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2

合集下载

河北省唐山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河北省唐山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河北省唐山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I卷(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炮.烙(páo) 胡诌.(zōu) 众口铄.金(shuò) 脍.炙人口(kuài)B.俯瞰.(kàn) 札.记(zhā) 戛.然而止(jiá) 游目骋.怀(chěng)C.蹩.进(bié) 嘈.杂(cāo) 头晕目眩.(xuán) 间.或一轮(jiàn)D.畏蒽.(xǐ) 剽.悍(piāo) 泾.渭分明(jīng) 刚愎.自用(bì)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变幻莫测人情事故度长絜大贻笑大方B.提纲挈领鞠躬尽瘁得鱼忘筌融会贯通C.针砭时弊沸反盈天流殇曲水矫揉造作D.残羹冷炙陨身不恤冠冕堂皇礼尚往来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的作文想象丰富,表达流畅,老师十分赞赏,称他的文章如天马行空....,很有特点。

B.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恐怖分子的危言危行....,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C.在这次校际篮球赛中,我校的运动员们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争取最后的胜利。

D.震后重建工作,需要全国人民和灾区人民长时期地艰苦奋斗,不可能一挥而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政府推动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内蒙古已经形成一条绵延上千公里东起呼伦贝尔草原西至河套地区涉及10个盟市的“奶牛带”。

B.各企事业单位特别是窗口服务行业,都要制定各自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促进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敬业奉献精神。

省常中2008高一(下)期末考试试题

省常中2008高一(下)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命题人:王传兵一、基础知识(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桎梏.(gào)冠.冕(guān)譬.如(pì)残羹.冷炙(gēng)B.鸦.片(yā)真谛.(dì)孱.头(càn)汹涌澎湃.(bài)C.自诩.(xǔ)毋.宁死(wú)脑髓.(suí)立功赎.罪(shú)D.吝啬.(sè)蹩.进(bié)缴械.(xiè)瞭.望哨所(li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沧桑黯然失色独挡一面涸辙之鲋B.攀缘合盘托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C.萧瑟出神入化难辞其咎躬逢盛世D.膨涨抑扬顿挫不绝如缕艰苦卓绝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风景秀丽的常州人杰地灵....,实行科举考试近千年的封建社会,这里出了数十名进士,其中不乏状元。

B.农民生病后,该就诊不就诊的高达50%,该住院没住院的也要近40%,对“看病难、看病贵”的耳濡目染....让这位有二十多年行医经历的人大代表深感揪心。

C.虽然王郅治上场时间不长,但他的弱点和长处都已暴露无遗....。

D.营养专家指出,为婴儿添加水果辅食时,家长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的原则,最好给孩子喂食香蕉、苹果等司空见惯....的水果,以防出现过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整合并均衡教育资源,真正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优质的教育。

B.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米歇尔曾披露:全世界至少有五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

C.琵琶女演奏的乐音真是太神妙了,白居易不仅听得泪湿衣襟,而且其他的听众也都陶醉了。

D.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民工的劳动,克扣民工工资,甚至殴打民工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5.下面是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唐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其中又以诗歌成就最高。

浙江省温州市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浙江省温州市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温州市部分学校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高一语文 2009.6 说明:本套试题共100分,答题时间是120分钟,请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其中选择每题2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笨拙(zhuō) 庠(xiáng)序剽(piāo)悍 噩(è)梦 B.商贾(jiǎ)恫吓(hè) 荒冢(zhǒng)脸颊(jiá) C.缱绻(juǎn)发酵(jiào)马厩(jiù)伺(sì)候 D.狙(jū)击婆娑(suō)偌(nuò)大愧怍(zu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苍桑 遐思 良晨美景 厄运 B.轮廓 良霄 层峦迭嶂 旋涡 C.震憾 檄文 察颜观色 纾难 D.涟漪 惶恐 沁人心脾 取缔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们不能容许我们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 ▲ 为暴力行动。

②秭归正面有一大片铁青色礁石,森然 ▲ 于江面,经过很长一段急流才绕过泄滩。

③奥林匹克精神同纯粹的竞技精神是有区别的,奥林匹克精神包括但又 ▲ 了竞技精神。

A.转变 屹立 超越 B.蜕变 耸立 超越 C.转变 耸立 超过 D.蜕变 屹立 超过 4.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嘎——”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生。

车上乘客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议论纷纷,怨声载道。

那翻倒在地的骑摩托车男子迅速爬起来,一阵东张西望之后,未见交警身影,继而义无反顾,翻身上车,扬长而去。

司机不禁怒形于色,大声斥责那违反交通规则的男子。

A.扣人心弦 B.怨声载道 C.义无反顾 D.怒形于色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青年自主创新素质的培养,关键是能否积累基础的知识文化、奠定良好的科学理论基础。

2008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46.doc

2008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46.doc

2008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一、基础知识题:(3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驿(yi)站伎俩(lia) 单(chan)于惴惴(zhui)不安B.晤(yu)见卑怯(qie)屏(pin)障自惭(can)浅薄C.梦魇(yan) 摞(luo)起瓦当(dang)淆(xiao)乱乾坤D.埋(man)怨休憩(qi)峪(gu)口怅望低徊(huai)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世故驿站内疚夸夸奇谈B绵亘伎俩时弊挺而走险C荫蔽悖谬缕空炯乎不同D渗淡屯积机缘指桑骂槐3.下列词语中带点字释义无误的一组是A.告白(自我声明和表白)衷(内心)心喜悦夯筑(打夯筑成)B.迁延顾(眷顾)步款(叩)塞秘闻逸(安逸)事C.不期(期望)而遇孝悌(敬爱兄长)弃甲曳(拖着)兵D.天伦(同类)之乐(池塘)池隐居修道(道路)4、标序码处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①正义②引③括地志④云⑤五原郡相阳县⑥汉书⑦地理志⑧作固阳县⑨北出石门障⑩得光禄城,……A、①《②》③“④”⑤:“⑥(《⑦。

⑧》⑨,)⑩,B、①《②》③《④》⑤:⑥(《⑦。

⑧》⑨,)⑩,C、①《②》③《④》⑤:“⑥(《⑦。

⑧》⑨),⑩,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这套教学课件,选材新颖,多样,内容丰富。

(2)该剧演员由中外著名演员担任,力求以上乘精品的质量。

(3)投放资金的外国公司,必须其在合约中的投放现金总值。

(4)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各省市将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A 题材出现申明权益B 体裁展现申明权利C 体裁展现声明权益D 题材出现声明权利6、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这并不妨碍他的平易近人,“能憎,才能爱”。

倒可以说,恰恰是由于这一点,更加显得他的平易近人了吧。

A 但是而且反而B 然而或者反而C 但是而且甚至D 然而或者甚至7、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也算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吧,他们和衷共济,挽起袖子浑汗出工。

2008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2008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装……………………订……………………线………………………………………………………平阳职业中专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适用班级:高一职高班出卷人:温老师一、语言运用(共20分,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倔.强 崛.起 矍.铄 一蹶.不振B .裨.益 媲.美 荫庇. 刚愎.自用C .嗜.好 对峙. 吞噬. 恃.才傲物D .休憩. 起讫. 契.约 锲.而不舍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诋毁 跻身 日暮途穷 迁移默化B .斑驳 陋习 循序渐进 金碧辉煌C .殉职 联抉 集思广益 有条不紊D .坦护嘉奖黯然失色星罗棋布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听好我的吩咐,无论你听见什么瞧见什么,都只好远远地站着不许动,免得___我的事情。

(2)“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_____,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

(3)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_____诚实温和。

A .妨碍 苍茫 品性 B .妨碍 苍凉 品性 C .妨害 苍茫 品行D .妨害 苍凉 品行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我站在浩如烟海....的人群中穿梭,像一条小鱼在大海中游来游去。

B .刘老师平时将会严厉,但其色厉内荏....,对后进生心肠可软了。

C .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

D .做事要一刀两断....,不要老是这么拖泥带水的,真急死人了。

5. 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 .在执行死刑前,罪犯要求会见其近亲属或者其近亲属要求会见罪犯,是罪犯的权利,除非在特殊情况下,这种权利不容剥夺。

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试题

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试题

名校试题会员沟通资料泰州市 2007~200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总分:16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务势必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填写在答题纸密封线内或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地点,并仔细查对。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卡)上(选择题部分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直接涂到答题卡上的相应题号处),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8 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A.濒危 / 绚丽火热 / 熏炙洽谈/商议创造 / 归根结蒂........B.喧豗 / 衬着齑粉/ 稽首缠绵/ 眷顾假货/ 愤愤不平........C.黯然 / 谙熟眺望/ 缭绕媲美/ 疏漏诟骂/ 佝偻屈曲........D.摄入 / 慑服攻讦/ 劫难杂乱/ 刎颈勖勉/ 怜贫恤老........2.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 .抵花费品价钱上升,我们不可以不认为然,更况且食品价钱的上升的确给公众生活,....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增添了支出负担。

B.5月12日,四川汶川一带发生我国建国以来最激烈地震,造成了数万个民不聊生,....震撼世界。

C.我今日郑重其事地提示你:你假如此刻不勤苦努力、迎头追上,等到落第后再懊悔....就来不及了。

D .有些人为百姓做了点应做的事,便以元勋自居,问心无愧地享受起他人的奉迎以致....供奉来,浑不知堕落常常由此开始。

3.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在这类时辰,假如怕冲犯各位的尊严而闭口不言,我将认为自己是对祖国的背叛和对世界上任何国君都更加神圣的上帝的不忠。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1 -言辞都无助于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C.我们一定清醒地认识到:加大教育投入,形成良性的发展体制,实现教育公正,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础,更是建立和睦社会的前提。

D.近期国际黄金价钱再次出现颠簸,截止上周末,国际黄金市场的价钱上升的最高点已达 290 美元以上。

2008语文高一试题

2008语文高一试题

高一语文本试卷共8小页,2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单项选择题(1——8小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2、非选择题及双项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愆.(yān)期城隅.(yǔ)擢.(zhuï)手夙.(sù)兴夜寐B.蓊.(wěng )蓊郁郁云翳.(yì)戏谑.(xuâ)妖童媛.(yuán)女C.箜篌.(hïu)葳蕤.(ruí)羁.(jì)鸟言笑晏晏.(yān)D.踵.(zhîng)武苗裔.(yì)徇.(xùn)禄周公吐哺.(pǔ)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你的这个不情之请....让我很为难,过两天我再答复你吧。

B.对于学到的原理,他都要拿实物来做实验,求得彻底了解,决不囫囵吞枣....,马虎了事。

C.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誉。

其巍峨磅礴,重峦叠嶂,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真是巧夺天工....。

D.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

B.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C.“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由传统的“满堂灌”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转变。

2008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40.doc

2008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40.doc

2008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21分,每小题3分)⒈选出注音全对的一组()A以欹为美(qī)汶水(wén)抶而仆之(chì)修葺(qì)B石穴罅(xià)汝识之乎(shí)桴止响腾(fú)仇雠(chóu )C庐冢(zhǒng)暴霜露(pù)锱铢(zīzhū)坍圮(tān pǐ)D竦身(sǒng)槲寄生(hú)尺牍(dú)剽掠(piǎo)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矫揉造作精美绝仑才华横溢杀一敬百B.隐约其辞鸦雀无声仓皇失措前仆后继C.淋漓尽致刚建质朴徒有虚名弥天大罪D.妄自尊大瘁然去世发号施令天伦之乐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与这个问题有关的各种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可以得到一些。

②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

③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的规律性,作为我们的行动向导。

A.搜集结果商讨臆造B.搜集成果商谈创造C.收集成果探讨捏造D.收集结果研讨生造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学创作辅导材料汗牛充栋,而真正依靠这些辅导材料步入文学途径的却可谓是寥若晨星啊。

B.他的作文想象丰富,表达流畅,老师十分赞赏,称他的文章如天马行空,很有特点。

C.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祸不期而至时,使投保者得到一笔赔偿,尽量减轻损失的程度。

D.昨天上午,三名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被执行枪决,群众拍手叫好,认为他们死得其所。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政府部门建立失信约束惩罚机制,是能否巩固信用体系的关键。

B.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湮(yān)没恫吓(dòng)卓(zhuó)有成效纵横捭(bǎi)阖B.玉砌(qì)孝悌(tì)命途多舛(chuǎn)涸(hé)辙之鲋C.偌(ruò)大汗涔涔(cén)方兴未艾(ài)余勇可贾(gǔ)D.炽热(chì)筵(yàn)席东隅已逝(yú) 云销雨霁(jì)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李经理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许多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金点子”。

B.美国旧金山华人于26日举行抗议集会,要求CNN真诚地向中国人民道歉,并开除大放厥词的CNN节目主持人卡弗蒂。

C.汶川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非常惨重的损失,而堰塞湖的形成又对灾区人民产生了新的威胁,真是祸起萧墙。

D.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医改方案是否公正,是否公平,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到国人的生活质量,这就需要制定方案时要尽可能地集思广益,要尽可能从不同的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

B.发生在南京市北京东路的抢劫案,5天之后,两名犯罪嫌疑人在山东落网,破案如此神速,让百姓对江苏警方的能力刮目相看。

C.当上级让我们承担“祥云”火炬在南京传递时安全保卫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幸福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D.近日,甘肃省陇南市公安部门果断地对当地在抗震救灾物资发放过程中出现的无理取闹、哄抢物资,甚至殴打乡镇、村、社干部的现象,采取了拘留措施。

4.为下面这段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3分)明年起,江苏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少年儿童、残疾人、低保户、无退休金和无收入老年人等,将统一纳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现在的城镇企事业单位职工一样实现刷卡看病。

记者昨天从省和市劳动保障部门获悉,明年13个市将全面推广苏州、泰州等五个试点城市的做法,通过政府出大头、个人摊小头的费用分担方式,建立“非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经测算,江苏明年会有1000多万居民从中受益,将城镇全民医保又推进了一大步。

答: 5.南京市某校高一年级文学爱好者组织了一个文学社,特向同学们征求社名。

请你为他们拟一个社名,并模仿示例附一段说明性文字,讲清理由。

(不超过35 字)(6分)示例:社名“一格”理由: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们的观点、文字别具一格。

你所拟的文学社名:____你的理由: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范文正公文集》序苏轼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

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注】,此四人者,人杰也。

”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

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

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

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

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

天下传诵。

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

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

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

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恨:遗憾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 游:交往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酬:报答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 弟:尊敬兄长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3分)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A. ①②⑥B. ②⑤⑥C. ③④⑤D. ②③④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小时候所偷看到的《庆历圣德诗》,颂扬了包括范仲淹在内的十一个人,所以苏轼对范仲淹仰慕已久,但一直没能见到他。

B.苏轼认为,范仲淹的功德,不需要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言来传世,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

C.苏轼举伊尹、太公、淮阴侯、诸葛孔明等人为例,是为了说明范仲淹就像他们一样,早就有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抱负,并且一以贯之,终身不易。

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两句话和课文中的一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⑴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司马迁《鸿门宴》)(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诗鉴赏(8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 夜 作高 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首句“旅馆寒灯独不眠”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分)(2)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认为第三句“故乡今夜思千里”“愈有意味”。

为什么说“愈有意味”?试作简要评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亦以明死生之大,。

(张溥《五人墓碑记》)(2)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3) 剑阁峥嵘而崔嵬,, 。

(李白《蜀道难》)(4) 今宵酒醒何处,, 。

(柳永《雨霖铃》)(5)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一座村庄的消失杨小波①终于,我再次回到这座村庄,回到曾无数次往返留下我第一个脚印的村庄。

但在我眼中,这座村庄只属于过去,它正在逐渐消失,这是一种真实而无可挽回的消失。

②当踏上柔软的泥地,一股亲切的气息差一点让我跌倒在地,虽然早已对这次归来有了准备。

沿着开满野花的小路,一步一步走进那绿树掩映的村庄,走进那清清池塘也盛不下的记忆时光。

③田野的风挟裹着青青麦苗和金黄油菜花散发出的浓郁芬芳钻进鼻孔,瞬间涤净了我的五脏六腑。

原谅我的粗心,我还从没有仔细看过这片曾经无比熟悉的土地上的颜色,一大片一大片的碧绿被一大块一大块的金黄整齐地划割。

划割开碧绿与金黄的田埂上缀满清脆的草和连绵的小野花,间或露出一垄黄褐色的泥土。

碧绿金黄尽头的村庄深藏在青葱森郁的树丛中。

我也第一次发现绿竟有如此丰富的层次与差别,鹅黄浅嫩,苍翠葱郁,青碧墨黛,层层叠叠,间羼杂染,过渡自然,独立鲜明,展现尽你能想像出的每一种差别的绿色。

在这里,每棵树、每株草、每片叶都是一种独立的绿,绿得让人眼花,绿到你自身也仿佛要幻变成一片绿,一片伏在万绿丛中的叶。

④村子里绿树依然蓬勃,可阻挡不住它的衰亡,像一个人那样的衰老死亡。

不见了小时候攀爬、粘过鸣蝉的棠梨树,新生出的刺槐树秧密密匝匝;在墙洞里掏过蜜蜂的泥墙已坍塌倾倒;环绕村庄曾让我整天都泡在清清水里的池塘正裸露出碟子样浅浅胸膛,仿佛一步就能跨过。

那枯死的皂角树,渐被荒草湮埋的塘埂,淤塞欲平的沟渠-—这不是记忆中的那个村庄。

⑤随着一群又一群人如蒲公英种子般纷纷飘离村庄,村庄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直至消失。

从此以后,村庄仅仅存活在那些飘落于另一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的蒲公英的记忆深处。

⑥村子里很静,少见人影,尤其是年轻人,更少见十年内建成的房屋。

我静静走着,像行走在一座荒寂的古庙,偶尔听见一两声鸡鸣,遥远得如同是在梦中,女儿蹦蹦跳跳,奔向前方矮墙下卧着的大黑狗。

我顿时头皮发紧、双腿软麻!那狗竟懒得睁开眼皮,只是有些无奈地掉转了一下嘴巴。

我简直怀疑它是否就是一只狗。

很难想像,若在十几年前,我们一行人的到来,村里早已是狗叫声连成一片。

⑦迎接我们的大伯热情地端出烟茶瓜子。

从他弯曲的身躯,我感受到了他像村庄一样的衰老。

或许,他正是这座村庄的缩影。

⑧站在村头,穿过层层碧绿和片片金黄,向东望去,紧依公路两侧,一片林立的黄墙红瓦,那是一个繁盛热闹的集镇,一座曾经的村庄,一座城市的童年,正与身后的村庄形成鲜明的对比。

转过身,向西望去,是一座隆起的土丘,土丘上密布着一排排黄土堆垒的坟茔,整齐森然,芳草萋萋。

⑨我想,一座村庄的消失,是不需要太多的注释与记录的,如果有,也只是在一群人的记忆中。

坚硬平坦的水泥路面覆盖了一个曾经的村庄,其实,消失的只是一个关于村庄的记忆。

或者说,村庄成长为一座城市。

今天,正在消失的村庄是一座城市的昨天吗?(选自《散文》2007年第8期) 12.作者说:“我想,一座村庄的消失,是不需要太多的注释与记录的,如果有,也只是在一群人的记忆中。

”请联系全文,概括作者对村庄留存着哪些记忆?(4分)13.“在这里,每棵树、每株草、每片叶都是一种独立的绿,绿得让人眼花,绿到你自身也仿佛要幻变成一片绿,一片伏在万绿丛中的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