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 你好,今天天气不错。

B. 你好,今天天气不错。

C. 你好,今天天气不错D. 你好,今天天气不错。

答案:A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中的“依山”和“入海”属于下列词语类别的是:A.固定搭配B.成语C.诗句D.谚语答案:C3. 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花园感慨思索督促B. 启蒙吸纳汲取刘墉C. 飞黄腾达李白旁征博引佳境D. 煽动下跪寄托风景答案:A4. “除夕夜,城市里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中的“浓浓的年味”是通过以下哪种修辞手法表达的?A. 拟人B. 比喻C. 夸张D. 情景描写答案:B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A. 思来想去,还是没想明白。

B. 今天天气很好,我们去游泳吧!C. 听到这个消息,他忍不住笑了。

D. 看清楚了,别再犯同样的错误。

答案:A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中划线部分的字词是否使用正确。

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 我们班的同学大多数都参加了这次足球比赛。

答案:√2. 师傅为我们修好了门。

答案:√3. 着火的房子里有几个孩子,可是他们全部被救了出来。

答案:×(改为“可是他们全都被救了出来。

”)4. 这个小镇的风景画得很美丽。

答案:√5. 公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花,五光十色的。

答案:√三、简答题根据下列问题,简要回答。

1. 请简述课文《小伙子太不识趣了》的内容。

答案:《小伙子太不识趣了》是一篇幽默的故事。

故事中,小伙子小明经常和另一个小伙子开玩笑,而这个小伙子却丝毫不生气,反而喜欢与小明玩笑。

后来,小明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决定改正,并向小伙子道歉。

故事通过小明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在与他人交往中应当坦诚友善,用心去理解别人,并及时认识自己的错误。

2. 请用自己的话简述《红楼梦》的故事情节。

答案:《红楼梦》是一部经典的小说,描绘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教授初中语文教材时,教师应首先关注的是()A. 文章的文学价值B. 学生的接受能力C. 文章的语法结构D. 文章的写作技巧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A.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B. 单一讲授,不鼓励学生提问C. 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互动D. 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考答案:B3. 在教授文言文时,以下哪项做法是不恰当的?()A. 逐字逐句翻译,确保学生理解B. 结合现代汉语,帮助学生理解古文C. 忽略文化背景,只注重文字翻译D.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答案:C4. 对于初中生来说,以下哪项不是阅读理解的关键能力?()A. 快速阅读B. 抓住中心思想C. 理解作者意图D. 逐字逐句背诵答案:D5. 在教授写作技巧时,教师应该()A. 只提供写作模板,让学生模仿B.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表达个性C. 只注重语法正确,忽略内容创新D. 教授多种写作技巧,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答案:D6.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下哪项做法是不正确的?()A. 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提出疑问B.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C. 只接受标准答案,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D. 通过案例分析,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答案:C7. 在教授现代诗歌时,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A.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B. 让学生尝试创作诗歌C. 只讲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不深入探讨D. 通过诗歌朗诵,感受诗歌的音韵美答案:C8. 在语文课堂上,以下哪项不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方法?()A. 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B. 教师单向讲授,不与学生互动C. 设计有趣的课堂游戏D.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答案:B9. 对于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以下哪项教学目标是不恰当的?()A. 让学生了解诗词的作者和背景B. 让学生背诵整首诗词C. 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D. 让学生学会欣赏诗词的美答案:B10. 在教授作文时,以下哪项不是教师应该做的?()A. 指导学生如何构思作文B. 鼓励学生使用创新的写作手法C. 只关注学生的作文分数,不关心写作过程D. 提供作文范例,帮助学生理解写作结构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自考精品]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自考精品]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 _____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传递者和创造者。

2. ____________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方面。

3. 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大都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如:魏书生的______ ,张孝纯的________________;姚竹青的_______________ ___等等。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中小学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国家标准。

5. 陶行知_______ 的教学法思想,后来受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启发,改为__________ 。

6. 陕甘宁边区的《中等国文》课本是由____________ 同志主持编制的。

7.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指出,语文和数学都是基础,但_________ 是基础的基础。

8. 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以及_____________ 诸方面。

9. ___________是阅读能力的核心。

10. 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大致经历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11. 写作教学过程既要规范,又要有所变化创新,既要考虑教师的______ ,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 _________ 。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中学语文教学法:2. 教师的内在形象:3. 言语修养:4. 写作指导: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答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2. 简答应养成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3. 简答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4. 简答在作文讲评中,经常采用哪几种讲评方式?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你是怎样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的?2.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有哪些?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中学语文教学法试题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教师 2.教师个体专业化3.“六步教学法” “一体两翼”大语文教育观“教大语文,育小能人” 4.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5.“教学合一” “教学做合一” 6.胡乔木 7.语文 8.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法课程资源课程功能 9.理解10.“探求-确立-改革-发展-创新” 11.“导” “写”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1页 2. 12页 3. 261页 .4. 233页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24页-32页 2.151页-158页 3.197页-198页 4.248页-250页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19页-121中学语文教学法复习资料绪论主要观点:中学语文教学法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A.纯应用学科B.理论学科C.应用理论学科D.纯知识学科2.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A.启发式提问B.疏导式提问C.质疑式提问D.探究式提问3.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A.孔子B.孟子C.苟子D.子思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A.信息传递的过程B.人格构建的过程C.特殊的认识过程D.美感体验的过程5.把各种感知对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是【】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6.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感知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称之为【】A.观察力B.记忆力C.想象力D.思维力7.在一般了解所学内容后,展开充分的联想,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称为【】A.快速读书法B.提纲挈领法C.联想求异法D.SQ3R学习法8.教师以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A.阅读法B.讲授法C.议论法D.练习法9.优秀的散文总是在描绘客观事物之中融注作者的【】,从而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

A.主观想象B.综合评估C.主观情感D.客观分析l0.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整体测试评定的考试是【】A.随时测试B.综合测试C.阶段测试D.选拔测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5个空,每空1分,共25分)1、人的素质结构有三个相对独立的基本要素是、、身体素质。

2、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力是由、说、、写四个要素构成的。

3、语文教育理论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和。

4、1903年颁行的《》使语文最终从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教育中分化出来,而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重新认定了语文课的特性,纠正了和的错误倾向。

6、语文能力即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是以为核心的。

7、中学语文教育的内容的三个构成要素是、、。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作品中,属于古代文言文的是:A.《红楼梦》B.《老舍全集》C.《子夜》D.《白鹿原》2.下列句子中,含有比喻修辞的一句是:A.他的笑声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B.他跑得飞快,在赛场上犹如一匹骏马。

C.他的声音宛如山谷里清澈的流水。

D.他的目光如炬,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3.下列哪位文学家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A.鲁迅B.巴金C.冯唐D.莫言4.下列诗句中,使用了对仗的一句是:A.风吹草低见牛羊。

B.春江水暖鸭先知。

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下列作品中,属于叙事诗的是:A.《悯农》B.《鹿柴》C.《送元二使安西》D.《长恨歌》二、填空题6.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是《__________》。

7.《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有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和_____________。

8.下面这句诗是杜甫的作品,填上合适的词语:月落乌______________。

9.古代的五言绝句每句共有__________个字。

10.《红楼梦》是清代作家_____________的作品。

三、简答题11.什么是诗歌的韵律?请简要解释。

12.简述古文言和白话文的区别。

13.叙事诗和抒情诗有什么不同之处?14.介绍一位你喜欢的中国古代文学家,并说明原因。

15.你认为语文教材对学生的作用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作文题请你根据所学的古诗,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讲述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并阐述你对这首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答案部分已省略,整个试卷请查看附件。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A.纯应用学科B.理论学科C.应用理论学科D.纯知识学科2.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A.启发式提问B.疏导式提问C.质疑式提问D.探究式提问3.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A.孔子B.孟子C.苟子D.子思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A.信息传递的过程B.人格构建的过程C.特殊的认识过程D.美感体验的过程5.把各种感知对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是【】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6.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感知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称之为【】A.观察力B.记忆力C.想象力D.思维力7.在一般了解所学内容后,展开充分的联想,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称为【】A.快速读书法B.提纲挈领法C.联想求异法D.SQ3R学习法8.教师以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A.阅读法B.讲授法C.议论法D.练习法9.优秀的散文总是在描绘客观事物之中融注作者的【】,从而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A.主观想象B.综合评估C.主观情感D.客观分析l0.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整体测试评定的考试是【】A.随时测试B.综合测试C.阶段测试D.选拔测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5个空,每空1分,共25分)1、人的素质结构有三个相对独立的基本要素是、、身体素质。

2、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力是由、说、、写四个要素构成的。

3、语文教育理论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和。

4、1903年颁行的《》使语文最终从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教育中分化出来,而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重新认定了语文课的特性,纠正了和的错误倾向。

6、语文能力即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是以为核心的。

7、中学语文教育的内容的三个构成要素是、、。

初中语文教法学法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法学法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教法学法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B. 应接不暇(yīng)C. 蹒跚(pán)D. 翩跹(xiān)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增强。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C. 这篇文章的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

答案:C二、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空缺部分:“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答案:沉舟侧畔千帆过2.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填写合适的成语:“他虽然失败了很多次,但是仍然坚持不懈,这种精神真是_________。

”答案:锲而不舍三、简答题1. 请简述《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范仲淹的高尚情操,意味着他愿意在天下人之前承担忧虑,在天下人之后享受快乐,体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

2. 请解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意思是不因为外界物质的得失而感到高兴或悲伤,不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感到高兴或悲伤,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情绪稳定的境界。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1)请描述文中“月光如流水一般”的意境。

答案:这句话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柔和、宁静的特点,如同流水般无声无息地滋润着荷塘中的植物,营造出一种宁静、幽美的夜晚氛围。

(2)文中“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受。

《中学语文教学法》试卷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法》试卷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法试题一、填空题(40分,每空1分)1、语文教育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宽、高、新。

2、语文学科具有多种性质,而“”则是其本质属性,同时,“”是该学科的又一属性。

3、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首先,一定的政治、经济对该时期的语文教育具有作用,其次,语文教育对社会具有作用。

4、语文教育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性和性。

5、语文教学的基础工具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具有性特点,语文教学的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多渠道性。

6、语文教材的类型,根据载体分,有文字教材和教材;以编辑形式分,有型和综合型。

7、说话能力包括:组织的能力、快速的能力、运用语音表情达意的能力。

8、阅读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外,还有助于培养;有助于;有助于。

9、阅读教学过程具有性、性、稳定性、性的特征。

10、单篇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的基本式是:预习(阶段)—教读(阶段)—复习(巩固阶段)—练习(阶段)。

11、写作教学的要求是:(1)写得,(2)写得,(3)写得,(4)写得简要。

12、语文知识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具有打基础的作用;对开发学生的具有促进作用。

13、语文知识点的编排一般分为:编排式、集中编排式、式、归纳扩充式四种。

14、语文教育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是:性、性、性和个性化。

15、通过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情感领域施加影响的方法主要有:法、再现情景法和法。

16、建立课堂教学常规的意义是帮助学生学习,组织,提高。

17、语文教育评估的要求是:具有明确的,注重评估的客观性,体现语文教育的整体性;语文教育评估手段应该力求。

二、问答题(40分,每题8分)1、试述语文教育和学生发展的辩证关系。

2、试述语文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3、简述影响阅读的因素。

4、简述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内容。

5、你认为怎样才能当一个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三、根据提供的课文,设计一份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教案。

(20分)要求:(1)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2)符合阅读课教学过程的要求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XXXX自学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题2分,共40分)1。

_是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

2._ _ _ _ _ _ _ _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方面。

3.大多数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如:
魏书生的_ _ _ _ _ _ _ _,张效春的_ _ _ _ _ _ _ _;
姚的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等等。

4.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和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是中小学语言课程的国家标准。

5.受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启发,陶行知的教学方法后来改为_ _ _ _ _ _。

6.陕甘宁边区《中等国文》教材是在_ _ _ _ _ _ _ _ _ _ _同志领导下编写的。

7.著名数学家苏指出,语文和数学是基础,而_ _ _ _ _ _ _ _ _是基础的基础。

8.语言课程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和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上。

9._ _ _ _ _ _ _ _是阅读能力的核心。

10.中国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经历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的过程。

11.写作教学过程应该是规范的,要不断变化和创新。

它不仅要考虑老师的因素,还要考虑学生的因素。

第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中学语文教学法:
2.教师的内部形象:
3.演讲成就:
4.书写说明:
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2.简承诺培养哪些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3.简要回答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4.在作文评价中,经常使用哪种评价方法?
你如何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什么?你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试题答案
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1。

教师2。

教师个体专业化。

“六步教学法”、“一体两翼”大语文教育理念“教大语文,育人小人才”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5。

“教与学的结合”,“教与做的结合”6。

胡乔木7。

中文8。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法,课程资源,课程功能。

理解10。

“探索——
一、填空(每题2分,共40分)1。

_是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

2._ _ _ _ _ _ _ _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方面。

3.大多数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如:
魏书生的_ _ _ _ _ _ _ _,张效春的_ _ _ _ _ _ _ _;
姚的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等等。

4.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和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是中小学语言课程
的国家标准。

5.受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启发,陶行知的教学方法后来改为_ _ _ _ _ _。

6.陕甘宁边区《中等国文》教材是在_ _ _ _ _ _ _ _ _ _ _同志领导下编写的。

7.著名数学家苏指出,语文和数学是基础,而_ _ _ _ _ _ _ _ _是基础的基础。

8.语言课程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和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上。

9._ _ _ _ _ _ _ _是阅读能力的核心。

10.中国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经历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的过程。

11.这
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2.简承诺培养哪些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3.简要回答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4.在作文评价中,经常使用哪种评价方法?
你如何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什么?你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试题答案
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1。

教师2。

教师个体专业化。

“六步教学法”、“一体两翼”的大语文教育理念“教大语文,教育小人才”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5。

教与学的统一。

胡乔木7。

中文8。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法,课程资源,课程功能。

理解10。

探索:中学语文教学法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中学语文教学法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语文教学的基本知识和理
论,培养他们从事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培养他们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兴趣和信念,培养他们不断改革教学的意识。

中学语文教学法学好的关键在于理论与中学的结合。

广义地说,哪里有语文教学,哪里就有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

在古代,人们总结出许多原则,这些原则大体上符合那个时代的要求,并且符合韩的断章取义原则。

⒌:语文教学方法中的多元合作原则:
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原则的确定依据是什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这一原则是根据语文思想内容与语文形式的统一规律、语文训练中的智育、德育、美育的统一规律以及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特点而确定的。

一方面,它反映了语文的特点和本质以及语文教学的目的。

1.中国思想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规律。

中国的意识形态内容决定了中国的形式,中国的形式是用来表达意识形态内容的。

"道既不是书面的,也不是口头的,也不是书面的,更不是口头的."这种辩证统一得到了精辟的表述。

中国的意识形态内容决定了中国的形式,某些意识形态内容必须通过某种中国形式来表达。

汉语的形式是用来表达意识形态的内容,这应该通过某些汉语形式来表达。

2.语文教学中智育、德育、美育的统一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要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他们的智力,激发他们对祖国语文的热爱,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社会
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智育、德育和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紧密结合。

3.读、写、听、说是语文教学的特殊任务。

语文教学有自己的职责,那就是阅读和写作的训练。

这种独特的“职责”后来发展成四种训练: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

语文课应该重视德育和美育,但却不能理解德育和美育应该是唯一的责任。

相反,它应该把训练和培养读、写、听、说汉语作为它的“唯一责任”。

4.语文教学中德育和美育的渗透。

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德育和美育因素。

语文的每一个教学阶段、每一种教学形式、每一种训练方法都渗透着德育和美育的因素。

如何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原则
学校教育中各种科学学科的教学应以学生的一定智力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展学生的智力,这是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体现在语言教学中,它体现了语言和思维的相互依存性,体现了语言训练和智力训练的同步性。

1.语言和思维是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的。

思维是人脑的一种功能,它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和其他形式反映客观世界。

思维离不开语言。

语言的发展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语言不能与思维分开。

语言的发展取决于思维的发展。

2.汉语训练和智力训练是同时进行的。

语文阅读、写作、听说训练是一个从理解到表达的过程。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发展智力的原则?1.丰富语言,促进智力
发展。

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和积累更多的词汇,形成更多的概念和判断。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促进学生探索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强烈愿望。

3.结合课文教学组织必要的专项智力训练。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有时从部分到整体,然后从整体到部分,可以配合“分析——综合分析”的思维训练;
有时从整体到局部,然后从局部到整体,我们可以配合“综合——分析——综合”的思维训练。

4.智力发展的各个组成部分。

智力主要由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创造力等因素组成。

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发展的强大动力。

非智力因素通常在智力发展中起到补偿作用。

例如,“勤奋可以弥补弱点。

”Word教育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