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集装箱旅客化运输系统开行方案研究
国内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研究

国内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研究摘要:本报告主要研究了有关国内铁路集装箱运输的目前发展情况,集装箱运输是铁路货运的发展方向,它对于降低全社会综合物流成本,提高国内外和国际供应链的效率和效能意义重大。
文章在综合对比国内外铁路集装箱运输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存在的问题,分析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滞后的原因,并对未来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
关键字:铁路集装箱发展现状未来建议研究背景:中国集装箱运输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铁路集装箱运输。
20世纪70年代,中国海上集装箱运输的正式启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集装箱运输的增长速度始终以远远超过世界平均增幅(6%-8%)的水平发展。
现今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设施较完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集装箱运输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外贸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集装箱运输突飞猛进,2007年中国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13亿TEU,首次突破一亿大关。
受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主要消费国家需求缩减影响,2008-2009年,中国传统适箱货源出口量增幅明显回落。
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呈现旺盛的上升势头。
对外贸易的繁荣推动集装箱吞吐量平稳快速上升。
1-11月,全国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297.93万TEU,同比增长20%。
2011年1-11月,全国主要港口完成吞吐量14909.96万TEU,同比增长12.0%,增速较2010年下降8个百分点。
下半年传统旺季集装箱吞吐量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较2010年放缓。
中国已初步建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5个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港口群体,将进一步促进中国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另外,中国公路、铁路、内河集装箱运输近些年来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中国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研究方案:一、研究对象:国内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研究方式:实地调查、阅读搜集资料、网上查询、专业人士咨询等。
铁路敞顶集装箱班列开行方案研究

根据选定的路径和运输需求,制定班列的时刻表,包括发车时间、到达时间、停 靠站点等,以确保班列按时运行。
集装箱装载方案
集装箱类型
根据运输货物的特点和客户需求,选择合 适的集装箱类型,包括尺寸、规格、载重 等。
VS
装载计划
制定详细的装载计划,包括集装箱的堆叠 、排列、货物配重等,以确保班列的稳定 性和安全性。
敞顶集装箱是一种没有箱顶的 集装箱,适合装载大型货物和
重型货物。
铁路敞顶集装箱班列一般由专 业的铁路货运公司或物流公司 组织,提供门到门的全程运输
服务。
铁路敞顶集装箱班列特点
高效率
安全性
铁路敞顶集装箱班列运输速度快,能够实现 门到门的直达运输,减少了中间环节和货物 装卸次数,提高了物流效率。
铁路敞顶集装箱班列一般采用专业的装卸设 备和人员,能够保证货物的安全和完整。
节约土地资源
铁路敞顶集装箱班列的开 行能够减少对土地资源的 占用,从而有利于土地资 源的节约利用。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0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建立了铁路敞顶集装箱班列开行方案的理论框架,明确了研究 目标和内容。
02
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确定了影响铁路敞顶集装箱班列开
行方案的关键因素。
提出了优化铁路敞顶集装箱班列开行方案的措施和建议,为铁
03
路部门提供了决策参考。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仅局限于某一地区或特定时间段,未来可以 扩大研究范围和时间跨度,以更全面地了解铁路 敞顶集装箱班列开行方案的实际情况。
研究中未考虑到铁路运输市场的变化和政策调整 等因素,未来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研究结论进行 修正和完善。
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

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引言列车开行方案是指根据列车运行的需求和资源条件,合理安排列车的开行时间、车次、车间间隔等多个因素,以达到提高列车服务质量、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和优化列车资源利用的目标。
在铁路运输系统中,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研究内容及方法,以期为铁路运输系统提供科学有效的运行方案。
1. 目标及意义优化列车开行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列车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减少列车运行延误和堵塞情况,增强列车运行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研究对于推动铁路运输系统的发展、提高旅客出行体验和满足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实情况中,铁路运输系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旅客需求的多样化、交通压力的增大、列车运行资源的有限性等。
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对列车开行方案进行优化,不仅可以提高列车运行的效率和灵活性,还能够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列车资源,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收益。
2. 影响列车开行方案的因素列车开行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列车运行需求列车运行需求是指根据旅客出行需求和货物运输需求而确定的列车开行时间、车次和车间间隔等因素。
旅客出行需求的多样化和波动性将直接影响列车开行方案的制定。
2.2 线路条件线路条件是指列车运行路线的特点和约束条件,包括信号系统、区段限速、道岔设置、站点数量和间隔等因素。
不同线路的特点将对列车开行方案的制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2.3 列车资源列车资源是指列车的数量、类型和性能。
不同列车资源的配置将直接影响列车开行方案的制定和优化。
2.4 运行效能指标运行效能指标包括列车的运行速度、运行时间、运行延误和运行安全等方面的指标。
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可以通过改善运行效能指标,提高列车运行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3. 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的方法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和约束条件,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决策。
基于三级站点的集装箱列车开行方案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三级站点的集装箱列车开行方案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集装箱运输越来越成为国际货运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我国,集装箱铁路运输作为一种安全、快捷、环保的运输方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然而,由于国内铁路网覆盖面较广,基础设施齐备,大容量高效、长距离、多品种集装箱运输模式尚未建立,且国内铁路运输的机车牵引力较弱,与外部国际线条无法对接,自然形成了不太完整的铁路-陆路集装箱运输体系。
因此,为了提高我国铁路-陆路集装箱运输的效率,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开展基于三级站点的集装箱列车运行方案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于三级站点的集装箱列车开行模式研究:在研究国内铁路网基础上,通过对铁路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的分析,研究基于三级站点的集装箱列车开行模式,确定列车运行的路线和时刻表,以期实现铁路-陆路集装箱运输的无缝对接和高效运行。
2. 集装箱列车调度算法研究:在确定列车运行的路线和时刻表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研究集装箱列车的调度算法,优化列车的运行效率和使用率,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
3. 集装箱列车运输风险评估研究:基于集装箱铁路运输的实际情况和数据,研究集装箱列车运输风险评估方法,以预测和评估列车运输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有效保护货物和乘客。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基于三级站点的集装箱列车开行模式的研究,提高国内铁路-陆路集装箱运输的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国铁路-陆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三、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学术报告,了解国内外铁路-陆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2. 实证研究法:通过采集集装箱铁路运输的实际数据,对铁路运输网络进行建模和分析,验证各种集装箱列车开行模式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3. 数学建模法:通过数学建模和仿真实验,研究集装箱列车的调度算法和运行效率,为实际运输提供指导和参考。
铁路集装箱旅客化运输系统开行方案分阶段编制方法研究

第 41 卷 第 7 期 2019 年 7 月
铁道学报 JOURNAL OFTHECHINA RAILWAYSOCIETY
Vol.41 No.7 July 2019
文 章 编 号 :1001-8360(2019)07-0010-06
铁路集装箱旅客化运输系统开行 方案分阶段编制方法研究
夏 阳 1, 魏玉光1, 赖艺欢2,3, 张 琦1
(1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 518034; 3.深圳市交通信息与交通工程重点研究室,广东 深圳 518034)
摘 要:针对铁路集装箱旅客化运输系统开行方案编制问题,基于提出的运输组织模式,考 虑 车 站 及 线 路 能 力 的 约束,借鉴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思路,提出新型集装箱系统列车开行方案的分阶段编制方法。优先确定箱 流 运输物理径路,规定其具有唯一性;通过归并处理,将箱流全部转化为可通过快速集装箱列车运输的箱流;最终 采 用基于备选集的方法,以运输成本和箱流总换乘次数最 小 为 目 标,构 建 了 快 速 集 装 箱 列 车 开 行 方 案 优 化 模 型,并 利用商业软件ILOGCPLEX 进行求解。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 提 出 方 法 的 可 行 性,且 实 验 结 果 表 明 了 企 业 利 益 与货主利益之间的博弈关系。 关 键 词 :铁 路 集 装 箱 ;旅 客 化 运 输 ;开 行 方 案 ;分 阶 段 编 制 中图分类号:U294.3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1-8360.2019.07.002
E-mail:16114189@ 通信作者:张 琦(1973—),女,河北石家庄人,副教授,博士。
铁路集装箱旅客化运输系统开行方案线路优化研究

在全路网运输。
车;沿途装卸集装箱班列类似于管内旅客列车的运输
铁路集装箱旅客化运输系统的班列运输组织方式 组织形式,以一级节点或二级节点作为始发终到车站,
有:定期直达集装箱班列、专运直达集装箱班列、直 沿途可选择数个停靠站进行集装箱装卸作业;小运转
通集装箱班列、沿途装卸集装箱班列和小运转集装箱 集装箱列车主要承担中心站或专办站与其所在枢纽内
CHINA RAILWAY 2019/10
- 11 -
特别策划
铁路集装箱旅客化运输系统开行方案线路优化研究 齐鹤
系统开行方案编制,考虑了箱流守恒、转运、运到期 高效完成运输任务起着重要作用。目前,针对铁路集装
限以及开行频率等约束,建立了成本最小化的整数线性 箱旅客化运输系统开行方案的研究建立在备选集的基础
线路优化问题进行探讨。
铁路集装箱旅客化运输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集装箱
铁路集装箱旅客化运输系统的提出可以追溯到
运输系统,该系统类似铁路旅客运输,让集装箱像旅 2016 年。文献 [1] 在分析我国铁路货运系统现状的基础
客一样直接在车站站台候车,始发或经停列车在临近 上,构建了集装箱旅客化快捷运输系统。文献 [2] 针对
案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设计了自适应大邻域搜索求 中线路的到发站点、访问站点以及列车开行频率等为决
解算法。文献 [6] 研究了分阶段编制铁路集装箱旅客化 策变量,并采用线性化的方法将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
运输系统开行方案的方法。文献 [7] 研究了货物列车编 型等价地转换为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组计划的编制,建立了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双层优化模型, 1.2 研究对象
- 12 -
CHINA RAILWAY 2019/10
铁路集装箱旅客化运输系统开行方案线路优化研究 齐鹤
铁路集装箱客运化运输组织研究

铁路集装箱客运化运输组织研究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of Passenger-Like Container Train
夏 阳1,魏玉光2,朱加发1,周 茵1
XIA Yang1, WEI Yuguang2, ZHU Jiafa1, ZHOU Yin1
(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运输及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81;2.北京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 学院,北京 100044)
然而 ,我国铁路集装箱发送量占全国铁路货物发送 区段集装箱列车完成集运 。同时 ,最晚承运时刻
总量的比例仍不足 10%,远低于美国 、日本等发 与第 1 列快速集装箱列车允许的发车时刻间应预留 达国家的水平 [2] 。同时 ,我国铁路集装箱市场占 充足的时间 ( 如 2 h),以方便运输计划的编制 、下
运输组织
快速集装箱列车 1
综合确定其运行起讫点、物理路线、停站方
快Hale Waihona Puke 集装箱列车 2Aa
b
B
c
C
d
D
e
案、运行频率及编组情况等要素。
(2)采用数学方法科学编制。首先,在 E 铁路集装箱客运化运输模式下,列车开行方
区段集装箱列车 1
区段集装箱列车 2 区段集装箱列车 3 区段集装箱列车 4
案应基于网络运营场景下编制,以提高开行 方案的合理性;其次,可借鉴国外旅客列车
查,目的在于掌握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从而 等因素估算出集装箱运输时间,并以集装箱运到期
为铁路集装箱客运化运输吸引和组织箱流提供可靠 限和列车到达终到站时刻是否便于客户提箱为约束
信息。适箱货源调查内容包括是否具有运输需求、 来编制运行图。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化

关 的停靠站序列、类别、编组辆数、频率、载客总数和经路
参
数
记 T (i, j) 和 T (i, j) 分别为列车运行区段T (i, j) 的里程和旅
行时间
12
三、客运专线开行方案的费用分析
铁路的收益主要为 票价收入。
旅客列 车的开行费用主要 包括列车公里费 用、车公里费
铁 用、车小时费用,分别为:
及 费
h 1, 2,L , m 。消费层次 h 的旅客平均时间价值为 (h)
用
考虑有限的运输资源,限制类别 u 的车辆小时总数
相
关
不超过 N(u) ,类别 u 的列车编组辆数上下限分别为
参 数
b(u) 和 b(u) ,车站 i 的等级为 D(i) ,列车整备能力为
L(i )
11
三、客运专线开行方案的费用分析
相 关
类别 u 的列车的每车辆小时费用为 cH (u)
参
旅客乘坐类别 u 的列车在类别 的线路上行
数 驶的每人公里票价率为 r(u, )
10
三、客运专线开行方案的费用分析
客流分为 m 个消费层次,车站 i 至 j 的客流量为
方
案
f (i, j) , i, j 1, ,n , f (i, j) 按消费层次分为 f h (i, j),
国 ➢ 几种典型的开行方案模型: 外 M. T. Claessens 等(荷兰) 列车运行成本最小模型 。
Carlos Martins 等支线公交网络设计的旅客和经营者的费用最小模
研 型。 究 Michael R.等(1996)以直达旅客数量最大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现 Yu-Hern Chang等以经营者的运营成本和旅客总旅行时间最少的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卷第2期2019年4月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V ol.19No.2April2019文章编号:1009-6744(2019)02-0146-07中图分类号:U294.3文献标志码:A DOI:10.16097/ki.1009-6744.2019.02.021铁路集装箱旅客化运输系统开行方案研究夏阳1,魏玉光1,赖艺欢2,3,张琦*1(1.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100044;2.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广东深圳518034;3.深圳市交通信息与交通工程重点研究室,广东深圳518034)摘要:针对铁路集装箱旅客化运输系统开行方案编制问题,采用基于备选集的优化方法,同时结合货物运输组织特点,规定了箱流物理径路和运输方案的唯一性.在考虑箱流守恒、箱流换乘、箱流运到期限,以及列车开行频率等约束的基础上,以运输企业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了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设计模拟退火求解算法.最后,构建运输网络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与现有货物运输系统相比,新型集装箱系统充分发挥了网络运输的优势,在列车开行频率、货物送达速度和运到期限方面表现更加优异,但同时牺牲了部分列车“上座率”.关键词:铁路运输;开行方案;模拟退火;集装箱运输;整数规划Line Plan of Passenger-like Transport System ofRailway ContainerXIA Yang1,WEI Yu-guang1,LAI Yi-huan2,3,ZHANG Qi1(1.Schoo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100044,China;2.Shenzhen Urban Transport Planning Center,Shenzhen518034,Guangdong,China;3.Shenzhen Key Laboratory of Information and Traffic Engineering,Shenzhen518034,Guangdong,China)Abstract:Aiming at the line planning problem of passenger-like fast transport system of railway container,the optimization method on the basis of candidate train set is adopted,and the uniqueness of the physical path and the transport plan of container flow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eight transport organization. Considering the constraints of flow conservation,container transfer,transit period and operation frequency,an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ILP)model is built with the objective of minimizing the cost of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s,and a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is designed.Finally,a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s taken to carry out a case study,which verifi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odel and algorithm.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freight transportation system,the new container system gives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network transportation,and performs better in terms of train operation frequency and delivery speed,but at the same time sacrifices the train attendance rate.Keywords:railway transportation;line plan;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container transportation;integer programming0引言我国现有铁路货物运输系统解决了大宗货物及少量白货的运输问题,但剩余大量的白货需要通过技术站多次改编中转送达,时效性差,从而导致货源逐渐流失.为解决此类问题,文献[1]构建了1套全新的货物运输系统——集装箱旅客化运输系统(下文简称新型集装箱系统).采用该系统后,铁路白货运输速度低、运送时间长、运到期限无法收稿日期:2018-07-12修回日期:2018-10-12录用日期:2018-10-15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lan(2018YFB1201402).作者简介:夏阳(1992-),男,安徽铜陵人,博士生.*通信作者:qizhang@第19卷第2期铁路集装箱旅客化运输系统开行方案研究保障的难题将得到解决.在此背景下,对新型集装箱系统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为了保证新型集装箱系统的使用效果,需要解决列车开行方案、站场改造等问题,本文针对列车开行方案问题进行研究.新型集装箱系统在运输组织上实现了客运化,但本质上仍属于货运系统,可将其视为介于客货运系统之间的1套全新运输系统.因此,其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需要兼顾客、货运输组织的特点.针对旅客列车开行方案问题,文献[2]建立了基于旅客出行路径的开行方案模型,并设计列生成求解算法,但该模型未考虑旅客换乘的情况.文献[3]构建了时变需求下高速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设计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文献[4-5]通过构建不同形式的服务网络对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进行研究.针对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文献[6]在分析车流分配和编组计划关系的基础上,研究车流分配优化模型,并设计拉格朗日松弛算法进行求解.文献[7]构建了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双层优化模型,并应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目前,针对新型集装箱系统开行方案的研究较少,仅有文献[8]进行了相关研究,但该文献完全采用客运开行方案的编制方法,未能体现新型集装箱系统的特点.针对文献[8]的研究不足,本文结合新型集装箱系统的特点,以运输企业成本最小为目标,箱流运到期限等为约束,建立新型集装箱系统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模型,同时设计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1问题描述1.1开行方案定义在新型集装箱系统中,集装箱直接在车站站台“候车”,始发或经停列车在临近站台到发线(装卸线)停车后,通过装卸设备直接装卸集装箱,作业完成后发车.同时在既有路网上构建3级集装箱节点,实现了集装箱运输旅客化、网络化、班列车底固定化、集装箱设备设施前置化.运输组织脱离编组站,箱流可直接转化为列流.因此,新型集装箱系统在运输组织模式上真正实现了客运化.参考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对新型集装箱系统列车开行方案作出定义:根据铁路网中的箱流情况,确定集装箱列车运行起讫点、物理路线、停站方案、运行频率及编组情况等要素.1.2研究问题定义铁路网为一个无向图G=(S,E),S={i|i=1,2,⋯,n}为车站集合,E={(i,j)|i,j∈S}为区段集合.运行线路l等同于列车运行径路,由起讫点和运行区段序列构成.设S0⊆S为可作为列车起讫点的车站集合,则运行线路可表示为l=(i,k,⋯,j),i,j∈S0.参考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本文采用基于备选集的方法进行研究.备选集是所有可能运行线路的一个合理集合,可表示为L={l|l=(i,k,⋯,j),i,j∈S0}.因此,新型集装箱系统开行方案的编制任务是在备选集L中选择一个运行线路子集L′⊂L,同时确定各线路上列车的开行频率,使得箱流能被合理分配至各线路上.2模型建立2.1模型假设(1)列车编组相同.(2)列车均采用站站停模式.(3)新系统运营初期箱流量较小,区段通过能力和车站作业能力可满足需求.2.2目标函数鉴于货主不参与运输过程,新型集装箱系统可视为“黑箱”系统,运输企业无需向货主提供运输方案信息,只需保证将货物在运到期限内安全送达,这意味着当箱流的运输时间小于运到期限时,即可视为货主利益得到满足.因此,本文以运输企业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设开行1列列车的固定成本为bl(单位为元,包含折旧费和运营费用等),可变成本为cl(单位为元/ (列车·km),包含资源耗费等),则目标函数为min∑l∈L(b l+c l d l)z l(1)式中:zl为决策变量,表示线路l上的列车开行频率(列/天);dl为线路l的长度(km).147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9年4月2.3约束条件(1)箱流守恒约束.∑j :(w o ,j )∈E ∑l ∈Lfwl w o j=1,∀w ∈W (2)∑i :(i ,k )∈E ∑l ∈Lf wl ik-∑i :(k ,j )∈E ∑l ∈Lf wl kj=0,∀w ∈W ;k ∈S \{w o ,w d }(3)∑i :(i ,w d )∈E ∑l ∈Lfwl iw d=1,∀w ∈W (4)f wl ij ≤a lij ∙x l ,∀w ∈W ;l ∈L ;(i ,j )∈E(5)f wlij +fwl ′ji≤1,∀w ∈W ;l ,l ′∈L ;(i ,j )∈E(6)式中:W 为箱流OD 集合,W ={w =(w o ,w d )|w o ,w d ∈S 0};x l 为决策变量,当运行线路l 开通时为1,否则为0,l ∈L ;f wl ij 为决策变量,当OD 对w 间箱流使用线路l 穿过区段(i ,j )时,为1,否则为0;参数a lij 表示线路l 是否经过区段(i ,j ),是为1,否为0.约束式(2)~式(4)保证了箱流守恒;式(5)表示只有当线路l 被选中且经过区段(i ,j )时,箱流才能被运输;式(6)避免了箱流使用同一线路或其他线路向同一区段的相反方向输送的可能性.(2)换乘约束.2f wll ′i ≤∑k :(k ,i )∈Efwl ki+∑k :(i ,k )∈Ef wl ′ik ≤f wll ′i +1,∀w ∈W ;l ≠l ′∈L ;i ∈S \{w o ,w d }(7)f wll ′i ≤12()x l ∙y l i +x l ′∙y l ′i ,∀w ∈W ;l ≠l ′∈L ;i ∈S \{w o ,w d }(8)式中:f wll ′i 为决策变量,当w 间箱流在车站i 从线路l 换乘到线路l ′时,为1,否则为0;参数y l i 表示线路l 是否经过车站i ,是为1,否为0.约束式(7)表明当箱流使用1条线路进入车站,使用另一条线路离开车站时,在该车站发生了1次换乘;式(8)表示只有当线路l 和l ′都被选中且均经过车站i 时,换乘才可能发生.(3)停站约束.2f wl i ≤∑k :(k ,i )∈Efwlki+∑k :(i ,k )∈Ef wl ik ≤f wl i +1,∀w ∈W ;l ∈L ;i ∈S \{w o ,w d }(9)f wl i ≤x l ∙y l i ,∀w ∈W ;l ∈L ;i ∈S \{w o ,w d }(10)式中:f wl i 为决策变量,当w 间箱流使用线路l 在车站i 停站时,为1,否则为0.约束式(9)表明当箱流使用相同线路进入和离开车站时,在该车站发生了1次停站作业;式(10)表示只有当线路l 被选中且经过车站i 时,停站才可能发生.(4)运到期限约束.t p +∑l ∈L ∑(i ,j )∈Ef wl ij ∙d ijv +∑l ∈L ∑l ′≠l ∑i ∈S \{w o ,w d}f wll ′i ∙σ+∑l ∈L ∑i ∈S \{w o ,w d }f wli ∙t d ≤θw ,∀w ∈W(11)式中:θw 为w 间箱流的运到期限参考值(h);t p 为从企业收货至将货物发出的时间(h);d ij 为区段长度(km),有d l =∑(i ,j )a lij d ij ;v 为列车运行速度(km/h);σ为换乘惩罚值(h);t d 为平均停站时间(h).约束式(11)表示各OD 间箱流的运输时间必须小于运到期限.箱流运输时间包含从企业收货至将货物发出的时间、在途时间、停站时间和换乘时间4个部分,其中换乘时间未知且难以确定,本文采用惩罚值法进行建模.此外,本文使用现有货运系统的运到期限作为参考值进行计算.(5)列车运行频率约束.∑w ∈Wq w∙fwlij≤2z l ∙δ,∀l ∈L ;(i ,j )∈E (12)式中:q w 为w 间的箱流量;δ为列车编组辆数.约束式(12)以线路上输送箱流量最大的区段来计算列车开行频率,其中每车底可装载2个集装箱.(6)变量约束.z l ∈N ;x l ,f wl ij ,f wll ′i ,f wl i =0或1(13)式中:z l 为非负整数变量;其余均为0-1变量.2.4模型特点分析本文建立的新型集装箱系统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采用了客运开行方案的编制方法,但结合了货物运输组织的特点.在箱流分配时,考虑到集装箱不具有主观能动性,本文利用变量f wl ij 和式(2)~式(4)约束了箱流物理径路和运输方案的唯一性,这与货物运输中的同股车流不可拆分和编组计划具有唯一性相似,但区别于客运开行方案模型中存在多条客流径路的配流特点.3模拟退火求解算法3.1初始可行解将决策变量分为线路变量x l ,频率变量z l 和箱流分配变量f wl ij 、f wll ′i 及f wl i 这3类,则模型的1组解可表示为Ω={X L ,Z L ,F W }.148第19卷第2期铁路集装箱旅客化运输系统开行方案研究初始解生成步骤如下:Step 1给定线路变量可行解X L ={1,1,⋯,1,1},即所有线路均运行.Step 2箱流分配,得到F W .Step 3运到期限参考值修正.对于箱流w 的运输时间T w ,当T w >θw 时,将θw +24éêêùúúT w -θw 24赋值于θw ,作为新运到期限.Step 4求频率变量Z L ,得到初始可行解Ω0={X L ,Z L ,F W }.3.2箱流分配Step 1求w =(w o ,w d )的物理最短路P w .Step 2判断是否存在线路l :x l =1,使P w ⊆l .若存在,则箱流被分配到此线路,运输过程中无需换乘;若不存在,进入Step3.Step 3将P w 上的可能换乘点(∑l :x l =1y l i ≥2)按w o至w d 的顺序排列为tr 1,⋯,tr i ,⋯,tr k .找出第1个满足P tr i w d⊆l 、P tr i w d⊆P w 及x l =1条件的换乘点tr i .判断是否存在线路l ′:x l ′=1,使P w otr i⊆l ′.若存在,则箱流利用线路l 和l ′完成运输,在tr i 站换乘1次;若不存在,则令w d =tr i ,重复Step3,直至确定此箱流的运输方案.Step 4对所有箱流w ∈W 完成分配工作.在配流过程中,当存在多于1条线路满足条件时,由于无法获得各线路的运行频率,本文仅考虑目标函数中的线路长度变量,将箱流分配到长度最短的线路上.3.3邻域解的构造用Ω′={X ′L,Z ′L,F ′W}表示现在解Ω={X L ,Z L ,F W }的邻域解.将X L 视为1条染色体,x l 表示基因,则可利用遗传算法的思想首先获得X L 的邻域解X ′L ,进而得到Ω′.具体步骤如下.Step 1为提高算法收敛速度,设置变异概率p mo 和p m 1,满足p mo <p m 1.利用轮盘赌方法依次确定各基因是否发生变异(当基因为0时,要求随机概率小于p mo ;当基因为1时,则要求小于p m 1),得到X ′L .Step 2判断X ′L是否满足路网覆盖要求,满足,进入Step3;否则,返回Step1.Step 3箱流分配.Step 4若各支箱流运输时间满足修正后的运到期限,进入Step5;否则,返回Step1.Step 5根据箱流分配结果,计算Z L ,得到邻域解Ω′={X ′L,Z ′L ,F ′W }.3.4模拟退火算法框架模拟退火算法中的关键要素设置如下:(1)初始温度T 0,给定某一初始温度T 0,以初始解Ω0为起点,进行λ次搜索,并记录每一次是否接受新解.当接受率大于ξ(本文取0.7)时,降低T 0;相反,则提高T 0,直至接近ξ.(2)能量函数,H (Ω)=∑l ∈L(b l +c l d l )z l .(3)接受准则,采用Metroplics 准则.(4)温度更新规则,按函数T i +1=αT i 更新,其中α为退火系数,本文取0.9.(5)算法终止准则,当温度小于终止温度T end时,算法终止,本文取1度.综上,本文设计的模拟退火算法流程如图1所示.4案例分析4.1基本信息及参数取值选取10个集装箱中心站为核心节点,归并部分路段,构建运输网络,如图2所示,图中括号内、外数字分别表示路段里程和编号.模型求解所需其他参数如表1所示.表1参数取值表Table 1The value of parameters参数描述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从收货至将货物发出的时间换乘惩罚值列车平均运行速度平均停站时间列车编组辆数符号b lc l t pσv t d δ取值20000元200元/(列车·km)8h 8h 120km/h 0.3h 25路网中的10个中心站可作为线路起讫点,其相互之间的最短路径构成了运行线路备选集,另加上连云港—乌鲁木齐线路,备选线路集共包含46条线路.考虑到实际运输情况,设定北京—上海,北京—广州,上海—广州,北京—乌鲁木齐,连云港—乌鲁木齐,成都—乌鲁木齐为必开线路.149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9年4月图1算法流程图Fig.1Algorithm flow chart图2集装箱运输网络Fig.2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network150第19卷第2期铁路集装箱旅客化运输系统开行方案研究4.2结果分析采用Python 实现模拟退火算法测试案例,得到初始温度为100度,设置马尔科夫链长度分别为10、50、100和200进行测试,对应搜索次数分别为380、1900、3800和7600次.在各马尔科夫链长度下,分别进行10次运算,选取最优值作为满意解.测试结果表明,在马尔科夫链长度为100时,获得的结果质量较好,更多的迭代次数无法获得Gap 大于1%的更优解.此时的算法运行时间为104s ,成本收敛情况如图3所示,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图3计算结果收敛图Fig.3Calculation result convergence graph表2开通线路及线路频率表Table 2Lines and frequency开通线路北京—上海北京—广州北京—乌鲁木齐上海—宁波上海—武汉上海—广州上海—郑州宁波—郑州频率/(列/天)85133141开通线路宁波—广州宁波—西安郑州—成都武汉—成都武汉—西安武汉—成都成都—乌鲁木齐连云港—乌鲁木齐频率/(列/天)11312124运行结果表明需开行16条线路,较初始解减少了30条.算法得到的满意成本为1526万元,较初始成本2346万元下降了35.0%,节省成本的效果明显.在所有开行线路中,最大频率8列/天.通过求解模型,各OD 间箱流的运输方案也得到确定.在136对OD 中,62对OD 间的箱流需要进行换乘作业,其中8对OD 间的箱流需要进行2次换乘.由于篇幅限制,在此仅列出6对OD 间的箱流运输方案,如表3所示.表3部分OD 的集装箱运输方案Table 3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plan of partial OD pairs OD 对北京—宁波天津—成都邯郸—信阳上海—武汉济南—武汉广州—成都使用线路北京—上海、上海—宁波北京—上海、北京—广州、郑州—成都北京—广州上海—武汉北京—上海、上海—郑州、北京—广州北京—广州、武汉—成都换乘站上海北京、郑州无无徐州、郑州武汉4.3与现有货运系统对比分析选取列车开行频率、送达速度、运到期限和“上座率”作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新型集装箱系统和现有货运系统,结果如表4所示.表4评价指标对比Table 4The comparison of evaluation index指标列车开行频率送达速度运到期限“上座率”新型集装箱系统2.5列/天62km/h 部分缩小<100%现有货运系统班列0.3~0.7列/天35km/h 较大100%普通货物列车—12km/h (1)在新型集装箱系统中,路网中每天开行41列集装箱列车,平均每条线路开行2.5列/天;而现有货运系统中,由于始发站集结时间过长,班列的开行频率一般在0.3~0.7列/天.(2)根据求解结果,新型集装箱系统的箱流送达速度可以达到62km/h ;而现有货运系统中,班列送达速度一般为35km/h ,普通货物列车送达速度仅有12km/h.(3)在算法的运到期限参考值修正步骤中,没有参考值需要修正,表明各支箱流运输时间均能满足要求.此外,由各OD 间箱流的运输时间反推适合新系统的运到期限,并与现有运到期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型集装箱系统在货物送达时效性上表现更优.表5列出了部分OD 对的运到期限变化情况.(4)现有货运系统中,货物列车必须满足满轴或满长的发车条件,因此,货物“上座率”可视为100%;而新型集装箱系统采用了客运化的运输组151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9年4月织方式,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箱位空驶情况,即列车“上座率”下降.表5新旧运到期限对比表Table5The comparison of transit periodOD对北京—天津北京—宁波北京—广州北京—乌鲁木齐北京—成都天津—合肥连云港—乌鲁木齐新运到期限/天1223223旧运到期限/天3346436OD对西安—合肥宁波—成都徐州—成都南京—上海南京—西安济南—上海郑州—广州新运到期限/天1221221旧运到期限/天34333335结论本文基于新型集装箱系统的特点,建立了该系统的开行方案优化模型,针对模型特点设计了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并以构建的运输网络为案例进行分析,来验证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与现有货运系统相比,新型集装箱系统虽然牺牲了部分的列车“上座率”,但能够大幅提高货物送达速度,缩小运到期限,势必会增强铁路集装箱运输的优势.因此,新型集装箱系统是解决我国白货运输问题适宜的改革发展方向.未来考虑区段通过能力和车站作业能力约束的新型集装箱系统开行方案优化问题将成为研究重点.参考文献:[1]魏玉光,苏寅,张超,等.我国铁路集装箱旅客化快捷运输系统创新[J].中国铁路,2016,4(1):1-7.[WEI YG,SU Y,ZHANG C,et al.Innovation of passenger-likefast transport system of railway container[J].Journal ofChina Railway,2016,4(1):1-7.][2]BORNDÖRFER R,GRÖTSCHEL M,PFETSCH M.Acolumn-generation approach to line planning in publictransport[J].Transportation Science,2007,41(1):123-132.[3]苏焕银,史峰,邓连波,等.面向时变需求的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方法[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6,16(5):110-116.[SU H Y,SHI F,DENG L B,et al.Time-dependent demand oriented line planningoptimization for the high-speed railway[J].Journal of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Technology,2016,16(5):110-116.][4]GOERIGK M,SCHMIDT M.Line planning with user-optimal route choice[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Research,2016,259(2):424-436.[5]付慧伶,聂磊,杨浩,等.基于备选集的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方法研究[J].铁道学报,2010,32(6):1-8.[FU H L,NIE L.YANG H,et al.Research on themethod for optimization of candidate train set basedtrain operation plan for high speed railways[J].Journalof the China Railway Society,2010,32(6):1-8.] [6]温旭红.铁路车流分配优化模型与拉格朗日松弛算法求解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6.[WEN X H.Study on railway car flow assignment optimization modeland lagrangian relaxation algorithm[D].Beijing:BeijingJiaotong University,2016.][7]LIN B L,WANG Z M,JI L J,et al.Optimization thefreight train connection service network of a large-scalerail system[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2012,46(5):649-667.[8]郭洪文.铁路集装箱旅客化运输组织模式及开行方案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6.[GUO H W.Study on the passengerized transport organization modeand operation plan of railway container[D].Beijing: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201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