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三年级语文模拟试题(五)

合集下载

中职高三语文模拟练习题5-6

中职高三语文模拟练习题5-6
确的一项是( )
A.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 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
B.我们大家都在为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而奋斗着。
C.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 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D.没有绿色哪有生命,没有生命哪有爱情,没有爱情哪有歌声?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
的一项是( B )
A.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B.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 C.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 态度。 D.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1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D )
A.斩新 红高梁 恍然大悟 B.苑囿 黑黢黢 苌弘化碧 C.嗫嚅 凌宵花 礼上往来 D.矫媚 汗涔涔 博闻强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A.画家以酣畅淋漓的笔触,描绘出江南的一片新绿,真使人 有一种妙手回春之感。
B.王先生今年78岁,已经老谋深算,脾气不像以前那样暴躁 了,待人和气了许多。
D 7.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分本纪、世家、列 传、书、表等五部分,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小说是语言的艺术,小说语言能体现作家的创作风格。是否具有富 于个性特征的语言风格是一个作家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C.因为学生们的写作体验还不十分丰富,老师对他们的作文就 不应该反唇相讥,而应多从真情实感的正确、流畅表达等方面 加以引导。
D.崔颢《黄鹤楼》诗的首句是“昔人已乘黄鹤去”,还是“昔 人已乘白云区”,自唐以来,评论家莫衷一是。

中职三年级语文模拟试题(五)答案

中职三年级语文模拟试题(五)答案

中职三年级语文模拟试题(五)答案2、A、各行其事.(是)B、翻云复.雨(覆)C、璀灿.(璨)3、①启用:开始使用,对象是物。

起用: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或提拔使用,对象是人。

②体味:体验寻味、仔细体会。

(比体验高一层次)体验: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

③侧目: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刮目: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4、A、相濡以沫: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博的力量互相帮助。

B、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住的。

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C、欲壑难填:形容欲望像深谷一样,很难填满。

指贪心重,没法满足。

D、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

形容极端轻视。

5、B、去掉冒号。

因为引号内的内容是这个句子的一部分。

C、将书名号改为引号。

D、将问号改为逗号。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红楼梦》2、老舍人民艺术家3、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4、(1)杨柳岸晓风残月(2)长河落日圆(3)幽咽泉流冰下难(4)寻常巷陌三、阅读题(共20分)(一)、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下列题目。

(共12分)1、①恭维(讨好)②拭泪之悲③转悲为喜2、(1)( C )(2)( B )3、贾母、林黛玉(还可填邢夫人、王夫人、贾氏三姐妹)4、善于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特点(二)、完成下列文言文题目。

(共8分)1、( D ) A、(1)代词,他(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B、(1)连词,表承接(2)介词,但,却。

C、(1)介词,凭借(2)动词,沿袭。

D、(1)介词,在(2)介词,在。

2、( C ) A、B、D都为宾语前置句,C项为被动句。

3、(1)兄:像兄长一样(2)美:认为……美四、作文(20分)1。

中职生高考语文模拟题(卷)5(带)

中职生高考语文模拟题(卷)5(带)

2021 年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 五 )第 I 卷( 选择题共 45 分)本卷共 15 小题,每题3 分,共 45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 (24 分,每题 3 分)1. 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痴 (ch ī ) 情慰藉(jì )..B. 霹雳 (p ī )虹霓(ní〕..C. 雾霭 ( ǎ i)眷(juàn)属..D. 流岚 (l á n)粗暴(guǎ ng)..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应酬一言堂旁证博引B. 诡密吊书袋煞有介事C. 玷污杀风景讳莫如深D. 辐射忘年交怵目惊心3.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皎 (jiǎ o)洁标识〔zhì〕..戏谑 (xu è)诗行〔há ng〕..累 (l ě i) 赘红硕〔shuò〕..濒危 (p ín)绮丽〔qǐ〕..( )。

弃之如蔽履吃一堑,长一智是可忍孰不可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A.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素质教育。

B.对征税机制完善的国度,是没有特殊身份可言的,即便你是炙手可热的权贵,只要你有偷税漏税嫌疑,照样查你没商量。

C.今天我们提出减轻中小学生学业和作业负担,是对一种学生主体开展的尊重,是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开展创造能力。

D.生活的逻辑,抗议着书本上、文件上的某些逻辑,实践的检验,冲击着错误的、过时的结论。

4. 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无疑,老祖宗留下的许多民族美德积重难返,不是几个“款爷〞“富婆〞的游戏人间所能改....变得了的。

B. 要不要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能够见仁见智,达成共识,说明我们这个....领导集体是坚强的。

C.某国政府正加紧对恐怖袭击事件的调查取证工作,并全面展开大规模军事调动,对恐怖分子实施军事打击已箭在弦上。

中职语文综合测试卷五(含答案)

中职语文综合测试卷五(含答案)

中职语文综合测试卷五(含参考答案)(学生版)姓名:班级:分数:语文部分(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未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应届(yīng) 编纂(zuǎn) 唁电(yán) 弓弦(xián)B.魍魅(mèi) 窥测(kuī) 星宿(sù) 愤懑(mān)C.脊梁(jǐ) 瓦砾(jì) 呼号(hào) 强(qiǎng)求D.哺育(bǔ) 谄媚(chán) 迸发(bèng) 腼腆(tiǎn)2.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莫衷一是鼓惑人心歪风邪气贪脏枉法B.百无聊赖负隅顽抗潸然泪下没精打彩C.草菅人命步履维艰风靡一时穿凿附会D.暇不掩瑜原形毕露好高鹜远旁证博引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⑴为了把幼儿园办成孩子喜欢、家长放心的乐园,她把全部心血都________在天真烂漫的孩子身上了。

⑵一般而言,年轻人对流行歌曲会有更多的兴趣,而老年人在这方面就要________多了。

⑶如果生命中只有鲜花和奖杯而没有挫折和痛苦,那么这种人生________显得太单薄了!A.贯注淡薄未免B.贯注淡泊不免C.灌注淡泊不免D.灌注淡薄未免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两年来,随着互联网中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兴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有关信息,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B.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决定任命梁振英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

C.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都要不断巩固和提高经济发展的成果,争取在2020年前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D.将“乾坤柱”改为“哈利路亚山”,实际上只是满足了少数人的好奇心理,却忽视了大多数人的感受。

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含答题卡及参考答案

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含答题卡及参考答案

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卷一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7小题,第7题4分,其它每小题3分,共22分)1.)A.支撑.(chēng)ù)2.A.自我吹嘘花序进贡移植B.冷嘲热讽希奇究竟烘干C.气侯宜人果蒂迁怒褐色D.副员辽阔绛囊眼帘呕气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项是( )A.闲静时如较花照水,行动处似弱都扶风心较比干多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B.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C.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时不忘。

D.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4.依次填人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组是( )她是有香一样的丁香一样的丁香一样的在雨中哀怨,哀怨又A. 颜色芬芳忧愁彷徨B.颜色芳香愁怨徘徊C. 色彩芳香忧愁彷徨D.色彩芬芳愁怨徘徊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A.谁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呢?B.通过大家的热烈讨论,使我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C. 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有助于自己改正缺点。

D. 这门课程对我特别有兴趣。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A. 《雷雨》是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老舍的代表作。

B.《将进酒》全诗感情奔放,气势磅礴,反映出李白独特的人格魅力,读来令人震撼。

C.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作品,全诗以诗人离别康桥时的情感起伏为线索。

D.苏轼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柳永则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7.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共4分)(1) 一骑红尘妃子笑,。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2) 月光如流水一般,。

(朱自清《荷塘月色》)(3),,但愿长醉不复醒。

(李白《将进酒》)(4) ,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二.阅读理解(本大题共7小题,第8、11、13题各2分,其余每小题3分,共18分(一)①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

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单元测试(五)及答案解析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单元测试(五)及答案解析

单元测试(五)一、基础知识1.根据拼音写汉字。

yān( )红演yì( ) 慰jiè( )惊chà( ) dī( )防雾ǎi( )解析:yān(殷)红 [yān(嫣)红] 演yì(绎) 慰jiè(藉)惊chà(诧) dī(提)防雾ǎi( 霭)2.下列词语中,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B )。

A.慰藉辉皇莹绕左故右盼B.滚烫闪铄既兴铜肢铁杆C.闻迅坦然忙然摇曳多资D.煞车异样摇曳发人深醒解析:A辉皇——辉煌;莹绕——萦绕;左故右盼——左顾右盼(zuǒ gù yòu p àn,意思是指向左右两边看。

可以用来形容得意、犹豫等神态)B闪铄——闪烁;既兴——即兴(对眼前事物有所感触,临时产生兴致);铜肢铁杆——铜枝铁干C闻迅——闻迅(听到信息);忙然——茫然;摇曳多资——摇曳多姿(形容摆动的姿态变化多,优美动人)D发人深醒——发人深省(fā rén shēn xǐng,发:启发;省:醒悟。

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我们真诚地希望常昊夺取世界冠军之后再接再厉....,不断带给人们惊喜。

B.我国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神舟”六号飞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C.市中心许多商业广告牌被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的宣传画取而代之....。

D.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解析:A.再接再厉:接:接战;厉: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

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

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B.紧锣密鼓:锣鼓点敲得很密。

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和舆论准备。

C.取而代之: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

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D.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

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中职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职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职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明辩是非B. 风餐露宿风尘扑扑C. 一诺千金一诺千斤D. 金榜提名名列前茅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昨天的会议。

B. 只有通过勤奋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境保护的。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也很好。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月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

C. 窗外的雨滴敲打着窗户,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D.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猛虎,勇往直前。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他的心情像乌云密布的天空。

D. 以上都是。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爱祖国的山,我爱祖国的水,我爱祖国的一草一木。

B. 他勤奋学习,他刻苦钻研,他成绩优异。

C. 春天是温暖的,夏天是炎热的,秋天是凉爽的,冬天是寒冷的。

D. 以上都是。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因为环境是我们生存的基础。

B. 他为什么没有来?因为他生病了。

C. 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吧。

D. 以上都是。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保护环境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呢?C. 难道这不是事实吗?D. 以上都是。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力气大得可以举起一头牛。

B. 他跑得比风还快。

C. 他的声音大得可以震破耳膜。

D. 以上都是。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D. 以上都是。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一遍又一遍地读着那本书。

苏教版新教材中职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 测试卷

苏教版新教材中职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  测试卷

第五单元测试卷(测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滥.(làn)奖匿.(niè)名狼藉.(jí) 稀糟.(zāo)B.褐.(hè)色双颊.(xiá) 趿.(tā)拉窄.(zǎi)狭C.褶.(zhě)皱脚趾.(zhǐ) 赊.(shē)账咯.(kē)吱D.鄙.(bǐ)视恫.(dòng)吓渣滓.(zǐ) 鬈.(quán)曲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荒缪遗蘖座落不可思议B.僵硬分娩含糊热泪满眶C.烦闷迟缓绕舌繁文缛节D.热忱磕然妊娠心安理得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簇.新(极、全) 陈.告(述说)沉沦之渐.(疏导) 燕然勒.功(刻)B.肆.口(任意行事) 诧.异(惊讶) 尤不可觏.(遇见) 青红皂.白(黑色)C.蹙.眉(皱眉) 怜.悯(哀怜) 鲜.为人知(少)兽铤.亡群(慢走的样子)D.窥.视(偷看) 良.多(很) 不速.之客(邀请)不欺.暗室(欺辱)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世界杯比赛时,比赛所在城市的人多数都到比赛现场去看球了,居民区里常常是十室九空....。

B.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C.正月十五的房山灯会,集中了全国各地的几千盏造型各异的花灯,五彩缤纷,真让人意兴阑珊....。

D.大家选我当校刊的主编,但我自知才疏学浅....,很难挑起这副担子。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央视综艺主持人纷纷出走,多数人认为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由于央视纪律太严;二是由于主持人工资收入太少;三是由于工作压力大,发展空间小。

B.中美分别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不仅符合当今世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也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三年级语文模拟试题(五)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面依次给出的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着想暂时和稀泥同仇敌忾
A. zhuó zhàn hé qì
B. zháo zhàn huò qì
C. zháo zàn hé kài
D. zhuó zàn huò kà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蹂躏深邃急流勇退各行其事
B.联袂赝品翻云复雨集思广益
C.璀灿蛰伏明火执仗出奇制胜
D.盘桓羸弱如法炮制别出心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宣布从2004年开始将先后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②如果没有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③父亲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

A.起用体味侧目 B.起用体验刮目
C.启用体味刮目 D.启用体验侧目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些年每听到亲友去世的消息,总令我无比伤感,尤其是这回相濡以沫
....的老伴远行,对于我这个年已九十且神经衰弱的老人,真像天塌了一样。

B.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
....,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C.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高薪”不一定能收到“养廉”的效果,因为贪官污吏本
来就是欲壑难填
....,并不是因为收入维持不了生计才搞腐败的。

D.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炉的、打扫厕所的和食堂打饭的工人师傅,却都不屑一顾
....。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我们凤凰电视台不存在“阴盛阳衰”的现象。

“凤凰”这个词本来就是阴阳结合的:“凤”是雄鸟,“凰”是雌鸟;凤凰台台标也由两只鸟组成:一只公的,一只母的。

B.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候都少不了需要通过书面向别人介绍:“我是怎样一个人?”或“我有一个怎样的方案?”这样的问题,因此现代人有更多的理由需要学好作文。

C.据了解,2008年奥运会缺少大量专业体育节目主持人,因此最近中央电视台与维汉传播公司联手推出了《谁将解说北京奥运?——北京2008奥运主持人选拔计划》。

D.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7亿。

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如何?不仅关系到年轻一代自身能否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古典长篇小说是。

2、《我的母亲》的作者是,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了“”的称号。

3、《项链》的作者是,他和、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4、名句默写。

(1)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2)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3)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
(4)斜阳草树,,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阅读题(共20分)
(一)、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下列题目。

(共12分)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我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又忙携着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
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1、王熙凤见了黛玉时,表现了她丰富的感情变化。

试分析她感情变化的三个阶段:(3分)
2、(1)王熙凤见了黛玉这一段精彩的表演,为的是:()(2分)
A、表现她活泼热情,富有同情心。

B、感情脆弱,容易激动。

C、表现她无时无刻不在讨好贾母。

D、表现她变幻无常,相机逢迎。

(2)王熙凤是个八面玲珑极会说话的聪明人,文中哪句话最能显示她的这一特点?()(2分)
A、“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B、“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C、“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D、“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
3、王熙凤说林黛玉“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主要迎合了哪些人的心理?(2分)
4、文中王熙凤先后两段话,表现她什么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3分)
(二)、完成下列文言文题目。

(共8分)
1、下列例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1)作《师说》以贻之.。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1)因.河为池。

(2)因.遗策。

D、(1)相与枕藉乎.舟中。

(2)得复见将军于.此。

2、下列文言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组是()(2分)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沛公安在?
C、臣恐见欺于王而负秦。

D、宋何罪之有?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兄:
(2)吾妻之美.我着者,私我也。

美:
四、作文(2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0分)
○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波兰谚语)
○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

(达·芬奇)
○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

(塞纳克)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我该相信谁的话呢?也有人想:还是相信自己最重要。

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写一段不少于200字左右的短文。

2、光明职业学校有赵文义、王小刚两位老师前往红光学校了解“干部秘书专业”的经验,并购买有关教材、讲义。

如有可能,还打算邀请他们学校的老师来光明学校讲学。

请你以光明职业学校的名义为二位老师开具一封介绍信。

(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