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操纵可靠性初探

合集下载

司机控制器可靠性试验探讨

司机控制器可靠性试验探讨

展 可靠性 工作 时 ,一般都 从亚 5级 开始 。 在可 靠性 技术 中 ,产品分 为不 可修 复和可 修 复 2类 。继 电器 、接 触 器 等小 型 电器 因其 结 构 简 单 、
价格低廉 ,通常作为不可修 复产 品研究其 可靠性 ( 尽管事实上存在维修 ) 。电器产品的失效率服从指 数 分 布 ,而 且失 效 率 A是 常 数 ,因此 ,若 知 道 A, 就可推导出一系列其他可靠性参数。 例如 ,通过可靠性试验可 以判定 产品的 A 一, 由此 可 以 推 导 出产 品失 效 前 时 间 M TI ' F,M T r F =
则是 ,能代表机车上 的预期工作条件 ,并且所有档 位均 能试 验 到 。对 于简 单 的司控 器 ,通 常可将 7 0 %的周期分配给牵引位 ,3 0 %的周期分配给制动 位 ;对于复杂的司控器 ,要具体分析司控器 的功 能 、结构 和预期 的使 用情 况 ,作 更恰 当 的 、接 近实 际使用的分 配。例如 ,对于地铁 ,由于站间距离
靠性试 验研 究可 行 。
T B / T 3 2 1 9 -2 0 1 0适 用 于 机 车 车辆 ( 含动车组 )
使用 的继 电器 和接触 器在试 验 室条件 下进 行 的可靠 性验证 试 验 ,用 于产 品 的定 级试 验 、维持 试验 和升
级试 验 。
3 司控 器 可 靠性 试 验 的特 殊 性
2 电器 的 可 靠 性试 验
2 . 1 关于 T B / T 3 2 1 9 - -2 0 1 0
T B / T 3 2 1 9 -2 0 1 0可 以借 鉴 。根据 司控 器 自身特 点 ,参 考 T B / T 3 2 1 9 -2 0 1 0的原理 和方 法 ,开 展可

司机驾驶保障措施研究

司机驾驶保障措施研究

司机驾驶保障措施研究随着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司机驾驶保障措施日益受到重视。

而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行为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和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司机驾驶保障措施,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对于确保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和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司机培训首先,加强司机培训是司机驾驶保障措施的重要环节。

通过规范化的培训内容和方式,可以提升司机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

培训内容包括交通法规、驾驶技巧、紧急处理能力等方面,培训方式则可以采取理论教育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在培训过程中,还可以加强对驾驶员的心理健康培训,提高其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和压力的能力,避免因个人原因导致的驾驶安全隐患。

此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驾驶员,如新手驾驶员、老手驾驶员等,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式,满足其不同层次的需求。

二、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其次,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是司机驾驶保障措施的重要保障。

监督机制可以通过车载监控设备、公共安全监控系统等手段对司机的驾驶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驾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隐患。

同时,建立完善的驾驶员评价制度,对驾驶员的安全驾驶记录和违法行为进行统计和评估,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激励司机遵守交通规则,保证安全驾驶。

此外,还可以通过定期的驾驶员考核和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司机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三、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此外,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司机和社会大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也是司机驾驶保障措施的重要内容。

通过开展交通安全知识普及活动、举办安全驾驶技能比赛等形式,提升司机对交通安全的重视程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同时,积极倡导文明驾驶、礼让行人等良好交通行为,营造良好的交通文明氛围;通过媒体宣传、标语广告等方式,向公众传递交通安全理念,引导司机规范行车,遵守交通规则,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驾驶人员和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推动科技与智能化应用最后,推动科技与智能化应用,提升司机驾驶保障措施的水平。

汽车驾驶安全操作技术现状问题与应对措施

汽车驾驶安全操作技术现状问题与应对措施

汽车驾驶安全操作技术现状问题与应对措施随着汽车的普及,车祸频发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大部分的车祸都是由驾驶员的不当操作所引发的,这也使得汽车驾驶安全问题变得异常重要。

为此,我们需要在不断关注驾驶安全的同时,去认真思考和探究如何提高驾驶操作的安全性。

本文将从现状问题和应对措施两个方面来详细探讨这个问题。

一、现状问题1.疲劳驾驶:由于许多司机为了赶时间或者是其他原因而急于赶路,或是在长时间行车中缺乏充足的休息,容易出现疲劳驾驶的现象,这往往会导致驾驶不稳定或者车祸发生。

2.违法驾驶:有些司机在驾驶过程中不按照交通规则行驶,甚至违反交通信号规定和交通标志,这些不良行为极易引发事故。

3.技术不足:包括缺乏正确的驾驶技术和对车辆性能的了解程度不够,都会引起安全隐患。

4.手机驾驶:很多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会使用手机以不同的方式,更换歌曲、接电话或回复信息等行为会将驾驶员的注意力从道路上分散开来,增加了事故的概率。

二、应对措施1.注意安全而非急功近利:在驾驶过程中,应牢记安全是第一位的原则,遇到拥堵、违章车辆等情况时,不要急于赶超,要缓慢行驶,保持稳定,做到内心的安静和从容。

2.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遵循交通标志和信号灯,不随意变道,不能擅自超车,可以避免由于自己的过失导致事故的发生。

3.科学驾驶技术:提高驾驶技术水平,掌握驾驶技巧,增强安全意识和预示能力,可以有效地规避潜在的安全隐患,减少驾驶操作不当所引发的车祸。

总之,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从社会责任角度考虑,在驾驶过程中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技术,做到科学安全驾驶,有效地规避潜在的安全隐患,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需要更多的人深思驾驶安全问题,积极提高自己的驾驶安全操作技能,也期待公共机构加强对交通安全问题的监管和管理。

汽车驾驶员驾驶行为可靠性分析

汽车驾驶员驾驶行为可靠性分析

汽车驾驶员驾驶行为可靠性分析作者:于成喜来源:《科技资讯》2011年第13期摘要:道路交通系统是由人、车、路、环境组成。

交通事故是由于系统不稳定或不平衡发生的。

在这些因素当中,人的可靠性是最差的。

在各类交通事故中,人的因素占80%~90%。

因此研究驾驶员的行为差错,对保障行车安全,减少交通事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驾驶员可靠性驾驶应力行为差错中图分类号:U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5(a)-0228-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的可靠度和道路的可靠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对汽车驾驶员来说,由于人的感觉、意识、行动都是相当不稳定的,加上人的各种生理指标也在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现有技术对其可靠性的改善是极其有限的。

根据调查,在参与交通行为人当中(驾驶员、乘客、行人、交通管理员),驾驶员对交通事故的发生起主导作用[1]。

因此,驾驶员行为可靠性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具有关键性人为差错的复杂系统。

人因问题贯穿道路系统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交通管理等各阶段和各方面,其关键是建立科学合理的驾驶人可靠性模型。

驾驶人可靠性研究就是考察、分析、评价人的因素对系统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所起的作用和影响[2]。

1驾驶应力驾驶应力是影响驾驶员的行为及其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显然,一个承受过重应力的人会有较高的可能性造成失误,驾驶员也不例外。

研究表明,人的工作效率与应力(或忧虑、紧张)之间有图1所示的关系。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不仅高应力会造成人的低工作效率,过低的应力也会造成相同的影响。

如果应力过轻,任务简单而单调,反而使人觉得枯燥乏味,工作没有意义而变得迟钝,因而其工效不会达到最佳状态。

但应力不完全是一种消极因素,适度的应力有利于把人的功效提高到最佳状态。

就驾驶员来说,应力主要与其工作负荷有关。

在超负荷情况下,工作要求超过了驾驶员满足这些要求的能力,比如连续地长时间高速行驶,或在复杂道路交通条件下长时间连续行车,其出现差错的概率会明显增加。

汽车驾驶员行车安全与驾驶技巧研究

汽车驾驶员行车安全与驾驶技巧研究

汽车驾驶员行车安全与驾驶技巧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私家车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随之而来的交通安全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据统计,每年全球因交通事故导致的伤亡人数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汽车驾驶员行车安全与驾驶技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汽车驾驶员行车安全与驾驶技巧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够对司机们在日常驾驶时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关于汽车驾驶员的行车安全问题。

在中国,交通违法行为严重,经常出现占道、超车、跟车不保持安全距离、未按规定让行、闯红灯等现象。

这些都是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行为。

要提高行车安全,首先要做到遵守交通规则,不违法、不超速、不疲劳驾驶。

保持车辆良好状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达标。

开车时要保持警惕,特别是在复杂的道路条件下,比如雨雪天气、夜间驾驶等,要更加小心谨慎。

遇到不可预测的情况要保持冷静,不要慌乱,应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行车安全问题的核心是遵守交通规则、保持车辆良好状态、保持警惕和冷静应对突发状况。

关于汽车驾驶员的驾驶技巧问题。

驾驶技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乘车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熟练的驾驶技巧可以让驾驶员更好地控制车辆,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日常驾驶过程中,一些驾驶技巧是非常有用的。

正确的起步和停车技巧,能够减少对车辆的磨损,也可以提高起步和停车的平稳性。

合理的转向技巧可以让车辆更好地行驶在道路上,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磨损。

悬挂和制动技巧也是驾驶员必须要掌握的,它们直接关系到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驾驶技巧不仅可以提高车辆的行驶平稳性,还能够降低对车辆的磨损,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提高乘车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要想更好地提高汽车驾驶员的行车安全与驾驶技巧,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强交通管理、完善交通设施、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以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交通安全教育,推行安全驾驶制度,保障车辆的安全性能。

汽车驾驶员驾驶行为可靠性分析

汽车驾驶员驾驶行为可靠性分析

汽车驾驶员驾驶行为可靠性分析摘要:道路交通系统是由人、车、路、环境组成。

交通事故是由于系统不稳定或不平衡发生的。

在这些因素当中,人的可靠性是最差的。

在各类交通事故中,人的因素占80%~90%。

因此研究驾驶员的行为差错,对保障行车安全,减少交通事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驾驶员可靠性驾驶应力行为差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的可靠度和道路的可靠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对汽车驾驶员来说,由于人的感觉、意识、行动都是相当不稳定的,加上人的各种生理指标也在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现有技术对其可靠性的改善是极其有限的。

根据调查,在参与交通行为人当中(驾驶员、乘客、行人、交通管理员),驾驶员对交通事故的发生起主导作用[1]。

因此,驾驶员行为可靠性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具有关键性人为差错的复杂系统。

人因问题贯穿道路系统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交通管理等各阶段和各方面,其关键是建立科学合理的驾驶人可靠性模型。

驾驶人可靠性研究就是考察、分析、评价人的因素对系统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所起的作用和影响[2]。

1 驾驶应力驾驶应力是影响驾驶员的行为及其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显然,一个承受过重应力的人会有较高的可能性造成失误,驾驶员也不例外。

研究表明,人的工作效率与应力(或忧虑、紧张)之间有图1所示的关系。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不仅高应力会造成人的低工作效率,过低的应力也会造成相同的影响。

如果应力过轻,任务简单而单调,反而使人觉得枯燥乏味,工作没有意义而变得迟钝,因而其工效不会达到最佳状态。

但应力不完全是一种消极因素,适度的应力有利于把人的功效提高到最佳状态。

就驾驶员来说,应力主要与其工作负荷有关。

在超负荷情况下,工作要求超过了驾驶员满足这些要求的能力,比如连续地长时间高速行驶,或在复杂道路交通条件下长时间连续行车,其出现差错的概率会明显增加。

同样,低负荷工作则无法调动驾驶员的积极性。

如驾驶员行驶在长直宽阔道路上,驾驶任务较为简单,易使驾驶员因景观单调而产生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缓,一旦有突显信息出现,就会因措手不及而肇事。

司机人因可靠性安全评价分析和对策

司机人因可靠性安全评价分析和对策
R =Rl R2 R3
在 司机 一 电客 车 系 统 中 ,人 与 车 的 相
站 台确 认 车 门 、屏 蔽 门正 常 开 启 。B:车
门 、屏蔽 门联 动手 动开 唐 隋况 下 ,确认 信 号 屏 有 开 门信 号 显 示 ,按 压 开 门按 钮 开 门 ,到 站 确 认 车 门 、屏 蔽 门 全 部 打 开 。
步 骤 的 可 靠 度 ,如 果 各 个 动 作 中 事 件 相
人为差错发生有各种不同的原因,例
如 未履 行 职 能 ,错 误地 履行 职 能 ,执 行 未 赋 予 的份 外 职能 ,按错 误程 序 执 行 职能 , 执 行 职能 时 间 不对 ,执 行 职 能不 全 面 。人 为 差错 受 多 种 因素 的 影 响 ,如操 作 的紧 迫 程 度 、单 调 性 、不 安全 感 、设备 状 况 、人 的生 理状 况 、心理 素 质 、教 育 、训练程 度
式 中 :R 一 人 与 车 系统 的 可 靠度 ;R 一 设 备 、设 施 的可 靠度 ; R 一 人 的操 作 可 靠度 。
式 中 :a 一 作 业 时 间 系数 ;b - 操作频 率系
数 ;c 一 危 险 状 况 系数 :d 一 生理 、心理条件 系
系统 、地 铁 车辆 系统 等 各系 统之 间 都是 通
过 人这 个 子 系统 相 互连 接 起 来的 ,有 必 要
容 ,则按概 率 计算 ;⑦求 出整 个操 作程 序 的 不可 靠度 。
在 人为 差错 率预 测 方 法 中 ,先 采用 事
对 司 机 的 人 为 差 错 进 行 系 统 的 分 析 、研 究 ,归 纳人 为 差错 的特 点 ,通过 不 同 的分 析 角度 对 人 为 差 错 进 行 分 类 , 寻 找 人 为 差错 的 致 因并提 出预 防措 施 。

驾驶员安全可靠度分析

驾驶员安全可靠度分析

驾驶员安全可靠度分析潘文献【摘要】分析了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认为驾驶员是人、车、路闭环系统中最不可靠的因素,直接影响着道路交通安全.鉴于此,在分析驾驶员感知、判断、操作特性的基础上,采用实验心理学测试方法测试驾驶员的各项指标,并建立驾驶员安全可靠度与各项测试指标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算例验证,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正确性,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期刊名称】《工业安全与环保》【年(卷),期】2010(036)003【总页数】3页(P56-58)【关键词】驾驶员特性;交通安全;可靠度【作者】潘文献【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成都,610031【正文语种】中文目前,我国在驾驶员特性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方面,主要是借用心理学的实验法和测试法,研究驾驶员生理或心理某一特性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缺乏驾驶特性的整合性研究。

根据人类行为的S-O-R(刺激-中间变量-动作)经典模式拓展,将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对信息的处理过程分为感知、判断和操作3个阶段[1]。

因此,要完整地揭示出事故中驾驶员因素的作用,不能只对驾驶员的某一特性进行研究,而需要对其全面、综合地考虑。

鉴于此,本文在分析司机驾驶特性的基础上,建立综合指标评价模型,对驾驶员进行具体考察,利于驾驶员的培训、教育和管理,为单乘驾驶员的选拔提供一个可行的手段。

驾驶员的驾驶特性是指驾驶员在信息处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身感知、判断及操作特性,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如图1所示[2]。

1.1 驾驶员感知特性分析驾驶员感知特性是指感觉器官所获取的信息(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所看到的外界事物,耳朵所听到的发动机的响声,鼻子可以闻到的异常气味等)在驾驶员头脑中的反映,与行车安全最为密切的主要是视觉与速度感知。

驾驶员的感知特性包括感觉和知觉2种。

感觉是指客观事物(机体内外)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大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大脑中的反映,在行车过程中,感觉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存在于知觉当中,外界事物一般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出来,准确、及时的信息感知(视觉与速度感知)是行车安全的重要前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靠 性 影 响 较 大 。随 着 现 代 车 辆 的 技 度 ) 降低 。大 脑 信 息 处理 系 统 的优 的 摘 要 : 照 人 为可 靠 性理 论 , 按 术 发展 ,司 机 所 从 事 的是 高 技 术 性 劣 与 意 识 水 平 差 异 有 密 切 关 系 。对 的 驾驶 工 作 ,应 该 保 证 一 定 的 智 力 大 脑 的 意 识 水 平 的分 析 ,可 分 为 5 结 合 乘务 工作 ,对 影 响 司机 操
维普资讯
人一 机环境系统 中是最可靠 的环节 。 反而存在着事故发生率较高的倾 向,
因为人 的思维 、预见性和处理异 常 必 须 引起 足 够 的重 视 。
事 件 的 能 力 ,是 任 何 机 器 无 法 比拟 ( ) 性 格 。 从性 格 本 身 来 说 并 2
正常 、轻松
被动
息 : 、作业 . 0 9 喜 常态 居 . 0  ̄99 静 : . 9 .9 9 9

正常 、明快
主 斋 积、动 蓥 注 极活
熏、 恐惧 顿

。 9 . 9
<0 … 9

时间内 ,人员完成规定功 能行为的 能力 。从控 制论 的角度 来说 , 人在
Ⅱ至 阶 段 I 间 的 水 平 上 。 之
律研 究等科学方法 ,不断摸索人为 ( ;夏季司机室过于潮热,电风扇 A)
性 为 0 意识活泼明快时 , ; 大脑充分 的作业交路 。此外 , 在实 际工作 中, 时 不 易 观 察 前 方 。 运转 , 既使处理过量的信息 , 往往也 个人情 绪、 群体环境 、 工作态度 、 责 ( )司机室环境 等方面。噪声 2
不会发生错误 , 可靠性为0 9 9 9 。 任心乃至家庭生 活等相关 因素都 会 较大 ,个别车型司机 室门、窗隔音 .9 9 9 通 过有 关方 面对行 车 事故 的分析 , 对司机 的操纵 可靠 性产生一定程度 效果 不好 ,特别是地 下运行时 ,司 0d 发现人为 差错几乎 发生在 等级阶段 的 影 响 。此 时 引入 一 些 诸 如 生 物 节 机 室 内噪声 经常超过规定 的 8 B
保列车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2 司机操纵可靠性分析
2. 影 响 司 机 操 纵 可 靠 性 的 生 理 件 , 司机 选 拔 时应 予 以 充分 重 视 。 在 因 素 ( ) 大 脑 意 识 水 平 。人 为 失误 5
( )智力 。智 力对 司机操纵可 发生的 内在条件 是意识水平 ( 1 警觉
不断改善其工作环境 ,完善和强 化 摒 弃 与 要 求 不 相 适 应 的 性 格 特 征 , 规 章制度等措施 ,使司机操纵可靠 将 会 为 发挥 人 的 自身 潜 能 以及 安 全 程 度得到提高 ,对 确保 列车 的运行 生 产 带 来 巨大 的好 处 。
安 全 起 到 了有 效 作 用 。 随 着 地 铁 事 ( ) 注 意 力 。注 意 力 是心 理 活 3
叠 缎 嘲攀 ≯≯。赫角l_ 生塾 l 0 ≯ 舞 0 釜 l l 理耷l 0 l l 0 蝻糍0 0
0 迟钝 睡眠 、脑病发作

关 健 词 : 司机 ;操 纵;可 靠性 ;
人 为差 错
0 <0 9 …

劳 调 、困 醉酒

1 引言
人 为可 靠性 是指 在 规定 条件 、
的。但在生产过程 中, 人在操作 时 , 无 好 坏 之 分 , 情 绪 不 稳 定 的 人 、 但 轻
不可避 免会 出现一些 失误 ,因此 ,开 率 、 乏 毅 力 、 自我 为 中心 缺 乏 协 缺 以
展 人 为 可 靠 性 研 究 ,对 于 保 证 安 全 调性 以及腼腆而消及 、没有 自控能 和 避 免 事 故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列 车 司 力 的人 等 都 不 适 宜 驾 驶 工 作 。 性 格 机 其 操 纵 的可 靠 性 与 安 全 性 对 地 铁 是可 以改变 的, 性格的可塑性观点 , 安 全 起 着 举 足轻 重 的 作用 。多 年来 , 对 安 全 心 理 学 特 别 重 要 ,如 能 通 过 通 过 加 强 对 司 机 的 职 业 技 术 培 训 , 各 种途径 注意 培养 人 的优 良品格 ,
纵 可 靠性 的生 理 与环 境 因素 和
水平。但对于智力高者的漫不经心 , 个 等级 ( 1 。 息 传递 过 程 进 行 司机 人 为 失
误 分析 ,探 讨提 高 司机 操 纵 可
靠性 的正 确 途 径 。
0 无意识 、失神 正常 以下 、恍惚
业 发展 , 术 运 用 制 式多 元 化 , 照 技 按 动对一定对象 的指 向和集 中。要求
人 为可靠性理论 ,不断研 究人机 关 司机操纵列 车 ,具有 良好 的持 续注
系、 人为 差 错 、 为 可 靠 性 因素 并完 意 能 力 和 迅 速 分 配 注 意 力 的 能 力 。 人 善 乘 务 人 员 启 用 选 拔 标 准 ,对 于 确 ( )反 应 速 度 及 正 确 程 度 。 司 4 机 操 纵 可 靠 性 受 正 确 反 应 程 度 和反 应 速 度 这 两 项 因 素 影 响 最 大 。 反 应 速 度 很 大 程 度 取 决 于 司 机 的先 天条
超常激 正、动
防卫反应 、
于和平 :北京地 铁运营有 限公 司,国 家注册安全工程 师,北京 1 0 8 02 0
琐 堰 轫 交 /0 MRBRI 代 巾 咀 幔 3 0 DUNN 0 2 7 ONAA ERTS T
维普资讯
大 脑 在 睡 眠 时 全 无 意 识 ,可 靠 法 。在运营 中要改善 造成过度疲劳 在 由地 下运行至地面 以及 太阳照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