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2016年全日制MPAcc考后感悟

合集下载

浅谈我的MPAcc考研经历及认识

浅谈我的MPAcc考研经历及认识

浅谈我的MPAcc考研经历及认识What does not destroy me makes me stronger。

我要的是改变,不断改变自己的现状;不断反思,不断思考,认识自己的缺点,认识自己的现状;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改变自己的想法,改掉自身的缺点——不断寻求新的成长,新的进步。

——跋去复试的时候,正好两个发小结婚。

高中宿舍一哥儿们五一订婚,想起高中时宿舍一帮兄弟在睡前听着《白狐》日子……,先说一下楼主的情况吧。

大龄男青年,08年很幸运的进入南方一所高校,这所学校被鄙校的有些老师称为“华南第一学府”,专业历史学,10年参加鄙校管理学院会计学双学位班的招生入学考试,幸运的进入到这个班,开始学习会计。

现在楼主在读大五,今年6月份毕业(楼主学校规定十分特别,修会双要考试选拔,独立开班,会计学系的老师上课,75个学分,30门课程的培养体系,要拿双学位必须延毕一年)。

所以,楼主是不同的,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读大五的,当年老俞可也是读过大五的哈。

现已被国内一所排名可能在前十的商学院的MPAcc录取。

一、为什么要考研?改变,我要去改变什么?难道我们就甘于现状吗?其实当年我已经保研成功,被鄙校会计学系MPAcc录取,但是最后时刻我自己放弃了。

很多人不解?你为什么放弃呢、当时哭着喊着要换方向,这次换成了,可以一边读会双一边读研,在这所学校读六年书可以拿三个学位,何乐而不为呢?但是,我有自己的想法。

因为,在这所学校里混了几年,我觉得我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思维模式、行为习惯等等全都禁锢了,整天做着可能一样的事情,在宿舍看剧、在图书馆看书写作业、去大管院上课、在骂了千百遍的饭堂吃饭……我觉得我的思维等等全部被这所学校的模式禁锢住了,如果再读研的话,同学还是本科同学居多……我不能在这里待了。

那我只能去考研了。

改变,难道你就甘心毕业季投着那可能被鄙视的简历,穿着10cm高跟挤着招聘会,毕业拿着那四五千块钱的工资,后面靠父母支付首付买个房,以后在买辆车……过着这样的日子?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曾经我也无数次幻想过安安稳稳的日子,但是到头来我发现我的内心深处还是爱折腾,我喜欢折腾的日子,我喜欢寻求不断改变,考上研进入一个更高的平台,也许以后过得还是那小日子,但至少你获得了一个机会再去折腾一下,不试着蹦跶几下怎么知道以后能跳多高呢?对,我要的改变就是不断改变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上财的研究生

上财的研究生

上财的研究生上财(上海财经大学)作为国内著名的财经学府,拥有丰富的研究生教育资源及优秀的教学团队。

作为一名上财的研究生,我深有体会地感受到了学校给予我们的培养与关怀。

首先,上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术研究平台。

学校设有财税、金融、管理等多个研究方向的硕士专业,同时还设有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

在这些学术研究平台上,我们可以接触到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听取来自国外顶级学府的学术讲座,了解国内外财经领域的前沿动态。

同时,我们还可以参与学术讨论、发表学术论文,提升自己的科研实力。

其次,上财注重国际化教育,为我们提供了留学交流的机会。

学校与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我们有机会参加海外研修项目,亲身体验不同国家的学习生活,开拓自己的国际视野。

此外,学校还有很多外籍教师来校授课,他们带给我们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学方式和思维方式,培养了我们具备国际交流能力。

再者,上财还注重实践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实践机会。

学校与众多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校外实习、就业、创业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与支持。

学校还举办大量的职业培训、招聘会等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与企业代表进行交流的机会,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和适应市场需求。

最后,上财还非常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设有多个学生组织,如研究生会、学术科研协会、社会实践协会等,这些组织为我们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培养了我们的组织、领导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文化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丰富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总之,上财作为一所全日制本硕博一体化的高校,为我们研究生提供了优质的学术研究平台、留学交流机会、实践教学机会和全面发展的环境。

在这里,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实现个人的职业目标。

我为能够成为一名上财的研究生而感到自豪,并相信在这个学府的培养下,我将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财经领域专业人才。

为什么选择上财会计专业硕士

为什么选择上财会计专业硕士

为什么选择上财会计专业硕士首先,时间可以换取空间,空间可以换取时间。

现在辛苦一点,多花点时间学习,以赢得一个更大的舞台,起点更高。

在读硕时,在那样的环境里,一年的努力抵得上本科毕业几年,尤其是一流院校的研究生。

其次,为什么选择专硕?众所周知,专硕近几年才兴起,市场认可度还有待观察。

加之,社会意识认为,搞理论的更高尚,更有前途。

他们会迷信于:看呐,人家学硕都是要考高数的。

显然,这些人迷信于,有难度的就是有价值的。

何况管理类综合能力联考也绝非一些人想的那么简单。

同时,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难度不等于价值,也不等于重要性,符合社会需要的,才是有广阔发展前途的。

当然,我不是说,学硕没有发展前途。

不过,显然,研究领域需要的人才数量有限。

目前的高等教育一大败笔就是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学到的用不上,要用的在学校里学的又很有限。

而专硕潮流的涌起,正是对国民教育的一种改良。

它注重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实践,力图把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

天下间最伟大的力量就是改变的力量,但改革被大众接受又需要一个过程。

从实际出发,专硕必将大行其道,成为硕士培养的主流。

专硕和学硕从才都不是对立的,相反他们相得益彰,优势互补,分工而不分家。

学硕,对理论进行研究,往学术博士方向发展,以为实践中遇到的理论问题研究做准备。

专硕,在实践中结合理论,深化认识,经历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循环往复,既可以致力与实践,也可以朝博士方向发展。

一方面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一方面站在理论应用前沿,通过这样的发展过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那些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专硕会成为企业栋梁,并具备高水平的科研能力。

我们可以大胆的认为,学硕与专硕的结合,必将成为中国式教育的一次飞跃。

这一结合,必将打破壁垒和教条,使得中国教育气血更加旺盛,充满生机,蓬勃发展。

作为一个会计专业学生,每每听到别人说四大,说什么国际咨询公司。

我想反问一下,为什么我们没有在四大中鼎立一足,甚至是领跑会计实务与理论的趋势与潮流。

法律硕士:在上海财经大学两年的感受

法律硕士:在上海财经大学两年的感受

法律硕士:在上海财经大学两年的感受很久没有来论坛了,以前用的是“薄袖青衫”的网名,也许有些老朋友还记得我吧。

不晓得那些老朋友是否还常来论坛呢,想起以前打那个官司和考法硕时候的点点滴滴,恍如昨日,一种温温的感觉就从心底泉水般涌起了。

转眼已经来到上海财大两年多了,昨天拖老迈身躯去接了09级的新生,那些小朋友真是超级年轻呀。

感觉有点像我(n平方)年前的样子。

有不少刚来财大读法硕的师弟师妹和想要报财大的同学不时问起财大法硕的情况,就在这里发个帖子仔细唠叨下吧,呵呵,以后有人再问起的时候我就把链接复制粘帖就可以了。

07年刚刚被北大刷下来的时候,觉得万念俱灰,还是一个朋友帮我联系了财大的调剂,稀里糊涂的当时也不了解财大。

觉得有点委屈自己,后来仔细了解情况后,呵呵,觉得有点委屈财大。

当年被北大刷下的同学百分之九十都来了财大,有人还戏称财大是调“剂中的北大”,上次院里的老师说到这个事情还蛮郁闷的,呵呵,今年09级的法硕就一个调剂也没有招生了,估计以后也不会招生调剂生了。

大家报考一个学校可能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包括地域和学校声誉和学费和就业情况等等,我就大概从这几个方面把财大法硕简单介绍下了。

财大在上海,上海能给大家提供的机会是很多的啦,现在国家高调提出把上海建设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相信上海财大有很好的发展机遇,同学在上海也会有很好的发展机遇的啦。

如果同学来了财大,毕业之后上海户口基本没有问题,法律是上海市紧缺专业,留沪打分的时候很有优势的,毕业的同学只要在上海签订一个单位,就可以在上海落户了。

如果同学经济上有点问题,建议就不要去那些动辄六七万学费的高校了,听说他们够狠的,不交学费不让你期末考试,作为学生,如果班级同学都不考试当然是很happy了,可是大家都去考不让你一个人考,自己复印一份悄悄在寝室做下吧,只能过过干瘾,又不算你的成绩,怎一个郁闷了得!财大法硕可以贷款,填一个单子就可以,一下贷三年的一万八千元,剩下一万多自己想想办法估计问题不大了。

说说我理解的MPACC

说说我理解的MPACC

说说我理解的MPACC从自己考完一直疯玩到了现在,复试的内容一点都没看……我有对答案强迫症,考试那天早上考完综合脑子里面就一直在想早上的考试,中午也没有休息好,索性下午的英语考得比较简单,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所以大家的建议就是考过了就算,不能多想,我之所以有这个习惯,可能就是从自己模考的时候开始的,模考一门就要对答案,所以大家在考前10天开始做全天全真模考的时候尽量等到晚上,综合英语都考完了再集中校对吧,这样可能会效果好一点。

【考研心路】说说这个考试吧,其实看论坛上这样的经验帖已经很多了,所以基本的东西我也就不说了,我只是将自己的一些特别的觉得有意义的东西给大家分享一下,也希望可以起到帮助。

决定考研是大一的时候,因为高考发挥太差了,一直想的就是考南大,所以高考分数出来也就直接奔着南大研究生去了,可是大学还是疯玩了三年半……几乎没怎么去上课,一直打篮球啊学生活动之类的,所以成绩也就惨不忍睹。

到了12年的7月份,开始看书,暑假的2个月将机工的数学和逻辑分册做完了,蒋军虎的核心词汇背了一遍。

这里要提一下,做完第一遍真的是感觉超好,数学也不怎么错,逻辑虽然不知道书上在说什么,但是正确率还是挺高的,我和几个朋友交流过,这好像也是大家的通感,可是等到自己第一次做模拟题的时候,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简单的数学在压缩的时间内还是会错好几道,其实如果你要考到220以上,你的数学基本要控制在4题之内,逻辑要控制在5个之内。

一、逻辑逻辑等开学了以后,报了个新东方的英语和综合班,不得不说,新东方的综合班确实坑……可能老师以前都不是干这个的,所以不推荐大家报,英语是可以报一个的。

真正对我有帮助的是在淘宝上买了个太奇的视频,超级便宜,还超级好用,原先做逻辑完全是靠感觉,听完了讲解以后再将逻辑高分指南做了一遍,整个逻辑就变得调理性,基本也就当数学做了,值得推荐。

写作的话大家还是得多写,尤其是论说文,最好提前写,因为我觉得大多数人应该和我一样,大学有思想的文章基本也就不碰了,最多刷刷人人,刷刷微博,所以早作准备,论证有效性分析其实写个10篇左右也就基本定型了,就那么回事二、数学数学就是要多做吧,也没什么太多的捷径,不要觉得简单,往往到最后错的都是简单的题型,太奇的模拟值得借鉴吧,但是整体思路还是和真题有区别的,所以还是自己总结更加重要。

MPAcc哪个学校比较好

MPAcc哪个学校比较好

MPAcc哪个学校比较好全国有100多所学校招收MPAcc专业,大部分的MPAcc考生对如何选择学校比较迷茫,学校有的是985,有的是211,还有是财经类院校……到底该怎么选择呢?哪个学校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呢?那么太奇教育洛阳分校夏老师给大家分析一下全国各地区的名校的情况,希望能为大家选择合适的学校有所帮助!MPAcc学校推荐一、北京地区:清华大学MPAcc:在北京,应该是最难考的,英语85+,综合165+,总分250的牛人才行,但是,想考到这个分,很困难!属第一梯队;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财科所、对外经贸大学以上4所学校的MPAcc 专业,今年竞争灰常激烈,不具备相当实力的孩子,就不要去当炮灰了;而且MPAcc的复试都比较难,而且范围很广,涉及到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英语等。

本专业考MPAcc的就很多,跨专业的MPAcc考生也是基础比较好的,二战的考生也有很多。

希望二战以上名校的同学加油,这些学校值得你们为之奋斗!想去北京的同学,以下几所学校的MPAcc就业也很不错。

(考研就是为了就业!)推荐一下,可以考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华北电力(北京)、中国石油(北京)、北京交通大学,以上为第二层次,这几个学校有特殊就业渠道,有奖学金,实力也很不错。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以上为第三层次。

备注:京城总体上MPAcc比较强的学校最多。

对于帝都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学校的划分,不是完全按照学校的MPAcc教学实力来划分的,而是综合考虑了毕业生的就业。

也许,有些学校教学实力不是很好的,但是由于特殊就业渠道和优势,还有奖学金等其他因素,自然就在报考的时候需要优先考虑了。

一定要根据实力选择,对于北京的情况,大家要认真分析各个学校MPAcc的具体实际情况。

二、上海(沪)地区:上海财经大学MPAcc:在上海竞争最为激烈,同样在全国范围内属于第一层次,属于高手血拼的地方,不过除了第一届10年好考外,接下来就都不好考了;2012年上海财大招MPAcc专业50人,推免20,实招人数30,我觉的还是不少,个人预计,综合150+,英语80+,230足以稳上。

考研经验: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硕士

考研经验: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硕士

考研经验: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硕士下面和各位分享一下我的考研经验,希望能帮到大家!【背景篇】我不是标题党,因此既然定了这个标题,总要先来交代一下背景。

我本科是上海某所化工见长的211院校,专业是财务管理,学这个专业去考cc其实相当于考研去考同样的专业,说起来在专业课上应该比较占优势。

不过,我是个很不成器的大学生,考cc跟跨专业考生没什么区别。

大学第一年忙着在网上追小说写书评勾搭各种作者,大学第二第三年忙着追星(当时当着那位明星的贴吧吧主和后援会会长……),学习时间除了考前突击的几天就压根没有了。

于是高数勉强及格,财务管理和会计的相关专业课要么勉强及格(有些刚好60应该还是老师拉上来的),要么上了80看起来挺好看,其实那是因为考试方式是写论文,人家都是90+。

于是,大学这三年就被我混成了在一所不以商科为优势的学校里,第三年的成绩还是班级30多名的样子(一共40多个)。

不夸张地说,在大三结束的时候,要是你问我销售商品的分录怎么做,我大概还不知道要做两个分录,以为只是商品与收入之间的借贷关系。

就是那么糟糕。

交代了这些后的重点并不是“看,我当年多差,我现在Blabla,我多牛叉啊”,我自认为不是很聪明的学生,复习专业课的时候有些知识点看了三四遍都晕晕乎乎的,相信在看帖的你们中就有不少人比我更有悟性。

既然叫做励志故事,只是为了鼓励可能存在的一些跟我一样情况的学弟学妹,也许你们现在并不优秀,你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我想说过去很重要,但不足以重要到才20多岁的你没有机会弥补,只要你真的付诸行动,一切都还来得及。

这就是写这篇经验交流帖的意义所在了。

【初试复习篇】我初试的成绩是155+83,并不算特别高的成绩,总分、综合、英语比我高的大神还有许多,在这里只是想提供以下自己的一些复习方法和推荐一下自己用了觉得比较好的参考用书。

真正的备考期是从9月开始的(以前准备考本校,8月底发现本校不招应届生才转战上财),很累但很快乐很踏实,下面先分科介绍,再综合总结。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硕士考研经验分享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硕士考研经验分享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硕士考研经验分享分科说吧,像英语和管理学我的假设前提是它的难度和出题方向没太大变动。

英语:花的时间最少的科目,考的还行吧。

1、它确实比英语一容易,可能有些同学会说出题方向不一样不好比较,但我想难易程度还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如果你基础还行(拿六级来比较就是500+把),完全可以在战略上藐视英语二的。

2、历年的真题意义不大,毕竟从管理学的英语到英语二区别还是有点的,至于英语一的真题,意义也不大,要做的话纯粹是练练手。

3、关键是单词,无论如何单词和词组是每天必背的,遍数越多越好的。

怎么背以及选哪本书就随便各人了,因为都差不多。

简单的说说我自己复习的过程,很早开始背单词了这个不提,单词是每天都要背的,9月开始做黄皮书的英语一真题,先做10年的,感觉不像谣传的那么难,阅读就错了3个,于是就放松了警惕,每天就是做一篇阅读保持手感,做完英语一就做英语二,中间每天背背好句子,基本每天在英语的时间在1小时的样子,因为实在不知该复习啥。

在整个过程中没报班没听课觉得没什么必要。

再说句阅读,个人觉得自己阅读还不错,其实我用的是最笨的方法,直接看文章,然后做题,反正时间足够了,中间除了排除法就没什么技巧了。

管理学综合:花的时间第二少的科目,每天2小时多一点。

先说数学:1、数学其实很容易,基本都是初中内容和难度,一个大四学生是别怕的。

2、有一本参考书足矣,随便哪本,我自己是陈剑的。

我从9月开始看了2遍,觉得书讲的还蛮详细的,自己要动手做,而且速度要有。

逻辑:从9月开始,每天30道题。

在此再次感谢wflwind学长,推荐了周建武的书,逻辑精点好像是,里面基本没讲解,全是题目,1400多道,大概3个月内完成。

1、逻辑有4个月的功夫,每天半个多小时足矣。

基本都后期30道能做到稳定错3道左右。

2、逻辑不需要太依靠概念,方法之类的,周建武老师的观点就是,用了所谓的方法越慢而且碍事,做逻辑题的最高境界是有题感,就是你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逻辑类型的题,但你就是能一眼看出答案,而且有时看到题目就知道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财经大学2016年全日制MPAcc考后
感悟
其实考完试以后心情不是很好,因为综合和专业课考的并不是十分理想。

但是还是写一点算做经验的东西,希望对下一届报考的同学能有所帮助。

我报考的是上海财经大学。

我不是应届毕业生,现在从事PE方面的工作,本科的学历让我在这个行业里受到了很多很多的限制,所以我想趁着刚刚毕业不久的时候能继续攻读一个硕士学位。

至于为什么选择MPAcc,我就不多说了,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况,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

我就多说一下考试的感受吧:
政治不说了,都是一样的。

英语二的难度应该是低于英语一的难度的,我大学毕业的时候考过研究生,知道英语的难度,另外我看了今年英语一的作文题目,的确比英语二难。

对于英语的备考,我觉得还是要以阅读和写作为主。

管理综合这门课程就按照MBA的书来看吧,有经济能力的可以去上个辅导班,辅导班对于技巧性的东西还是很多的。

速度对于考管理综合是至关重要的,大部分同学的时间都很紧张。

数学基本上都是初中高中的东西,题目不难,但是在平时的复习中除了掌握和基本知识以为,更应该多研究真题,掌握做题技巧,这样才能保证能够做完题目。

对于逻辑,我觉得纯逻辑试题对我们这些没有学过逻辑的人来说是有麻烦的,但是逻辑也是有技巧的,考试中对于假言命题考得比较多,很多削弱加强的考题也都是基于假言命题来出的,所以把逻辑的规律性的东西学好才能在考场上不被题目搞昏了头。

两篇写作,有效性论证是基于逻辑的,不同于我们平时所写的东西,关键还是要找出结论以及文章中的错位逻辑推理;第二篇作文就要平时多看多写了。

我考综合的时候,先做的逻辑,后写的作文,最后做的数学。

我平时没怎么做题,所以导致数学没有做完,而且正确率也不高。

所以大家对于数学平时一定要多做题,逻辑平时学好要点,理清思路,作文在考前多练习一下应该问题不大的。

最后的专业课-会计学,我想考上财的同学不是很开心的,因为上财没有完全按照大纲出题,考了非常多的财务会计的知识。

题目虽然不难,但是对我们这些早就把财务会计的知识还给老师的同学来说还是有些晕头转向了。

上财的题目:第一大题是30分选择题,共15个;第二题2道问答题,第1个10分,关于速动比率的,第2个15分考的关于公允价值的。

第三大题是一个基础会计的题目,就是记账发生错误,调整的题目,10分。

第四大题26分是一个财务会计的综合题目,列出了1个月的业务,(1)关于增值税、所得税项目的计算及分录(2)制定利润表(3)计算题
目要求的现金流量。

第五大题考的长期股权投资中,权益法下被投资企业的公允价值和实际价值、账面价值不一致时的会计处理。

共3问,一共9分。

今天跟群里的同学聊天,了解到央财、人大、中南财经还是严格按照大纲出的题。

清华出的题目跟上财一样,也是财务会计占了很多,其它学校我就不清楚了。

随便写了这些,不是很有条理,希望能对2016年的同学有所帮助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