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第10章

合集下载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 习题答案10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 习题答案10

第十章 直流电源自 测 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表示判断结果填入空内。

(1) 直流电源是一种将正弦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的波形变换电路。

( )(2) 直流电源是一种能量转换电路,它将交流能量转换为直流能量。

( )(3)在变压器副边电压和负载电阻相同的情况下,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电流是半波整流电路输出电流的2倍。

( )因此,它们的整流管的平均电流比值为2:1。

( )(4)若U 2为电源变压器副边电压的有效值,则半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和全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在空载时的输出电压均为22U 。

( )(5)当输入电压U I 和负载电流I L 变化时,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是绝对不变的。

( )(6)一般情况下,开关型稳压电路比线性稳压电路效率高。

( ) 解:(1)× (2)√ (3)√ × (4)√ (5)×(6)√二、在图10.3.1(a )中,已知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U 2为10V ,23T C L ≥R (T 为电网电压的周期)。

测得输出电压平均值U O (AV )可能的数值为A. 14VB. 12VC. 9VD. 4.5V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1)正常情况U O (AV )≈ ;(2)电容虚焊时U O (AV )≈ ;(3)负载电阻开路时U O (AV )≈ ;(4)一只整流管和滤波电容同时开路,U O (AV )≈ 。

解:(1)B (2)C (3)A (4)D三、填空:图T10.3在图T10.3所示电路中,调整管为 ,采样电路由 组成,基准电压电路由 组成, 比较放大电路由 组成, 保护电路由 组成;输出电压最小值的表达式为 ,最大值的表达式为 。

解:T 1,R 1、R 2、R 3,R 、D Z ,T 2、R c ,R 0、T 3;)( )(BE2Z 3321BE2Z 32321U U R R R R U U R R R R R +++++++,。

模拟电子技术 第十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 第十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I I 0
虚断
对于工作在非线性区的应用电路,上述两个特点是分析其 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关系的基本出发点。
19
什么情况下放工作于非线性区?
运放在非线性区的条件:
电路开环工作或引入正反馈! iF
ui
UO RF UOPP U+-U-
iI
R1
i+ + i- -
Auo
uO
R
-UOPP
20
实际运放 Auo ≠∞ ,当 u+ 与 u-差值比较小时, 仍有 Auo (u+ u- ),运放工作在线性区。
在运算电路中,无论输入电压,还是输出电压, 均是对“地”而言的。
23
一、比例运算电路
作用:将信号按比例放大。 类型:反相比例放大、同相比例放大。 方法:引入深度电压并联负反馈或电压串联 负反馈。这样输出电压与运放的开环放大倍
数无关,与输入电压和外围网络有关。
24
一、比例运算电路
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虚短 虚断
2. 理想运放的输入电流等于零。
对于工作在线性区的应用电路,“虚短”和“虚断”是 分析其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关系的基本出发点。
17
如何使运放工作在线性区?
理想运放的线性区趋近于0,为了扩大运放的线性区 或使其具有线性区,需给运放电路引入负反馈: 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的条件: 电路中有负反馈!

但线性区范围很小。
uO
例如:F007 的 UoM = ± 14 V,Auo 2 × 105 , 线性区内输入电压范围
实际特性
0 u+u
U OM u u Auo 14 V 2 105 70 μV
非线性区

《模拟电路教案》

《模拟电路教案》

《模拟电路教案》word版第一章:模拟电路基础1.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掌握电路元件的符号及其功能。

1.2 教学内容模拟电路的定义与特点电路元件符号及其功能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路元件符号。

采用互动法,让学生参与电路连接实践,加深对电路连接方式的理解。

1.4 教学准备PPT课件电路元件实物电路连接工具1.5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模拟电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模拟电路的定义、特点以及电路元件符号和功能。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电路连接实践,加深对电路连接方式的理解。

第二章:放大电路2.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让学生掌握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应用。

2.2 教学内容放大电路的原理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应用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放大电路的原理和组成。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2.4 教学准备PPT课件放大电路实例2.5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放大电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放大电路的原理、组成及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放大电路的理解。

第三章:滤波电路3.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滤波电路的基本原理。

让学生掌握滤波电路的组成及应用。

3.2 教学内容滤波电路的原理滤波电路的组成及应用滤波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滤波电路的原理和组成。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滤波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3.4 教学准备PPT课件滤波电路实例3.5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滤波电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滤波电路的原理、组成及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滤波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滤波电路的理解。

第四章:振荡电路4.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作业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作业

教材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 清华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作业第1章 半导体器件1将PN 结加适当的正向电压,则空间电荷区将( b )。

(a)变宽 (b)变窄 (c)不变2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特点是具有( b )。

(a)电流放大作用 (b)单向导电性(c)电压放大作用3二极管导通的条件是加在二极管两端的电压( a )。

(a)正向电压大于PN 结的死区电压 (b)正向电压等于零 (c)必须加反向电压4若将PN 结短接,在外电路将( c )。

(a)产生一定量的恒定电流 (b)产生一冲击电流 (c)不产生电流5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D 1、D 2为理想元件,则在电路中( b )。

(a)D 1起箝位作用,D 2起隔离作用 (b)D 1起隔离作用,D 2起箝位作用 (c)D 1、D 2均起箝位作用 (d)D 1、D 2均起隔离作用D 1V 2V u O6二极管的反向饱和峰值电流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 a )。

(a)增大(b)减小 (c)不变7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型号为2CP11,设电压表内阻为无穷大,电阻R =5k Ω,则电压表V 的读数约为( c )。

(a)0.7V (b)0V (c)10VR8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D 为理想元件,输入信号u i 为如图所示的三角波,则输出电压u O的最大值为( c )。

(a)5V (b)10V (c)7VDu O9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为理想元件,u i =6sin ωt V ,U =3V ,当ωt =π2瞬间,输出电压 u O 等于( b )。

(a)0V (b)6V(c)3VDu O10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D 1,D 2,D 3均为理想元件,则输出电压u O =( a )。

(a)0V (b)-6V (c)-18V0V3--11电路如图所示,设二极管D1,D2为理想元件,试计算电路中电流I1,I2的值。

23k+-答:D1导通、D2截止.所以:I1=(12V+3V)/ 3k=5mA I2=012电路如图1所示,设输入信号u I1,u I2的波形如图2所示,若忽略二极管的正向压降,试画出输出电压uO的波形,并说明t1,t2时间内二极管D1,D2的工作状态。

数字电路第十章 AD、DA051025

数字电路第十章 AD、DA051025
D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转换特性:指输出模拟量和输入数字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转换特性:指输出模拟量和输入数字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理想的D/A转换特性,应是输出模拟量与输入数字量成正比。 D/A转换特性 理想的D/A转换特性,应是输出模拟量与输入数字量成正比。 电压转换比例系数. 即:输出模拟电压 uo=Ku×D ;Ku电压转换比例系数. 电流转换比例系数, 输出模拟电流 io=Ki×D ;Ki电流转换比例系数, 输入二进制数所代表的十进制数。 (D :输入二进制数所代表的十进制数。) 则输出模拟电压为: 如果输入为n位二进制数dn-1dn-2…d1d0,则输出模拟电压为:
§1 D/A转换器(DAC)
一、D/A转换器的基本原理和转换特性 D/A转换器的基本原理和转换特性 基 本 原 理 将输入的每一位二进制代码按其权的大小 每一位二进制代码按其权的大小转换成相 将输入的每一位二进制代码按其权的大小转换成相 应的模拟量,然后将代表各位的模拟量相加, 应的模拟量,然后将代表各位的模拟量相加,所得的 总模拟量就与数字量成正比, 总模拟量就与数字量成正比,这样便实现了从数字量 到模拟量的转换。 到模拟量的转换。
存在多种网 络形式。 络形式。 由晶体管或MOS 由晶体管或 管组成。 管组成。
常见DAC转换方法 常见DAC转换方法 DAC
二进制权电阻网络DAC 二进制权电阻网络 二进制权电流DAC 二进制权电流 T型电阻网络 型电阻网络DAC 型电阻网络 型电阻网络DAC 倒T型电阻网络 型电阻网络
二、二进制权电阻网络DAC 二进制权电阻网络DAC ⒈电路
V REF I0 = 8R
V REF I1 = 4R
V REF I2 = 2R

模电(李国立)10章习题答案

模电(李国立)10章习题答案

10 模拟集成电路自我检测题一.选择和填空1.试比较图选择题1中三个电流源电路的性能,填空:I0更接近于I REF的电路是a ;I0受温度影响最小的电路是b ;I0受电源电压变化影响最大的电路是a 。

0I0R R( a )( b )图选择题12.差分放大电路是为了C 而设置的〔A.提高放大倍数,B.提高输入电阻,C.抑制温漂〕,它主要通过 F 来实现。

〔D.增加一级放大电路,E.采用两个输入端,F .利用参数对称的对管〕。

3.在长尾式的差分放大电路中,R e的主要作用是B 。

〔A.提高差模电压放大倍数,B.抑制零漂,C.增大差模输入电阻〕4.在长尾式的差分放大电路中,R e对B 有负反馈作用。

〔A.差模信号,B.共模信号,C.任意信号〕5.差分放大电路利用恒流源代替R e是为了C 。

〔A.提高差模电压放大倍数,B.提高共模电压放大倍数,C.提高共模抑制比〕6.具有理想电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无论何种组态,其共模抑制比A 。

〔A.均为无穷大,B.均为无穷小,C.不相同〕7.输入失调电压V IO是C 。

(A.两个输入端电压之差,B.两个输入端电压均为零时的输出电压,C.输出电压为零时,两个输入端之间的等效补偿电压)8.V IO越大,说明运放B 。

〔A.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越小,B.输入差放级V BE 或〔V GS〕的失配越严重,C.输入差放级β的失配越严重〕9.输入失调电流I IO是C 。

〔A.两个输入端信号电流之差,B.两个输入端信号电流均为零时的输出电流,C.两个输入端静态电流之差〕10.I IO越大,说明运放B 。

〔A.差模输入电阻越小,B.输入差放级β的失配越严重,C.输入差放级V BE 或〔V GS〕的失配越严重〕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1.一个理想对称的差分放大电路,只能放大差模输入信号,不能放大共模输入信号。

〔√ 〕2.共模信号都是直流信号,差模信号都是交流信号。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习题及实验指导答案 第二版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习题及实验指导答案 第二版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习题及实验指导答案 第二版》第1章 直流电路一、填 空 题1.4.1 与之联接的外电路;1.4.2 1-n ,)1(--n b ;1.4.3 不变;1.4.4 21W ,负载;1.4.5 Ω1.65A , ; 1.4.6 1A 3A , ; 1.4.7 3213212)(3)23(R R R R R R R +++=; 1.4.8 1A ;1.4.9 Ω4.0,A 5.12;1.4.10 电压控制电压源、电压控制电流源、电流控制电压源、电流控制电流源;1.4.11 3A ;1.4.12 3A ;1.4.13 Ω2;1.4.14 15V ,Ω5.4;1.4.15 V 6S =U 。

二、单 项 选 择 题1.4.16 C ; 1.4.17 B ; 1.4.18 D ; 1.4.19 A ;1.4.20 A ; 1.4.21 C ; 1.4.22 B ; 1.4.23 D 。

第2章一阶动态电路的暂态分析一、填 空 题2.4.1 短路,开路;2.4.2 零输入响应;2.4.3 短路,开路;2.4.4 电容电压,电感电流;2.4.5 越慢;2.4.6 换路瞬间;2.4.7 三角波;2.4.8 s 05.0,k Ω25; 2.4.9 C R R R R 3232+; 2.4.10 mA 1,V 2。

二、单 项 选 择 题2.4.11 B ; 2.4.12 D ; 2.4.13 B ;2.4.14 D ; 2.4.15 B ; 2.4.16 C 。

第3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一、填 空 题3.4.1 ︒300.02s A 10, , ; 3.4.2 V )13.532sin(25)(︒+=t t u ;3.4.3 容性, A 44;3.4.4 10V ,2V3.4.5 相同;3.4.6 V 30,20V ;3.4.7 A 44,W 7744;3.4.8 A 5;3.4.9 减小、不变、提高;3.4.10 F 7.87μ;3.4.11 20kVA ,12kvar -;3.4.12 不变、增加、减少;3.4.13 电阻性,电容性; 3.4.14 LC π21,阻抗,电流;3.4.15 1rad/s ,4;3.4.16 Ω10;3.4.17 P L U U =,P L 3I I =,︒-30; 3.4.18 P L 3U U =,P L I I =,超前。

模拟电路基础知识

模拟电路基础知识

第一章晶体管低频放大器晶体管低频放大器主要是用来放大低频小信号电压的放大器,频率从几十赫到一百千赫左右一、晶体管的偏置电路为了使放大器获得线性的放大作用,晶体管不仅须有一个合适的静态工作点,而且必须使工作点稳定。

由于温度对管子参数β、Icbo 、Ube 的影响,最终都集中反映在Ic 的变化上,为了消除这种影响,我们通过晶体管偏置的直流或电压的负反馈作用使静态工作点稳定下来,常见的两种偏置电路及工作点稳定原理如下表表一、晶体管放大器的偏置电路设温度T ,直流负反馈过程二、放大器的三种电路形式放大器是一种三端电路,其中必有一个端是输入和输出的共同“地”端,如果这个共“地”端接于发射极的,称为共射电路,接于集电极的,称为共集电路,接于基极的,称为共基电路,这三种有不同的性能,见下表三种电路形式及其性能比较三、图解法所谓图解法,就是利用晶体管输入和输出的特性曲线,通过作图来分析放大器性能的方法,图解法能直观和全面地表明三极管放大的工作过程,并能计算放大器的某些性能指标,现举例子来说明图解法的图解过程,例:已知下图电路中的参数及输入电压Ui=15sinωt(毫伏)要求用图解法确定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参数Ibq、Icq、Iceq,并计算电压和电流的放大倍数Ku、Kio。

图解法步骤1、确定基极度回路的静态工作点,从输入特性曲线中选取直线段的中点Q(此点的Ubeq=0.7伏,Ibq=40微安)为基极回路的静态工作点,通过选取合适的Eb或Rb(一般通过调整Rb)来满足工作点的要求,2、作直流负载线从上图可得负载线方程为Uce=Ec-IcRc,它的轨迹为一根直线,若令Ic=0,得Uce=Ec=20伏,在横轴上标出N点;又令Uce=0,得Ic=Ec/Rc=20伏/6千欧=3.3毫安,在纵轴上标出M点,连结M、N就是直流负载线。

它与Ib=40微安的输出特性曲线相交于Q,由Q点找出Icq=1.8毫安,Uceq=9伏,Q点就是集电极回路的静态工作点,今后为简便起见,静态的电流、电压不再加下标Q表示,Ic、Ie即Icq、Ieqo3、作波形,在输入特性上作出波形Ut=15sinωt(毫伏),并根据Ut的波形,作出ib、ic及Uce的波形从图解法法得以下几点(1)从波形正弦性可以判断静态工作点Q的选取是否合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2 – –
u R1i L1 di M di L2 di M di R2i dt dt dt dt + i ( R1 R2 )i ( L1 L2 2M ) di R dt u 去耦等效电路 Ri L di L dt – R R1 R2 L L1 L2 2M
L L1 L2 2M 6H
电流i的时间常数等于3S。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例2 图示含耦合电感的单口网络,L1=L2=1H,M=0.5H, 当=103rad/s时ab端的输入阻抗为( )K a M b L2 答案:0 L1 C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互感的测量方法:
顺接一次,反接一次,就可以测出互感:
L顺 L反 M 4
全耦合时
M L1L2
L L1 L2 2 M L1 L2 2 L1 L2 ( L1 L2 )
2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在正弦激励下: R1 j L1 * I + U1 +
I
R2 I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U ( R1 R2 ) I jω( L1 L2 2M ) I
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2. 耦合电感的并联
①同侧并联
+ u –
i
M
di1 di2 u L1 M dt dt di2 di1 u L2 M dt dt i = i1 +i2
M 1 L1 L2
11= 21 ,22 =12
M M2 ( Mi2 )( Mi1 ) 12 21 k 1 L1 L2 L1i1 L2i2 11 22 L1 L2
注意 耦合系数k与线圈的结构、相互几何位置、
空间磁介质有关。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di1 di2 u1 u11 u12 L1 dt M dt di1 di2 u2 u21 u22 M L2 dt dt
在正弦交流电路中,其相量形式的方程为:
U 1 jL1 I 1 jM I 2 U 2 jM I 1 jL2 I 2
dΨ 21 di1 u21 M dt dt
dΨ 11 di1 u11 L1 dt dt
自感电压 互感电压
当两个线圈同时通以电流时,每个线圈两 端的电压均包含自感电压和互感电压。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1 11 12 L1i1 M 12i2 2 22 21 L2i2 M 21i1
第10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本章教学内容
10.1 10.2
互感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
耦合电感的功率 变压器原理 理想变压器
10.3
10.4 10.5
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本章教学重点
1.互感和互感电压 2.有互感电路的计算
3.变压器和理想变压器原理
本章教学学时 4学时
返 回
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注意
两线圈的自磁链和互磁链相助,互感电压 取正,否则取负。表明互感电压的正、负: (1)与电流的参考方向有关;
(2)与线圈的相对位置和绕向有关。
互感电压的正、负如何确定?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4.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对自感电压,当u, i 取关联参考方向,u、i 与 符合右螺旋定则,其表达式为: i1
2'
1'
(2)当随时间增大的时变电流从一线圈的一端流入 时,将会引起另一线圈相应同名端的电位升高。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同名端的实验测定:
R + S 1i i *
2 * 2'

+
V
1'

如图电路,当闭合开关 S 时,i 增加,
di 0, dt
u22' M di 0 电压表正偏。 dt
返 回 上 页
写 出 图 示 电 路 电 压、 电 流 关 系 式
下 页
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例 已知R1 10, L1 5H, L2 2H, M 1H, 求u(t )和u2 (t )
M + u _ 解 i1 R1 * L1 * R2 L2 + u2 _ 10 t/s i1/A

R1 j L1 I + U 1* +
jM I

j M
j L 2
– + * 2 – U – U (b) 反接
jL2 I
jL1 I



U
jM I

U2

jL2 I



R2 I


jM I U


jM I

R1 I


U2


R1 I jL1 I
U1
I

U1
互感现象
利用——变压器:信号、功率传递 避免——干扰
克服:合理布置线圈相互位置或增加屏蔽减少互感 作 用。
电抗器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电抗器磁场
铁磁材料屏蔽磁场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耦合电感上的电压、电流关系
当i1 为时变电流时,磁通也将随时间变化,从 而在线圈两端产生感应电压。 当i1 、u11 、u21 方向与 符合右手螺旋时,根 据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
0 1 2 L1只有自感电压,而L2只有互感电压。
0 t 1s 10t 10V 0 t 1s di1 i1 20 10t 1 t 2s u2 (t ) M 10V 1 t 2s 0 dt 2t 0 2t 0 t 1s 100 t 50V di1 u (t ) R1i1 L 100 t 150 V 1 t 2s dt 0 2t 返 回 上 页 下
M L2 *
i2 + u2 _
+ * u1 L1 _
* + L2 u2 _
di1 di2 u1 L1 M dt dt
di1 di2 u2 M L2 dt dt
i1 + * u1 L1 _ M L2 * i2 + u2 _
di1 di2 u1 L1 M dt dt di1 di2 u2 M L2 dt dt i1 M i 2 _ + * u1 L1 L2 u2 _ * +
约定互感电压“+”极性端的设定原则:总是使施感电流 的入端与其互感电压的“+”极性端为耦合电感的同名端。 M * i1 M * i1
* + * –
u21 –
di1 u21 M dt
u21 +
di1 u21 M dt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i1
M
i2
i1 + * u1 L1 _
当两组线圈装在黑盒里,只引出四个端线组,要 确定其同名端,就可以利用上面的结论来加以判断。
或一端电流从点入,它端电流从点出。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有了同名端,表示两个线圈相互作用时,就不需 考虑实际绕向,而只画出同名端及u、i参考方向即可。 由同名端及u、i参考方向如何确定互感电压“+”“-” ?
同名端
非常重要的概念
当两个电流分别从两个线圈的对应端子同时流 入或流出,若所产生的磁通相互加强(同向耦合) 时,则这两个对应端子称为两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11
s 0
i1
* + u11
N1
N2 i N3 * i2 3 △ △ – + u21 – + u31 –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②反接串联 R1 L1 i
+ + u1 * M – + u
L2 R2 *u – 2 –
+ i R
u

L
u R1i L1 di M di L2 di M di R2i dt dt dt dt ( R1 R2 )i ( L1 L2 2M ) di Ri L di dt dt
10.1
互感
耦合电感元件属于多端元件,在实际电路 中,如收音机、电视机中的中周线圈、振荡线圈; 整流电源里使用的变压器等都是耦合电感元件。
熟悉这类多端元件的特性,掌握包含这类 多端元件的电路问题的分析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变压器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10.2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
本节应掌握的知识点:
1.去耦等效电路的绘制?等效参数的计算。 2.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相量的计算。
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10.2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
R1 L1 + + u1 * M – +* u L2 R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