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读书笔记1000字

合集下载

南京大屠杀观后感1000

南京大屠杀观后感1000

南京大屠杀观后感1000南京大屠杀观后感1000字(一) 第一个国家公祭日。

所以,今天我们看了一部纪录片《南京大屠杀》。

关于南京大屠杀,我有一些了解:南京大屠杀估计约三十万人被杀害。

当时,整座城市看不到一个活着的中国人!并且,男女老少都被杀害,日本人还有杀中国人的比赛!但是,看完这部纪录后,我对这场可怕的大屠杀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们在看时,不知不觉的流下了眼泪。

因为日本人如此残忍的杀害了无数的平民百姓……然而,我在看时,突然一种愤怒和仇恨涌上了我的心头,但同时,我为那些中国人民的如此软弱感到无奈和不解。

我感到无奈,是因为日本人如此屠杀、玩弄着中国人,而中国人却像一只只主人的宠物狗似的服从日本人,不管他们多么残忍。

但即使现在,中国人也是这样的……我感不解,是因为中国人即使真的不能把日本赶出中国国土,无法使日本不侵略中国,那也不能像绵羊似的如此软弱,即使反抗失败。

但中国人没有,没有,当他们被殴打、被火烧,当他们……但他们连反抗也没反抗,一句反抗的话也没说,就这样,杀了30多万人的百姓……在那时,中国已经这样了,但日本却还在屠杀。

一个巴掌拍不响,是的,正因为中国贫穷落后,所以才一直挨打。

不侵略别的国家,但竟然连自己的家园、自己的财产、自己的国家都保卫不了。

不侵略,行。

但自己家园不能保护是绝对不行的!但是,中国已经无法拿好自己的武器,去拼杀!去保卫自己的家园!中国能落后到这种地步,我们也只能惋惜,只能痛哭那时,永远不能改变过去了。

这些我们做不到,但我们能保证子孙们不为这时的我们而叹惜,而惋惜。

我们只能做到祖国科技发达,不再次发生南京大屠杀这悲剧、这耻辱,让中国抛掉贫穷落后,飞向科技发达!是的,我们相信能做到这点,因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是的,因为我们是少年!梁启超当时发现的这个中国落后的原因,却实是这样的一个国家的富与穷、强与弱、发达与落后……在于的是少年!当然,我们要阻止南京大屠杀的耻辱、悲剧,必须当个好少年!每个少年都各有才华,少年里有智慧的少年、富有的少年、知识丰富的少年,这样祖国才能发达。

初二年级读后感:读《南京大屠杀》有感

初二年级读后感:读《南京大屠杀》有感

初二年级读后感:读《南京大屠杀》有感读《南京大屠杀》有感《南京大屠杀》这本书让我感到很震惊和难过。

书中描述了日军入侵中国时,在南京所犯下的种种暴行。

那时的南京成为了地狱,无辜的中国人民遭受了无尽的恶劣待遇和残忍的杀害。

在读到书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细节时,我不禁流下了眼泪。

无辜的妇女、儿童被杀害,整个城市被洗劫,血流成河。

这种惨绝人寰的场景让我感到十分心痛。

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对别人如此残忍,为什么会有人对生命如此无视。

读完这本书,我更加珍惜目前和平的生活。

我们应该传承历史,珍惜和平。

希望这样的悲剧不会再次发生,希望我们永远记住那段历史,警醒自己不要再重蹈覆辙。

读《南京大屠杀》有感,我希望能够传播这段历史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惨痛的故事,从而引起大家对和平的珍惜。

读《南京大屠杀》有感通过阅读《南京大屠杀》,我对历史的认识更深了。

书中描述了日本侵略者入侵南京时的种种罪恶行径,其中包括残暴的暴行和无数的杀戮。

这本书告诉我,战争是非常残酷和令人痛心的。

在战争中,人们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对待他人的生命和尊严无视不顾。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悲剧,让人们深感恐惧和心痛。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了珍惜和平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向历史学习,不要重蹈覆辙。

只有通过和平的手段解决争端,才能保障每个人的幸福和安全。

读完《南京大屠杀》有感,我决心把这段历史铭记在心,将和平的理念传播给更多的人。

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努力,实现一个没有战争、和平繁荣的世界。

读《南京大屠杀》有感《南京大屠杀》这本书让我感到十分沉重。

书中详细描述了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犯下的种种罪恶行径,其中包括无辜百姓的残暴杀戮、强奸和洗劫。

读完这本书,我深感历史的残酷和战争的可怕。

战争不仅带来物质上的破坏,更让人们失去了亲人、家庭和尊严。

这段历史应该让世人深思,永远铭记,以免再次重演。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也进一步了解了人性的黑暗面。

在战争中,人们往往变得冷酷和残忍,对他人的生命毫无怜悯。

最新整理《南京大屠杀》1000字观后感.docx

最新整理《南京大屠杀》1000字观后感.docx

最新整理《xxxx大屠杀》1000字观后感《xxxx大屠杀》1000字观后感或许,再回眸这场悲剧时,我们应该不仅将xxxx大屠杀放在中日两国的背景下,也应该放在全人类的视野中。

它不仅造成一个国家永久性的精神创伤,也是对现代人类社会的拷问。

是兽性在扼杀人性,是野蛮在摧毁文明。

因此,在反思国家的创伤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xxxx大屠杀和纳粹大屠杀、卢旺达大屠杀、亚美尼亚大屠杀等有着一样绝对的恶。

其悲剧意义已经超越了民族的界限。

70年了,我们有必要且很有必要再度纪念和反思xxxx大屠杀,也有必要去了解中国、日本、美国、欧洲等区域对这场惨剧的态度,去了解各种扭曲,去克服各种误解,去和其他的族群沟通,去打开各种因为政治和民族主义而产生的隔阂,去共同为人类的和平努力,并期待着、行动着。

回眸1937年,一位惨遭侮辱的母亲,无力地托着死去的孩子,向着苍天呼号。

这个高11米,嶙峋而沧桑的雕塑身后,一座长约百米、刀尖状的灰色建筑向东撞来,旁边黑色花岗岩铺贴的水池里,一组命名为“逃难”的青铜塑像虚实错落,形成悲烈的曲线:被刺三刀的母亲将最后一滴奶喂给婴儿,满脸惊恐的男子搀扶老母亲逃难,僧人为死不瞑目者合上双眼;xxxx黄浦分校学员程云,在20xx年用他当年缴获的日本钢笔,写下看到的那些罪恶:“正是那场战争,那场30万人头落地,给中国人民造下深重的灾难:遇难者遗骸九土,幸存者创伤依旧,后患无穷,甚至有成千贫弱国民,自费去东京索赔,他们餐风宿雨,无数白眼向他们投来”......这一幕幕,似乎再次撞开了这个城市悲怆的记忆。

而在我们看来,却选择了另外一种态度—“要记住历史,但不是记住仇恨”。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成为我们的宗旨,我们要做的是需要有一点微笑的态度去对待xxxx大屠杀。

这种微笑不是虚伪的微笑,实际上是一种宽容。

中华民族有自己的信仰,也尊重他人包括日本人的信仰,但是除了各国的信仰以外,我们还要有共同的信仰,那就是宽容。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今天下午,我正尽兴地看着日本动漫。

在一旁看报纸的老爸突然说了一句:“日本人真令人憎恨。

”我疑惑地问老爸:“为什么啊?”“如果你看到了当时南京大屠杀的场景,你就明白了。

”老爸说。

我想到了《上下五千年》里面有《南京大屠杀》的介绍的。

我翻开《上下五千年》,半个小时终于了解了老爸的心情。

1937年12月5日,南京陷于日军三面包围之中。

13日,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血腥大屠杀开始了。

谷寿夫所部日军进入南京城后,逢人便杀。

日军用机枪、步枪疯狂扫射,成群的老人、妇女和孩子纷纷倒下。

日本人做出了对中国人及其残暴的事。

他们连一个孕妇都不放过,剖出腹中胎儿,挑在戏刀上玩耍;还把中国工人的心脏挖出来煮。

更令人气愤的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竟约定进行砍杀100名中国人的比赛。

因无法确定谁先杀满100人,二人还要重新杀满150人。

日军像一副正在开动的野兽机器,毫无顾忌地干尽了凡是可能想象的非人事情。

日寇的南京大屠杀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最可耻最野蛮的一页。

日本帝国主义赤裸裸地野蛮侵略残杀我们同胞,这种兽行令全世界人震撼、发指。

日本帝国主义用惨不忍睹的手段杀害了无辜的中国人民。

日本帝国主义简直连禽兽都不如。

现在,我恨透了日本人。

那一次的南京大屠杀让一个又一个生命走向死亡。

仅仅六周,日本就杀死了中国战俘、平民三十多万人。

不过,如今的中国已经强大,一步一步的迈向世界强国。

岁月的蹉跎,洗不净日本人手上的血腥;时间的流逝,抹不去中国人心中的仇恨。

中国人,请记住南京大屠杀中所受过的一切屈辱,因为只有铭记历史,我们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警钟长鸣……。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5篇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5篇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5 篇 篇一: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读后感 汤阴县伏道一中张映雪 2014 年 12 月 13 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 祭日前夕,作家何建明推出了近 60 万字的报告文学新作《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利用空闲时 间,我仔细翻阅了该报告文学,作为向首个国家公祭日的献礼之作,何建明以大气磅礴的文笔 和详尽的事实,以第一手资料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震撼着我们,以犀利的拷问使我们 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及其历史教训和现实意义。

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在中国南京发生 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暴行,日军——一支毫无人性的军队在南京进行了长达 6 周的血 腥屠杀。

他们采用种种灭绝人性的手段来残杀中国人民。

昔日繁华的南京城尸堆如山,血流成 河,大街小巷,防空洞里,处处都有中国人民的尸体,顿时,南京城成了人间地狱,侵华日军 在中国,在南京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可耻的一页。

这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遗忘的一段 血泪史。

日军残暴地屠杀了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守城官兵和普通市民达 30 余万人,日寇在我 中华大地上是无所不为,残害我同胞手段之残忍、性质之恶劣、气焰之张狂可以说是人神共 愤,犯下的罪行是罄竹难书,在中国人心头和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一段永远难以愈合的伤 痛。

作者通过将南京大屠杀置于历史和民族的长河中进行观照,以全球化视野和长远眼光进行 了思考和写作。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中国人民从来都是宽宏和包容的。

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政府 以战败国的身份付给战胜国日本 2.3 亿两白银作为战争赔偿,这相当于当时清朝国库 3 年的财 政收入,靠这笔钱日本大力发展了重工业、军火工业和教育事业。

二战后,苏联从德国获得 120 亿美元的战争赔偿;犹太人从德国获得 600 亿美元的赔偿。

而饱受侵略战争蹂躏的中国作 为二战战胜国,考虑到同日本是邻国,中国政府从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愿望和长远利益出发, 放弃了赔偿要求,但换来了日本领导人一次又一次的参拜靖国神社,换来了日本侵犯我们的固 有领土——钓鱼岛,换来了日本右翼势力修改教科书,换来了日本对我中华民族的蔑视。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南京大屠杀》读后感7篇影片一开场,就听见枪声、炮声和南京人的惨叫声!听此声,心就被提到嗓子眼了。

看见那惨不忍睹,生灵涂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南京大屠杀》读后感,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篇1)《南京!南京!》,读这个片名,像是读一份加急电报:捧着电报的双手在不住颤抖,心跳激烈加速,浓浓的不详兆预感在撞击心鼓。

当然,史实要这个譬喻残忍无数倍、紧急无数倍、恐怖无数倍,绝望无数倍,伤心无数倍。

那种兵临城下的岌岌可危,那种家破人亡的深悲剧痛,那种辱妻杀子的莫大污耻,那种朝不保夕的极度忧惴,那种茫无涯际的杳渺切盼……是今人尽最大所能仍无法完全感受的。

今人能做的是,静静坐在影院里重温记忆,劳劳记住曾经的腥风血雨,时时鞭策己身以国难家仇……果真,这是一部叫人倍感沉重的影片。

黑白的胶片、剧烈抖动的镜头,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

你安静地坐在放映室的角落里,阴郁的氛围立刻席卷全身,将你拉回七十二年前那惨绝人寰的争战里头,然后你开始了观影之旅,因为身临其境的错觉,你随着片中的人物(中国百姓们)一起紧促呼吸、心惊胆战、悲痛哀凄。

日军面对古城墙惊呼时,尚有一丝民族自豪感,但是眨眼间,随着震天动地的炮响,美好的感觉飞灰湮灭,转而为死亡逼近的惊恐不安占据。

这是影片带给观众的,其实更是惨痛的历史留下的不灭印记。

所以,真正为《南京!南京》赢得惊人票房的,不是导演陆川,不是宏大的演员阵容,不是独特的视角,也不是高水准的制作,而是南京大屠杀题材本身。

架设在如此严肃、如此沉痛、如此宏大、如此刻骨铭心史的基础上,影片想不成功都难,想不叫座都不可能。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篇2)黑暗蹂躏的世界,久经诀别的春天。

——题记黑暗,带着毫不可抗拒的欺凌,对那些软弱的人们进行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那无数的冤魂再次高声呐喊:那久经诀别的春天何去何从?是啊。

春天何在,为何你们生活在凄冽的寒风之中,被似箭的冷风深深地伤害着,由此我知道你们痛恶这尸横遍野,满目凄凉的冬天,渴望绿意盎然的春天。

南京大屠杀读书笔记

南京大屠杀读书笔记

南京大屠杀读书笔记前言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1937年12月,日本军队占领了中国的首都南京,之后展开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估计有30万以上的中国平民和士兵死于这次屠杀。

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更不能让这种悲惨的事件再次发生。

因此,我选择阅读南京大屠杀相关的书籍,记录下自己的读书笔记,以此纪念那些无辜的遇害者。

《南京大屠杀》这本书是由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历史学家和文学家汇集而成的一本书。

全书共分为7个部分,分别讲述了南京大屠杀的前因后果、屠杀的过程、屠杀后日本人活动的情况、屠杀的历史意义以及屠杀与和平的关系等。

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的详细描述,揭露了日本军队的野蛮行径。

在这次大屠杀中,无辜的平民遭到了非人类的对待,包括枪击、刺杀、强奸、焚烧、掠夺等等。

对于那些还活着的人来说,他们的心灵也受到了无法想象的创伤。

此外,本书还阐述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意义。

这次屠杀是中国抗日战争中最残酷的一次战争,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统治下对中国的战争罪行之一。

从历史和人性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清晰地认识和谴责这一事件,以便这种恶行再次发生。

《中国的大屠杀:日本在南京的罪行》这是一本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纪实性书籍,作者主要是通过采访幸存者和研究相关的文件和资料来还原当时的情景,再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对南京大屠杀作出评价和总结。

在书中,作者详细描述了南京大屠杀的过程。

在日本占领南京后,日本军队对南京城内的平民进行了大规模屠杀和掠夺。

很多妇女被强奸、刺杀,很多老年人和儿童也遭受了惨无人道的待遇。

这些暴行对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此外,作者还针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他认为南京大屠杀不仅是一次对南京的屠杀,更是一次对中华民族尊严的践踏。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我们需要记住这段历史,以此激励我们更加热爱祖国和珍惜和平。

结语通过阅读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相关书籍,我意识到这次历史事件的严重性和影响。

高二读书笔记:南京大屠杀读书笔记1000字

高二读书笔记:南京大屠杀读书笔记1000字

南京大屠杀读书笔记1000字看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资料,我的内心说不出的伤痛。

那是血的事实,那是令所有中国人都感到愤怒和触目惊心的国耻——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

进城后,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的灭绝人性的抢劫、焚烧、破坏和屠杀。

12月15日,日军将中国-军警人员2000余名,压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

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被日军押往海军鱼雷营,除9人逃出外,其余全部被杀害。

16日傍晚,中国士兵和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押往中山码头江边,先用机枪射死,抛尸江中,只有数人幸免。

17日,日军将从各处搜捕来的军民和南京电厂工人3000余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门江边用机枪射毙,一部分用木柴烧死。

18日,日军将从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下的难民和被俘军人5。

7万余人,以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扫射,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投入长江。

令人发指者,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进行“杀人比赛”。

他们分别杀了106和105名中国人后,“比赛又在进行”。

《南京》里讲述的是日军大举进攻我国南京中的幸存者的所见所闻。

数十万人成为冷血日本军的刀下亡魂,两万妇女惨遭强暴凌-辱。

他们还说他们在南京太无聊,就请一些妇女来热闹一下。

其实那哪是请,简直就是抢他们抓来下至12岁,上至60岁的妇女,让她们受净百般凌-辱,如果他们反抗的话,就杀死她们的家人。

有些女人和女孩都穿上男孩的衣服,有的甚至把头发剔光了。

日军到了街上后,就肆意屠杀手无寸铁的百姓。

遍地都是尸体。

有些人躺在地上装死,结果被日本军发现,于是日军往尸体上洒满汽油,一把火,把那些尸体烧成了灰烬。

他们还把进南京的人留在城里,要不然就杀掉,为的是不让外面的人知道南京的现状。

他们还录下了他们给小孩糖吃,给难民水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大屠杀》读书笔记1000字卢沟桥的枪声仍在耳边回响,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

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了。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调集大批军队,向北平、天津、上海等地发动大规模进攻,企图依仗军事优势,速战速决,在三个月里灭亡中国。

但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掀起了全民族反侵略战争。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

日军以集体枪杀、焚烧、活埋、砍头、军犬撕咬等极其残忍的手段,对南京平民和被俘的中国士兵进行持续的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

在1937年12月18日,日军将因禁在南京幕府山的男女老幼5。

7万多人,全部用铅丝捆绑,驱赶到下关草鞋峡,用机枪密集扫射,对倒在血泊中呻吟的群众,用刺刀戳死。

随后,日军浇上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被抛入长江。

最让人愤怒的是日军还丧心病狂地进行“杀人比赛”。

日军少尉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约定,谁先在占领南京时杀满100名中国人,谁就是胜者,当这两个杀人恶魔手拿看缺口的军刀相遇在紫金山下时,野田杀了105人,向井杀了106人。

由于不知道谁先杀到100人,胜负难分,他们决定重新再赌谁先杀满105人,然而更可恨得是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以“胜利者”的口气对日军的“杀人比赛”进行了报道。

日军军方认为这是“耀扬国威”的“光荣举动”。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民的耻辱,是中华民族的耻辱。

日军的非正
义侵略战争必将失败,不然,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地战斗了8年,最终取得了胜利,将日军赶出了中国的土地。

如今,转念又想,为什么日军敢如此大胆的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

我们都知道。

日本是一个岛国,面对中华这块大土地,他们想占为己有。

其实,这只是一个原因,最重要的是日军为何敢向中国发动战争,而为什么不向其它国家呢?中国当时的国力不强,武器落后,所以日军敢发动战争。

自新中国成立后,许许多多的科学家,杰出人物为中国作出伟大贡献,使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

现如今,中国已是世界上有名的国家,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很强。

但我们不能为我们祖国所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它是经不住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的。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当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创新,不怕困难,顽强拼搏。

把我们的中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更加昌盛,更加强大,使之屹立于世界其它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