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姜丽第8周旅游教案

合集下载

第八周教学设计

第八周教学设计

第八周(10.19-10.23)课题10.九寨沟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

4.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风光描写的写作手法。

难点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风光描写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九寨沟风景图片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二次修改第一课时(第八周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谈话激情你或你的亲友有人去过九寨沟吗?把你所了解的九寨沟介绍给大家。

(电视、杂志上看到的也可以,师适时出示相关图片)3.读了课题后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4.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⑴读生字词:潘、敏、禽(前鼻音)坪、羚(后鼻音)宵、县、恰、窜(三拼音)掬、咀(同声韵不同声调)⑵读句子:你觉得哪些句子有些难读,你能读好它吗?⑶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三、录音范读讨论:1.你听了课文录音,仿佛看到了什么?2.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九寨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4自然段)3.其它自然段写了什么呢?4.给课文分段:第一段(第1——2自然段)第二段(第3——4自然段)第三段(第5自然段)四、学习第一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2.思考讨论:九寨沟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要求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3.指导朗读:突出“神奇的”、“因为……所以……”、“一……就……”、“童话世界”。

4.齐读。

五、指导写字1.指名读生字。

2.哪些生字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善:上边的“羊”字一竖要出头。

县:里面是两横。

3.范写:善、窜、捷、禽4.学生描红、仿影、临写第二课时(第八周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齐读第一段。

2.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九寨沟名字的由来,九寨沟是由几条神奇的山沟组成的,如果人们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仙境般的童话世界。

12姜丽第6周旅游教案

12姜丽第6周旅游教案

旅游文化(总第31—37课时)【项目名称】:水文景观和生物景观课时安排:7课时备课日期:2016年9月12日周一【项目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水文和生物植被的概况2.能力目标:掌握收集,整理,归纳导游词讲解能力3.情感目标:感受中国山水景观和生物资源的壮阔,提升审美情趣【重点难点】1.重点:水文景观的中国著名景点代表介绍2.难点:生物景观的现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分析法,图片演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中国是个山地大国,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名山大川不计其数,包括闻名遐迩的五岳名山,充满神秘感的佛教,道教名山,秀丽奇绝的风景名山,文化积淀深厚的历史名山等,他们都是我国壮美河山的代表。

『相关知识』:第31课时(一)东岳泰山: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00公顷。

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灿烂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

游泰山看四个奇观:泰山日出、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

第32课时(二)西岳华山:华山是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

华山位于陕西渭南华阴市,在西安市以东120千米处。

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

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

据清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和历代专家学者考证:华夏民族最初形成并居住于“华山之周”,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

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

主峰有:北峰,南峰,西峰,东峰,中峰。

第33课时(三)中岳嵩山:嵩山总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共72峰,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

第8周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第8周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C.澳大利亚中部盆地D.蒙古高原
3.小朋友汤姆介绍:他的家乡西临大西洋,居民基本上都是黑种人......特别提到他的家乡有大面积的可可,其他农作物很少,靠出售可可的钱购买粮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汤姆家乡的经济特点是
A.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B.工矿业为主的经济
C.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D.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G__________
(2)C点和B点气候相同,但与
同处低纬的A点不同,主要原因是_
_______________。
(3)刚果盆地处于___________气
候区,南非高原处于________气候区。
(4)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气候是__
_____为轴________分布,其形成原因是_____,
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1.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
2.通过非洲人口的增长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各国的主要农产品、矿产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非洲是一个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的大洲。
学习难点:
经纬位置:最北在300N以北,最南在300S以南;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都穿过非洲;最东在500E以东,最西在200W左右。
半球位置:多半在北半球,少半在南半球。
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非洲有54个独立国家,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非洲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亚和比利亚3个独立国家。
课堂练习:
1.一个大洲的自述“我在各大洲中数第二,与大哥仅一河之隔,地形以高原为主,在我的胸膛流淌着世界第一长河。”这个大洲是

二年地方上教案8周

二年地方上教案8周

这是一份针对二年级地方上教案的八周教案,以下是我按照时间顺序为你整理的内容:第一周:掌握地方的基本概念1.导入:通过图片、地方纪录片等激发学生对地方的兴趣与好奇心。

2.概念学习:教授地方的定义和分类(如乡村、城市等)。

3.地方特点: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份展示地方特点的海报。

第二周:认识乡村1.导入:播放乡村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的宁静与美丽。

2.了解乡村生活:学习乡村的特点、建筑、农作物、农民工作等,并与城市进行比较。

3.乡村体验:带领学生到乡村进行一日农民劳动体验,如采摘水果等。

第三周:认识城市1.导入:播放城市交通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城市的繁忙与便利。

2.城市特点:学习城市的特点、建筑、交通、公园等,并与乡村进行比较。

3.城市探索:带领学生到城市进行一次城市探索活动,观察城市的建筑、交通等。

第四周:认识家乡1.导入:让学生带来一张家乡的照片,并分享自己的家乡。

2.家乡特点:学习家乡的特点、地理位置、气候、人文等,并与其他地方进行比较。

3.家乡展示:让学生设计一份家乡展示册,展示家乡的美景、特产等。

第五周:地方的发展与保护1.导入:观看一段介绍地方发展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地方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2.地方案例:学习一些地方有特色的发展项目或保护措施,并进行讨论与分享。

3.设计地方发展规划:学生分组进行小项目的规划设计,讨论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

第六周:地方的名胜古迹1.导入:播放介绍地方名胜古迹的视频,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2.名胜古迹参观: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名胜古迹进行实地参观,并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和见闻。

3.名胜古迹报告:学生准备一份名胜古迹的报告,进行展示和分享。

第七周:地方的节日与民俗1.导入:播放地方节日的音乐和视频,学生讨论地方节日的意义和习俗。

2.地方节日学习:学习本地的一些节日和民俗,了解其传统意义和庆祝方式。

3.地方手工活动:学生根据学到的地方节日和民俗,进行相关手工活动制作。

幼儿园:第8周教学活动

幼儿园:第8周教学活动
活动反思:
对长城还是非常感兴趣的,有的说长城在北京,有的说我去过长城,有的说起了长城故事,还有的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活动意愿
因操作材料圆形转盘较吸引幼儿,所以幼儿在拿到材料后抑制不住自己研究,教师预留5分钟让孩子玩材料后再进行步骤讲述。教师也可以抓住孩子眼睛,改变方式制作展示步骤的图示引发幼儿探究。
数学教学活动计划
主题第8周10月24日星期四
教学
内容
规律模式:登长城
重点
难点
重点:识别模式
难点:能运用不同方式进行模式的创编
教学
目标
1.识别第一个长城的规律模式
2.能运用不同方式进行模式的创编
组织
形式
集体教学
教学
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
活动前家园合作引导父母搜集幼儿和爷爷奶奶一起做事情的照片
环境准备
数学本,卡片指针和转盘
过程与策略
有效语言设计
环境辅助
一、引入
回忆和爷爷奶奶一起做的事情
二、登长城
1.故事引入
2.引导识别规律模式
3.感受和爷爷奶奶一起登长城的快乐。
三、一起登长城
1.幼儿扮演导游,安排幼儿登入长城的排列方式。
2.游戏:圆盘转
幼儿操作,安排
1.教师评价
2.幼儿评价
你拿来了什么照片?和大家说说你的照片吧。
你和爷爷奶奶一起做了什么事情?
有一群孩子,陪着爷爷奶奶一起去登长城了。长城在哪里?长城有什么特点?孩子们不怕苦不怕累,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们是怎么登长城的?有什么特别?排列方式有规律吗?
请你来当导游,安排孩子们登长城。谁先第一个,谁先第二个,谁先第三个?还可以安排什么样的规律排列方式?
照片
数字贴
数学本

12姜丽第8周旅游教案讲解

12姜丽第8周旅游教案讲解

旅游文化(总第44—51课时)【项目名称】:中国美食八大菜系课时安排:8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日期:2016年9月23日周五【项目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八大菜系的历史沿革2.能力目标:掌握收集,整理,归纳介绍中国美食导游词讲解能力3.情感目标:感受中国美食文化,提升审美情趣【重点难点】1.重点:四大菜系特色2.难点:八大菜系的典型代表【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分析法,图片演示法,模拟演练法【教具】:PPT,课本【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中国菜肴在流传中分为许多流派,其中为社会所公认的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的有:鲁、粤、川、苏、浙、皖、湘、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

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

所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博大精深的中国美食。

『相关知识』:第44课时(一)鲁菜山东菜系:1.流派:由济南和胶东两部分地方风味组成;2.特点:宋以后鲁菜就成为“北食”的代表。

明、清两代,鲁菜已成宫廷御膳主体,对京、津东北各地的影响较大。

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

味道浓郁,口感软。

3.名菜:红烧肘子、焖大虾、红烧海螺、糖酥鲤鱼、九转大肠、汤爆双脆第45课时(二)粤菜广东菜系:1.流派:有广州(广府)、潮州、东江三个流派,以广州菜为代表。

2.特点:西汉时就有粤菜的记载,南宋时受御厨随往羊城的影响,明清发展迅速。

20世纪随对外通商,吸取西餐的某些特长,粤菜也推向世界。

选料广、博、奇、杂,讲究原汁原味,鲜、嫩、爽、滑。

其烹调擅长煎、炸、烩、炖、煸等,菜肴色彩浓重,滑而不腻。

3.名菜:三蛇龙虎凤大会、烤乳猪、五蛇羹、盐火局鸡、菜心炒牛肉第46课时(三)川菜四川菜系:1.流派:有成都、重庆两个流派。

2.特点:在秦末汉初就初具规模。

唐宋时发展迅速,明清已富有名气。

12姜丽第4周旅游第三章第四节教案

12姜丽第4周旅游第三章第四节教案

12姜丽第4周旅游第三章第四节教案学科:旅游文化授课人:姜丽授课班级:15海乘旅游文化(总第15—21课时)【项目名称】:苗族,纳西族,畲族风俗风情课时安排:7课时备课日期:2022年8月26日周五【项目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苗族,纳西族和畲族的基本概况2.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旅游项目设计。

3.情感目标:增强自身对少数民族的了解兴趣【重点难点】1.重点:苗族的节庆习俗2.难点:纳西族的节庆习俗【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分析法,图片演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中国著名的歌唱家宋祖英是湖南人,她在台北小巨蛋开演唱会时穿的服装是很有特色的服装,有很多的银饰,通过观赏这张服饰照片可以看出,宋祖英也是苗族姑娘,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美丽的苗族姑娘,勤劳的纳西族人民,善良的畲族人民。

『相关知识』:(一)节庆习俗:1.苗族:苗年——苗族人民庆祝丰收的节日芦笙节——预祝丰收的节日,苗族人民要欢庆跳芦笙舞第1页共9页学科:旅游文化授课人:姜丽授课班级:15海乘龙舟节——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是苗族的龙舟节,赛龙舟,对歌。

2.纳西族:东巴会——3月5日,赶庙会,烧大香,跳东巴舞,祭祀三朵节——农历二月初八,祭祀他们本民族最大的保护神,三朵神的节日棒棒会——以交流竹木农具为主要内容,代表着一年春耕的开始。

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连续三天举办,男女对歌。

3.畲族:乌饭节——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的畲族乌饭节。

指新宁县苗、瑶、侗族人民为纪念或悼念自己的祖先,把每年农历四月八日称为“乌饭节”。

(二)服饰特点:1.苗族:色彩艳丽,装饰种类繁多,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

2.纳西族:女士宽腰大袖上衣和坎肩,披羊皮披肩,被称为“披星戴月”3.畲族:凤凰装,凤凰鸟头冠,带彩带(三)饮食特点:1.苗族:乌米饭2.纳西族:丽江粑粑,纳西麻补,米灌肠,鸡豆凉粉,3.畲族:主食以番薯,大米为主,乌米饭,糍粑(四)民居特点及手工艺,歌舞表演:1.苗族:手工艺(蜡染)歌舞表演(芦笙舞)第2页共9页学科:旅游文化授课人:姜丽授课班级:15海乘2.纳西族:民居(三坊一照壁)3.畲族:工艺品(竹篾编制物和草编制物,斗笠、竹席、草帽)『师生互动』:一、互动任务:了解学习苗族族,纳西族的风俗民情。

12姜丽第9周旅游教案

12姜丽第9周旅游教案

旅游文化(总第52—58课时)【项目名称】:佛教文化课时安排:7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日期:2016年10月8日周六【项目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佛教的传播称谓。

2.能力目标:掌握中国佛教的起源,发展等佛教文化内容的讲解3.情感目标:感受佛教文化,增强佛教学习兴趣,灵活佛教讲解技能【重点难点】1.重点:佛教的基本教义内容2.难点:佛教的主要节日介绍【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分析法,图片演示法,模拟演练法【教具】:PPT,课本【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主要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这些故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佛教从印度向中国传播的历史,所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赏析学习一下我们中国人民都很喜欢或者信仰的佛教文化。

『相关知识』:第52课时(一)佛教的起源,发展与传播:1.创始人:乔答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2.发展:(1)原始佛教时期(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2)部派佛教时期(前4世纪中叶––1世纪中叶)(3)大乘佛教时期(公元1世纪中叶—7世纪)(4)密乘佛教时期(7世纪—12世纪)3.传播:(1)北传佛教,是由印度传入中国大部分地区,由此再传入日本、朝鲜、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以大乘佛教为主,又叫汉地佛教。

(2)南传佛教,是由印度向南传入斯里兰卡,由斯里兰卡再传到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后又传入中国云南省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

以小乘佛教为主。

(3)藏传佛教,属于北传佛教的一个分支,由印度传入中国西藏地区,与当地“苯教”结合,形成了一个新的佛教教派-------喇嘛教,而后再向北传入青海、蒙古等地区。

以密宗为第53课时(二)佛教的基本教义:1.四谛:苦谛:指人生的各种痛苦,它是四谛的基础。

共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取蕴。

集谛:指造成痛苦的原因。

集以业为因,以烦恼为缘。

业有身、口、意三业;烦恼有贪、瞋、痴、慢、疑、恶见六大烦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文化 (总第44—51课时)【项目名称】:中国美食八大菜系课时安排:8课时课型: 新授备课日期:2016年9月23日周五【项目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八大菜系的历史沿革2. 能力目标:掌握收集,整理,归纳介绍中国美食导游词讲解能力3.情感目标:感受中国美食文化,提升审美情趣【重点难点】1. 重点:四大菜系特色2.难点:八大菜系的典型代表【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分析法,图片演示法,模拟演练法【教具】:PPT,课本【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中国菜肴在流传中分为许多流派,其中为社会所公认的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的有:鲁、粤、川、苏、浙、皖、湘、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

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

所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博大精深的中国美食。

『相关知识』:第44课时(一)鲁菜 山东菜系:1.流派: 由济南和胶东两部分地方风味组成;2.特点: 宋以后鲁菜就成为“北食”的代表。

明、清两代,鲁菜已成宫廷御膳主体,对京、津东北各地的影响较大。

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

味道浓郁,口感软。

3.名菜: 红烧肘子 、焖大虾、红烧海螺、糖酥鲤鱼、九转大肠、汤爆双脆第45课时(二)粤菜 广东菜系:1.流派: 有广州(广府)、潮州、东江三个流派,以广州菜为代表。

2.特点: 西汉时就有粤菜的记载,南宋时受御厨随往羊城的影响,明清发展迅速。

20世纪随对外通商,吸取西餐的某些特长,粤菜也推向世界。

选料广、博、奇、杂,讲究原汁原味,鲜、嫩、爽、滑。

其烹调擅长煎、炸、烩、炖、煸等,菜肴色彩浓重,滑而不腻。

3.名菜: 三蛇龙虎凤大会、烤乳猪、 五蛇羹、盐 火局鸡、菜心炒牛肉第46课时(三)川菜 四川菜系:1.流派: 有成都、重庆两个流派。

2.特点 : 在秦末汉初就初具规模。

唐宋时发展迅速,明清已富有名气。

受市民文化影响,味多,味广,味厚。

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以辣、酸、麻脍炙人口。

享有“一菜一味,百菜百味”的美誉。

烹调方法擅长于烤、烧、干煸、蒸。

3.名菜: 回锅肉、宫爆鸡丁、一品熊掌、鱼香肉丝、干烧鱼翅 、怪味鸡块、麻婆豆腐等 。

第47课时(4) 苏菜 江苏菜系:1.流派: 由扬州、苏州、南京地方菜发展而成。

2.特点: 起始于南北朝时期,唐宋以后,与浙菜竞修秀,成为“南食”两大台柱之一。

其特点是浓中带淡,鲜香酥烂,原汁原汤浓而不腻,口味平和,咸中带甜。

烹调技艺擅长于炖、焖、烧、煨、炒。

3.名菜: 鸡汤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蹄、鸭包鱼翅、松鼠桂鱼、西瓜鸡、盐水鸭等。

第48课时(5) 浙菜 浙江菜系:1.流派: 由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菜构成,最负盛名的是杭州菜。

2.特点: 其特点是清、香、脆、嫩、爽、鲜。

浙江盛产鱼虾,又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湖山清秀,山光水色,淡雅宜人,故其菜如景,不少名菜,来自民间,制作精细,变化较多。

烹调技法擅长于炒、炸、烩、溜、蒸、烧。

3.名菜: 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花鸡、生爆蟮片、东坡肉、干菜焖肉、大汤黄鱼等(6) 皖菜 安徽菜系:1.流派: 由皖南、沿江和沿淮地方风味构成。

皖南菜是主要代表。

2.特点: 其特点是选料朴实,讲究火功,重油重色 ,味道醇厚,保持原汁原味。

徽菜以烹制山野海味而闻名,早在南宋时,“沙地马蹄鳖,雪中牛尾狐”,就是那时的著名菜肴了。

其烹调方法擅长于烧、焖、炖。

3.名菜: 蜜汁红芋 、符离集烧鸡、火腿炖甲鱼、腌鲜桂鱼、红烧果子狸、毛峰熏鲥鱼等。

第49课时(7) 湘菜 湖南菜系:1. 流派: 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而成2.特点: 是用料广泛,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腊为原料,口味注重香鲜、酸辣、软嫩。

烹调方法擅长腊、熏、煨、蒸、炖、炸、炒。

3.名菜: 冰糖湘莲、腊味合蒸、麻辣子鸡、红煨鱼翅、汤泡肚等。

第50课时(8) 闽菜 福建菜系:1.流派: 由福州、泉州、厦门等地发展起来,并以福州菜为其代表。

2.特点: 色调美观,滋味清鲜而著称。

烹调方法擅长于炒、溜、煎、煨,尤以“糟”最具特色。

由于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盛产多种海鲜,如海鳗、蛏子、鱿鱼、黄鱼、海参等,因此,多以海鲜为原料烹制各式菜肴,别具风味。

3.名菜: 佛跳墙、醉糟鸡、酸辣烂鱿鱼、太极明虾、清蒸加力鱼、桔汁加吉鱼等。

『师生互动』:一、互动任务:了解学习中国美食介绍。

二、课程要求:能够掌握对中国八大菜系的讲解技能三、活动实施:1.制订方案:讨论整学习方案、人员分工、加工思路,并确定本小组最佳学习方案。

2.确定方案:小组交流、评价、确定实施方案3. 活动实施:开始时采用老师引领学生探讨,采取组长协调小组自由交流,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教师指导。

第44课时(一)小组讨论思考知识点一:1.导入课前案例讨论:央视新闻发微博称“豫菜是中国各大菜系的渊源,烹饪界的许多权威人士认为豫菜是八大菜系的母亲”。

这个微博发出后引来不少争议,陕西网友直接叫板央视新闻,发表题为“天下菜源于陕,始于周秦盛于唐”的博文,称河南菜是中国各菜系之源的说法并无历史根据,指出现代很多烹饪技巧源于陕西,你认同哪个观点?为什么?2. 由老师讲述黄河孕育了鲁菜,长江上游孕育了川菜,下游孕育了苏菜,珠江两岸孕育了粤菜,湘江孕育造就了湘菜,钱塘江边有浙菜,淮河之畔有徽菜,闽水福地出闽菜。

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整理课堂笔记并且记忆这个知识点,然后抽查提问。

3.观赏PPT课件上八大菜系分布图,老师指出省市,学生回答代表菜系。

4.由老师根据PPT课件详细介绍鲁菜的流派,历史发展和特点,结合图片欣赏鲁菜的代表菜系5.给同学们10分钟的时间记忆本节知识点,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介绍鲁菜。

第45课时(二)小组讨论思考知识点二:1.课前复习提问:中国有哪八大菜系?八大菜系的孕育河流分别是什么?给每个小组10分钟的准备时间,分四个小组,复习山东鲁菜的导游词介绍,由其他三组成员挑人迎战,四组代表以抽签的方式上台讲解,举手票选出优胜那位,给予加分。

2.由老师提问粤菜的最大特色是什么?小组讨论,5分钟后分享结果,由老师给出小结:(1)广州人除了地上四条腿的桌子、水里游的蚂蝗、天上飞的飞机不吃之外,其他什么东西都敢吃。

”(2)粤菜的第二个特色是口味清淡,可用“清鲜嫩滑爽香”六字概括其风味特色。

(3)粤菜的第三个特点是博采众长,善于变化,制作精良,勇于创新。

总之,“广、博、奇、杂”3.由老师根据PPT课件详细介绍粤菜的流派,历史发展和特点,结合图片欣赏粤菜的代表菜系4.分享粤菜中著名的“烤乳猪”的残忍制作方法第46课时(三)小组讨论思考知识点三:1.课前复习提问:给每个小组10分钟的准备时间,分四个小组,复习广东粤菜的导游词介绍,由其他三组成员挑人迎战,四组代表以抽签的方式上台讲解,举手票选出优胜那位,给予加分。

2.引用快乐大本营中著名节目主持人谢娜的拿手好菜(麻婆豆腐),引导学生讨论,我们所熟知的著名的川菜有哪些?川菜以什么闻名?3.由老师根据PPT课件详细介绍川菜的流派,历史发展和特点,结合图片欣赏川菜的代表菜系。

4.老师讲述川菜“鱼香肉丝”的来历:相传很久以前在四川有一户生意人家,他们家里的人很喜欢吃鱼,对调味也很讲究,所以他们在烧鱼的时候都要放一些葱、姜、蒜、酒、醋、酱油等去腥增味的调料。

有一次晚上这个家中的女主人在炒另一只菜的时候,她为了不使配料浪费,她把上次烧鱼时用剩的配料都放在这款菜中炒和,当时她还以为这款菜可能味不是很好吃,可能家中的男人回来后不好交待,她正在发呆之际,她的老公做生意回家了。

这个老公不知是肚饥之故还是感觉这碗菜的特别,而他还没等开饭就用手抓起就往嘴中咽,还没等一分钟,他迫不及待地问老婆此菜是用何做的,她刚在结结巴巴时,她意外地发现其老公连连称赞其菜之味,她老公见她没回答,又问了一句“怎么好吃是用什么做得”,就这样老婆才一五一十地给他讲了一遍。

而这款菜是用烧鱼的配料来炒和其它菜肴,才会其味无穷,所以取名为鱼香炒,而得此名。

第47课时(四)小组讨论思考知识点四:1.课前复习提问:给每个小组10分钟的准备时间,分四个小组,复习四川川菜的导游词介绍,由其他三组成员挑人迎战,四组代表以抽签的方式上台讲解,举手票选出优胜那位,给予加分。

2.由老师根据PPT课件详细介绍苏菜的流派,历史发展和特点,结合图片欣赏苏菜的代表菜系。

3.引出上节课所学知识点“口味歌”苏杭人喜欢吃淡的菜色,抽查学生背诵口味歌。

4.讲述西瓜鸡的做法:天热,吃清蒸鸡最是得体。

菜馆里做西瓜鸡处理西瓜很讲究,瓜要大小适中,顶端处横向切开,将瓜瓤挖尽,在西瓜表皮上刻花,冠云峰、虎丘剑池、寒山寺钟楼等等,全看厨师本领。

主图上下再刻上回纹花边,愈显古色古香。

将清蒸好的童子鸡装入西瓜皮囊中,盖上瓜盖,便可上桌。

理论上讲,西瓜之清凉会渗人鸡中,实则不大可能。

但暑热之中,酒桌上能看到绿油油又雕刻精美的西瓜壳,更重要的是从西瓜中舀汤,夹鸡肉,吃起来感觉会很好。

5.老师以击鼓传花的方式选出一名同学上台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第48课时(五)小组讨论思考知识点五:1.课前复习提问:给每个小组10分钟的准备时间,分四个小组,复习川菜的导游词介绍,由其他三组成员挑人迎战,四组代表以抽签的方式上台讲解,举手票选出优胜那位,给予加分。

2.由老师根据PPT课件详细介绍浙菜的流派,历史发展和特点,结合图片欣赏浙菜的代表菜系。

3.10分钟记忆后老师以击鼓传花的方式选出一名同学上台介绍浙菜的相关内容。

(六)小组讨论思考知识点六:1.由老师根据PPT课件详细介绍皖菜的流派,历史发展和特点,结合图片欣赏皖菜的代表菜系。

2.10分钟记忆后老师以击鼓传花的方式选出一名同学上台介绍皖菜的相关内容。

(背不上来的同学可以感召一名同学帮他背诵,但是他要帮助这位同学义务值日一天)3.以击鼓传花的方式选出一名同学介绍一下本节课所学的两大菜系:浙菜和皖菜。

然后再由这名同学自己选出下一位介绍这两大菜系的同学,上台介绍的两位同学由同学们选出最优秀的那名同学,给予加分奖励。

第49课时(七)小组讨论思考知识点七:1.课前复习提问:给每个小组10分钟的准备时间,分四个小组,复习浙菜和皖菜这两大菜系的导游词介绍,由其他三组成员挑人迎战,四组代表以抽签的方式上台讲解,举手票选出优胜那位,给予加分。

2.由老师讲述湖南人的母亲河“湘江”的故事,介绍湘江边的的橘子洲头和橘子洲音乐节,湖南长沙太平街和坡子街的各色小吃,介绍湖南人口味以香辣为主,与气候有关。

3.由老师根据PPT课件详细介绍湘菜的流派,历史发展和特点,结合图片欣赏湘菜的代表菜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