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二课《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装在套子里的人》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装在套子里的人》PPT课件

批判现实主义
定义 正式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给它下定义的是高尔基。高尔基指出:“ 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 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 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批判一切 现存的事物倒是容易,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以及一般‘存在’显然 毫无意义以外,却没有什么可以肯定的。”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1860年1月29日-1904 年7月15日),俄国作家,剧作家。 1879年进入莫斯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 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并开始文学创作。 1880年至1884年,发表了300多篇文章,其中包 括《变色龙》《外科手术》等。
作者简介
原先班上共有9个小组,但问题和时间有限,所以采取抽签决定的方法,若没抽到 题目的小组无需展示,但要积极质疑,否则该小组的积分为零分。
谢谢欣赏
任务三
三:赏析写法 小说是怎样用夸张和讽刺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在你周围,是否也有这样 那样的“套子”,如果有,你是怎样看待这些“套子”的? 明确:漫画式夸张:夸张人物性格本身。夸大任务作用。 讽刺:通过别里科夫性格行为的夸张,嘲讽了“套中人”的丑陋和可憎。
戏剧化的情节,描写别里科夫的可悲下场。 顽固、保守,不仅仅是别里科夫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也可能成为生活在 新社会的我们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人是很容易满足的,满足于已经取得 的小小成绩、满足于眼下比较舒适的生活,于是不再努力奋斗、不再积极进取, “满足”便成了一种套子。不仅自己身受其害,而且还无情地嘲笑、甚至阻止其他 人的进步,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其实,在现世,“骄傲”是一种套子,“虚荣” 也是一种套子,“嫉妒”是套子,“自私”也是套子。我们只有根除自身的陋习、 驱除心中的邪念,才可能摆脱“套子”的束缚,大步向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第二课《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课件 (共53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第二课《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课件 (共53张PPT)
脸上带着恐 怖的神情,
脸色苍白
“还成体统 吗?” “这怎么 行?”
“倒过来用脑 袋走
路”“把谈 话内容报告
校长”
第二天他老 是心神不定 地搓手 ,打 哆嗦
情愿摔断脖 子和两条腿, 也不愿成为 别人取笑的 对象……
神态
语言
心理 性格
漫画事件 骑自行车 当面交锋
脸色发青, 比乌云阴沉, 嘴唇发抖
天下这么歹 毒的坏人!
禁闭开除学生
比喻
本 相似点 喻


旧旧?思生想活 束缚、禁锢 套子
旧制度
为什么 要把自己藏在套子里?
害怕改变现状 害怕新生事物 因循守旧 保守反动
为什么全城的人都被这个 胆小如鼠、弱不禁风的人辖制
全城的人为什么怕他?
他是沙皇专制制度的卫道士,他像鹰犬 一样,到处嗅着不合当局要求的气味。
旧势力顽固 周围的人怕他们,没勇气和他们斗 革命力量弱



子(
里 的
俄 ) 契
人诃

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 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 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
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后期转向 戏剧创作,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 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 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 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
当面交锋
3
脸色由发青 变成发白
脸上带着恐 怖的神情,
脸色苍白
“还成体统 吗?” “这怎么 行?”
“倒过来用脑 袋走
路”“把谈 话内容报告
校长”
第二天他老 是心神不定 地搓手 ,打 哆嗦
神态
语言
心理
漫画事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演示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演示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演示课件学习目标了解世界文学史上的短篇小说三巨匠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深入体会小说的现实意义契河夫(l860~1904)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

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

其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

契诃夫以卓越的讽刺幽默才华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与欧.亨利,马克.吐温并称为三大短篇之说之王。

写作背景契诃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898年,它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的社会生活。

十九世纪末期,在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

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

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

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

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

自读课文,理清小说结构,注意比较结构安排和《祝福》的不同之处。

第一部分(1--5)从别里科夫的外表、行为、思想方式和生活习性写他的“套中人”特征。

第二部分(6--37)写别里科夫同华连卡婚事的失败,进一步揭露“套中人”思想的腐朽和反动。

第三部分(38--40)写别里科夫的死和出葬,指出现实里的“套中人”还有许多。

你认为别里科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人物形象分析⑴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衣、住、行、待人接物、精神状态、语言习惯、社会影响等方面刻画他守旧愚蠢和对行将灭亡的旧制度的忠实拥护。

⑵从爱情的角度:是集中的、画龙点睛的刻画,突出他“套子式的论调”的愚昧和反动。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一单元2《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59张PPT)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一单元2《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59张PPT)
• 1898年夏季的一天,沙皇统治下 的俄国,在一所中学的男性职工宿 舍里,发现一具中年男尸。据查, 死者为该校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 死因一直未明。
• 两个世纪以后,2019年9月,蓉城 中学高二1915、1916班全体同学 组成专案组,对这一事件进行立案 侦查。
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俄 国最后一位杰出的 批判现实主义 巨匠。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 刺大师,短篇小说巨匠,其作品大 多取材于中等阶层的小人物的平凡 生活,采用诙谐幽默的笔调深刻地 揭露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病态,猛烈 抨击了沙皇专制制度。
装在套子里的人
第二课节
本罗节斯世目这界标样:上,21没探创分人有究 作析们小 意本一说 图课受个主主到地题人权方:公威创形像作象的我背如们景此俄及 压制,俄罗斯人受到世世代代奴 性的贬损,害怕自由……我们被 奴颜婢膝和虚伪折磨得太惨了。
契诃夫
讨论1:别里科夫被称为“装在套子里的 人”,别里科夫到底有哪些套子?
所教课业----古代汉语,他的“雨鞋和 雨伞”
无形的套子
歌颂过去,歌颂从没存在过的东西
用所教的古代语言躲避生活
只信政府的告示和报纸文章
对不合规矩的事闷闷不乐 害怕变革
只求不出乱子
顽固保守
禁闭开除学生
维护旧制度
阻碍社会发展
总结 装在套子里的是怎样一个人?
一个可怜之人:封闭、怀旧、胆小、多疑, (因循守旧、畏首畏尾)
从他怪异的穿着来看,感觉他的思想很保守,这很 让我讨厌。
• Q2:那天,他说了什么让你如此生气,以至于将他 从楼梯推下来?
首先,他就漫画风波像我道歉,之后他批评我和姐姐
在街上骑车,他认为这未被政府批示因此是不允许的, 这让我感到很愤怒,他那些迂腐的思想让我不敢苟同。

最新高中语文精品课件第1单元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

最新高中语文精品课件第1单元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

2020/7/15
16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五、文学常识

单1.击走此近处作编者辑母版文本样式 契• 诃第夫二级(1860-1904),十九世纪末
_俄__国• 著第三名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 第四级
也是举世闻• 名第五的级 短篇小说大师,
他一生致力于短篇小说的创作,
共创作四百七十多篇中短篇小说
和十几个剧本。他的作品揭露了沙皇政府对人民
பைடு நூலகம்
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讽刺庸俗腐朽的市侩习气,
2020/7/15
17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他十九世纪
八十年代开始创作,九十年代是他创作的盛期。 • 单他击的此代处表编作辑品母有版短文篇本小样说式《万卡》《哀伤》《变
色• 龙第•》二第级《三级苦恼》《装在套子里的人》(又译为 《套中人• 第》四• 级)第,五级剧本《万尼亚舅舅》《伊凡诺夫》 《海鸥》《樱桃园》等。
表• 面第是二级说老虎把爪牙伸向了附近的山庄,把农 家的•小第黄三级牛咬死、吃掉,实则是写人中之“虎”
• 第四级
用“杀鸡取• 卵第五”级 、“竭泽而渔”的残酷手段虐 害人民、弄得民不聊生的情形。 最后笔触转向“射虎”之人:“五陵年少不敢 射,空来林下看行迹。”这两句,字面是说这 些猛虎作恶多端,就连那些号称善于骑射、以
仅如此,他把和人交往也视为厌事,“他所去
的那个挤满了人的学校,分明使得他满心害怕
和憎恶”,“跟我并排走路,对他那么一个性
情孤僻的人来说,显然也是苦事”。
2020/7/15
25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2)怀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 过的东西”,教“古代语言”。他总认为过去什 •么单都•击第好此二,处级其编实辑意母味版着文对本现样实式的恐惧、抗拒。所以 作者说• 他第三“级所教的古代语言”“雨鞋”“雨伞” 都是他“•躲第四避• 级第现五级实生活”的道具。 (3)胆小、多疑。他胆小、恐惧得让人发笑。“他 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他躺在被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装在套子里的人》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装在套子里的人》PPT精品课件

【写作背景】
作品塑造了一个旧制度的卫道士、新事物的反对者的典型……在90年代末,专 制制度即将崩溃的年代,俄国知识分子中普遍存在着因循守旧的庸俗习气, 契诃夫深感改造现实的必要,因而塑造了这一憎恨拒绝新事物、阻挡社会前 进的旧制度卫道士的典型。
——张良村等主编《世界文学》,1993年版
【写作背景】
3.别里科夫死了,“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 恢复旧样子”这个结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怎样理解小 说结尾的深刻含义?
别里科夫虽然死了,但是禁锢社会、束缚人们思想的“套 子”仍然存在另外,还有许多“套中人”活着,别里科夫现象 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社会现实的普遍反映阻碍社会进步及 变革的,是专制政府和僵化陈腐的思想要想让新生活有新 的气象,必须变革社会,革新思想。
一个世界过去了,我们视野里的契诃夫仿佛已经离我们很远,但当我们静下 来再一次阅读契诃夫的作品,感受作品中的经典形象以及蕴含的深刻意义时, 我们又觉得契诃夫离我们很近。从这个角度来说,契诃夫又错了,他的作品至 少已经成为百年经典。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契诃夫的这部经典小说《装在套子 里的人》。
02 作者介绍
时代背景
这里的沙皇俄国时期主要是指俄国19世纪末期,1881年3月亚 历山大二世遇刺身亡后,沙皇政府开始拒绝任何改革,加强统治, 严厉控制社会舆论,残酷镇压群众运动,因此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19世纪末期被认为是俄国历史上一个思想危机和时代停滞的反动年 代。
【写作背景】
《套中人》……鲜明地塑造了一个旧制度的卫道者、新事物的反对者的典型形 象……这是一个顽固的保守势力的代表……为了扼杀一切新事物,他甚至用盯梢、 告密等手段…… 别里科夫是俄国八、九十年代极端保守、害怕社会变革、竭力维护旧制度、 旧秩序的反动知识分子的典型。

高考语文 第一单元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

高考语文 第一单元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

13、小说的主题
小说塑造了一个封闭、怀旧、胆小多疑、恐惧 变革、极力维护现行秩序、思想上自觉向反支 政府看齐的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的形象,是 一个可恶可憎,然而又可悲可怜的人物,揭示 了沙皇统治所造成的僵死、腐朽的可悲的社会 现实,反映了19世纪沙皇俄国的黑暗,表达了 消灭沙俄专制制度。
比喻
本 相似点 喻


旧旧?思生想活 束缚、禁锢 套子
旧制度
讽刺手法运用
①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 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来却安然无 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
②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 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的腐 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
③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 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 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
日常 生活
恋爱
故事的主要情节
恋爱四部曲
开端:决定结婚
故 事
发展: 漫画风波

骑车事件
节 高潮:争吵事件(谈判失败)
结局:一命呜呼
9、学生表演时间(第19段——36段 (即第11页“请坐”到12页的“哈哈 哈”,注意神态、语气、想像事情发生 的情况和环境)
三个人物:柯瓦连科 别里科夫 华连卡
10、别里科夫是怎么死的?他的死说明 了什么?
• 这些人都成了他笔下的人物,丰 富的阅历为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23岁时,他就写了 不少幽默作品,如《变色龙》、 《小职员之死》等。28岁时,俄 国科学院授予他“普希金奖”, 他成了全俄红极一时,最具盛名 的作家。有人评价契诃夫“只用 一个词就可创造一个形象”。这 句话道出了他在语言文学上的高 深造诣。

优秀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第2课 《装在套子里的人》 课件

优秀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第2课 《装在套子里的人》 课件

生活的套子 卧室像箱子、蒙头 睡觉、不并排走路 论调的套子
“千万别闹出 什么乱子!” 因循守旧 极力维护 现行秩序
只相信政府的告 思想的套子 示和报纸的文章
提问:作者用夸张、讽刺的笔法刻画别 里科夫的外表,是否仅仅为了引人发笑?
• 明确:作者是用“形”显示“神”,用“可 笑”的外表反映其丑恶的思想,让读者在笑 声中看清别里科夫丑陋的灵魂。 牺牲品 。
既是凶恶可怕的卫道士 ,
又是 不堪一击的可怜虫



可恶之处:性格上的顽固保守、 躲避现实、害怕变革和人格上的卑劣
可怜之处:专制制度毒化了他的 思想、心灵,使他整天六神无主、战 战兢兢、为了维护专制制度而丧失了 自我。他既是沙皇专制统治的维护者, 也是受害者。 总之,他不但不知自己的"奴隶" 身份,而且想极力地让"全城的人"都 生活在"做稳奴隶的时代"。

具体研习小说第三部分
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2、思考讨论如下问题: (1)为什么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 的事?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却 又“流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 情”呢?
别里科夫的死象征着一切反动势力的必然灭亡,使人们 看到了摆脱沉闷气氛后即将到来的曙光,因此人们认为埋 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虽然死了一 个别里科夫,但还有许许多多的“别里科夫”存在着,因 为这是一个僵死、腐朽的社会,恐惧的情绪已经渗透到每 一个人的血液中去了。
关于“套子”和“套中人”的思考
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都有不同 形式的“套子”和“套中人”出现。因 为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总会有变革, 那么就会有反对变革的人出现。这些人 中除了仇视社会进步,逆历史潮流而动 的反动统治者,更多的是墨守成规、因 循守旧的小人物,他们对新生事物不适 应、不理解,甚至满怀恐惧,他们主要 在思想和行动上抗拒社会变革。我们从 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就可以发现许多这 样的人和事。而改革开放的最大阻力, 就是既有的各种“套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鉴赏】
《祝福》和《装在套子里的人》
二、形象
【比较鉴赏】
《祝福》和《装在套子里的人》
二、形象
你认为别里科夫和《祝福》里哪一
个人物最有可比性?请谈谈他们的相同
(或相似)与不同的地方。
与鲁四老爷比较
与鲁四老爷比较
同:维护捍卫旧制度并以此左右他人
与鲁四老爷比较
同:维护捍卫旧制度并以此左右他人 异: 1. 对旧制度的维护,鲁四老爷出于阶级本 性,别里科夫来源于沙皇专制思想专制对他的 长期以来的精神侵入和浸染。
精神:被时代 压挤的侏儒。
俄罗斯的十九世纪末叶是一个黑暗专制 中孕育激荡风雷的时代,由于不断爆发反抗 暴君制度的斗争,俄国封建专制势力为维护 其统治,对人民采用高压手段,实行严酷的 警察统治。一时俄罗斯的大地上阴霾笼罩, 气氛极为恐怖。相当多的知识分子在原先的 思想阵营中退却,匍匐在专制淫威之下,他 们陷于彷徨、绝望的泥淖中自甘沉沦,在畏 缩、胆怯、容忍中过着麻木的生活。
误读的人。
别里科夫
地位:卑微的普通中 学教员(小人物) 别里科夫
地位:卑微的普通中 学教员(小人物) 别里科夫
人格:为人直 硬并不虚伪。
地位:卑微的普通中 学教员(小人物) 别里科夫
人格:为人直 硬并不虚伪。
人性:爱情意识 已有觉醒。
地位:卑微的普通中 学教员(小人物) 别里科夫
人格:为人直 硬并不虚伪。
与祥林嫂比较
与祥林嫂比较
同:都认同旧制度,同样受旧制度的精神折磨致死。
与祥林嫂比较
同:都认同旧制度,同样受旧制度的精神折磨致死。 异: 1. 别里科夫为主动完全认同并维护,作茧自 缚而死;祥林嫂为麻木屈从,挣扎无望而死。
与祥林嫂比较
同:都认同旧制度,同样受旧制度的精神折磨致死。 异: 1. 别里科夫为主动完全认同并维护,作茧自 缚而死;祥林嫂为麻木屈从,挣扎无望而死。 2. 作为人,别里科夫死得更早,早已成为一 个僵死的符号,制度的标签,从无审视自己的内 心需要;祥林嫂一直明确自己的内心需要,与命 运抗争。
二 (6—37)
段 落
一 (1—5)




主 题
从别里科夫的外表、行为、思想方式 和生活习性,写他的“套中人”特征。
开端 二 (6—37)
准备结婚
段 落
一 (1—5)




主 题
从别里科夫的外表、行为、思想方式 和生活习性,写他的“套中人”特征。
开端
准备结婚
发展 二 (6—37)
漫画事件
骑车事件
与祥林嫂比较
同:都认同旧制度,同样受旧制度的精神折磨致死。 异: 1. 别里科夫为主动完全认同并维护,作茧自 缚而死;祥林嫂为麻木屈从,挣扎无望而死。 2. 作为人,别里科夫死得更早,早已成为一 个僵死的符号,制度的标签,从无审视自己的内 心需要;祥林嫂一直明确自己的内心需要,与命 运抗争。 3. 别里科夫的人格已经扭曲,既是受害者又 是害人者;祥林嫂的身上一直有劳动妇女闪光的 人性,是彻彻底底的受害者。
与柳妈比较
受虐者和施虐者。
鲁镇的人:
全城的人:
鲁镇的人:
依然沉寂的死水
全城的人:
鲁镇的人:
依然沉寂的死水
全城的人:
悄悄涌动的暗流
别里科夫的性格
别里科夫的性格
既是沙皇专制制度的鹰犬,
又是其牺牲品;
既是凶恶可怕的卫道士, 又是不堪一击的可怜虫。
由批判现实主义思考,别里科夫这类人 是病态的沙皇专制社会的产物; 由心灵现实主义思考,我们看到的则是 19世纪末俄罗斯民众真实的精神状态——畏 惧专制权威,远离理性思索,庸俗无聊,苟 活求安。
歌颂过去,歌颂从没存在过的东西
用所教规矩的事闷闷不乐 只求不出乱子 禁闭开除学生
“怪”和“怕”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怪”和“怕”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辖制
“怪”和“怕”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中学怕他
辖制
“怪”和“怕”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中学怕他
辖制
全城怕他
人性:爱情意识 已有觉醒。
精神:被时代 压挤的侏儒。
地位:卑微的普通中 学教员(小人物) 别里科夫 可恶 可憎
人格:为人直 硬并不虚伪。
人性:爱情意识 已有觉醒。
精神:被时代 压挤的侏儒。
地位:卑微的普通中 学教员(小人物) 别里科夫 可怜 可悲
人格:为人直 硬并不虚伪。
人性:爱情意识 已有觉醒。
《麦琪的礼物》 《变色龙》 《警察与赞美诗》 《装在套子里的人》
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
俄 契诃夫
美 欧· 亨利
《麦琪的礼物》 《变色龙》 《警察与赞美诗》 《装在套子里的人》
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
俄 契诃夫
美 欧· 亨利
法 莫泊桑
《麦琪的礼物》 《变色龙》 《警察与赞美诗》 《装在套子里的人》
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
别里可夫——一个被误读的典型
别里可夫——一个被误读的典型
无论什么时代,哪类社会都有不同形式 的“套子”和“套中人”出现。因为时代的 发展,社会进步,总会有变革,而改革开放 最大的阻力就是有各种的“套子”,反对变 革的人就是“套中人”。“套中人”除了极 端维护自己的利益,仇视社会进步,逆历史 潮流而动的统治者外,更多的是墨守陈规, 因循守旧的小人物,他们对新生事物不适应, 不理解,甚至满怀恐惧,他们主要在思想上 和行动上抗拒社会变革。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部小说的主题就 是:创新求活,守旧必死。这也正是这部小 说的现实意义和它的生命力所在。
别里科夫不仅守旧、落后、怯懦胆小, 而且还是一个凶恶的沙皇反动统治者的义 务宪兵,专制制度的可鄙的卫道士。
——谭绍凯主编《外国文学新编》,1990年版
作品塑造了一个旧制度的卫道士、新事
物的反对者的典型……在90年代末,专制制
度即将崩溃的年代,俄国知识分子中普遍存
在着因循守旧的庸俗习气,契诃夫深感改造
形象
有形的套子
晴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棉大衣 眼戴黑眼镜,耳用棉花堵 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 伞、表、刀装在套子里 坐上马车,支起车篷
卧室像箱子,床上挂帐子
歌颂过去,歌颂从没存在过的东西
用所教的古代语言躲避生活
只信政府的告示和报纸文章 对不合规矩的事闷闷不乐 只求不出乱子 禁闭开除学生
性格
无形的套子
现实的必要,因而塑造了这一憎恨拒绝新事
物、阻挡社会前进的旧制度卫道士的典型。
——张良村等主编《世界文学》,1993年版
“契诃夫这一章(《套中人》)还没有
结束,人们还没有象应有的那样读完它,还 没有深刻领会它的底蕴,而过早地把书合上。 希望人们重新打开它,钻研它。”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俄)
别里科夫——被
结局
漫画事件
骑车事件
争吵交锋 婚事失败
段 落
一 (1—5)




主 题
从别里科夫的外表、行为、思想方式 和生活习性,写他的“套中人”特征。
开端
准备结婚
发展 二 (6—37) 高潮
结局 三 (38—40)
漫画事件
骑车事件
争吵交锋 婚事失败
段 落
一 (1—5)




主 题
从别里科夫的外表、行为、思想方式 和生活习性,写他的“套中人”特征。
“怪”和“怕”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中学怕他
辖制
全城怕他
可恶可憎
“怪”和“怕”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中学怕他
辖制
全城怕他

可恶可憎
写作背景
小说发表于1898年。 19世纪末期,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 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 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 暴即将到来。 当时沙俄政府岌岌可危,革命风暴正在酝 酿之中,沙皇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采取暴力 手段镇压人民,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
开端
准备结婚
发展 二 (6—37) 高潮
结局
漫画事件
骑车事件
争吵交锋 婚事失败
三 他的死和出葬。指出现实里的“套 (38—40) 中人”还有许多。
【再读析人物】
别里科夫
有形的套子
晴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棉大衣 眼戴黑眼镜,耳用棉花堵 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 伞、表、刀装在套子里 坐上马车,支起车篷
卧室像箱子,床上挂帐子
法 莫泊桑 《麦琪的礼物》 《项链》 《变色龙》 《警察与赞美诗》 《羊脂球》 《装在套子里的人》
俄 契诃夫
美 欧· 亨利
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 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 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 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
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 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 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 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 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
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
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
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
俄 契诃夫
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
俄 契诃夫 《变色龙》 《装在套子里的人》
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
俄 契诃夫 《变色龙》 《装在套子里的人》
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
俄 契诃夫 《变色龙》 《装在套子里的人》
美 欧· 亨利
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
俄 契诃夫
美 欧· 亨利
简练是才能的姐妹
简练是才能的姐妹
契诃夫用一个词儿就足够创造一个形象
简练是才能的姐妹
契诃夫用一个词儿就足够创造一个形象
《变色龙》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 机钻营者的代名词
在生活里,人们并不是每时 每刻都在开枪自杀,悬梁自尽, 谈情说爱,都在谈聪明话,人们 不过是吃饭而已,仅仅在吃饭时, 他们的幸福就形成了,或者他们 的生活毁掉了。 ——契诃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