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机械产生的危险分类(新编版)

合集下载

机械产生的危险及主要伤害形式

机械产生的危险及主要伤害形式
体或气体位能引起的高压流体喷射等。
(5)物体坠落打击的危险。位于高位置的物体具有势能,当它们意外坠 落时,势能转化为动能,造成伤害。例如,高处掉落的零件、工具或 其他物件(哪怕是质量很小);悬挂物体的吊挂零件破坏或夹具夹持
不牢固引起物件坠落;由于质量分布不均衡、重心不稳定,在外力作
用下发生倾翻、滚落;运动部件运行超行程托轨导致的伤害等。
的部分等。这些物件无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都可能产
生危险。
(8)跌倒、坠落的危险。由于地面堆物无序或地面凹凸不平导 致的磕绊跌伤;接触面摩擦力过小(光滑、油污、冰雪等)
造成打滑、跌倒;人从高处失足坠落,误踏入坑井坠落等。
③温度危害 一般将29℃以上的温度称为高温,-18℃以下的温度称为低温 (1)高温对人体的影响。高温烧伤、烫伤,高温生理反应。 (2)低温冻伤和低温生理反应。 (3)高温引起的燃烧或爆炸。 温度危险产生的条件有:环境温度、热源辐射或接触高温物 (材料、火焰或爆炸物)等。
④噪声危害 噪声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机械噪声、电磁噪声和空气动力噪声。其造 成的危害有: (1)对听觉的影响。根据噪声的强弱和作用时间不同,可造成耳鸣、 听力下降、永久性听力损失,甚至暴震性耳聋等。 (2)对生理、心理的影响。通常90dB(A)以上的噪声对神经系 统、心血管系统等都有明显的影响;低噪声,会使人产生厌烦、精神 压抑等不良心理反应。 (3)干扰语言通讯和听觉信号而引发其他危险。
飞出的切屑或工件 – 如连续排出破碎而飞散的切屑 – 锻造加工中飞出的工件等
非机械危险
电气危险 温度危险 噪声危险 振动危险 辐射危险 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险 未履行安全人机学原则而产生的危险
①电气危险 电气危险的主要形式是电击、燃烧和爆炸。其产生条件可以是人 体与带电体的直接接触;人体接近带高压电体;带电体绝缘不充分而 产生漏电、静电现象;短路或过载引起的熔化粒子喷射热辐射和化学 效应。 ②振动危害 振动对人体可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影响,造成损伤和病变。最严重 的振动(或长时间不太严重的振动)可能产生生理严重失调(血脉失 调,如自指;神经失调;骨关节失调;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等。

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机械危险有害因素是制约机械设备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工人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机械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科学分类和有效控制是保障机械设备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及其控制方法。

1. 机械运动危险机械的运动是造成机械伤害和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中,杠杆、摆轮、齿轮、皮带和链条等未加防护的旋转部件是机械运动危险的主要来源。

在机器运转时,这些旋转部件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扭矩,若接触到人体,将给人造成严重伤害。

针对机械运动危险,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加装机械防护罩,将危险部位进行封装,以防工人接触到旋转部件。

2)安装安全开关,当机械运转异常或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切断电源。

2. 动力源危险机械设备的能量来自于电、气,液压等动力源,如果这些动力源控制不当,将构成动力源危险。

比如在刹车失效或电气故障的情况下,机械设备将不受控制,可能造成严重的伤害。

对于动力源的危害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正确安装和维护控制系统,确保刹车装置等关键部位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安装电气保护,在电气故障时可以自动切断电源。

3)加强设备保养,保障设备各部位的工作状况,避免设备出现失控情况。

3. 机械振动危险机械振动是另一个常见的机械危险因素。

长期处于高强度的振动环境中,工人可能患有振动白手指、腰椎疾病等职业病。

除此之外,机械振动还可能引起设备松动和损坏等安全事故。

对于机械振动危险,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在机械设备部位加装减振器,降低振动强度,保护工人身体健康。

2)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测,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4. 噪声危险噪声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机械危险因素。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工人会受到耳朵的损伤,引起失聪等职业病。

此外,噪声还可能引起工人精神压力、睡眠障碍和情绪不稳定等。

针对噪声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对产生噪声的机械设备进行隔音处理,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和工人的影响。

机械的危险与有害因素分类

机械的危险与有害因素分类

机械的危险与有害因素分类引言在机械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风险。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处理相关事故,对机械的危险与有害因素进行分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机械的危险与有害因素分类的重要性和目的,并详细列举各类因素,以提高安全意识。

危险因素分类机械中的危险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机械伤害:机械设备的运动部分、静止部分或操作过程中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夹击、碰撞、切割、撕裂等伤害。

2.物体打击:由于物体在机械的作用下失去控制,对人体造成的冲击、砸伤等伤害。

3.触电:机械设备带电部位未采取安全措施,导致人体接触带电部位而触电。

4.噪声与振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可能导致人体听力受损和不适。

5.高处坠落:在机械设备的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从高处跌落或坠落的情况。

6.机械故障:机械设备因故障而突然停机或失控,可能导致生产中断或造成次生危害。

有害因素分类机械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噪音: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听力受损和心理压力。

2.辐射:机械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和放射性辐射,长期接触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高温与低温:机械设备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运行,可能对人体造成热损伤或冷损伤。

4.湿度:机械设备在潮湿环境下运行,可能导致人体触电或金属部件腐蚀。

5.有害粉尘与气体: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粉尘和气体,可能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预防措施为了有效预防机械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以下措施值得关注:1.佩戴安全设备:如耳塞、护目镜、手套、安全鞋等,以降低机械伤害和物体打击的风险。

2.合理使用防护措施:如加装护罩、护栏、警告标签等,以防止机械部件对人体造成伤害。

3.加强机械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故障导致的事故。

4.噪声与振动控制:采取减振、降噪等措施,降低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

5.劳动保护措施:提供适当的劳动保护用品,如防尘口罩、耳塞等,以减少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由机械产生的危险分类

由机械产生的危险分类

由机械产生的危险分类机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工业生产、农业、交通运输、房建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机械的使用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少危险,其中一些危险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因此,对由机械产生的危险进行分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机械危险的特点和预防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一、机械危险的定义与分类方法机械危险是指从机械设备、材料或过程中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或财产的任何现象。

机械危险可被划分为四种类型:机械本身的危险、工作环境危险、工作过程危险和人员操作危险。

每种类型分别影响机械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并对使用条件进行限制。

1. 机械本身的危险这一类别包含了机械制造过程中出现的危险因素。

例如在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导致许多机械设备变得危险。

如果工厂制造不当,可能会在产品上造成故障点、漏洞、在操作过程中产生故障、或在正常使用时发生维修和保养问题。

2. 工作环境危险这一类别包括工人操作时机械周围环境的安全程度。

例如,机械需要在特别的环境中才能安全使用,例如:对于某些设备来说,如重型吊车,需要在特定的天气条件下使用;或者在没有足够的覆盖物的地方,如积雪的道路,也需要特殊的设备。

3. 工作过程危险这一类别包括机械操作过程中的危险。

例如,一些机械在操作中可能非常危险,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等。

例如,某些电器在操作时存在电击危险;或者在采煤或挖掘土壤时使用的机械可能会引起土壤下陷,从而对建筑物和城市基础设施造成威胁。

4. 人员操作危险这一类别包括让操作员在机械上或周围的危险。

例如,操作员在机械上的位置可能非常危险,要求在高处的机械设备上进行操作,操作员需要拥有特殊训练,以保证安全。

同时,操作员需要注意周围环境以及机械设备本身,以规避或避免潜在危险。

二、机械危险的具体类型机械危险可以被进一步细分为几个具体类型,包括:1. 机器维修和清洗危险这种类型的危险发生在机械维修或清洗时,包括了不同类型的危险,例如感电、扭伤、断裂、挤压和烫伤等。

由机械产生的危险分类

由机械产生的危险分类

由机械产生的危险分类由机械产生的的危险,是指机械本身和在机械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可能来自机械自身、燃料原材料、新的工艺方法和手段、人对机器的操作过程,以及机械所在的场所和环境条件等多方面。

根据《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GB/T15706-2007)标准,由机械产生的机械危险和非机械危险主要有以下方面。

1、机械危险由于机械设备及其附属设施的构件、零件、工具、工件或飞溅的固体、流体物质等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作用,可能产生伤害的各种物理因素,以及与机械设备有关的滑绊、倾倒和跌落危险。

2、电气危险电气危险的主要形式是电击、燃烧和爆炸。

电气危害产生的条件有人体与带电体的直接接触或接近高压电体,静电现象,带电体绝缘不充分而产生漏电,线路短路或过载引起的熔化粒子喷射、热辐射和化学效应,由于电击所导致的惊恐使人跌倒、摔伤等。

3、温度危险人体和高温物体、材料、火焰或爆炸接触,以及热源辐射所产生的烧伤或烫伤;高温生理反应;低温冻伤和低温生理反应;高温引起的燃烧或爆炸等。

产生温度危险的条件有环境温度,冷、热源辐射或直接接触高、低温物体(材料、火焰或者爆炸物等)。

4、噪声污染主要危险源有机械噪声、电磁噪声和空气动力噪声等。

根据噪声的强弱和作用时间不同,可造成耳鸣、听力下降、永久性听力损伤、甚至暴震性耳聋等;再有十对生理的影响(包括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还可能是人产生厌烦、精神压抑等不良心理反应;干扰语言和听觉信号从而可能继发其他危险等。

5、振动危险振动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可分为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

振动可对人体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影响,严重的振动可能产生生理严重失调等病变。

6、辐射危险某些辐射源可杀伤人体细胞和集体内部的组织,轻者会引起各种病变,重者会导致死亡。

各种辐射源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类。

(1)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

(2)非电离辐射包括电波辐射(低频、无线电射频和微波辐射)、光波辐射(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见光辐射)和激光等。

机械制造企业危险等级划分表

机械制造企业危险等级划分表
计算公式:
T=(NⅠCⅠ+NⅡCⅡ+NⅢCⅢ)÷18
若T>23时,为高度危险;
13<T<23时,为中度危险;
T<1时,为低度危险
式中,CⅠ、CⅡ、CⅢ分别表示Ⅰ、Ⅱ、Ⅲ类危险容量的指数,CⅠ取10,CⅡ取20,CⅢ取30;NⅠ、NⅡ、NⅢ分别表示Ⅰ、Ⅱ、Ⅲ类危险容量存在状态的次数。
NⅠ=Σ(HⅠi=1);
NⅡ=Σ(HⅡi=1);
NⅢ=Σ(HⅢi=1)
(i=1,2,3……)
5-10
10以上
9
起重机械

30以下
30-100
100以上
10
机动车辆

40以下
40-100
100以上
11
制氧机
M3/h
50以下
50-300
300以上
12
电力变容器
KVA
400以下
400-800
800以上
13
锻锤
t
1以下
1-4
4以上
14
熔炼炉
t
10以下
10-20
20以上
15
压力容器
MPa•m3
130以下
130-750
7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上
16
汽油及液化气槽车
t
100以下
100-500
500以上
17
金切机床

100以下
100-500
500以上
18
试验台站

1
2
3及以上
总计
NⅠ
NⅡ
NⅢ
说明:表中将危险容量分为Ⅰ、Ⅱ、Ⅲ类,其中RⅠ、、RⅡ、RⅢ分别为Ⅰ、Ⅱ、Ⅲ类危险容量的区间范围;HⅠ、HⅡ、HⅢ分别表示Ⅰ、Ⅱ、Ⅲ类危险容量存在的状态分布,存在于危险容量范围内则该值取1,否则取0。

机械产生的危险及主要伤害形式

机械产生的危险及主要伤害形式
(危险及伤害形式
④噪声危害 噪声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机械噪声、电磁噪声和空气动力噪声。其造
成的危害有: (1)对听觉的影响。根据噪声的强弱和作用时间不同,可造成耳鸣、
听力下降、永久性听力损失,甚至暴震性耳聋等。 (2)对生理、心理的影响。通常90dB(A)以上的噪声对神经系
第二节 机械危险及伤害形式
⑥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害 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害有: (1)接触或吸入有害物(如有毒、腐蚀
性或刺激性的液、气、雾、烟和粉尘)所导致的危险; (2)火灾与爆炸危险; (3)生物(如霉菌)和微生物(如病毒或细菌)危险。 使用机械加工过程的所有材料和物质都应考虑在内。例如:构成机械
的生理或心理特征、能力不协调之处,可能会产生以下危害: (1)对生理的影响。负荷(体力负荷、听力负荷、视力负荷、其他
负荷等)超过人的生理范围,长期静态或动态型操作姿势、劳动强度 过大或过分用力所导致的危险。
(2)对心理的影响。对机械进行操作、监视或维护而造成精神负担 过重或准备不足、紧张等而产生的危险。
第二节 机械危险及伤害形式
直线运动及旋转运动危险:
直线运动机械的危险: 人员进于机械直线运动的路线上,
而受到机械正面撞击或挤压. 旋转运动危险:
人体或衣物卷进旋转机械部位引起 的危险.
第二节 机械危险及伤害形式
打击危险:
旋转运动加工件打击; 旋转运动件上凸出物打击的危险 旋转零部件有孔洞而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3)对人操作的影响。表现为操作偏差或失误而导致的危险等。
第二节 机械危险及伤害形式
3.机械危险的主要伤害形式 机械伤害是指机械做出强大的功能作用于人体的伤害
(1)卷绕和绞缠的危害。 引起这类伤害的是做回转运动的机械部件。如

机电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机电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机电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随着现代工业化生产的迅速发展,机电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随之而来的机电危险有害因素也逐渐增多。

了解机电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对于防范机电事故和保障工人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机电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及其特点。

一、机械危险机械危险是指机械设备或机件带有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死亡。

机械危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机械运动危险机械运动危险是因为机械设备运动导致的人身危险。

机械运动危险包括传动部件、旋转部件、往返运动部件、针锋部件、卷帘部件等。

特别是高速旋转部件,其尖锐的边缘和角度,加上高速运动导致的惯性,造成的危险更为严重。

2. 机械缺陷危险机械缺陷指机械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中存在的缺陷。

这些缺陷可能导致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引起人身危险。

机械设备的缺陷包括零件的断裂、变形、裂纹或磨损;弹簧的老化、疲劳和斑点;电机故障、接线错误和绝缘损坏等。

3. 机械能危险机械能危险是指机械设备所具有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

当机械设备处于运转和停止的状态时,都可能具有机械能危险。

机械能危险常见的有液压系统、气动系统、机械压力系统等,这些系统中可能积存着高压力、高温度的气体或液体,一旦泄漏就会对人造成伤害。

二、电气危险电气危险是指电器设备或电气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电气危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电击危险电击危险是指电器设备或电气系统中存在的电压带来的人体危险。

通常电压高度、电流大小以及接触方式决定着电击危险的强度。

电流较小时仅会引起皮肤过敏反应,但电流较大时会引起烧伤或心跳骤停等危及生命的后果。

2. 静电危险静电危险是指在电器设备或电气系统维护保养过程中,存在的积累并储存于设备表面的静电所带来的人体伤害。

通常这种伤害表现为较轻的触电,但也有可能引发火灾等严重后果。

3. 电磁辐射危险电磁辐射危险是指电气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通常这种辐射属于高频范畴,对于人体的神经和血液系统带来的影响较大,还会产生电离辐射或对眼睛造成刺激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由机械产生的危险分类(新编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由机械产生的危险分类(新编版)
由机械产生的的危险,是指机械本身和在机械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可能来自机械自身、燃料原材料、新的工艺方法和手段、人对机器的操作过程,以及机械所在的场所和环境条件等多方面。

根据《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GB/T15706-2007)标准,由机械产生的机械危险和非机械危险主要有以下方面。

1、机械危险
由于机械设备及其附属设施的构件、零件、工具、工件或飞溅的固体、流体物质等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作用,可能产生伤害的各种物理因素,以及与机械设备有关的滑绊、倾倒和跌落危险。

2、电气危险
电气危险的主要形式是电击、燃烧和爆炸。

电气危害产生的条件有人体与带电体的直接接触或接近高压电体,静电现象,带电体绝缘不充分而产生漏电,线路短路或过载引
起的熔化粒子喷射、热辐射和化学效应,由于电击所导致的惊恐使人跌倒、摔伤等。

3、温度危险
人体和高温物体、材料、火焰或爆炸接触,以及热源辐射所产生的烧伤或烫伤;高温生理反应;低温冻伤和低温生理反应;高温引起的燃烧或爆炸等。

产生温度危险的条件有环境温度,冷、热源辐射或直接接触高、低温物体(材料、火焰或者爆炸物等)。

4、噪声污染
主要危险源有机械噪声、电磁噪声和空气动力噪声等。

根据噪声的强弱和作用时间不同,可造成耳鸣、听力下降、永久性听力损伤、甚至暴震性耳聋等;再有十对生理的影响(包括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还可能是人产生厌烦、精神压抑等不良心理反应;干扰语言和听觉信号从而可能继发其他危险等。

5、振动危险
振动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可分为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

振动可
对人体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影响,严重的振动可能产生生理严重失调等病变。

6、辐射危险
某些辐射源可杀伤人体细胞和集体内部的组织,轻者会引起各种病变,重者会导致死亡。

各种辐射源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类。

(1)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

(2)非电离辐射包括电波辐射(低频、无线电射频和微波辐射)、光波辐射(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见光辐射)和激光等。

7、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险
(1)接触或吸入有害物,可能是有毒、腐蚀性或刺激性的液、气、雾、烟和粉尘等。

(2)生物(如霉菌)和微生物(病毒或细菌)、致害动物、植物及动物的大机体等。

(3)火灾与爆炸危险。

(4)料堆(垛)坍塌、土/岩滑动早晨淹埋所致的窒息危险。

8、未履行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产生的危险
由于机械设计或环境条件不符合安全人机工程原则,存在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能力不协调之处,可能产生以下危险。

(1)对生理的印象。

起负荷、长期静态或动态操作姿势、超劳动强度导致的危险。

(2)对心理的影响。

由于精神负担过重而紧张、生产结构过缓而松懈、思想准备不足而恐惧等心理作用而产生的危险。

(3)对人操作的影响。

表现为操作偏差或失误的危险等。

(4)其他影响。

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气温、湿度、气流、照明灯作业环境。

9、综合性危险
存在于机械设备及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涉及面很宽,既有设备自身造成的危害。

又有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险,也有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因素,还有工作环境恶劣、劳动条件差(如负荷操作)等原因带来的灾害,表现为复杂、多样、动态、随机的特点。

有些
单一危险看起来微不足道,当他们组合起来时就可能发展为严重危险。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