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与活动能力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与活动能力的影响脑梗死是指大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便是偏瘫。
偏瘫是由于脑部损伤导致身体一侧肢体功能受损的症状,给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在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治疗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活动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是指在疾病发生后的最初阶段即开始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
对于脑梗死偏瘫患者来说,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肢体功能,减轻肢体功能障碍对患者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1. 促进神经再生和恢复早期康复护理可以通过促进神经再生和恢复来帮助脑梗死偏瘫患者改善肢体功能。
康复护理师可以利用各种物理疗法和功能训练来刺激受损神经的再生,促进新的神经通路的建立,从而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肢体功能。
2.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早期康复护理还可以帮助脑梗死偏瘫患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长期卧床和肢体功能受损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压疮、肌肉萎缩等并发症,而早期康复护理可以通过合理的体位转换和肢体功能训练来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能够更好地进行康复训练。
3. 提高患者的康复动力脑梗死偏瘫患者往往会因为肢体功能的受损而丧失信心,对康复训练产生消极情绪,而早期康复护理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情绪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提高参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恢复肢体功能。
脑梗死偏瘫患者往往由于肢体功能受损而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活动能力,加快康复进程。
1. 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早期康复护理可以通过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和掌握自理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这包括如何独立进行洗漱、穿衣、进食等基本生活技能的训练,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2. 开展社会参与训练早期康复护理也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参与训练,帮助脑梗死偏瘫患者较快地重新融入社会生活。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研究

3讨
1 - 3评价方 法 采用 数字分级 法让产 妇 圈出产前 代表焦 虑程度 的数字 。0 ~1 0 代 表 不 同的产 前焦虑 程度 ,0 为完全 不焦虑 ,1 ~3 为轻度 焦虑 ,4 ~6 为 中度焦虑 ,7 ~1 0 为重度焦虑 。 1 . 4 统计学方法 采 用统计软件 S P S S 1 6 . 0 做 统计学分析 处理 ,计数 资料采用 卡方分 析, P <0 . 0 5 为显著差异 。 2结 果
理服务水 平。
Au g u s t 2 01 3 , Vo 1 . 1 1 , N o. 2 2
焦虑缓解程度上差异 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 另 外 , 比较 产 时 出血量 ,观 察组 ( 1 4 0 mL±5 5 )mL 比对 照组
( 1 9 0 mL ±6 0 )m L 出血少,但是P >0 . 0 5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
见表1 。
贯彻人性 化护理 ,就是要从 护理人员 的观念 出发 ,最大 限度的提 高 临床护理人 员的积极性 , 让 护理人 员明 白人性化 护理 的重要 意义 , 时刻在细小 的地方体现 出对产妇 的关怀。另外 ,医院也要 改善妇产科 环境 ,减小 产妇对 医院的排斥作 用。最后 ,护理 人员运用 有效合理 的 沟通 技巧 ,努力 施行 人 性化 护理 ,对提 高护 理服 务 水平 有重要 的 意
参考 ,现报道如下 。
实验有充分的了解,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实验,符合医学
脑 梗死是 临床上常见 的局 限性脑功 能障碍性疾病 ,是 由于 脑部的 血液 循环 障碍所导 致的脑组织缺 氧、缺血 ,进 而出现局 限性脑 组织 的 坏死 或脑软化 。随着近年来我 国人们经济水 平提 高 、饮食 习惯与结构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吕淑波慈明塔宫本强姜丽华(山东) 山东省威海市复退军人康宁医院内科背景:早期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急性期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竟什么才叫“早期”?有资料称:“脑梗塞在发病后3天,脑出血在发病后5-7天开始采取康复治疗”都叫早期。
有些国家学者提出超早期康复的概念,即在发病的第一天就开始采取康复治疗,与临床药物治疗同步进行。
近年来,由于临床对脑血管疾病诊断、抢救和治疗技术的提高,使急性期病死率大幅度下降,而致残率却明显增加,约为86.5%。
为了减轻残疾,提高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能力(ADL),作者对脑卒中病人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方法:两组病人均接受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急性期均用20%甘露醇,七叶皂苷,白蛋白等控制脑水肿,并给予对症支持等治疗。
康复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超早期、软瘫期、恢复早期的分阶段康复治疗。
结果:疗效评价:采用ADL功能评定方法——Barthel指数(BI)对两组病人分别于入院时及4周后进行评定。
内容包括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小便控制、上下楼梯、行走、轮椅转移、上厕所等项目,每项10分,60分以上者生活基本自理,40分~60分者生活需要帮助,≤40分者需要很大甚至完全帮助。
结论:过去一直认为脑卒中病人早期应卧床制动静养,而近年来多主张脑卒中病人应尽早地进行康复治疗,甚至有超早期治疗的说法。
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效地调动脑组织残余细胞功能,使正常情况下没有发挥作用的神经亚单位发挥代偿功能,进而使脑机能重新组织和再建,减少伤残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从本组结果可看出,康复组采用分阶段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
ADL能力的改善是脑卒中病人功能恢复的重要指标,BI能全面地反映脑卒中病人功能恢复情况和残疾程度。
由表1、表2可看出,入院时两组病人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4周早期康复护理,康复组ADL评分60分以上者14例(占35.00%),对照组60分以上者4例(占15.39%),两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达到了较满意的早期康复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学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学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引言: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脑梗死后,患者常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包括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方面的障碍。
因此,早期康复护理学干预对于脑梗死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学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收集和分析,总结早期康复护理学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结果:早期康复护理学干预可以促进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的提高。
在早期康复护理学干预中,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是重要的一项措施。
该训练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肢体功能恢复训练和言语功能恢复训练等。
通过康复训练,脑梗死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此外,早期康复护理学干预还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
在早期康复护理学干预中,采用生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生理治疗包括理疗、电疗和热疗等,可以通过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功能恢复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药物治疗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稳定神经细胞膜和促进神经细胞再生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讨论:早期康复护理学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有明显的积极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学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使他们能够自理生活。
在早期康复护理学干预中,康复训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训练,患者的肢体功能、言语功能和认知功能等得到了有效的恢复。
同时,早期康复护理学干预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通过生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患者的神经细胞得到了再生和修复,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
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学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具有显著的影响。
通过早期的康复护理学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改善他们的神经功能。
因此,在脑梗死的早期阶段,应该积极进行康复护理学干预,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同时,需要不断地完善早期康复护理学干预的方法和措施,以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观察

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观察【摘要】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会导致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受损。
本研究旨在观察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的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职业治疗等。
在讨论中指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非常重要,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康复护理的具体效果和最佳实践。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显著影响,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脑梗死, 早期康复护理, 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研究结果, 讨论, 重要性, 未来研究, 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生率在不断增加。
脑梗死患者在疾病发作后,往往出现肢体运动功能受损、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等问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早期康复护理被认为是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关键,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关于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本研究旨在观察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后,其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情况,从而为提高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提供依据。
通过对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研究结果和讨论的深入探讨,希望可以揭示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康复中的重要性,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并总结出结论。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进一步了解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探讨其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
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康复护理方法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为临床康复护理提供更科学的指导和建议。
通过分析研究结果,我们希望可以为提高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提供依据,促进早期康复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和推广。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79例,按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的HMAD、改良爱丁堡-斯堪纳维雅卒中量表(MESSS)评分和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MAD评分和MESSS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两组比较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能力量表评分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较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的康复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梗死;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影响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脑部疾病,脑梗死对患者的生活影响较大,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在对脑梗死的治疗中给予有效的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本文就实行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和神经功能进行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5年8月-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9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59-76岁,平均年龄(66.3±1.7)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4.5±1.5)年,患者会出现自杀、自伤等情况。
对照组患者39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0.5±1.5)岁,病程3-5年,平均病程(4±1.5)年,患者常常自主发呆,还会出现自伤等情况。
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和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以进行比较。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降低 , 异 有统 计 学 意义 ( 差 P<00 ) 患者 的改 良 B r e 指 数 明 显增 高 , 异有 统 计 学 意义 ( .5 ; at l h 差 P<00 ) 患 者 的力 量 、 . ; 5 手 功 能 、 动 能力 、 行 日常生 活 能力 、 忆 与 思 维 、 流 、 感 、 会 参 与 等 项 目评分 均 显 著 提 高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记 交 情 社 差
2 t c mb r2 we es lce . e p t n sw r iie no itr e to ru n o to ru a d ml,tee 01 oDe e e 01 r ee td Th ai t e edvd d i t n ev nin go p a d c n rlgo p r n o y h r 1 1 e
22 9 第 卷 2 0年 月 9第7 1 期
・护 理 研 究 ・
早期 康 复护理 干预 对脑梗 死 患者肢 体功 能恢 复 和 日常 生活能 力 的影响
侯 彩 叶
河 北省 武 安市 第 一人 民 医院 , 河北 武 安
0 60 5 30
【 要1目的 探讨 早 期康 复 护理 干 预对 脑梗 死 患 者肢 体 功 能恢 复 和 日常生 活 能力 的影 响 。 方 法 选 取 2 1 年 1 ~ 摘 01 月
21 0 1年 1 我 院 收治 的 脑梗 死 患 者 l2例 , 随机 分成 干 预组 和对 照 组 , 组 各 5 2月 l 并 每 6例 。两 组 患者 均 行 常 规护 理 ,
而干 预组 则 加 用早 期康 复 护理 干 预 措施 , 并对 两 组患 者 的肢 体 功 能 恢 复情 况 、 良 B r e 指数 、 活 质 量 改善 情 况 改 at l h 生 进 行 对 比分 析 。 结果 与 对 照组 相 比 , 预组 患 者 的痊 愈 率 、 效 率 、 干 显 总有 效 率均 显 著 提 高 , 进步 和 无 效 率则 明显 而
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观察

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观察【摘要】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受损。
本研究旨在观察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通过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发现其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表现为肌力增强、动作协调性提高等。
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也有明显的提升,表现为独立完成自理、行走能力增强等。
结论显示,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对于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脑梗死、早期康复护理、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影响观察1. 引言1.1 背景介绍脑梗死是指脑动脉发生栓塞或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脑梗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往往会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和认知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早期康复护理被认为是改善脑梗死患者功能的有效手段。
通过早期康复护理,患者可以在康复早期就开始进行功能恢复训练,促进神经系统的再生和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虽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影响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但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旨在观察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具体影响,为临床康复护理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本研究的开展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通过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其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进一步了解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有望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具体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为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作者:房海鹰张喜峰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7期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方法:病例均为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1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结果:两组干预后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较干预前显著增加(P
【关键词】康复护理;脑梗死;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50%-70%患者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较重的负担[1-2]。
随着近年来护理观念的不断更新和重视,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治疗和恢复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实施高质量的早期康复护理工作,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并能提高其生活质量[3]。
本研究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共110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4],并经头颅部CT或MRI检查确诊,均为首次发病且伴有一侧不同程度的偏瘫。
其中男性57例,女性53例,年龄均在38-80岁。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为(55.48±3.65)岁,包括左侧偏瘫31例,右侧偏瘫24例;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为(55.65±3.45)岁,包括左侧偏瘫29例,右侧偏瘫26例;患者均无严重的认知障碍和精神异常;排除严重心、肝、肺、肾等器官功能障碍;无肢体外伤、传染性疾病及其他并发症等。
所有患者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两组在性别、年龄、梗死部位及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神经内科的常规药物治疗,以改善脑供血及促进神经细胞的代谢,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具体为:(1)心理干预:脑梗
死多发病急、病情重,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悲观等不良情绪,因此需进行早期心理疏导,并给予健康知识宣传,是了解自身疾病相关知识以消除患者的悲观情绪,使其树立康复治疗的信心,积极、主动的配合临床治疗和康复训练;(2)基础护理:保持患者良好的肢体位置,以增加其舒适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患者正确饮食,按照医嘱服药;帮助患者定时翻身并进行适量的肢体按摩,以预防长期卧床导致的压疮或肌肉萎缩等;(3)运动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首先进行被动训练及辅助功能训练,训练关节的收展及旋转,最后根据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主动训练以改善患者运动及自理能力;(4)生活能力训练: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制定针对性的日常能力训练方案,由家属参与指导训练,且要耐心指导,反复训练,并随时给予鼓励以增强患者的信心,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随时调整训练计划。
1.3 观察指标
肢体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FMA)评分法,日常生活能力(ALD)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5],均于患者入院后24h内和干预2个月后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结果采用SPSS13.00统计学软件处理,各组指标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检验值 P
2 结果
由临床结果可知,两组干预后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有明显增加,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年轻化的趋势,也是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脏疾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患者多发病较急,病情进展性加重,且伴有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
因此,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尽快恢复其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是目前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6]。
脑梗死发病早期患者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均具有较强的重新组织和可塑性,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可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因疾病产生的焦虑、抑郁及悲观情绪,树立康复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并坚持康复训练,以最大程度的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伤残程度[7-8]。
本研究于2011年1月-2012年1月对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取得了显著效果,通过护理消除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临床治疗和功能训练,且功能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是护理干预的重点,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结果表明,经护理干预后患者
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有明显增加,大大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蔡碧玉. 中医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2):2059-2060.
[2] 王江琴,杜更胜.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肌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3):263-264.
[3] 赵金兰. 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13-2015.
[4] 中华神经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及诊断[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1):2-4.
[5] 唐月嫦,张丽,李凤桃. 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152-153.
[6] 刘采红. 康复护理干预在治疗脑梗死偏瘫老年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335-336.
[7] 张慧. 脑梗死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1,8(35):67-68.
[8] 侯彩叶.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7):13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