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葛地上部分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相关的各项成分检测与分析

合集下载

秸秆酒精简介ppt课件

秸秆酒精简介ppt课件
匈牙利 Eniko等人采用湿氧化法在 1下9,5对℃6,01g5/mL玉in,米12秸00秆千进帕行O预2, 处Na理2C。O其32中g/L6条0%件 半纤维素、30%木质素被溶解,90%纤维素呈 固态分离出 来,纤维素酶解转化率(ECC)达 85%左右。
2.3 酸处理法(化学处理法)
该方法可追溯到 1980年。该法是采用硫酸、 硝酸、盐酸、 磷酸等对纤维素原料进行预 处理,其中以硫酸研究和应用 的最多。处理 后,半纤维素首先水解得到无碳糖,纤维素的 结晶结构被破坏,原料疏松,可发酵性强。
4.1直接发酵法
是基于纤维分解细菌直接发酵纤维素生产 乙醇,不 需要经过酸水解或酶水解前处理过程。一般利用 混 合菌直接发酵,例如热纤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Uum)能 分解纤维素,但乙醇产率较低 (50%),热硫化氢梭菌(Col- stridium thermohydz) 不能利用纤维素,但乙醇产率相当高, 如果进行混 合发酵,产率可达70%。
主要优点是糖的回收率高,大约有90%的半 纤维素和纤维素转化的糖被回收。
浓硫酸腐蚀性强,且从经济方面考虑必须回 收浓硫酸,增加了工艺的复杂程度。
3.2 稀酸水解 为解决浓酸水解法存在的问题,一般采用
稀硫酸 (0.2%~0.5%),在较温和条件下 进行。 一般分2个 阶段:
第1阶段为低温操作,从半纤维素获得最 大糖产量;
பைடு நூலகம்
5 结论与展望
5.1预处理方法 单纯的物理法和化学法不足以破坏纤维素
秸秆发酵简介
玉米秸秆利用
1、玉米秸秆简介 主要由植物细胞壁组成,基本成分为纤维素、 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木质素将纤维素和半 纤维素层层包 围。 纤维素是一种直链多糖,多个分子平行排列 成丝状不溶 性微小纤维; 半纤维素主要由木糖、少量阿拉伯糖、半乳 糖、 甘露糖组成; 木质素是以苯丙烷及衍生物为基本单位组成 的高分子芳香族化合物。 其中,木质素是一种燃料,半纤维素可水解为 五碳糖,而纤维素水解为六碳糖比较困难。

二维气相色谱快速测定改性燃料乙醇的纯度

二维气相色谱快速测定改性燃料乙醇的纯度

1作者James D. McCurry Agilent Technologies 2850 Centerville RoadWilmington, DE 19808-1610USA摘要二维气相色谱不仅可以改善分离度还可以大大缩短分析时间。

二维气相色谱系统配备一个简化的Deans switch 技术用来分析改性燃料乙醇中的乙醇含量。

通过采用两根选择性不同的短分析柱,二维气相色谱的这种应用由于无需柱温的冷却,可将整个分析时间比ASTM D5501方法缩短10倍。

[1]这种操作简便的系统在测量的定性定量方面具有很高的精确性。

前言含氧化合物添加进汽油中有助于提高辛烷值并且减少燃烧产物的烟雾排放量。

此前, 甲基叔丁基醚(MtBE)一直是新配方汽油(RFG)中最广泛采用的氧化物添加剂。

然而由于MtBE 对地下水的污染问题导致重新选定乙醇为首选的汽油添加剂。

二维气相色谱快速测定改性燃料乙醇的纯度应用一直是通过生物的发酵和蒸馏来生产燃料级乙醇。

产品中含有85%-98% 乙醇和水以及甲醇等天然的混杂物。

在用作汽油添加剂之前,燃料乙醇是通过添加2to 5 vol%汽油进行改性为不再适合饮用的溶液,这最终产品就叫改性燃料乙醇。

ASTM 规定D4806给出了改性燃料乙醇的性能指标要求[2]。

必须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改性燃料乙醇的总纯度以检查达到ASTM 的指标要求,同时要确定水中混杂的甲醇的数量。

由于甲醇也是一种含氧化合物,会影响到最终的新配方汽油的质量结果,必须确定甲醇的浓度。

然而天然汽油改性剂的加入使得测量变得复杂,因为很难将甲醇和乙醇从天然汽油中的烃类物质分离开。

ASTM 方法D5501 采用气相色谱及150米的甲基硅氧烷毛细柱,在低温下将甲醇和乙醇从低沸点烃类物质中分离出来[1]。

虽然这种方法有效,但运行时间超过了40分钟,并且需要用低温冷却剂。

二维气相色谱(2-D GC)为这一分析提供了另一种更加快速的解决方案。

Chpater 4 燃料乙醇(1)1

Chpater 4 燃料乙醇(1)1
能源是现代工业文明的血液
目前估测的化石资源使用年限: 石 油: 50 ~ 100 年 煤 炭: 200 ~ 300 年 天然气: 75 ~ 120 年
环境污染
车用燃油占我国石油消费总量的 三分之一
选择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是经济可持续发 展的必然趋势
生物质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植物生物质净积累能量:2289万亿千焦/年
第四章 燃料乙醇技术
主讲教师:刘学军 liuxuejun@ 西配楼207
目录
一 燃料乙醇技术的发展概况 二 燃料乙醇的生产原料 三 乙醇发酵机理 四 乙醇发酵微生物 五 乙醇蒸馏脱水原理与工艺 六 糖类原料乙醇发酵 七 淀粉类原料乙醇发酵 八 纤维素类原料乙醇发酵
全球能源短缺
n=1500 n
纤维素的水解(hydrolyzation of cellobiose):
(C6H10O5)n
1500个葡萄糖单位 HCl H2O
n β-D-葡萄糖
(分子量:25000~1000000)
纤维素平均分子量 = 单体的分子量 x n (聚变体)= 162 x 1500 = 243000
淀粉(starch)
纤维素 木质纤维素 15亿吨/年 木质素
26-49% 16-35%
水解
葡萄糖
发酵
乙醇
苯、苯酚
水解
半纤维素 19-30%
戊糖
脱水
糠醛
3.75亿吨的燃料乙醇资源潜力
呋喃、聚四氢呋喃、糠醇、康酸… 石油、化学、医药、食品、树脂…
我国生物燃料需利用多种生物质资源
糖/淀粉生物燃料,技术成熟
人口多,人均耕地少;需要利用边际土壤,发展非粮 生物质原料。
我国 70-80年代,开始生物燃料科学的开发 2001年 启动“十五酒精能源计划”,在汽车运输业推广燃料乙 醇 2002年 在郑州、洛阳、南阳、哈尔滨、肇东试点使用车用燃料 乙醇汽油 2004年 试点扩大到河南、安徽、黑龙江、吉林、辽宁5省 2005年 继续扩大5个地市试点 2006年1月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鼓励发展能 源作物和能源燃料 2006年11月 财政部、发改委、农业部、税务总局、林业局,对 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行业在财税上进行扶持 2007年 进一步明确支持

水稻秸秆石油醚和乙醇萃取物的组成分析

水稻秸秆石油醚和乙醇萃取物的组成分析
宫贵贞 ㊀曹㊀洪
( 徐州工程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㊀徐州 2 2 1 1 1 1 ) 摘㊀要㊀用石油醚和乙醇在索式萃取器中对水稻秸秆进行了萃取, 萃取物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 F T I R ) 和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G C / M S ) 分析。结果表明, 乙醇和石油醚的萃取率分别为 8 %和 6 %。萃取物中共检 0种物质, 主要分为醇酚( A P s ) 、 醛、 酮、 酸、 酯、 烃( H C s ) 及含氮化合物( O N s ) 7种类别。其中, 石油醚萃 测到 4 取物中酯、 H C s 和A P s 3类物质含量较高, 总的相对含量为 9 1 7 %; 乙醇萃取物中 H C s 、 酸、 酯及 A P s 含量较 3 9 %。该研究在开发稻秆的高附加值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意义。 高, 总的相对含量为 8 关键词㊀水稻秸秆, 萃取, F T I R , G C / M S 分析 中图分类号: O 6 3 6 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 A 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 1 0 0 0 0 5 1 8 ( 2 0 1 4 ) 0 6 0 7 2 6 0 6 : 1 0 . 3 7 2 4 / S P . J . 1 0 9 5 . 2 0 1 4 . 3 0 4 5 0 D O I
2 ㊀结果与讨论
2 . 1 ㊀萃取率 石油醚和乙醇的萃取率分别为 6 %和 8 %, 乙醇的萃取率高于石油醚, 可能由于乙醇的极性大于石 油醚。生物质是以纤维素、 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为主要成分相互作用形成三维网状立体结构。立体网状 大分子结构相中间可能还存在一些由氢键、 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力束缚的极性小分子。而极性分子比 如乙醇可以破坏这些作用力, 从而使一些物质游离出来进入溶剂中。 2 . 2 ㊀萃取物的 F T I R分析 如图 1所示为石油醚和乙醇萃取物的 F T I R 。图中所示在 3 5 0 0 3 3 0 0c m-1间宽而强的吸收峰表示 可能是—C O O H 、 醇及苯酚中的 O H所形成缔合结构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在两种萃取物的谱图中, 该峰均 为强吸收, 表明 O H 缔合结构在 2种萃取物中占有 较大比重, 在P E E中该峰强度略弱于 E E中的吸收 强度; 3 0 0 0 2 8 0 0c m-1为碳水化合物、 木质素和脂 H —和—C H —的伸 缩 振 动 峰, 在 肪族化合物中 C 3 2 两种萃取物中该区吸收均较弱, 其中 P E E的吸收强 度大于 E E ; 2 1 0 0 2 4 0 0c m-1间吸收峰为三键或累 积双键伸缩振动区以及蛋白质和氨基酸、 铵盐类化

野葛叶水提物、醇提物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护肝作用

野葛叶水提物、醇提物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护肝作用

野葛叶水提物、醇提物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护肝作用王翰华;杨晓春【期刊名称】《中成药》【年(卷),期】2018(040)012【摘要】目的研究野葛叶水提物、醇提物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护肝作用.方法56°白酒建立急性酒精中毒小鼠模型,分别考察2种提取物对小鼠醉酒、睡眠、醒酒时间的影响,分析血液中乙醇质量浓度,检测肝组织中乙醇脱氢酶(A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甘油三酯(TG)含有量;以及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再通过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试验测定醇提物抗氧化能力.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野葛叶醇提物组能显著延长醉酒时间,缩短睡眠、醒酒时间;显著降低乙醇质量浓度;显著增加ADH、SOD活力和GSH含有量,减少MDA、TG含有量(P<0.05,P<0.01),并均优于水提物组,但对ALT、AST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同时,它在体外具有较强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结论野葛叶醇提物具有较好的解酒护肝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有关.【总页数】4页(P2744-2747)【作者】王翰华;杨晓春【作者单位】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学院,浙江宁波315100;浙江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5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红鱼眼叶水提物·醇提物体外抑菌作用及其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J], 吴怀恩;黄燕;韦志英;甄汉深;黄晓薇;伍贤2.葛花醒酒护肝方水提取物对醉酒小鼠的解酒护肝作用研究及其急性毒性初步评价[J], 谭珍媛;黄兴振;梁秋云;韦素琼3.葛花醒酒护肝方水提取物对醉酒小鼠的解酒护肝作用研究及其急性毒性初步评价[J], 谭珍媛;黄兴振;梁秋云;韦素琼;;;;4.刺五加果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及其机制 [J], 王晶瑶;赵岩;蔡恩博;祝洪艳;李平亚;刘金平5.锁阳醇提物和水提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J], 李敏;热西代姆·阿卜力孜;杨建华;胡君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种木薯乙醇发酵废醪渣产沼气试验分析

两种木薯乙醇发酵废醪渣产沼气试验分析

两种木薯乙醇发酵废醪渣产沼气试验分析木薯,又称为南芋、山芋等,是一种常见的淀粉作物。

木薯在生物质能源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通过发酵制取乙醇和产沼气。

本试验旨在分析两种不同种类的木薯乙醇发酵废醪渣产沼气的特性和产量。

试验中使用的两种木薯废醪渣分别是粉质废醪渣和颗粒状废醪渣。

将粉质废醪渣和颗粒状废醪渣分别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结果显示,两种废醪渣中都存在红外吸收峰,表明两种废醪渣均含有脂肪酸、多糖、蛋白质等。

两种废醪渣中还发现了特征性的吸收峰,表明两种废醪渣中存在的化学成分有所差异。

接下来,将两种废醪渣进行发酵处理,以制取乙醇和产沼气。

首先将废醪渣与水混合后加入酵母发酵剂,调节pH值并进行发酵。

发酵过程中,监测发酵物温度、pH值和乙醇产量变化。

发酵过程中发现,粉质废醪渣和颗粒状废醪渣均能有效地发酵产生乙醇和产沼气。

发酵物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pH值的变化在可控范围内。

乙醇产量的变化显示,粉质废醪渣的乙醇产量略高于颗粒状废醪渣。

分析产沼气的气体成分。

气体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废醪渣产沼气的气体成分主要为甲烷、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氢气和氧气。

甲烷是主要的能源组分,可以应用于能源供应领域。

综合分析试验结果得出结论,粉质废醪渣和颗粒状废醪渣均可有效发酵产沼气和乙醇。

虽然两种废醪渣的化学成分有所差异,但对乙醇和产沼气的产量影响不大。

由于木薯是一种常见的淀粉作物,利用木薯废醪渣发酵生产乙醇和产沼气可以有效利用农业废弃物并使其成为可再生能源。

这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解决能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第三章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万吨粉葛燃料乙醇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 工程根本情况近年来国际汽油价格持续走高,世界各国都加紧了替代能源的开发和使用。

燃料乙醇属生物质燃料,是首先研制成功并应用到生活中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燃料乙醇在国际上形成了在汽油中添加一定的燃料乙醇、用燃料乙醇取代局部汽油的趋势。

用燃料乙醇取代局部原油,减少原油消费,可帮助解决我国原油短缺问题。

特别是2021年四川省发生“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面广、损失严重。

四川省进行灾后重建和生产自救对能源的需求显得十分迫切。

因此,作为替代化石能源的一种开展方向,由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拟在四川省德阳市实施的“年产10万吨粉葛燃料乙醇建设工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按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工程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开展的通知?〔发改工业[2006]2842号〕的要求“因地制宜,非粮为主。

重点支持以薯类、甜高粱及纤维资源等非粮原料产业开展〞;以及国家开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开展规划的通知?〔发改能源[2007]2174号〕“在2021年前,重点在广西、重庆、四川等地,建设假设干个以薯类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试点工程〞。

工程选择非粮作物—粉葛作为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满足上述要求。

工程建设主体为10万t/a燃料乙醇生产装置,建设内容不含粉葛原料供给及种植基地建设。

在四川省德阳市建设以全粉葛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工程,有利于解决国家和四川省原油短缺问题,有利于四川省“5.12〞地震灾后重建、促进地方经济开展和农民增收。

工程拟建厂址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孝德镇苦葛村,占地约为187亩,工程总投资约46990万元。

2 工程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2.1 燃料乙醇生产装置与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符合性199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2006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其中第四章第十六条指出:“国家鼓励清洁、高效地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鼓励开展能源作物,鼓励生产和利用生物液体燃料〞。

小麦秸秆热解生物油主要成分分析与残炭表征

小麦秸秆热解生物油主要成分分析与残炭表征

小麦秸秆热解生物油主要成分分析与残炭表征李艳美;柏雪源;易维明;王丽红;何化昌【摘要】Biomass fast pyro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a self-manufactured fixed bed reactor with w heat straw at 400℃ ,450℃ ,500℃ and 550℃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of bio-oil and compar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n the components ,GC-MS for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 was adopted ,and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raw material and char were characterized by SEM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four bio-oil components .But pyrolysis temperatures exerted certain impact on 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main compounds .With pyrolysis temperature increasing ,contents of furfural and most of the phenolic compounds increased ,except acetic acid ,and the char surface cracks become lar‐ger .Some pyrolytic carbon particles embeded in the structure were observed at higher tempera‐ture .%以小麦秸杆为原料,利用自制的固定床式热解反应器,在400℃、450℃、500℃和550℃四种热解温度下进行了热解液化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i g cdoy i , whi h mic lu o e n s l bl s c h rd s sn a i l ss l e e . e l l s a d ou e a c a i e we e s a e usn c l r drc cd r a s y d i g h o hy i a i
部 分 的 可溶 性 糖 含 量 很 高. 因此 可利 用 两年 以上 生藤 茎或 整 个地 上 部 分 为原 料 生产 燃料 乙醇 ,对 全 面 开 发 利 用 野 葛 资 源有 积 极 的 意 义.
关键 词 :野 葛 ;纤 维素 ; 质 素 ; 纤维 素 ;可溶 性 总 糖 木 半 中 图分 类 号 : 3 : 3 ¥8 X 7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7 4 ( 0 9 0 .3 60 1 0 —8 7 2 0 )4 0 4 —3
第 l 3卷 第 4期
20 0 9年 8月
生命 科 学研 究
L f ce c s ac i S in e Re e r h e
Vo .3 No4 11 . Aug 00 .2 9
野葛地上部分用于生产燃料 乙醇相关的 各 项成 分 检 测 与分 析
卢 曼 曼 , 曙 光 , 刘 王 会 , 朱咏 华 , 选 明 刘
Absr c : To r vd s i n ii b ss o r a o a l e pl i to o Pu a i lbaa e o r e , eg. ta t p o i e c e tfc a i fr e s n b e x ot in f a erra o t r s u c s .
ui zt no i rsu c . t iai f h s e o r e l o t Ke r s u r ra Zb t ;c l ls ;l n n;h mic l l s ;s l b e s c h r e y wo d :P e a i a a e l o e i i o u g e — e l o e ou l a e a i s u d
h d oy i a d c l r ty e p c iey T e v n f r h n t o y a so d o t r2a fb t o t i h y r l ss n oo i r .r s e t l. h i e o e t a w . e r l f t o" o a a c n an t e me v mo P e i
(. 1湖南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生物能源与材料研 究中心 , 中国湖南 长沙 4 0 8 ; 10 2
2 湖南农业大学 经济学 院 , . 中国湖南 长沙 4 0 2 ) 1 18

要 : 过 测 定 野 葛地 上 部 分 不 同 生 长年 限不 同部 位 的 纤 维 素 、木 质 素 、半 纤 维 素 、可 溶 性 总糖 含 量 .为合 通
了多方 面的研 究 ,取得 了一定 的研 究成 果.对 葛
根 的人工 种植 和加工 也掀起 了一 阵热 潮 ,获得 了
纤维素含量测定采用 2 o/ 盐酸水解法 , lL o t ] 木 质素含 量 测定 采用 浓硫 酸水 解法 隅,可溶性 总糖 ] 含量测定采用蒽酮 比色法 .每项测定均进行 3 次重复 .
V L 司生产 ) 分 光光度 计 和电子天平 均为 上 E P公 、 海 精密 仪器仪 表有 限公 司产 品.
1 . 实验 方法 2
纤 维素 含量 测定 采用 7 %硫 酸水 解法 ,半 2 j
粉葛 、 甘葛 、 葛藤 , 医疗保健的妙药 良方 , 是 多 部 医药巨著如《 本草纲 目》 就其性昧功能和保健 作用均有记载…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野葛进行
( / c n eR sac , 0 9 3 4 :4 - 4 ) L eS i c eerh 2 0 ,1 ( )3 6 3 8 f e
收稿 日期 : 0 8 1—0 2 0 —23 ;修 回 日期 : 0 90 —4 2 0 —42
基 金项 目: 湖南省科技计划资助项 目(0 8 J 10 0 F3 4 ) 2 0 F3 2 ; 6 J 16 作者简介 : 卢曼曼 (9 3) 18 一,女 , 安徽毫州人 , 士研究生 ,主要 从事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 究 ; 通讯作者 : 硕 ‘ 朱咏华 (9 9 ) 16 . ,女 , 湖南长沙人 , 湖南大学生命科学 与技术研 究院教授 ,主要从事 生物 化学研 究 , - al y2 @h t icr;刘选 明( 9 3 ) 男 ,湖南邵 E m i h 0 oma . n :z lo 16 一 ,
hih s c n e t f c lu o e, l n n nd oub e a c rd s whih s 7.9 , 2343 g e t o t n s o el l s i i a s l l s c ha e , g i c i 2 8 % . % a 316 nd .3% ,
r s e t e y h o t n f h mic l ls n w oe a ra a t mo e t a wo y a s o d i h ih s , e p ci l . e c n e t o e — e l o e i h l e l p r r h n t — e r l s t e h g e t v r u i s l . l . C mp r g t c t w a d P n i t m u p r u , t e e a a s o u rra lb t a 07 % o a n o r e sr n e n s u p r u e m i i a e h a r l p r f P e a i o a a h s i t c n i e a l o t n so ou l a c a i e . T e e o e wo y a l i e o h l e a at f o sd r b e c n e t fs l b e s c h r s d h r fr ,t — e ro d v n r w o e a r l rs o i p rla o' i
De e to n a y i ft e Co p n n sRe a e t h n l t c i n a d An l ss o m o e t l t d wi Et a o h h
Pr d i n e a i o a a o ucng i Pu r ra l b t
阳人 , 湖南 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教授 , 主要从事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 , . a : m 0 @16 o . Em i x 1 l 5 2 . r cn
第 4期
卢 曼曼 等 : 葛 地 上部 分 用 于 生 产燃 料 乙 醇 相关 的 各 项成 分 检 测 与分 析 野
37 4
野 葛 Plr i lbt Wid)h i 又 称 甘 葛 i a a oa e r a( l . w , l o 藤 ( rr o sni et., 豆 科 植 物 ,在 ai t m oiBnh) 属 ah 我 国分 布极广 ,除新疆 、西藏 以外 ,大多数 省 份 都 有.其根 部 葛根 ( ai ur"e , 称 葛条 、 R dx eoi ) 又 p l a
理 开发 葛属 植 物 资 源 ,如 生 产 燃 料 乙醇 等 提 供 依 据 . 分 别 采 用酸 解 法 利 用 nWE 3 6纤 维 素 测 定 仪 测 量野 葛 ,
地 上 部 分 不 同部 位 的 纤 维 素 、 质 素 含 量 ,盐 酸 水 解 法 测 定 半 纤 维 素 含 量 。蒽 酮 比 色 法测 定 可 溶 性 总 糖 含 量 . 木
采 用稻 草 和 象 草 为 对 照 .结 果 显 示 。野 葛 两年 以上 生藤 茎 中纤 维 素 、木 质 素 、可 溶 性 总糖 含 量 最 高 . 别 为 分 2 . %、2 . %和 3 . % ,两年 以上 生整 株 中半 纤 维 素 含 量 最 高 ,为 1.1 78 9 34 3 13 6 O7 %.相 对 于稻 草 和 象草 .野 葛 地 上
业 化生 产 乙醇 [.但 在 问题 : 现有 的工 艺只考 虑 了有效 成分 中 单 一组 分 ( 淀粉 或 黄酮 ) 如 的利用 ,其 他组 分 ( 葛
野葛地上部分主要以藤茎为主, 我们首先选 取 了一 年 和两年 以上 生 的藤茎 ,对其纤 维 素 、半
长 足的发 展 r 2 .其地上 部 分 即茎 和叶 部分 也具 有
2 结 果与 分 析
21 两 年 以 上 生的 野葛 藤 茎 中 纤维 素 、 半 纤维 . 素 、木质素 和可溶 性 总糖 含量较 一年 生的高
不可忽视的利用价值 , 早在尧 、 、 舜 禹时期 , 人
们就已经开始利用葛藤制麻织布.由此可见野葛 的地上部分纤维素含量丰富, 在能源及资源危机 日益凸现的当今社会 , 可以用来作为原料进行工
L M a — n ,L U h —u n 2 U n ma I S u g a g ,W ANG i,Z Hu HU n — u ,L U a — n Yo gh a I Xu n mi g
( . ntue o i c n e ad Tc nl y i n r n i aei eerh C ne,Hu a nvrt, C agh 1 Isit f L e Si c n ehoo ,Bo eg a d Bo tr lR sac e t t f e g e y m a r n n U ie i s y hnsa 4 0 8 , nn hn ;2 C l g cn me , Hua g h r nvrt, hnsa4 0 2 , nn C i ) 10 2 Hu a ,C ia . ol eo o o i e fE s nnA r u ua U ie i C agh 1 1 8 Hua , hn l sy a
i d sr l p o u i g e h n l t e c n e t f c l ls , h mic l l s n u t a r d c n t a o , h o t n s o el o e i u e - e l o e,l n n a d s l b e s c h r e n u i i n ou l a c a i s i g d d f r n a t f t r r b t r e e t d C l l s n in n c n e t e e d t r n d b I E 3 6 i e e t r o t a i l aa we e d tc e . e l o e a d l i o tn sw r ee mi e y F W / f p s P e a o u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