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配制
化疗药物配置的规范流程

化疗药物配置的规范流程化疗药物的配置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下面是化疗药物配置的规范流程:一、患者信息核对1.提供患者的病历号、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与患者或就诊卡进行核对,确保患者身份准确无误。
二、医嘱核对1.护士进行医嘱复核,确认化疗药物的名称、剂量、频次等信息是否与医生开具的医嘱一致。
2.若发现医嘱不规范或有疑问,及时与医生沟通核实。
三、药品准备1.根据医嘱,准备所需化疗药物。
一般情况下,准备过程需要佩戴一次性手套和口罩,确保操作的洁净和安全。
2.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包装完整性,如发现药品过期或包装有损坏,应立即汇报给主管护士或药剂师,重新准备药品。
四、药品配置1.根据化疗药物的特点,进行合理的配置。
常见的配置方式包括溶解、稀释等。
2.针对不同的药物,配置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a.剧烈振荡的药物应轻轻旋转容器摇匀。
b.粉末溶解后应用过滤器过滤以去除沉淀。
c.稀释后的药物应轻轻旋转容器摇匀。
d.纯化水、生理盐水等配置药剂时,要使用灭菌或高纯水,注意水质的清洁度。
e.药物配置完成后,应标明药品的名称、浓度、配伍情况、配置日期、操作人员等信息。
六、核对和签名1.配置完成后,进行核对和签名。
2.护士进行自我核对,确认所配置的药物与医嘱一致。
3.药剂科的工作人员也要进行第二次核对,以确保配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完成核对后,护士应在相关记录单上签名,完成药品配制的流程。
以上是化疗药物配置的规范流程,通过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可以确保化疗药物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同时,在整个配置过程中,护士还需注意防护措施的使用,避免药物对自身产生危害。
化疗药物配置规范控制

化疗药物配置规范控制介绍化疗药物配置规范控制是确保化疗药物正确配制和使用的重要环节。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规范控制指南,以确保化疗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配制准则1. 配制环境:化疗药物应在专门的配制室或区域内进行,以避免交叉污染和误用。
配制室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如药物管理法规和药物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等。
2. 配制人员:配制化疗药物的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资质和培训,包括但不限于药师、护士等。
他们应熟悉药物的配制流程,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
3. 配制设备和工具:配制过程中应使用符合标准的设备和工具,如药品称量器、药品混合器等。
这些设备和工具应定期检验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4. 配制流程:配制过程中应按照标准的流程进行,包括药物的称量、混合、稀释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应记录和核对,以确保药物配制的准确性。
5. 药物储存:配制好的化疗药物应储存在符合标准的储存条件下,如避光、低温等。
储存区域应有明确的标识和分类,以避免混淆和交叉污染。
质量控制1. 药物验收:每批化疗药物应进行验收,包括外观、包装、标签等方面的检查。
同时,应核对药物的有效期和批号,确保其符合规定。
2. 药物标识:每个药物容器都应有清晰的标签,标明药物名称、浓度、配制日期、有效期等重要信息。
标签应粘贴在物品上,避免使用易脱落的标签。
3. 药物记录:每次药物配制都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药物名称、剂量、配制人员、配制日期等信息。
这些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查证和追溯。
4. 药物抽检:定期进行药物抽检,确保配制出的药物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抽检结果应记录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安全控制1. 个人防护:配制化疗药物的人员应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这些防护用品应定期更换,以确保其有效性。
2. 废弃物处理:废弃的化疗药物容器和配制工具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他人造成伤害。
废弃物处理应符合法规和安全操作程序。
3. 事故应急处理:配制过程中发生事故或意外情况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包括报告上级、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等。
化疗药物配置及注意事项

2. 表柔比 星
剂量为60-90mg/m2,静脉注射3-5分钟。 剂量为100-135 mg/m2,5-10分钟内静脉注射 或30分钟内静脉滴注用完。
注意事项: 1、本品不能与肝素合并使用,以防发生沉淀。 2、未接受过蒽环类治疗的病人,仅在表阿霉素蓄积剂量超过
1000 mg/m2时才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但在治疗期间仍应严密监测 心功能。
常用化疗药物的配置及注意事项
龙岩人民医院 外二科 陈光浩
.
烷化剂
.
1. 环磷酰胺
• 20-30ml生理盐水溶解,缓慢静脉推注
注意事项: 1、环磷酰胺不易溶解于水,需加热促进溶解,但温度不能超过60度,而且必
须在完全溶解后方能注射用。环磷酰胺水溶液仅能稳定2-3小时,最好现配现用。 2、本品为氮芥类抗肿瘤药。在体外无活性,进入体内后在肝或血液中进行活
.
3. 吡柔比 星
10ml-50ml注射用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静脉注射。
注意事项: 1、本品难溶于生理盐水,故不宜用生理盐水做溶剂。 2、溶解后药液,即时用完,室温下放置不得超过6小 时。
.
4. 博莱霉 素
2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缓慢静脉注射。 2-5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肌肉注射。 注意事项: 1、注射4-5小时后可能回发生发热反应,但是不用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 如病人无法忍受,可减少用药剂量,必要时用预防性应用解热镇痛药。 2、潜在的致死性肺毒性可见于接受该药患者的10-20%,年龄超过70岁, 化疗前曾接受过胸部放疗以及总量超过400单位者更易发生。
.
紫杉醇
2、本品滴注开始1小时内,每15分钟测血压、心率和呼吸 一次。
3、药代动力学资料证明顺铂后给予本品,本品清除率大约降低 30%,骨髓毒性较为严重。
化疗药物配置流程

化疗药物配置流程配置化疗药物时,不仅可能会对操作者造成职业伤害,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护理同仁一定要学习、掌握化疗药物正确的配置流程和方法,保护自己,保护环境。
1. 用物准备:鞋套,帽子,口罩,防护镜,防护服,乳胶和橡胶手套,吸水纸或防护垫,酒精棉片,锡纸,袋子,注射器,盐水,标贴,西林瓶,锐器盒,垃圾桶2. 铺巾:注射器,西林瓶,盐水置于吸水纸上;3. 搽拭:擦拭西林瓶,使用70%酒精棉片,同一方向搽拭三次;4. 抽吸盐水:吸取液量不应该超过注射器容量的75%,以避免注射器活塞从针筒内脱出。
5. 往西林瓶加入盐水:以45度角将针头插入西林瓶,直至斜面有一半得到覆盖,将注射器和西林瓶垂直,插入瓶塞内,回拉注射器活塞,将西林瓶内的气体抽入注射器内,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所有稀释液被注入西林瓶内,且空气被抽入注射器,针头完全没入西林瓶内;在西林瓶内产生负压,在不推动注射器活塞的情况下使注射器内的稀释液流入西林瓶内,如果必须推动活塞,则应缓慢仔细操作,交换尽量少液体和空气。
6. 融化:握紧西林瓶和注射器,缓慢转动,确保所有药粉溶于溶液;7. 抽吸药物:翻转(倒置)西林瓶,逐步缓慢抽取适量药液并打入等量空气,抽吸所需药液时必须保证针头插在西林瓶内,剩余的药物也必须留存在西林瓶内。
保持西林瓶直立位置,抽吸少量空气至针栓处,当拔下针头前必须确保针栓处没有药物。
8. 往输液袋中加药:擦拭加药口,把危险药物注入输液袋,9. 加药口处置:药物加入输液袋后,注射器、西林瓶放入锐器盒,擦拭加药口,并贴加药口保护贴;10. 擦拭袋身:无菌纱布擦拭袋身。
11. 贴标贴:给调配好的药物贴标签,包括药物标签,危险药物警示贴;12. 包装:最后换上干净的手套将输液袋放入可密封袋子,防止渗漏。
临床常用化疗药的配置方法

临床常用化疗药的配置方法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配置方法是通过计算患者体表面积(BSA)或体重来确定药物的剂量,然后将药物溶解、稀释或混合成适当的浓度以便于患者使用。
首先,需要确定患者的体表面积或体重。
体表面积通常使用DuBois公式(BSA=0.007184×身高^0.725×体重^0.425)或Mosteller公式(BSA=√((身高×体重)/3600))进行计算。
体重通常使用实际体重或理想体重。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第二步是确定药物的剂量。
化疗药物的剂量通常以单位面积剂量(mg/m^2)或单位体重剂量(mg/kg)表示。
单位面积剂量通常使用患者的体表面积来计算,而单位体重剂量通常使用患者的体重来计算。
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剂量。
第三步是将药物溶解、稀释或混合成适当的浓度。
根据药物的特性和使用方式,有不同的配置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配置方法:1. 注射剂:将药物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通常是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
根据药物的要求,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药物的浓度和容量。
2. 静脉注射:将药物稀释在适当的溶液中,通常是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
根据药物的要求,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药物的浓度和容量。
注射速度要适当,通常在30分钟以上静脉注射完毕,避免过快或过慢。
3. 口服剂:药物通常是以片剂或胶囊剂的形式给予患者。
根据医生的建议,确定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式。
通常需要患者在进食前或进食后服用,并根据需要定时服药。
4. 局部用药:根据药物的要求,可以将药物直接涂抹在患者的皮肤、黏膜或其他病灶上。
根据医生的建议,确定药物的使用方式和频率。
最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计划,确定化疗药物的使用频率和疗程。
通常需要患者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以确保药物能够发挥最佳的疗效。
总的来说,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配置方法主要包括确定患者的体表面积或体重、计算药物的剂量、将药物溶解、稀释或混合成适当的浓度,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完成配置过程。
三甲医院配置化疗药物操作规程

三甲医院配置化疗药物操作规程一、备药1.配药前洗手穿防护衣,佩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戴聚氯乙稀手套,其外套一乳胶手套。
在操作中一旦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
2.操作台面应覆以一次性防护垫,减少药液被污染。
一旦污染或操作完毕,应及时更换。
3.割据安瓿瓶前应轻弹其颈室,使附着之药粉降至瓶底。
打开安瓿时应垫以纱布,以防划破手套。
4.打开粉剂安瓿时应用无菌纱布国围绕安瓿颈室,溶解药物时,溶酶应沿瓶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行搅动,以防粉末逸出。
5.瓶装药物稀释及抽取药液时,应插入双针头,以排除瓶内压力防止针栓脱出造成的污染。
并且要求抽取药液后,在瓶内进行排气和排液后再拨针,不使药液排于空气中。
6.使用锁头注射器和针腔较大的针头,以防注射器内压力过大,使药液外溢。
7.抽取药液可选用一次性注射器,并应注意抽取药液以不超过注射器容量3/4为宜。
抽取药液后放于垫有取氯乙稀薄膜的无菌盘内备用。
每次用后按污物处理。
8.在完成全室药物配备后,需用75%酒精擦拭操作柜内室和操作台表面。
9.备药后所用一切污染物应放于污物专用袋集中封闭处理。
10.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用肥皂及流动水彻底洗手,有条件者可行沐浴,减轻其毒性作用。
二、静脉给药1.静脉给药时护士应做好个人防护并戴手套。
2.静脉滴注药液时,最好采用闭密式静脉输液法,注射溶液以塑料袋包装过宜,以便液体输入后污染物品处理。
3.静脉给药进,若需从莫菲氏滴管加入药物,必须先用无菌绵球围在滴管开口处再行加药。
其速度不宜过快,以防药液从管口溢出。
污染后注射器和针头应完整处理入入专用袋中,以免拨下针头药液撒漏造成污染。
4.操作完毕,脱掉手套后用肥皂流动水彻底洗手。
化疗药品配置控制的制度设计

化疗药品配置控制的制度设计引言化疗药品的配置控制是确保临床使用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化疗药品配置控制的制度设计,旨在简化流程并避免法律复杂性的干扰。
设计原则化疗药品配置控制的制度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独立决策:所有决策必须独立完成,不依赖于用户协助。
2. 简化策略:采用简单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的出现。
3. 依据可确认内容: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制度设计1. 影像确认在化疗药品配置前,进行患者影像确认,确保患者身份正确。
使用可靠的患者信息系统,如电子病历系统,进行影像和患者信息的核对。
2. 医嘱审核医嘱审核环节是确保化疗药品使用的重要环节。
设计一个医嘱审核制度,由医师或相关专业人员对化疗药品医嘱进行审核,并记录审核结果。
3. 药品采购制定明确的药品采购流程,确保药品的质量和供应的可靠性。
与可靠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进行药品质量检查。
采购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法律和药品知识,以确保采购过程的合规性。
4. 药品配送设计一个药品配送制度,确保化疗药品按时准确地送达到临床使用的地点。
制定配送标准和流程,定期进行配送质量的检查和评估。
5. 药品管理建立一个药品管理系统,确保化疗药品的存储、使用和处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药品管理的标准和流程,定期进行药品库存的盘点和检查。
6. 监测与评估建立一个监测与评估机制,对化疗药品配置控制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测和评估。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制度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结论化疗药品配置控制的制度设计应遵循独立决策、简化策略和依据可确认内容的原则。
通过影像确认、医嘱审核、药品采购、药品配送、药品管理以及监测与评估等环节的设计,可以有效简化流程并确保化疗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化疗药物配置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防止化疗药物配置过程中的污染和意外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化疗药物配置中心负责化疗药物的采购、储存、配置和发放工作。
2. 医护人员应接受化疗药物配置的专业培训,掌握化疗药物配置的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知识。
3.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化疗药物配置中心的监督和检查。
三、化疗药物配置场所及设施1. 化疗药物配置中心应设置在空气流通、光线充足、远离污染源的区域。
2. 配置中心应配备生物安全柜、防护服、手套、口罩、帽子、眼罩、防护眼镜、防护垫等防护用品。
3. 配置中心应配备通风设备,保持室内空气质量。
四、化疗药物配置操作规程1. 配置人员应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帽子、眼罩、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品。
2. 使用生物安全柜进行化疗药物配置,确保操作过程中空气流通。
3. 配置化疗药物时,应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
4. 配置过程中,如发现药物污染或泄漏,应立即停止操作,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5. 配置完成后,将化疗药物放置在专用容器中,标明药物名称、剂量、配置日期等信息。
五、化疗药物储存及废弃物处理1. 化疗药物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专用储存柜中,避免阳光直射。
2. 药物储存柜应定期清洁、消毒,保持整洁。
3. 化疗药物废弃物应按照医院废弃物处理规定进行分类、包装、运输和处置。
六、安全防护知识培训1. 化疗药物配置中心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2. 培训内容包括化疗药物配置操作规程、防护用品使用、废弃物处理、紧急事故处理等。
3. 医护人员应参加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七、监督检查1.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定期对化疗药物配置中心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2. 配置中心应积极配合检查,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
八、附则1. 本制度由化疗药物配置中心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化疗药物配置安全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化疗药物配置的安全意识,确保化疗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安全,降低感染风险,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