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及休闲农业体验活动设计的探讨——以台湾头城休闲农场为例
台湾清境农场案例分析

台湾清境农场案例分析台湾清境农场案例分析的相关概念清境:指台湾东部县市位于台湾海峡两岸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地区。
清境农场,清境农场,又称清境蔬果世界,是台湾新北市宜兰县的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也是一处以农业为主的游乐园。
农场内有大片的蔬菜园、花海草坪、果园、玩具乐园、水上乐园、温泉中心等景点,提供各类农场体验,让游客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
清境农场案例的中,清境农场案例是指清境观光农场当年推出的一项营销策略。
该案例旨在通过提供优惠价格以及增加一些服务,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清境观光农场游玩。
为了实施这项策略,清境观光农场对其服务进行了改进,包括提供更多的设施,如影音设施、游泳池等,以及建立一套完整的客户服务团队。
该案例也采取了一些营销措施,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比如发布宣传片,使用社交媒体进行推广,与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等等。
台湾清境农场案例分析,案例背景:清境农场位于台湾花莲县的清境乡,面积约为500公顷,是一个几乎完全生态化的农场。
农场有层层叠叠的绿竹、梅花和杉木,以及葱郁的茶园,还有丰饶的水果园、蔬菜园和绿色的草地。
清境农场的经营者以传统的农耕方式把农村文化和清境的美景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农业新景象。
案例分析:1. 农场受众:清境农场的受众主要有当地村民、外来游客以及农业投资者。
2. 所提供的服务:清境农场主要提供的服务有农业旅游、农耕体验、绿色农业投资等。
3. 活动营销:清境农场通过社交媒体及各类活动营销,向外界宣传农场及推广清境农场旅游。
4. 经营模式:清境农场采用传统的农耕方式,利用自然资源生产新鲜的农作物,并集中精力打造农业旅游和体验式游玩。
5. 管理策略:清境农场力求最大程度上保护自然环境,营造舒适的游玩环境,同时不断改善农场管理水平和经营模式,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为什么需要台湾清境农场案例分析1. 清境农场案例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当地农业发展的现实状况,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发展。
台湾经典休闲农业案例参考

台湾经典休闲农业案例参考台湾经典休闲农业案例参考2015-03-23国农互联1、台湾香格里拉休闲农场香格里拉位于宜兰县冬山乡大元山、海拔二百五十公尺山麓上,年均气温约25度,气候舒适、景色迷人,坐在园区内的荡秋千上,可俯瞰整个三星平原。
走进农场,迎客的是一片台湾原生种的树林,包括古早人用来做砧板的乌心石、做红木家具的肖楠木等,都属珍贵树种。
行走在农场间,还不时可见供人休憩的凉亭,或也可到观景台,一边惬意的荡荡木秋千,一边欣赏山下的兰阳平原美景。
随着四季变化,整个视野呈现不同的颜色变化,漫步于林野之间,耳边不时传来孩子们的笑声,随处可见的笑容,这也是回归农村生活的充分放松,让我们满怀一颗好奇的心,一起来探索蕴藏乡野间的原始趣味吧。
夜间的香格里拉不忘浪漫,每年四、五月间园内荧光闪烁飞舞,蔚为奇观,您要拜访萤火虫,请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如果你想亲手在天灯上写下祈福心愿,看着天灯在夜空中冉冉施放,或是回味属于童年记忆的围坐搓汤圆体验;在点点星空下,空气瞬间发酵成醉人的浓度氛围,所有人嘴角上都挂着一抹微笑。
香格里拉休闲农场曾是台湾第一个观光,也是台湾第一座休闲农场。
精采的果园区,从杨桃、番石榴、火龙果,到柚子、金枣、橙子、桶柑……,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水果可以观赏采摘。
宜兰香格里拉休闲农场也是一间最丰富的自然教室,里头的生物种类包罗万象,有猕猴、树蛙、萤火虫、蝴蝶(凤蝶)和各式植物,年纪不分大小,都适合来这里学习属于大自然的珍贵知识。
傍晚,美味的地方料理准备上桌,食材不是来自农场自种的野菜,便是当日采买的在地蔬菜,经过女主人的调教料理,便成一道道深具特色的风味佳肴。
晚餐后,还有一连串民俗活动:打陀螺、布袋戏、放天灯、搓汤圆,可以体验到台湾早期农村生活的娱乐。
隔天若能早起,不妨到观日楼欣赏美丽日出,或者沿着乌心石步道漫游果园,感受置身自然农庄的恬静和乐。
2014年,在香格里拉,定位顶级山林度假品牌─松罗馆正式诞生。
台湾休闲农业的案例分析与启示_周琼

台湾休闲农业的案例分析与启示周 琼,曾玉荣,杨勋华(福建省台湾农业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3)收稿日期:2009-07-02作者简介:周琼(1969-),女,博士,副研究员,从事台湾农业与动物科学研究(E -mail :z q5969@ )基金项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闽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科技创新团队(S TIF -R01)摘 要:台湾休闲农业有很多成功的多角化经营模式,体验活动和营运项目多种多样,其构成按层次可分休闲农业区、休闲农场和乡村民宿(休闲农家)等,按产业可分为综合性农场及休闲动植物种养业、加工业等。
本文摘要介绍几个各具特色的典型案例,对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加以分析,并提出值得大陆借鉴的是台湾休闲农业的特色化、生态化、合法化、健康化和数字化。
关键词:台湾;休闲农业;典型案例中图分类号:F590.7;F 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617(2009)04-00-0 “台湾农业发展条例”第3条对台湾休闲农业的定义是“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人们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之体验为目的之农业经营”。
台湾的休闲农业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最初仅限于果园采摘、茶园喝茶等简单的经营形式。
1998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成立,并催生了1999年4月30日公布的“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自此,各级行政部门开始拟定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并将休闲农业正式纳入财政预算的范畴。
2001~2004年,台湾开始推动“一乡一农业园区”的计划,休闲农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据调查,1999年“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公布之前,台湾休闲农场只有35个,1999年以后,新设立休闲农场584个;据台湾休闲农业学会的调查,到2004年底已发展到1102个[1];2006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台湾的休闲农场已经有2500多个,目前已经超过3000个[2];截止到2009年2月28日,台湾已有2629个合法民宿[3]。
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发展概述论文

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发展概述论文关于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发展概述论文,希望你喜欢。
一、休闲农场与休闲农业发展(一)休闲农场定义根据台湾地区农业发展条例,休闲农场是“经营休闲农业之场地”,指农场主人运用农场环境或农业活动等资源,提供以农业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及接待服务[1]。
陈昭郎(1996)提出休闲农场应综合农业经营与服务业之特性,具备游憩、教育、社会、经济、环保及医疗功能[2]。
休闲农场蕴涵台湾乡土特色,郑健雄(2002)认为此类乡土性餐旅服务业具有乡土教育、农业体验、生态与文化等观光农业的意涵[3]。
郭笙如(2012)在对消费者选择休闲农场之消费价值的研究中指出“休闲农场要素包括运作中之农场环境、农业活动、观光旅游活动、接待设施”[4],意指休闲农场依托于农业与观光,即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是指农场主人运用农场环境或农业活动等资源,提供以农业为主题的接待服务,是一种以农村、农民与农业为根本,结合农业生产、加工及服务的休闲生活产业[5]。
由此可将休闲农场定义为“以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环境及农村生活为资源,为游客提供农业体验、生态教育等旅游活动以及住宿接待设施,使之能达成休闲、学习与体验之目的的农业经营场所”。
作为具有传统与现代双重特性的产业,休闲农场与休闲农业的发展相辅相成。
(二)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历程台湾地区早期以传统农业社会发展为主,1984年台湾农业事务最高机关“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成立。
1989年台湾农业委员会委托台湾大学农业推广学系举办“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会议确立了“休闲农业”名称,并对台湾休闲农业定位及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在20世纪90年代间,台湾农业委员会大力推动并督导台湾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颁布并施行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发展休闲农业计划(1990)》、《休闲农业管理办法(1992)》、《休闲农业辅导办法(1996)》、《休闲农业发展办法(1999)》等。
其中,1990年农委会开始推动“休闲农业区”的概念,并于1996年公布的《休闲农业辅导办法》将“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做出了区分:休闲农业区是指为供休闲农业使用的地区;休闲农场则是指经营休闲农业的场地[6]。
台湾休闲农业的做法示例

台湾休闲农业的做法示例1融入感情,彰显个性台湾休闲农庄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特别热爱乡村田园生活,建设休闲农庄的初衷,有的甚至是为了圆儿时的一个梦想,他们不追求短时间的暴利,而是从一开始就非常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建设与经营过程中,不断融于自己的创意,将农庄比作自己的艺术作品,客人可以明显感受庄主的艺术风格和个性追求。
2定位准确,主题鲜明台湾休闲农庄主题鲜明、个性突出,这些主题包括水果采摘、竹、香草、茶叶、名花异草观赏、昆虫收藏、奶羊、奶牛、螃蟹、鳄鱼、鸵鸟等体验,创新不断,使游客始终充满新奇感。
比如位于桃园观音乡的“青林农场”,一年四季都栽种着向日葵,且免费开放参观,还有专门种植食虫植物的“波的农场”,种有猪笼草、捕蝇草、毛毯苔、瓶子草等。
很多农庄一看名字,就知道农庄的特色,如以香草为主的“熏之园”,以奶牛为主的“飞牛牧场”,以兰花为主的“宾朗蝴蝶兰观光农园”,“花开了农场”则栽植了大量珍贵的树林与奇花异草。
3持续创新,创意缤纷例如头城农场的传统项目叶拓T恤,不断有新的图案推出,时常有新意,固定的客源可以不断反复前来消费。
金勇DIY农场每年都会增加新的番茄品种,将来自各国的西红柿组合在一起的“联合国西红柿礼盒”,让游客在一个礼盒中就可以品尝到来自各国、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多种口味的西红柿。
桃米村在地震废墟上建了一个人工湖,在湖边立起几个弹簧,托起一只小船,上面立一根桅杆,人站船上,能够体验地震的摇晃感觉,并将小船名之为“摇晃的记忆”。
4深度体验,其乐融融台湾休闲农庒都设有可供多人同乐的设施,例如烤肉区、采果区、游戏区,农耕体验区等。
有的还设有充满台湾农村乐趣的烘烤区,提供游客享受土窑烤地瓜、烤土窑鸡的乐趣;有的不定期举办农业有关的教育活动、趣味比赛;有的提供与场内动物接触的机会,游客可以借喂养小牛、挤牛奶、喝生奶的过程,体会牧场农家的生活。
5寓教于乐,广受欢迎休闲农庒不仅是休闲娱乐,遊玩,且是实践、学习的好场所,农庒平时主要接待学校师生,用作毕业旅行或户外教学,周末则以吸引全家度假的客人为主,天天都有生意做。
农业案例:台湾大湖草莓休闲庄园

农业案例:台湾大湖草莓休闲庄园精耕细作+农会协作,晋升“草莓王国”概况:台湾产量最多、种植面积密度最高、草莓种植技术最成熟的地方,是台湾名副其实的“草莓王国“。
规模:整乡草莓种植面积达450公顷之多,占全台草莓栽培面积的六成以上区位:位于台湾苗栗县大湖资源:以草莓文化园为核心,融合当地温泉资源,展示当地草莓文化及特色草莓衍生品,成为大湖乡草莓观光体验的引擎产品草莓园自然集聚,农会牵头整合并完善配套,三产联动发展休闲农业运营机制:以大湖农会为引导和创新主体,同时作为联结游客和农民的中间体,引导大湖乡整体旅游发展。
三产结合:草莓产业为基础,向二三产业链延伸,形成“大湖草莓”品牌效应。
生产运用培肥管理、品种改良等生产技术上的突破,使草莓品质更优从户外种植到高架式方式,到网室栽培及户外的生态的自然农法种植,充公完善和丰富消费者的采摘体验。
研发草莓文化区内有酒庄自产的草莓酒、草莓果酱、草莓酒香肠、草莓冰淇淋、草莓蛋糕、草莓布丁等草莓加工制品,亦有草莓娃、草莓马克杯、草莓抱枕等周边文创产品。
据统计,假日园区内仅草莓酒香肠这一单品即可售出3000+个/天。
销售内设专门的制酒中心和品尝中心供消费者参观与品尝,文化馆供大家参观、学习、交流大湖酒庄是台湾九大酒庄里唯一不接受批发订购的酒庄,消费者需要亲自走访文化园,才能购买到大湖酒庄出产的酒类产品。
节庆休闲文化休闲园区主导文旅发展深化,休闲观光撑起产值半边天参与式活动:草莓园采摘、草莓烘焙体验、运动休闲活动、美食体验、原创美食、经典美食、特色度假居住、农家民宿、特色民宿、购物、特色文创、特色农产品。
文章来源:田园综合体怎么搞,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台湾休闲农场各论

觀光農園之未來展望
發展聯盟功能:加強與旅遊業者之整合 發展聯盟功能:加強與旅遊業者之整合 成立諮詢顧問團以改善服務品質:提供專業之諮詢服 成立諮詢顧問團以改善服務品質:提供專業之諮詢服 務,提昇觀光農場之產業形象 擴大聯盟產品行銷:採策略聯盟運作,擴大經營績效 擴大聯盟產品行銷:採策略聯盟運作,擴大經營績效 塑造主題特色 塑造主題特色 建購遊憩服務資訊網路:網路、媒體、報章雜誌 辦理休閒農園教育訓練:提升經營者經營能力及服務 辦理休閒農園教育訓練:提升經營者經營能力及服務 品質 推動電子商務,使產品價格透明化 推動電子商務,使產品價格透明化 經營多元化 規劃觀光農園區:整合零散觀光農園,進行整體規劃
國有森林遊樂區
林務局:太平山、滿月圓、內洞、東眼 山、合歡山、武陵、八仙山、大雪山、 奧萬大、阿里山、墾丁、藤枝、雙流、 富源、池南、知本 退輔會:棲蘭、明池 台灣大學:溪頭 中興大學:惠蓀
民宿
墾丁於1980年產生以當地居民自家房間出租 墾丁於1980年產生以當地居民自家房間出租 予遊客過夜,此為民宿之雛形 民宿之起源:大多為解決觀光地區住宿設 民宿之起源:大多為解決觀光地區住宿設 施的供應問題
森林遊樂區
台灣國土面積中,森林佔62%,台灣可定義 台灣國土面積中,森林佔62%,台灣可定義 為山岳型海洋國家 1965年起,林務單位開始進行國家森林遊樂 1965年起,林務單位開始進行國家森林遊樂 區之規劃建設,共計約有18處國家森林遊樂 區之規劃建設,共計約有18處國家森林遊樂 區,國人從事森林旅遊者,每年約350萬人 ,國人從事森林旅遊者,每年約350萬人 定義:以森林為休閒遊憩場所之活動,在 森林遊憩區內從事登山、露營、賞鳥、散 步、運動、垂釣、遊湖、動物種類識別及 標本採集等,面積須大於25公頃 標本採集等,面積須大於25公頃
11个值得学习的台湾文创 休闲农业案例

案例一—橘之乡体验馆—单品品牌+营销体验的品牌运营宜兰被称为是「金桔的故乡」,橘之香食品有限公司秉持著「自己不敢吃的东西,不能卖给别人」的理念,出产多样化的美味蜜饯制品,更研发出全世界第一颗透明的水晶金枣,是众多品项中的人气商品。
而橘之乡蜜饯形象馆则是以介绍金枣蜜饯文化为主,不仅有视听简报及专人导览,还有透明化厂房的参观回廊,让您了解新鲜金枣是如何制成蜜饯,并且展示多种的特色商品,同时也可以深刻感受到一个占地10亩左右的小型观光工厂如何吸引络绎不绝的游客。
一个占地10亩左右的小型金桔观光工厂,拥有员工十几人,在整个大环境都比较萧条的情况下依然能做到日均游客千人左右,年均游客30万左右,年产值5000万人民币。
产品+时尚成为他经营的秘诀。
学习借鉴:1:高度竞争的农产品如何做出差异化实现消费者对产品的高度认知?2:如何把传统食品通过环境体验变成时尚产品?案例二—- 卓也小屋民宿—乡村文化+乡村体验的品牌运营之道「卓也小屋」是一间非常复古的乡村式民宿,从街道摆设到谷仓设计的房间,完整重新呈现了乡下农村的生活风情,就连餐厅中所用的食材,也是民宿主人自己种植的,而为了保存传统的农村技艺,对于蓝染文化与许多的农村建筑,「卓也小屋」主人都十分用心予以保存。
卓也经营十几年一直坚持保持台湾早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在这里没有时尚元素、没有大场面,只有淳朴,正是这种淳朴吸引了很多东南亚客人慕名而来,在台湾2万多家民宿中,脱颖而出。
学习借鉴:1、如何利用好本地资源优势实现在地创造,打造文化品牌?2、原生态文化如何和现代慢生活结合实现用户的口碑影响?案例三—花露休闲农场—唯一性的精致创意运营之道一年四季都有百花争艳的庭园景观,花露农场分为植物区、花卉区、特殊果树园区、精油博物馆、特色民宿等,占地一万多平。
游客可亲眼目睹自己用的香水精油来自哪些植物,了解香草植物种植与应用常识等,如果有兴趣,还可在专人指导下学习调制天然滋润的乳液或气味独特的香水,享受自己动手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