(用药不详)及自服藿香正气水后,恶寒发热好转,但仍腹泻,每日6~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