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关节炎,多发性骨髓瘤也会让人骨痛

合集下载

骨髓瘤症状

骨髓瘤症状

骨髓瘤症状骨髓瘤这个疾病比较常见的,这个疾病主要起源于骨髓里面的浆细胞的恶性肿瘤,这个疾病带来的危害是相当的大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

如果在早期的时候不对这个疾病进行治疗的话,在晚期就会出现转移的可能性,这样对于身体的健康就会有更大的危害了。

如果我们认识骨髓瘤的一些症状的话就可以及时的发现疾病的存在,这样对于治疗是很有帮助的。

认识疾病多一些知识,对自己的健康也是一种保障的作用,所以大家要认真的看看下面的知识了。

★1、症状:①骨骼疼痛或相应骨骼处包块②头晕、疲乏无力、心悸、气促等,不少病人起病时已出现并逐渐加重,晚期更严重。

③肺部和尿路感染,表现为咳嗽、咳痰甚至呼吸困难或尿频、急、痛伴发热。

④鼻出血或血尿等出血表现。

⑤慢性肾脏病或肾功能衰竭常出现于半数病人,有时可出现很早,被误诊为慢性肾炎。

2、体征:病变部位骨骼叩击痛、压迫疼痛加重。

贫血时口唇、结膜和面色苍白。

有出血倾向时,皮肤出现疼斑,或舌、口腔粘膜血泡等。

★检查1、骨髓像骨髓中异常浆细胞>10%。

2、骨骼的X线检查:①广泛的骨质疏松。

②局灶性的溶骨性损害③病理性骨折。

溶骨性损害多见于颅骨、骨盆、脊柱、肋骨、股长骨和肱骨的近端。

常呈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卵形穿凿样透高缺损,边缘清晰,周围无新骨形成现象。

病理性骨折以脊柱的压缩性性骨折最为典型。

3、免疫学检查:相应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D、IgE升高。

通过本篇文章和大家介绍了关于脊髓瘤症状的资料,希望大家看完之后对于这个脊髓瘤的症状认识会更多。

对于一些瘤类的疾病,大家不要觉得是很可怕的,只要在早期进行治疗的话,治疗的效果还是很客观的,多认识疾病也是很好好处的。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要点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要点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多发性骨髓瘤早期症状不明显,有的甚至无自觉症状,当出现症状时,其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1)骨骼疼痛:为多发性骨髓瘤最主要的症状。

疼痛程度一般由轻到重,初起为间歇性微痛,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发展为连续性剧痛。

疼痛部位以腰背部脊椎为最多,其次为胸肋、四肢。

少数患者可无疼痛,而较多患者以骨骼疼痛为首发症状。

疼痛的突然加剧常发生了病理性骨折。

(2)骨骼肿物:多在扁骨,尤以胸骨、肋骨、头颅骨、下颌骨等处多见。

(3)发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部分病人以此为首发症状,但多数为晚期表现,主要由于机体免疫缺损,感染引起。

(4)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约1/3病人有头晕、心悸、乏力、消瘦等贫血症状,有的以此为首发症状。

(5)出血:少数病人可出现消化道、牙龈、鼻腔、皮肤出血。

或月经过多,也有以出血为首发症状。

(6)共他:本病晚期可出现消化、呼吸、泌尿、神经等系统的症状和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咳嗽气短、截瘫、大小便失禁等。

(二)实验室检查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均低于正常值,约9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贫血,1/3患者血红蛋白<7g%;血涂片可见到中晚细胞。

2)白细胞减少,约40%的患者白细胞低于正常值。

3)红细胞沉降率>20mm/h.4)骨髓穿刺涂片检查骨髓象内骨髓瘤细胞一般>1.0%.少数患者不易检出,当临床高度怀疑本病时,应进行多部位穿刺,因肿瘤的分布并不均匀。

5)白蛋白和球蛋白比例常倒置。

0)血清蛋白电泳常在r或β部位出现高峰,这些高峰所代表的球蛋白称之为M成份。

7)尿检查表现为蛋白尿、镜下血尿,具有一定特异性意义的是尿中可有凝溶蛋自(本周蛋白)。

8)x线检查表现为多发性圆形或椭圆形穿凿样溶骨性病变,周围无骨膜反应、多见于颅骨、盆骨、肋骨和脊椎,骨质疏松,常发生病理性骨折。

总之,本病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其中骨髓象内的骨髓瘤细胞>10%,x线检查有溶骨性损害,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尿凝溶蛋白阳性具有决定性意义。

陈大爷腰背痛竟然是骨髓瘤作祟

陈大爷腰背痛竟然是骨髓瘤作祟

二年前,义乌的陈大爷在街上行走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当时并没什么不适。

没过多久,陈大爷觉得腰背疼痛,走路、弯腰,身体活动的时候疼痛更加明显,但稍作休息后,疼痛有所减轻。

陈大爷以为是腰背扭伤,便到当地医院看病,医生开了些活血化瘀的药给他。

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陈大爷的腰似乎不痛了。

但仅仅隔了三个月,陈大爷又摔了一跤,腰痛越来越严重,连坐都坐不住。

无奈之下,陈大爷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看病,结果被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瘤是一种恶性血液病骨髓瘤诊疗中心的何静松副主任医师介绍说,多发性骨髓瘤是骨髓中异常浆细胞克隆性增殖的一种恶性血液病,其发病率高,约占所有恶性血液肿瘤的10%,而平均生存期为3~4年,是血液系统中仅次于淋巴瘤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

正常情况下,浆细胞合成人体必须的抗体———免疫球蛋白,对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而当这些浆细胞转变成“恶性浆细胞”时,就成了“骨髓瘤细胞”,所合成的免疫球蛋白是“无功能”的。

多发性骨髓瘤常见于60岁左右的老年人,会引起严重的贫血、骨痛、骨折、反复而严重的感染、急性或慢性的肾功能不全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于危及生命。

同时,由于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在临床上误诊率很高,常有患者先跑到骨科、肾内科等多科室求诊。

骨髓瘤防治方法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比较明确的是我们需要高度警惕化学毒素、农业化工产品(农药、化肥)、放射线、电离辐射等危险因素。

早期的多发性骨髓瘤基本上是无症状的,可表现为意义未明的免疫球蛋白增多症和冒烟型骨髓瘤。

如果球蛋白和尿蛋白的指标偏离正常范围,尤其是老年人,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建议40岁以上的成年人,每年一次体检,查一查血生化和尿液蛋白。

体检的时候,常会查一查血生化和尿常规。

留意血生化检验中的球蛋白指标以及尿常规里的尿蛋白指标,或许就能及时发现多发性骨髓瘤的“苗头”。

目前,仍缺乏多发性骨髓瘤的根治方法,只能通过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干预,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骨髓瘤是很严重的病吗?会有怎样的症状

骨髓瘤是很严重的病吗?会有怎样的症状

骨髓瘤是很严重的病吗?会有怎样的症状骨髓瘤是常见的疾病,会导致人们系统出现多种并发症,骨髓瘤的出现危害性很大,所以患者有必要接受一定的治疗,在得了骨髓瘤后,贫血是出现的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因为骨髓瘤的发病时轻时重,而且病情也是忽高忽低,非常不稳定的,关于骨髓瘤一定要做好血液方面的控制。

★症状体征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时患者的首发症状并不引人直接考虑到本病的可能,若不警惕本病并作进一步检查,则易发生误诊或漏诊。

1.骨痛  骨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疼痛程度轻重不一,早期常是轻度的、暂时的,随着病程进展可以变为持续而严重。

疼痛剧烈或突然加剧,常提示发生了病理性骨折。

据北京协和医院125例MM首发症状分析,80例(64.0%)以骨痛为主诉,骨痛部位以腰骶部最常见(28.0%),其次为胸肋骨(27.0%),四肢长骨较少(9.0%),少数患者有肩关节或四肢关节痛。

绝大多数(90%~93%)患者在全病程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骨痛症状,但确有少数患者始终无骨痛。

除骨痛、病理骨折外,还可出现骨骼肿物,瘤细胞自骨髓向外浸润,侵及骨皮质、骨膜及邻近组织,形成肿块。

在多发性骨髓瘤,这种骨骼肿块常为多发性,常见部位是胸肋骨、锁骨、头颅骨、鼻骨、下颌骨及其他部位。

与孤立性浆细胞瘤不同的是,其病变不仅是多发的,而且骨髓早已受侵犯,并有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分泌。

2.贫血及出血倾向  贫血是本病另一常见临床表现。

据北京协和医院125例分析,绝大多数(90%)患者都在病程中出现程度不一的贫血,其中部分(10.4%)患者是以贫血症状为主诉而就诊。

贫血程度不一,一般病程早期较轻、晚期较重,血红蛋白可降到<50g/L。

造成贫血的主要原因是骨髓中瘤细胞恶性增生、浸润,排挤了造血组织,影响了造血功能。

此外,肾功不全、反复感染、营养不良等因素也会造成或加重贫血。

出血倾向在本病也不少见。

北京协和医院125例中8例是以出血为首发症状而就医,而在病程中出现出血倾向者可达10%~25%。

健康讲座-骨关节疼痛与血液疾病

健康讲座-骨关节疼痛与血液疾病

健康讲座-骨关节疼痛与血液疾病骨骼是人体最坚硬的组织。

由于骨膜有丰富的感觉神经,对机械刺激极为敏感,任何局部的骨折、炎症、肿瘤或白血病浸润都可刺激骨膜而引起疼痛。

引起骨关节疼痛的病因很多,明确骨骼疼痛的原因是正确治疗的前提和关键。

骨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一、骨痛内分泌功能异常: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绝经期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

营养代谢性疾病:如维生素C缺乏症和骨软化症等。

中毒:如维生素A与D中毒和氟、镉、放射性核素等中毒。

骨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嗜酸性肉芽肿和转移性骨肿瘤等。

其他:如石骨症,骨髓纤维化等。

二、关节痛变态反应与免疫反应:如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急性多关节炎、结节性变应性关节炎、血清性关节炎、药物过敏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代谢障碍:如痛风与假性痛风等。

其他:如大骨节病、松毛虫病性骨关节炎、多发性化脓性骨关节炎、血友病关节炎等。

骨关节疼痛与血液疾病的关系(病案举例)病例1:女性,58岁。

09年7月轻微碰伤后出现右胁部疼痛,逐渐出现腰痛,咳嗽时加重,活动障碍。

曾在外院住院,查X光片:腰2.3椎体压缩性骨折,腰椎退行性变。

骨密度示:1.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降低,符合骨质疏松症;2.腰椎及股骨近端脆性骨折危险性高,注意保护;3.前臂脆性骨折危险性高,注意保护。

诊断为“右胸挫伤、腰2、3椎体压缩性骨折”,经过止痛、补钙、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及康复治疗3个月后症状无好转。

11-3来我院,头颅X光片示:颅盖骨多发骨质破坏,首先考虑骨髓瘤可能。

进一步做骨髓穿刺:浆细胞占33%,有的可见核仁,可见双核浆细胞,火焰浆。

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

给予骨保护剂、补钙、化疗,病情迅速好转,现治疗3个疗程,疼痛消失,情况良好。

病例2女性,16岁。

2008年11月跳远后出现腰痛,伴双下肢发麻,乏力,站立及行走困难,在家休息3天后症状逐渐好转,但09年2月开始腰痛逐渐加重,站立及行走困难,伴乏力,无下肢发麻,到当地医院就诊,行CT检查示骨质疏松。

特殊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

特殊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

特殊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林宏岳1 王冬梅2 王冠军1(1.济南军区空军司令部门诊部 250000;2.济空94402 部队卫生队 250002)【关键词】特殊表现;骨髓瘤;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由于MM 细胞的增生程度、侵犯部位及并发症的不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对典型临床表现者诊断不难,而对特殊临床表现者,如认识不足,则诊断不易。

现结合笔者临床体会分析如下。

1 以肾脏病变为首发临床表现例1:女,51 岁。

腰痛,双下肢浮肿3 月,在外院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经治疗效果欠佳入院。

查体:Hb 8 5g/L,红细胞呈缗钱状,血沉46mm/h,BUN 12.6 mmol/L,Cr 210 ummol/L,血清IgG 24.6 g/L,蛋白电泳M 蛋白占41.2%,尿本周氏蛋白(+ +)。

骨髓穿刺示骨髓瘤细胞占28%,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肾功能不全是MM 的常见并发症,约占骨髓瘤总数的20~50%[1]。

由于MM 细胞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从肾小球滤过沉积于肾小管内,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有直接损害作用,此外尚有高粘滞血症、淀粉样变性、骨髓瘤细胞浸润及感染等诸因素则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

部分MM 患者临床表现为腰部酸痛、不明原因蛋白尿、肌酐及尿素氮增高就诊时,易疑诊为“慢性肾炎”或“慢性肾功能不全”。

2 以肝脾肿大为首发临床表现例2:男性,55 岁。

乏力、腹胀、右季肋部疼痛、有时便血年余。

外院曾多次诊断“肝硬化”,并以“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入院。

查体:肝肋下6 cm,表面光滑,质中偏硬,脾肋下4 cm,腹水征(+),两下肢凹陷性水肿。

化验:血红蛋白75g/L,血沉68 mm/h,肝功正常。

血清蛋白21 g/L,球蛋白49 g/L,蛋白电泳M 蛋白占35.7%。

血清IgA12.5 g/L,AFP 25 ug/h,尿本周氏蛋白(+ +)。

骨髓象:骨髓瘤细胞占20%,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黄仲夏:别把骨髓瘤当成骨癌

黄仲夏:别把骨髓瘤当成骨癌

:
时也将给肿瘤的口服药物治疗模式带来一些改变。

出现“M蛋白”一定是骨髓
瘤吗恶性浆细胞病(如骨髓瘤)进展。

由于MGUS向MM转化的机制未明,也没有明确MGUS的预后因素,因此强调对MGUS患者的长期随诊,定期检查有关指标。

建议
其他的表现,比如感染。

为什么多发性骨髓瘤会导致感染呢?前面提到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里会产生大量的异常浆细胞,生成大量免疫球蛋白。

可能很多人会问:“免疫球蛋白不是抗体吗?多了不是好事吗?”但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的异常免疫球蛋白是恶性的,它不但没有免疫作用,还会抑制正常的免疫球蛋白产生,使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发生感染。

其次,骨髓里产生了高比例异常浆细胞,会抑制正常的红细胞、白细胞产生,红细胞减少了会引起贫血,白细胞减少了会影响免疫功能,患者容易发生感染。

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肺部,常会出现、反反复复的呼吸道感染。

女性因为尿道比较短,本来就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免疫力低下之后就更容易出现反复的泌尿系统感染。

除此之外,血液中产生大量异。

多发性骨髓瘤为什么容易被忽视

多发性骨髓瘤为什么容易被忽视

多发性骨髓瘤为什么容易被忽视提起多发性骨髓瘤这种疾病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很陌生,见字如面好像是一种很难以治愈的疾病。

觉得这种疾病很复杂,对此没有什么概念。

多发性骨髓瘤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为什么提起多发性骨髓瘤大家都觉得很陌生,这种疾病究竟可不可怕呢。

下面作者就从多发性骨髓瘤为什么容易被忽视的角度来给大家普及一些关于多发性骨髓瘤的一些知识,简单了解了之后你就能对这种疾病有个初步的了解,以后在生活中也不会忽视了这种疾病。

1.多发性骨髓瘤容易被忽视的原因之一,发病率低。

多发性骨髓瘤这种疾病我们从它的名字上就可以对其有一种直观性的感受,骨髓、瘤。

诚如病名传达给我们的信息一样,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肿瘤。

且属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

流行病学统计,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占人体所有恶性肿瘤的百分之十,而且多发性骨髓瘤占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百分之十,可见疾病的发病率较低。

不仅如此,这种比例还仅仅是在已患病的恶性肿瘤患者中统计出来的数据。

那么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是多少呢?据统计数据显示,不同人种获得多发性骨髓瘤的机率不同,其中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中黑种人患多发性骨髓瘤的概率大于白种人患多发性骨髓瘤的概率大于黄种人患多发性骨髓瘤的概率。

并且对于不同性别的人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也不同,男性大于女性。

作者查阅资料发现已有的关于多发性骨髓瘤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样本采集地在日本和新加坡。

数据表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是在每一百万个日本男性中仅有九到十一人,在每一百万名日本女性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仅占六人到八人。

每一百万名新加坡男性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有八人,每一百万新加坡女性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有七人。

这个数据表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不高。

无外乎它容易被大家所忽略。

2.多发性骨髓瘤容易被忽略的原因之二,临床表现多样性,且首发症状很难联系到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有十大类,具体种类如下进行阐述。

2.1第一类临床症状是骨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了关节炎,多发性骨髓瘤也会让人骨痛
受访专家:广东省中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代喜平当中老年人出现腰部、背部、胸胁、四肢关节等部位骨骼疼痛时,往往认为自己是得了骨质疏松、骨质增生、腰肌劳损、风湿病、关节炎等疾病,因此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去骨科、风湿科、针灸推拿科进行诊治,更有部分患者不愿去医院看病,干脆自行买些钙片和止痛片解决问题。

其实,除上述疾病容易引起骨骼疼痛外,还有一种经常被人们忽视、易于被误诊的恶性血液肿瘤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也常常导致中老年病人多部位骨痛。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医学诊疗技术的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仅次于白血病的第二大血液恶性肿瘤。

这种疾病多发于50~7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一般起病隐袭缓慢。

多发性骨髓瘤是由于骨髓中的浆细胞发生了恶变、过度增殖、侵犯骨骼、肝脾等器官,并产生大量异常的免疫球蛋白造成的。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主要会出现的症状有:1.恶性浆细胞可造成溶骨损害,导致骨痛、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2.抑制骨髓造血,导致血细胞减少,出现贫血、出血; 3.大量异常免疫球蛋白,主要是轻链蛋白从肾脏滤过,导致蛋白尿和肾功能损害;4.正常浆细胞和免疫球蛋白减少,机体免疫力降低,出现反复感染;5.
多脏器受累如肝脾肿大、淀粉样变性等。

由于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多样,上述症状又不具有特征性,而确定诊断又依赖骨髓穿刺、活检、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定量及骨骼X摄片等,因此该病首诊误诊率极高,有文献报道可达70%以上。

我也经常接诊从骨科、肾内科、风湿科等转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及时治疗、生存期和生活质量,那么怎样才能及时发现本病呢?中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骨痛或病理性骨折、不明原因的贫血、不明原因的蛋白尿和肾功能不全、反复的肺部感染,都应及时看医生,尽快明确原因。

常规检查发现尿蛋白、贫血、血沉显著增快、球蛋白增高、骨骼X检查有溶骨改变,或病理性骨折或脊柱压缩性骨折,应及时看血液科医生,首先排查骨髓瘤。

总之,骨痛是该病的早期预警信号,中老年朋友如果有上述情况出现,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便及时就诊。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