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真题卷十六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A. 学习与记忆B. 个体差异与多元智能C. 教育评估与测量D. 学校管理与领导答案:D2. 在学习与记忆的过程中,以下哪一种记忆形式属于无意识的自动记忆?A. 过程记忆B. 程序记忆C. 获取记忆D. 工作记忆答案:B3. 以下哪一种方法不属于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A. 赞扬与奖励B. 设定具体目标C. 创设合作学习氛围D. 给予严厉的惩罚答案:D4. 根据文献,以下哪个理论提出了情感情绪与学习关系的模型?A. 心理分析理论B. 社会认知理论C. 近似学习理论D. 情感认知理论答案:D5. 以下哪一项不能被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指标?A. 口头表达能力B. 创新思维能力C. 学习时间长度D. 阅读理解能力答案:C二、简答题1. 请简述所谓的"教育心理学的科学性"。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需要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即客观性、可证伪性、可重复性和系统性。

研究者在进行教育心理学研究时,需要进行系统的观察、实验和统计分析,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同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应该具有普适性,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教育环境和个体差异。

2. 请简要介绍一下主要的学习理论。

主要的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联来实现的,强调外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认知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个体的思维和心理活动,提出学习是通过获取、组织和应用知识来实现的;社会认知理论则将学习视为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的结果,强调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3. 请简述情绪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情绪与学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情绪状态的正负会直接影响学习过程,正向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而负向的情绪则会干扰学习过程。

情绪对记忆和注意力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学习动力和注意力集中,从而促进知识的吸收和记忆。

《高等教育心理学》真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真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武任恒)一. 单选题: ( 20题, 每题分, 共30分)1.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A.理论科学B.应用科学C.交叉科学D.实践科学2.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或变更某些条件,对被试的心理活动表现及其变化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为。

A.教育经验总结法B.教育心理实验法C.实验室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3. 需要层次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所提。

A.阿特金森B.马斯洛C.维纳D.班杜拉4. 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5. 有人将外在诱因分为三种:理智诱因、情绪诱因、社会诱因。

以下属于理智诱因的是。

A. 反馈B. 表扬C. 批评D. 竞赛6. 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将知识划分为。

A.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C. 感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D.理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7. 在已经形成的某些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B. 中位学习C. 下位学习D. 并列结合学习8. 在教学中,教师采用模型、图片、幻灯、电影及录像等进行教学,这种直观形式属于。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 综合直观D.分析直观9. 动作技能的特点具有。

A. 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B.物质性、内隐性、展开性C. 观念性、外显性、展开性D.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10. 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思维B.练习C.反思D.想象11. 在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程的暂时停顿观象,称为。

A.平原现象B.起伏现象C.低谷现象D.高原现象12. 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迁移可以分为。

A.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B.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C.正迁移和负迁移D.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13. 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这种迁移称为。

教育心理学真题汇总(题目+答案)

教育心理学真题汇总(题目+答案)

一、单选1.最早对遗忘进行系统研究,病绘制了遗忘曲线的是(艾宾浩斯)2.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较短暂的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者没有影响,这一时期称为(关键期)3.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直接影响)4.基于某种特定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是(标准参照评价)5.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验者是(罗森塔尔)6.看到某件物品时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这种功能被称为(功能固着)7.人格发展阶段论的创始人是(埃里克森)8.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是(正强化)9.一般来说,由(内部动机)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10.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可将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11.根据反映活动深度的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12.在技能学习的最初阶段,(练习)对技能学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13.随意记忆属于(复述)策略14.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有结构)的问题15.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个体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16.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认知测验)17.教师评分的绝对标准对应的评价方式是(标准参照评价)18.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的是(波斯纳)19.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教学内容)20.先行组织者技术一般用于(接受学习)2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22.(过度焦虑)的儿童常常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闲的很不安分23.(外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只是24.较“鱼”的概念时以“鲸”为例,说明“生活在水中”是“鱼”的概念的无关特征。

这是为学生提供(反例)25.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念是(共同要素说)26.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做出决策的活动是(教学评价)27.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有预见性28.在教育心理学来看,(教学环境)既是课堂管理研究的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不容忽视的内容。

全国自考《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自考《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自考《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总分:120分题量:27题一、单选题(共16题,共32分)1.学习的主体因素,指()A.学生B.教师C.教学手段D.教学环境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A.自我意识B.自我认知C.性格特征D.能力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

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能使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使自己形成完整的个性。

3.儿童在知道“菠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归属学习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是指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几个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性程度高的命题,即原有的观念是从属观念,而新学习的观念是总括性观念。

4.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A.华生B.斯金纳C.弗洛伊德D.马斯洛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5.手段一目的分析属于问题解决策略的()A.计划式策略B.规则式策略C.启发式策略D.算法式策略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手段一目的分析是纽厄尔和西蒙提到的最重要的通用的问题解决启发式策略。

6.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A.前运算阶级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自我中心是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典型特点7.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当遇到相类似的刺激也能作出条件反应,称为()A.刺激分化B.消退C.刺激泛化D.获得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题干所述是刺激泛化的定义8.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A.附属内驱力B.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欲望内驱力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成就动机的组成因素之一。

2023年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真题及答案山东卷

2023年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真题及答案山东卷

2023山东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真题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种或多种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影响学生学习旳重要原因有【ABCDE】。

A.学习动机B.学习方略C.学习迁移D.心理健康E.教师心理【答案解析】:影响学生学习旳重要原因重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方略、学习迁移、心理健康和教师心理。

2.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翻译著作是l923年【B】翻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旳《教育实专心理学》。

A.桑代克B.房东岳C.廖世承D.陆志韦E.潘菽【答案解析】: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翻译著作是1923年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旳《教育实专心理学》。

3.中学生智力旳关键成分是【B】。

A.语言能力B.思维能力C.反应能力D.行为能力E.认知能力【答案解析】:中学生认知构造旳多种要素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停提高,认知旳关键成分——思维能力愈加成熟。

4.去过几次小朋友旳家,就能画出详细旳路线图来,阐明这个小朋友旳认知发展到达了【E】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后运算阶段D.详细运算阶段E.形式运算阶段【答案解析】:形式阶段旳小朋友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旳,并能发现命题之间旳关系,并能作一定旳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靠近成人水平。

5.【C】是科学教育心理学旳开创者,是第一种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旳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A.加涅B.奥苏贝尔C.桑代克D.巴甫洛夫E.斯金纳【答案解析】:桑代克是科学教育心理学旳开创者,是第一种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旳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6.教师对一种同学旳助人行为进行表扬,这对其他同学就是一种【C】。

A.直接强化B.强化旳程式C.替代性强化D.自我强化E.间接强化【答案解析】:教师对一种同学旳助人行为进行表扬,这对其他同学就是一种替代性强化。

7.建构主义受到下列哪些重要人物旳影响?【ABCDE】A.杜威B.奥苏贝尔C.维果斯基D.皮亚杰E.布鲁纳【答案解析】:建构主义受到杜威、奥苏贝尔、维果斯基、皮亚杰、布鲁纳等重要人物旳影响。

自考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自考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自考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及答案1、成人与幼儿对一幅画的知觉有明显差异,幼儿只会看到这幅画的主要构成,而成人看到的画面意义。

这反映的知觉特性是()。

[单选题] *A理解性(正确答案)B选择性C恒常性D整体性2、鲁迅在《阿Q正传》中塑造的阿Q形象,是一种()[单选题] *A 再造想象B 创造想象(正确答案)C 无意想象D 幻想3、对于共情的理解,正确的是()[单选题] *共情要全面了解求助者的既往经历咨询师要从双方的角度看待求助者的问题咨询师必须要与求助者有相同或相似的经历咨询师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正确答案)4、吃了糖以后会觉得桔子酸,这是()[单选题] *A 感觉适应B 感觉对比C 同时对比D 继时对比(正确答案)5、中学生晓涛时而温和,时而暴躁;时而欢乐,时而忧郁。

这说明晓涛的情绪具()。

[单选题] *A两极性(正确答案)B适应性C复合性D社会性6、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称为()[单选题] *A)反思自我(B)客我(C)社会自我(D)镜我(正确答案)7、null“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表明了一个人意志品质的()。

[单选题] *A.自觉性B.果断性8、哈罗的恒河猴研究中的小猴子依恋于柔软的绒布妈妈猴的现象,以及劳伦兹的小鸭印刻实验中的小动物的追随行为等等,都属于()。

[单选题] *依恋行为(正确答案)亲子行为学习行为团结行为9、nullE、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某同学因为家人突发重病,最近一周情绪低落,食欲下降,对学习提不起精神,对这种现象正确的认识是[单选题] *属于抑郁情绪正常的情绪表达(正确答案)10、埃里克森认为成年后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单选题] *A)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C)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者厌恶感(正确答案)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11、咨询师协助求助者准确表达自己的技术是()[单选题] *解释具体化(正确答案)释义内容反应12、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直至最后不再反应。

贵州中学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及历年真题_参考答案

贵州中学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及历年真题_参考答案

贵州省2009年12月非师范专业人员申请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中学)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遵循客观性、教育性、整体性和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

72、短时记忆的容量是很有限的,大约为5-9 个单位。

373、总体来说,初中生个性的特点有二,其一是不平衡性;其二是极端性或偏执性。

874、价值观包括价值目标、价值手段和价值评价三个基本的成分。

1015、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406、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实验法是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造一定的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

8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5A、1903B、1905C、1913D、19082、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其划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

37A、长时记忆B、外显记忆C、内隐记忆D、运动记忆3、个性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个性倾向性和()。

86A、个性心理特征B、动机C、性格D、气质4、在下列课堂导入方法中,接触新课主题迅速,能及时起到组织学生进入学习角色的作用,表现出短、频、快的特点的是()。

204A、故事式B、设问式C、直接式D、激趣式5、创造力的行为表现为变通性、流畅性和()。

115A、灵活性B、批判性C、广阔性D、独特性6、()是个体为了达到目标所使用的方法、途径,它涉及“人怎么行动”的问题,是价值目标的实际表现形式。

101A、价值目标B、价值手段C、价值评价D、价值形成7、英国的()提出了智力是由两个因素构成的,即双因素说。

126A、赛斯顿B、斯腾伯格C、吉尔福特D、斯皮尔曼8、()是指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

133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9、一般来说,教师在进行表述阐释时以1分钟()个音节左右为宜。

教育心理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奥苏贝尔认为,意义学习是将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不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建立【】和非人为的联系。

A、主观性B、实质性C、规律性D、意义性正确答案:B2、【]指的是教师或者其他助学者通过和学习者共同完成蕴含了某种文化的活动,为学习者参不该活动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独自无法完成的任务。

A、情境性教学B、支架性教学C、探索性学习D、认知学徒制正确答案:B3、个体能将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不原初的学习情境极不相似的其他情境中,这是[IoA、正迁移B、负迁移C、特殊迁移D、进迁移正确答案:D4、【]指儿童根据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进行道德判断。

A、无赃则阶段B、他待C、放纵D、自待正确答案:D5、在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中,【】阶段是对完成的学习进行的迁移和概括化。

A、目标预期B、提取先前知识C、提取应用D、选择性知觉正确答案:C6、【]根据迷笼实验结果提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A、詹姆斯B、桑代克C、罗杰斯D、皮亚杰正确答案:B7、学习是由于【】而引起的【】和【】的变化。

Λ^练习、认知、情绪B、反复经验、认知、情绪C、练习、心理、行为D、反复经验、正确答案:C8、迁移的经典理论中,概括化理论的提出者是【]oA、罗杰斯B、桑代克C、沃尔夫D、贾德正确答案:D9、马斯洛认为【】是最低一级的需要,只有在满越之后,更高一级的需要才能被满起。

A、尊重的需要B、爱不归属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安全的需要正确答案:C10、问题的三成分不包括【JoA、方法B、目标C、给定信息D、障碍正确答案:AIK[1指的是激发、引导、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标的一种力量。

A、诱因B、归因C、需要D、动机正确答案:D12、【]根据学习的繁简程度将学习分为八种水平。

A、皮亚杰B、桑代克C、加涅D、奥苏贝尔正确答案:C13、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Io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D、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正确答案:C14、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情境性和【IoA、文化性B、客观性C、自主性D、社会互动性正确答案:D15、从强化程序看,随时小测验属于【JoA、变化比率程序B、变化间陛程序C、固定间陞程序D、固定比率程序正确答案:B16、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IoA^动机B、负向迁移C、原型启发D、定势正确答案:D17、重度和极重度智力落后的儿童的智商在【1A、40-60B、50C、35D、35-50正确答案:C18、冯忠良提出的心智技能形成的第一阶段是【]oA、原型定向阶段B、原型内化阶段C、原型操作阶段D、原型外化阶段正确答案:A19、奥苏贝尔根据新、旧观念的概括水平及来年系方式的不同,提出了三种同化模式,即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JoA、符号学习B、组合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正确答案:B20、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应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语执行,这属于心智技能形成的【1A、原型内化阶段B、原型定向阶段C、原型操作阶段D、原型外化阶段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I分,共10分)1、“超常教育”的课程设计的形态主要有【JoA、充实制B、加速制C、分配制D、自主制正确答案:AB2、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包括【]oA^认知策略不元认知B、教师的指导C、学习者的迁移心向D、学习者的分析不概括能力正确答案:ABCD3、根据智力落后儿童的特点,教学中需要遵循【】的教育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每个空1分,共15分)
1、元认知包括两个基本成分: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调控。

2、概念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习得:______和______。

3、信息加工心理学家把问题解决过程分为四个步骤: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4、按迁移的性质可把迁移分为两种:正迁移和负迁移。

5、动作技能形成分三个阶段:_____、_____和______。

6、两种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是:______和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客观测验的主要优点是()
A、能测量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
B、出题简单和方便;
C、能测量学生的分析综合、组织等能力;
D、可以避免学生作弊
2、奥苏贝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3、关于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A、动机水平越高,学习效率越好;
B、学习难度大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
C、学习任务容易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
D、不
管学习任务难度如何,均是中等程度动机水平时学习效率最好
4、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心理学象是()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华生
D、斯金纳
5、原有观念为上位,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下位观念,这种学习称为()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
6、某学生由于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种强化方式是()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7、发现式教学方法最大缺点是()
A、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
B、导致学生机械学习
C、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D、太耗费时间
8、教师的智力水平与其教学效果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A、教师的智力水平越高,其教学效果越好
B、教师的智力水平与其教学效果无关
C、教师的智力水平与其教学效果只有较低的正相关
D、教师的智力太高,反而抑制其教学效果
9、教学目标陈述中的行为目标的主要缺陷是()
A、陈述的是教师的行为
B、没有反映学习类型
C、不够具体明确
D、忽视了内在心理变化
10、下列不是学习现象的是()
A、成人用筷子吃饭;
B、成人每天浏览报纸;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幼儿初入幼儿园怕生人,过几天就不怕了。

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20分。

对的打个“√”,错的打个“×”)。

1、为了使一个原先品德不良的学生不致旧病复发,使他与旧刺激隔离不是最好的方法。

()
2、在概念教学中,实物直观总是优于模像直观和语言直观()
3、新旧知识的相互干扰是影响有意义习得的和机械习得的知识遗忘的最重要原因。

()
4、用心理学术语来说,“触类旁通”指的是概念与规则获得后在新情境中的运用,这也是学习迁移现象。

()
5、广义地说,桑代克的迷箱实验中的猫学会了逃出迷箱,则猫解决了问题。

()
6、新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用于问题表征的时间一般多于专家。

()
7、情感学习的结果是以学习者能在新的情境中应用学过的知识为特征的。

()
8、对同一概念,不同的人的理解总有程度不同的差异,这一现象可以用认知学习的同化论来解释。

()
9、富于攻击性和退缩反应的学生,往往都是适应不良的学
生。

()
10、解决问题的过程基本上是发现学习过程。

()
11、根据儿童智力水平进行教学的目的是缩小学生学习速度上的差别。

()
12、动作技能的遗忘进程与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区别不大。

()
13、学习策略比认知策略所包容的范围更广。

()
14、高创造性的学生多数都是适应不良的学生。

()
15、从测量学的观点看,语文考试中以作文代替学期测验,其效度是难以保证的。

()
16、认知学习观的共同特点是强调学习的内部机制或内部过程。

()
17、把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一种认知内驱力。

()
18、精加工需要在要记忆的材料中增加新信息。

()
19、从思维过程看,真创造与类创造无实质性区别。

()
20、学生学习了某种类型的解题规则,然后将学到的规则应用于新的情境,这种学习就是解决问题的学习。

()
四、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顿悟说;
2、认知策略;
3、产生式;
4、道德判断能力;
5、自我效能感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在采用行为矫正法处理学生违规行为问题时有哪些步骤?
2、简述现代迁移理论概括说的主要观点。

3、信息加工心理学是如何看待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4、说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

六、论述题与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假设有这样一个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这个概念”请你分析这个教学目标的陈述是否恰当。

2、谈如何通过教学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