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开放的初中语文课堂
如何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中学语文课堂

如何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中学语文课堂《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必须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地位转变到主动求知的地位上来。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用语文的自身魅力,吸引学生“品”语文语文是表情达意,思想交流的工具,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载体,是与人的生命共存的。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
”语文中要无穷的魅力等着我们去挖掘。
1.紧抓课文中的佳作美文,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中很多课文,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无不充满着迷人的美。
我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真、善、美,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心灵得到净化和提高。
在教学中一般都会安排这样几个层次的读:自由大声读,读通顺,读准确;分小节细细品读,每读一个小节,又分几个层次,比如教学第一小节,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试读,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读,在相互交流帮助下,学生越读越投入。
我再请同学进行比赛读;分节读完,请学生将全文配乐诵读。
经过这样的诵读后,学生真正地品味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比如《安塞腰鼓》《济南的冬天》等都是美文,很适合反复诵读。
2.扩展课本外的名家名篇,让学生广泛阅读课本中的课文都是精选之美文,具有典型性。
怎样使学生品味到更多的名家名篇呢?针对这一点,广泛发掘班级学习阵地,让学生广泛阅读。
其一,我在班中开辟了“每周必读”,让学生诵读,摘记,并进行评比。
其二,我充分利用每天晚上读报的时间,让学生欣赏,品读名作。
另外我还让他们做好课外摘抄,并不定期进行交流,从而在班中掀起广读诗文的热潮。
二、课内开放、张扬个性现代教育要求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还学生一个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这就要求教师课堂上要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叙述、扣人心弦地朗读、采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来诱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研究、去探索,让学生乐学、好学、主动学。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初中语文课堂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初中语文课堂语文在初中里是一科主要科目,能够让每一个学生爱学语文,学会语文是每一个教师的愿望,但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课堂上往往会采取一种缺乏活力的、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不是很高,影响了对语文的学习,构建一种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语文课堂概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烈越高,现阶段需要的人才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型人才,而是多种能力综合的一种创造性人才与开放性人才,那么这就意味着对于教学要求的提高,尤其是作为主要科目的语文,更应该对其提高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构建一种开放有活力的课堂。
目前,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手段比较传统。
在课堂中,主要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仅仅是将一些知识机械的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机械的接受,对于学生的能力以及创新都没有很好的得到相应的锻炼,语文知识掌握的尽管牢固,考试中成绩尽管很高,但是语文能力却一直不能提升,在运用中也没有真正的将理论进行转化,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降低,没有积极性,缺乏主动性,语文教学没有发挥出其该有的作用。
因此说,改革教学方式与手段已经势在必行。
二.建设开发有活力语文课堂的策略(一)融入生活首先,加大课外阅读。
相关规定,九年义务教育中,学生应要达到的阅读量应为260万,所以,语文教师就应该要对语文阅读之重视起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能够使得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性需要,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将学生的阅读与课堂中的教材以及学生平常的生活相结合,这样来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能够让学生乐于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增加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高尔基曾经就说过,阅读是在一个平凡的读书过程中,将自己的心灵与作者亲密的结合起来,一本书就是汉字在纸上的灵魂的表现,当我们的眼睛与之进行接触时,它便就活起来了。
打造一个开放的语文课堂

打造一个开放的语文课堂发表时间:2012-11-06T10:39:57.107Z 来源:《新疆教育》2012年第9期供稿作者:郭晓霞[导读] 语文教学要致力于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生发展服务。
河南省林州市姚村镇第五中学郭晓霞〔摘要〕语文教学要致力于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生发展服务。
我们的语文教育应向开放型转移,要通过多种开放途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广阔的语文学习佳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语言,能动地吸收语言,积极地运用语言并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主动探索的创造精神,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开放的过程中不断积淀,逐步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开放课堂教学策略新教改的深入,现在的课堂教学都开始向着开放式的方向进展,强调教学的开放性。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方式根深蒂固,素质教育形浮于实,开放性教学方式的运用则成了语文教研的和亟待解决的不足。
其实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内容的性,可供选择的教学素材也非常多,教学策略灵活多样,这都为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了很好的条件。
把开放性这条道路走下去,才能以过去的教学束缚中走出来,保障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和学生的学习地位,让素质教学的落实。
1 尊重学生个体,挖掘学生潜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我并不对老师讲课的艺术感兴趣,课堂教学的效果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看老师。
”在过去的课堂上,教师是绝对的核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
长久下来,教学方式的弊端也渐渐显现,学生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思维得不到培养,个性也开始丧失,久而久之,培养的不是社会所需要的具有革新能力的人才,而会是人云亦云的鹦鹉式的代言人。
所以,旧的教学方式是不适合现代教学理念的,对于学生的心智、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
革新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学中有发挥的空间,转变学生被动听课的最好策略是把课堂交给学生。
如在上八年级下册杜牧的《赤壁》这一课时,就先由学生自由发挥,讨论杜牧这位诗人;讨论杜牧其他有名的诗词;讨论赤壁的有关信息;也讨论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和事迹等。
初中语文“开放式”教学情境如何创设

初中语文“开放式”教学情境如何创设时代的发展促进了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更新,时代需要创新人才。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探索语文教学方法符合时代要求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必须改变封闭的课堂教学方式,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采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心灵的开放和教育时空的开放,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境中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呢?我认为,语文教学应发展学生思维,培养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积极进取、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应为学生创设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自主活动中进行科学的探索,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放式”教学情境的基本特点是:动态、变化、发展、民主、愉悦、互动、选择、活动。
可从以下方面人手创设这种“开放式”情境。
一、创设开放式的人文情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开放式的人文情境,建立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置身于一种敢于想象、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的学习氛围中。
在教学《安塞腰鼓》时,我先给学生放了一段黄土高原上一群茂腾腾的后生奋力击鼓的录像,配合激越的音响,让学生对“安塞腰鼓”有一种感性认识;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安塞腰鼓那宏伟的场面、雄壮的声音,领略击鼓后生热情奔放、奇伟磅礴的力量,感受他们要冲破束缚,走向新生的强烈愿望。
之后我问:“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呢?”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有的说:“是歌颂生命中奔腾不息的力量。
”二有的补充:“对,因为这股力量是由安塞腰鼓表现出来的。
”有的说:“应是歌颂阳刚之美,因为一群朴实得就像那片红高梁的茂腾腾的后生,他们释放的能量,表现了一种独特的美。
”还有人提出不同见解:“主要表现了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愿望,因为贫痔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使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因袭重负的力量。
如何构建开放有活力的初级中学语文课堂.doc

如何构建开放有活力的初中语文课堂-初中语文教学目前逐渐变得单调而缺少趣味,枯燥起来,很多学生都害怕学习语文,逐渐远离热爱语文的道路。
分析其原因,主要不是在于学生,而是语文教师造成的。
初中语文教师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地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会关闭学生语文乐园徜徉,让学生在初中语文知识宝库面前停止求索的脚步。
因此,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加快乐地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在语文知识的乐园里尽情地遨游,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尝试这些方法进行行动:一、运用教师的文学素养,感染学生热爱语文学习初中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热爱学习语文,就要首先自己成为语文学习的衷爱者,吸引学生打好语文知识基础,重视语文文化积累,实现教师的内化素质,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语文理论学习,提升语文文学素养,运用美好的教学语言影响学生,关注语言的美感训练。
教师也要在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教师批改学生语文作文的时候,也要重视学生优美语言的赞美,赠送学生美好的诗词名言,帮助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师的感召之下,教师也逐渐积累名言佳句,带领学生一起制作摘抄积累的本子,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感受了语文学习的乐园,提高了教学的潜移默化的长远的效果。
ﻪ二、运用语文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感悟语文ﻪﻭ语文是教师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社会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和人的生命共同的存在。
教师要带领学生感悟语文的美,充分挖掘语1.紧抓课文学习的无穷的魅力,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和魅力。
ﻭ本中的美文佳作,吸引学生反复阅读ﻪﻭ课文中有很多精彩的课文,教师要带领学生感悟语文课本写人、记事、描景、状物的迷人的美。
教师要抓住课文思想折射的真、善、美,寻找课文的美点,激发学生努力咀嚼,细心品味,认真感悟,用心欣赏,让学生的心灵得到陶冶和浸渍,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提升。
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感悟美文,让学生反复诵读。
关于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建设策略范文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建设策略关于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建设策略范文开放而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新时代每一位教师和学生所期盼的。
教学改革从未停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x]语文教师深知自己的责任,也明白应不断追求,与时俱进。
于是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求语文课堂既有生机,又能促使学生学有所获,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很多的教学实践表明,只要遵循教师“导”、学生“主”的原则,合理地运用好的教学方法,就能促使课堂充满活力,从而建设开放而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1)追求大容量,课堂缺乏生机。
长期以来,我们追求环节完整、容量较大、节奏紧凑的课堂,我们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教给学生最多的知识,我们希望零遗憾,于是行云流水式的课堂越来越多。
而这样的课堂中,大多教师既是主导,又是主体,教师的告知代替了学生的体验,教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思悟,个别学生的学习代替了全班学生的学习……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我们只是获得了眼前的顺利,渐渐地,慢慢地,那丰富多彩的语文在学生面前失去了生机和活力,语文课堂也渐渐沉闷。
(x)为应试而教学,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因为要成绩,很多教师殚精竭虑,凡是教科书上的一字不落地要讲给学生,觉得这是重点,那也是重点,即便是同类型的细节,也认为不拎出来不行,如果考到,就是自己的失职。
结果,同一类型的内容,老师不强调,很多学生还是不知道。
因为学生不会迁移,不会变通。
老师在追求成绩的时候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更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我们的学生渐渐变得死板。
二、建设开放而高效的语文课堂的策略(一)牢记学生是“本”,科学运用教学方法什么是高效的好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x]。
科学运用好的教学方法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辨力、创新力等,比如“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它从数学学科成功走向其他学科,包括语文学科。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初中语文课堂[论文]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初中语文课堂[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d448c2aaf45b307e871973d.png)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初中语文课堂语文是一门开放型学科,因此语文教学的思路不能封闭和限制,不应该被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限制住,构建一个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学习的有效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初中语文教学正处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理应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将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到实处,培养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不能仅靠教授教材知识。
语文属于语言类学科的范畴,兼具人文性,因此建设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初中语文课堂应该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社会性。
一、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初中语文新课堂建设的关键初中语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查方法还是语文试卷考试,而语文学习并不是单纯为了考试。
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要求下,没有一位老师会绕开语文考试而去教授语文,语文应试和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需要老师协调好。
如今初中语文课堂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摒弃,将语文基础知识传递给学生,布置背诵作业和书写作业记忆基础知识,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般流程。
即使一些老师在课堂上有新点子,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学生进入良好的语文学习状态,但是不会持久,一次两次地进行“花样教学”,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没有显著作用。
因此,如何建设一个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离不开语文老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水平的提高。
首先应该以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为基本原则,抛弃固定僵化的模式,变革传统中单一、枯燥的教学课堂。
课堂时间的分配上,语文老师要将讲课的时间和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分配好。
一堂课中,老师不能喋喋不休,也不能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
很明显,喋喋不休的老师不是一位能够掌握好分寸的好老师,如果任由学生自由活动一节课,也是很不负责任的,因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并不强;所以可以分配一部分时间由老师讲解基本语文知识,另一部分时间由学生讨论、自主学习,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创造性地学习语文。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语文教学素材的获取是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就是语文素材的发源地,仅依靠课本教材无法使语文课堂开放有活力,须向教材以外延伸。
如何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初中语文课堂

诗词 的阅读进 行播放 。这 样的教学方式 ,不仅可 以有效 的增加 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将学生的想 象力进行有效 的拓宽 。 2 . 注重 阅读 能力 的培养是写好作文 的重要途径 引导学生广 泛阅读 ,拓 宽学生视野 。学生 只有进行广泛 的
阅读才能 积累丰富 的素材 ,积淀丰富 的知识 ,拓宽视野 ,提高 语文 能力 . 因此在 教学 中. 教 师不但要 引导学 生仔细 阕读 课本 中
初 中语文课 堂的一个重 要特点就是拥 有大量 的教学方案 , 这就要 求教师要 不断改进 实验教学方法 ,注重实 验的创新 和探 索 ,对 教材 中的实验进行 改造 、拓展 和延伸 ,激 发学生 的学 习 兴趣 ,强化学 生学 习能力 的培养 。那 么如何才 能实现初 中语 文 堂教学 的创新教育 呢? ’ 巧用多媒体 。丰富作文素材 。优化作文教学 利用 现代教学 手段可 以给学生提供 大量 的视 觉 ,听觉形象 能使学生简便 、快捷地 直观现象感觉 真切 自然甚至可以身临其 , 境进入 由形象 色彩 、声 音等 昆 合 构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 、 趣味 化形象化诱 发 了学生 的情感体 验加 大 了有效 信息 的接受 量 这为 丰富学生 的表象开 拓学生的思维 空间提供 了物质基础 。这 样在 作文教学 时可突破 时空的 限制 ,将 人 、事 、物 ,生动 地展 现在 学生 面前 ,既丰 富了他们 的生 活又为他们 提供 了作文 的素 材. 开辟 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 , 促进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的形成 、 联想 想像力 的增强 ,审美能力 的提 高 ,如作文课 上 ,投影 漫画 《 妈妈 水开 了 》,要求 学生仔细观察 分析漫 画内容 ,然后 根据 此漫 画 ,分别 用描写 ,说 明和议论 的表达方式各 写一段话 。学 生写 完后 . 教师投 影预先写好 的三段 例文 ,引导学生分 析 比较 三 段文 字的不 同之处 ,然后 让学生对 照 自己的习作 ,找 出存 在问 题并 作修改 ,再投影学 生修改前后 的习作大家评 评 ,议议 。最 后再 让学生结 合漫 画内容 ,联 系 自己实际 ,谈感 受 ,谈体 会 , 通过这样 的训练. 使 学生很快掌握 了描 写 、说 明、议论等表 达方 式 的区别 ,同时提高 了学生的观察 分析能力 写作 能力 和 口头表 达能力 。 二、加强情感教育 。创设和谐课堂 1 . 提升教师 的文 学修 养 ,感染和熏陶学生 教 师是学 生的榜样 ,学生一般都对 老师有模 仿心理所 以 , 教师 必须要拥 有深厚 的语文素养 ,扎实 的语文 功底和宽厚 的文 化积 累 ,才 能使学生喜 欢学习语文 。因此 ,教 师要不 断学 习 , 努 力提 自身的文学修 养 ,用 自己的 专业能力 和文学素养 去 “ 征 服 ”学生 ,用美好 的语 . 言感染 和熏 陶学生 ,让学生在教 师的榜 样 带动下喜欢 语文 。比如 ,教师在 平时就可 以在课堂上 给学生 背诵 一首 意境优美 或者励志 的诗 ,或者在作 文本上写 上激励学 生 的名言警 句让 ,学 生在潜移默化 中学到语 文知识 ,从 而对语 文产 生兴趣。 2 、加强师生 之间的情感交 流 在课 堂教 学中 ,师 生之间必须要进 行足够 的情感交流 ,这 是 提高课 堂教学效率 的重要环节 。在课堂上 ,教师如果 不顾学 生 的感受 只是 一味地 灌输知识 ,就 是 “ 填鸭式 ”教学 ,使得学 生机 械地 听讲 ,死板地 记忆知识 ,课堂教学 也会 ,低效率 的不 会 成功 的。因此 ,教师必须要 和学生交流 ,以便及 时知道学生 的学习情 况 ,对教学 流程进行及 时的调整 ;学生必须 和教师及 时沟 通跟上启 发思维 ,积极大胆地发 问,以便跟上教师 的节奏 , 完成 教学任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