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时间推迟一个月
【作文时评素材】岁月为笔,青春作答

【作文时评素材】岁月为笔,青春作答岁月为笔,山河为卷,青春作答2020-07-07 19:28考场中,孩子们奋笔疾书;考场外,父母们踱步眺望。
熟悉的情景,却在今年特殊的背景牌下格外触动心弦:落在试卷上的一笔一画,既组合成彰显才智的千字作文,更汇集成千万人默契合作的青春之歌。
从1月1日到7月7日,回望过去的188天,这份考卷得来不易。
猝然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
寒假一延再延、返校日期一推再推、居家复习一言难尽,惶恐、焦虑、忐忑、不安……各种情绪五味杂陈。
然而现在,事关1000多万名学子人生抉择的高考,仅延期一个月举行。
这称得上是一个奇迹。
这奇迹来自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勇气与团结。
疫病越要将人们分隔疏离,我们却越要站得更紧密。
一场惊涛骇浪检验出经济发展的成色、社会风气的底色。
从城市到乡村,每个人的牺牲与担当迸发出同等夺目的人性之光。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才能不被一时的困难所压倒。
再登珠峰之巅测高、北斗系统顺利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最后一个具备条件通硬化路建制村顺利通车……这一个个成就的达成、一桩桩诺言的践行,都是向民族复兴目标迈进的坚定步伐。
当前经济复苏蹄疾步稳、新动能持续释放、抓“六保”促“六稳”政策加快落地,正走出疫病阴霾的中国经济韧性可见一斑。
而这些,都是考场里青年学子们的亲身经历,亲眼所见,是时代赋予他们难得的特殊财富,他们与时代一起跳动的脉搏,在抗疫过程中体会到的团结、守纪、奉献、牺牲的山河力量,不仅会化为他们笔下的有力答卷,更会成为难忘的高考记忆、时代底色,最终化为书写青年华章的精神力量。
前行路上一马平川总是短暂的、崎岖坎坷才是常态,但就像今天坐在考场中的考生,无论中间经历多少坎坷,通过坚持和努力,定下的目标一定要实现、一定能够实现。
铃响笔停,考试终有竟时。
2020年的前188天,有奇迹、有光芒,更有反思,这些都已化作历史的一页。
但以岁月为笔、以山河为卷,书写自己青春的这份考卷才刚刚完成序章。
高考时间2023年具体时间(31个省)

高考时间2023年具体时间(31个省)高考时间2023年具体时间1.北京:6月7号—6月10号2.天津:6月7号—6月10号3.山东:6月7号—6月10号4.河北:6月7号—6月9号5.山西:6月7号—6月8号6.内蒙古:6月7号—6月9号7.辽宁:6月7号—6月10号8.吉林:6月7号—6月8号9.黑龙江:6月7号—6月9号10.上海:6月7号—6月9号(去年由于疫情考试时间推迟一个月,按照正常情况应为6月7日-9日)11.江苏:6月7号—6月9号12.浙江:6月7号—6月10号13.安徽:6月7号—6月8号14.福建:6月7号—6月9号15.江西:6月7号—6月9号16.河南:6月7号—6月8号17.湖北:6月7号—6月9号18.湖南:6月7号—6月9号19.广东:6月7号—6月9号20.广西:6月7号—6月8号21.海南:6月7号—6月10号22.重庆:6月7号—6月9号23.四川:6月7号—6月8号24.贵州:6月7号—6月8号25.云南:6月7号—6月8号26.西藏:6月7号—6月9号27.陕西:6月7号—6月8号28.甘肃:6月7号—6月8号29.青海:6月7号—6月8号30.宁夏:6月7号—6月8号31.新疆:6月7号—6月9号2023年高考难度预测1、从命题趋势上看:更注重考试选拔,因此,难度不会下降,而且对知识点的考查会更加的灵活。
2、从考生数量上看:考生数量每年都在增长,而且新时代的学生学习能力更强,基础更牢,从而导致竞争更加的激烈。
3、从录取率看:虽然高校在不断扩招,但是,好的高校录取率依然很低,因此,想要进入理想学府学习,还是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综合来看,2023年高考难度难、竞争力度大这一事实是无法避免的,大家要做的就是努力向前。
高考注意事项1、考试前保证充足的睡眠身体是考验,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顺利进入考场,然后回答问题。
考试前保证充足的睡眠,尤其是中午午休时间,半小时左右最好。
2020河南高考时间推迟为7月7日至8日

2020河南⾼考时间推迟为7⽉7⽇⾄8⽇
如今⾼考时间已经出现,还不知道的考⽣赶紧看过来,下⾯由店铺⼩编为你精⼼准备了“2020河南⾼考时间推迟为7⽉7⽇⾄8⽇”,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考资讯!
2020河南⾼考时间推迟为7⽉7⽇⾄8⽇
2020年全国⾼考时间延期⼀个⽉举⾏,⾼考时间为7⽉7⽇⾄8⽇。
具体如下:
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2020年全国普通⾼等学校招⽣统⼀考试(以下简称“⾼考”)延期⼀个⽉举⾏,考试时间为7⽉7⽇⾄8⽇。
具体科⽬考试时间安排为:7⽉7⽇,语⽂9:00⾄11:30;数学15:00⾄17:00。
7⽉8⽇,⽂科综合/理科综合9:00⾄11:30;外语15:00⾄17:00。
北京市可根据疫情防控情况,研究提出本地区⾼考时间安排的意见,商教育部同意后及时向社会发布。
2024年高考倒计时剩余天数_距离高考还有多少天

2024年高考倒计时剩余天数_距离高考还有多少天最新2024高考倒计时天数2024年高考时间为2024年6月7日。
截至2024年5月8日为止,距离2024年高考还有28天。
距离2024年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备考已进入“冲刺期”,全国超过千万名考生将要迎来属于他们的一次人生大考。
一、3+文综/理综传统高考时间安排可能如下:【语文】6月7日9:00-11:30考试时长:150分钟【数学】6月7日15:00-17:00考试时长:120分钟【文综/理综】6月8日9:00-11:30考试时长:150分钟【外语】6月8日15:00-17:00考试时长:120分钟二、3+1+2新高考时间安排可能如下:【语文】6月7日9:00-11:30、考试时长:150分钟【数学】6月7日15:00-17:00、考试时长:120分钟【物理/历史】6月8日9:00-10:15、考试时长:75分钟【外语】6月8日15:00-17:00、考试时长:120分钟【化学】6月9日8:30-9:45、考试时长:75分钟【地理】6月9日11:00-12:15、考试时长:75分钟【政治】6月9日14:30-15:45、考试时长:75分钟【生物】6月9日17:00-18:15、考试时长:75分钟三、3+3新高考时间安排可能如下:【语文】6月7日9:00-11:30、考试时长:150【数学】6月7日15:00-17:00、考试时长:120【外语】6月8日15:00-17:00、考试时长:120【物理】6月9日8:30-9:30、考试时长:60【政治】6月9日11:00-12:00、考试时长:60【化学】6月9日15:00-16:00、考试时长:60【历史】6月10日8:30-9:30、考试时长:60【生物】6月10日11:00-12:00、考试时长:60【地理】6月10日15:00-16:00、考试时长:60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以各省官方教育考试院通知为准! 2024多地高考报名人数上涨据教育部消息,2024年高考全国统考将于6月7日、8日举行。
2024高考倒计时日历表还有多久?

2024高考倒计时日历表还有多久?2024高考倒计时日历表2024年传统高考地区高考时间表: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
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2024年3+1+2新高考地区高考时间表:6月7日9:00-11:30语文考试,6月7日15:00-17:00数学考试。
6月8日9:00-10:15物理/历史,6月8日15:00-17:00外语考试。
6月9日8:30-9:45化学考试,6月9日11:00-12:15地理考试。
6月9日14:30-15:45政治考试,6月9日17:00-18:15生物考试2024年3+3新高考地区高考时间表:语文科目考试时间:6月7日9:00-11:30;数学科目考试时间:6月7日15:00-17:00;外语科目考试时间:6月8日15:00-17:00;物理科目考试时间:6月9日8:30-9:30;政治科目考试时间:6月9日11:00-12:00;化学科目考试时间:6月9日15:00-16:00;历史科目考试时间:6月10日8:30-9:30;生物科目考试时间:6月10日11:00-12:00;地理科目考试时间:6月10日15:00-16:00。
2024高考是最难的一年吗2024 年的大学入学考试将有三大变化:取消移民考生的考试,进一步提高大学入学考试试题的难度,以及禁止公立学校招收留级生。
这些变化可能会增加大学入学考试的难度,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他们可能无法顺利进入学位课程。
因此,我们建议参加高考的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加强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克服困难和挑战,相信自己的潜力和能力,争取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在当今社会,高考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高考不仅是学生进入大学的门槛,也是衡量学生能力和潜力的重要标准。
面对即将到来的2024年高考,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积极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高考考前如何快速提升日语成绩

今天高考时间推迟一个月,7月7日、7月8日举行,现在已是五月中旬,参加日语高考的同学们一定要再加把劲。
日语的提分空间很大,所以大家还可以在最后这段时间里拼一把。
高考日语多少分才算优秀呢?参考往年的数据,可以给大家一个参考,如果学日语3年及以上,140算优秀;如果学日语2~3年,130算优秀;如果学日语1~2年,120算优秀;如果学日语不到一年,最低100分,110算优秀。
听力部分听力部分共分为两节,第一节七小题,每小题两分,共14分。
第二小节八小题,每小题两分,共16分。
听力考试主要要求同学们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或对话。
并做到以下几点:需要理解对话的主旨和用意;获知事件的真实信息;能够听明白其中的内容进行判断;读出说话者的用意以及想表达的意思。
举到例题来进行说明,如下:例题:男の人はどんなことをしましたか。
A間違い電話をしました。
B田中さんに電話をしました。
C王さんの電話番号を聞きました。
日语知识运用这一部分考察的是同学们对日语语法,日语词汇知识,日本社会文化常识是从此三部分中进行对知识点的了解概况。
共有40个小题,每小题一分。
(这里需要提醒各位,文化常识题目是每年必考的,所以一定要注意背诵必考文化常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规定,高考日语的考纲我们需要掌握2400+个词汇,其中有300个词汇是高频考试词汇。
例题:道B倒れているを助けました。
AをBにCがDへ本题考查的是同学们对格助词「に」的掌握和运用,格助词「に」的用法有很多,本题考察的就是人和物存在的场所或动作行为的存留处这个用法。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考查的是同学们的日语阅读能力。
本部分的总阅读量大概有2000字,共有四篇文章,每篇文章后分别有五小题,每小题2.5分。
阅读部分的材料都是从公告、说明。
广告或是书刊、报纸及杂志上截取下的话题性文章。
主要是考核学生是否能够顺畅理解文章的主旨意思。
要求同学能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对文章内容进行简单的推理及判断。
高考延期1个月!奋斗吧,少年!

高考延期1 个月! 奋斗吧 ,少年 !(PPT19- 张 精P品PT课)件(实 用版)
万千学子, 大战在即,勇士磨 枪,懦夫叫嚷。剑拔弩弓之际, 一鼓作气,奋起直追,管他散兵 游勇,如何叫嚣,嗤之以鼻。
人生只此一次,当竭尽全力, 登高而上,手摘星辰,与琼楼玉
高考延期1个月!奋斗吧,少年!PPT- 精品课 件(实 用版)
高考延期1 个月! 奋斗吧 ,少年 !PPT- 精品课 件(实 用版)
• 表妹的改变是我亲眼见证的。高三上学期每逢周末来我家,对 电视剧的了解比我一个毕了业不上学的人还懂,娱乐新闻,影 视剧作,抖音小说,睡前通通过一遍。
•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改变?以前吵着说着还不学习,现在自己 不吃不喝不玩,闭门学习,因为她认识到了高考的重要性。
• 抓住高考,就等于抓住了一个台阶。我相信自律与好学会赠与 她灿烂千阳。
高考延期1 个月! 奋斗吧 ,少年 !PPT- 精品课 件(实 用版)
高考延期1个月!奋斗吧,少年!P(P1T9- 张 精P品PT课)件(实 用版)
关于时间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时 间如流水,一旦失去再也无法挽回。
01
疫情期间,高考延期, 全民网课,全靠自律, 你学不学高考就在那里, 不离不弃。
02
成绩好坏,分数高低, 不能成为你人生绝对的 奠基石,却能成为你未 来活下去的敲门砖。
关于心态
高考是一场盛大的考验,宛如 你人生的十字路口,一个不小心, 或许就偏离了轨道,步入荆棘, 艰难险阻。
又或者你谨小慎微。虚心寞,悔恨自己不该如此颓废,然后立下 目标,发圈打卡,从明天起做个爱学习的小仙 女。 然后循环往复,朋友圈删了发发删,flag立了 倒倒了立。 还有人幻想着在家好好玩,回校好好学,这种 可笑的笑话貌似只能骗取自己短暂的快乐。 清醒吧!少年!从现在做起,才是最好的开始。
今年高考先考什么科目呢?

【导语】2021年⾼考时间“回归”6⽉7⽇开考。
那么,今年⾼考先考什么科⽬呢?下⾯是分享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提问:今年⾼考先考什么科⽬呢? 回答:2021年⾼考时间“回归”6⽉7⽇开考。
今年2⽉,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校招⽣⼯作的通知》,确定2021年全国⾼考统考时间仍为6⽉7⽇、8⽇。
去年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全国⾼考推迟⼀个⽉举⾏。
具体科⽬考试时间安排: 6⽉7⽇9:00⾄11:30语⽂ 6⽉7⽇15:00⾄17:00数学 6⽉8⽇9:00⾄11:30⽂科综合/理科综合 6⽉8⽇15:00⾄17:00外语 有外语听⼒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
各省(区、市)考试科⽬名称与全国统考科⽬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致。
根据具体科⽬考试时间安排可以看出今年⾼考先考语⽂科⽬。
⾼考携带物品清单 1、必备物品 ⾝份证、准考证 0.5mm⿊⾊字迹签字笔 考试专⽤2B铅笔 注意辨别断⾯是否平整,笔芯是否居中完整;漆⾯是否光洁光亮,印字清晰、材质发红、⾊彩均匀充分才是真品;印字模糊缺损、材质发⽩、⾊彩不均匀为劣质品。
考试圆规、尺⼦套装、橡⽪擦 考试专⽤圆规、三⾓板、直尺、量⾓器,购买易擦除的绘图橡⽪。
2、选带物品 考试透明⽂件袋 ⽅便使⽤,也⽅便考⽣检查⾃⼰的物品是否齐全。
⽔ 矿泉⽔、保温杯瓶⾝要完全透明,撕掉外标签。
平时没有喝⽔习惯的考⽣也尽量带⼀瓶,考试时遇到卡壳时,喝⼝⽔可以让⾃⼰放松,也可以帮助缓解紧张情绪。
⾬具 考试应关注天⽓预报,了解⾼考当天的天⽓情况,提前准备好⾬具。
如果天⽓炎热,建议带上阳伞或者遮阳帽,避免⾝体出汗过多造成考前不适。
其他 除了必备⽂具,携带的物品并⾮越多越好,⽐如清凉油、眼药⽔等物品。
此外由于疫情原因,记得带上⼀些酒精、⼝罩等防疫物品。
(今年规定,考⽣赴考要戴⼝罩,但是进⼊考场前要摘掉⼝罩,不能将⾃备的⼝罩带⼊考场。
) 3、严禁携带物品 ⼿机及其他电⼦通讯产品 带有电⼦存储功能的计算器、⼿表及其他录⽆线通讯⼯具、电⼦储存设备都不可以携带进⼊考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年高考时间推迟一个月
2020年3月的最后一天,在距离原计划中的高考时间还有67天的时候,教育部宣布:今年高考时间推迟一个月,将在7月7日-8日举行。
教育部3月31日上午通过“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
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7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
7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湖北省、北京市可根据疫情防控情况,研究提出本地区高考时间安排的意见,商教育部同意后及时向社会发布。
对于1000万高三学子来说,距离高考时间将还有97天。
这是17年来,我国首次调整高考时间。
也是我国自恢复高考以来,高考时间首次推迟一个月。
组织专家综合研判的结果
今年以来,教育部曾多次回应高考安排,但并未给出具体时间。
2月2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说,针对疫情对2020年高考安排可能产生的影响,教育部目前正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变化的情况,综合研判各方面因素对考试组织工作的影响。
她说,今年高考考生人数预计过一千万,考生的出行情况是否有可行的方案有待评估;此外,命题制卷也需要考虑将命题老师集聚在一起
的防疫措施安排等各方面因素;无论出台什么样的方案,都必须要全力保障广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今天公布的高考时间推迟方案,正是教育部组织专家评估疫情对考试组织、考场防疫、交通出行的影响等各方面综合研判的结果。
呼吁推迟与反对延期的声音并存
此前曾有学校老师呼吁推迟高考时间。
呼吁推迟的原因主要有:一,复习时间不足。
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大部分省份高三开学比原计划晚了两个月左右,近日相继开学。
尽管在家上网课,但是学习效果普遍较差。
二,部分省份高三开学仍然遥遥无期。
国外疫情形势严峻,一些与境外往来密切城市的高三学生仍无法开学,复习时间大打折扣。
三,有些农村孩子条件有限无法配合网课学习。
如果高考不延期,他们可能会因为环境局限而落后。
不过,也有很多家长反对高考延期。
记者所在的北京某高三家长群,反对延期的家长占绝大多数。
他们认为,孩子的学习时间是一样的,大家其实在同一起跑线上。
延期与不延期,无非就是“都考得更好和都考得更不好”的区别,实际意义并不大。
“又要多煎熬一个月”,这是多位家长得知时间推迟后第一时间发出的感想。
北京四中语文特级老师李家声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高考推延是国家根据疫情、学情所做的全局统筹性调整,应理解、顺应和适应。
“推延一个月,有利于缓解考生因疫情停课造成的备考的紧张心理,有利于学校、老师、家长从容调整、安排备考学习活动,弥补疫情停
课带来的缺失。
”李家声说,高考是全社会的大事,时间推延,需全社会协调一致,配合、提供有利的条件等,使考生顺利备考、入考。
自恢复高考以来首次推迟一个月
我国自恢复高考以来,高考时间在最初两年并不固定,1977年为11月-12月,1978年为7月20日-23日。
但1979年至2002年,除了1983年曾改至7月15-17日,高考时间一直固定在7月7日-9日。
到2003年,因为“非典”的影响,不少学校都推迟了开学,但当年的高考不但没有因为“非典”推迟,反而提前了一个月。
事实上,当年的高考时间提前并非临时决定。
而是早在之前,教育部经过调研,为了解决高温天气和自然灾害对高考的影响,在2001年的时候就决定2003年的高考设在6月7日-8日进行。
此后,高考时间就稳定在了6月,直至此次调整。
从恢复高考后的考试时间来看,高考都没有推迟一个月的记录,即便是在2003年和2008年,高考也没有因为疫情或者自然灾害而推迟一个月。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还是继上海、浙江首批新高考改革试点之后,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二批新高考改革试点地区的首届新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