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表现手段

合集下载

音乐名词解释2

音乐名词解释2

歌剧:以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将戏剧、诗歌、音乐、舞蹈和美术等融为一体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

产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

有正歌剧、喜歌剧、轻歌剧等类型。

2、舞剧: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融音乐、舞蹈、哑剧、文学、舞台美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

3、室内乐:通常指由少数演奏者演奏的重奏曲。

室内乐重奏不同于管弦乐合奏,前者每一声部由1至2人演奏,后者每一声部则由多人演奏,按声部或人数的多寡,室内乐可分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直至九重奏等多种演奏形式。

4、组曲:是几个各具独立完整结构的乐曲,根据互相对比的原则和一定的联系,在统一艺术构思下,排列、组合而成的器乐套曲。

组曲分为古代组曲和现代组曲两种类型。

5、奏鸣曲:13世纪始见于音乐用语中。

16、17世纪时泛指各种器乐曲,以与声乐曲的泛称康塔塔相对。

17世纪中叶以后,古典奏鸣曲开始出现并巩固其某些特征。

自海顿、莫扎特之后至今,奏鸣曲专指采用器乐套曲形式(即三至四个乐章)组成的大型器乐独奏或由一件独奏乐器与钢琴合奏的器乐曲。

6、协奏曲:指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其技巧的一种大型器乐套曲。

7、交响曲:是在17世纪末意大利歌剧序曲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

18世纪中叶后,才独立成为音乐会乐曲的体裁名称,专指用交响乐队演奏采用奏鸣(交响)套曲形式的大型器乐曲。

8、前奏曲:原文是“序”、“引子”之意。

是一种自由结构的短曲。

原指西欧民间歌手开始歌唱之前伴奏的“引子”,最初常是即兴演奏。

19世纪波兰作曲家肖邦开始使前奏曲脱离组曲和赋格,成为独立的钢琴特性曲。

作品欣赏:《降D大调雨滴前奏曲》[波兰]肖邦9、即兴曲:即兴曲是19世纪的一种抒情特性曲。

原是钢琴独奏曲的体裁名称,后也成为其他乐器的独奏乐曲。

即兴是指创作动机,常由激动的段落和深刻抒情的段落组成。

作品欣赏:《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波兰]肖邦10、幽默曲:又名滑稽曲是器乐独奏曲的乐曲体裁。

流行于十九世纪的一种富于幽默风趣或表现恬淡朴素、明朗愉快精致的器乐曲。

音乐表现性的分析

音乐表现性的分析
音乐创作与制作
在音乐创作与制作过程中,音乐表现性是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作曲家和制作人需 要充分考虑音乐的表现力,以创作出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音乐演出与推广
在音乐演出和推广中,音乐表现性也是影响观众体验的关键因素。优秀的音乐表演者能 够通过精湛的技艺和情感表达,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提升演出的市场
04 音乐表现性的应用
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音乐审美教育
音乐表现性是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通 过分析音乐作品中的表现力,可以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和美感,提高他们的 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音乐技能训练
在音乐技能训练中,音乐表现性也是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如何通过演奏或 演唱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从而提升自 己的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
神经科学研究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音乐对大脑 的影响,进而影响音乐创作和表演。
音乐表现性的理论发展
01
02
03
音乐理论创新
随着音乐风格的多样化和 跨界融合,传统音乐理论 将面临挑战,需要不断创 新和发展。
音乐心理学的发展
音乐心理学研究将更深入 地探讨音乐如何影响人的 情感和认知,为音乐创作 和表演提供理论支持。
音乐与艺术的结合
艺术领域的其他分支如绘 画、雕塑等与音乐的相互 影响,可以激发新的创作 灵感和表现方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3 音乐表现性的分析方法
文本分析法
总结词
通过分析音乐作品的歌词、标题、创作背景等文本信息,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主题和意义。
详细描述
文本分析法主要关注音乐作品的文字内容,包括歌词、标题、创作背景等,通过解读这些文本信息, 可以深入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主题和意义。这种方法适用于有歌词的音乐作品,特别是那些 具有明显文学性的作品。

音乐知识

音乐知识

1、构成音乐的形式要素,就是音乐的表现手段,形成音乐的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节奏、旋律、和声织体、音色,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等。

2、民歌的种类,按体裁、演出场合和功能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

3、汉族民间乐器,除了各种乐器的独奏及不同乐器组合的中重奏、合奏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如:西安鼓乐、辽宁鼓乐、十番鼓乐、河北吹打、山东鼓吹、江南丝竹、广东音乐、河南板头曲等。

4、中国近现代音乐始于清末的学堂乐歌,沈心工、李叔同等人创作了一些具有资产阶级******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歌曲。

5、巴洛克时期音乐(约为公元1600年至1750年),这个时期的音乐,大小调初步确立,歌剧、组曲、奏鸣曲和协奏曲等体裁初步形成,代表人物:巴赫、亨德尔。

6、古典主义音乐是指:1750年至1825年间产生与欧洲的音乐潮流及创作风格,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7、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韦伯、舒伯特、柏辽兹、肖邦、李斯特、瓦格纳等,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新的音乐体裁,如:多乐章标题交响曲、单乐章交响诗、交响音画、狂想曲、随想曲等。

8、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与19世纪末,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音乐流派,代表人物法国的德彪西、拉威尔。

9、歌剧:以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

音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0、舞剧: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融音乐、舞蹈、哑剧、文学、舞台美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

音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1、组曲:几个具有相对******性的乐章,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下,排列、组合的器乐套曲。

12、序曲:原来是指歌剧、清唱剧、舞剧的开场音乐,后发展成为******的标题性管弦乐曲,称为音乐会序曲。

13、长征组歌:又题《红军不怕远征难》,由10首歌曲组成,(1)《告别》混声合唱(2)《突波封锁线》二部合唱与轮唱(3)《遵义会议放光辉》女声二重唱、女声伴唱与混声合唱(4)《四渡赤水出奇兵》领唱与合唱(5)《飞越大渡河》混声合唱(6)《过雪山草地》男高音领唱与合唱(7)《到吴起镇》齐唱与二部合唱(8)《祝捷》领唱与合唱(9)《报喜》领唱与合唱(10)《大会师》混声合唱。

”优美”在音乐中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优美”在音乐中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优美”在音乐中的表现形式有哪些?一、若有所思的旋律优美的音乐往往给人以静谧、深思的感觉。

这种旋律构造通常以悠扬的音符及频率的变化为特征,给人一种如行云流水般的感觉,仿佛带领听众进入一个宁静、深沉的思考空间。

这样的旋律常常通过轻柔、流畅的音符来表达,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二、优美的和声和声是音乐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增强音乐的层次感和丰满度。

在优美的音乐中,和声往往呈现出和谐、流畅的特点。

和声的层次感能够让音乐更加丰富,形成一种奇妙的和声纷呈之感。

这种表现形式给人一种愉悦、赏心悦目的感觉,仿佛融入了一片乐音的海洋中。

三、细腻的音色音色是音乐中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优美的音乐中,音色往往表现得非常细腻、动人。

不同的乐器和声部的音色可以形成丰富多样的组合,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和情绪。

优美的音乐常常通过音色的精准、准确地表达出音乐的内涵和情感,使人陶醉其中。

四、温柔的节奏节奏是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音乐的灵魂。

在优美的音乐中,节奏往往表现得非常温柔和谐。

这种温柔的节奏能够让人心情平静,感受到轻松和舒适。

优美的音乐节奏往往以平缓、温柔的方式呈现,给人一种放松、宁静的感觉。

五、情感的表达优美的音乐往往能够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情感的共鸣。

音乐家通过音符的演奏和演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世界的感知。

优美的音乐往往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触动人们的心弦,使人们产生共鸣。

它可以引发听众的情感反应,使人们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美妙情感。

总结:优美的音乐有很多表现形式,如若有所思的旋律、优美的和声、细腻的音色、温柔的节奏和情感的表达等。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它们都能够通过音乐的语言表达出一种美的境界,使人们陶醉其中。

音乐的特征

音乐的特征

音乐的特征音乐确实给太多人带来了太多的安慰,“此曲只有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听”。

这是唐代诗圣杜甫《赠花卿》中两句名句。

与此相类似的,列宁在听了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热情奏鸣曲》后,也曾激动地说过类似的话,他说:“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

这是绝妙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我总带着也许是幼稚的夸耀想;人们能够创造怎样的奇迹啊!”好听的音乐,确实是具有极大的魅力,吸引着人们,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有人甚至说音乐是上帝的语言,这给音乐也增加了一抹神秘色彩。

而这抹神秘是源自人们对于音乐特征的不了解。

(一)有节奏的听觉艺术音乐是以声音为表现手段,以听觉为对象的声音的艺术,或叫听觉艺术。

音乐离不开声音,声音是音乐艺术的物质基础,是音乐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声音的感觉器官,只能是耳朵,所以人们把音乐一方面称之为声音的艺术,另一方面又叫它为听觉艺术。

音乐以声音为物质手段,又不等于凡声音就都是一种音乐,如现实生活中自然物所发生的一切音响,人的一切言语声音等,就不一定能成为构成音乐语言的主要物质材料。

在这个乐音体系中,它又有它们自己律动美的法则,如旋律法、和声对位法,还有调式、调性、节奏等规则。

这些美的律动的法则,就象我们说话、写文章的语法规定一样,构成了音乐艺术语言美的形式。

因此,音乐艺术之所以是音乐,而不是其它什么,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它运用的是一种符合美的律动原则,符合人的审美心理要求的悦耳之音作为它的艺术语言,作为物质表现手段所致。

不是悦耳之音,不符合审美心理要求的声音,是不能构成音乐的。

《天鹅湖》结合了俄罗斯的悲剧主义民族风格,用庄严梦幻的旋律展现了天鹅公主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就像所有的音乐一样,用声调来体现音乐想表达的内容;例如序曲中的缓慢庄严的小调旋律,预示着天鹅公主最终徇死的悲剧结尾--一般来说交响乐是用序曲来告知内容是喜剧还是悲剧的,就好比装修时的玄关是整个室内装修概念的浓缩一样。

曲式分析

曲式分析

曲式分析复习知识点曲式:音乐作品的和玉一定逻辑的结构。

音乐表现手段:音高节奏节拍音色调式调性强弱速度和声(基本表现手段)主题曲式结构(整体表现手段)发展过程:呈示重复变奏展开对比再现乐思的完整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呼应关系或包含乐思最初的一定量完整的起承转合关系、乐段:在乐曲中能够体现一个完整或相对完整乐思的最小单位,称为乐段。

它是衡量乐思完整性的标准。

乐段结束的时候一般用主和弦或主功能和弦基本乐段:由均衡的两乐句或四乐句组成的乐段称为基本乐段。

基本乐段的规模一般为4.8,16,32小节乐段》乐句》乐节》乐汇乐汇:结构中能够表达一个明确乐思的最小单位叫乐汇。

乐节:常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乐汇组成。

乐节在旋律上和节奏上有停顿和呼吸,但不需出现稳定的结束音及明确的终止式。

乐句:常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乐节或乐汇组成,在旋律上常有明显的停顿与呼吸,在和声上,各句之间形成的终止呼应关系。

基本乐段的复杂化;指基本乐段进行了扩大或者缩减,使得各句之间形成7种不均衡的关系。

乐段主要终止之前的扩大叫扩充。

乐段主要终止之后的扩大叫补充。

压缩乐段的某一部分称为缩减。

基本乐段:复杂化乐段变体乐段变体:当乐段在句法上发生变化时称为基本乐段的变体。

例如,一句体三句体乐段五句体及以上的多句体乐段(除了两句体或四句体基本乐段以外的)一句体乐段:指一气呵成,内部能以划分乐句的乐段,表面看像一个乐句,但又起到了乐段的作用,即能表达一个完整的乐思的最小单位。

复乐段是一种复合结构的乐段,有两个乐段构成。

典型的福越短包括四个乐句。

其中一二句之间,三四句之间构成合乎乐段的条件,而第三句重复第一句主题材料开始。

这样两个乐段,又可以看成是两个平行关系的大乐句构成的单乐段,其调性与终止可以有一下三种情况:1,两个乐段同在一个调上,,前一乐段采用属三和弦(其次主六和弦)的半终止,后乐段为完全终止。

2,前乐段转掉,一般为属调,后乐段在原调结束。

3,前乐段在原调结束,采用完全终止,后乐段转调(近关系调),这种情况称为转调复乐段。

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段与音乐语言的理解

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段与音乐语言的理解

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段有哪些音乐艺术对人类情感的直接表现是其他艺术门类所不能比拟的,奇妙的音响组合越过了理性的认识和理解而直沁人们的心扉,非语义性和非具像性的纯粹形式表现使得音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甚至使人产生迷惑。

所以,音乐审美的理论研究总是显得较为复杂和难以深入。

然而,作为人的精神创造物,音乐无非是人自身的生活和情感体验的反映,是经验性地利用声音材料,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和适应人的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形式;是可以从形式表现的内部探讨其运动规律,从而整体把握音乐美的。

如果说音乐表达情感意义是抽象的,那么音乐表现手段则都是具体的。

音乐形式的构成材料是声音,声音组织的方式、方法、原则都是很实在的。

在诸多音乐表现因素当中,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等是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段。

【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

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节奏】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

由于不同高低的音同时也是不同长短和不同强弱的音,因此旋律中必须包括节奏这一要素。

【节拍】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

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做"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速度】快慢的程度。

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

【力度】强弱的程度。

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音区】音的高低范围。

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音色】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及不同组合的音响上的特色。

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

【和声】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

和弦进行的强和弱、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以及不稳定、不协和和弦对稳定、协和和弦的倾向性,构成了和声的功能体系。

和声的功能作用,直接影响到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

作曲基本手法6种

作曲基本手法6种

作曲基本手法6种作曲基本手法6种,即调式、旋律、和声、节奏、配器和形式。

一、调式调式是指用于表示乐曲气氛的音乐元素。

它以音高或其他特定形式的持续时间组成,从而构成一个明确的音色变化,同时也可以体现出一定的旋律内容。

作曲家通过选择不同的调式,来表现不同的感情,比如可以用多调式构成复杂的调式结构,可以在它们中加入不同的音高,以表达深刻的情感,比如摇滚乐中的小调、大调和和弦的组合,能够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

二、旋律旋律是指音乐中的线性音乐组成部分,是音乐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它有一定的音高顺序,拥有起伏变化的特点,可以使作品具有流畅的节奏感,并能形成明确的旋律线路,从而引导听者的情绪。

旋律的构成可以是和弦、旋律片段、旋律线或和声的组合,旋律的构成方式也有很多种,比如表达类型的旋律、叙事性旋律和弥散旋律等。

三、和声和声是指在音乐中所使用的多音被叫做和声。

音乐中最基本的和声就是三和弦,它由三个相邻的音组成,有着独特的和谐关系,可以将旋律线条组织起来,并使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此外,和声还可以通过改变它的组成音,或者加上新的音来改变氛围和旋律的表达方式,这也是使音乐更加多样化的重要手段。

四、节奏节奏是指音乐中的时间组织形式,它主要由音符和休止符组成,它们的排列顺序和持续时间决定了音乐的节奏感。

与旋律相比,节奏是一个更加抽象的概念,它涉及到音乐的节拍、韵律、节拍结构和节奏组合等方面,作曲家要根据作品的需要,运用不同的节奏手法,来表达不同的音乐情绪和风格。

五、配器配器是指在乐曲中使用的乐器,它是音乐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乐器有着各自独特的音色,可以对音乐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作曲家在选择乐器时要根据作品的风格和表达的内容,选择恰当的乐器,以便更好地表达出作品的情感。

六、形式形式是指乐曲的结构形式,乐曲的形式一般有三部曲、两部曲、复调、复调曲等。

作曲家需要根据乐曲的主题,选择合适的形式,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如果该乐曲有比较复杂的内容结构,则可以选择复调形式,如果乐曲的情绪比较平缓,则可以选择两部曲形式,表达出平缓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大小调中,第Ⅰ级、第Ⅲ级、第Ⅴ 级音起着支柱作用,并给人以稳定感, 叫稳定音级,其中主音最稳定;第 ⅡⅣⅥⅦ级音人以不稳定感,叫不稳 定音级。 不稳定音级具有进行到稳定音级的特 性,叫倾向。不稳定音级按照倾向进 行到稳定音级,叫做解决。
(民族)五声调式: 宫调式 1 2 3 5 6 商调式 2 3 5 6 1 角调式、征(zhi)调式、羽调式 五声调式由于缺少半音和三全音的音程 关系,音的倾向性不很尖锐。
2 拍子的强弱运动规律是一强一弱,交替鲜明, 适宜于表现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队列歌曲或 进行曲。 《大进行曲》片段、《保卫黄河》 3拍子的强弱运动规律是强弱弱,强拍推迟出现, 显得比较柔和,适于表现比较优美抒情的内容。
《杜鹃圆舞曲》 《乘着歌声的翅膀》
(二)节奏: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音乐中的节奏来源于生活。
两点结论:
首先,音乐的特长主要是抒情而不是描绘,所以
在欣赏时主要注重它的情绪如何感染我们,不 一定细究它在写什么;乐曲解释只是作为一种参 考,主要还要发挥我们的独立思考。 其次,欣赏音乐要充分调动我们的想象力,越是 善于思考想象就越容易理解作品。
悠长的节奏可以给人以宽广、舒展、
平静、安祥、伤感等感受。<无间道> 《牧歌》内蒙民歌
短促的节奏
短促的节奏,可以给人以紧张、急促、 不安、兴奋、欢快、热烈等感受。
《无穷动》 《闲聊波尔卡》
音乐的节奏源于生命,源于自然。
呼吸心跳 走路奔跑 舞蹈动作 风舞树摇 波涛起伏 昼夜晨昏 春夏秋冬
旋律——音乐的灵魂
《春之声》
2. 小跳 ---- 可以表现轻快、活跃的情绪,或稍带 激动的情绪,或用以表现“流动” 如《再不 要去做情郎》 《轻骑兵序曲》等
3.大跳----四度以上,音程越大越激动,如《黄
河颂》
速度、力度
一般来说,激动、兴奋、欢快、紧迫等常 用快速;抒情、田园风常与中等速度结合;颂 歌、哀歌、沉思冥想往往用慢速。 同一旋律,由于速度、力度的不同,所表 示的情绪会有很大的不同 《掀起你的盖头来》 《肯肯舞曲》《乌龟》《can can》
高音区与低音区的运用
明媚的阳光,湛蓝的天空。 蒙蒙的细雨,和煦的春风. 叮咚的山泉,鸟雀的争鸣。 青春的活力,喜悦的心情。 满天的乌云,惆怅的心情。 巨大的压力,哀伤的哭声。 沉重的物体,混暗的光影。 迟钝的行进,苍老的年龄。
声音的
——节奏与节拍
长短
(一)节拍:音乐中强、弱音有规律的反复。 单拍子:2/4 3/4 3/8 复拍子:4/4 6/8 音乐中的节拍最基本的只有两种:2拍子和3拍子
音色 即指人声或器乐的音质。它犹
如绘画中的色彩,是音乐形态中直接作用 于人耳的最为感性的要素。
和声:两个以上的音按照一定的规律
结合在一起同时发响。 《爱人》《青春 舞曲》独唱/合唱 《第九交响曲》片段
调式调性:
按照一定关系组织起来的一组音(一般在 七个以内),并以其中某个音为中心(主 音)形成一个体系,叫调式。 大调式色彩一般较明亮1 2 3 4 5 6 7 1 ⅠⅡⅢⅣⅤⅥⅦⅠ 小调式色彩一般较暗淡。6 7 1 2 3 4 5 6 《沃尔塔瓦河》主题 《怨苍天变了心》 《啊朋友》
大路上》《我的祖国》《我的太 阳》
(三)单三部曲式:由三个乐段构成。
带再现:A+B+A《笑傲江湖》
( 四 )复二部曲式:由 A+B 构成,与单二 部曲式相似,但每一个部分是一个单 二部或单三部结构。如施光南的《祝
不带再现 A+B+C《歌唱祖国》 《天堂》
酒歌》
(五)复三部曲式:
由三个单二部或单三部构成 A呈示部 + B中间部 + A'再现部 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 ‖:a+b:‖ ‖:c+d:‖ ‖:a+b:‖ 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斯基进行曲》
音的四种性质
长短、强弱、音色
音乐的表现手段
旋 律 节 奏 节 拍 调 式 和 声 织 体 速 度 力 度 音 色 曲 式
声音的高低
高音
明亮、轻巧 兴奋、紧张
沉重、神圣 压抑、邪恶
低音
《大象》选自《动物狂欢节》
钢琴奏出沉重有力 的舞蹈节奏,倍大 提琴以浑厚低沉的 音色奏出圆舞曲主 题,表现了大象沉 重笨拙的舞蹈形象。
副部:(回旋曲式 A+B+A+C+A)由 越剧过门变化来的副部主题 A 欢快活 泼,表现了三载同窗、共读共嬉的生 活 结束部:由主部主题发展而来,舒缓 的节奏,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长 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
展开部:英台抗婚、楼台相会、哭灵投坟
英台抗婚:乐曲转为低沉阴暗,惊惶不安 的小提琴与大提琴沉闷阴冷的音调,把人 们带入悲剧性的气氛之中。铜管乐奏出严 峻、低沉的音调,象征封建礼教势力的凶 暴残酷;之后,独奏小提琴用戏曲性散板 的节奏,叙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强烈 的和弦与切分节奏,表现了英台的愤慨和 抗议;铜管与小提琴交替出现,形成矛盾 对立的两个方面反复较量。
楼台相会:大、小提琴时分时和、如泣如 诉的音调,表现了梁祝会面时的哀伤、悲 叹与痛诉衷情的场面。 哭灵投坟:乐曲的节奏激昂而果断,运用 了戏曲紧打慢唱的手法,表现了英台在坟 前悲痛欲绝、泣不成声的惨状,以及哀、 怨、愤的情绪。 再现部:化蝶 乐曲重复引子,又回到鸟语 花香的境界;重奏爱情主题,表达了人们 对梁祝纯真爱情的怀念与赞颂。
小提琴协奏曲
引 子( 江南春景)
呈 示 部 主部: A+B+A三部曲式 A爱情主题+B草桥结拜+A主题再现 连接部:自由华彩 副部:回旋曲式A+B+A+C+A 三载同窗、共读共嬉 结束部:长亭惜别
展 开 部: 英台抗婚、楼台相会、哭灵投坟
再 现 部:(省略副部)双双化蝶
梁 祝 何占豪、陈钢作于1959年。 本曲按照越剧《梁祝》剧情的布局构思,结 合运用交响乐与民间戏曲的创作方法 , 将 “梁祝相爱”“英台抗婚”“坟前化蝶” 三个主要情节 , 分别纳入奏鸣曲式的呈示 部、 展开部和再现部,以表现梁祝的忠贞 爱情和对封建礼教的控诉和反抗 . 最后的 化蝶描写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六、曲式:乐曲(歌曲)的结构形式。 (一)单一部曲式:只有一个乐段。 1. 单乐句乐段 2. 二乐句乐段:《牧歌》《兰花花》 3. 四乐句乐段:是乐段结构中最主要、最 典型的类型。要求各乐句间形成起、承、 转、合的结构。 《三.八》 《槐花几时开》《阿里郎》
4. 多乐句乐段 五乐句《学习雷锋》 六乐句《九九艳阳天》 《欢乐颂》 (二)单二部曲式:由 A+B两个乐段构成, A段是主要乐思,B段是进一步的发展, 两部分构成一个整体。 《我们走在
• 旋律是作曲家表达情感、塑造音乐形象的 最基本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 例:柴可夫斯基《天鹅湖》
• 旋律——双簧管甜美的音色,生动地刻画了白天 鹅高洁美丽的形象。 • 背景——竖琴缓缓起伏的琶音,象是平静湖面上 的阵阵微波。 • 映衬——弦乐轻柔透明的震音,仿佛是天鹅湖水 面上笼罩着的神秘薄雾。
引子(写景) 乐曲开始,在弦乐器轻柔的颤音与竖 琴的分解和弦的背景上,长笛与双簧 管奏出优美的旋律,描绘出风和日丽, 鸟语花香的江南春景。 呈示部(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 部) 主部(三部曲式:A+B+A)
A 主部主题:由独奏小提琴以柔缓而 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奏出,表现了梁祝 间纯真的友谊和真挚的情感; B 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对答,描绘了草 桥结拜的情景 A乐队全奏主部主题 连接部:由独奏小提琴演奏华彩乐段
奏鸣曲式总是用“快板”写成,所以 常被称为“快板乐章”。关于三部分 的关系,有人比喻为:呈示部好象是 提出矛盾的、可争论的问题;展开部 好象是进行讨论甚至矛盾间互相斗争, 再现部则是统一认识,作初步的结论; 尾声是总结。
奏鸣曲式的这种“对比 —— 发展 —— 统一”的结构布局,很适合表现复杂 的、甚至是戏剧性的内容,所以奏鸣 曲式不但是“奏鸣曲”“交响曲”和 “协奏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乐章, 而且管弦乐“序曲”“交响诗”等也 常采用奏鸣曲式写成。
怎样理解音乐中的形象塑造
“形象塑造”最早来自视觉艺术;“艺术形 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形象,是艺术作品的 “形”(形式)与“象”(内容)的结合。 笼统地说,音乐的形式是声音,内容主要是人 的情感。
独特的特点: 1. 表现情感的模拟,对情感的变化也能进行惟妙惟 肖的刻画。《江河水》
3.下行----适于表现伤感 悲痛的情绪或放松。 如《黄河怨》 《小白菜》等
旋律线的起伏与人的语言音调有着密切 的关系。 表示肯定或命令——常常是下行的音调 表示请求或疑问——常常是上行的音调
男青年礼貌地发出邀请
姑娘羞涩地婉言谢绝
(二)旋律音程不同 1.级进----比较平稳,适于诉说 抒情如《半个月 亮爬上来》等;或用以表现“流动”(快速) 。 如《野蜂飞舞》《沃尔塔瓦河》引子
旋律的起伏变化是与人的语调、情感变化等,有着 密切的关系。 一般规律: (一):旋律方向不同 1.上行----适于表现开朗、激动、高昂的意境或情 绪,或祈求 疑问。如《祝你生日快乐》《蓝色多 瑙河圆舞曲》《怒吼吧,黄河》《国歌》《索尔薇 格之歌》等
2.平行----适于表现坚定、呆滞的情绪或加强 语气。 如《解放军歌》 《怒吼吧,黄河》 《码头工 人歌》等
(六)变奏曲式: A+A1+A2+A3+A4+A5+…… 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 (七)回旋曲式: A+B+A+C+A+…… 比才:《卡门序曲》 贝多芬《献给艾丽丝》
( 八 ) 奏鸣曲式:乐曲的结构形式之一。 是18世纪下半叶以来,各种大型器乐 体裁中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 曲式。大多数交响曲的第一乐章都用 “奏鸣曲式”写成,其结构大致如下: 引 子( 有时省略)———呈 示 部(主 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展 开 部——再 现 部——尾 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