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种类症状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植物感病后,其外表所显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病态特征称为症状。
典型症状包括病状和病症。
病状是寄主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
病症是病原物在病部的特征性表现。
由于病原物的种类不同,对植物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所以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也千差万别,根据它们的主要特征,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病状类型1.变色型植物感病后,叶绿素不能正常形成或解体,因而叶片出现黄化、白化或花叶病状,表现为淡绿色、黄色或白色.如:月季花叶病(图1)、郁金香碎色病(图2)。
图1 图22.坏死型坏死是细胞和组织死亡的现象。
常见的有:(1)腐烂:由寄生物分泌的酶把植物细胞间的中胶层溶解了,使细胞离散并且死亡。
如果实、块根等常发生软腐或湿腐;含水较少或木质化组织则常发生干腐,如根干腐(图3)。
(2)溃疡:多见于枝干的皮层,局部韧皮部坏死,病斑周围常为隆起的木栓化愈伤组织所包围形成凹陷病斑,这种病斑即为溃疡。
溃疡是由真菌,细菌的侵染或机械损伤造成的。
如香樟溃疡病(图4)。
(3)斑点:斑点是叶片,果实和种子等局部组织坏死的表现,颜色形状有多种。
斑点主要由真菌及细菌寄生所致,冻害,烟害,药害等也造成斑点.如花生叶斑病的黑斑病和褐斑病(图5)。
图3 图4图 3 图 4 图53.萎蔫型植物因病而表现失水状态称为萎蔫。
典型的萎蔫是指植物的根部或枝干部维管束组织感病,使水分的输导受到阻碍而致植株枯萎的现象.萎蔫是由真菌、细菌或线虫引起的,如线虫导致番茄萎蔫(图6);有时植株受到急性旱害也会发生生理性枯萎,如黄瓜的生理性萎蔫(图7)。
图6 图74. 畸形畸形是因细胞或组织过度生长或发育不足引起的.常见的有:(1)丛生:通常称为丛枝病,病枝一般垂直于地面向上生长,枝条瘦弱,叶形变小。
如由细菌引起的毛根病,使须根大量增生如毛发状.(2)瘿瘤:植物的根,茎,枝条局部细胞增生而形成瘿瘤,如松瘤锈病(图8)。
(3)变形:受病器官肿大,皱缩,失去原来的形状,常见的是由外子囊菌和外担子菌引起的叶片和果实变形病,如桃缩叶病。
园林常见病虫害

园林常见病虫害园林常见病虫害一、引言园林病虫害是指在园林景观中常见的影响植物健康和美观的病害和虫害。
合理的预防和控制病虫害是保护园林植物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园林中常见的病虫害种类、症状、防治方法等内容。
二、病害分类⒈真菌性病害⑴黄曲霉病:症状为叶片上出现黄色斑点,逐渐扩大并呈褐色,严重时叶片干枯。
⑵灰霉病:症状为植物表面出现灰色绒毛状的菌丝,叶片和果实腐烂。
⑶牛奶杯病:症状为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中间较深,边缘则较浅,类似牛奶杯形状。
⑷褐斑病:症状为叶片上出现不规则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叶片枯黄干枯。
⑸锈病:症状为叶片上出现黄褐色锈斑,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
⒉细菌性病害⑴溃疡病:症状为植物幼苗、嫩枝和幼叶上出现湿软的溃疡,溃疡表面有黄色粘液流出。
⑵疮痂病:症状为植物叶片和果实表面出现凹陷的溃疡病斑,病斑边缘呈红褐色。
⒊性病害⑴花叶矮化:症状为植物叶片出现黄化、矮化和畸变,花朵变小。
⑵叶症下垂:症状为叶片弯曲下垂,严重时植株生长不良。
四、虫害分类⒈食叶害虫⑴蚜虫:常见于叶片背面,吸取植物汁液,使叶片变黄并留下蜜露。
⑵黄毛虫:幼虫会在植物上大面积吃叶,导致植株衰弱。
⑶叶蝉:以吸食植物叶汁为主,导致植物营养不良,叶片逐渐枯黄。
⒉鞘翅害虫⑴瓢虫:幼虫以蚜虫为食,对植物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⑵毛虫:以植物叶片为食,幼虫有毒刺毛,不宜直接接触。
五、防治方法⒈文化防治措施⑴种植抗病虫害品种,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⑵疏枝修剪,保持植物通风良好,减少病虫害发生机会。
⑶定期清理落叶落果,减少病菌和虫卵的滋生。
⒉生物防治措施⑴使用寄生菌、杀虫菌等微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⑵鼓励天敌类昆虫,如瓢虫、蜻蜓等,来控制病虫害的种群数量。
⒊化学防治措施⑴根据病虫害的种类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⑵严格遵守农药使用的安全规范,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附件:本文档附有相关病虫害的图片和对应的防治方法,供参考。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农药:指用于农作物和园艺植物的病虫害防治的化学物质。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常见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一.病害的分类和特征1.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类病害。
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包括白粉病、黑斑病、灰霉病等。
真菌性病害主要通过孢子传播,侵入植物体内繁殖,并引起植物叶片、茎干、果实等部位的病害症状。
2.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常见的有炭疽病、溃疡病等。
细菌性病害主要通过伤口侵入植物体内,并在植物组织内引起病变。
细菌性病害一般具有明显的溃烂症状,如溃疡、溃烂等。
3.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是由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常见的有花叶病毒、黄化曲叶病毒等。
病毒性病害主要通过叶螨、蚜虫等媒介传播,侵入植物体内并感染植物组织,引起植物叶片变黄、变形等病变。
4.昆虫性害虫昆虫性害虫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类害虫,包括飞虱、蚜虫、螨类等。
这些害虫以植物体内的汁液为食,从而导致植物叶片黄化、干枯等病变。
同时,一些害虫还会通过叮咬植物导致植物茎干、根系等部位受伤。
二.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1.真菌性病害的防治(1)合理的种植方式:选择抗病品种,适宜的栽培密度,保持植物之间的通风透光。
(2)病害症状的监测和诊断:及时观察植物是否出现病害症状,确诊病害类型,为后续防治提供依据。
(3)药剂防治:可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防治,应按照药剂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并注意药剂的剂量和频次。
2.细菌性病害的防治(1)消毒措施:将工具、设备和种植介质进行消毒处理,以阻断细菌的传播和侵入。
(2)病害综合治理:加强植物的管理,提高植物的免疫力,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化学防治:可使用抗生素类药剂进行防治,应注意药剂的种类、用量和使用频次,防止药物残留。
3.病毒性病害的防治(1)远离传播源:尽量避免与病毒源植物接触,减少病毒的传播机会。
(2)防治媒介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使用杀虫剂或生物防治剂对传播媒介进行控制。
(3)构建健康环境: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残体。
植物病症的名词解释

植物病症的名词解释
植物病症,指影响植物健康与生长的各种疾病现象,主要由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生物和环境因素引起。
植物病症通常会导致植物生长异常、叶片枯黄、果实感染等严重后果,影响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常见的植物病症及其解释:
炭疽病
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植物真菌性病害,常见于果树、蔬菜等作物上。
其症
状为植物叶片、果实表面出现一些黑褐色病斑,病变处逐渐扩大腐烂,导致植物受损严重。
白粉病
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引起的植物真菌性病害,常见于叶片表面。
感染后,叶片表
面会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粉状菌丝,影响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严重时会导致植物凋谢。
病毒病
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植物疾病,症状多样,包括叶片发黄、瘪皱、生长受限等。
病毒通过昆虫传播、接种传染等途径传播,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严重损害。
根腐病
根腐病是由土壤中的根腐生物引起的植物疾病,主要影响植物根部。
感染后,
植物的根部会出现腐烂、软化现象,导致植物无法正常吸收养分和水分,严重时会引起植株死亡。
总的来说,植物病症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时识别并采取有效的防
治措施是保护植物健康的关键。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植物病症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

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病状类型病症类型认识植物病害,首先会注意到它和健康植株不同的变化状态。
如生了散黑穗病的麦株穗部被破坏变成黑粉;棉花枯萎病的病株叶片萎垂枯焦,或整株死亡;患玉米黑粉病的植株上长出了畸形肿大的瘿瘤——“灰包”。
这些能为我们的感官所察觉的异常变化状态,就是植物病害的症状(symptom)。
植物生病后一般都有症状表现出来,症状包括外部的和内部的,通常只有在外部症状不够明显时,才解剖检验内部症状。
植物病害的症状由两类不同性质的特征——病状和病征组成。
(一)病状及其类型病状是患病植物本身在受到某种致病因素的作用后,由内及外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
它反映了患病植物在病害发展过程中的内部变化,它是由致病因素(病原)持续地作用于受病植物体,发生异常的生理生化反应,致使植物细胞、组织逐渐发生病变,达到一定显著程度时而表现出来的。
在观察植物病害时,可看到有两类显然不同的病状,一类只发生在植物器官的局部,同一器官上相同的病状之间,无发展的连续性,称之为点发性病状,如常见的斑点病;另一类病状的发生却不限于局部,可以从一个部位发展到另一部位,从一个器官发展到另一器官,以至整体发病,称之为散发性病状或系统性病状,如多种植物的枯萎病、谷子白发病、病毒病等。
根据内部病理变化阶性质,病状可以分为三类:即坏死性病状、促进性病状和抑制性病状。
坏死性病状是以植物的细胞和组织的死亡为特征,表现为枯斑、腐烂、焦枯等;促进性病状是植物的机体受到病原的刺激发生膨大或增生的病状;抑制性病状和前者相反,植株的生长发育部分或全部受到了抑制。
这样的区分,只是就其主要方面而言的。
许多病害经常是整体表现为抑制性病变,而在其局部则表现为促进性病变。
具体的病状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复合的特征,即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的总和。
把各类病状按其主要特征予以归类,可分为若干典型化的类型。
这些类型的名称已成为特定病状的代词,在描述病害时广为应用,使叙述更为简便。
植物真菌病害介绍

植物真菌病害介绍植物真菌病害是指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疾病。
真菌是一类原生生物,常见的形态有菌丝体和孢子体。
它们侵入植物体内,通过吸取植物体内的养分和水分进行生长和繁殖,引起植物生长受阻,叶片变黄、萎蔫,果实腐烂等病症,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植物真菌病害。
1.黑斑病:黑斑病是指植物叶片上出现黑色或暗褐色的斑点。
这些斑点是由真菌孢子体或菌丝体所引起的。
黑斑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常见的植物有黄瓜、西瓜、草莓等。
黑斑病会导致叶片凋萎、生长受阻,严重的话还会导致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主要是进行适时的病害防治,如定期喷洒杀菌剂。
2.锈病:锈病是指植物叶面出现黄色、红色或棕色的锈斑。
锈斑是由真菌孢子体在植物体上形成的。
锈病常见的植物有玉米、小麦等。
锈病会导致植物的叶片枯萎、落叶,严重的话会对产量造成影响。
防治方法包括清除病原源、及时采取化学防治方法等。
3.白粉病:白粉病是指植物叶片和茎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粉末状的菌丝体和孢子体。
白粉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常见的植物有番茄、苹果等。
白粉病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阻,严重的话会导致果实变形。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定期修剪受影响的植物部分,以及适时进行药物喷洒等。
4.灰霉病:灰霉病是指植物受感染后出现灰色霉斑。
灰霉病主要由灰霉菌引起,常见的植物有玫瑰、番茄等。
灰霉病会导致植物的叶片枯萎、果实腐烂,严重的话会导致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清除病害部分,控制湿度,适时使用杀菌剂等。
5.炭疽病:炭疽病是指植物上出现的黑色或暗褐色小斑点。
炭疽病主要由炭疽菌引起,常见的植物有柑橘、葡萄等。
炭疽病会导致植物的果实腐烂,减少产量。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清除病残体、及时除草、控制湿度等。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植物真菌病害,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病害,如炭疽病、丝核病、褐斑病等。
这些病害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在环境条件较为湿润时更容易发生。
因此,要预防植物真菌病害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选用抗病品种。
冬青病虫害防治

冬青病虫害防治冬青(Ilex)是一种常见的常绿植物,其独特的叶片和鲜亮的红色果实使其成为人们喜爱的园林植物之一。
然而,冬青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其生长和美观。
因此,冬青病虫害的防治成为园林爱好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冬青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和防治方法。
一、病害种类及症状:1.根部腐烂:当冬青长期生长在湿度过大、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容易导致根部腐烂。
症状表现为根系颜色变黑,伴有恶臭气味,植物生长缓慢,叶子逐渐枯黄。
2.叶部病害:常见的叶部病害有白粉病和锈病。
白粉病症状为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叶片逐渐干枯,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锈病则表现为叶片背面出现红棕色点状病斑,叶片变黄、枯萎。
3.枝干病害:冬青常见的枝干病害包括溃疡病和座翅病。
溃疡病症状为枝条出现圆形或不规则溃疡,随着病情恶化,溃疡处出现腐烂,导致枝条死亡。
座翅病则表现为枝条底部出现红色小翅膀状的病斑,逐渐扩大并导致枝条枯萎。
二、防治方法:1.改善生长环境:及时修剪植物的枝条,增强通风效果,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保持土壤适度湿润,避免过度浇水和积水。
注意定期施肥,保证植物的养分供应。
2.病虫害防治剂:冬青病虫害的防治剂有农药和生物防治剂两种。
使用农药时要注意按照说明书的指导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对植物造成伤害。
生物防治剂则是利用有益微生物或昆虫来控制病虫害,具有环境友好性和生物安全性,但效果需要一定时间积累。
3.合理修剪:定期修剪冬青植物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传播。
及时剪除患病枝条和叶片,减少病害的扩散。
同时,经常修剪也可以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和健康生长。
4.病害预防:定期观察冬青植株的生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
注意植株的营养平衡,加强植物的自身抵抗力。
避免病害传播,减少植株间的接触和交叉感染。
5.病虫害监测: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植物的病虫害问题。
在发现虫害时,可采用手工捕捉或喷洒环保昆虫特效剂进行控制。
三、注意事项:1.防治过程中要注意人身安全,避免接触农药和有毒化学物质。
植物病虫害诊断及防治大全

植物病虫害诊断及防治大全(留着珍藏,慢慢看)1、成片发有机肥害:有机粪肥在腐熟发酵过程中造成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引起烧根,僵苗不阿发,叶片畸形,严重时蔬菜逐渐萎蔫枯死。
无机肥害:过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溶液浓度高,土壤中水势降低,导致根系中的水分倒流进土壤,也就是根系吸水困难,进而出现肥害,俗称“烧苗”。
沤根:由于土壤温度低、湿度大等因素导致根部不发新根或不定根,根皮发锈后腐烂,致地上部萎蔫,且容易拔起,地上部叶缘枯焦;严重时,成片干枯,似缺素症。
缺水:由于土壤中含水量过少或高温过强的蒸腾作用而导致蔬菜暂时缺水萎蔫,若及时补水,则可恢复正常。
高温障碍:果实上发生日灼,初期受害果实表皮呈灰白色革质状,表面变薄、皱缩,细胞组织坏死、发硬,好像被开水烫过一样;花芽分化差,雌花数量明显少,开花节位提高,有些甚至直接没有雌花;畸形果多,西葫芦、黄瓜等极易出现把长、嘴尖、大头等畸形瓜或者色泽不好等问题,降低或失去商品价值。
低温障碍:植株遭受寒害或冷害,造成连片症状。
顶芽受冻,生长点遭危害,顶芽冻死,生长停止;叶片受冻,边缘上卷,失绿,甚至发黄或发白,严重时干枯,叶柄和茎杆部位在冻害初期常常出现紫红色,严重时变黑枯死;果实受冻,通常会出现着色不均匀、畸形果和心腐果,茄果类蔬菜还会出现僵果;根系受冻,生长停止,并逐渐变黄甚至死亡,阻碍了养分和水分的正常吸收,造成营养缺乏。
温室气害:由酸性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气体)或碱性气体(氨气等气体)造成的萎蔫、变色、坏死等症状,通常是由于不恰当施肥造成。
温室、大棚内有害气体的检测一般以检测棚室露滴作出判断。
露滴酸碱度的检测通常在早晨换气前取样进行,检测方法可用精密pH试纸,根据露滴pH的检测结果,判断气体的种类及伤害程度。
如pH值为4.6以下,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严重超标。
药害:一般药害有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药害是在喷药后几小时至3-4 天出现,如烧伤、凋萎、落叶、落花、落果,幼嫩组织上出现斑点,如褐斑、黄斑、网斑等,在生长中较常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病害的症状
病状
病害症状
变色 坏死 腐烂 萎蔫 畸形
病征
霉状物 粉状物 粒状物 脓状物
植物病害的病状
变色
植物器官失去正常的颜色,一般并不引起细胞
死亡。常见的变色病状有黄化、花叶、紫化、 红化等。
植物病害的病状
变色
植物器官失去 正常的颜色, 一般并不引起 细胞死亡。 常见的变色病 状有黄化、花 叶、紫化、红 化等。
作业:名词解释 植物病害 症状 病状 病征
本课小结
植物病害
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
病害症状
病状
病征
变色
坏死
腐烂
萎蔫Biblioteka 畸形霉状物 粉状物 粒状物 脓状物
课堂巩固
1、由病原真菌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在发病部位大多数都有明显的( D)
A、病状 B、吸器 C、症状 D、病征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病害的是 ( B)
A.缺氮引起的植物叶片发黄
B.冰雹砸损植物
7、下列属于植物病害病征的是( C)
A、坏死 B、变色 C、霉状物 D、畸形
8、( A)是识别病害的重要依据
A、症状 B、病症 C、病状 D、特征
课堂巩固
1、根据有无病理程序和是否造成经济损失可以判断植物是否
发生了病害(√ )
2、花椰病是一种病态的花序,应当被当做病害( ×) 3、侵染性病害无病征,因此又叫生理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 4、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 5、病毒病或缺素症往往表现为坏死的症状( ×) 6、坏死现象一般改变植物原来的结构( ×)
C.苹果腐烂病
D.桃树流胶
3、下列病原物有隐症现象的是 ( D)
A.细菌 B.真菌 C.线虫 D.病毒
4、下列在植物病害病原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A)
A、真菌 B、营养失调 C、气候恶劣
5、病原生物又称为(C)
A、寄主 B、微生物 C、寄生物
6、下列属于植物病害病状的是( B)
A、粉状物 B、变色 C、脓状物
腐烂
腐烂是在 细胞或组 织坏死的 同时,伴 随着组织 结构的分 解和被破 坏。
植物病害的病状
萎蔫 萎蔫是指植物维管束组织受害后, 枝叶因缺水而表现的萎垂状态。
棉花枯萎病
玉米缺水
植物病害的病状
畸形 畸形是指病害引起
的植物器官各种形 态的异常变化。如: 徒长、矮化、丛枝、 肿瘤等。
植物病害的病征
霉状物
植物在生长、发育、贮藏和运输过 程中,由于受到外界不良环境条件或有 害生物的影响,在生理、组织、形态上 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过程,引起植物 生长发育不良,继而导致产量降低、品 质变劣、甚至死亡,这种现象叫做植物 病害。
病理程序
植物—侵染—变化—病态 ※植物病害的发生必须经过一定的 病理程序
※判断病害:有无病理程序和是否 造成经济损失
7、植物萎蔫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理性萎蔫,一种是病理性
萎蔫,两者都可以恢复( ×) 8、畸形在线虫病种较为常见( ×) 9、霉和溢脓都是植物细菌性病害所表现的病征( ×) 10、植物生理性病害和病毒病害,则完全没有病征表现(√ )
11、一般来讲,病状较易发现,病征往往只在病害发展的某
一阶段才能形成(√ )
植物病害的病状
植物病部细胞和组织死亡,但并不解离。常 表现有斑点、穿孔、猝倒、溃疡、疮痂等。其
坏 死 中斑点是最常见的症状,主要发生在茎、叶和
果实等器官上。
苹果早期落叶病病叶
植物病害的病状
坏死
苹果早期落叶病病叶
植物病害的病状
坏死
核桃苗木猝倒病
植物病害的病状
坏死
植物病害的病状
坏死
桃疮痂病
植物病害的病状
霉是真菌性病害常见病征,在植物病部产生
各种颜色、形状、结构及疏密不同的霉层
植物病害的病征
粉状物
粉状物直接生在植物表面,也有的产生在组
织中,成熟后突破表皮而散出的粉末状物
植物病害的病征
粒状物
粒状物是在植物病部表面或组织内产生
黑色小颗粒
植物病害的病征
脓状物
溢脓是植物细菌性病害 所表现的特有病征,在 植物发病部位溢出含有 许多细菌和胶质物的液 滴,干燥后变为白色的 胶粒或薄膜状
三.植物病害的种类
植物病害
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
由生物性病原引起, 有传染性,有病状, 多数有病征
由非生物性病原引起, 无传染性,无病征
四、植物病害的症状
症状:植物感病以后,一切不正常的外部表现 包括病状和病征
病状:是指感病植物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 病征:是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所表现的结构。
想一想
1、昆虫到成虫阶段具备哪些特征? 2、解释变态举例说明变态类型。 3、举五个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目。
植物病害的种类和症状
教学目标: 1、理解植物病害的概念。 2、清楚植物病害的病原。 3、掌握植物病害种类和症状。 4、通过本节学习能准确判别病害及其 症状。
植物病害的概念和种类
一、植物病害的概念
茭白
感染黑粉菌的茭白
感染病毒的郁金香
花椰菜
病理程序
植物—侵染—变化—病态 ※植物病害的发生必须经过一定的 病理程序
※判断病害:有无病理程序和是否 造成经济损失
二.植物病害的病原:引起植物生病的直接原因
病原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病原生物,真菌、细菌、放线 菌、病毒、类病毒、线虫和 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植物周围环境 的不良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