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系统安全分析

合集下载

第二章2系统分析—需求分析.

第二章2系统分析—需求分析.

(3)确定调研方案

调研方式
主导型
用户经验不足,认识不清晰,需要调研人员整理需 求概要内容,提交给用户进行分析和初步确认,最 终由用户和调研实施人员对需求内容进行细化、确 认的过程。 对调研人员要求较高; 与用户真实意图可能存在偏差。

(3)确定调研方案

调研方式
引导型
用户有较为完整、系统的知识、经验积累,调研人 员引导用户将需求阐述完整、清晰,最终由用户对 需求进行确认的过程称之为引导型调研。 用户和调研实施人员相互配合程度高 ; 此种调研方式的进度和质量风险最小 。


……
需求工程的主要阶段
需求工程 需求开发 需求管理
需 求 获 取
需 求 分 析
需 求 规 约
需 求 验 证
变 更 控 制
版 本 控 制
需 求 跟 踪
需 求 状 态 跟 踪
需求规格说明书
需求开发
需求验证 —— 帮 助确定实现了正确 的需求 需求获取 —— 搜集 与探索需求的过程
需求开发 过程
组织机构或用户对系统的高层次目标要求用户使用系统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必须要实现的软件功能内容层次常见非功能需求可用性计划开机时长平均故障时间间隔mtbf等高效性系统如何高效利用处理器磁盘空间通讯带宽灵活性向产品中加入其它功能需要多大劤力完整性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修改互操作性与其他系统交换数据或服务可靠性无错误的软件执行稳健性系统遭遇无效数据或其他干扰时继续正常运作的程度易用性用户友好易于使用符合人机工程维护性是否易于修正一个缺陷或改劢软件移植性把软件从一个操作系统移植到另一个所需的劤力支持平台数重用性为某个应用所设计的模块能被其他应用重复所用的程度测试软件模块或者所整合产品的难易度量化需求需求类型测量范例观感接受率易用性错误率性能与速度响应时间可靠性停工时间移植性平台数稳健性致命非致命错误比例维护性修改所需的时间和工作量大小源代码行数sourcelinescodesloc认证所符合的诸标准需求的来源调研前活动调研前活动调研实施调研实施识别调研范围组建调研团队确定调研方案调研准备前期沟通识别调研范围组建调研团队确定调研方案调研准备前期沟通决定了需求调研对象调研参与人员和调研周期的长短

7第二章 系统安全分析 预先危险性分析

7第二章 系统安全分析 预先危险性分析

4
表 2-5 事故发生可能性分级
级别
发生可能性
A
经常发生
B
容易发生
C
偶尔发生
D
很少发生
E
不易发生
F
极难发生
5
预先危害分析结果汇总列于表2-4。其中,把危险性分为发生事故可能性和后果
严重程度两栏。发生事故可能性等级划分见表2-5。
表 2-4 高炉拆装工程预先危害分析(部分)
施工阶段
危害
发生可能性
1,人员高处坠落 D
拆除 2,高处脱落构件击 B
阶段 伤人员 C
3,爆破拆基础伤人
土建 1,塌方
A
阶段 2,脚手架火灾
大量泄漏导致 人员伤亡
危险级别 Ⅳ
大量泄漏导致
毒物泄漏 反应过剩

人员伤亡
(2)高炉拆装工程预先危险性分析
建议的安全措施
·采用泄漏报警系统 ·最小储存量 ·制定巡检规程 ·过剩硫化氢收集处理系统 ·安全监控系统 ·制定规程保证收集系统先于装 置运行
在钢铁厂里需要定期进行高炉大修。鞍山钢铁公司针对高炉拆装工程进行的
3
f. 设置由硫化氢泄漏监控系统驱动的水封系统封闭储罐;
g.前教育、训练职工了解硫化氢的危害,掌握应急程序。
表2-3 为硫化氢输送系统预先危害分析结果汇总表。
表 2-3 硫化氢输送系统预先危险性分析(部分)
事故 毒物泄漏
事故原因 储罐破裂
事故后果
2
以控制,从而达到系统安全的目的。 (3) 结果汇总阶段 按照检查表格汇总分析结果。典型的结果汇总表包括主要事故、产生原因、
可能的后果、危险性级别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等。 2.3.2 应用实例

安全系统工程重点

安全系统工程重点

安全系统工程重点(共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绪论1.安全系统工程基础2.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3.安全系统工程的产生与发展安全系统工程,是以安全学和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安全工程、系统工程、可靠性工程等为手段,对系统风险进行分析、评价、控制,以期实现系统及其全过程安全目标的科学技术。

安全系统工程基础系统/System,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换言之,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元素组成的集合。

特性1.整体性:一个良好的系统,其整体功能一定“大于”各要素功能的”总和”。

一个不好的系统,其整体功能一定“小于”各要素功能的“总和”。

2.相关性:系统内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特殊关系,通过这些关系,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块,发挥其特定功能。

3.目的性:任何系统都是为完成某种任务或实现某种目的。

要达到系统的既定目的,就必须赋予系统规定的功能,这就需要在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即系统的规划、设计、试验、制造和使用等阶段,对系统采取最优规划、最优设计、最优控制、最优管理等优化措施。

4.环境适应性。

任何一个系统都处于一定的物质环境之中,系统必须适应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

在研究系统时,必须重视环境对系统的影响。

安全系统工程研究对象(1) 人子系统(2) 机器子系统(3) 环境子系统三个子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就使系统总体安全性处于某种状态。

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就是这种“人-机-环境”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安全系统工程研究内容(1)系统安全分析(2) 系统安全预测 (3) 系统安全评价 (4) 系统风险控制第二章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它是安全评价的基础。

通过系统安全分析,可以对系统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充分了解、查明系统存在的危险性,估计事故发生的概论和可能产生的伤害及损失的严重程度,为确定出哪种危险能够通过修改系统设计或改变控制系统运行程序来进行预防提供依据。

第二章系统安全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第二章系统安全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2.4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 Failure Model and Effects Analysis )是对系统各组成部分、元件进行分析的重要方法。

系统的子系统或元件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故障,而且往往可能发生不同类型的故障。

例如,电气开关可能发生接触不良或接点粘连等类型故障。

不同类型的故障对系统的影响是不同的。

这种分析方法首先找出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元件可能发生的故障及其类型,查明各种类型故障对邻近子系统或元件的影响以及最终对系统的影响,以及提出消除或控制这些影响的措施。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是一种系统安全分析归纳方法。

早期的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只能做定性分析,后来在分析中包括了故障发生难易程度的评价或发生的概率。

从而把它与致命度分析( Critical Analysis ) 结合起来,构成故障类型和影响、危险度分析( FMEC)这样,若确定了每个元件的故障发生概率,就可以确定设备、系统或装置的故障发生概率,从而定量地描述故障的影响。

2.4.1 故障类型系统、子系统或元件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能低劣,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时,则称为故障发生。

系统或元件发生故障的机理十分复杂,故障类型是由不同故障机理显现出来的各种故障现象的表现形式。

因此,一个系统或一个元件往往有多种故障类型。

表2-6 为一般机电产品、设备常见故障类型。

表2-6常见故障类型对产品、设备、元件的故障类型、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应及时了解和掌握,才能正确地采取相应措施。

若忽略了某些故障类型,这些类型故障可能因为没有采取防止措施而发生事故。

例如,美国在研制NASA卫星系统时,仅考虑了旋转天线汇流环开路故障而忽略了短路故障,结果由于天线汇流环短路故障使发射失败,造成1亿多美元的损失。

掌握产品、设备、元件的故障类型需要积累大量的实际工作经验,特别是通过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来积累经验242分析程序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四方面:(1)掌握和了解对象系统;(2)对系统元件的故障类型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3)故障类型对系统和元件的影响;(4)汇总结果和提出改正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系统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系统分析

二、运营安全系统分析方法
4.排列图分析法
排列图又叫主次分析图,是全面质量管理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排列图分析法将现场中 作为问题的废品、缺陷、事故等进行分类,获取数据,根据废品数量和损失金额排列顺序, 然后用柱形图表示其大小。因此,排列图分析法的核心目标是找到影响生产质量问题的主 要因素。
二、运营安全系统分析方法
2.安全检查表的类型 (4)工段及岗位安全检查表 工段及岗位安全检查表供工段及岗位进行自查、互查或安全教育使用,主要用于防止人 员失误操作引起的事故方面。 (5)专业性安全检查表 专业性安全检查表由专业机构或职能部门编制使用,主要用于专业性的安全检查或特定 设备的安全检查。
一、安全检查表基础知识
2.编制步骤
(3)编制成表 根据找出的危险点,对照有关制度、标准、安全要求等分类确定项目并写出其内容,按 格式编制成表。 (4)检查应用 在现场检查时,要根据安全检查表内容,一个一个地核对,并做出相应回答。
2.编制步骤
(5)整改 如果在检查中发现现场的操作与要求不符,说明存在事故隐患,应该马上整改。 (6)反馈 在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中,可能存在某些考虑不周的地方。如果在应用过程中发现问题, 应马上汇报反馈,进行补充完善。
第二节
安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表法起源于20世纪20 年代,是一种最常见的风险评价方法。该方法形式多 样,可以对现有的设备、设施或系统等进行评价,并获得定性的评价结果。
一、安全检查表基础知识
1.安全检查表的概念
系统地对一个生产系统或设备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各种不安全因素,确定检查项目 , 预 先以表格的形式拟定好问题清单作为实施的蓝本,这样的表格就称为安全检查表。
2.找出危险点
(1)数量不够。 (2)放置位置不当,不易被人看到。 (3)通往灭火器的通道不畅通。 (4)灭火器失效。 (5)灭火器选型不当。 (6)工作人员不熟悉灭火器的操作。

校园网系统安全设计与实现

校园网系统安全设计与实现

本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设计延边大学(题目:校园网系统安全设计与实现学生姓名:赵哲俊学院:工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2004级指导教师:王齐讲师二〇08摘要开放式一体化网络的安全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是一个集技术、管理、法规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

目前国内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还不能跟上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络上大量存在的计算机病毒、黑客行为、木马等安全威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校园网络的健康发展,利用何种技术措施保证校园网安全、高效地运行,已成为目前许多学校急需解决的研究课题。

目前,常采用的保护网络安全的技术主要有数据加密,防火墙,入侵检测、杀毒、访问控制等。

这些技术分别在一方面或多方面抵御着来自网络的安全威胁。

然而,威胁网络安全的计算机病毒技术、黑客技术、木马技术等却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在校园网的建设实践中,追求百分之百的网络安全是办不到的,综合运用多种网络安全技术建成一个相对安全的、符合一定安全需求的校园网才是明智的选择。

在对各种网络安全技术进行深入地探讨后,具体分析了延边大学校园网存在的安全问题,针对校园网在运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在信息系统安全理论的指导下,设计了总体网络安全体系方案。

在方案中,特别对防火墙、入侵检测、病毒防治等多方面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另外,在安全管理方面,给出了对校园网的管理意见。

关键词:校园网;网络安全;安全需求;安全策略AbstractThe security of the Opening Network is a problem concerning many area s and also a complex project of system engineering which involves techniques, management and laws.Domestic studies can not yet keep up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iques.The threatening of the computer virus an d hackers are affecting the health development of the campus network.And h ow to assure the security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campus network is beco ming the emergence research topic in lots of colleges.Recently,the popular technologies of protecting network include data-encry pting、firewall、IDS、killing-virus、access-controlling and so on.These technologi es resist the security threatening from network in one aspect and some aspe cts respectively.However,the technologies of computer virus and hacker are al so developed.In the building of the campus network,it is impossible to have t he totally ing a lot of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ies to build a relatively safe network which satisfies the security request to certain extent is a wise way.After the discussing of several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ies,the security problem of the Campus Network of Yanbian University is analysed in detail.A ccording to the real problem when the Campus Network is running and base d on using the guidance of safe theory of information system,a overall securi ty solution is put forward in this thesis. Especially,the necessary security assur ance measures are designed in detail,including firewall,intrusion detection,anti-virus and so on. Meanwhile, suggestion for effective security management is put forward.Keywords:Campus network; Network Security; Security requirement; Secur ity policy目录引言 (1)第一章系统概述 (2)第二章系统风险分析 (4)2.1 物理安全风险分析 (4)2.2 链路层脆弱性分析 (4)2.3 网络层脆弱性分析 (4)2.4 操作系统的脆弱性分析 (6)2.5 应用层安全风险分析 (6)2.6 管理的安全风险分析 (7)第三章系统安全需求 (8)3.1 安全需求说明 (8)3.2 系统安全目标 (9)第四章系统安全设计 (10)4.1 安全设计原则 (10)4.2 安全设计标准 (10)4.3 安全方案 (10)4.3.1 物理安全...................................................................................................114.3.2 网络安全...................................................................................................124.3.3 业务应用安全...........................................................................................154.3.4 安全管理与服务.......................................................................................164.4 安全方案特点 (16)第五章系统安全测试与实现 (17)5.1 系统安全测试 (17)5.2 系统安全技术实现 (19)第六章总结 (23)参考文献 (24)谢辞 (2)5引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信息传输的途径越来越依赖于电信网,尤其是计算机互联网。

第二章 系统安全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

第二章 系统安全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

2.3 预先危险性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主要用于新系统设计、已有系统改造之前的方案设计、选址阶段,人们还没有掌握该系统详细资料的时候,用来分析、辨识可能出现或已经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尽可能在付诸实施之前找出预防、改正、补救措施,消除或控制危险因素。

预先危险性分析的特点在于在系统开发的初期就可以识别、控制危险因素,以使用最小的代价消除或减少系统中的危险因素,从而为制定整个系统寿命期间的安全操作规程提出依据。

2.3.1 预先危险性分析程序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时,一般是利用安全检查表、经验和技术先查明危险因素存在方位,然后识别使危险因素演变为事故的触发因素和必要条件,对可能出现的事故后果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预先危险性分析包括准备、审查和结果汇总三个阶段。

(l)准备阶段对系统进行分析之前,要收集有关资料和其他类似系统以及使用类似设备、工艺物质的系统的资料。

对于分析系统,要弄清其功能、构造,为实现其功能所采用的工艺过程、选用的设备、物质、材料等。

由于预先危险性分析是在系统开发的初期阶段进行的,而获得的有关分析系统的资料是有限的。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借鉴类似系统的经验来弥补分析系统资料的不足。

通常采用类似系统、类似设备的安全检查表作参照。

(2)审查阶段通过对方案设计、主要工艺和设备的安全审查,辩识其中主要的危险因素,也包括审查设计规范和采取的消除、控制危险源的措施。

通常,应按照预先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逐项进行审查,其审查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a. 危险设备、场所、物质;b. 有关安全设备、物质间的交接面,如物质的相互反应,火灾爆炸的发生及传播,控制系统等;c. 对设备、物质有影响的环境因素,如地震、洪水、高(低)温、潮湿、振动等;d. 运行、试验、维修、应急程序,如人失误后果的严重性,操作者的任务,设备布置及通道情况,人员防护等;e. 辅助设施,如物质、产品储存,试验设备,人员训练,动力供应等;f. 有关安全装备,如安全防护设施,冗余系统及设备,灭火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个人防护设备等。

安全系统工程-第二章 系统安全分析基础

安全系统工程-第二章 系统安全分析基础
Analysis ,FMEA); ( 4 ) 危 险 性 和 可 操 作 性 研 究 (Hazard and Operability
Analysis ,HAZOP); (5)事件树分析 (Event Tree Analysis ,ETA); (6)事故树分析 (Fault Tree Analysis ,FTA); (7)作业危害分析 (Job Hazard Analysis ,JHA)。
吉林建筑大学
Jilin Jianzhu University
三、系统安全分析的程序
系统安全分析是以预测和防止事故为前提,对系统的 功能、操作、环境、可靠性等经济技术指标以及系统的 潜在危险性进行分析和测定。 生产工艺过程的安全分析
石油化工的安全分析一般是针对生产工艺过程,通过 安全分析来判明存在的危险是什么?什么事情可能出错 误?是怎样出错的?出错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可以采取 什么防范措施?在安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工艺生产过程 的危险性及危险程度,从而决定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1)新工艺生产过程的危险性识别 (2)生产装置危险度的定量评价 (3)生产流程的系统危险性分析 (4)生产工艺过程安全分析的组织和监督
吉林建筑大学
Jilin Jianzhu University
二、系统安全分析的内容
(1)对可能出现的初始的、诱发的及直接引起事故 的各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 (2)对与系统有关的环境条件、设备、人员及其他 有关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 (3)对能够利用适当的设备、规程、工艺或材料控 制或根除某种特殊危险因素的措施进行分析。 (4)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及实施这些 措施的最好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 (5)对不能根除的危险因素失去或减少控制可能出 现的后果进行调查和分析。 (6)对危险因素一旦失去控制 , 为防止伤害和损 害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调查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第一节安全检查表
1.1 安全检查表(safety check list,简称SCL)
安全检查表的形式
编制安全检查表的基本依据
安全检查表的内容及要求安全检查表的形式
对照式:检查项目内容后面附上合格标准,检查时对比合格
安全检查表的作用
(1)
1.2 安全检查表的类型常用类型有以下几种:
1.2 安全检查表的种类
2、车间级安全检查表
1.2 安全检查表的类型5、设计(审查)用安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依据
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依据(3)
安全检查表的编制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法。

1.3
1、确定系统
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与实施3、确定项目与内容,编制成表
1.35、整改
1.3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与实施
综上所述,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与实施也可用以下十句话概括:
SCL的优点
编制SCL的注意点
使用安全检查表时的注意点
1、应用安全检查表实施检查时,应落实安全检查人员。

使用安全检查表时的注意点
3、应用安全检查表检查,必须注意信息的反馈及整改。

z一1.5 安全检查表举例z二、找出危险点
1.5 手持式灭火器安全检查表
三、确定项目与内容,编制成表
例2:编制防止从脚手架上坠落事故的
评估内容
项目及
序号
标准分
实际
得分
扣分
赋分值
掌握内容
1、安全检查表的定义。

第二章
2.2预先危险性分析2.2.1
(二)、危险性预先分析的步骤(二)危险性预先分析的步骤
危险性预先分析的步骤
(二)、危险性预先分析的步骤
二、危险性预先分析表格
危险性预先分析表格有不同的使用类型,在选用时应根据所要
二、(11)确认:记录确认后的预防方法。

52
硫化氢输送系统预先危险分析(部分)
53
54
山区公路防排水评定方法与抗水灾评价指标
用途:适用提高山区公路抗灾能力和防护工程的有效性。

主要成果:
划分了沿河公路水毁灾害、边坡降雨灾害和公路排水系统水毁的灾害等级,建立了由“灾害等级评价、暴雨洪水危险性评价、公路易损性评价、水毁损失评价或风险评价、防排水措施减灾效果评价”五部分构成的公路水毁灾害评价体系。

针对沿河公路水毁提出用危险性指数评价其危险性,以合理性、完善性和基础稳定性综合评价其易损性,提出了防护效果的点评价、线评价方法。

2.2.3 危险源
1.危险物品,例如:燃料、激光、炸药、有毒物、有危险的建一、PHA中必须考虑的项目
一、PHA中必须考虑的项目
5.包括生产环境在内的环境约束条件,如:坠落、冲击、振危险源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化学、电气、机械(含土木)、
二、物的危险源的基本分类
二、物的危险源的基本分类③易燃和助燃气体:如氢、CH4、丙烷、乙稀等。

二、物的危险源的基本分类(2)工业毒害源
二、物的危险源的基本分类II.电气危险源
二、物的危险源的基本分类
III.机械(含土木)危险源
二、物的危险源的基本分类
2.2.4
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原则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原则
(3)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原则
(4)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