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O2015年2月食品价格指数持续下滑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解决途径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解决途径[键入文档标题]Administrator2016/12/28指导老师:赵筱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大课题。
我国粮食产量在一系列惠农政策鼓励下持续增长,但由于粮食作为农产品本身具有弱质性,因此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是一个战略时间长、涉及诸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复杂体系。
在目前国际经济一体化、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形势下,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粮食产量实现“十一年增”后,仍然需要“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
在此背景下对粮食安全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国内国际,资源环境,政治政策等多个角度出发,阐述了粮食安全的定义,我国现阶段粮食安全现状及隐患,分析了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途径。
概述粮食安全是关系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焦点问题。
世界粮食安全的起因始于1972~1974年爆发的世界性粮食危机。
全球粮食安全危机高级别工作组2009年1月底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议之际,潘基文秘书长及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联合发表文章指出,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全球意义,要实现粮食安全,必须确保最贫困的人口有饭可吃,也必须致力于改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支持农业生产和贸易。
2009年7月10日在意大利闭幕的G8峰会所通过的《拉奎拉粮食问题共同声明》再一次在全球拉响了粮食安全的警报。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粮食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点。
目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实现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国际粮食形势的复杂化,使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国的粮食安全增添了新风险,调控国内粮食市场的难度加大,实现粮食生产和供求平衡的形势更严峻了。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分析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什么是粮食安全1.1 国际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提出世界粮食安全系数为17%~18%(安全临界点),但这一指标已不能全面反映人类粮食消费、居民营养与健康以及粮食安全的实际状况。
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及生物解决方案

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及生物解决方案徐东路;宋贤良【摘要】综述了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及关注丙烯酰胺的重要性,提出了降低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方法,认为生物酶法是降低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有效方法.通过在加工过程中添加天冬酰胺酶,可将天冬酰胺转化为天冬氨酸,能从根源上抑制丙烯酰胺的形成.【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0(036)012【总页数】4页(P152-155)【关键词】食品;丙烯酰胺;生物解决方案;天冬酰胺酶【作者】徐东路;宋贤良【作者单位】诺维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100085;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2【正文语种】中文自2002年4月,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NFA)与Stockholm大学在多种高温烹饪的食品中发现了丙烯酰胺(acrylamide)后,挪威、英国、瑞士和美国等国家也相继报道了类似结果。
经研究证实,以马铃薯和谷类等食品原料为主要成分的食品在烹调过程中,其中的还原糖和天冬酰胺会发生反应,产生一种可疑的致癌物,即丙烯酰胺。
140~180℃为其生成的最佳温度,当加工温度较低时生成丙烯酰胺的量相当低。
烘烤、油炸食品在最后阶段水分减少,表面温度升高后,其丙烯酰胺形成量更高。
那么,食品中存在丙烯酰胺含量有多少,对人体有何危害,应如何控制食品加工过程中丙烯酰胺的生成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与加工烹调方式、温度、时间、水分等因素密切相关。
不同食品加工方式和条件不同,其形成丙烯酰胺的量有很大不同,即使不同批次生产出的相同食品,其丙烯酰胺含量也有很大差异。
在JECFA 64次会议上,从瑞典、挪威、英国、瑞士和美国等24个国家获得的2002~2004年间不同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检测数据见表1。
从表1可看出,丙烯酰胺含量较高的3类食品是:高温加工的土豆制品(包括薯片、薯条等),平均含量为477μg/kg,最高含量为5 312μg/kg;咖啡及其类似制品,平均含量为509μg/kg,最高含量为7 300μg/kg;早餐谷物类食品,平均含量为343μg/kg,最高含量为7 834μg/kg;其他种类食品的丙烯酰胺含量基本在l00μg/kg以下。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 储备与食品安全课时练习-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1.近年来,生物技术在农业栽培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许多环节的有效性和实用价值凸显。
如杂交育种技术可以有效增强农作物优良性状;生物农药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保护周围环境。
这表明生物技术()A.已经取代其他农业技术B.能有效的保障食品安全C.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D.是农业增产的决定因素2.20世纪90年代初,中共中央明确把粮食定位为“基础中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人民和国家安危”的战略性商品。
之后,保障粮食安全被确定为国家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这表明()A.中国人口多的特殊国情B.西方国家对华粮食封锁C.国家主体作用得到强化D.工业建设急需大量粮食3.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连年丰收,但是却出现大量粮食无库可存、露天堆放,损耗率高的状况。
为此,我国启用()A.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B.国家储备粮粮仓C.机械通风储粮技术D.冷链物流技术4.“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他”的主要贡献是()A.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和国家粮食安全B.运用高科技手段最早进行杂交水稻研究C.推动了世界和平稳定和农业科技的进步D.为解决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杰出的贡献5.湖南省新化县近几年来努力构建以茶叶、黄精为重点的特色农业产业,构建“县+镇+村”上下联动的发展体系。
河北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也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由此可知,这些地区()A.食品供应得到有效保障B.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C.着力扩大农业生产规模D.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6.2021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3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全球粮食价格指数升至127.1点,为2011年9月来的最高水平。
FAO表示,受到供给中断与需求强劲的双重因素的推升,糖、植物油及谷物的价格在5月创下最大涨幅。
以上信息主要说明()A.新冠疫情致粮食需求剧增B.世界粮食生产问题严重C.各国人民的温饱无法保障D.维护粮食安全任重道远7.曾经被农民欢呼为“神药”的DDT等合成农药,不但有高效的杀灭农业害虫的作用,也把对人类有利的、害虫的天敌一扫而光。
FAO最新发布全球水产品价格指数

进行 了修订和补充 , 希望通过不断完善各项防范
措施 进一 步 阻 断 I U U 渔 业 产 品 进 入 国 际 市 场 的
通道 。
二是 完善 可持 续水 产 品认 证 。 近年 来 , 水 产 品 国际 贸易 中对 交 易 品种 的监
管 已经从 过 去 的 主要 注重 食 品 安 全 和 产 品 质 量
续水 产 品认 证 等社 会 问题 成 为 当年 的焦 点 , 业内
对 于水产 品 的产 地 和来 源 的合 法 性 和可 追 溯 性
越来 越重 视 。
个 是全球 水产 品价格 指 数 , 该 指数 较 为 直 观 地
反 映出全球 的捕 捞 水产 品 、 养 殖 水产 品 以及 各类 水产 品 的短 期价 格 走势 和 价 格 波 动情 况 ( 图1 ) ; 另一 个是 全球水 产 品 年度 平 均价 格 指 数 , 主 要 用 于判 断全 球 水 产 品 的 总体 市 场 价 格 和 长期 走 势
扩展 至水 产 品 的整 个 生 产过 程 是 否符 合 渔 业 可
持续 发展 的理 念 和原 则 , 各 国 的水 产 品 国 际贸 易
图2 1 9 9 0— 2 0 1 4年 F A O 水 产 品 年 度 平 均 价 格 指 数
监 管机 构和生 产 企业 更 加 注重 产 品 的产 地 、 生 产
( F A O F o o d O u t l o o k ) 定期 发 布 。
与其它食品类商品相 比, 水产 品贸易 中的国 际贸易 比例 较高 , 或 者说 水 产 品 的 国际 贸 易度 比 较 高 。因此 , 以水产 品 国际 贸易 市 场 价 格 为基 础
制定的 F A O全 球 水产 品价 格 指 数基 本 上 可 以反 映 出全 球 水 产 品 的 市 场 价 格 与 市 场 走 势 , 同时 , 这 一指数 也 可 以用 来 衡 量 大 量 没 有 进 入 贸 易 领
2023年营养指导员考试真题(80题)

2023年营养指导员考试真题1.营养素安全摄入范围位于()A.平均需要量与适宜摄入量之间B.平均需要量与推荐摄入量之间C.推荐摄入量与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之间D.推荐摄入量与适宜摄入量之间E.平均需要量与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之间2.谷类蛋白质中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A.赖氨酸B.精氨酸C.苯丙氨酸D.色氨酸E.蛋氨酸3.一般要求动物性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应占膳食蛋白质总量的()A.10%~20%B.20%~40%C.30%~50%D.40%~60%E.50%4.植物蛋白中的优质来源是()A.蔬菜B.水果C.谷类D.薯类E.豆类5.评价儿童钙水平的常用指标是()A.骨矿物质含量B.骨矿物质密度C.血清离子钙浓度D.血清总钙12:29:19E.钙平衡6.禽肉矿物质含量丰富,其中铁的主要存在形式()A.铁蛋白B.含铁血黄素C.血红素铁D.血清铁E.非血红素铁7.碘主要参与()激素的合成A.雌激素B.雄激素C.神经垂体激素D.甲状腺激素E.肾上腺皮质激素8.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A.维生素AB.维生素CC.维生素DD.维生素EE.维生素K9.血液凝固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AB.维生素CC.维生素DD.维生素EE.维生素K10.在体内经还原起着一碳单位传递体作用是()A.维生素AB.维生素DC.叶酸D.烟酸E.维生素K11.与食物营养价值无关的是()A.所含营养素的种类B.所含营养素的数量C.食物的大小D.所含营养素间的相互比例E.消化、吸收和利用率12.关于营养质量指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某营养素密度与能量密度的比值B.是常用的评价食物营养价值的指标,在营养素密度的基础上提出C.INQ<1的食物,提供营养素的能力小于提供能量的能力D.INQ>1的食物会发生该营养素不足或能量过剩E.INQ=1表示某食物提供营养素的能力和提供能最能力相当13.下列不属于大豆抗营养因子的是()A.蛋白酶抑制剂B.大豆卵磷酯C.植物红细胞凝血素D.多酚化合物E.肠胃胀气因子14.发酵豆制品,经过发酵后,大豆中易引起胀气的成分被分解,此成分为()A.大豆异黄酮B.大豆皂苷C.棉子糖和水苏糖D.植物红细胞凝血素E.大豆卵磷酯15.不属于抗营养因子的是()A.植酸B.草酸C.植物红细胞凝血素D.大豆低聚糖E.蛋白酶抑制剂16.营养调查的内容不包括()A.膳食调查B.实验室生化检查C.体格检查D.营养缺乏病临床检查E.食物成分和营养数据库的变化17.营养调查的样本单位常用()A.个人B.家庭C.社区D.学校E.工厂18.反映长期饮食行为,并可以作为研究膳食模式与慢性病关系的膳食调查方法是()A.称重法B.记帐法C.24小时回顾法D.食物频率法E.化学分析法19.小美,营养指导员,到幼儿园调查,三餐供能比各占1/3,早餐、午餐、晚餐分别20名、30名和25名小朋友就餐,其总人日数为()A.20人日B.25人日C.30人日D.50人日E.75人日20.某奶粉每100克的蛋白质含量为50克,液体奶的蛋白质含量平均为3%,则20克该粉折合为液体奶为()A.100克B.233克C.250克D.300克E.333克21.从塔尖开始,下列不属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三层的食物是()A.畜禽肉B.鱼虾类C.奶类D.蛋类E.贝类22.以下对于判断超重和肥胖非重要的指标是()A.体质指数B.身高C.臀围D.D.头围E.E.胸围23.膳食结构分析中,平衡膳食模式各类食物的参考摄入量的设计根据是()A.能量需要量B.蛋白质需要C.脂肪需要量D.碳水化合物需要量E.饮水需要量24.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分为()A.四层B.五层C.六层D.七层E.九层25.孕前期妇女缺()易导致流产、孕期母体体重增长不足以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A.铁B.钙C.锌D.碘E.维生素C26、妊娠期营养不良会对胎儿健康产生不良反映,不包括()A.生长发育迟缓B.先天性畸形C.干眼症D.低出生体重儿E.脑发育受损27.不属于乳母的特殊膳食指南内容的是()A.保证供给充足的能量B.增加鱼、肉、蛋、奶、海产品的摄入C.控制钙的摄入量.重视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E.食物多样不过量28.婴儿应添加含铁辅食的时间为()A.生后即添加C.生后2个月B.生后2周D.生后6个月E.生后8个月29.不属于食谱的评价内容()A.三大营养素供能比评价B.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量评价C.三餐能量摄入分配评价D.食品成本评价E.食物种类多样化评价30.小春一天摄入的蛋白质为50克,脂肪为70克,碳水化合物为230克,请你帮小春算一算,小春一天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为()A.11.4%,36.0%,52.6%B.11.4%,35.0%,53.6%C.11.0%,36.0%,53.0%D.11.0%,37.0%,53.0%E.11.0%,35.0%,54.0%31.学龄儿童营养餐应按()个年龄段供应A.2B.4C.6D.7E.932.维生素A过量摄入会导致()A.干眼病B.毛囊角化C.血红蛋白合成障碍铁E.生长发育迟缓D.头痛、呕吐、嗜睡33.维生素B1缺乏的主要临床表现()A.脚气病B.干眼症C.肌无力D.口角炎E.癫皮病34.妊娠期间缺乏导致胎儿发生神经管畸形的营养素是()A.维生素B6B.叶酸C.碘D.维生素E.维生素A35.大壮,男,35岁,身高175cm,体重85kg,BMI为27.8kg/m2,诊断为2型糖尿病,目前血糖控制不佳,针对其营养问题制定食谱,下列不正确的是()A.注意主食与副食、杂粮与精粮、荤与素的平衡B.三大产能营养素之间的比例为蛋白质占20%~30%,脂肪占10%~15%,碳水化合物占55%~65%。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真题汇编含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1.2015年全年,我国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低迷,同比上涨1.4%,创6年新低,存在通货紧缩风险。
对通货紧缩可能带来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社会总需求提高,经济过热B.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C.企业产品积压,利润下降D.投资收益提升,投资热情提高2.下列对纸币的认识正确的是()A.纸币在流通中替代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B.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可随意决定发行数量C.纸币发行量过少会引起物价上涨D.制造假币犯法,使用假币不受法律制裁3.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持续全面下跌的经济现象。
防止通货紧缩是社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保证。
下列选项的序号从图中的M开始,按所示方向,正确地反映了通货紧缩所产生的连锁反应顺序的是()①社会投资减少②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③社会失业率上升④经济衰退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④②③①4.之所以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是因为两者都()①导致物价上涨,纸币贬值②导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就业压力增大③导致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④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5.2017年,我国将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这意味着货币供应既不会大开闸门放水,也不会紧缩以致闹“钱荒”。
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A.可以避免通货膨胀的出现B.是货币流通规律的客观要求C.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利润D.有利于增加储户的收益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都是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它们的共同点是()A.都形成买方市场 B.都形成卖方市场C.解决的问题都是扩大内需 D.都会影响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7.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6年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该政策是政府()①运用财政政策的表现②运用货币政策的表现③运用经济手段的表现④实施经济战略的表现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8.某国去年商品价格总额为100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0万亿元。
第五节粮食危机

第五节:粮食危机及其应对粮食安全(food security)的确保便是粮食危机(food crisis)的化解,为此,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粮食安全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与石油价格的上涨,粮食价格也随之上涨,粮食危机业已成为各国所面临的和必须严肃应对的又一非传统安全威胁。
一、粮食危机的特征及其威胁(一)世界粮食危机的特征及其威胁1、世界粮食危机的特征1972-1974年间爆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危机。
20世纪70年代初,连续几年的恶劣天气导致全球谷物歉收,主要粮食生产和出口国的粮食产量同时下降;而与此同时,苏联改变了过支国内谷物歉收时就屠宰牲畜的做法,出人意料地进入了国际谷物市场,大量购买粮食。
由此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30年来最为严重的粮食危机。
在1971/1972-1973/1974粮食年度间,世界粮食库存锐减,粮食安全储备系数由18%下降到14%,粮食价格上涨了2倍。
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在粮食储备增加、粮食产量上升的同时却依然存在着饥饿。
于是在重视粮食生产和供给的同时,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们都有能力获得粮食被视为化解粮食危机的重要指标。
1985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又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协约》,强调各国政府负有确保本国人民粮食安全的基本责任。
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对粮食安全作了更为详尽的解释:只有当所有人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2008年随着油价的上升,世界粮食的价格也在飚升。
同时,全球气候变暖和天气干旱,导致粮食持续减产,千百万人面临饥饿威胁。
根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Maly Caballero-Anthony的研究,亚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中,粮食支出占居贫困人们收入的80%。
联合国粮农组织国家规划框架-FAO

联合国粮农组织国家规划框架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声明---中国农业部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国家规划框架(2012-2015)》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中国政府共同编制的合作框架。
《国家规划框架(2012-2015)》文件描述了未来五年中国政府(由农业部代表)与FAO之间的战略合作领域。
《国家规划框架(2012-2015)》是在经过与大量利益相关者广泛讨论磋商后的结果,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联合国在华机构、在华的中国发展伙伴、粮农组织在罗马总部和曼谷区域代表处的技术部门。
本框架签署双方对在框架制定过程中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的各个部门和个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国家规划框架(2012-2015)》提出了粮农组织将要帮助中国的一些重点领域与相关活动,以协助中国实现其国家政策目标,包括农业、林业、渔业、农村脱贫、食品安全与质量、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
《国家规划框架(2012-2015)》与中国“十二五”规划、《中国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以及粮农组织中国《国家中期优先重点框架(2009-2013)》进行了衔接,同时也与《联合国对华发展援助计划(2011-2015)》、千年发展目标,以及与粮农组织全球战略目标(具体体现在联农组织战略框架、2010-2015年中期规划、2010-2011年工作计划和预算)保持了一致。
在《国家规划框架(2012-2015)》中,粮农组织对中国政府、公民社会和广大民众所给予的帮助,包括项目进展、资金承诺兑现,都可以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
《国家规划框架(2012-2015)》提倡结果导向的管理模式,该模式清楚地阐明了FAO对受援国各项干预活动的战略领域、结果、产出和测度指标。
该框架凸显了粮农组织作为联合国在农业与农村发展领域的主导国际机构的地位.同时,也致力于在联合国系统内提高粮农组织工作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国家规划框架(2012-2015)》描绘了在未来五年FAO如何与中国政府合作的一个简单而又明确的蓝图,可以指导资源筹集并成功推动相关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粮食计划署召开弹性政策和南南合作及三方合作非正式磋商
2015年4月8日,世界粮食计划署(W F P)在其总部召开弹性政策非正式磋商(I n f o r m a lC o n s u l-t a t i o no n t h eR e s i l i e n c eP o l i c y)和南南合作及三方合作第二次非正式磋商(S e c o n d I n f o r m a lC o n s u l t a-t i o no n t h eS o u t h-S o u t ha n dT r i a n g u l a rC o o p e r a t i o n P o l i c y)㊂会议听取了W F P政策创新司S t a n l a k e S a m k a n g e对W F P弹性政策的有关介绍和在南南合作框架下的相关政策㊁国家和地区间的可持续发展及能力建设等的相关说明,并就包括三方合作在内的有关合作背景㊁合作方式㊁达成目标等议题进行了进一步说明㊂各成员对W F P弹性政策的适用性㊁可评估性和发展中国家在南南合作中的经验共享以及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合作等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㊂
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W F P组
F A O召开 战略目标 宣介会
2015年3月23~27日,F A O在其理事会第151届会议期间,利用间隙,举办展览并组织了系列边会,向与会代表介绍其5大战略目标,即帮助人们消除饥饿㊁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提高农业㊁林业㊁渔业生产率和可持续性,减少农村贫困,推动建设包容㊁有效的农业和粮食系统,增强生计抵御威胁和危机的能力㊂
每场边会均以一个战略目标为主题,F A O相关部门的领导出席并主持边会,向与会代表介绍战略目标的详细内容,并邀请有关成员代表,以案例形式介绍F A O战略目标框架所取得的成绩㊂会议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每场边会均座无虚席,代表们就相关议题积极提问,气氛热烈,会议取得了预期效果㊂
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F A O组
F A O2015年2月食品价格指数持续下滑
据F A O最新公布,2015年2月F A O食品价格指数持续下滑,平均为179.4点,较2015年1月(181.2点)下降了1.8个点,减少1.0%,比2014年同期(208.6点)下降29.2个点,减少14%,降至2010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㊂主要是由于全球谷物库存充足㊁2015年产量前景乐观,以及多种货币兑美元疲软等原因造成㊂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F A O组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召开第114届执行董事会
2015年4月22~23日,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 F-A D)召开第114届执行董事会㊂会议重点审议了I F-A D赠款政策㊁I F A D与脆弱及受冲突影响国家合作情况评估报告㊁I F A D借款融资政策框架以及2014年度综合财务报告;审议通过了萨尔瓦多㊁斯里兰卡两个国别战略规划(C O S O P),尼日尔㊁肯尼亚㊁印度㊁
902
WorldAgriculture2015郾6(总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