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F03(P).03-2010[1]配合线现场品控岗位操作指导书
食品工厂在线品控岗位标准操作指导书

在线品控岗位标准操作指导书1.04.7 如发现有不符合以下任何一点的现象,要求现场整改,并在巡检记录表中反映出来;现场不能及时整改的,出具《不合格处理单》5.0 工作流程6.0 内容及要求6.1 巡检中央厨房6.1.1 一般卫生和质量要求(通用)6.1.1.1 检查人员卫生6.1.1.1.1 检查员工仪容仪表:1)工作服、工作鞋要求洁净无明显脏污;2)头发不外露;指甲长度不超过1mm;3)口罩佩戴要求掩盖住鼻孔和嘴巴;·4)不允许佩戴任何首饰、手表、手机,不化妆、不染指甲、不喷洒香水;5)不得携带或存放与食品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
6.1.1.1.2 检查人员进入作业区域是否有携带手机的情况。
经查发现,上报车间主管开除处理。
6.1.1.1.3 每周不少于3 次对员工的手部清洗消毒情况进行抽检(开始进入岗位操作前或离开岗位后再次回到岗位操作时必须在洗手消毒间对手部进行清洗消毒)。
6.1.1.1.4 检查所有进入底料车间或中央厨房的人员是否有正确穿戴工衣(设备人员允许穿指定的工服进入底料车间或中央厨房)、发网、口罩,并按照更衣室墙上的洗手消毒流程对手部进行清洗消毒。
6.1.1.1.5 检查离开底料车间或者中央厨房的人员是否有脱去工作服、帽子、工作鞋、口罩。
6.1.1.2 检查更衣室卫生6.1.1.2.1 //6.1.1.2.2 检查: 更衣室内的柜子是否洁净、无杂物;鞋架是否洁净,有无明显脏污;鞋架上的6.1.5.2 检查烫漂的过程中是否是先烧开水再倒入产品;倒入产品后是否有不断进行搅拌,防止6.1.11.3 检查产品标签是否正确?余料是否有贴好标签?是否有放入保鲜库或者冻库储存?6.1.86.1.8.1 检查该区域的墙壁 / 地面/ 天花板是否洁净、有无蜘蛛网、死角位置是否有明显脏污。
6.1.8.2 根据《中央厨房各岗位作业指导书》中相关的串制规格标准, 对串制区的产品进行抽检,6.1.13.6 检查并监督要求即食产品和非即食产品、水产产品和动物性产品、植物性产品分开包6.1.17.1 检查该区域的墙壁/地面/ 天花板是否洁净、有无蜘蛛网、死角位置是否有明显脏污。
品控员使用设备作业指导书

品控员使用设备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范各类设备、检测工具的正确使用,指导操作人员正确操作,提高设备稳定性及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
2.适用范围适用于生技部品控中心品控员。
3.自动卷边投影仪3.1用途用于测量罐体二重卷边(罐体卷封)。
检测:卷封长度、罐身钩长度、罐盖钩长度、搭接长度、搭接率、罐身钩搭接率、罐盖钩搭接率、卷封间隙、卷边厚度。
3.2操作说明3.2.1 罐的定位将切割好的样品罐放在测量平台,使卷封切口始终紧贴镜头,稍微调整罐的位置(前后左右移动和转动),使卷封成像清晰(一定要使卷封结构界限清晰),再左右移动,调整卷封图像在屏幕上面的垂直位置,然后点击按钮栏“图像锁定”或直接开始对卷封边缘进行顺序点击测量。
点击第一点时,图像自动锁定。
3.2.2 选点测量一般选用“设置”中“测量模式”的“8 点”模式。
选点结束时自动生成计算结果。
点击“文件”中“导出图纸”,将当前画面用屏幕截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保存在专门的文件夹内,编号保存。
文件夹要注明线别、品种、厂家。
解锁或重新测量后,进行下一个剖面的测量。
需要重新选点的点击“重新测量”,重新选点操作。
3.3注意事项3.3.1 开机检查屏幕有无异常光亮斑点,先用洗耳球吹净镜头,再用擦镜纸擦拭镜头的灰尘铁屑。
3.3.2 图像至最清晰时方可选点测量,图像明暗通过亮度调整旋钮调节光源强度。
3.3.3 罐的切割面光滑平整,对光线会造成镜面反射,影像一片光斑,不能分清金属部分和空隙部分。
可以将罐稍微旋转一定的角度,直到屏幕看到间隙分明的图像。
3.3.4 定期用校正模块“2 点模式”检测数据准确性。
3.3.5 设备故障找专业维修人员,不得自行拆卸检修。
4.静音卷封锯4.1用途用于切割 200#、206#罐,采用静音设计,高速切割,获得清晰的切口断面,配合 VSM卷边投影仪检测卷封效果。
4.2操作说明4.2.1 接通电源后,按一下绿色开关按钮,开机。
4.2.2 将罐放在杯洞中。
G-03点检管理制度(03G)

天丰公司炼轧总厂设备管理文件设备点检管理制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设备点检管理制度是天丰炼轧总厂(以下简称总厂)设备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本制度规定生产设备必须按设备专业、区域及有关分工原则由责任心强的设备专职点检员实施点检管理。
专职点检员通过对设备的认真点检和管理准确地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并根据不同类别设备的运行状态及修理履历或倾向管理实绩,对设备采取多种维修方式并存的维修策略,编制切实可行的维修计划,尽量地避免设备的过维修和欠维修的发生,最经济的投入维修费用,确保生产设备正常运行。
2设备专职点检员的要求2.1 熟悉和掌握所管辖区域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熟悉点检日常业务管理知识,能熟练判断和排除所管辖区域一般的设备故障(事故),基本熟悉和掌握所管辖区域设备结构及控制原理,并了解相关专业简单的设备原理.2。
2设备专职点检员的资格经厂部考核确认后持证上岗,且定期对其资格进行复审。
资格考核内容分为应会与应知,其中应知包含管理与技能两部分。
应会考核不合格者、应知考核两部分均不合格者或应知考核单项不合格经补考后仍不合格者,取消其专职点检员资格,调离专职点检员岗位。
3点检的分类和分工3.1 点检的分类3。
1。
1 日常点检:在设备运行中或运行前后,生产岗位操作人员与设备维修点检人员及专职点检员,用人的五感或借助于简单工器具对设备进行外观的点检,并采用日常维护保养和生产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设备的清扫、紧固、调整、给油(脂)等基础保养工作。
通过及时发现设备小隐患、小缺陷,适时安排日修或及时处理,使之逐步实现长周期的定修或终生无大修的目标.日常点检周期可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予以设定,并可调整。
3。
1.2 周期点检:周期点检是为了判断设备内部的状态。
专职点检员靠人的五感或借助于简单工器具、仪器及仪表对设备重点部位详细地进行静(动)态的在外观点检或内部检查,掌握设备劣化倾向,以判断其维修和调整的必要性。
3.1。
白片制程品保管控作业指导书1[模板范例]
![白片制程品保管控作业指导书1[模板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9ca96723b14e852459fb5777.png)
5.品质异常处理
5.1处理流程
异常发生→追塑隔离→通知相关人员现场确认→原因分析→采取临时对策→采取永久对策→对策有效性确认
5.2.1来料不合格包括上工序、车间的来料不合格。
5.2.2员工操作不规范,不按标准检验、新员工未经培训或未达到要求就上岗。
5.2.3设备故障。
5.2.4由于标识不清造成混料。
5.2.5图纸、工艺错误。
5.3品质异常一般处理流程。
5.3.1判断异常的严重程度(要用数据说话)。
5.3.2及时反馈品质组长及生产主管并一起分析异常原因。
5.3.3查出异常原因后将异常反馈给相关的部门。
5.3.3.1来料原因反馈上工序改善。
5.3.3.2人为操作因素反馈生产部改善。
5.3.3.5由于标识不清造成混料通知车间主管改善。
5.4各相关部门提出改善措施,IPQC督促执行。
5.5跟踪其改善效果,改善OK,此异常则结案,改善没有效果则继续反馈。
6.相关记录
6.1《附着力、耐溶剂测试记录表》KM-Q-QR-0234 B/1
6.2《抽巡检记录表》KM-Q-QR-0062 A/1
4.组长工作职责
4.1负责组织本组的早会、晚会及与对班的交接工作。
4.2负责根据(生产指令单)安排IPQC、OQC的工作并检查工作执行情况。
4.3负责培训、指导本组IPQC、OQC对产品标准的把握及检测工具的正确使用。
4.4负责本组所使用的文件、表格、文具、检验状态标识、检测设备的管理。
4.5.负责审核本班组的检验记录,并确认结果。
4.6.对厂内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及驻厂人员反馈、客诉的质量问题及时确认处理、反馈、上报并跟进改善结果。
品控安全操作规程

6.1.3.4实验室内每瓶试剂必须贴有明显的与内容相符合的标签。严禁将使用完的试剂空瓶不更换标签而装入其它试剂。
6.1.3.5废弃易燃易爆和有毒化学品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倒入排水沟。
6.1.3.6试验后的化学药剂应遵循以下处理原则:强酸、强碱应稀释或中和,强氧化剂应还原后才能排入下水道。
6.1.2用电安全
6.1.2.1工作人员要懂得岗位各种设备设施的结构、原理和性能,使用前要全面细致检查,符合安全要求才能使用。
6.1.2.2新购或移位使用功率大于或等于2千瓦电器设备前,应由工程部电气技术员提供电源,避免出现超载情况。
6.1.2.3排插上使用多台电气设备时,应确保不过载。
6.1.2.4电器设备、设施使用后应将电源切断,有插座的应拔出。
6.2.3防止碰伤
车间产品输送带支架均较矮,且密度较大,品控员在车间巡线时不可随意穿行,要走专用的安全通道,防止头部或其他部位碰伤。
6.2.4防止滑倒摔伤
车间地上经常有水,比较湿滑,品控员在经过这些地方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防止滑倒摔伤。
6.2.5防止叉车撞伤
仓库、卸垛车间和包装车间是叉车出入频繁的地方,品控员在这些地方巡检、取样的时候要小心防备,要尽量走人行通道。
6.1.2.7使用电炉前检查电源线无裸露或绝缘层破损情况,终止使用时先关电源开关,后拔插座,防止产生电弧伤人。使用中应有人看管。
6.1.3化学品安全
6.1.3.1化学品应定置存放,毒性或腐蚀性较大的危险化学品应专柜存放,专人管理,并做好使用记录。使用时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橡胶手套、水鞋、口罩、防护镜、围裙、防毒面罩等)。化学品的容器应有安全标签。使用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等易挥发、有刺激味的试剂时应戴防护用品,并在通风柜中进行。夏季打开易挥发溶剂瓶塞时,应先用冷水冷却,瓶口不要对着人。
品控员作业指导书

现场品控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使质检员尽快熟悉工作岗位的工作要点,掌握工作技巧,按既定的工作程序开展工作,减少失误,保障产品卫生质量。
2. 适用范围:现场品控员3. 岗位职责:3.1.1生产现场产品卫生质量监督控制(生产人员,设备设施,物料,车间环境,人员操作及生产工艺等)3.1.2关键控制点的监督控制(如蒸煮,金探等),产品净重,蒸煮后中温,速冻后中温等的检测. 3.1.3 按抽样计划完成样品的抽取工作.3.1.4生产现场异常卫生质量问题的反馈与记录,并及时分析跟进,协助车间改善.3.1.5新产品试产及保质期试验的跟进.3.1.6各车间产品工艺流程的跟进完善.3.1.7各车间记录报表的填写审核.并及时完成SAP系统相关工作.3.1.8成品标签标识的确认,并跟进产品出货品质检查.3.1.9定期对生产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培训.3.1.10定期对车间使用的电子称,温度计,温湿度计进行校准.3.1.11积极协助上级领导完成其它工作.4. 各区主要检查内容(人,机,料,环,法):4.1 休息区及更衣室卫生检查:4.1.1 休息区物品摆放及卫生检查:拖鞋便鞋,水杯,化学品柜,地面卫生等4.1.2 卫生间卫生情况:卫生状况,洗手冲水设施是否完好.4.1.3 更衣室衣物摆放及卫生状况: 拖鞋水鞋,工衣便衣,地面卫生等.4.1.4 更衣室消毒池检查工作:消毒液浓度(4小时/次),消毒水清洁程度,洗手液盒,干手机及墙面卫生,洗手及干手设施完好性.4.2 员工个人卫生及操作卫生检查:4.2.1 员工按规范要求着装,无留长指甲,无化妆,无戴首饰,手部无外伤.4.2.2 员工进入车间前按洗手消毒程序进行消毒,上洗手间后,生产过程中接触其它污染物后均需洗手消毒.4.2.3 员工从事卫生要求严格的操作工序需佩戴手套(如熟区,内包装区操作,或其它有特殊要求的区域或产品)4.2.4 生产过程中,生熟区员工禁止串岗,避免交叉污染.4.2.5 监督员工严格按照产品工艺进行操作,更好的保证产品品质.4.3 生产车间设备设施,工器具卫生的检查:4.3.1 检查车间所使用的设备及工器具状况良好,无生锈,无松动破损,使用过程中无安全隐患或危害.4.3.2清洗房工器具清洗消毒及卫生状况检查,车间工器具使用过程中卫生检查,工器具消毒水浓度100PPM(每4小时检测1次).4.3.3 金探机运行及过机情况检查,并定期校准(产品过机前校准,使用过程中每小时校准1次).4.3.4检查各车间冷库温度及运行正常.4.4 生产车间物料品质及使用状况检查:4.4.1 各车间内原料仓,半成品库等贮存的物料标识清晰正确,做好覆盖并分类摆放,无过期,无物料发霉变质现象.4.4.2生产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原辅料品质检查,无发霉,无变质,无异物等.4.4.3检查各区原辅料的使用不会对产品造成异物或其它危害,如正确的开瓶或拆袋方式.4.4.4所有生产过程中的原辅料离地摆放,避免交叉污染.4.5生产车间环境卫生检查工作:4.5.1生产过程中落地产品及废弃物及时处理,垃圾桶有盖.4.5.2生产过程中,污水排放通畅,无严重堵塞积水现象.4.5.3检查车间班前班后地面,地沟,工作台,工器具,机械设施等的清洗消毒工作.4.6各车间其它检查内容:5.各区其它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5.1.每天抽检成品净重(按各产品净重标准执行).并做好记录.5.2每天抽检产品蒸煮后中温及其它要求检测的半成品蒸后中温(如马拉卷馅,叉烧酥馅等).并做好记录.5.3抽检产品速冻后中温,解冻前后中温等,并做好记录.5.4出口生制品档口员工个人卫生,工器具卫生及操作卫生的严格监督控制(如咸水角皮,叉烧酥皮,汤丸皮,汤丸馅制作档口,包制档口等)5.5产品包装卫生检查,包装工作台更换产品时,需对工作台进行清理消毒后,方可包装下一种产品,避免交叉污染(生物性污染或其它异物浸染).5.6出口产品,外客户产品等的标识,规格,产品卫生品质的检查确认.5.8蔬菜区打蛋机消毒液浓度的检测(100PPM).5.9蔬菜区库存及使用蔬菜品质检查,供港蔬菜卫生品质检查.6.记录表格:6.1填写记录清单:6.1.1卫生检查记录6.1.2消毒剂浓度检查记录表6.1.3产品温度检测记录表(加工中,速冻后,包装前,解冻前后)6.1.5产品重量检测记录表6.1.6巡检记录表6.1.7产品出货监控记录表6.2复核记录清单:6.2.1有毒有害物品使用记录表6.2.2车间清洁消毒记录表6.2.3车间温湿度记录表。
工厂标准作业指导手册(ppt 25页)

10
标准作业指导书
MODEL 品名 P/NO
材质
颜色
裁 担当 管理 总经理 决 于国芳
作成日
修改日
修改论证
作业方法
1、适量加温、调 整模具位置使产 品保持良好状态。
2、再次生产产品 时机筒清理干净, 温度 保持正常
图一
不良品注意事项示意图
检验方法(基准)不良内容
1、压力过低,开口不能与图纸匹配
2、花料,黑色原料与白色原料切换 时,未排干净。
检验方法(基准)不良内容
1、检测透明度
2、型材弯曲部位要与配合件符合
注意事项
1、注意两种产品的配合,使产品能 够顺利的连接,注意颜色的搭配产 品上不能出现斑点
07.08.2020
7
标准作业指导书
MODEL 品名 P/NO
材质
颜色
裁 担当 管理 总经理 决 于国芳
作成日
修改日
修改论证
作业方法
1、外观仔细检查、 图一
3、停车时,要严 格按工艺要求步 骤进行,视其是 否具备停车条件, 防止易燃、易爆、 易中毒危险化学 品的排放、扩散, 以致造成事故。
图一 图二
不良品注意事项示意图
检验方法(基准)不良内容
1、连接部位不符合要求 2、颜色不均,有斑点。
注意事项
1、流量不够弯曲,模具处理 不当 料流有堵塞现象。薄后不均
注意事项
1、孔与孔之间的距离要符合图纸要 求。
2、顶部挂钩处不能出现残缺
标准作业指导书
MODEL 品名 P/NO
材质
颜色
裁 担当 管理 总经理 决 于国芳
作成日
修改日
修改论证
作业方法
品控部经理作业指导书

第一章职位说明书第一节组织架构第二节岗位职责职位名称:品控部经理直接从属:集团品控部经理直接下属:工艺员、质检员、原辅料检查员、化验员协调部门:采购部、生产部、储运部、研发部、企划部、销售公司、综合计划部岗位描述:贯彻执行《原辅料检查标准》,保证进厂的原辅料符合检查标准;严格按照《工艺、质量标准》,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使生产处在受控状态,杜绝不合格品的产生;及时收集、整理市场反馈的信息,对于出现的品质问题,认真分析因素并采用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岗位职责:一、按照《原辅料检查标准》对检查员做出的检查结论进行审核,对于出现的不合格品做出妥善解决。
二、按照《工艺、质量标准》检查各工序对标准的执行情况,使生产处在受控状态,杜绝不合格品的产生。
三、根据各市场反馈的品质问题加以分析,拿出解决意见并采用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四、对各工序工艺员及质检员的工作随时抽查,并对各工序工艺员填报的《质量、卫生检查日报表》进行审核,同时依据报表所反映的质量状况采用相应的措施。
五、定期组织工艺员、质检员及相关人员进行《工艺标准》、《质量标准》等业务知识的培训,并结合生产的实际情况对《质量标准》、《工艺流程》、《检查标准》等做出相应的调整。
六、负责《质量、检查标准》的制定及修改工作。
七、按照《生产人员考核办法》,对生产部各工序品质管理工作进行考评。
八、协助研制部对新产品加工工艺的可行性进行审核,提出意见或建议。
九、负责新产品及改版包装物的外观设计、文字内容的相关征询及定稿的审核工作。
十、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公司产品的《公司标准》进行重新修订。
十一、负责公司ISO9001、HACCP等质量、卫生管理体系文献运营的监督及审核工作。
十二、及时办理每季度产品质检、卫检报告。
第三节重要权利一、组织管理1、有分公司重大决策参与权。
2、分公司专项会议的组织权。
3、所辖工作的指挥权。
二、人事劳资1、有对下属的任免建议权。
2、有对下属的晋升有建议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颁发部门:品控部
配合线现场品控岗位操作指导书
文件号:AGF03(P). 03-2010[1]
1、目的:规范现场品控的操作流程,对饲料生产流程的检验和验证进行规范,防止不合
格品物料流入下一工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所用原料、生产过程产生的半成品、成品的物理感官的质量检
验和验证。
3、职责:
3.1现场品控负责按本操作指导书的要求对生产所用原料、生产过程产生的半成品、成品的物理感官的质量检验和验证;
3.2生产部负责配合现场品控的检验工作。
4、工作程序
4.1配合线监控
4.1.1原料投料检查
现场品控首先要对中控所提的物料进行了解,在提原料过程中,现场品控巡回抽查所提原料是否是中控指令所投原料、原料是否是按先进先出等优先原则使用的原料、原料的感官情况,如原料中是否有生虫、结块或发霉、发酸、发酵等异味异嗅,对所检查的结果进行判断,如出现不符合情况则不能投入流程,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置;所投原料复检合格,则可投入流程。
在中控提料过程中,现场品控要对所提原料入仓是否正确进行抽检,检查所提原料是否按中控的指令要求进入相应仓位。
4.1.2粉碎检查
对所粉碎的物料进行检查,每种物料开始料碎时均须进行检查,中途进行抽检。
检查所粉碎的粒度是否符合《饲料生产工艺参数表》的要求,如符合则粉碎粒度合格,如不符合则粉碎粒度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置。
4.1.3配料检查
每个品种配料前,现场品控均须对输入电脑的中控配料单进行复核,复核正确后中控才能进行配料。
在配料过程中,现场品控对生产的配料过程进行抽查,抽查配料过程称量误差情况,每生产完一个品种均须核查每批量的理论量与实际产出量是否符合《饲料生产工艺参数表》的要求:每秤投入量与每秤产出量的误差值一般超出1%,如均相符,则配料合格,如出现称量误差超标或每批理论量与实际量不符,则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
行处置。
4.1.4制粒工序检查
在制粒开始及制料过程中,现场品控均须在出料口处抽查料的外观、气味、熟化成度,定性检查颗粒大小,看是否符合《饲料生产工艺参数表》的要求,如符合则为合格,如不符合则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置。
4.1.5打包工序检查
每个品种打包前,现场品控要对打包所用的包装袋、标签、生产日期进行核对,监督生产部打包岗人员对称量所使用的打包称、台称进行校核;
开始打包时,配合线要检查料的外观、气味、料温、硬度、水分、粒度(大小、长度)、虫、粉率等项目是否符合《饲料生产工艺参数表》要求,预混料线则是要检查料的外观、气味、温度、粒度(大小)、虫等项目是否符合《饲料生产工艺参数表》要求。
如符合则此料为合格,如不符合则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置。
4.1.
5.1感官指标
4.1.
5.1.1颜色检验:无结块、吸潮现象,色泽与标准样对照,基本相似为合格。
4.1.
5.1.2粒度检验:
1)成品粒度:配合料颗粒长度要求4-12mm的占95%以上,手感干燥。
2)气味检验:无霉臭、腐臭、氨臭和焦臭等异味为合格。
3)产品名称与标签所示名称一致,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应清晰,无错漏。
装入箱或袋内的所有小包装产品标签与外包装箱袋的标签品种、规格、批次、日期必须一致,内容无矛盾。
4)包装品:①封边良好,缝线无断裂,封口无裂纹、孔隙,复合层无分离、缺材和明显的气泡、起皱等现象。
②图案清晰,无肉眼可见的明显色差。
③印刷均匀,无褪色现象。
5)产品每包实际毛重符合检验要求:每包实际毛重=每包工艺规定包重±称量误差(1、20kg规格的重量范围在:20.10-20.16kg;2、25kg规格的重量范围在
25.10-25.16kg,3、40kg规格的重量范围在40.10-40.16kg,4、5kg规格的重量范
围在5.02-5.05kg)。
6)包装缝(封)口:缝包线整齐,无跳线现象且只有一道缝线,除正常的一道缝线外,原则上不允许有任何缝纫孔痕迹,具体执行产品生产工艺。
包装封口:平直、无缝隙。
7)产品包装上所贴标签,要求为彩色印刷,除生产日期、批次号允许为印章所印盖
外,其余一律为统一印刷体,不允许人工更改,标签与包装品之间内容不能有冲突或矛盾。
标签日期必须是产品当时的生产日期。
有文字错、漏的标签一律不允许粘贴,不允许放行出厂。
打包过程,现场品控要巡回检查料的外观、气味、温度、硬度、水分、粒度(大小、长度)、虫、粉率、包装重量等项目是否符合要求。
打包结束,配合线现场品控要对总量进行核对:打包所得量与配料所得量是否相符,误差情况。
预混料线的现场品控在每一批料打包结束均对总量进行核对:打包所得量与配料所得量是否相符,误差情况。
品控人员要监督好生产部员工对样品的抽取以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样品量依据《样品的设置、保存及观察制度》中规定执行。
每天生产生完后,由第二天白班人员在生产部开班前会前把样品送至化验室。
4.2对于浓缩线的监控,原料检查参造配合线原料检查方式进行,同时要核查所配原料与配方要求(品种、数量)是否一致,每计划品种至少抽查一批以上;打包过程要参造配合线打包检查方式进行;现场品控每次现场检查完后立即填写《浓缩线检查记录表》,不允许出现过后填写情况(即使是当天第二次检查时也不允许把第一次检查补填),填写后由班长对填写的情况进行确认(班长确认内容:检查时间、生产情况这两项是否真实,如真实则在“班长确认项”进行签名即可),现场品控人员每小时至少对浓缩线进行一次检查。
4.3对小包装的检查
开始分装前,对料外观进行检查,监督生产部员工对台称进行校核,对大小包装袋、标签进行核对,看是否相一致;
开始封口时,核对生产日期是否正确(小包装生产日期与外包装生产日期是否一致,生产日期是否正确),同时对开始的10包进行摔包,检查是否存在封口不符合情况,之后每15-20分钟进行一次摔包抽查,每次抽查量为10包以上。
每次摔包后对包重进行抽查,小包装及大包装均须进行抽查,大包装每次至少抽查2包以上。
品控员把相应检查结果记录于《小包装打包检查记录表》中。
4.4成品、半成品库存期检查
每周星期二,现场品控人员须对库存的成品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库存超期物料(各物料库存期限分别为:中间料库存期见附表2《核心料和半成品仓储时间的规定》,浓缩料库存期为1个月,配合料库存期为20天,预混料库存期为1个月,半成品库存期为3天),如存在库存超期的料,并填写《库存(或超期)料检查表》递交品控部经
理,如料的期限已达规定时限的2倍的,则对此料进行感官检查。
品控部经理对料作出处置方案后返还至生产部相关岗位。
由生产线的现场品控员对成品的处置情况进行跟踪。
4.5须处理料的监督
配料过程中,对须要处理的料(零头料、退料、存货料、不合格料、须特殊处理的原材料及半成品等等),要监督指导好生产部按处置方案对料的处置,把处理情况记录于《返工料记录表》中。
4.6当生产过程出现不合格情况或异常情况至使产品存在不合格因素时,要在问题出现半小时内通知品控部经理处置,并于下班前开具《不合格品处置单》,至迟第二天早上交至品控部经理处。
4.7记录处理:存档于岗位的《配合料(浓缩料)生产检验记录表》《小包装打包检查记录表》每月将记录装订成册交品控部经理审核保存;《质量状况记录表》《浓缩线检查记录表》由每天由白班人员早上递交到品控部经理处;《返工料记录表》每周一上交到品控部经理处;
4.8产品出厂放行
4.8.1配合料除感官检测合格外还须对粗蛋白、水分进行检测合格,才可判定此批产品合
格,由现场品控员开具《产品检验合格证》,并把《产品检验合格证》复印件交生产部成品库保管员作为出厂凭证并在《物料卡》上进行合格的状态标识,并把《产品合格证》交由品控部经理进行审批,准许出厂。
4.8.2紧急情况,品控员在感官判断合格的情况下,向品控部经理或总经理口头请示,可
进行例外放行。
如复核或理化检测发现不合格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评审,对畜禽有安全性危害的产品应立即追回。
4.8.3对于未能作出是否合格判定的产品,品控员应通知保管员做好“待检”标识,未判
定合格的产品应与合格产品分开存放。
5相关记录
《配合料(浓缩料)生产检验记录表》、《小包装打包检查记录表》、《不合格品处置单》
《质量状况记录表》、《返工料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