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8、成语故事》课件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成语故事∣苏教版(共15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成语故事∣苏教版(共15张PPT)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 021年8 月上午 11时52 分21.8. 311:52 August 3,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1年8 月3日 星期二1 1时52 分59秒1 1:52:59 3 August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上 午11时5 2分59 秒上午1 1时52 分11:52: 5921.8. 3
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装出 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
江苏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 | 上册
初读
楚国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南郭先生给你什么印象? 张僧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那文中又是怎样具体描述的呢?
江苏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 | 上册
精读
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 一件什么事?
那个楚国人怎么夸自己的矛和盾的呢?请同 学们找出相关句子。
江苏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 | 上册
精读
“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 他。” “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那个楚国人_______________,回答不上来了。”
江苏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 | 上册
精读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
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
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
齐吹给他听。
比较这三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
江苏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 | 上册
精读
“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装 出吹得样子,居然得到和别人一样的俸禄。”
这句话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成语故事PPT课件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成语故事PPT课件苏教版

说一说:
读了这则故 事,你知道了什 么道理?
滥 竽 充 数
滥:不加选择。 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
充:指冒充 。
数:就是数目 。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南郭先生从来不会 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 和别人一样的俸禄?
比较下面三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 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成语:人们长期以 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 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 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 有出处 。
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初 读 课 文
读书要求: 1、注意读书姿势。
2、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3、把生字生词圈出来多读几遍。
4、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máo
dùn
chǔ
ruì
矛 盾 楚

(矛盾) (盾牌) (楚国) (尖锐)


yùn

壁 逼 韵

(佩服) (壁虎) (逼迫) (韵母)
腾空 墙壁 张口结舌 神韵 逼真 自相矛盾 画龙点睛 惊叹不已
自 相 矛 盾
轻声自由朗读课 文,想一想:这个故 事讲的是件什么事 ?
古代一个人卖矛和盾, 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 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 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 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夸口:说大话。 谁来用“夸口” 的语气读读这则故 事?
那个楚国人张口结 舌,回答不上来了。
“张口结舌”可以
用什么词语来代替?
(目瞪口呆、慌慌张张、
哑口无言、吞吞吐吐 。)
你能用一句话描述 一下那个楚国人当时的神 情吗?
想 一 想 :
同学们,在平 时的生活中你有没 有犯过与此人同样 的错误呢?你周围 有没有人犯过这样 的错误?

《成语故事》ppt课件

《成语故事》ppt课件
总结词
传承历史文化、丰富语言表达、促进文化交 流
详细描述
成语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 成语,人们可以了解到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理解古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同时, 成语也是语言表达的重要手段,使用成语可 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此 外,成语还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有助于不同
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
03
成语故事的教育意义
诚信教育:以“一诺千金”为例
总结词
通过“一诺千金”这个成语,教育孩子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
详细描述
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一个遵守诺言、信守承诺的故事,强调 了诚信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引导孩 子认识到诚实守信的品质是建立信任和友谊的基础,是成长 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亡羊补牢:故事的起源与含义
总结词
讲述了一个人失去羊后及时修补羊圈的 故事,强调及时纠正错误的重要性。
VS
详细描述
战国时期,楚庄王因沉迷酒色而荒废朝政 ,导致国家衰败。大臣孙叔敖用“亡羊补 牢,未为迟也”来劝诫楚庄王及时纠正错 误,重振国家。后来楚庄王听取了孙叔敖 的建议,励精图治,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 一。这个成语比喻出了问题之后及时纠正 ,避免同样的问题再发生。
画蛇添足:故事的起源与含义
总结词
讲述了一个本意画蛇比赛却因多余动作而失败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不要过头。
详细描述
战国时期,楚国有一家人举行画蛇比赛,谁先画好谁就赢。其中一人很快画好了 蛇,却因自认为无人能及而给蛇添上了脚。结果这个多余的动作导致他输掉了比 赛。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做事过头,反而弄巧成拙。
02
精选成语解读
一鸣惊人:故事的起源与含义
总结词

五年级上册-第八课《成语故事》PPT课件

五年级上册-第八课《成语故事》PPT课件

画龙点睛
这四条龙张牙舞爪,形象逼真, 但奇怪的是都没有画上眼睛。
游客看了,觉得缺少神韵, 很是惋惜,就请张僧繇把龙的 眼睛补上去。张僧繇推辞说, 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游客 不信,都以为张僧繇在唬人。
大家一再要求,张僧繇只好 提起笔来,轻轻一点。
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电闪 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 誉 之 自 曰 ( yuē):“ 吾 盾 之 坚 , 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何如?”其人弗(fú)能应也。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 百人。南郭处( )士请为王 吹竽,宣王说( )之,廪 ( )食以数百人。宣王死, 湣( )王立,好( )一一 听之,处士逃。
一是书本记载:古 代寓言、古典作品、历 史典故 ……
二是民间口语
8 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
抓关键词句,揣摩蕴含的道理
1.“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 么矛都戳不穿它。”
2.“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 盾它都能戳穿。”
《自相矛盾》这则成语 比喻语言、行为前后自相抵 触,无法自圆其说,讽刺无 视实际、随意夸大。
滥竿充数
滥竽充数
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 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 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 人一样多的俸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滥竽充数》这则成 语比喻没有本领的人混 进来冒充有本领,或以 次货冒充好货,终究有 一天会原形毕露。
《画龙点睛》这则成 语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 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 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行之有效 意在笔先 鞭长莫及 全力以赴
笑逐颜开 先睹为快 急中生智 赴汤蹈火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成语故事|苏教版 (共20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成语故事|苏教版 (共20张PPT)

说明了 什么
没有真才实学而弄虚作假的人,最终 总要败露的。
1、张僧繇画的龙开始为什么不点睛? 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子?
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了? “点睛”的结果怎样?
3、人们的态度前后发生了什么样的 变化?
4、结合故事和生活实际说说“画龙 点睛”的意思。
成语填字大比拼:
自( )( )( )
自告奋勇 自力更生 自食其力 自强不息 自由自在 自知之明 自高自大 自作聪明 自不量力 自愧不如 自欺欺人 自以为是
滥竽充数成 功的原因
①宣王喜欢讲排场,三百人一齐吹竽。 ②南郭先生很会弄虚作假,钻人家的空子。
滥竽充数数成 功的原因
①齐宣王喜欢讲排场,三百人一齐吹竽。 ②南郭先生很会弄虚作假,钻人家的空子。
滥竽充数失 败的原因
①齐湣王 喜欢吹竽的人一个挨一个吹给他听。
②南郭先生本来就不会吹竽。
“我的矛锐利得很,不 论什么盾都戳得穿。”
“我的盾坚固得很,不 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用你的矛戳你的盾, 会怎么样呢?
那个楚国人

回答不出来了。
那个楚国人( ), 先夸口说( ),又夸口 说( ),围观的人问他 ( ),他( )。
思考题
1.读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感受? 2.《自相矛盾》中的人可笑吗?可 笑在什么地方?
3.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滥竽充数
1、为什么南郭先生能够混在乐队里 吹竽充数?他是怎样充数, 而又不被 发现的? 2、后来,南郭先生为什么偷偷地逃 走了?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lspjy
滥竽充数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 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有个南郭先 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每 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 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 别人一样多的俸禄。齐宣王死了,他 的儿子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可是他 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 单独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精选)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 成语故事课件 苏教版

(精选)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 成语故事课件 苏教版
27.宁可失败在你喜欢的事情上,也不要成功在你所憎恶的事情上。 68.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经验。 3.若不抽出时间来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你最终将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应付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32.其实这么多事情走过来,你会发现,人生无处不是转弯的地方。 36.最困难的选择无非只有两个选项,你敢,或不敢。 48.万里寻山历百艰而无悔,一朝见井纵九死以何辞。 86.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有一门必修课叫孤独。
夸口:说大话。
谁来用“夸口” 的语气读读这则故 事?
那个楚国人张口结 舌,回答不上来了。
“张口结舌”可以
用什么词语来代替?
(目瞪口呆、慌慌张张、
哑口无言、吞吞吐吐 。)
你能用一句话描述 一下那个楚国人当时的神 情吗?

同学们,在平 时的生活中你有没
一 有犯过与此人同样
想 的错误呢?你周围

有没有人犯过这样 的错误?
自 学
默读课文,思考:
(1)点睛前的龙是 什么样子的? (2)张僧繇为什么 不给龙点睛? (3)“点睛”的结 果怎样?

游客们看到
象 画上眼睛的龙真
说 的腾空飞去,会
话 说些什么呢?
再见
68.你要记住你不是为别人而活,你是为自己而活。 7.穷人由于缺乏教育,使得人穷的同时,不仅志穷还有着更多的智穷。 80.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到头来我们注定都是孤独的。 4.每个人都在努力,并不是只有你满腹委屈。 1.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 29.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记昨天的痛! 72.活在当下,做在当下。 41.你想的越多,顾虑就越多;什么都不想的时候反而能一往直前。你害怕的越多,困难就越多;什么都不怕的时候一切反而没那么难。别害怕别顾虑,想到就去做。这世界就是这样,当你把不 敢去实现梦想的时候梦想会离你越来越远,当你勇敢地去追梦的时候,全世界都会来帮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相矛盾》
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文中谁 在说大话呢?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
“夸口”:说大话 “我的盾坚固的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 它。”
“我的矛锐利的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 穿。”
《自相矛盾》
3、“张口结舌”什么意思呢? “张口结舌”: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 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呢? 自相矛盾 ”的意思吗? 你能说说“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语言、行 动前后不一致,相抵触。
《滥竽充数》
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 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 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画龙点睛》
自学《画龙点睛》 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1)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 睛”? (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3)“点睛”的结果怎样?
《画龙点睛》
讨论,指导朗读。 (1)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的?所以人们 觉得怎样?
《自相矛盾》
4、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 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 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什么。
《滥竽充数》
说说“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意思。
这个成语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 却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 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选择带点词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 神 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 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 生动有力。
把词语补充完整。
张口( )舌 惊叹不( ) 乌云( )布 张牙( 爪 点( )之笔 电闪雷( ) ( )不舍 名( )其实

说说下面成语的意思。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按要求写成语。
(惊叹不已)
《画龙点睛》
讨论,指导朗读。 (5)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真的腾空而去, 会说些什么呢? 完成填空: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电闪 雷鸣,两条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游客 们惊叹不已,有的说 ;有的说 ; 还有的说: 。 他们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
《画龙点睛》
说说“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意思。
滥竽充数 张口结舌 张牙舞爪
《自相矛盾》
矛:古代兵器,在长杆的一 端装有青铜或铁制成的枪头。 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 挡刀箭的武器。
《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 事讲的是件什么事?
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 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 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 哑口无言。
1、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2、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3、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 4、非四字成语。 例:桃李满天下 、 有志者事竟成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 、 、 、 、 、 , 、 、 、 、 、 。 、 、 、 。 。


滥竽充数:①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有才学的人群中欺
骗别人;② 比喻以假冒充真的,以次冒充好的; ③用 来表示自谦,说自己的水平不够,只是凑数而已。 ②) 1做买卖要按质论价讲究信誉,不能以次充好滥竽充数。( 2不懂就不懂,不能在大伙儿里边滥竽充数不懂装懂。( ① ) 3、班长小红谦虚地说:“这次被评为文明班级,都是全 体同学干出来的,我不过是滥竽充数,挂个空名而已。 ③ ( ) 4、德化南门农贸菜市场有一些经营者把烂鱼放到鲜鱼中 ② 滥竽充数以高价格卖出。 ( )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成语:人们长期以来 习 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 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 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máo
dù n
பைடு நூலகம்chǔ
ruì


yù n




sāi
壁 逼 韵
sēng

chuō




矛盾 锐利 神韵 戳穿 墙壁 腾空 俸禄 楚国 逼真 推辞 自相矛盾 画龙点睛 惊叹不已
(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 少神韵) (人们觉得奇怪、可惜)
《画龙点睛》
讨论,指导朗读。 (2)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后 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 (应游客的一再要求)
《画龙点睛》
讨论,指导朗读。 (3)“点睛”的结果怎样?此刻人们的 态度又怎样? (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飞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