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性发展_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最终)

合集下载

二级学科公认的国内高水平期刊

二级学科公认的国内高水平期刊

102 050404 设计艺术学学
103 050405 戏剧戏曲学
104
戏剧戏曲学
105 050406 电影学
106 050407 广播电视艺术学
107 050408 舞蹈学
新美术(中国美术学院学报) 装饰 戏曲艺术 戏剧艺术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中国电视 舞蹈
收录库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CSSCI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第 3 页,共 11 页
序号
专业代 码
学科名称
80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 学
81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82 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
83 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
84 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
期刊名
国外文学
外国文学 外语学刊 外语与外语教学 外语研究
85 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
北京 双月 中央民族大学
昆明 月刊 西南民族大学
武汉 兰州 北京 武汉 北京
双月 双月 双月 双月 双月
中南民族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 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华中师范大学 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
北京 双月 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
第 2 页,共 11 页
序号
专业代 码
学科名称
53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天津 长春 四川 北京 天津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CSSCI
武汉
CSSCI
厦门
CSSCI
长沙
CSSCI
北京
CSCD/CSSCI 北京
CSCD/CSSCI 北京
CSSCI

近十年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建 立 其 学 习策 略 培 训 模 式并 考 虑 如 何 把 它 纳入 汉 语 教 学 计 划 与 体 系 中去 ,再 通 过 实践 检 验 策 略培 训 对 汉 语 学 习的 有 效性 ,
用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之问的关系 , 是国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学 习策 略 的第 一项 定 量研 究 。


研 究成 果
20 00年江新 的《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初探》 一 文, 则使用 国外流行 的语言学 习策 略量 表(IL 对外 国留学生学 SL )
习汉 语 策 略 进 行 研 究 , 讨 性 别 、 语 、 习 时间 、 语 水 平 等 探 母 学 汉
汉语 作 为第 二 语言 学 习策 略 研究 是 一 个新 兴 的研 究 领域 , 研究 正 处 于起 步 阶段 , 究 成果 还不 成 系 统 。本 文 主要 从 两 个 研 层次 来 说 明 。 ( ) 在权 威 期刊 中发 表 的论 文 来看 一 从
1 观性 的 研究 。 . 宏 宏观 研 究是 对一 个 事 物 的全 貌 的研 究 【 ・ l 邶 在 这 里 指 的 是对 外 国学 生 在 汉语 学 习 听 说 读 写 四个 方 面 的学
习策 略情 况 进行 全 面 的研究 。
杨翼 19 98年发表 了 《 高级汉语学习者 的学 习策略与学 习
留学 生 写作 错 误 , 出 了学 习者 在运 用 学 习策 略 时 的 一些 偏 差 得 性 的学 习 策 略 , 出现 在 字 、 、 句 成分 和 句 子方 面 的 ( 内, 即 词 组 语
习者汉语学习策略的特点及其异同。她研究的结论是 , 同阶 不 段的学习者所采用 的学习策略有很强的一致性和规律性 。 他们 在形 式策略、 母语策略 、 管理 策略、 准确性策略方面大同小异 ,

面向世界的华文研究与华文教学——“第三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究生论坛”纪要

面向世界的华文研究与华文教学——“第三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究生论坛”纪要

[ 中图分类号 ]H 9 ;G 4 [ 15 79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 36 (0 9 4— 0 1 o 6 1 5 0 20 )0 00 一 4
1 议 概 况 .会
20 09年 1 月 2 2 l 1 8~ 9 E ,由上海 师范 大学对
举办论 坛 ,“ 以文会 友 ,以观点 会 友” 的做法 表
暨南 大学华 文学 院学报 ( 华文教学 与研 究 ) 2 0 0 9年第 4期
需求 和语 言纵 横 传 播 重 要性 的角 度 对 五 种 汉 语 教 学类型做 出 了 分 级 ,并 在 定 位 汉 语 教 学 的基
此 次论 坛 以 “ 向世 界 的 华 文研 究 与华 文 教 学 ” 为 主题 , 讨 了 当前 世 界 华 语 文 教 学 研 究 的 现 状 。与 会 研 面 探
究生就本体 、教学 、技术及师资培训 等方面交流 了研究成果 。会议加 强了不 同国家、地 区间研 究生 的学 术 交流 ,促进 了华语文教学与研究的发展 ,为华文教育事业做 出了贡献。
文教学 ”为 主题 , 当前世界 华语 文教学 研究 的 就
现状进行 了探讨 ,李宇 明 、董鹏 程 、贾 益 民 、范
开 泰 、赖 明德 、 陈亮 光等来 自海 峡两 岸 的语言 学
及华文教 育学 界专家 、学者 出席 了会议 。
论 坛 共 收 到 来 自中 国大 陆 、台 湾 、香 港 、
加 强 了不 同 国 家 、地 区 间研 究 生 的学 术 交 流 , 促 进 了华语 文 教 学 与研 究 的 发展 ,为华 文教 育 事 业做 出了贡献 。 上海师 范 大 学 校长 李 进 教 授 、上海 师 范 大
师范 大学 范 开 泰 教 授 、台湾 中原 大 学应 用 华 语 文学 系赖 明德 教 授 、台 湾 高雄 师 范 大学 华 语 文 教学研 究所 陈亮 光 教 授分 别 从 不 同 的 角度 给 与

CSSCI扩展板

CSSCI扩展板
序号
期刊名称
1
和平与发展
2
理论探讨
3
中国青年研究
4
当代青年研究
5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6
南亚研究
7
俄罗斯研究
8
探索
9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0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11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12
岭南学刊
13
阿拉伯世界研究
14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中 国 文 学(5种)
序号
期刊名称
1
中国文学研究
2
当代文坛
3
文艺评论
4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序号
期刊名称
1
新美术:中国美术学院学报
2
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3
中国书法
4
美术研究
5
艺术评论
6
装饰
语 言 学(7种)
序号
期刊名称
1
语文研究
2
外语研究
3
古汉语研究
4
中国俄语教学
5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6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7
辞书研究
哲 学(3种)
序号
期刊名称
1
管子学刊
2
船山学刊
3
医学与哲学
政 治 学(14种)
开放导报
考 古 学(3种)
序号
期刊名称
1
敦煌学辑刊
2
江汉考古
3
农业考古
历 史 学(3种)
序号
期刊名称
1
中国地方志
2
贵州文史丛刊
3
广西地方志

甘某某不服暨南大学开除学籍决定案

甘某某不服暨南大学开除学籍决定案

甘某某不服暨南大学开除学籍决定案文章属性•【案由】教育,其他行政行为•【案号】(2011)行提字第12号•【审理法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程序】再审裁判规则学生对高等院校作出的开除学籍等严重影响其受教育权利的决定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时,应当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参照相关规章,并可参考涉案高等院校正式公布的不违反上位法规定精神的校纪校规。

但校纪校规违反上位法规定的,人民法院不予适用。

对规章的条文理解发生分歧时,应当充分尊重规章制定机关依照法定程序作出的解释。

正文甘某某不服暨南大学开除学籍决定案申请再审人(一审原告)二审上诉人):甘某某,女,1981年10月15日出生,汉族,住沈阳市东陵区南塔东街24号7-6-1。

委托代理人:湛中乐,北京大学教授。

委托代理人:湛中卓,北京市众天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暨南大学。

住所地: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01号。

法定代表人:胡军,该校校长。

委托代理人:李伯桥,该校教师。

委托代理人:陆宇星,广东胜伦律师事务所律师。

申请再审人甘某某因诉被申请人暨南大学开除学籍决定一案,不服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乃穗中法行终字第709号行政判决和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10)粤高法行监字第6号驳回再审申请通知,向本院申请再审。

本院经审查后认为原生效判决可能存在适用法律错误的情形,以(2010)行监字第1023号行政裁定提审本案。

本案提审后,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甘某某的委托代理人湛中乐、湛中卓,暨南大学的委托代理人李伯桥、陆宇星到庭参加了诉讼。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7)穗中法行终字第709号终审判决认定以下事实:甘某某原系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04级硕士研究生。

2005年间,甘某某在参加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科目的撰写课程论文考试时,提交了《关于“来着”的历时发展》的考试论文,任课老师发现其提供的考试论文是从互联网上抄袭,遂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后,要求重写论文。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被评为全国侨办系统先进单位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被评为全国侨办系统先进单位

所造成 的。 《 长恨 歌 传 》 受 诗 歌 的影 响形 成
暨 南 大 学 华 文 学 院 被 评 为 全 国 侨 办 系统 先 进 单 位
21 0 0年 1 ,国务 院侨务 办 公 室 下 发侨 人发 [ 0 9 4 月 2 0 ]2 1号 文 件 《 于 表 彰 全 国侨 办 关 系统先 进单 位 和先进 个人 的通 知》,暨南 大学 华 文学 院被评 为全 国侨办 系统先 进单 位 。 本 次 表彰 面向全 国侨 务 系统 ,是对 近年 来在 凝 聚侨 心 、汇 集侨 智 、发挥 侨力 、维 护侨益 等 方 面取 得 显著成 绩 的单位 和个 人 的肯定 。暨南 大学华 文 学 院在 学 院领导 班子 的带 领下 ,全
度 。这一 点在 同时 期 的传 奇亦 有 所体 现 ,如 [ ] 5 吴怀东 .唐诗与传奇 的生成 [ .安 徽 : 徽大 M] 安
学 出版 社 ,0 8 18 20 :8 .
( 郑子成 暨 南大 学华 文 学院 2 0 0 7级 汉
16 0 综 上所 述 , 《 长恨 歌传 》 与 《 恨 歌 》 语 言 专业 学生 5 0 1 ) 长 ( 栏 目责任 编辑 刘文辉 ) 本 最大 的差 异 并 不 是 “ ” 与 “ ” 的 特 性 史 诗
体 师生 员工 团结奋 进 ,开创 出侨务工 作新 局 面 ,取得 了优 异 的工 作成 绩 。
使者 ,就更 显 出 了杨 贵 妃对 唐 玄宗 的痴 心一
了以抒情 为 旨归 的特点 ,在 感情 抒 写 方 面显
片 。而在 《 长恨 歌传 》 中 ,杨 贵妃 的形 象则 得淋 漓而 尽致 ,史传 类 文学 是不 能 达 到这 样
端 庄稳 重 ,丝毫 没有 慌 乱 ,只是 平 静地 问皇 的高 度 的。 同时 , 《 长恨 歌 传 》 又显 出 了与 帝 安 否 ,还 问及 天宝 以后 之 事 ,感 觉更 像 是 诗歌 不 同的地 方 ,其 在情 节 方 面讲 究逻 辑 紧 母 亲对 儿子 的关 怀 ;或者 说 ,是 一 位不 染 烟 密 ,注重铺 垫 ,是唐 传奇 文体 独 立 的重 要 体

感官动词模块性的句法分析——认知词典学对词库的描写

感官动词模块性的句法分析——认知词典学对词库的描写

感官动词模块性的句法分析——认知词典学对词库的描写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感官动词模块性的句法分析认知词典学对词库的描写赵彦春黄建华提要本文以词汇论为切人点对感官动词进行了模块性的句法分析和描写.根据模块的特点可将感官动词分为有着句法语义区别特征的了5个以上的模块.本文着重考察了感官动作动词,感官感知动词和感官系动词的句法特征,揭示了其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规律.本文所作的分析对语言学研究和外语教学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也符合当代词典学对词库进行窍尽性,充分性,精确性描写的要求.关键词感官动词模块性句法分析1.引言我们在《感官动词模块性的语义分析》(2001)一文中对感官动词进行了模块分类和描写,并以参数矩阵(parametermatrix)的形式进行了语义分析.感官动词模块性也清楚地体现在句法方面,即也可以从句法方面对其进行分类描写.本文就从这方面考察感官动词的特点,以利于语言学研究,外语教学及满足现代词典学对词库进行穷尽性,充分性,精确性描写的要求.2.感官动词的模块性在句法方面的体现感官动词的句法模块的划分与语义模块的划分一样,即可根据感官类别分为5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根据句法一语义特征分为3类:VI+NP(+Comp),VR+NP(+Comp),VE+Comp;根据补语类别分为5类:现在分词补语,过去分词补语,不定式补语,形容词短语补语和介词短语补语.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相互交错,相互重叠的75个模块:3×5X5=75,如表1所示.表1:感官动词模块:—\rbActionPerceotionCopldasjghtLooklookHearingListenhearSmellingSmellsmellsmellTasteTastetastetasteTouchFeelfeelfeel感官动词摸块性的句法分折在《感官动词模块性的语义分析》(2001)中,我们根据感官动词的分类标准排除了没涉及到明确感官的动词,如perceive,nnd,intuit等,这类词的句法结构呈现出多种形态,如~md和see;seem和look的句法形态分别有:(1)ShefoundtllattlleteaIscattletohereyes.(以从句为补语) Shefoundthetealscometohereyes.(以从句为补语)Shefoundthetearstocollietohereyes.(以从句为补语)(2)*Hesawthatthetearscametohereyes.Hesawthetearsooiiletohereyes.-M”Hesthetoeom~tohereyes.可见,不明显涉及具体感官的感知动词(可称为泛感官动词(pan—sensoiyverbs))可有3种结构,而感官动词则只有一种合法结构.系动词的句法结构也是这样,泛感官系动词不同于感官系动词,如:(3)He8nsyoungerthanhisage.Heseemstobeyoungerthanhisage.ItSeelrlSthatheisyoungerthanhisage.(4)Heloobyoungerthanhisage.*Helookstobeyoungerthanhisage.*hbthatheisyoungerthanhisage.这样,感官动词就仅限于与人的五太感官直接相关的动词.每一个感官动词模块中的动词有着共同的语义表征和句法特征.一个句子的句法特征取决于该旬中的主动词(main verb),即谓语部分中的动词.下面我们就对感官动词进行句法分析.3.感官动词模块性及其句法结构分析根据感官认知(vsc)动词(简称感官动词)的语义成分分析,感官动词区分为明显的3类:vI,vR,v,其中,VI=IntentionalVSC,即以INTENT为主要语义因子的动作动词;VR=ResultatlveVSC,即以RESULT为主要语义因子的感知动词;VE=ExistentialVSC,即以STA TE为主要因子的感知动词.这3种有着不同语义表征的感官动词分别对应于感官动作动词,感官感知动词和感官系动词.动词的语义表征会影响到句子结构.我们首先分别看看各类感官动词的例旬:(5)I—looke—datalittleredhouse.(动作;v1)(6)Ialittleredhetu~.(感知;VR)(7)Thelittleredhouselookslovely.(系词;VE)(5)和(6)的结构特征是一样的,其区别只是语义上的.(5)中的l帅k看作一个动词,因为不及物动词加介词相当于一个及物动词.但是,我们并不能说v.和vR的结构特征总是一样的,因为意义决定形式的选用,根据ch.In曲的投射原则(ProjectionPrinciple):每一句法层次(即LF(逻辑式),深层结构,表层结构)上的表征都是从词库投射而来的.Halllday(1961)提出了”词作为最精密的语法”的命题,两者都触及了词汇和语法关系的本质问题:词汇决定语法结构,可谓英雄所见略52?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同.以下我们就看看语义成分与句法结构的关系:(8)I阻whimbeatenblackandblue.(9)*Ilookedathimbeatenblackandblue.(9)不台法,因为以INTENT为语义因子的lcok其宾补应该是表示动作或过程的语言成分,与蕴含体完成(as~ualiycomplete)意义的过去分词成分是不协调的:VI[一aspootu. allycomplete](表示矛盾).也就是说,感官动词的句法结构受到该动词的语义表征和其补语的体的双重制约.体完成情况标记为[±aspectuallycomplete].以下我们以视觉感官动词为例对其3个词类,或子模块进行句法结构分析.3.1感官动作动词的句法结构感官动作动词有多种结构式,常用的有SVO和SVOC,其深层逻辑结构式分别是无宾补的[NP[VP[VNP]]]和带宾补的[NT[VP[VNP[PROVP]]]]结构,其中[PROVP]是补语成分,在逻辑上是其前面NP的谓语.感官动作动词的SVO结构与所有及物动词的SVO结构都一样,如:(1O)Helookedattheceiling.(11)Hesafilm.感官动作动词和其它动作动词一样都是以v为其语义因子的.但是感官动词的句法结构有不同于一般动作动词的一面,比如:(12)Ilookedattheboyrunningwithhisdog.(13)*Ishoutedatthemngwithhisd0;g.就宾补而言,(13)是不合法的,因为它不涉及宾补;(13)的台法性只体现在SVO中,而不体现在SVOC中.换言之,句中的动词shoutat的结构特征是vr+NP而不是Ⅵ+NP(+ Comp).句中的runningwithhisdog是隶属于NP的定语成分.而感官动作动词却可以涉及宾补,其结构特征是V+NP(+Comp).不过,感官动作动词的宾补只有两类:现在分词短语和不定式短语都表示动作的过程(感官感知动词的不定式短语补语表示的是结果).其具体的结构式为:lookat+NP+Con9,如:(14)a.Lookatthecatjumping.b.Lookatthecatjump.(15)a.IlistenedtohimplayingapiecehyChopinOllthepiano.b.IlistenedtohimplaypiecebyChopinonthepiano.从现有的语料来看,感官动作动词涉及宾补的情况仅限于视觉和听觉,这大概是由于人们往往以这两个感官有意向地感知人或物如何表现其行为的缘故.此外,感官动作动词还有其它一些次语类特征.我们以视觉感官动作动词为例,略作说明.一类结构式是look+NP+PP,如:(16)Shelookedhimintheface/eye(s).另一类结构式是Look+NP,如:(17)ThroughtheportholeIlookedthelength0ftheship.(16),(17)的次语类(subcategory)都是及物用法,不过都不可随意使用;前者仅限于与处所论元jntheface/eye(s)搭配的情况,所以我们不可以说53?感官动词模块性的句法分析(墙)*Ilookedhisface/eyes.后者宾语上的名词含有一定长度的意义,在动宾关系上有眼睛沿着该物体看的意思,所以我们不可以说(19)*ThightheportholeIlookedtheship.此外的视觉感官动作动词的结构式是Look十PP,这类短语相当丰富,一般把它们当作动词短语看待,而实际上是感官动作动词的一种结构式,这一结构的语义取决于该动词和其介词短语的意义,此处不赘述.3.2感官感知动词的句法结构感官感知动词在句法结构上比较单一,仅体现为SVO和SVOC结构.感官感知动词的SVO结构与其它及物动词的结构无异,如Isawhim,其深层结构式如前所述是无宾补的[NP [,[vNP】】].SVOC(其深层逻辑结构式是带宾补的[NP[vP[VNP[Wl0VP]]】]结构,其中[PROVP]是补语成分,在逻辑上是其前面NP的谓语)适用于五大感官的感知动词,补语成分C表现为不定式短语,现在分词短语,过去分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介词短语5个类别,各类的句例如下:(2o)ISaWhimenterthe139Oil1.(不定武短语作宾补,不定武不带t0)(21)Isawhimpla~ngfootbal1.(现在分词短语作宾补)(22)Isawhimkn ockeddownbvacal’.(过去分词短语作宾补)(23)IsawhimaI1grvwitl1hismischievousSOI1.(形容词短语作宾补)(24)Isawhimindeep80/1”O14”.(介词短语作宾补)SVOC结构式中的不定式补语(i~ffinitivalcomplementation)和过去分词补语(pastPanic一alcomplementation)是以体完成(factitive—accomplished)为语义表征的,而现在分词补语(paaicipialcompletentation)是以体延续(facfitive—durative)为语义表征的.其它补语没有体的区分,只表示状态.感官感知动词的SVOC结构有着规律性的转换特征;转换成SVC时, 只有不定式短语由SVOC中不带to的不定式(tmkedinfinitive)还原为带to的不定式,其它补语成分一概不变;而且在转换式中一律都是带to的不定式.(2o~24)的转换形式如下:(25)HeW~t,Bseentoenterther00m.(不定式短语作主补,不定式带to)(26)HeW4t$seenplngfootbal1.(现在分词短语作主补)(27)Hewasseenknockeddownbythecal”.(过去分词短语作主补)(281HeWaSseenangrymthhismischievous8Ol1.(形客词短语作主补)(29)HeWaSseenindeep$OITOW,(介词短语作主补)该感官感知动词模块中的其它动词: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感官感知动词也有着共同的句法特征,包括转换特征.我们分别以各个模块中的一个感官感知动词为代表作提示性举例:(3o)Hesawtheboy~mningintotheFOOIl1(31)Heheardthebombexploding.(32)Hesmeledsomethingburning.(33)Hetastedthemustardbiting.(34)Hefelthisheartbeatingviolendy.可见,感官感知动词的次语类特征是一样的,由该类动词构成的基础生成式和转换式的句法结构呈现出规律性的一致.54?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3.3感官系动词的句法结构感官系动词的典型结构式是SVC,C的形式与感官感知动词结构式SVOC中的c是一样的,只不过这里的c在句中作主语补足语;此外,由于系动词具有联结功能,它比感官感知动词多了一个从句补语.其补语情况概括如下:(35)Helookstobeinterested.(带to的不定式短语作主补)(36)Helooksburningwi血shRiile.(现在分词短语作主补)(37)Helookswei小eddownwiththelifeofburden.(现在分词短语作主补)(38)Helooksyoungerthanhisage.(形容词短语作主补)(39)Helookedlikeamilliondollars.(介词短语作主补)(40)Helooksasifheweremad.(从句作主补)感官系动词不是纯系动词,所以含有其作为非系动词的语义成分;既然是有意义的,在能明确表达语义内容的情况下,就不一定需要补语成分,于是我们便不难发现sv的半系动词结构式,如:(4I1Hesmells.(42)Thefishstinks.严格说来,(41)中的smell可以看作作格动词(ergativeverb),而(42)中的stink则不可以,因为我们可以说(43)a.Wesmellhimterrible.却不可以说(44)*Westinktilefishterrible.所以(4I)中的sme11可以看作及物动词经历了作格性转化过程(关于作格性转变规则请参见Anderson,1971;Lyo,~,1968),而stink则相反:它本身不是及物动词,只可能有相反方向的使役结构,如:f45)Theburningrubbishstanku8outofthegarden.我们发现感官系动词look有Look+NP结构式,不过结构式中的NP都表示抽象的意义,这反映了词汇的投射映现过程(参见赵彦春,黄建华,20o0)在感官系动词补语成分上的体现,也就是说这一结构式上的NP都具有抽象的意义,都可以转换成相应的形容词短语或具有类似功能的补语成分,如(d6a)的意思与(d6b)等同.(46)a.Shelooksherself/herage/herlife/hercomplexity.b.Shelooksassheusuallyis/asoldassheactoailyis/asusuaL,complexed.所以该结构式中的NP补语实际上表现的是抽象意义,而不是具体的物体或事件.这可以解释look后NP的非宾语地位.换句话说,Shelooksherself等句子应该是SVC而不是SVO. 在感官系动词中我们可以发现最小一级的模块,即具体模块中的词和具体补语搭配的情况,如我们在嗅觉和味觉感官系动词这两个模块中发现这些词都可以和介词of搭配,表达“有某某气味,某某味道”的意思,同时也都可以和介词like搭配,表示”像某某气味,某某味道”的意思.嗅觉,味觉系动词这两个模块的搭配情况是smellof/reekof/stinkof/tatseof/sav0r0f:smelllike/reeklike/stinklike/tatselike/口v0rlike.(下转第76页)55?发挥整体优势,积极主动开展海外华文教育工作市侨办开展华文教育工作的隋况,指出他们的工作重心在于建立有上海城市特色的华文教育工作机制,利用上海在社会资源,教学资源上的优势及上海的吸引力,形成海外华文教育联络网;大力作好华裔青少年的工作,计划以”相约上海”为主题举办夏令营活动.辽宁师范大学很重视加强自身建设,成立了由该校校长亲任组长的华文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提出了“高标准,争创华文教育一流基地”的工作口号随后,国务院侨办华声龙脉网的负责人向与会人员介绍了龙脉网(“@)的基本情况,指出龙脉网在互通信息,增强交流方面的积极作用.与会代表对该网站的建设表示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交流发言结束之后,举办了侨办和华文教育基地两个分场讨论会,与会代表围绕各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国务院侨办部门负责同志对发言进行了总结,还就一些问题现场进行了认真的答辩,许多问题在讨论中达成了共识.次日上午,与会代表听取了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的工作汇报,随后参观了有关教学科研及生活设施.华文学院还组织代表们观摩了该院汉语系,培训部两个部门彭小川,周键等8位老师进行教学的过程,课程类型包括精读,会话,听力,语法等,使与会代表对华文学院的教学情况有了一个全面了解.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次座谈会通过全国各省区市侨办和基地单位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加深了参会的各单位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友谊.这对于发挥各单位整体优势,加强相互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一定会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同时,也使今后的工作目的更加明确,使新世纪的工作有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定位.大家纷纷要求以后定期举办类似的座谈会,确保工作开展更加有序,把海外华文教育工作不断推向前进.(蔡丽)(上接第55页)4.结语本文的句法分析显示,对动词的研究光局限于某一个动词是不够的,我们应以词汇论为着眼点对动词的模块性进行系统分析,以揭示出动词共享的规律性的东西.我们不敢说本文对感官系动词的模块性的句法特征做到了充分描述,但也基本上揭示了其一般f生和特殊性的规律.就一般r性而言,我们可以预测各类感官动词的结构特征;就特殊性而言,我们也可以根据感官动词的语义来了解其结构或搭配的理据.参考文献A~derson,J.M1971The舀酗Case.0咖d.Halliday,M.AK.1961Categoriesofthetheoryofgrarra~rWord.17:241—92.Lyons,J.1968Inm~aet/ontoTheore,qbad£曲西.c日md.ZhaoYanchun(赵彦春)2O0OThoofizingtheGognJtivel脚r’sDioAc0fiveAplymachtoLexicographyUnpublishedDoctoralDissertation.Guangd0IlgUniversityForeig~Studies.赵彦春,黄建华2OOO隐喻——认知词典学的眼睛,《现代外语》第2期.赵彦春,黄建华2001感官动词模块性的语义分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4期.76?(赵彦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510420)。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_企业报告(业主版)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_企业报告(业主版)

TOP2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结果公告 (CBHWY2023000148)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 社有限责任公司
2.6
TOP3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结果公告 (CCHWY2022000204)
中山市石岐区创裕 达五金商行
1.0
TOP4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结果公告 (CNHWY2022000209)
广州市雷明装饰广 告设计有限公司
广州市福到家科技 有限公司
2.2
TOP2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结果公告 (CCHWY2023000155)
中山市石岐区创裕 达五金商行
1.1
TOP3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结果公告 (CCHWY2023000110)
广州市福到家科技 有限公司
1.0
TOP4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结果公告 (CCHWY2023000001)
1.0
2023-07-03 2023-06-20 2022-10-01 2023-06-14 2023-08-28 2023-08-16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31 日 生成
4/22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7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结果公告 (CBHWY2022000210)
广州洛茵源照明有 限公司
0.7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2022-10-21 2023-07-14 2023-07-14 2023-03-28
(3)其他建筑建材(18)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结果公告 (CBHWY202300013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韩留学生形声字声旁一致性意识的萌芽与发展吴思娜(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北京100089)[关键词] 日韩留学生;声旁;一致性;发展;对外汉语教学[摘要] 了解留学生汉字学习的规律,更有效地实施对外汉语教学是全体研究者共同的目标。

本文通过实验的方法,考察了日韩留学生汉字声旁一致性意识发展的规律。

日韩留学生在形声字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一致性意识,并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发展。

不同汉字水平的留学生发展的速度和时间不同,汉字水平高的留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具有了一致性意识的萌芽,而汉字水平低的学生则到三年级时才发展起一致性意识。

一致性意识反映了学生对形声字声旁功能的认识和具有同一声旁的家族字读音规则的认识,留学生发展起来的一致性意识对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中图分类号H195.3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onsistency Effect among Japanese andKorean StudentsWU Si-na(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of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9,China)Key words:Japanese and Korean students; phonetic; consistency; development; teaching 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Abstract:Understanding the rules of foreign students in learning Chinese is the common goal of all researchers in effectively teaching 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 The study explored the phonetic consistency effect of Japanese and Korean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of them displayed the effect of consistency and developed it with[收稿日期]2008-10-09[作者简介]吴思娜(1970-),女,辽宁沈阳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第二语言学习的认知研究。

grad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ability in writing characters have different speed and period in developing consistency effect. Students with high ability appeared the awareness in the first grade, while the ones with low ability in the third grade. Consistency effect reflects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phonetic radical and the rule of pronunciation in all characters with same radical. The consistency effect also provides some inspirations to 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1.引言对于外国学生,即便是母语中包含汉字的日韩学生而言,汉字无疑也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难题。

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对外汉语界众多学者的重视。

了解留学生汉字学习的规律,更有效地实施对外汉语教学已成为全体研究者共同的目标。

研究证明,汉字的学习并不是无规律可循。

汉字的主体是形声字,占汉字总数80%以上。

王宁(1997)认为,现代形声字的声旁有效提示声音的比例占77%左右,形旁有效表意的比例占83%。

形声字的字形、字音和字义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虽然不像拼音文字那样密切,但形旁和声旁都在一定程度上分别提供了字的语义和语音信息。

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舒华,2003;舒华,2000),中国成人和儿童对合体字的语音加工受到声旁发音与整字发音是否一致这一特性(规则性)的影响,对规则字(如“油”)的命名要快于对不规则字(如“抽”)的命名。

对留学生的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规律(江新,2007;郝美龄,2005)。

另外,由同一声旁组成的汉字往往不只一个,同一声旁组成的所有汉字构成了一个家族,有的家族中全部的字发音相同,称为一致字,例如:“劳”字为声旁的一系列字“捞”“崂”“唠”等读音皆一致;也有的家族中的字发音不同,称为不一致字。

如“青”字为声旁的一系列形声字,“请”、“清”、“晴”、“情”、“鲭”、“蜻”等字的读音为/qing/,而“精”、“静”、“菁”、“靖”等字的读音为/jing/,倩的读音为/qian/。

研究表明:所有包含此声旁的汉字读音是否一致这一特性(即一致性)也会影响汉字的命名(Peng,1994,Fang, 1986)。

舒华、周晓琳、武宁宁(2000)考察了中国儿童汉字声旁一致性意识的发展。

结果发现,随着年级的提高,声旁一致性意识对猜测不熟悉字读音的影响增强。

小学四年级语文水平高的儿童已经开始萌发声旁的一致性意识,六年级儿童总体上已经发展了一致性意识,而初二年级学生已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接近成人的水平。

Ho等(1999)发现香港一年级儿童通过短期训练就可以利用熟悉字来推测含有相同声旁的不熟悉字的读音,例如,通过“爐”的音来推测“鱸”的音,其中声旁是儿童不熟悉的。

儿童这种通过熟悉字猜测不熟悉字读音的类推能力表明,他们已经开始了汉字声旁一致性意识的萌芽。

以上研究说明,以汉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发现并利用声旁提供的语音信息来学习生字,并逐渐发展起声旁的一致性效应。

相对于儿童的研究,留学生声旁一致性意识发展的研究还是空白。

儿童和留学生同属语言学习群体,但二者又差别很大,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形声字一致性的发展规律是否适用留学生呢?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留学生是否能发展起来类似儿童的汉字声旁一致性意识?留学生一致性意识是否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强?不同汉字水平的留学生的一致性意识发展速度是否有差异?2.实验研究2.1被试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系60名日本、韩国本科留学生参加了实验,其中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各20名。

并让班主任老师按照汉字水平的差别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每组10名。

这里仅选用日、韩籍学生,主要是考虑日韩学生具有一定的汉字基础, 而一致性意识的建立需要以一定的汉字量作为基础。

测试时间是2006年12月-2007年1月。

2.2实验设计与材料研究采用3(年级)×2(水平)×2(字的类型)的三因素混合设计,其中年级和水平是被试间因素,年级分为一、二、三年级三个水平,水平分为高、低两个水平;字的类型是被试内因素,分为一致字和不一致字两个水平。

实验材料由40对汉字组成,这40对字均为左右结构,即声旁在右边的形声字。

每对字中,第一个字均为高频熟悉字(如“妈”),第二个字是低频不熟悉字(如“码”)。

不熟悉字与熟悉字共用一个声旁。

这40对字中有20对是声旁一致字;另外20对字为不一致字。

2.3实验程序与假设本研究采用的形式为团体测验。

在测验过程中,要求被试对两个字的读音是否相同做出判断。

如果可能同音,划“√”;不同音,划“×”。

假设被试已经发展了声旁一致性的意识,这种意识就将会影响到对不熟悉字的判断,从而影响到做强迫判断的反应:一致的声旁会使被试倾向于认为当前的熟悉字和其他包含此声旁的汉字读音一样,从而更多地作出肯定的判断;不一致的声旁会使被试意识到当前不熟悉字与其它包含此声旁的汉字读音可能不一样,从而增加作出否定判断的可能性。

所以,如果被试已经发展起声旁一致性意识,他们对声旁不一致字的否定判断会高于对一致字的否定判断。

反之,如果被试的声旁一致性意识尚未发展起来,他们对这两种字的否定判断比例就不会有明显的差异。

2.4研究结果2.4.1 不同年级之间的比较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对不同年级和字的类型(一致字/不一致字)进行的方差分析发现:字的类型主效应十分显著,F(1,57)=28.73,P<0.001,这说明被试对声旁不一致字上的否定判断显著高于对声旁一致字的否定判断,同时,一致字的“否定”判断比率随表1:一致字和不一致字的“否定”判断比率图:不同年级一致字和不一致字的“否定”判断比率着年级的增高而降低,不一致字的否定判断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高;字的类型与年级的交互效应显著,F(2,57)=4.74,P<0.05,这说明,各年级表现出的效应模式并不完全相同,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

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表明,一年级被试对一致字和不一致字否定判断比率的差异不显著,t(19)=1.14,P>0.05,说明他们判断的标准是随机原则,同时说明一年级的留学生还没有发展声旁的一致性意识;二年级被试的差异显著t(19)=2.67,P<0.01,这表明二年级的留学生已经发展了一定的声旁一致性意识;三年级被试的差异极显著t(19)=5.31,P<0.001,说明他们的一致性意识已经充分发展起来。

可见,而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对不一致字的否定判断与声旁一致字的否定判断的差异逐渐增加,说明高年级的学生对声旁不一致字更倾向于认为不同音,而对声旁一致字更倾向于作出同音判断。

这表明,学生声旁读音一致性意识随年级升高而逐渐增强,且这种意识被自觉地迁移到新遇到的汉字上。

这种分析是基于每个年级全体学生得到的结果,在年级内部,不同水平的学生之间这种意识程度是否存在差别呢?2.4.2 不同汉字水平的比较实验结果见表2。

我们进一步对一年级留学生进行了分析。

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字的类型(一致字/不一致字)进行的方差分析发现:字的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F(1,18)=0.003,P>0.05; 这与上面的结果是一致的,说明一致字和不一致字的判断比率没有差别。

水平的主效应显著,F(1,18)=9.68,P<0.01,水平高的学生的判断比率和水平低的学生不同。

水平和字的类型交互作用显著,F(1,18)=5.75,P<0.05,说明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对一致字和不一致字的判断中模式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