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分类及药剂(经典)

合集下载

植物病害知识全解,值得收藏

植物病害知识全解,值得收藏

植物病害知识全解,值得收藏不同药剂防治不同病害,能杀真菌的药剂未必能防病毒,能治病毒的又管不了细菌。

由于能够使作物生病的真菌是一些丝状体,细菌是单细胞,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分子生物,他们的新陈代谢方式以及脾气秉性也有很大区别,对症的药剂也就不同了。

真菌性病害症状类型真菌性病害是已知病害中最多的病害,症状类型多,出现在植物的各个部位。

常见的有:(黄瓜白粉病)白粉类在花、果、叶及嫩枝上覆盖白色粉状物,后期在白粉物上出现散生状针头大的颗粒,颗粒由白变黄,最后变黑。

这类病害通称白粉病。

(西瓜煤污病)煤污在叶、枝、果实表面覆盖一层煤烟状物,很易用手擦去。

常称为煤污病。

这种病害发生通常与蚜虫、木虱、蚧虫密切相关。

(小麦锈病)锈粉叶、果、枝、干上出现疣状、条状、毛状或毡状突起,后期常破裂,散出淡黄色、桔黄色、锈褐色或黑色粉状物,常称为锈病。

(葡萄霜霉病)霜霉为害叶、果、嫩枝,以叶片最为明显,在叶片背面形成灰白色霜状物,霜状或稀或密,叶片正面往往黄色,无明显边缘,常称为霜霉病。

(花生白绢病)白绢通常危害靠近土面的叶、茎、根颈,环境潮湿时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后期产生油菜籽大小的菌核,菌核初期乳白色逐渐变黄变褐,常称为白绢病。

(苹果褐斑病)斑点花、果、叶上局部组织患病死亡后出现的症状。

根据病斑形状、颜色、大小名称为圆斑、角斑、灰斑、褐斑、黑斑、轮纹、枯斑等等病名。

(芒果炭疽病)炭疽与斑点相似,但颜色常常是黑褐色,病斑上有轮生状排列的小黑点,潮湿时黑点出现粉红色胶状黏液,其是炭疽病特有的症状。

(桃缩叶病)畸形植物受害部变大或缩小,生长不匀,失去原来形状。

后期在受部位出现病症。

(杨树溃疡病)溃疡发生在枝干皮层,病斑形状有圆形、近圆形、长形,通常病斑周围稍隆起,中部组织死亡,下陷,干裂。

后期常产生小黑点,或盘状物。

(苹果木腐病)腐朽发生在乔灌木的枝干或根部木质部,使木质部变质、变色、腐朽,树干内因木质部腐朽出现空洞,枝干遇强风易折断。

(完整版)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完整版)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防治常见植物病虫害及防治根据病虫害的性质和种类,将植物病害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病害及生理性病害等。

植物虫害包括地下害虫、叶部害虫、枝干害虫和吸汁害虫。

一、真菌性病害此类病害的病原是真菌,在植物病害中发生较为普遍。

常见的种类有:(一)炭疽病类1.症状炭疽病是植物上最常见的一类病害。

主要为害寄主的叶片和新梢,可以在花、果、茎、叶柄上发生。

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的典型症状是初期呈暗绿色,似水烫伤状,后期呈褐色至黑褪色,然后病部腐烂。

慢性型的典型症状是病斑呈灰白色,其上生有呈轮纹状排列的黑小颗粒。

2.发病规律病原在寄主病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

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

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

通过透光性差、植株长势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条件有利其发生。

不同的品种,其抗(耐)病性有差异。

3.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健壮的植株,提高抗病能力。

不偏施氮肥。

注意搞好排灌系统。

(3)结合修剪,及时剪除病叶和病枝,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

(4)发病初期施药防治。

常用药剂有: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炭疽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二)叶斑病类1.症状叶斑病是植物病害虫最庞杂的类群,凡是叶部产生斑点的病害均可称为叶斑病。

其主要症状是在植物的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形状多样、颜色多样的斑点或斑块。

有些在病斑上还会出现黑色小点。

如鱼尾葵叶斑病,杜鹃叶斑病、美人蕉叶斑病、君子兰叶斑病、苏铁白斑病、月季黑斑病等。

2.发病规律该病的病原在病残体或土中越冬。

随风雨传播。

多数在高温条件下发病重。

雨水多、雾多、露水重、连作、过度密植、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均有利于发病。

3.防治措施(1)及时清除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病原。

(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进行轮作(温室内可换土),改进浇水方法,有条件者可采用滴灌,尽量避免对植株直接喷灌。

史上最全的植物病害归类及配方用药

史上最全的植物病害归类及配方用药

史上最全的植物病害归类及配方用药植物病害归类及配方用药是植物保护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植物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病害种类的增多,病害的防治工作变得愈发复杂。

下面将介绍史上最全的植物病害归类以及相应的配方用药方案。

一、真菌性病害1.碳烤病:发生于番茄、马铃薯、茄子等作物上。

治疗方案:浸泡草木灰混合矾肥水溶液,并喷洒于植物受感染部位。

2.霉菌性病害:包括白粉病、霜霉病等。

治疗方案:使用软性金霉素系列药物,如金霉素和邻菲比芬等。

3.炭疽病:发生于橙子、苹果、柚子等水果上。

治疗方案:喷洒亚铁明素或氯化汞的药物。

二、细菌性病害1.灰斑病:发生于茄子、黄瓜、辣椒等作物上。

治疗方案:使用高锌肥水溶液或喷洒铜氢氧化物。

2.根结线虫病:发生于土壤中,影响作物的根系。

治疗方案:使用呋喃类杀虫药或土壤熏蒸剂。

三、病毒性病害1.板栗脆叶病:发生于板栗树上,引起植物叶片枯黄。

治疗方案:喷洒速可松药剂。

2.番茄斑点萎凋病:发生于番茄上,植株枯黄。

治疗方案:喷洒抗生素药物,如链霉素或四环素。

四、真菌性病原体1.粉尘病:发生于玫瑰花、杜鹃花等上,表现为灰白色粉尘。

治疗方案:喷洒三氯杀菌酮或噻唑酮类药物。

2.赤霉病:发生于稻谷、小麦等作物上,造成作物减产。

治疗方案:喷洒奥丁或多菌灵类药物。

五、虫害1.叶螨:发生于蔬菜、果树等上,引起叶片损害。

治疗方案:喷洒敌百虫或杀螨威等药剂。

2.粘虫:发生于果树上,影响果实品质。

治疗方案:喷洒聚维酮酯类杀虫剂。

六、其他病害1.寄生植物:发生于林地和农田中,危害作物和林木生长。

治疗方案:使用林田净或杀草宁。

2.地下害虫:包括地下花蛀虫和地下网蛀虫。

治疗方案:使用地下干扰素类药物。

以上只是植物病害的一部分例子,通过对病害的细致归类和相应的药剂使用,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扩散。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剂用量和施用时间,以保证防治效果的最大化。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园林植物常见病害如下:(1)白粉病:一般发生在梅雨季节,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斑点,以后逐渐布满整个叶片,叶片最终变成灰色。

通过改善通风光照和排水,清晨喷洒硫磺粉等综合措施就可以防治该病。

(2)溃疡病:发病时,叶片上出现圆形赤褐色斑点,枝条呈淡色,久病后叶落。

施肥过多,枝叶徒长,容易引起此病。

如发病,可喷洒0.4-0.2%硫酸亚铁溶液或波尔溶液,应注意合理施肥,加强通风透气。

(3)炭疽病:发生初期,叶上呈现水渍状绿色小点,后逐渐扩展为褐色圆形病斑。

防治方法为,喷射多菌灵溶液,改善通风透光状况。

(4)白绢病:此病发生时,在植株的茎部基部或根部出现白色绢丝装菌丝,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萎,甚至全部枯死,气温过高、空气过潮、土壤渍水,易得此病。

应改善温湿状况、控制浇水,隔离病株,用石灰粉可防此病。

(5)猝倒病:发病时,幼苗基部开始出现水渍状斑块,后变为黄褐色,因为病变部位收缩而突然倒苗,传染迅速。

应控制水分,加强通气,焚烧病株和土壤,可撒石灰防护。

园林植物产生危害的昆虫最常见的有:(1)蚜虫:个体很小,成群寄生于叶片及新梢上,吸其汁液,并分泌一种毒液,使叶片萎缩,落蕾落花,乃至植株死亡。

可人工捕杀、或喷洒600倍乐果溶液,或用烟蒂浸水喷洒。

(2)蚧壳虫:有很多种,密生在茎叶上吸取养分和汁液,使被害部位枯黄。

可用橡皮擦蘸水清除或喷洒600倍乐果溶液。

(3)金龟子:幼虫于土中蛀食根部,成虫则咬食叶片,影响花卉生长和美观。

可用800倍敌百虫溶液喷杀。

冬季应深耕土壤,冻死幼虫,清除杂草。

(4)地蚕:白天潜伏土中,夜间出来,食花卉根部或幼嫩的茎干,使植株枯亡。

可人工捕杀或撒六六六粉于土中。

(5)其他还有菊虎、尺蠖、青虫、毛虫等害虫,防治方法与上述相似,一般使用敌百虫、乐果,稀释600-2000倍后使用,选择晴天傍晚喷药较好。

也可以用“以虫治虫”的办法防治某些害虫,如七星瓢虫均可捕食蚜虫及蚧壳虫。

植物病害分类和药剂经典

植物病害分类和药剂经典

保护剂: • 铜制剂(多宁) • 百菌清类 • 代森锰锌(大生) • 代森锌类 • 炭疽福美
植物病害分类和药剂经典
白粉病 锈病
植物病害分类和药剂经典
③白粉病 锈病 黑星病
• 白粉病:瓜类、豆科类、烟草、玫瑰、 果树、葡萄
• 锈病:豆科类、葱蒜类、石竹、小麦 • 黑星病:瓜类、果树
植物病害分类和药剂经典
植物病害分类和药剂经典
④ 灰霉病 菌核病 黑斑病
赤星病 早疫病 防治用药
治疗剂:
保护剂:
• 啶菌悪唑(菌思奇) • 扑海因(异菌脲)
• 多抗霉素(宝丽安 )
• 嘧霉胺(施佳乐) • 腐霉利(速克灵)
• 好速净 • 百菌清类 • 代森锌类(早疫病)
• 多菌灵类
• 代森锰锌(大生)
• 菌核净
• 丁子香酚
植物病害分类和药剂经典
保护剂和治疗剂区别
保护剂
治疗剂
位置
表面
表面、植物体内
作用
保护作用
保护治疗作用
杀菌谱
广

抗性
不易产生
易产生
用处
广、基础
专一、救灾
成本
相对便宜
相对较贵
①发病前用
①发病初期用
使用关键
②水量足 ③颗粒细、雾滴细
②对症下药 ③颗粒细、内吸好
④喷药仔细均匀 植物病害分类和药剂经典
保护性杀菌剂
③ 白粉病、锈病、黑星病
防治用药
治疗剂:
保护剂:
乙醚酚
• 烯肟菌胺(爱可)
• 戊唑醇(好立克 • 醚菌酯(翠贝)

• 代森锰锌类(大生)
• 世高/晴菌唑
• 百菌清类
(白粉除外)

40种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40种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40种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1.牡丹锈病【症状】植株受浸染后叶片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叶片褪绿,叶背着生黄褐色抱于堆,夏孢子可在草本寄主上重复浸染。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松芍柱锈菌(CrOnartium flaccidnm)。

松芍柱锈菌为转主寄生菌,本本寄主为牡丹、松树,草本寄主为芍药、风仙花等。

在松树上锈茵4-6月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借风雨传播到草本植株上,草本植株受浸染后。

夏孢子可在草本寄主上重复浸染。

生长后期产生冬孢子,冬孢子萌发产生出担孢子。

担孢子浸染松树,在其上越冬。

【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植株要种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段。

②秋未清除草本寄主的病株和病残体。

③发病期间用15%粉锈宁800倍液喷施。

2.牡丹褐斑病壮丹褐斑病是牡丹的常见叶部病害之一,在牡丹栽培地均有发生。

【症状】感病的叶片最初在叶面产生大小不一的圆形斑点,褐色,有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邻近病斑相连成不规则形大斑,严重时叶片枯死。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尾孢菌(Cercospora paeoniae和C.variicolor)。

病菌在枯枝、落叶等病残体上越冬。

翌年借风雨传播,7-9月为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①秋季清扫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减少浸染源。

②发病期可喷80%代森锌700借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天左右喷1次。

3.紫荆枯梢病【症状】感病的植株先从枝条尖端的叶片枯黄脱落开始,在一丛苗木中,先有一两枝枯黄,随后全株枯黄死亡。

感病植株茎部皮下木质部表面有黄褐色纵条纹,横切则在髓部与皮层间有黄褐色轮状坏死斑。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一种镰刀菌(Fusarium sp.)病茵在病株残体上及土壤里越冬。

来年6-7月,病菌从根侵入,顺根、茎维管束往上蔓延,达到树木顶端,病茵能破坏植物的输导组织,使叶片枯黄脱落。

4.蔷薇白粉病【症状】感病的植株,幼叶淡灰色,叶变扭曲,上覆一层白粉,严重时叶片枯萎、花朵小而少,甚至不能开花,病菌也可浸染花柄、茎等部位。

植物病虫害分类

植物病虫害分类

植物病虫害分类植物病虫害是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它们会对植物的产量和品质产生极大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防治植物病虫害,需要对植物病虫害进行分类。

侵染性病害:由生物病原如真菌、细菌、病毒等侵染植物而引起的病害,具有传染性,如稻瘟病、锈病等。

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病原引起的病害,不具有传染性,如营养失调、气候异常等引起的病害,如缺锌症、寒害等。

果病:病原在果实上,如稻粒黑粉病、玉米丝黑穗病等。

空气传播病害:如稻瘟病、锈病等,通过空气中的气流传播。

土壤传播病害:如猝倒病、疫病等,通过土壤中的水分和菌体传播。

昆虫传播病害:如病毒病、细菌性病害等,通过昆虫或其他动物传播。

通过对植物病虫害的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植物病虫害的特点和防治方法,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持。

桥梁扶手是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状态直接关系到乘客的出行安全。

为了维护和提升桥梁扶手的外观和耐用性,定期进行刷漆施工是必要的。

以下是我们为此制定的施工方案。

增强桥梁扶手的防腐蚀能力,提高其使用寿命。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施工前的准备:对桥梁扶手进行清理,去除表面的污垢和尘埃。

然后,根据施工需求,准备适量的漆料和工具。

刷漆施工:按照先刷底漆,再刷面漆的顺序进行施工。

底漆的作用是增强防腐蚀效果,面漆则能提供色彩和保护。

应确保刷漆均匀,不遗漏任何部分。

刷漆后的保养:刷漆完成后,应等待漆料干燥。

在此期间,避免对桥梁扶手造成任何压力或摩擦,以免破坏新刷的漆面。

质量检测:检查刷漆的效果,包括颜色、光滑度、防腐蚀效果等。

如有不满意的地方,应及时进行补刷或重新施工。

施工前应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使用高质量的防护设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以防止可能的伤害。

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避免非工作人员的进入。

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桥梁扶手刷漆施工方案是为了维护和提升桥梁扶手的外观和耐用性。

园林植物常见病害种类和防治措施

园林植物常见病害种类和防治措施

园林植物常见病害种类和防治措施一、病毒性病害(1)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上,发病部位会出现褪绿,并逐渐呈黄、绿相间的斑驳,严重时叶片畸形(扭曲、线叶),植株长势变弱,例如菊花花叶病。

(2)发病规律由病毒汁液或是蚜虫等昆虫传毒,在干燥的天气条件下病害易发生。

(3)防治措施①要加强检疫,采用无病繁殖材料或是无病苗。

②要及时防治传毒昆虫,主要是防治刺吸式害虫,可用八方尚猛、冠呀、快彪、三彪等。

③要及时清除病株,发生时可用光合素+绿展喷雾,间隔5天,连续2-3次。

二、真菌性病害(1)炭疽病类病害①症状:炭疽病是植物中最常见的一类病害。

其主要危害寄主的叶片和新梢,也可以在花、果、茎、叶柄上发生。

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

急性型的典型症状是初期会呈暗绿色,好似开水烫伤状,后期会呈褐色至黑褐色,然后病部会腐烂。

慢性型的典型症状则是病斑呈灰白色,其上生有呈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颗粒。

②发病规律。

病原在寄主病部、病残体或是土壤中越冬,通过风雨和昆虫进行传播,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

在通风透光性差、植株长势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条件下容易发病。

不同的品种,其抗(耐)病性也有差异。

③防治措施:在发病初期施药防治。

光合素+炭科800倍液。

(2)叶斑病类病害①症状:叶斑病是植物病害中最为庞杂的一个类群,凡是叶部产生斑点的病害均可以称为叶斑病。

其主要症状就是在植物的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形状和颜色多样的斑点或是斑块。

有些在病斑上还会出黑色小点,例如鱼尾葵叶斑病、杜鹃叶斑病、美人蕉叶斑病、君子兰叶斑病、苏铁白斑病、月季黑斑病等都属于此类。

②发病规律。

该病的病原在病残体或是土中越冬,会随风雨传播,多数会在高温条件下发病。

在多雨、多雾、露水重、连作、过度密植、通风透光不良、植株长势弱等条件下也均易发病。

③防治措施a.及时清除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以减少病原。

b.加强栽植管理,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改进浇水方法,有条件者可以采用滴灌,要尽量避免对植株直接喷浇;并需要保持通风透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