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中国军人

合集下载

写给林则徐的一封信400字

写给林则徐的一封信400字

写给林则徐的一封信400字
“十万青年军,一寸山河一寸血”!壮哉中国军人,壮哉中国远征军!
虽然岁月流逝,虽然战争的硝烟也已渐渐消散,然而当年你们在青天白日滿地红的旗帜领导下,雄赳赳,气昂昂地踏出国门,来到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和日军勇敢地展开战斗。

你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和辉煌的一页!
前那几天,我看了《林则徐虎门销烟》一书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19世纪初,英国不断向我国偷运鸦片,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和人民的健康。

1838年年底,道光皇帝派您去广东禁烟。

1839年3月,当您到广州后,一面加紧整顿防海,一面限令外国烟商马上交出鸦片,不然就处死刑。

他还在虎门进行了有名的“虎门销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是,就在这大快人心的时时候,腐败无能的道观皇帝听信
了奸臣们的谗言,把你撤职,流放到了边疆。

对您的遭遇我深感不平,又为中国有这么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而感到气愤。

我十分崇拜你那高昂的爱国精神,还有他那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精神。

我为祖国有这么一个爱国志士而感到自豪。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了。

清政府妥协投降,与英国主义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从此,伟大而神圣的祖国只能远远地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我们正生活在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改革开放后,我们的国家更强大,我们的生活更加富裕”。

我希望祖国将你及远征军的英名永载史册,流芳千古!
祝愿
您林则徐的名字流芳千古,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美好!。

希望之色——绿色

希望之色——绿色

作者: 无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创造
页码: 30-37页
主题词: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解放军报》 中国军人 评论文章 和平环境 拼命精神 战争年代青年官兵
摘要:《解放军报》发表评论文章:壮哉,中国军人!光辉的军史,是由座座英雄的雕像构成;漫漫征程,是由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铺就。

曾有人发出过这样的疑问:经历了长时间和平环境的中国军人,还能否保持战争年代那么一股拼命精神、英雄气概?80后、90后一代青年官兵,还能否经受得住艰难困苦的严峻考验?。

中国军人七律

中国军人七律

中国军人七律中国军人,英勇无畏,忠诚保家卫国。

铁血柔情,坚守岗位,誓死捍卫国家安宁。

身披戎装,肩负使命,守护祖国边疆。

无论风雨,无论艰险,誓将敌人击败。

他们是祖国的钢铁长城,守护着国土的边疆。

他们是人民的子弟兵,保卫着人民的安宁。

他们是英雄的化身,无畏无惧,勇往直前。

他们是军人的楷模,忠诚无私,无私无畏。

他们用热血铸就了辉煌的战绩,用生命守护了和平的天空。

他们用坚定的信念,守护了国家的尊严和荣誉。

他们用无私的奉献,守护了人民的安全和幸福。

他们用铁血的拳头,守护了祖国的繁荣和发展。

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无论敌人如何凶狠。

他们在训练场上磨砺意志,无论困难如何险恶。

他们在生活中坚守纪律,无论诱惑如何诱人。

他们在军营里团结一心,无论困境如何严峻。

他们是祖国的脊梁,是人民的希望。

他们是军队的骄傲,是国家的力量。

他们是英雄的代表,是民族的骄傲。

他们是军人的楷模,是社会的榜样。

他们用忠诚守护着国家的安全,用勇敢捍卫着人民的利益。

他们用智慧战胜了敌人,用勇气征服了困难。

他们用奉献谱写了辉煌的篇章,用牺牲换来了和平的岁月。

中国军人,你们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英雄。

你们用坚定的信念,守护了我们的家园。

你们用无私的奉献,守护了我们的幸福。

你们用铁血的拳头,守护了我们的明天。

让我们向中国军人致敬,向他们表达我们的敬意。

让我们铭记他们的付出,感恩他们的奉献。

让我们与他们一起,为祖国的繁荣而努力。

让我们与他们一起,为和平的未来而奋斗。

中国军人,你们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英雄。

愿你们永远健康,永远平安,永远强大!。

壮哉,军人的回答演讲稿

壮哉,军人的回答演讲稿

壮哉,军人的回答演讲稿开场白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好!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代表所有的军人,回答大家的问题和疑惑。

军人是祖国的脊梁,是强国之基。

在神圣的使命感推动下,我们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勇往直前。

今天,我想借此机会,向您介绍一下我们军人的使命和担当。

使命和担当“人民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是保卫祖国的坚强柱石。

”这是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我们军人从入伍的那一天起,就立下了誓言,誓要将生命铸就成祖国和人民的坚强保障。

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们时刻准备着为民族利益牺牲。

无论是涉海防、边境防、反恐维稳、抗洪救灾、维护和平,我们都坚守在这片土地上,舍生忘死地保卫这片社会主义的热土。

近些年来,我们军人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形式的威胁,海洋权益被侵犯、边境受到破坏,反恐维稳是严峻的挑战,灾难的破坏力量不断上升。

无论是哪种情况,无论我们面对怎样的困难,我们都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始终坚持不懈地冲锋在前,为保卫祖国而奋战。

勇气据说,英雄都有太阳般的勇气,在黑暗里燃烧。

我们的军人同样也是如此。

面对强敌,我们不畏惧,反而更加勇敢地去面对。

当危机到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并以正确的方式进行战斗。

正是我们这些“太阳般”的勇气,让我们永远坚持到底,在每场战争和任务中坚守到最后。

忠诚军人要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以使命为导向,时刻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口号。

为了使国家和人民得到最好的保障,我们军人要能够发扬自己的忠诚精神,以实际的行动来回报人民。

回答一组问题在众多的问题中,我从中选择了几个典型代表来进行回答,希望能够更好地向大家传递我们军人的忠诚,担当和信仰。

问题一:你们为什么要参军?军人入伍的初衷是出于热爱祖国、有志建功的想法,以军人身份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人民军队的一员,我们不仅要保卫祖国,还要向全社会传递出能爱祖国、爱家庭、爱人民的正能量,用实际行动践行军人职责,维护祖国的安全和稳定。

我们为的不仅仅是国家的荣誉,更是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幸福而战斗的。

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稿精选:沿着价值观的路,登上理想信念的高峰(军人)

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稿精选:沿着价值观的路,登上理想信念的高峰(军人)

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稿精选:沿着价值观的路,登上理想信念的高峰(军人)尊敬的领导,亲爱的战友们,我叫XX,是XX连的一名战士。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沿着价值观的路,登上理想信念的高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好一首壮怀激烈的秦风!二千多年的金戈铁马、马鸣风萧在我们的耳旁激荡,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是从刀光剑影之中走过来的,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中正是有了无数壮士的慷慨赴死,成就了中华文明的延续。

年年岁岁,总会有一种精神在激励着我们的军人,让他们为了我们这个国家、为了我们这个时代而奋斗终生。

新世纪、新阶段大批80后、90后青年踏进了如火的军营,那他们的价值观是什么呢?他们又是如何去体现自己的价值观念呢?在辞海中“价值”这个词是这样解释的:效用或意义。

每个时代价值的定义都不同,人们给予的解释都不一样,每个时代的军人都会在人民军队的大融炉中锻炼出不同的价值观念,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如:董存瑞、黄继光、苏宁、李向群等英模,更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每个年代不同的主题,但我们不变的依然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每一个时代都会有新鲜的“血液”成为我们这支军队的精神动力,这是我们的军魂,更是我们军队的脊梁。

新时期,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军人核心价值观,这是新时代军人价值观的趋向,更是我们为之奋斗和努力的方向。

一个活得有意义的人,一定会有他自己的信仰,但要活得更有意义,还要让你的信仰得已实现。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的价值观是一种能够凝魂聚气、启发自己和主导作用的核心价值取向,一个人一旦在自己的灵魂深处培植出这种一生信奉和推崇的信念,也便具有了一种不易动摇和不被遏止和阻挠的信念力量。

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南方余省白茫茫一片,交通受阻,电力供应不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一声令下,几万大军奔赴抗灾一线,战天斗地,衣服磨破了,身上冰冷湿透也全然不顾,因为在他们的心中老百姓就是自己的爹和娘。

中国军校大学生演讲

中国军校大学生演讲

军事科学院:尚伟《女儿,别怪我》今年元旦那天,我拨通了南京的电话,想给五岁的女儿送一份新年的祝福,可电话里却传来她轻轻的哭泣声。

我喊着她的名字,她却没有回答。

我的呼唤,也渐渐变成了无言。

我们就这样沉默着,在沉默中传递着彼此的思念,从南京到北京,从北京到南京。

女儿叫思思,生于1994年10月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可五年多来,她却很少能沐浴到母爱的阳光。

由于我和她爸爸一直忙于考学和上学,思思一直住在奶奶家。

幸好相距得不是很远,我们基本上能每周团聚一次。

我原以为思思已经习惯了分别,能很快适应我的远行,但是,我错了。

来北京上学后,思思常常沉浸在思念中。

可是,作为一名军人,职业和使命注定了我不能不远行,不能不牺牲。

现在,我还无法让女儿懂得,我们研究生队十多年来发表得50多个奖项中,凝聚着我们多少汗水,多少智慧,诉说着我们怎样的忠诚,怎样的无悔,但我相信,将来,有一天,女儿一定会有我这样的妈妈而骄傲,而自豪。

现在,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对她说:女儿,别怪我。

你长大了就会明白,我们同样都是女儿,我们都属于可爱的中国.南京政治学院:王毅《英雄的坐标》七年前,当徐洪刚的名字从巴山蜀地传遍中华大地走进千家万户的时候、我也和许许多多的人一样,渴望能走进英雄,去探寻英雄的内心世界。

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假如我也面对四名手持凶器、穷凶极恶的歹徒,我能像徐洪刚那样挺身而出吗?没想到这里,心头就涌起对英雄无限的敬意。

说起来真是幸运得很。

去年夏天,我和徐洪刚一起走进了南京政治学院。

昔日遥不可及的英雄忽然间成了与我朝夕相处的同学,我为此感到十分荣耀。

每当听到别人谈论徐洪刚,我总要骄傲的说:徐洪刚,那是我同学,他就睡在我的上铺!入学不久后,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让我对这位英雄有了新的认识。

…………作为一名现代军人,将来更要面对高技术装备的强敌,要保卫的是整个祖国,我们还能让正义站起来吗?不怕死是英雄,也是军人永恒的品格。

但只是不怕死还远远不够,英雄的坐标要在见义勇为的制高点上进一步升华。

致敬中国军人霸气的话

致敬中国军人霸气的话

致敬中国军人霸气的话1.感谢我们伟大的中国军人,保卫着祖国的安全。

2.他们是这片热土上的勇士,永远披挂上阵。

3.英勇的中国军人为民族荣誉日夜守护。

4.军人们的血肉之躯铸就着我们的大国威力。

5.在危难时刻,中国军人舍生忘死,宁死不屈。

6.他们的使命就是永远屹立在火线上,无私奉献。

7.每一位军人都是一个英雄,都是国家的脊梁。

8.军人不怕流血,只怕流泪,他们是民族的骄傲。

9.他们不辞辛劳,不畏生死,熔炼成钢铁般的强壮体魄。

10.入伍的军人是中国祖国的卫士,是民族生命的守护者。

11.中国军人,在战场上诠释着英勇无畏的精神。

12.军人们以自己的牺牲为荣誉,为祖国尽忠。

13.军人是阳光下的玫瑰,每个人身上都流淌着无尽的热血。

14.国家安全靠的是军人们的坚守,民族进步的基石也在于他们的不懈努力。

15.军人是家国情怀的载体,是民族使命的承载者。

16.军人为我等平凡人换来了天堂般的世界。

17.军人不仅仅是披上军装的人,而是铸就了爱国主义精神的人。

18.军人的职责就是永远保卫民族的安宁。

19.军人的肩负的是那些平凡生命无法承载的责任和任务。

20.战场上的中国军人,铸就了一段段璀璨的历史。

21.军人是民族与国家的亮丽名片,是精神世界的守护者。

22.军人们的背后有家人、朋友、亲人的期待与祈愿,他们的牺牲铸就了一个稳定安全的国家。

23.军人是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是国家威力的根源之一。

24.军人们战斗在前线,为后方输送着无限的力量。

25.让我们永远铭记中国军人的壮烈,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中国远征军简介

中国远征军简介

中国远征军简介中国远征军大事记 - 远征军编制表 - 驼峰航线 - 野人山 - 新一军流芳录中国远征军是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阶段、为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和抗战“输血线”而出征滇缅印、抗击日本的英雄部队,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型代表。

中国军人在滇缅印战场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征战的彻底胜利,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国际主义和民族牺牲精神,对亚洲太平洋战场和整个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立下赫赫战功。

抗战爆发后,由于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急需大量物资和外援,遂于1938年初修筑滇缅公路。

来自滇西28个县的20万民众在抗日救国信念鼓舞下,自带口粮和工具,风餐露宿,劈石凿岩,历时10个月,在高山峡谷激流险滩上,沿滇西,缅北990公里的山野,用双手和血汗修筑了滇缅公路。

其间因爆破,坠岩,坠江,土石重压,恶性痢疾而死去的不计其数。

滇缅公路于1938年底通车,从此成为中国抗战的输血管。

抗战开始后,日本谋图以武力强迫中断“第三国”的援华活动。

1939年冬,日占我南宁,断我通越南海防的国际交通线。

1940年春,日本对滇越铁路狂轰烂炸;6月迫使法国接受停止中越运货的要求。

尽管如此如此,日寇并不罢休,9月,日本侵入越南,并与泰国订友好条约,滇越线全面中断。

滇缅公路成了唯一的一条援华通道。

缅甸是东南亚半岛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

西屏英属印度,北部和东北部与中国西藏和云南接壤。

滇缅公路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通线,日军据此还可以威胁中国西南大后方。

缅甸对于盟国中的中英双方来说都有重要战略意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短时间内席卷东南亚,随即矛头直指缅甸。

为了保卫缅甸,中英早在1941年初就酝酿成立军事同盟。

中国积极准备并提出中国军队及早进入缅甸布防。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年12月23日,中英双方在重庆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

但是,由于英军轻视中国军队的力量,过于高估自己,又不愿外国军队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挠中国远征军入缅,预定入缅的中国远征军只好停留在中缅边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壮哉,中国军人
前日,观看了《中国远征军》影片,正感动于中国军人为保家卫国而进行艰苦卓绝抗争,感动于中国军人马革裹尸而还誓死如归精神之时,我有幸前往极边第一城——腾冲,赡仰远征军的战斗遗址。

“七月滇西草木深,景如玉秀早相闻,日上云间无酷暑,偶有细雨润游人。

”时值盛夏,滇西草木葱嵘,气候宜人,绝无炎热之感。

边民们也朴实善良,面对我们关于边城风情的询问,都会耐心地一一用夹杂浓厚乡音的普通话给予解答。

谁又知道,有多少铮铮铁骨就埋在这美丽、善良的小城,他们的名字随着岁月的流逝渐被遗忘,而留下的,则是他们那感天动地的爱国之心。

边城的清晨,有些清冷。

就在这清冷的清晨,我们怀着庄严而肃穆的心情走入了国殇墓园。

这是为纪念滇西抗战期间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腾冲收复战役阵亡将士的纪念陵园。

1944年5月,为了完成打通中缅公路的战略计划,策应密支那驻印军作战,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以六个师的兵力向占据腾冲达两年之久的侵华日军发起反攻。

经历大小战斗80余次,于9月14日收复腾冲城,全歼守城日军6千余人,远征军将士亦阵亡8000余人,地方武装阵亡官兵1000余人,美国盟军阵亡将士19名。

为纪念捐躯英烈,腾冲人
民在腾冲古城郊外修建了“国殇墓园”。

沿着长甬道循石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碧血千秋”岩刻,再上则是忠烈祠。

祠内外立柱悬挂何应钦及远征军二十集团军军、师将领的题联;走廊两侧有蒋中正签署的保护国殇墓园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布告”,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的“腾冲会战概要”、“忠烈祠碑”等碑记。

祠内正面为孙中山像及遗嘱,两侧墙体嵌阵亡将士题名碑石。

忠烈祠后数十米高的小团坡上,自下而上林立着密密麻麻的小墓碑,足有数千个之多。

只此一幕,使人彻底震撼。

自1942年5月,腾冲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中国远征军即出征缅甸与日寇血战,10万出征将士只有4万人生还,而6万多将士默默地长眠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他们无名无姓、没有鲜花、没有墓碑、也没有纪念塔。

国危累卵、羽檄争驰,斩断家念、请缨杀敌,尸横遍野、白骨相连,十万大军,仅半数而还!悲哉!壮哉!
于是轻吟一曲,祭我中华好男儿:忠烈祠前祭英烈,抚碑追忆泪难休;旌旗招展净倭患,蔽天战云为国仇;男儿含笑赴沙场,岂为将相与封候?碧血凝成吴钩剑,怒向敌酋贼枭首;日舞龙泉夜枕戈,尚留余威烽火楼;晨起同瞻国殇墓,忠骨叠埋无酒酬;六十余载沧桑变,英魂长存照千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