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筏板合理厚度如何取值
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基础部分

2基础前言:闲的时候自己总结了一些东西,看的东西越多,越发现结构设计很多领域都是相通,也就是事物之间具有共性。
这些总结的东西,没有太多实战的具体细节,所以想真正把结构设计学好的的新手,需要找个师傅好好的带一带,找一些实际项目练手。
毕业3年,经历了不少,遇到了不少,无论是管理,还是斗争,还是学技术,无非就是孤立+联合+借外物+秩序,而做人最好的状态,就是让别人欠自己点,尽量有德。
除了已经写好的钢结构实战书籍外(轻钢、网架、钢框架、桁架实战),以后再也不想也不会写任何书了。
安安心心搞点技术,好好的享受生活,养家糊口。
毕业3年,感觉很多的不易,因为不懂,才走了很多弯路,因为走了很多弯路,很多东西才慢慢懂。
谨以此纪念逝去的毕业3年。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庄伟2016年5月独立基础2.1独立基础的截面如何选取?1规范规定《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8.2.1-1条:扩展基础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且两个方向的坡度不宜大于1:3;阶梯形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300-500mm。
2经验(1)矩形独立基础底面的长边与短边的比值l/b,一般取1~1.5。
阶梯形基础每阶高度一般为300~500mm。
基础的阶数可根据基础总高度H设置,当H500mm时,宜分一阶;当500mm<H900mm时,宜分为二阶;当H>900mm时,宜分为三阶。
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一般不宜小于200mm,也不宜大于500mm;锥形坡角度一般取25度,最大不超过35度;锥形基础的顶部每边宜沿柱边放出50mm。
(2)独立基础的最小尺寸可类比承台及高杯基础尺寸,一般为800m m×800mm。
最小高度一般为20d+40(d为柱纵筋直径,40mm为有垫层时独立基础的保护层厚度),一般最小高度取400mm。
独立柱基础可以做成刚性基础和扩展基础,刚性基础须满足刚性角的规定;做成扩展基础须满足柱对基础冲切需求以及基底配筋必须计算够。
笩板基础厚度的偏差要求

笩板基础厚度的偏差要求
1、误差范围在5毫米。
内筏板浇筑成型依照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准则,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厚度不可以超过8毫米,允许的误差则在5毫米内。
要是规则确定的为30毫米,那么最小不可以低于25毫米,最高则不能大于38毫米,要是在测量的时候超出了这个范围则不达标。
2、不同部位楼板的允许偏差范围也是有差异的,假如为垂直度,墙层高度通常允许的偏差约8毫米,某些地方也可以大一些,像是浇筑的电梯井,它的偏差范围就可以大于10毫米。
3、浇筑完毕的楼板可以依靠各类仪器来检测,像是利用经纬仪或直尺来测量,检查的结果,必须保证符合准则,否则就会对整体建筑构造有影响。
平板式筏板基础最小厚度

平板式筏板基础最小厚度1. 简介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建筑界的小秘密——平板式筏板基础的最小厚度。
这可是个大话题,不信你看,一说到基础,很多人脑袋里都会浮现出沉重的砖石,想着一定要厚得跟墙一样,可真相可没那么简单呀。
说到建设,咱们讲究的可不止是厚度,还要考虑到土壤、荷载,还有挖土机的马力呢!简直跟下围棋一样,得一招一式都考虑周全。
2. 平板式筏板基础是什么?2.1 定义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平板式筏板基础”是什么东东。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地基形式,像是一块大饼,铺在地面上,把建筑的重量均匀分布到地面。
这样一来,就算地基的土壤不太稳,也能保证你家小楼不至于“瘫痪”。
听起来不错吧?2.2 作用说到它的作用,那可真是功不可没。
平板式筏板基础能降低沉降,减少裂缝,还能防止地下水渗透。
嘿,你别小看这么一块“饼”,在施工的时候,如果厚度不够,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就像做蛋糕,材料不够,你就别指望烤出来的好东西,结果可能是个“夹生饭”!3. 最小厚度是多少?3.1 一般厚度那么,这平板式筏板基础的最小厚度到底是多少呢?一般来说,标准的筏板基础厚度在20到30厘米之间,当然这也不是一成不变,建造的地区、土壤的性质、建筑的类型等因素都会影响厚度。
有的地方可能为了安全会设计得更厚,毕竟,安全第一,什么都得靠得住。
3.2 影响因素然而,厚度并不是越厚越好,不信你问问老人家。
设计得太厚,成本就会上去,时间也会拖延,真是得不偿失。
因此,设计师们常常需要在这厚度和成本间左右为难,恰如那些做饭的老道理:火候得掌握好,过生或过熟都有可能出乱子。
这里面还要考虑到外部环境,像是地下水位、土壤的承载力等等,简直可以说是总动员。
别忘了,建筑界的朋友们也常常是很大的心理战,对手才是更难缠的劲敌呀。
4. 小结所以,平板式筏板基础的最小厚度,可不单是个数字了,它背后可是蕴含着许多大学问。
总的来说,合适的厚度就像是和谐的夫妻,既要有底气,又不能太轻太重。
筏板基础设计步骤及要求

筏板基础设计步骤及要求筏板基础设计的一般要求(1)埋深当采用天然地基时,筏板基础埋深不宜小于建筑物地面以上高度的1/12,当筏板下有桩基时不宜小于建筑物地面以上高度的1/15,桩长度不计入埋深。
但对于非抗震设计的建筑物或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筏基的埋深可适当减小;在遇到地下水位很高的地区,筏基的埋深也可适当减小。
一般情况下,为了防止建筑物的滑移,设置一层地下室是必要的,这在建筑使用上也常常需要。
当基础落在岩石上,为设置地下室而需要开挖大量石方时,也允许不设地下室,但是,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防止倾覆和滑移,应采用地锚等必要的措施。
(2)选型与梁板筏基础和平板筏基础相比,前者消耗较少的混凝土和钢筋,因此更经济;后者有利于地下室空间的高度,便于施工。
因此,筏板基础选型应根据土体质量、上部结构体系、柱间距、荷载大小、施工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在工程设计中,一般认为,柱间距变化不超过20%,柱间荷载变化不超过20%时,一般考虑柱筏基础均匀、间距小、上部荷载小的结构;竖向和水平柱网尺寸差异较大,上部结构荷载较大时,应选择梁筏基础。
当上部结构是剪力墙体系时,如果每个剪力墙直接连接到基础上,一般习惯把筏板基础做成平板式的;而对于每道剪力墙不都直通到基础的框支剪力墙,必须选用梁板式的筏板基础。
(3)筏板厚度筏板厚度可根据上部结构开间和荷载大小确定。
梁板式筏基的筏板厚度不得小于200mm,且板厚与板格的最小跨度之比不宜小于1/20。
平板式筏基的板厚度应根据冲切承载力确定,且最小厚度不宜小于300mm。
(4)筏板平面尺寸筏板的平面尺寸应根据地基的承载力、上部结构的布置、荷载分布等因素来确定。
当需要扩大筏板基础的楼面面积时,膨胀位置应优先考虑建筑物的宽度方向。
对于基础梁延伸的梁板式筏板基础,筏板底板的长度在横向方向上不应大于1200 mm,而在基础梁的外皮方向上长度为800毫米;对于平筏基础而言,取桩长度不应大于横截面的1000 mm,柱柱纵向长度应大于600 mm。
筏板马凳筋设置规范尺寸

筏板马凳筋设置规范尺寸筏板马凳是一种常用的户外休闲家具,主要用于户外露天活动或者户外休息,如露营、野餐、郊游等。
筏板马凳的设计和制作需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和尺寸要求,以保证其稳固耐用、舒适安全。
下面将详细介绍筏板马凳的规范尺寸设置。
一、材料选择筏板马凳的主要材料一般为实木或者合成木材,如橡木、松木、人造木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耐久性和防水性能,以及是否符合环保要求。
同时,需要根据使用场景和预算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一般来说,实木材料更加耐用和环保,而合成木材价格相对较低。
二、尺寸设置1.高度:筏板马凳的高度一般在40-45厘米之间,这个高度既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也能够保证坐在上面舒适自然。
高度的设置需要考虑到人的坐姿,避免出现不适。
2.长度和宽度:筏板马凳的长度和宽度需要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长度在1.2-1.5米,宽度在40-50厘米之间比较合适。
需要根据实际使用场景来调整尺寸,以保证能够满足人的坐卧需求。
3.板材厚度:筏板马凳的板材厚度需要根据材料的强度和稳固性来确定。
一般来说,实木材料的板材厚度在2-3厘米之间,而合成木材的板材厚度可以稍微薄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板材厚度过薄会影响稳固性,过厚会增加成本和重量,需要做出合理的平衡。
4.筏板间距:筏板马凳的筏板间距需要考虑到人的坐姿和舒适度。
一般来说,筏板间距不宜过宽,以防止坐在上面时出现不适,也不宜过窄,以免影响排水性能。
合理的筏板间距可以让人体得到良好的支撑和舒适感。
5.腿部支撑:筏板马凳的腿部支撑需要考虑到整体稳固性和承重能力。
一般来说,腿部支撑可以采用三脚式或者四脚式设计,需要保证腿部支撑的稳固性和耐用性。
腿部支撑的高度需要与马凳的高度相匹配,保证整体的稳定性。
三、其他细节设计除了上述的尺寸设置之外,筏板马凳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其他细节,如防水处理、边角修剪、表面处理等。
防水处理可以增加筏板马凳的使用寿命,边角修剪可以避免人体受伤,表面处理可以让筏板马凳更加美观和舒适。
桩筏基础中筏板厚度确定的研究

桩筏基础中筏板厚度确定的研究郭宏磊(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 430074)丁大钧(东南大学 南京 210096)李成江(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北京 100088)摘 要:为克服传统上确定桩筏基础筏板厚度方法的弊端,提出了先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确定筏板厚度,再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加以验算的方法,分析了这两种极限状态中,影响筏板厚度的基本因素,结合板的理论、桩筏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共同工作、承台冲切破坏的空间桁架理论以及工程实践经验,给出了预估筏板厚度和冲切外力及冲切抗力的简明计算式,并附以算例以及其他确定筏板厚度的方法加以讨论,最后给出了合理确定筏板厚度的完整步骤。
关键词:桩筏基础 筏板厚度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桁架理论STUDY ON D ETERMINATION OF RAFT THIC KNESS OF PILE -RAFT FOUNDATIONGuo Honglei(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uce and T echnlogy Wuhan 430074)Ding Dajun(Southeast Universi ty Nanjing 210096)Li Chengjiang(G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MCC Group Beijing 100088)Abstract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determinin g the raft thickness of a pile -raft foundation tradi tionally,a complete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thickness of a raft can be obtai ned by the following steps:It is proposed that a method in which the thickness of a raft can be determined firs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i mit state of normal service and i s then checked according to the li mi t state of bearing capacity,and the basic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aft thickness in the two limit states are analyzed,the simplified formulas of estimati ng the raft thickness,external force and resistance of two -way shearing are given by combining the plate theory,coworking of the pile -raft foundation and superstructure,stru-t and -tie theory of pile cap punching as well as project experience,the calculative examples and other methods to determine raft thickness are also discussed.Keywords :pile -raft foundation raft thickness li mit state of normal use li mi t state of bearing capacity stru -t and -tie -theory第一作者:郭宏磊 男 1964年10月出生 博士 江汉大桥副教授收稿日期:2004-12-12桩筏基础中的筏板厚度在传统上是凭经验假定,然后再进行冲切验算的。
罐区筏板基础厚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罐区筏板基础厚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罐区筏板基础厚度的引言和概括性描述。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写作示例:概述:罐区筏板基础厚度是设计和构建罐区的重要参数之一。
作为一种常用的基础形式,罐区筏板基础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液化气储存、液体储罐等领域。
它具有承载性好、稳定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分散罐体的荷载,保证罐区的安全运行。
在罐区筏板基础的设计过程中,厚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
合理的基础厚度决定着罐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着罐体在运行过程中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过厚或过薄的基础厚度都可能导致基础地基承载能力不足或过度消耗材料资源,使基础工程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
为了确保罐区筏板基础厚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需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从土壤特性、罐体荷载、变形控制和可靠性等角度综合考虑,确定合适的基础厚度设计方案,以实现罐区基础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罐区筏板基础厚度的相关问题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我们将介绍罐区筏板基础的定义和作用,进一步了解其在罐区工程中的重要性。
随后,我们将分析影响罐区筏板基础厚度的因素,包括土壤特性、罐体荷载等因素,以便更好地理解基础厚度的确定原则和方法。
最后,我们将总结并归纳罐区筏板基础厚度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常用的基础厚度确定方法,以供读者参考。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罐区筏板基础厚度的相关知识,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能够准确合理地确定罐区筏板基础的最佳厚度,以确保罐区的安全稳定运行。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有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
首先,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题和背景。
在“1.1 概述”部分,将对罐区筏板基础厚度进行简要介绍,强调其在罐区设计中的重要性。
此外,还可以提及罐区筏板基础在工程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和研究的现状。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重点讨论罐区筏板基础的定义与作用以及影响其厚度的因素。
在“2.1 罐区筏板基础的定义与作用”部分,将详细阐述罐区筏板基础的概念和作用,包括对罐区土质的承载、分散和稳定作用等。
框架-核心筒结构核心筒下筏板基础厚度的合理确定

筏板基础最小厚度的合理确定赵毅强范玉辰王辉宋俊临田二勇牛春光郭凯1.前言框架=核心筒结构采用平板式筏板基础时,核心筒下筏板基础最小厚度一般通过验算筒体周边的冲切确定。
但在实际设计中,对于天然地基情形,由于采用的计算基底净反力的方法不同——有按筒到柱间中线所围面积计算的,有按筒本身面积计算的,甚至还有按计算简图的全部面积计算的,从而导致计算出的基础厚度相差悬殊。
这可以归因于上述方法均将基底反力视为均布所致。
本文认为,应将核心筒下的基底反力视为非均匀分布。
这样比较符合力直接传递的力学原理,从而可以唯一地确定核心筒下基础底板最小厚度。
在现代手段下,涉及到的计算并不复杂。
2.天然地基下基础反力分布确定及冲切力计算天然地基时,由于大多数情况下,或者板跨不多于三跨且柱底反力相差超过20%,或者板跨超过三跨但跨度相差超过20%,按弹性地基梁板计算地基反力现在已成共识(规范就是这样建议的)。
为简化计,可以采用温克尔弹性地基。
这样,根据地基土质选用适当的基床系数,使用任一种常用软件(例如JCCAD,SAP2000,MADAS等等)便可方便快速地得到基底反力的分布情形。
一般地,由此得出的基底反力为非均匀分布,但是这种分布是确定的,与计算简图的选取范围无关,即不论计算范围多一跨少一跨,只要上部结构的荷载相同,基底反力除了在计算范围的边界处有差异外,其他地方几乎都是相同的。
因此可以唯一地按相应的地基反力确定筏板基础的相应最小厚度。
具体说来,设地基反力为,核心筒基础底板顶面处的全部轴力为N,基础底板冲切面上的全部冲切力为,基础冲切锥体的下表面面积为,则由竖向力平衡关系可得(1)式中,L,B为冲切锥体下表面的长度和宽度,为核心筒下筏板基础的有效厚度。
在计算时,由于非均匀,可以按下式计算(2)这是容易的,因为一般计算软件都会将核心筒下的筏板离散成很多个单元,并输出每个单元的中心反力值。
每个单元的面积或者可以由软件直接得到(如SAP2000),或者可以将软件的计算简图转为常用的图形(如AUTOCAD)文件自行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筏板合理厚度如何取值?
解释:(1)江湖中一般按50mm每层估算一个筏板厚度,其实这只是一个传说。
筏板厚度与柱网间距、楼层数量关系最大,其次与地基承载力有关。
一般来说柱网越大、楼层数越多,筏板厚度越大。
(2)根据老庄研究,对于20层以上的高层剪力墙结构,6、7度可按50mm每层估算,8 度区可按35mm每层估算;对于框剪结构或框架-核心筒结构,可按50~60mm每层估算。
局部竖向构件处冲切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可采用局部加厚筏板或设置柱墩等措施处理。
2、筏板基础中很多剪力墙JCCAD不能进行冲切验算怎么办?
解释:关于筏板冲切验算,规范仅规定框架柱和核心筒必须进行验算,对于普通剪力墙冲切是没有规定的,这不是规范的疏忽。
在同一工程中,如果框架柱、核心筒及短肢剪力墙的冲切都满足规范要求,那么普通剪力墙肯定是满足规范要求的。
如果一定要出普通剪力墙的冲切计算书,可以采用工具箱中筏板冲切进行,按等周长的原则将剪力墙等效成形状类似的矩形柱进行验算即可。
3、关于筏板局部加厚:
局部加厚的范围是根据冲切来确定的,可以考虑筏板自重大于水浮力和小于水浮力两种情况,如果你采用的是元宝形也就是相当于一个反柱帽,要满足反柱帽的冲切要求,一般设计时确定一个最小柱帽,若计算大于最小柱帽则用大的柱帽,这就是为什么图纸有大有小的原因;
这个最小柱帽一般需都是柱边45度冲切线下去,柱墩尺寸=柱尺寸+2*(局部加厚-周边筏板厚度),当局部配筋较大时,也可加大尺寸,调整至构造配筋;
4、筏板外挑:
筏板基础设计,首先应按地基承载力确定所需的筏板面积,再根据筏板面积确定所需悬挑的长度。
若计算所需的悬挑长度很小或根本不需要,建议仍将筏板外悬挑一定的长度,平衡部分建筑内部筏板产生的弯矩,减小柱或墙的受力。
若无条件做,也可不进行悬挑。
(同时满足外墙及柱的冲切)
从网上摘录的说法1:
筏板的平面尺寸,应根据地基承载力、上部结构的布置以及荷载分布等因素确定。
需要扩大筏基底板面积时,扩大位置宜优先考虑在建筑物的宽度方向。
对基础梁外伸的梁板式筏基,筏基底板挑出的长度,从基础梁外皮起算横向不宜
大于1200mm,纵向不宜大800mm;对平板式筏基其挑出长度从柱外皮起算横向不宜大1000mm,纵向不宜大600mm。
说法2、
即使由上部荷载初算出筏板的厚度不需要外挑时,也强烈建议进行悬挑出一定的长度,应为筏板是按照倒楼盖来计算的,悬挑出来的部分也可以作为翼缘,来承担部分的抗弯作用!
说法3、
筏板的厚度和筏板的出挑长度一般再设计的时候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的。
厚度的确定是为了满足柱或者墙的冲切或者剪切。
出挑是为了满足地基的承载力,如果你的承载力都满足了那也就没有必要出挑了。
或者你出挑是为了满足偏心的问题。
但是也有这样的说法,你的筏板厚度越大,上部结构的力传抵到地基的范围就越大,相应的也越均匀,也就是基地压力也相应的越小,这样所需要的筏板出挑长度就会减小或者甚至都不需要出挑。
对于边柱或者角柱的冲切面相对中柱是减少的,但是边柱或者角柱的轴力一般也是相对较小,所有是否需要出挑要看情况。
总的来说这个问题应该是先确定筏板的厚度,然后再确定出挑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