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16届高三语文第三次市统考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江苏省2016届三模苏北四市语文小

江苏省2016届三模苏北四市语文小

5.对 右 面 这 幅 漫 画 寓 意 的 解 说 ,最 恰 当 的 一 项 是 (3 分 ) A.城 外 的 人 想 进 来 ,城 里 的 人 想 出 去 . B.拥 有 物 质 再 丰 富 ,精 神 追 求 也 不 停 步 . C.拥 有 资 源 的 多 少 并 不 重 要 ,要 懂 得 利 用 . D.生 活 工 具 的 利 用 方 式 是 多 样 的 ,不 要 僵 化 .
笑靥,敞开慈母般博大的胸怀 ④ 笼罩在湖 面 的 乳 白 色 晓 雾,如 轻 盈 飘 逸 的 绢 纱 ⑤ 初 升
的太阳透出第一道光芒 ⑥ 远处的霞光渐渐显出了青绿色
A.③ ⑥ ⑤ ① ④ ②
B.③ ④ ⑥ ② ① ⑤
C.⑥ ① ④ ⑤ ③ ②
D.⑥ ⑤ ① ④ ② ③
高 三 语 文 试 卷 (一 ) 第 1 页 (共 6 页 )
3.下 列 各 句 中 ,没 有 使 用 拟 人 手 法 的 一 项 是 (3 分 )
( )
A.绕 过 假 山 草 坪 ,范 大 昌 奔 向 两 幢 平 行 建 筑 的 新 楼 ,楼 房 在 夜 里 呈 现 出 银 灰 色 ,静 静 地 盘 踞
在雾气沼沼的地平线上.
B.每条山岭都是那么的温柔,虽 然 下 自 山 脚,上 至 岭 顶,都 长 满 了 珍 贵 的 林 木,可 是 谁 也 不 孤 峰 突 起 ,盛 气 凌 人 .
2016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一)
语 文
(满 分 160 分 ,考 试 时 间 120 分 钟 )
一 、语 言 文 字 运 用 (15 分 )
1.在 下 面 一 段 话 空 缺 处 依 次 填 入 词 语 ,最 恰 当 的 一 组 是 (3 分 )
( )
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在抱怨中 .其实生活永远是公平的,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如果

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三第三次市统考模拟语文试卷.pdf

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三第三次市统考模拟语文试卷.pdf

盐城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市统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2016.4.28 (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 (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仁川亚运会圆满谢幕中国代表团实现了金牌数奖牌数双第一的目标▲ 起富强、文明的新中国形象。

令人痛惜的是,三大球成绩糟糕虽然这▲ 到方方面面的因素,但无论如何都辜负了国家多年来▲ 的经营?A.B.?C.D.、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文学是艺术,它必须要有精神含量,要能净化心灵;优秀的文学作品除了能让人欣赏优美的文字、从故事中找到快乐之外,还能启迪、教育、引导人。

B.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记录了探索救国真理和强国之路,展示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与美好前景。

C.本来是想帮你一把的,可是没想到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真是我当初始料未及的。

D.巴基斯坦政府自从对塔利班采取强硬措施以来,包括西北边境省首府白沙瓦在内的许多城市已遭受了数十起爆炸袭击,造成逾百人死亡。

3.下列作对联上联的下联是 ()? ?A.B.?C.D..下列习作中语句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B.你的C.D.听说贵运转困难,如需指点,我将不吝赐教。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无需忧虑希望的人过了冬天会更加有朝气总有冰雪会去封锁长路虽然总有秋风会去收集落叶就让我们默默地享受甜蜜的等待吧但春天它从来没有错过向花容鸟语发出请柬A.B.C.D.、阅读 (1分)? 给 季 弟 书魏 禧辛卯月日客粤二旬。

介然不苟颇以远大相期圣人所谓“刚毅木讷”庶几近之;但刚为美德吾弟却于此成一“疏”字生一“褊”字又渐流一“傲”字。

往时我之督弟甚严近五六年见弟立志操行颇成片段。

每欲长养吾弟一段勃然挺然之气不忍过为折抑又我每有优柔姑息之病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凡细故偶失多为姑容使弟不生疑忌矢直无讳。

2016届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2016届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2016届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总分:160分时间:150分钟)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一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每一天,位于福州市中心的三坊七巷都是。

在幽深的坊间巷里,人们沉醉于“明清博物馆”雕梁画栋的精美绝伦,于这里走出了林则徐、严复、沈葆琛、林觉民、冰心等灿若繁星的风流人物……A﹒人潮如织徜徉惊叹 B﹒川流不息徘徊惊讶C﹒人潮如织徘徊惊讶 D﹒川流不息徜徉惊叹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通过人民网9月19日刊发的消息,使我们了解到在节日禁令颁布后的首个中秋仍然存在着顶风送礼的现象。

B﹒在此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励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C﹒存在多年的污染问题,是环保部门束手无策,还是当地政府部门充当违法排污者的保护伞,甚至为了追求GDP而有意放弃监管责任?D﹒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金箔,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典型代表,以其精致和神秘展示了古蜀人的智慧和魅力。

3﹒下列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李祈《琴歌》)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D﹒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白居易《望月有感》)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贾平凹的开年之作《带灯》让读者与一个怀揣理想的女性惊奇相遇。

,,,每天一睁眼就必须处理大量无从脱身的杂乱俗事,但内心却不断地向更高境界飞升,这是因为她有梦想和精神追求。

贾平凹想通过这个可爱的乡间女性,探讨当代中国人“怎样能活得尊严和自在”。

——,美好的前景迟早会变成现实。

①每天面对矛盾杂陈的基层农村②像带着一盏灯在黑夜中巡行③她以自己的青春与聪慧④只要无数人的梦想都能升腾起来⑤作品结尾处,无数萤火虫聚集发出的意象预示着梦想积聚的力量A﹒③②①④⑤ B﹒②③①⑤④ C﹒③①②⑤④ D﹒②③①④⑤5﹒《论语》中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下列句子的意思和这种态度最不相关的一项是(3分)()A﹒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盐城市高三语文三模试卷

盐城市高三语文三模试卷

盐城市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1. (16分) (2016高三上·安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用知识产权撬动知识创新滕朝阳①回溯人类文明史,专利制度促进了创新知识迅速公共化,同时也为技术和市场的结合提供了制度保证。

从专利制度诞生早于工业革命发生的时序来看,二者之间应该存在极其重要的因果关联。

时至今日,包括专利权在内的知识产权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受到法律保护。

为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将每年的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

②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

知识产权进入人们的观念,被确立为一种制度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不过是近三十年来的事。

我国已经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取得的知识产权成果也令世界刮目相看。

但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还不少,“山寨产品”还受到不少消费者认可,尊重知识、尊重创造还没有深入人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民族创新能力还没有形成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③知识创新是充满高风险、需要高投入、具有高难度的智力活动。

很多人能熟练应用旧知识,只有极少数人能在知识存量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知识,而知识创新的成果恰恰是人类福利增进和社会进步的源泉。

只有尊重、保护创造性智力成果,才能激发人们的创新热情,并为持续创新奠定基础。

相反,如果人人都可以搭便车,从事知识创新的人就无法得到足够的补偿与激励,持续创新就会丧失动力。

④漠视知识产权,就将被假冒伪劣包围,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很难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但人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

事实上,即使是权利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往往不够重视。

作家莫言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几年前一群作家跟一家网站打版权官司:“按说这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情,但是很多人说风凉话:有这么多的国家大事,你们不去关心;有这么多的弱势群体,你们不去关怀;你们这帮作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关心自己的版税,还诉诸公堂,占用媒体宝贵的版面和时间。

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精品】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青睐人情世故怃.然(fǔ)着.手成春(zhuó)B.坐镇鼎力相助供.职(gōng)落拓.不羁(tuò)C.辐射世外桃源肄.业(yì)不蔓.不枝(màn)D.凑合蛛丝蚂迹缱绻.(quǎn)少.安毋躁(shǎo)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近日,有部分专家表示,盐城的城市绿化应该在保持既有特色的同时,走出用单一树种建设林阴大道的思路。

B.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一个人都跟它脱不开关系,所以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

C.青藏铁路这条穿越世界屋脊的“雪域天路”,被人们描绘成“商贸金桥、文化通衢”,它为青藏高原架起了通往祖国各地的桥梁。

D.中国航天人把独立研发的“嫦娥六号”卫星送往太空,实现了国人的美好愿望,使中国跻身于世界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

3.(题文)下列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E.屠维岳泄露消减工钱的消息,引发了工人怠工。

吴荪蒲与他长谈,觉得他平庸、猥琐、轻蔑地说:“没本事的人,我总给他一个公道。

”最终赶走了他。

(《子夜》)A.《哈姆莱特》中,克劳迪斯曾两度采用借刀杀人的诡计企图置哈姆莱特于死地:一次想借英王之手除去心腹之患;一次是想借雷欧提斯之手谋杀哈姆莱特。

B.《飞鸟集》是一部富于哲理的英文格言诗集,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尔的笔下合二为一,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C.《风波》中,七斤愚昧麻木、驯服盲从,是当时中国农民的典型;赵太爷无政治主见,报复心重,是陈腐守旧的封建顽固派代表。

D.《边城》中,当杨马兵把大老天保在茨滩出事的消息告诉老船夫时,老船夫像被重重掴了一巴掌,不安、痛苦却又对此将信将疑。

盐城三模语文试题答案彩版(DOC)

盐城三模语文试题答案彩版(DOC)

盐城市三模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6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D)(3分)《红楼梦》的一大写作特点是描写的客观性,作者绝少站出来议论。

我们可将《红楼梦》比作一席的酒筵,酒筵摆好,厨师就不再出现,任凭你去消受。

而我们许多作家,制好一道“菜”,就在顾客面前地解说示范,真是多余。

A.琳琅满目品尝絮絮叨叨B.五光十色咀嚼絮絮叨叨C.五光十色品尝喋喋不休D.琳琅满目咀嚼喋喋不休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

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品尝:细致地辨别滋味。

咀嚼:含在嘴里细细嚼以使烂。

比喻反复体会;玩味。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罗嗦,唠叨。

喋喋不休:喋喋:形容说话多;休:停止。

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2.依次在下面三处横线上填入诗句,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B)(3分)(1)“”,抗战时期的梅兰芳生活在日寇占领的北平,面对物质上的困顿和日伪的时时骚扰,他坚决拒绝日本人所谓纯商业性质的“邀请演出”。

(2)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夫人去世后,总有人让老先生续弦,启功先生引用“”的诗句婉言谢绝,他宁肯孤独终老,也不愿续娶。

(3)词人辛弃疾从小舞枪弄棒,何尝有什么身体疾病?金瓯缺,山河碎,国家破败成了他最大的心病,“”的诗句传达出他深沉的忧伤。

A.时穷节乃见天长地久有时尽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B.时穷节乃见曾经沧海难为水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C.居高声自远天长地久有时尽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D.居高声自远曾经沧海难为水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时穷节乃见:在危难的关头,一个人的节操才能显现出来。

居高声自远:出自唐代虞世南《咏蝉》。

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

天长地久有时尽:白居易《长恨歌》最后两名中。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描写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故事,诗句由最后两名而得。

江苏省盐城市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最后一卷)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最后一卷)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2017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最后一卷)试题(本试卷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命题人:董学忠陆玉军)1.下列词语中,最能概括横线后面一段文字内容的一项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

透过许多国外专家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努力和行动得到了外部的认可和赞誉。

在新常态下,虽然也面临不少困难,但中国坚决不以邻为壑,而是采取负责任的大国态度,积极作为,断腕改革,以非凡的勇气正视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待周边国家,以“亲诚惠容”之态度,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之原则,寻找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新常态下,中国崛起的进程会继续,也会为世界和平与稳定、繁荣与发展注入越来越多的正能量。

A.脚踏实地登高望远 B.谦恭诚善恒必有果C.睦邻友好与人为善 D.与朋友交言而有信2.下面是某报记者采访杨绛先生时的对话。

根据有关内容,提问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记者:您出生于1911年,1917年即产生了新文学革命。

但您的作品,不论是四十年代写的喜剧,还是后来写的《洗澡》《干校六记》等,却没有一点通常意义上“现代文学”的气息。

请问杨先生,▲杨绛:新文学革命发生时,我年纪尚小;后来上学,使用的是政府统一颁定的文白参杂的课本,课外阅读进步的报章杂志作品,成长中很难不受新文学的影响。

不过写作纯属个人行为,作品自然反映作者各自不同的个性、情趣和风格。

我生性不喜趋时、追风,所写大都是心有所感的率性之作。

我也从未刻意回避大家所熟悉的“现代气息”,如果说我的作品中缺乏这种气息,很可能是因为我太崇尚古典的清明理性,上承传统,旁汲西洋,背负过去的包袱太重。

A.您觉得您的作品这种遗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B.您觉得您的作品和时代氛围的距离来自哪里?C.您的经历和个性对您后来的写作有怎样的影响?D.新文学革命对您的写作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初夏时节,天气渐渐暖了起来,鸟儿们鸣叫得更欢快了,晴光照水,绿蘋流转,好一派盎然生机。

江苏省盐城市【语文高考】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盐城市【语文高考】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盐城市【语文高考】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总分:16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身怀济世宏愿的汤显祖,因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由身居庙堂的仕宦沦落为游走江湖的剧优,曾经的▲之梦破灭,他只能为戏曲世界中的儿女申诉。

▲的际遇使他阅尽世事沧桑,于是他以诗以剧的艺术形式描绘出一个▲、人鬼通情的艺术世界。

A.经天纬地急转直下惊心动魄B.经国济世江河日下惊心动魄C.经天纬地江河日下勾魂摄魄D.经国济世急转直下勾魂摄魄2.对下面一段文字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有一天啊,宝宝》有谈到关于媒体的一段:“宝宝,我为什么一直对媒体很有戒心,是因为媒体老是让你以为,你听过那首歌了,但其实你没听过;老是让你以为你看过那个人了,但其实你没看过;老是让你以为你知道灾难与死亡了,但其实你不知道。

媒体好像渔网,把有生命的鱼都拦截在网子的那一边,到这一边流出来的,都只是水而已。

”A.媒体隔绝生活中的生命现象,留给我们无味的东西。

B.媒体对世界进行虚假的解读,所以我们要警惕媒体。

C.媒体宣传了这个世界的虚假,所以我们要警惕媒体。

D.媒体欺骗孩子的精神世界,影响他们精神的独立性。

3.下列对联与可使用场所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三代鼎彝昭日月一堂图画灿云霞②龙蛇蜿蜒归梨枣鸟兽飞腾入简笺③有迹可寻模传墨本无体不备意在笔先④白首壮心写大海青春浩气画高山A.①古董行②刻印社③碑帖馆④书画社B.①古董行②书画社③刻印社④碑帖馆C.①碑帖馆②刻印社③古董行④书画社D.①碑帖馆②书画社③刻印社④古董行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汉代陶塑在艺术风格上没有直接继承秦代的具象写实,汉兵马俑较之秦兵马俑,在形式处理上“取大势去繁缛”,不造作不雕饰,▲。

这种风格的形成,不是因为汉代生产技术的落后,而是因为受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自然审美观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届高三第三次市统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16/5/25(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 (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仁川亚运会圆满谢幕,中国代表团实现了金牌数、奖牌数“双第一”的目标,▲起富强、文明的新中国形象。

令人痛惜的是,三大球成绩糟糕。

虽然这▲到方方面面的因素,但无论如何都辜负了国家多年来▲的经营。

A.树立涉及呕心沥血 B.竖立关涉处心积虑C.树立关涉呕心沥血 D.竖立涉及处心积虑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文学是艺术,它必须要有精神含量,要能净化心灵;优秀的文学作品除了能让人欣赏优美的文字、从故事中找到快乐之外,还能启迪、教育、引导人。

B.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记录了探索救国真理和强国之路,展示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与美好前景。

C.本来是想帮你一把的,可是没想到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真是我当初始料未及的。

D.巴基斯坦政府自从对塔利班采取强硬措施以来,包括西北边境省首府白沙瓦在内的许多城市已遭受了数十起爆炸袭击,造成逾百人死亡。

3.下列可作对联上联“万象更新新世纪”的下联是 ( )A.燕子翻飞一世春 B.五羊献瑞瑞门庭C.五羊献瑞报佳音 D.百鸟鸣春春盈门4.下列学生习作中语句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王教授寄来的拙作已经收到,真是精妙绝伦!B.你的大恩大德,我无以言表。

他日定到贵府,当面致谢。

C.你寄来的使用说明书,我有几个地方不大明白,特去信垂询。

D.听说贵公司运转困难,如需指点,我将不吝赐教。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无需忧虑,因为!希望所有的人过了冬天,会更加有朝气。

①总有冰雪会去封锁长路②虽然总有秋风会去收集落叶③就让我们默默地享受甜蜜的等待吧④但春天它从来没有错过向花容鸟语发出请柬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二、文言文阅读 (18分)给季弟书魏禧辛卯月日,客粤二旬。

每念吾弟介.然不苟,颇以.远大相期,圣人所谓“刚毅木讷”,庶几近之;但刚为美德,吾弟却于此成一“疏”字,生一“褊”字,又渐流一“傲”字。

往时我之.督弟甚严,近五六年,见弟立志操行,颇成片段。

每欲长养吾弟一段勃然挺然之气,不忍过为折抑,又我每有优柔姑息之病,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凡细故偶失,多为姑容,使弟不生疑忌,矢直无讳。

坐.此两者,故今之督弟甚宽。

然我此等即是姑息,欲归为.弟畅言。

弟与人执事,亦颇竭忠,每乏周详之虑;临事时患难险阻都所不避,而不能为先事之计,以为大节无损。

诸细行杂务,不留心无大害,然因此失事误人,因以失己者多有之。

此则所谓疏也。

疾恶如仇,辄形辞色;亲友有过,谏而不听,遂薄.其人;人轻己者,拂然去之;行有纤毫不遂其志,则抑郁愤闷不能终朝。

此诚褊衷,不可不化。

其人庸流也,则以庸流轻之;其人下流也,则以下流绝之;岸然之气,不肯稍为人屈。

遂因而不屑一世,凌铄侪辈。

长此不惩,矜己傲物,驯致大弊。

夫疏则败事,褊则邻于刻薄,傲则绝物而终为物绝:三者皆刚德之害。

然皆自刚出之,倘能增美去害,则于古今人中当自造一诣矣。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先儒以为“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吾弟之事父兄多恭谨,然婉容愉色抑何少也!岂其.无乐爱耶?盖无学问以化其刚,岸然之气,欲下之而不能下也。

弟行勉之矣!选自《魏叔子文集》)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每念吾弟介.然不苟介:耿直B. 坐.此两者,故今之督弟甚宽坐:因为C. 谏而不听,遂薄.其人薄:接近D. 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婉:和顺7. 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颇以.远大相期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B. 往时我之.督弟甚严句读之.不知C. 欲归为.弟畅言不足为.外人道也D. 岂其.无乐爱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 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

(4分)(2) 长此不惩,矜己傲物,驯致大弊。

(4分)9. 在给弟弟的这封信中,作者认为与人相处应遵循哪几条准则?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4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醉落魄•离京口作苏轼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

孤城回望苍烟合。

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

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1、请概述词人的情感发展过程。

(3分)2、有人说这首词的上片可以“朦胧”一词概括,请从景和情两个角度加以赏析。

(3分)3、酒醒后的情景,柳永的《雨霖铃》也描写过,试比较这首词的不同之处。

(5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2)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3) _______________,化为狼与豺。

(李白《蜀道难》)(4) 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5)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6) 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7) 文章合为时而著,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与元九书》)(8) 世事洞明皆学问,__________________。

(曹雪芹《红楼梦》)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车窗外周国平①小时候喜欢乘车,尤其是火车,占据一个靠窗的位置,扒在窗户旁看窗外的风景。

这爱好至今未变。

②列车飞驰,窗外无物长驻,风景永远新鲜。

③其实,窗外掠过什么风景,这并不重要。

我喜欢的是那种流动的感觉。

景物是流动的,思绪也是流动的,两者融为一片,仿佛置身于流畅的梦境。

④当我望着窗外掠过的景物出神时,我的心灵的窗户也洞开了。

许多似乎早已遗忘的往事,得而复失的感受,无暇顾及的思想,这时都不召自来,如同窗外的景物一样在心灵的窗户前掠过。

于是我发现,平时我忙于种种所谓必要的工作,使得我的心灵的窗户有太多的时间是关闭着的,我的心灵的世界里还有太多的风景未被鉴赏。

而此刻,这些平时遭到忽略的心灵景观在打开了的窗户前源源不断地闪现了。

⑤所以,我从来不觉得长途旅行无聊,或者毋宁说,我有点喜欢这一种无聊。

在长途车上,我不感到必须有一个伴让我闲聊,或者必须有一种娱乐让我消遣。

我甚至舍不得把时间花在读一本好书上,因为书什么时候都能读,白日梦却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⑥就因为贪图车窗前的这一份享受,凡出门旅行,我宁愿坐火车,不愿乘飞机。

飞机太快地把我送到了目的地,使我来不及寂寞,因而来不及触发那种出神遐想的心境,我会因此感到像是未曾旅行一样。

航行江海,我也宁愿搭乘普通轮船,久久站在甲板上,看波涛万古流涌,而不喜欢坐封闭型的豪华快艇。

有一回,从上海到南通,我不幸误乘这种快艇,当别人心满意足地靠在舒适的软椅上看彩色录像时,我痛苦地盯着舱壁上那一个个窄小的密封窗口,真觉得自己仿佛遭到了囚禁。

⑦我明白,这些仅是我的个人癖性,或许还是过了时的癖性。

现代人出门旅行讲究效率和舒适,最好能快速到把旅程缩减为零,舒适到如同住在自己家里。

令我不解的是,既然如此,又何必出门旅行呢?如果把人生譬作长途旅行,那么,现代人搭乘的这趟列车就好像是由工作车厢和娱乐车厢组成的,而他们的惯常生活方式就是在工作车厢里拼命干活和挣钱,然后又在娱乐车厢里拼命享受和把钱花掉,如此交替往复,再没有工夫和心思看一眼车窗外的风景了。

⑧光阴蹉跎,世界喧嚣,我自己要警惕,在人生旅途上保持一份童趣和闲心是不容易的。

如果哪一天我只是埋头于人生中的种种事务,不再有兴致扒在车窗旁看沿途的风光,倾听内心的音乐,那时候我就真正老了俗了,那样便辜负了人生这一趟美好的旅行。

12.文章第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13.第五段里的“白日梦”在文中有何内涵?(4分)14.文章标题为“车窗外”,主要写乘车的爱好,但为何在第六段写航行江海之事?(4分)15.有人说周国平的作品是哲学家的思和艺术家的看,请从“哲学家的思和艺术家的看”两个角度探究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毁誉季羡林①好誉而恶毁,人之常情,无可非议。

②古代豁达之人倡导把毁誉置之度外。

我则另持异说,我主张把毁誉置之度内。

置之度外,可能表示一个人心胸开阔,但是,我有点担心,这有可能表示一个人的糊涂。

③我主张对毁誉要加以细致的分析。

首先要分清谁毁你、谁誉你、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由于什么原因。

这些情况弄不清楚,只谈毁誉,至少是有点模糊。

④我记得在什么笔记上读到过一个故事。

一个人最心爱的人,只有一只眼。

于是他就觉得天下人(一只眼者除外)都多长了一只眼。

这样的毁誉能靠得住吗?⑤还有我们常常讲什么“党同伐异”,又讲什么“臭味相投”等等。

这样的毁誉能相信吗?⑥孔门贤人子路“闻过则喜”,古今传为美谈。

我根本做不到,而且也不想做到,因为我要分析。

是谁说的?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因为什么而说的?分析完了以后,再定“则喜”还是“则怒”。

喜,我不会过头;怒,我也不会火冒十丈,怒发冲冠。

孔子说:“野哉,由也!”大概子路是一个粗线条的人物,心里没有像我上面说的那些弯弯绕。

⑦我自己有一个颇为不寻常的经验。

我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有某一位学者,过去对于他的存在,我一点都不知道,然而,他却同我结了怨。

因为,我现在所占有的位置,他认为本来是应该属于他的。

因此,他勃然对我心怀不满。

我被蒙在鼓里,很久很久,最后才有人透了点风给我。

我不知道,天下竟有这种事,只能一笑置之。

不这样又能怎样呢?我想向他道歉,挖空心思,也找不出丝毫理由。

⑧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由于各人禀赋、生活环境等不同,各人的人生观、世界观等等,都不会一样。

比如吃饭,有人爱吃辣,有人爱吃咸,如此等等。

又比如穿衣,有人爱红,有人爱绿,如此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各人自是其是,而不必非人之非。

俗语说:“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这话本来有点贬义,我们可以正用。

每个人都会有友,也会有“非友”,我不用“敌”这个词儿,以免误会。

友,难免有誉;非友,难免有毁。

碰到这种情况,最好抱上面所说的分析的态度,切不要笼而统之,一锅糊涂粥。

(选自季羡林著《谈人生》,有删减) 16.请简要说明第二段中“置之度内”的含义。

(6分)17.第七段中,对于某学者的结怨,作者是“一笑置之”,这与作者在本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矛盾吗?请简要说明。

(6分)18.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