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存储-为云而生
云生成的原理

云生成的原理云生成是指利用云计算技术和云平台资源,通过虚拟化技术将物理资源进行抽象和隔离,实现动态分配和管理计算、存储和网络等资源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用户灵活、高效地利用云平台资源,提供弹性的计算能力和可扩展的存储空间。
云生成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虚拟化技术:云生成的基础是虚拟化技术,通过将物理资源如服务器、存储设备等进行虚拟化,将其抽象为虚拟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灵活分配和管理。
常见的虚拟化技术包括虚拟机技术和容器技术,它们可以将物理服务器划分为多个虚拟机或容器,每个虚拟机或容器都可以独立运行应用程序。
2. 弹性计算:云生成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分配和调整计算资源。
当用户需要增加计算能力时,云平台可以自动启动或复制虚拟机或容器以满足需求;当用户不再需要某个虚拟机或容器时,云平台可以自动释放其占用的资源,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3. 分布式存储:云生成还可以提供可扩展的存储空间。
云平台通常采用分布式存储系统,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从而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动态扩展存储空间,无需关注底层的物理存储设备。
4. 虚拟网络:云生成可以提供灵活的网络资源。
云平台可以通过虚拟网络技术,为用户创建虚拟网络,实现虚拟机或容器之间的通信。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配置网络拓扑、子网和路由等,从而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5. 自动化管理:云生成还包括自动化管理功能。
云平台可以提供统一的管理界面,用户可以通过该界面对云平台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和监控。
云平台还可以通过自动化运维工具,实现资源的自动化配置、部署和维护,减少人工操作的工作量。
云生成的原理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灵活使用云平台资源,无需关注底层的物理设备和运维工作,从而降低了IT成本和管理复杂度。
同时,云生成还提供了高可用性、弹性扩展和灾备恢复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更可靠、更稳定的服务。
云生成是利用虚拟化技术和自动化管理手段,实现对云平台资源的动态分配和管理的过程。
企业云存储解决方案

企业云存储解决方案在现代数字化时代,企业面临着海量数据的管理和存储挑战。
传统的本地存储方式已逐渐无法满足企业数据增长的需求,因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向云存储解决方案。
企业云存储解决方案是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能够提供弹性、安全、可靠的存储服务,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数据资源。
优势与特点1. 弹性扩展企业云存储解决方案具有弹性扩展的特点,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动态调整存储容量,从而降低了成本和资源浪费。
无论是小型企业还是大型企业,都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灵活扩展存储容量,实现存储资源的优化利用。
2. 多地备份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企业云存储解决方案通常提供多地备份功能。
通过将数据存储在多个地理位置的服务器上,可以避免单点故障导致数据丢失的风险,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持久性。
3. 数据加密企业云存储解决方案一般会采用加密技术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可以有效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提高数据的保密性和隐私性,符合企业的合规要求。
4. 高可靠性相比传统的本地存储设备,企业云存储解决方案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云存储提供商通常会部署复杂的故障转移和容灾机制,确保数据在发生硬件故障或灾难性事件时仍能保持可访问性。
应用场景1. 多设备协作随着企业员工办公设备多样化,基于云存储的文件共享和协作成为了重要需求。
企业云存储解决方案可以提供统一的数据存储和共享平台,方便员工在不同设备上实时协作和访问数据。
2. 大数据分析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
企业云存储解决方案提供了可扩展的存储资源和强大的计算能力,为企业的大数据分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 灾备和容灾灾备和容灾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企业云存储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灾备和容灾机制,确保数据在灾难事件中能够及时恢复,并保障业务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总结企业云存储解决方案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更好地应对数据管理和存储的挑战。
HDS HUS系列统一存储

Hitachi Unified Storage 系列高性能统一存储随着企业的不断创新和蓬勃发展,其解决复杂的数据管理问题的需求也空前增长。
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均为数据增长需求、成本增加、复杂性加剧、难以满足服务水平协议等问题所困扰。
在数据容量、应用程序和虚拟服务器环境呈指数级增加的同时,预算却没有与之同步增加。
数据中心必须提高效率并进行简化,以巧妙应对这些挑战。
此外,随着非结构化数据存储要求的迅猛增长,传统分离的文件和数据块解决方案已无力满足企业的成本效益目标。
精明的 IT 领导寄希望于统一存储平 台,以便为不堪重负的数据中心注入更大的灵活性,帮助其保护投资并节约成本。
Hitachi Unified Storage 就是您的最佳选择。
概述概述具有包括外部存储虚拟化在内的诸多高级功能。
所有这些型号可优化对关键应用程序、支持云的基础架构以及数据中心整合的支持,所有操作通过单一的直观界面即可完成。
Hitachi Unified Storage 系统不只是文件和数据块产品,它们实现了 HDS 使集成存储解决方案产品系列与智能集成管理相协调的愿景。
这些产品统一了存储环境,显著提高了效率和可靠性。
Hitachi Unified Storage 采用均衡的方法进行扩展,能够进一步发挥投资的价值。
单一系统的内部容量可增加到 4PB 以上,性能也可实现线性提高。
借助外部存储虚拟化,HUS VM 的总存储空间可扩展到业内领先的 64PB 。
扩展数据集容量,其中 megaLUN 可扩展到 128TB ,文件系统可扩展到 256TB 。
拍摄上千张时间点快照,以实现更加精细的恢复。
无限制远程拷贝所有数据。
Hitachi Unified Storage 提供的中端存储系统堪称当今市场上的速度之最。
Hitachi Unified Storage 在文件和块数据的随机和顺序性能上达到了完美的融合,能够帮助客户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性能目标。
云计算和大数据基础知识

云计算与大数据基础知识一、云计算是什么?云计算就是统一部署的程序、统一存储并由相关程序统一管理着的数据!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在远程的数据中心里,成千上万台电脑和服务器连接成一片电脑云。
因此,云计算甚至可以让你体验每秒超过1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拥有这么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模拟核爆炸、预测气候变化和市场发展趋势。
用户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按自己的需求进行运算.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通俗的理解是,云计算的“云”就是存在于互联网上的服务器集群上的资源,它包括硬件资源(服务器、存储器、CPU等)和软件资源(如应用软件、集成开发环境等),所有的处理都在云计算提供商所提供的计算机群来完成。
用户可以动态申请部分资源,支持各种应用程序的运转,无需为繁琐的细节而烦恼,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业务,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技术创新。
云计算的核心理念是资源池。
二、云计算的基本原理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集群上,对这些硬件基础设施通过虚拟化技术构建不同的资源池.如存储资源池、网络资源池、计算机资源池、数据资源池和软件资源池,对这些资源实现自动管理,部署不同的服务供用户应用,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成所需要的应用,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是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
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
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
三、云计算的特点1、支持异构基础资源云计算可以构建在不同的基础平台之上,即可以有效兼容各种不同种类的硬件和软件基础资源。
云操作系统简介

云操作系统简介教育技术专业高校教师班083093009 孟祥元云操作系统是一个新的软件类别,旨在将大型基础架构集合(CPU、存储、网络)作为一个无缝、灵活和动态的操作环境进行全面管理。
与普通操作系统管理单独计算机的复杂性类似,云操作系统管理数据中心的复杂性。
虽然可以采用其他方法,但是VMware 认为虚拟化是实现云计算的关键支撑技术。
“云计算”通常是指和网络浏览器展捆绑在一起的应用软件,但其真正的计算过程其实是在远程数据中心进行的。
具体可以参考Google发布的Chrome OS(基于Linux(Open Source)的Web操作系统)。
云计算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知道:在计算机里,只有程序和数据之分。
因而,从程序和数据的角度来讲:云计算就是统一部署的程序、统一存储并由相关程序统一管理着的数据!这“统一”反映了“集中”“一致性”,又有点“一次部署,随处可用”(网络化)。
这统一的部署,统一的管理有很多好处啊。
做“云计算中心”的IT企业,可以把精力集中在为用户提供基础的“云存储”、“云计算”服务上。
为了更好的把用户的数据管理得更好、更安全,并且为用户的提供“管理云数据”的“云应用程序”,企业必需在云计算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以及相当的权威性(如同现在存钱的银行)。
如此一来,企业提供的云计算环境,也就是用户的“云计算服务”环境,将深刻地影响着用户的网络行为习惯,甚至影响和决定了用户的消费。
基础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将是未来的“微软”型的企业。
他们将决定着未来的IT形态。
云存储从网上的观点来看,云存储是依附于“云计算”的。
即出现了“云计算”一词,才有了“云存储”的概念。
总的来说,“云存储”就是将用户数据统一存储在“云计算中心”或者“云存储中心”,由存储中心提供数据存储、加载、维护的相关应用程序(服务)。
这里的主角是“用户数据”。
相比而言:云计算的概念更为宽泛。
云操作系统云操作系统,使用云计算、云存储技术为支撑的操作系统。
存储池原理

存储池原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的存储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需求,存储池技术应运而生。
存储池是一种将多个存储设备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上的统一存储空间的技术。
本文将围绕存储池的原理展开讨论。
一、存储池的概念和作用存储池是由多个物理存储设备组成的逻辑存储单元,它将多个独立的存储设备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组合,形成一个统一的存储空间。
存储池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个集中管理和分配存储资源的平台,方便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
二、存储池的实现原理1. 存储设备的组合存储池通常由多个物理存储设备组成,包括硬盘、固态盘、磁带库等。
这些设备通过存储池技术进行逻辑组合,形成一个统一的存储空间。
存储设备可以是同类型的,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存储池技术能够屏蔽设备的差异,对外提供统一的接口。
2. 存储资源的划分存储池将物理存储设备划分为若干个存储资源,每个存储资源具有独立的存储容量和访问特性。
存储资源可以按照不同的需求进行定制,比如可以设置不同的容量、性能、可靠性等参数。
通过存储资源的划分,存储池可以更加灵活地满足不同的存储需求。
3. 存储资源的管理存储池提供了对存储资源的统一管理接口,可以方便地进行存储资源的添加、删除、扩容等操作。
存储池还可以监控存储资源的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储故障,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4. 数据的分布和访问存储池通过一定的策略将数据分布在不同的存储资源中,可以采用数据条带化、数据镜像等方式进行数据的分布和冗余备份。
存储池还提供了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访问存储池接口来读写数据,而不需要关心具体存储设备的细节。
5. 存储资源的优化存储池可以根据数据的特性和访问模式,对存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比如可以根据数据的热度将热数据放在性能较高的存储设备上,将冷数据放在性能较低的存储设备上,从而提高整体的存储性能和效率。
三、存储池的优势和应用场景1. 提高存储利用率存储池可以将多个存储设备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存储空间,提高了存储资源的利用率。
云存NAS产品介绍

卷的空间可以动态扩建
目录空间没有上限限制
在线扩容
云存(MIDAS6000)产品主要技术优势
系统稳定性高
实时校验保护数据完整性
事务性文件系统,使用写时拷贝,文件系统绝对不会因意外断电 或系统崩溃而被损坏 防病毒保护
磁盘阵列
iSCSI存储
控制器
©200p; Confidential
14
iSCSI 技术特点
iSCSI应用系统架构
服务器 1 服务器 2
多台前端服务器共用后端存储 设备
后端存储空间以LUN形式提供 给前端服务器 不支持共享,每个LUN只能属 于前端某一台服务器
>200M
>100M
7016/24 6012/16/ 24 21 21
2012/16/ 1012/16/ 24 24 14 7
硬盘规格
应用场景
3.5" 146/300GB/400GB/450GB/1TB/2TB,SAS磁盘 3.5" 500/750GB/1TB/2TB,SATAⅡ磁盘
大规模应 用 高新能计算、大中型规模应用 备份、小 规模应用 备份、监 控
RAID RAID
©2008 CloudStorage Proprietary & Confidential
8
iSCSI 起源
时间:2001年
服务器
为了解决FC-SAN在价格及管理上的诸多门坎而 产生 采用以太网作为连接链路,使用专用的以太网 交换机构成存储网络
以太网交换机 IP链路
每台服务器拥有自己的存储空间,但数据仍然 不可以共享 提供快照、容灾等高级数据保护功能 iSCSI 之所以被看好的原因 – 它根植于IP网络上,所以可以采用现有已 非常成熟的管理工具及基础建设 – 懂IP的人才资源非常丰沛 – 因此可为企业节省大笔建置、管理及人事 成本
云计算计算机的新型储存方式

云计算计算机的新型储存方式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计算模式,它将计算机资源和服务通过互联网进行交付和共享。
在传统的计算机中,我们通常会使用硬盘或固态硬盘来进行数据的存储,但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新的储存方式逐渐崭露头角。
本文将探讨云计算计算机的新型储存方式以及其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
一、云计算的储存方式1. 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存储是云计算中常见的储存方式之一。
它通过将多个物理存储设备进行虚拟化,形成一个统一的逻辑存储池。
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远程访问和管理该存储池,实现对数据的存储和调用。
虚拟化存储不仅提供了更高的存储效率,还增加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2. 对象存储对象存储是云计算中另一种常见的储存方式。
与传统的文件系统不同,对象存储将数据作为对象进行管理,并使用唯一的标识符来区分和访问这些对象。
对象存储不仅能够存储大规模和非结构化的数据,还具备高可用性、高扩展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它常被用于存储多媒体文件、日志数据等。
3. 分布式存储分布式存储是云计算中一种重要的储存方式。
它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物理设备上,通过分布式算法和技术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分布式存储具备高性能、高可扩展性和弹性扩展等特点,能够应对大规模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需求。
二、云计算储存方式的重要性1. 大规模数据的存储需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据的生成和积累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
传统的硬盘和固态硬盘难以满足大规模数据的存储需求,而云计算储存方式能够提供高可靠性和高扩展性的存储解决方案,满足数据存储的需求。
2. 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云计算储存方式采用了分布式的存储方式,将数据存储在多个物理设备上,通过冗余备份和错误检测纠正技术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同时,云计算储存方式还提供了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3.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云计算储存方式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是传统存储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随时扩展存储容量,并根据业务需求进行数据的分布和调整,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bject Storage
OpenStack Kubernetes
NAS
Unified Storage
Ceph如何实现统一存储全家桶
Application
OpenStack Kubernetes Database
Ceph RBD
Ceph RGW
OpenStack Kubernetes
CephFS
存在问题
• 大规模部署管理
– Ceph集群生命周期管理 – 自动化图形部署工具 – 常见运维操作,比如换盘 – 监控告警工具
1人1小时交付大规模Ceph集群
自动化部署安装流程
监控告警
存在问题
• 故障排查
– 网络故障 – 硬件故障 – 操作系统 – 代码BUG
Q&A
Ceph Rados
Ceph统一存储的部署架构
Ceph统一存储如何支持OpenStack
Ceph是开源云平台的首选存储
• 开源
– 吸引开发者,可编程性,持续改进,激发开发者的创造力。 – 硬件无关,激发架构师的创造力
• 合适的架构与合适的技术
– 组件分布,提升扩展性。 – 元数据处理,提升扩展性。 – 快照和克隆
适合多种Workload
容量和性能横向扩展,在线扩展
统一部署、统一监控、统一运维
传统存储 差,普遍单一接口。
差,胶水集成,速度慢, 功能少。 差,适合的workload少 差。 差。
我们需要的统一存储
Application
OpenStack Kubernetes Database
Block Storage
Monitoring Alerting
Capacity Plan.
OSS
Tenants
Applications
Containers
Metal / Virtual Machines
XaaS
enStack
Compute
Storage
Network
Commodity Servers
Cloud
Code Review CI/CD Artifacts Model Logic
define: - services - pipelines - clouds
LCM
开源云平台对于存储系统的要求
接口
可编程性 Workload 扩展性 可管理性
开源云平台的要求
Block Storage Object Storage NFS 提供API,方便集成
统一存储,为云而生
基于Ceph的存储全家桶
大纲
• 背景 • 开源云平台对于存储的诉求 • Ceph统一存储全家桶 • 为什么Ceph是开源云平台的首选 • 存在问题 • Q&A
我们来自哪里
Mirantis 最新开源云平台的架构
StackLight Ops Portal
NOC
3rd Party
Ticketing Sys. Logging
• 大规模实践
– PB级别的块存储 – 30PB级别的对象存储
存在问题
• 分布式带来的复杂性
– 架构设计
• 网络架构 • 服务器配置 • 存储池规划 • CRUSH MAP设计 • 优化
– 自动化部署管理
存在问题
• 不同的Workload
– 硬件配置优化 – 操作系统参数优化 – Ceph参数优化 – 存储池配置优化 – 代码优化 – 架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