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0m简支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配束计算书高速和一级公路

合集下载

m简支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配束计算书二级公路

m简支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配束计算书二级公路

预应力混凝土公路桥梁通用图设计成套技术通用图设计计算书10m简支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配束计算(二级公路)设计计算人:日期:复核核对人:日期:单位审核人:日期:项目负责人:日期:编制单位: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编制时间:二○○六年三月10m简支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配束计算1.设计依据及相关资料1.1计算项目采用的标准和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简称《通用规范》)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简称《公桥规》)1.2参与计算的材料及其强度指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预应力混凝土公路桥梁通用设计图成套技术”第二次工作会议纪要》:对于公路Ⅱ级汽车荷载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采用C40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桥面铺装下层为100mm现浇C40混凝土,上层为80mm沥青混凝土;后张法预应力管道统一采用金属波纹管。

各参与计算材料的强度指标按《公桥规》选用,材料名称及设计参数取值见表1.1。

材料名称及设计参数取值表表1.11.3荷载等级Ⅱ级;1.4作用荷载、荷载组合、荷载作用简图设计采用的作用荷载,按《通用规范》第4章确定。

不计偶然作用,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的取项如下:(1(2)用;整体温差:温升20℃,整体温降20℃;板桥面铺装上层选用沥青铺装。

竖向竖向日照反温差为正温差乘以-0.5。

图1.1依据《通用规范》条文说明第款不计入横桥向梯度温度。

各板的横向分布系数及取值方式参见《横向分布系数计算书》。

作用效应组合设计值S ud=1.2×永久作用+1.4×汽车荷载+0.8×1.4温度作用效应组合设计值组合值还应乘结构重要性系数1.0。

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永久作用+0.7×汽车荷载+0.8×温度梯度+1.0×均匀温度作用作用长期效应组合:永久作用+0.4×汽车+0.8×温度梯度+1.0×均匀温度作用1.5计算模式、重要性系数按简支结构计算,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

后张法预应力计算书

后张法预应力计算书

后张法预应力计算书1.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X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工程地点:XXX市桥梁类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跨径布置:50m+80m+50m2. 材料参数2.1 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C50弹性模量:3.45×10^4 MPa2.2 预应力钢束预应力钢束:12束,直径15.2mm,抗拉强度fpk=1860MPa弹性模量:1.95×10^5 MPa2.3 钢筋钢筋直径:8mm抗拉强度:360MPa弹性模量:2.00×10^5 MPa3. 计算方法本计算书采用后张法进行预应力计算,按照《公路桥涵设计规范》(JTGB01-2015)进行。

4. 计算过程4.1 计算预应力损失预应力损失主要包括:锚固损失、弹性压缩损失、徐变损失和收缩损失。

4.1.1 锚固损失锚固损失按照《规范》中的公式计算:[ 1 = 0.15 fpk L ]其中,L为预应力钢束长度,本工程中取4.0m。

4.1.2 弹性压缩损失弹性压缩损失按照《规范》中的公式计算:[ 2 = ]其中,Ap为预应力钢束截面积,本工程中取211.9mm^2。

4.1.3 徐变损失徐变损失按照《规范》中的公式计算:[ 3 = ]其中,σp0为预应力钢束初始应力,τ为时间,θ为徐变系数。

本工程中,取σp0=0.7fpk,τ=5000h,θ=0.002。

4.1.4 收缩损失收缩损失按照《规范》中的公式计算:[ 4 = ]其中,σp0、τ、E concrete 分别为上述值,β为收缩系数。

本工程中,取β=0.000005。

4.2 计算预应力混凝土截面内力预应力混凝土截面内力包括:弯矩、剪力、轴力。

4.2.1 弯矩弯矩按照《规范》中的公式计算:[ M = ]其中,W为集中力,L为梁的计算跨径。

4.2.2 剪力剪力按照《规范》中的公式计算:[ V = ]4.2.3 轴力轴力按照《规范》中的公式计算:其中,P为预应力,Δ为各种预应力损失之和。

10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计算

10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计算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计算第Ⅰ部分上部构造计算一、设计资料及构造布置(一)设计资料1.跨径:标准跨径20.0m,计算跨径l=19.6 m,预制板全长19.96 m。

2.荷载:汽车—20级,挂车—100,人群荷载3.5KN/m2。

3.桥面净宽:行车道7.00 m,人行道每测0.75 m。

4.主要材料:混凝土:预制行车道板40号混凝土,桥面铺装及接缝亦用40号混凝土,其余均为25号混凝土。

预应力筋采用φ15.24(7φ5)钢绞线,R b y =1860Mpa,普通筋直径d≥12mm者采用Ⅱ级钢筋,直径d<12mm者采用Ⅰ级钢筋(但吊环必须用Ⅰ级钢筋)。

5.施工要点:预制块件在台座上用先张法施加预应力,张拉台座长度假定为70m。

设计时要求预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80%时才允许放松预应力筋。

计算预应力损失时计入加热养护温差20℃所引起的损失。

预应力钢绞线应进行持荷时间不少于5min的超张拉。

安装时,应待接缝及现浇层混凝土与预制板结合成整体后再敷设铺装层及安装人行道板等。

6.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T01—88);(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以下简称《预桥规》。

(4).《桥梁工程》2001,范立础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5).《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梁桥·上册〉(1996),徐光辉、胡明义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二)、构造及设计要点1.主梁片数:每孔8片。

2.预制板厚85cm,每块宽100cm。

3.桥面横坡1.5%,由8~13.75cm厚40号水泥防水耐磨混凝土层(加膨胀剂),无磨损,故考虑部分参与梁板受力。

4.在预制人行道板时,应预留泄水管孔洞。

5.其它未尽事项,参见各设计图。

6.主梁预制尺寸,梁长等详见设计图。

二、横截面布置横截面布置见图1—2,行车道部分的预制板厚85cm,每块底宽100cm。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设计计算书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设计计算书

第Ⅰ部分上部结构I、设计资料一、设计标准及材料标准跨径:16m 计算跨径:15.56m桥面净宽: 9+2×0.5m 设计荷载:汽—20,挂—100 材料:预应力钢筋:Φ15.24(7Φ5.0)钢铰线,后张法施工。

非预应力钢筋:Ⅰ钢筋和Ⅱ级螺纹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为R40号,空心板铰逢为R30号;桥面铺装为R30号沥青砼;栏杆、人行道采用R30号砼;二、构造与尺寸图1-1 桥梁横断面(尺寸单位:cm)三、设计依据与参考书《结构设计原理》叶见曙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桥梁计算示例集》(梁桥)易建国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桥梁工程》(1985)姚玲森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公路桥涵标准图》公路桥涵标准图编制组,人民交通出版社《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合订本)》(JTJ021-85)人民交通出版社《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85)II、上部结构的设计过程一、毛截面面积计算(详见图1-2)A h=99×90-30×63-∏×31.52-(3×3+7×7+12×7)=4688.28cm2(一)毛截面重心位置全截面静距:对称部分抵消,除去下部3cm后1/2板高静距S=2[5×7/2(2/3×7+14.5+14)+3×8×(21+14.5+8/2)+2×8/2(14.5+21+8/3)]+99×3×(43.5+3/2)=3667.5+13365=17032.5cm3铰面积:A铰=2×(1/2×7×5+1/2×2×8+3×8)=99cm2毛面积的重心及位置为:d h=17032.5/4688.28=3.63cm (向下)则重心距下边缘的距离为:14+18+14.5-3.63=42.87cm距上边缘距离为:90-42.87=47.13cm铰重心对除去下部3cm后1/2板高的距离:d铰=3667.5/99=37.05cm(二)毛截面对重心的惯距O y OI I图1-3每个挖空半圆(图1-3)面积:A′=1/2×∏×R2=1/2×3.14×182=508.68cm2重心:y=4R/(3×∏)=4×18/(3×3.14)=7.64cm半圆对自身惯距:I=I I-I-A′y2=3.14×184/8-508.68×7.642=41203.08-29691.45=11511.63cm4由此可得:I h=99×903/12+99×90×3.632-2[36×293/12+36×29×3.632]-4×11511.63-2×508.68×[(7.64+29/2+3.63)2+(7.64+29/2―3.63)2]―2(1/12×83×3+1/36×2×83+1×5×73/36)-99×(37.05+3.63)2=4723333.21cm4二、内力计算(一)、永久荷载(恒载)作用下1.桥面系安全带、栏杆:单侧为6.25kN/m桥面铺装:2×(0.06+0.15)/2×4.5×23=21.74 kN/m g1= (6.25×2+21.74)/10=3.43 kN/m2.铰和接缝:g2=(99+1×90)×10-4×24=0.45 kN/m3.行车道板:g3=4688.28×10-4×25=11.72 kN/m恒载总重力:g=g1+g2+g3=3.43+0.45+11.72=15.6kN/m恒载内力计算见表1-1。

[高速公路某大桥后张法预制空心板梁施工方案]后张法空心板施工

[高速公路某大桥后张法预制空心板梁施工方案]后张法空心板施工

[高速公路某大桥后张法预制空心板梁施工方案]后张法空心板施工高速公路某大桥后张法预制空心板梁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3 一、说明 3 二、编制依据 3 三、编制原则 3 四、编制范围 4 第二章、工程概况 5 一、工程简介 5 二、自然地理概况及地质条件 5 三、主要工程数量7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8 一、施工指导思想及施工组织原则8 二、管理目标8 三、施工平面布置9 第四章、施工管理机构10 一、施工管理框图10 二、施工现场管理机构11 第五章、人员及材料、设备组织安排12 一、在预制厂任职的管理人员12 二、拟投入操作工人一览表13 三、拟投入主要机械、材料一览表13 第六章、施工方案15 一、场地布置15 二、制梁台座与底模15 三、模板设计与加工15 四、钢筋加工与绑扎16 五、模板安装与拆除17 六、砼的浇筑与养护18 七、预应力施工20 八、梁体封端24 九、移梁存放24 十、质量控制指标、检验频率及方法26 第七章、安全保证措施28 一、安全保证措施28 二、龙门吊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9 三、预应力张拉安全保证措施30 第八章、质量保证措施34 一、制定创优规划、完善保证体系34 二、加强队伍思想建设、提高全员质量意识34 三、健全组织、加强领导39 四、制度保证措施41 五、技术保证措施45 六、方法保证措施47 第九章、工期保证措施49 一、工期保证措施49 二、雨季及夏季施工保证措施51 三、成本控制措施51 第十章、文明施工和环保保证措施53 一、文明施工保证措施53 二、环境保护措施54 第十一章、紧急救援预案55 第十二章、突发性停电应急预案59 第一章、编制说明一、说明按照招标文件和现有的施工图,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本合同段“多规格、工期紧”的特点,始终突出重难点工程项目,紧紧围绕建优良工程,创一流施工水平等一系列管理目标,组建强有力的项目领导班子,投入专业化的、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和先进配套的施工设备进行科学的管理、组织和施工。

后张法预应力计算书

后张法预应力计算书

目录一、工程概述.............................................................................................................................. - 1 -二、计算所用常量...................................................................................................................... - 2 -三、计算所用公式...................................................................................................................... - 2 -1.P的计算 ...................................................................................................................... - 2 -2.Pp的计算 .................................................................................................................... - 2 -3.预应力钢材张拉时理论伸长值的计算...................................................................... - 3 -四、计算过程.............................................................................................................................. - 3 -1.P的计算 ...................................................................................................................... - 3 -2.理论伸长量的计算...................................................................................................... - 4 -五、各阶段张拉力及油表读数控制.......................................................................................... - 8 -1.钢绞线为8根/束......................................................................................................... - 8 -2.钢绞线为7根/束......................................................................................................... - 9 -六、实际预应力筋伸长值的量测及计算方法........................................................................ - 10 -七、张拉施工............................................................................................................................ - 10 -1.设备选择、使用、保管............................................................................................ - 10 -2.张拉............................................................................................................................ - 11 -3.张拉时易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 - 13 -八、压浆.................................................................................................................................... - 15 -九、封锚.................................................................................................................................... - 16 -十、吊运.................................................................................................................................... - 17 -十一、存梁................................................................................................................................ - 17 -十二、安全保证措施................................................................................................................ - 17 -1.保证体系.................................................................................................................... - 18 -2.制度保证.................................................................................................................... - 20 -3.安全技术措施............................................................................................................ - 21 -首件工程T梁后张法预应力计算书一、工程概述克塔高速公路KT-1标二工区起点桩号K31+571,终点桩号K49+240,全长17.669Km,工区内共10座桥梁:分别为特大桥1010m/1座,上部结构采用40m预应力混凝土T梁;大桥140m/1座,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中桥128m/2座,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小桥78m/5座,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分离式立交75m/1座,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10米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计算书

10米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计算书

10米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计算书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计算书跨径: 10米(2×净11.0米)斜交角: 15° 30° 45°计算:复核:审核:XXXX勘察设计研究院年月日一、计算资料1、标准跨径:10.0m2、计算跨径:9.6m3、桥面净空:净-11.0 m4、设计荷载:公路-Ⅰ级5、斜交角度:150300 4506、材料:(1)普通钢筋:R235、HRB335钢筋,其技术指标见表-1。

表-1(2)空心板混凝土:预制空心板及现浇桥面铺装、空心板封头、防撞护栏均采用C30混凝土,铰缝混凝土采用C30小石子混凝土,桥面面层为沥青砼。

技术指标见表-2。

表-27、(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简称《公预规》。

(3)《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梁桥(上册)》(1998年1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简称《梁桥》。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二、结构尺寸本桥按高速公路桥梁设计,取上部独立桥梁进行计算,桥面净宽11.125米,两侧为安全护栏,全桥采用9块空心板,中板为1.27米,边板为1.67米,水泥砼铺装厚10cm,沥青砼厚10cm。

取净-11.125m桥梁的边、中板进行计算,桥梁横断面及边、中板尺寸如图1,图2所示(尺寸单位:cm)图 1图2空心板的标准跨径为10m,计算跨径l=9.6m。

空心板的具体构造见我院桥涵设计通用图(编号:TYT/GJS 02-3-2)。

计算三、各块板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mc1、采用铰结板法计算弯矩及L/4截面至跨中截面剪力的m ca. 计算截面抗弯惯性矩I在AUTOCAD中作图量测得到边、中板跨中截面对各自水平形心轴的抗弯惯性矩:I边=0.01745(m 4), I 中=0.01465 (m 4)。

后张法预应力溷凝土空心板桥设计计算书

后张法预应力溷凝土空心板桥设计计算书

第Ⅰ部分上部结构I、设计资料一、设计标准及材料标准跨径:16m 计算跨径:15.56m桥面净宽: 9+2×0.5m 设计荷载:汽—20,挂—100材料:预应力钢筋:Φ15.24(7Φ5.0)钢铰线,后张法施工。

非预应力钢筋:Ⅰ钢筋和Ⅱ级螺纹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为R40号,空心板铰逢为R30号;桥面铺装为R30号沥青砼;栏杆、人行道采用R30号砼;二、构造与尺寸50 900/2图1-1 桥梁横断面(尺寸单位:cm)三、设计依据与参考书《结构设计原理》叶见曙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桥梁计算示例集》(梁桥)易建国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桥梁工程》(1985)姚玲森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公路桥涵标准图》公路桥涵标准图编制组,人民交通出版社《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合订本)》(JTJ021-85)人民交通出版社《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85)II、上部结构的设计过程一、毛截面面积计算(详见图1-2)=99×90-30×63-∏×31.52-(3×3+7×7+12×7)Ah=4688.28cm2(一)毛截面重心位置全截面静距:对称部分抵消,除去下部3cm后1/2板高静距S=2[5×7/2(2/3×7+14.5+14)+3×8×(21+14.5+8/2)+2×8/2(14.5+21+8/3)]+99×3×(43.5+3/2)=3667.5+13365=17032.5cm3铰面积:A铰=2×(1/2×7×5+1/2×2×8+3×8)=99cm2毛面积的重心及位置为:=17032.5/4688.28=3.63cm (向下)dh则重心距下边缘的距离为:14+18+14.5-3.63=42.87cm距上边缘距离为:90-42.87=47.13cm铰重心对除去下部3cm后1/2板高的距离:d铰=3667.5/99=37.05cm(二)毛截面对重心的惯距每个挖空半圆(图1-3)面积:A′=1/2×∏×R2=1/2×3.14×182=508.68cm2重心:y=4R/(3×∏)=4×18/(3×3.14)=7.64cm半圆对自身惯距:I=II-I-A′y2=3.14×184/8-508.68×7.642=41203.08-29691.45=11511.63cm4由此可得:Ih=99×903/12+99×90×3.632-2[36×293/12+36×29×3.632]-4×11511.63-2×508.68×[(7.64+29/2+3.63)2+(7.64+29/2―3.63)2]―2(1/12×83×3+1/36×2×83+1×5×73/36)-99×(37.05+3.63)2=4723333.21cm4二、内力计算(一)、永久荷载(恒载)作用下1.桥面系安全带、栏杆:单侧为6.25kN/m桥面铺装:2×(0.06+0.15)/2×4.5×23=21.74 kN/mg1= (6.25×2+21.74)/10=3.43 kN/m2.铰和接缝:g2=(99+1×90)×10-4×24=0.45 kN/m3.行车道板:g3=4688.28×10-4×25=11.72 kN/m恒载总重力:g=g1+g2+g3=3.43+0.45+11.72=15.6kN/m恒载内力计算见表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m简支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配束计算书高速和一级公路预应力混凝土公路桥梁通用图设计成套技术通用图设计计算书10m简支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配束计算(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设计计算人:日期:复核核对人:日期:单位审核人:日期:项目负责人:日期:编制单位: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编制时间:二○○六年三月10m简支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配束计算1. 设计依据及相关资料1.1计算项目采用的标准和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简称《通用规范》)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简称《公桥规》)1.2参与计算的材料及其强度指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预应力混凝土公路桥梁通用设计图成套技术”第二次工作会议纪要》:对于公路Ⅰ级汽车荷载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采用C50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桥面铺装下层为100mm现浇C40混凝土,上层为沥青混凝土;后张法预应力管道统一采用金属波纹管。

各参与计算材料的强度指标按《公桥规》选用,材料名称及设计参数取值见表1.1。

材料名称及设计参数取值表表1.11.3 荷载等级依据《通用规范》第4.3.1款第3条表4.3.1-1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1.4 作用荷载、荷载组合、荷载作用简图1.4.1设计采用的作用设计采用的作用荷载,按《通用规范》第4章确定。

不计偶然作用,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的取项如下:(1)永久作用:结构重力、预加力和混凝土的收缩及徐变作用; (2)可变作用:汽车荷载、汽车荷载冲击力和温度作用; 整体温差:温升20℃,整体温降20℃; 按《通用规范》第4.3.10款第3条选用(100mm混凝土铺装层),具体图式见图1.1。

竖向日照反温差为正温差乘以-0.5。

图1.1 竖向梯度温度(尺寸单位mm)依据《通用规范》条文说明第4.3.10款不计入横桥向梯度温度。

各板的横向分布系数及取值方式参见《横向分布系数计算书》。

1.4.2作用效应组合(1)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通用规范》第4.1.6款)作用效应组合设计值S ud=1.2×永久作用 +1.4×汽车荷载+0.8×1.4温度作用效应组合设计值组合值还应乘结构重要性系数1.1。

依据《公桥规》第5.1.1款,汽车荷载计入冲击系数。

(2)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通用规范》第4.1.7款)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永久作用+0.7×汽车荷载+0.8×温度梯度+1.0×均匀温度作用作用长期效应组合:永久作用+0.4×汽车+0.8×温度梯度+1.0×均匀温度作用依据《公桥规》第6.1.1款,汽车荷载不计入冲击系数。

1.5 计算模式、重要性系数按简支结构计算,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1。

1.6 总体项目组、专家组指导意见1.在计算收缩徐变时,考虑存梁期为90天。

2.采用预应力A类构件,考虑现浇层厚度的一半混凝土参与结构受力。

2.计算2.1 计算模式、所采用软件采用桥梁博士V3.0.3计算,纵向计算按平面杆系理论,将计算对象作为平面梁单元画出结构离散图;根据桥梁的实际施工过程和施工方案划分施工阶段;进行作用组合,求得结构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时的应力、内力和位移;按规范中所规定的各项容许值,验算构件是否满足结构承载力要求,材料强度要求和结构的整体刚度要求。

计算共分5个阶段,即4个施工阶段和1个使用阶段,各阶段情况见表2.1,各施工阶段计算简图见图2.1。

施工工序表 表2.1889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234567654321432110965716151413121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4321109657161514131211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8111213141516756910123475691012341716151413121110987图2.1 施工阶段计算简图2.2 计算结果及结果分析2.2.1 中板计算结果及结果分析1. 数据输入的一些间接性结果 (1)中板的冲击系数在桥博中,冲击系数在使用信息中输入,其值计算按照《通用规范》第4.3.2款及其条文说明规定的公式计算。

计算跨径:m l 40.9=;跨中截面的截面惯矩:40259.0m I c =; 跨中处单位长度质量:./3.1547m kg m c = 基频:HZ m EI l f c c 509.133.15470259.01045.340.92210221=⨯⨯⨯==ππ;冲击系数:44.00157.01767.01=-=Inf μ。

故汽车冲击力的作用系数为44.11=+μ。

(2)C40封端封端重量在计算中,在第1个施工阶段按集中力加在支承节点上,其重量为:kN m 76.2265.0212.0=⨯⨯= (3)二期恒载由于中板结构计算的过程中,考虑了计入5cm 桥面现浇层参与结构受力,故未计入部分按二期恒载与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在第4施工阶段一起计入,并考虑防撞栏杆的横向分布。

二期恒载为:m kN q /641.692)016.0096.0(2425.11.02625.105.0=⨯⨯++⨯⨯+⨯⨯=注:沥青混凝土容重按3/24m kN 考虑。

2.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依据《公桥规》第5.1.5款(规范强制性条款):作用(或荷载)效应(其中汽车荷载应计入冲击系数)的组合设计值,在保证结构的重要性系数前提下,必须不大于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1)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验算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底板计入12根HRB335直径12mm 的钢筋)计算结果见图2.2:102282674-1-338-6434225259796676079611668974796122610116079611661213259796231415-631617674-0-3382281图2.2 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计算结果由图2.2可以看出,构件承载力设计值961kN 大于作用效应的组合设计值747kN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满足《公桥规》(JTG D62-2004)第5.1.5款的要求。

(2)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验算计算的剪力值以图示结果列出,见图2.3:120.06.9-265.9277.2416.9102.534-339.4-72.15339.472.36-197.95.27197.9-5.68-94.694.3994.7-98.610-5.6199.4115.6-199.31272.2342.013-72.2-341.91415102.5416.31617276.6-265.26.90.0图2.3 各截面剪力值依据《公桥规》第5.2.7款和第5.2.9款对构件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及抗剪截面尺寸是否符合要求进行验算。

①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各截面抗剪承载力设计值均与最大剪力值416.9kN 比较,对于简支空心板而言,只要验算最不利的截面能够满足抗剪要求即可,显然,由于箍筋间距全桥配置一样,故最不利抗剪位置在腹板变化处截面。

其斜截面内混凝土和箍筋共同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kNkN f f P bh V svsv k cu cs 9.4161.615006545.028050)77.06.02(5503201045.01.125.10.1)6.02(1045.03,03321>=⨯⨯⨯⨯+⨯⨯⨯⨯⨯⨯⨯=⨯+⨯=--ρααα注:纵向受拉钢筋按12Ф12,箍筋按4Ф10,间距150mm 考虑。

由于混凝土和箍筋共同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已经超过作用效应最不利截面最大剪力组合设计值,故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满足《公桥规》要求。

② 斜截面截面抗剪尺寸验算kN kN bh f V k cu 9.4167.6345503205000051.01051.00,3>=⨯⨯⨯=⨯⨯⨯=-故截面抗剪尺寸满足《公桥规》要求。

3.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依据《公桥规》第6.1.1款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时,汽车荷载效应可不计冲击系数。

预应力作为荷载考虑,荷载分项系数为1.0。

(1)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截面抗裂验算 ① 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正截面抗裂性验算《公桥规》第6.3.1款第1条,对A 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Mpa f tk pc st 855.165.27.07.0=⨯=≤-οο,程序计算结果见图2.4:10.993.15-0.341.590.363.19-0.661.8423.161.503.151.81343.771.394.131.9253.781.374.121.9160.8573.570.835.021.95894.421.424.431.12100.83113.570.855.021.95123.781.371.91133.771.394.121.9214153.161.503.151.8116173.150.991.59-0.343.190.361.84-0.66图2.4 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抗裂性验算图从图2.4中可以看出,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没有出现拉应力,故正截面抗裂满足《公桥规》对A 类预应力构件在短期效应组合下的要求。

② 荷载长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正截面抗裂性验算《公桥规》第6.3.1款第1条,对A 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或荷载)长期效应组合(不计间接施加在桥上的其他作用效应)下:0≤-pc st οο,程序计算结果见图2.5:10.402.56-0.051.97-0.262.47-0.352.1422.571.882.432.11342.981.753.452.4852.991.733.442.4761.202.8272.521.184.372.83893.251.743.802.14101.182.83112.521.204.372.82122.991.743.442.47132.981.753.452.4814152.571.882.432.1116172.560.401.97-0.052.47-0.262.14-0.35图2.5 荷载长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抗裂性验算图从图2.5可以看出,长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没有出现拉应力,故正截面抗裂满足《公桥规》对A 类预应力构件在长期效应组合下的要求。

③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斜截面斜抗裂验算《公桥规》第6.3.1款第2条,对A 类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拼装构件,在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Mpa f tk tp 325.165.25.05.0=⨯=≤ο,程序计算结果见图2.6:1-0.79-0.312-0.02345-0.106-0.1078-0.01910-0.101112-0.10131415-0.021617-0.31-0.79图2.6 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斜抗裂性验算图从图2.6可以看出,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斜截面主拉应力最大为Mpa Mpa 325.179.0<,故正斜截面抗裂满足《公桥规》对A 类预应力构件在短期效应组合下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