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爱国运动课件--史料教学详解

合集下载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课件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课件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中国近代史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9年
五四运动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定 义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 建主义的革命。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表
旧民主主义革命 时间 革命范畴 新民主主义革命
③取消“二十一条”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 ①③④
2、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 事件是( B )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3、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C) A、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B、反帝爱国运动 C、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思想解放运动
一、五四运动的背景
1、国际: (1)一战爆发,西方列强无暇东顾,日本成为 主要的侵华国家 (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917),为中国人 民指出了新道路 2、国内: (1)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使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根本原因)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过程)
•A
9(2010· 江苏盐城) 12.如图是马星驰先 生所作的漫画《民气 一致之效果》, 它深 刻揭示五四运动取得 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 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 领导 B.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C.各阶层人民的联合 斗争 D.北伐战争的推动
•C
4、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 国运动。下列口号最能反映其性质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取消二十一条”
D、“提倡国货,抵制日货” 5、五四运动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因为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上课。。。五四爱国运动(共15张PPT) - 副本

上课。。。五四爱国运动(共15张PPT) - 副本

五四运动对我们的启示(1)
• 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 科学”。 • 我们应该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国家 的繁荣和富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积极进取, 勤奋工作。 • 什么是五四精神呢?有的认为是爱国主义, 有的认为是民主与科学,有的认为是解放思想、 不断创新,有的认为是理性精神、个性解放,有 的认为是勇于探索、追求真理,有的认为是破旧 立新的革命或变革,有的认为是彻底的反帝反封 建,等等。这些说法都是有道理的,事实上也是 联系在一起的。
第一阶段(5月4日—6月3日)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群 众大会现场
激昂游行
誓死力争 还我青岛 内争国权 外除国贼
民国八年(1919)五月四日,北京大学等大、 中学校三千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举 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要求惩办与 「廿一条款」和祸首曹汝霖、 章宗祥和陸 宗輿等三人。遊行隊伍焚燬曹宅,怒毆章 宗祥,北洋政府拘捕三十二名學生。
岳麓版必修一
第17课 五四爱国运动
张友莹
历史特点:
• 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 建的彻底性。 • 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 众运动。 •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 • 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 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 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 •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 命开始的标志。
终 点
Hale Waihona Puke 起点第二阶段(6月3日以后)
1919年5月7日,上海各界两万 多人在公共体育场举行国民大 会声援北京学生。
1919年6月“五四”运动中上海 工人的游行队伍
五四运动成果 ——初步的胜利
• 曹、陆、章相继被免职,总统徐世昌提出辞 职。

第13课 五四运动课件(33张PPT)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课件(33张PPT)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背景3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对内独裁对外卖国,阶级矛盾尖锐)
材料一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 三大派系,在外国列强操纵下,尔吞我并,争斗不已。
材料二 1912年--1919年,全国田赋增加了七倍;盐税、烟 税、酒税增加了三倍;印花税增加了六倍。
材料三 1916年--1919年5月,北洋政府借外债100多次,债权 国包括:日、美、英、法、德、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矿 山、交通、税收、国库券为担保。
1912—1919年,新建厂矿470余家, 新增资本达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 前50年投资总额。
辛亥革命前产业工人达50万--60万 人,1919年产业工人达200万;工人阶 级受压迫和剥削最重,罢工斗争频繁 发生。1912--1919年的7年间,工人罢 工130次,仅1919年的前5个月就达19 次。
第13课 五四运动 (1919年)
背景1
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1915年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提出了灭亡中国的 “二十一条”。1915年5月9日,称帝心切的袁世凯接受了“二十 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五九国耻”)
日本前首相寺内称:在他任期内, 1916年--1918年日本对华贷款三倍 于前,日本在华权利十倍于《二十 一条》 。
爆发: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最能 反映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五四
运动
“废除二十一条”
反帝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反封 性质
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第一阶段(爆发)
时间 中心 主力
5月4日——6月5日 北京
青年学生
口号 方式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示威游行、罢课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上课用-PPT文档资料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上课用-PPT文档资料

本课小结:
背景
日美加紧侵略中国,加剧民族矛盾
国际
十月革命的影响 阶级矛盾 日益加深
五 四 爱 国 运 动
国内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导火线: 第一阶段 中心:北京 主力:学生 (以6月3日为界) 中心:上海 经过: 第二阶段 主力:工人 领导:先进知识分子 释放被捕学生
率先起来的是青年学生,1919 年5月4日,北京各校学生3000余人 汇集天安门广场进行游行示威。
北京大、中学 校学生在天安门前 集会游行
(1)第一阶段
开始时间: 1919.5.4
(2)第二阶段
开始时间: 1919.6.3 运动中心: 上海 斗争主力: 工人 斗争形式: 罢工、罢课、罢市
运动中心: 北京 斗争主力: 学生 斗争形式: 示威游行
第16课 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五四爱国运
一.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1):一战期间,日本,美国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进一步 加深;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新的方向;(国际上) (2):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对外卖国,对内加重对人民的剥 削,军阀混战,国内阶级矛盾日举益加深;
(3):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发展,工人阶队伍壮 大,工人罢工斗争频繁发生;(阶级基础)
(4):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掀起了思想解放潮流,十月革命后 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思想基础) (5):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取出的正义要求 遭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无理拒绝,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义愤, “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导火线)
一、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
• 1.国际:日本加紧侵华、 欧美列强出卖中国主权----------(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 • 2.国内: • 政治上: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专制、卖国、混战)使 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根本原因) • 阶级力量上 :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 队伍迅速壮大 • 思想文化上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 , 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 • 外交上: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导火线)

五四爱国运动课件PPT演示课件

五四爱国运动课件PPT演示课件

2019/11/17
19
推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
? 义革命转变的因素有
2019/11/17
20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
? 主义革命的开端
1。从领导阶级看: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 无产阶级登上 政治舞台。
2。从革命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后,马克 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 中国民主革命的指 导思想。
导作用 4。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2019/11/17
15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和市民掀起的 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学生是先锋,工人是主力,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 识分子是领袖。
波及广,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启导了广大人民的觉 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团结”。
要在于领导阶级不同③两者的指导思想和革命前途不同④革命
的性质和根本任务始终没有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D 9。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最主要的依据是: A。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 B。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D。无产阶级成为运动主力并登上历史舞台
2019/11/17
17
中国近代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比较:
相同点: 1。社会性质: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革命任务:均是反帝反封建
3。革命范畴: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019/11/17
18
中国近代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比较:
不同点:
1。领导阶级:“旧”基本上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新”由无 产阶级领导。*
2。指导思想:“旧”以从确立君主立宪制到建立资产阶级民主 共和国为政治目标,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新”以马列主义毛泽 东思想为指导,争取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精品课件(共46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精品课件(共46张PPT)

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反应 工人反应 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 、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交告其子,姊教 其妹,师训其徒,毋忘此国耻纪念日。
——上海中华工业协会通告
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反应
妓女反应
印发《敬告花界同胞书》分发各妓院,提议花 界同胞不购日货;不收日本纸币;将二十一条印在 请客票后面;捐助国民大会及学联经费。 ——《五四运动画传》
(小结)
五四爱国运动的过程
阶段 时间 中心 主力
北京 学生
口号
①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方式
罢课
结果
镇压 逮捕
第一阶段 1919年 (爆发) 5月4日
②誓死力争
还我青岛 ③废除“二 十一条” 、 拒绝在和约 上签字
第二阶段 (扩大)
1919年 6月3日
上海
工人
罢课、罢 工、罢市
直接目标 得以实现
镜头四:五四之追评
B
4.(2017· 江苏宿迁· 7)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 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C
5.(2017· 湖南郴州· 7)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 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申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 思想,由空想而实际行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材料中所 说的“世界的革命思想”指的是( ) A.维新思想 B.三民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毛泽东思想
问题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损失情况
阵营 同盟国 协约国 代表国家 德、奥匈帝国、保加 利亚 等国 英、法、美、意、日 、俄、中 等国 阵亡人数 约340万 约500万 直接战争费用 (亿美元) 630.18万 1453.88万

第13课五四运动 课件(30张PPT)

第13课五四运动  课件(30张PPT)
愿为收回国家领土,不怕牺牲、斗争到底。
口号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③废除二十一条 ④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要求 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陆宗舆:前驻日公使,曾签订 章宗祥:时任驻日公使,
二十一条,时任币制局总裁, 山东问题换文的签字者,
多次经手向日本借款
出卖了国家主权
弘扬五四精神
爱国 精神
进步 精神
民主 精神
科学 精神
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 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爱国、进步、民主、 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 核心价值,不仅广大青年要坚守和践行,全 社会都要坚守和践行。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五四运动的扩大
1、时间: 1919年6月
2、斗争中心:
北京→→上海
3、运动主力:
学生→→工人
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开 始登上政治舞台。
材料一:“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
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
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材料二:“为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9年 五四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资产阶级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无产阶级领导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瓦解过程
新旧民主主义的比较
历史阶段 不 领导阶级 同 点 革命方向
相同点 革命性质
旧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反帝反封建

五四爱国运动(优质课例)PPT课件

五四爱国运动(优质课例)PPT课件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 领导和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新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

主流。

相互促进
讨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 战胜国,为什么在巴黎和会上却仍然摆 脱不了任人宰割的命运?巴黎和会上中 国外交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课后作业:什么是五四精神? 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该 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1、爱国主义精神
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国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运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中国近代史(110年)
1840 鸦片战争
1919 五四运动
1949 新中国 成立前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19----1949)
口号和要求
外 争 主
废 除
拒 绝 在
权二 和
内十 约
除 国 贼
一 条
上 签 字



权 内
曹汝霖:时任 交通总长,订 二十一条时任
除 外交次长 章宗祥: 驻日公使

陆宗舆:币制局总

裁,订二十一条时 任驻日公使
反帝:
外争国权
口号: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和约签字
注人册数的2:工10厂9世1结数1年:纪合11前99初10材235——0,料—119910中6及980年年万国所人62民06学05家家族知资识本分主析义: 发19展191情年912况年20,商0万会这7人94一,情入手会工况19工.6带6场万来人工了人和什店
员已么增至影11响290150?年万人商会1211 入会23.85万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