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示范教案(第2课时)3

合集下载

最新整理高一化学教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教学设计.docx

最新整理高一化学教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教学设计.docx

最新整理高一化学教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有所了解,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

本节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学习物质结构初步知识之后,从本质上认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化学能与热能的探究性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2、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合作完成科学探究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本节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本节教学难点:1、从本质上(微观结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2、学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定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首先让学生观看人类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录像、图片等,或提出一个有关能源的社会实际问题进行讨论→进入实际应用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意义。

[板书]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1、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学生实验]课本实验2-1[思考]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铝片?[学生思考回答]因为铝片表面有氧化膜,它阻止铝片与酸的接触,使反应不能进行。

[分组探究]实验中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到热量变化,那我们应换什么方法去了解热量变化呢?[学生思考]讨论出多种方案,同时纪录实验现象,完成下面表格实验步骤*眼睛看到的现象用手触摸的感觉用温度计测量的数据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6mol/L的盐酸溶液向含有盐酸溶液的试管中插入用砂纸打磨光的铝条结论[演示实验]课本实验2-2[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1、为什么要将八水氢氧化钡晶体磨成粉末?2、为什么混合后要立即用玻璃棒搅拌?3、反应后有什么气体产生,应如何处理?[学生探究]根据实验现象完成下面表格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将晶体混合后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有NH3气生成用手触摸烧杯下部感觉烧杯变凉反应吸热用手拿起烧杯烧杯下面的带有几滴水的玻璃片(或小木板)粘到了烧杯底部反应吸收热量使体系温度降低,使水结成冰将粘有玻璃片的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上一会儿再拿起玻璃片脱离上面烧杯底部冰融化反应完后移走烧杯上的多孔塑料片,观察反应物混合物成糊状有水生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演示实验]实验2-3酸碱中和反应[实验要点]通过三组强酸和强碱之间的反应对比实验,定性的抽象出“中和热”概念。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教案-化学能与热能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教案-化学能与热能

化學能與熱能【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1).知道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

(2).瞭解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

(3).通過生產、生活中的實例瞭解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

2、過程與方法目標:(1).通過實驗活動及結果分析獲得正確的認識。

(2).通過逐步深入的討論交流建立知識結構。

(3).通過實際應用檢驗學習成果,體驗學習成就。

3、情感態度價值觀:(1).在實踐中獲得學習成果,體驗科學認知過程。

(2).共用資訊,形成互助的學習氛圍,提高個體學習的責任感。

【學習重難點】:重點: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的重大意義。

難點:從本質(微觀結構角度)上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從而建立起科學的能量變化觀。

【學習過程】第一階段:實驗探究實驗目的:探究化學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224實驗內容現象結論CaO與H2OZn與鹽酸Ba(OH)2·8H2O與NH4ClNaOH溶液與鹽酸【思考】: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同時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而這些能量變化通常又表現為熱能變化。

為什麼有的化學反應吸熱,而有的化學反應放熱?第二階段:預測分析1、各種物質都儲存有化學能,不同的物質儲存的化學能不同。

..........................看書33頁圖示:當反應物總能量>生成物總能量時,反應為反應;當反應物總能量 < 生成物總能量時,反應為反應。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反應物的總能量(E反)、生成物總能量(E生)、放出的能量(E)之間的關係:放熱反應中:吸熱反應中:練習:H2和Cl2反應生成HCl是放熱反應,比較反應物H2和Cl2的總能量(E反)與生成物HCl 的總能量(E生)大小關係:2、強酸與強鹼反應的實質是H++OH-=H2O,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

酸與堿發生生成稱為中和熱。

3、大膽預測:化學反應中的能量從哪里來?.............請你以H2和Cl2化合生成HCl的反應為例從化學鍵角度分析其中的能量變化。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2.1《化学能与热能》第二课时教案1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2.1《化学能与热能》第二课时教案1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认识和感受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相互转化及其研究过程,学会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科学方法。

2.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能量观。

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从本质上(微观结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教学过程:[复习]1.化学键与反应中能量变化关系?2.反应吸放热与反应中能量关系?[过渡]上一节我们从理论上对反应放吸热进行了探讨,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实验来探讨分析反应过程中的吸放热问题。

[实验2-1][讲解]注意事项:铝与稀酸和弱酸反应现象不明显,常常需要加热,所以要选择强酸且浓度不要太低。

尽量使用纯度好的铝条,反应前要用砂纸打磨光亮,这样进行实验时,用手触摸才能明显感觉到反应放热,用温度计测量效果会更好。

[分组实验]巡视指导[填写实验记录][思考与讨论]1.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反应过程中你将能看到什么现象?3.用眼睛不能直接观察到反应中的热量变化,你将采取哪些简单易行的办法来了解反应中的热量变化?4.要明显的感知或测量反应中的热量变化,你在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反思与评价](一)个人反思和总结1.通过这个实验你学到了哪些化学知识?学会了哪些实验方法?2.在整个过程中,你最满意的做法是什么?你最不满意的做法是什么?(二)组内交流和评价1.在思考、讨论过程中,同组成员给了你哪些启示?你又给了同组成员哪些启示?2.在实验过程中,同组成员给了你哪些帮助?你又给了同组成员哪些帮助?(三)组间交流和评价1.当听完其他小组的汇报后,发现他们的哪些做法比你们小组的好?哪些不如你们的好?2.当听完其他小组的汇报后,你是否又有了新的想法?[实验2-2][讲解]注意事项: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在短时间内反应充分进行,使体系温度快速降低,将玻璃片上的水凝固。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教案-化学能与热能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教案-化学能与热能

化學能與熱能第2課時[教學目標]1、能根據事實判斷吸熱反應、放熱反應,能說出中和熱的涵義。

2、瞭解化學能的應用。

3、通過實驗探究體驗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瞭解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4、通過實驗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進一步形成交流、合作、反思、評價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化學反應與能量之間的變化關係。

【教學難點】化學能與熱能的轉化關係。

【教學過程】[復習] 兩條基本的自然定律:品質守恆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

[板書] 二、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糊狀的氫氧化鈣,試管發燙,說明反應放出了熱能。

[設問]熱能是能量的一種表現形式。

那麼,除剛才的這個反應,其他的化學反應過程中是不是也會有能量變化呢?其表現形式又是怎樣的?根據你已有的知識經驗舉例說明。

[學生舉例][歸納小結]物質在發生化學反應的同時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這些能量變化通常又表現為熱量的變化。

[設疑]那麼,化學變化中熱量變化的具體形式又有哪些呢?這將是我們本節課研究的主要內容。

下麵我們通過實驗來進行研究、探討,從中我們還可以瞭解到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和方法。

[分組實驗] 見教材P33實驗2-1。

[思考與討論]用眼睛不能直接觀察到反應中的熱量變化,那麼,你將採取哪些簡單易行的辦法來瞭解反應中的熱量變化?各有什麼優缺點?[交流與評價]1、實驗過程中,你自己最滿意的做法是什麼?最不滿意的做法是什麼?2、在思考、討論的過程中,其他同學給了你哪些啟示?你又給了他們哪些啟示?[演示實驗] 見教材實驗2-2[思考與討論]1、通過觀察實驗現象,你得出了哪些結論?寫出反應方程式。

2、你覺得做這個實驗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還可以做哪些改進?實驗中對你最有啟發的是什麼?[小結]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經常表現為熱量的變化,有的放熱,有的吸熱。

[設疑]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燃燒反應、金屬與酸的反應是放熱的,而氫氧化鋇晶體與氯化銨晶體的反應是吸熱的,那麼,作為一類重要而常見的反應,酸與堿的中和反應是放熱的還是吸熱的呢?下麵,請同學們自己通過實驗來揭開這個秘密。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第2课时)教学设计2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第2课时)教学设计2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能根据事实判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能说出中和热的涵义。

2、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基本方法。

3、通过实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中和热等基本概念。

【教学方法】讨论、实验、比较【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景]在我们接触的化学反应中,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实验2-1][思考]:1、实验的目的是?2、铝条为什么要打磨?3、在感知盐酸和铝反应是否有热量的变化时,用的是温度计,还可以用什么来感知?各有什么优缺点?[实验2-2][思考]1、实验的目的是?2、猜测反应放出的气体是什么?3、氯化铵晶体和Ba(OH)2•8H2O晶体要研细?[实验2-3][思考和交流]1、实验的目的是?2、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如果要你来测量,在反应的装置上,你认为要注意什么?试画出测量的装置图。

3、为了保证20ml 2mol/L NaOH完全反应,通常加适当过量的盐酸,如25ml 2mol/L HCl ,问若加15ml 2mol/L HCl,所测得的中和热是(填偏大、偏小、不变)。

4、用HNO3和KOH来做这个实验,所测得的中和热结果和盐酸、氢氧化钠这组比较数值(填偏大、偏小、不变)。

[归纳小结]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些能量变化通常又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也有其他形式,如发光)。

对于化学反应我们有时是利用它的产物,有时我们利用的却是它的能量!如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思考]1、结合物质的燃烧,吸热反应一定要加热吗?放热反应就一定不用加热吗?[小结]常见的放热反应有:常见的吸热反应有:2、氢气和氧气反应是放热反应,2 mol氢气和1 mol氧气反应时,若一种是生成2 mol水蒸气,一种是生成2 mol液态水,两种情况下放出的热量同吗?若不同,谁的大?[思考与交流]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和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有关吗?。

21《化学能与热能》教案(人教版高中必修2).doc

21《化学能与热能》教案(人教版高中必修2).doc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知道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通过实例和实验,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形成吸热和放热的概念;通过科学探究和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认识和感受化学能和热能之间相互转化,体会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实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能源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深刻体会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正确的能量观;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的能力,体现合作学习,让学牛自主地获取知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教材重难点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概念的形成及科学能量变化观的建立。

三、教学方法阅读、交流讨论、实验探究。

四、教学用具①多媒体课件;②试管、Ba (OH) 2 - 8H20晶体、NH.C1晶体、烧杯(3)、玻璃片、玻璃棒。

五、教学设计思路理解化学知识期学S,建立科宀閒能源观t探究2:—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原因。

~~学牛阅读:32页及33页图2-1培养阅读自学能力。

呢?练习:同,不同,所包含的也不同。

2.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牛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和的相对大小。

当,化学反应放出能量,当,化学反应吸收能量。

1・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

不同的物质不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学生汇报答案:1.组成、结构、化学能。

2.反应物的总能量、牛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知识问题化,一方面对阅读起指导作用,一方面检查阅读自学效果。

追问1:看图回答: 学生回答:1 •物质具有一定的能量,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1《化学能与热能》教案(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1《化学能与热能》教案(2)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获得化学能与热能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化学实验。

2.形成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1.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化学能与热能的探究性的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2.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合作完成科学探究实验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 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能与热能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能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和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掌握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设计探究实验引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教具准备温度计、玻璃棒、烧杯、50ml量筒、玻璃片、砂纸、试管。

6 mol.L-1HCl , 2 mol.L-1HCl , 2 mol.L-1NaOH, Ba(OH)2.8H2O , NH4Cl . CuSO4.5H2O晶体,铝条。

大烧杯(500ml) 3只、硬纸板(有孔)3块、小烧杯(100~150ml)3只、带圈玻璃搅拌器3支、温度计(100℃,1/10)3支、碎纸条 3只、量筒(50ml) 6只、保温杯3只、盐酸(1.00mol/L)、氢氧化钠溶液1.1mol/L)。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1化学反应与体系的能量的变化: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体系能量的变化,物质的化学反应与体系的能量变化是同时发生的。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能量(1)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发生变化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放出能量例如: H2(g) + Cl2(g) ==== 2HCl(g)断开1mol H2 分子中的 H—H 键时需要吸收436kJ的热量断开1molCl2分子中的 Cl—Cl键时需要吸收243kJ的热量形成2molHCl分子中的H—Cl 键时要释放2×431kJ的热量此反应中:生成物分子形成时释放的总能量 > 反应物分子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反应中放出能量 == 2×431kJ-(436kJ + 243kJ)== 184.6kJ(反应中放出能量后,体系的能量降低。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 化学能与热能第2课时 教案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  化学能与热能第2课时 教案

第2课时化学能与热能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掌握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学会定性和定量地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科学的能量变化观,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研究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掌握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设计实验引出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1.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2.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投影、学生活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在放热反应中________的总能量低于________,是能量的________过程;在吸热反应中________的总能量低于________,是能量的________过程。

[投影答案]热量变化生成物反应物放出反应物生成物增加[实验探究]实验(铝和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投影、学生活动]本实验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铝片?在反应中看到什么现象?[投影、思考与讨论](1)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反应过程中你将能看到什么现象?(3)用眼睛不能直接观察到反应中的热量变化,你将采取哪些简单易行的办法来了解反应中的热量变化?(4)要明显地感知或测量反应中的热量变化,你在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投影、反思与评价](一)个人反思和总结1.通过这个实验你学到了哪些化学知识?学会了哪些实验方法?2.在整个过程中,你最满意的做法是什么?你最不满意的做法是什么?(二)组内交流和评价1.在思考、讨论过程中,同组成员给了你哪些启示?你又给了同组成员哪些启示?2.在实验过程中,同组成员给了你哪些帮助?你又给了同组成员哪些帮助?(三)组间交流和评价1.当听完其他小组的汇报后,发现他们的哪些做法比你们小组的好?哪些不如你们的好?2.当听完其他小组的汇报后,你是否又有了新的想法?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获得化学能与热能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化学实验。

2.形成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1.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化学能与热能的探究性的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2.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合作完成科学探究实验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3. 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能与热能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能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

要点提示教学重点实验探究和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掌握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设计探究实验引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教具准备温度计、玻璃棒、烧杯、50 mL量筒、玻璃片、砂纸、试管。

6 mol·L-1HCl,2 mol·L-1HCl , 2 mol·L-1NaOH, Ba(OH)2·8H2O,NH4Cl,CuSO4·5H2O晶体,铝条。

大烧杯(500 mL)3只、硬纸板(有孔)3块、小烧杯(100—150 mL)3只、带圈玻璃搅拌器3支、温度计(100 ℃,1/10)3支、碎纸条3只、量筒(50 mL)6只、保温杯3只、盐酸(1.0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1.1 mol·L-1)。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在初中学习过“质量守恒定律”,知道自然界的物质可以发生转化,但是总质量保持不变。

同样,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的途径和能量形式可以不同,但是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不变,亦即总能量也是守恒的,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是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

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在转化时,同样也要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或者放热。

有些反应是吸热反应,有些反应是放热反应。

我们通过下面的实验来认识和感受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板书: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实验2-1】铝与盐酸反应推进新课师:请同学们回答实验P33实验2-1实验目的?生:实验目的:1.了解铝与盐酸反应中热量变化的情况;2.学会观察和测定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方法。

师:本实验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铝片?生:因为铝片表面有氧化膜,它阻止了H+与铝片接触,使反应不能进行。

[合作探究]师:用投影展示内容,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1.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1:到黑板上写出。

2.在反应过程中将要看到什么现象?生2:预测。

3.用眼睛不能直接观察到反应中的热量变化,你将采取哪些简单易行的办法来了解反应中的热量变化?生3:讨论得出多种方案。

4.要明显地感知或测量反应中的热量变化,你在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师:请同学们开始做分组实验。

(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老师巡视并指导)生:明确了实验目的和步骤后,进行组内分工,有做实验的同学,有做记录的同学。

开始实验。

实验步骤:(1)用砂纸打磨铝条;(2)取试管并加入2—3 mL 6 mol·L-1的盐酸溶液;(3)用温度计测量溶液在反应前后的温度。

板书:【实验22】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师:(演示实验22并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用投影片展示。

1.为什么要将Ba(OH)2·8H2O晶体研磨成粉末?2.为什么要在晶体混合后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3.反应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会造成学习环境的污染,所以要注意对氨气的吸收。

请同学讨论对应的装置。

生1:以便与NH4Cl晶体充分接触,发生化学反应。

生2:由于该反应属于固相反应,一定要在晶体混合后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以使它们很快起反应。

生3:可改用粉末状的固体反应,把烧杯改用两端开口的大试管并竖直放置,一端用空气吹,一端导出气体,并用防倒吸装置吸收氨气。

师:开始演示实验22(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步骤如图所示)生:观察并记录现象师:通过实验观察在常温下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合作探究]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板书:【实验23】酸碱中和反应在实验中要注意:(1)三组实验所处条件要相同,如使用的仪器、外界环境中温度和压强要相同;(2)三组实验酸和碱的用量要相同,以保证生成水的量相同;(3)控制相同的反应时间。

步骤一:三组学生各取一套大小相同装置,分别做一个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步骤二:汇总实验现象和数据并列表比较。

步骤三:对实验进行原理性抽象——为什么强酸与强碱发生反应时都会放出热量?[合作探究]问题:通过三组强酸和强碱之间的反应对比实验,定性地抽象出“中和热”概念。

[师生总结]本质分析——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分别为:HNO3+NaOH====NaNO3+H2O,H+ + OH-====H2OHCl+NaOH====NaCl+H2O,H+ + OH- ==== H2OHCl+KOH====KCl+H2O,H+ + OH-====H2O由此可见,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虽然不同,反应物也不同,但是它们的反应本质相同,都是H+与OH-反应生成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其离子方程式都是H+ + OH-====H2O。

所以,可提出推测,即中和反应都放热。

由于三个反应中H+和OH-的量都相等,则生成水的量也相等,故放出的热量也相等(在上述三个实验中,温度上升的幅度接近)。

形成概念——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师: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

化学物质中的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热能,提供了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能量和动力,而热能转化为化学能又是人们进行化工生产、研制新物质不可或缺的条件和途径。

板书:课堂小结:热量变化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些化学反应表现为向环境放出热量,有些化学反应表现出向环境吸热。

布置作业一、教材P362、3 P37 4二、自学P35—P36“科学视野”,了解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

板书设计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实验21 铝与盐酸反应实验22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实验23 酸碱中和反应热量变化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些化学反应表现为向环境放出热量,有些化学反应表现出向环境吸热。

活动与探究1.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你应用本节课的有关知识解决或解释了哪些实际问题?例如:液化气代替汽油,减少城市污染问题。

2.燃料乙醇需求增加,玉米供应紧缺,你对乙醇燃料前景是否看好?3.说出重要的矿物能源(天然气、石油和煤)的成因,初步形成节约能源的意识。

4.调查生活中天然气、石油和煤的使用;比较燃烧天然气、石油和煤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参考练习根据以下叙述完成1,2题: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

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

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获得:2H2O(l)====2H2(g)+O2(g)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电能是二级能源B.水力是一级能源C.天然气是一级能源D.化石燃料是二级能源答案:D2.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正确的是( )A.通电使水分解产生氢气B.加热产生高温使水分解C.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D.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或助燃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成为二级能源答案:C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是吸热反应B.某些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是吸热反应C.强酸、强碱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弱酸、弱碱的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D.氢以前的活泼金属和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全部都是放热反应答案:D4.下列变化中,吸收热量但不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干冰(固体CO2)升华B.生石灰与水化合C.氢气还原氧化铜D.酒精挥发答案:AD5.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B.天然气C.石油D.氢气答案:D6.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不再能作为主要能源的是()A.核能B.煤气C.汽油D.太阳能答案:BC7.下列变化过程中有热量放出的是( )A.固体NaOH溶于水B.固体NH4NO3溶于水C.铝与稀盐酸的反应D. Ba(OH)2·8H2O与NH4Cl 晶体反应答案:AC8.近年来,科学家在海洋中发现了一种冰状物质——可燃冰,其有效成分为甲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烷属于烃类②在相同条件下甲烷的密度大于空气③甲烷难溶于水④可燃冰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能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C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放热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需加热或点燃才发生的反应必为吸热反应C.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答案:B习题详解1.吸收能量,放出能量,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热量,放出。

3. C、H元素,CO2、H2O。

4. ②③④⑤⑥,①。

5.D6.C7.AD8.(1)D (2)C9.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则要放出能量,当成键放出的能量大于断键吸收的能量时,反应最终放出能量,这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放出就是热能。

吸热反应所吸收的热量被用于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

10.同意乙同学的说法。

因为放热反应是成键放出的能量大于断键吸收的能量,但化学反应首先需要能量来断键。

11.H2和O2的化合是放热反应。

具体的物质所含的能量是一定的,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物质的量有关。

12.(1)3.97×104 kJ (2)1.01×102 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