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母种的灭菌与培养

合集下载

食用菌实验

食用菌实验

操作方法: ①将实验用的材料用品和仪器用具准备好、摆放整齐,并 按照超净工作台的使用方法使其处于工作状态。 ②在超净工作台的无菌区,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常规 的手部消毒和器械的烧灼灭菌。随后用75%酒精棉球对 子实体进行表面消毒。 ③可以直接将子实体沿菌柄迅速纵向撕开,用灼烧灭菌后 的尖头镊子移取菌盖、菌柄交界处组织块(绿豆大小)。 移至试管斜面培养基的适当位置,迅速塞上棉塞。 ④将分离的试管放在25℃恒温箱培养,培养期间每天都要 检查菌种的萌发与生长情况,对污染的试管及时挑选、 处理。经过7~10 d培养,菌丝体长满试管,即为纯菌 种。
三、方法步骤 1.种菇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菇形正、大小适中、颜色 正常、尚未散发孢子、七八分成熟的子实体作为分离材料, 最好在第一潮菇中采摘,保持菇体洁净备用。 2.母种分离方法 (1)组织分离法。此法是生产中最常用的方法,它操 作简便,菌丝萌发快,分离所得的菌种遗传性较稳定,在 培养基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保持原有菇种的优良性状和 特性。
5.培养
接种后,在恒温培养箱中闭光培养,及时淘汰杂菌污 染的试管,一般10 d左右菌丝可长满管。
实验二
食用菌菌种的分离技术
一、目的要求 了解食用菌菌种分离基本原理,通过操作熟悉掌握子 实体组织分离、担孢子采集关键技术。 二、实验材料 1.材料用品 平菇、香菇等新鲜子实体、试管斜面培 养基、三角瓶培养基、95%酒精、75%酒精棉球、记号笔等。 2.仪器用具 超净工作台、酒精灯、尖头镊子、接种 针、接种铲、刀片、金属丝、培养皿、废物罐等。
3. 母种培养基的灭菌 按照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锅的操作规程对培养基进行 灭菌。一般121℃灭菌30min。灭菌结束后待温度、压力降 到“0”,打开锅盖,让锅内多余蒸气逸出,利用锅体余 热烘干棉塞后取出已灭菌物品;趁热将试管摆成斜面,培 养基以试管长度的1/2到2/3为宜,斜面试管上应覆盖洁净 的厚毛巾或几层纱布,防止试管内产生过多的冷凝水。斜 面制成后,如不马上使用,可在5℃的冰箱中保存待用。

食用菌实验-母种原种扩大培养

食用菌实验-母种原种扩大培养

实验五母种、原种接种扩大培养(板书用)一、实验目的熟悉母种、原种接种操作技能。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接种钩(针),酒精灯,镊子、、火柴,记号笔,记录本,75%酒精及棉球、95%酒精,母种试管斜面,灭菌好的原种培养基。

三、实验步骤与方法1.无菌测定灭菌后的培养基,随机抽出数支斜面试管培养基,置25—28℃的温箱中培养3天,培养基表面仍光滑,无杂菌出现,证明灭菌彻底,即可供接种使用。

2.接种操作过程无菌操作要点:①无菌箱在启用前先灭菌,将待接种的斜面试管、酒精灯、火柴、接种针等放入箱内,紫外线照射半小时以上。

超净工作台则要先灭菌20分钟。

②双手洗净。

打开工作灯,将双手伸入接种箱内,点燃酒精灯。

用75%酒精的棉球擦拭双手,擦拭方向由前向后。

③左手平托两支试管,拇指按住试管底部,外侧一支是供接种用的菌种试管,内侧一支是待转接母种的斜面试管,两支试管的斜面都应朝上。

右手持接种钩,将接种钩的顶端烧红,并将整条接种柄在火焰上过几次灭菌。

④将两支试管的管口部分靠近火焰,用右手同时夹住两个棉塞。

拔掉两支试管的棉塞,并立即以火焰灼烧管口,并适当转动。

操作过程在不离酒精灯火焰一寸远处进行。

⑤用冷却的接种钩,在长满菌丝的斜面挖取少许菌丝及培养基,然后轻轻抽出试管。

迅速伸进待接试管中,将种块置于培养基的中部,盖好塞子。

接种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试管与桌面平行,不要远离酒精的火焰,周而复始。

一支母种可扩接20—25支试管。

贴上标签(或用记号笔),注明菌种或菌株名称及日期。

⑥原种接种:3.菌种培养接好种的试管和原种,放在25℃条件下培养,每隔2-3天检查一次。

遇有杂菌的试管要及时选出,以免污染其他试管。

7~10天后菌丝就可长满试管。

原种30天左右长满。

作业:归纳原种和试管种的接种全过程。

实验五母种接种扩大培养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接种箱常规消毒、斜面试管培养基母种(即一级种)接种和培养,基本熟悉母种接种操作技能。

培养纯菌种可以用哪些方法?

培养纯菌种可以用哪些方法?

培养纯菌种可以用哪些方法?培养纯菌种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培养母种,培养原种和培养栽培种。

你知道培养纯菌种可以用哪些方法吗?来学习一下吧!一、木棒培养母种这种方法适用于木耳、香菇和银耳等生于段木上的食用菌。

选出菇最多,生长最好的段木,并将其上出菇最多的一节锯下来,长约3厘米,去树皮。

将心木放入75%酒精中消毒2分钟,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用消毒纱布擦干。

再用刀纵劈成3厘米长的木条,形状像火柴棒,棒中长满了菌丝。

用镊子夹取1条,斜插在试管中马铃薯洋菜培养基的斜面上。

将试管放在25℃的环境中培养,约30天,菌丝长满培养基,就可以得到我们需要的母种了。

这个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个,容易感染杂菌。

因此,段木用75%酒精消毒后,仍应在培养基中加些链霉素、青霉素或金霉素等,其用量是每毫升中加30单位(或1000毫升中加40微克),以抑制杂菌。

第二个,无性繁殖,菌丝为双核菌丝。

第三个,对银耳来说,木条中已有两种菌丝。

接种后,银耳菌丝与香灰菌丝同时生长,香灰菌丝由白色变成浅灰色,培养基由黄变黑,这表明香灰菌丝成熟,而不是杂菌。

二、木塞培养栽培种用打孔器,在桑、榆、槐、乌柏、重阳木、无患子、栗和悬铃木等硬木上打孔,取下圆柱形的木塞,直径约1厘米,长约1.5厘米。

将木塞浸入水中24小时,使其吃透水分,再取出沥水,按其干重的3份比例,加入锯末培养基2份,拌和均匀。

然后进行装瓶,在750毫升的广口瓶中,可装木塞200~300个,其间用锯末培养基填充。

在高压灭菌锅中加压灭菌2小时后,放凉,即可接入原种。

在25℃的室内培养30天,菌丝长满全瓶,即为栽培种。

木塞栽培种,适用于段木栽培香菇、木耳和银耳等。

如果有意识地选择直径10-20厘米的段木,按行距5厘米,株距10厘米的距离,梅花形打孔取木塞,培养成栽培种,则在接种时,将木塞从栽培种瓶中取出来,直接放回原来的孔中,木塞中长满了菌丝,即生入段木中。

菌种瓶中充满着锯末培养基,也是栽培种,可在段木上砍花接种。

食 用 菌 制 种 技 术 1

食 用 菌 制 种 技 术 1

食用菌制种技术 1食用菌制种前言食用菌生产所用的菌种,是提供繁殖而分级制作的菌丝体培养物,相当于高等植物的种子。

在自然界中,食用菌繁衍后代依靠孢子,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萌发成菌丝体。

菌丝体生长繁衍达到生理成熟后,在适宜的环境下,就可形成子实体。

在人工栽培食用菌时,孢子虽然是它的种子,但人们至今都不用孢子直接播种,而是用孢子或子实体组织萌发而成的纯菌丝体作为播种材料。

因此,通常所指的菌种,实际上是经过人工培养并进一步繁殖的食用菌的纯菌丝体。

制种是食用菌生产最重要的环节。

常言道:“有收无收在于种,收多收少在于管”,可见菌种在生产中的重要性。

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菌种好坏,直接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培育优良菌种,是提高食用菌生产水平的重要环节。

人工培养的菌种,根据菌种培养的不同阶段,可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类。

一般把从自然界中,首次通过孢子分离或组织分离而得到的纯菌丝体称为母种,或称一级种。

它是菌种类型的原始种。

原始母种通过移接(转管)成数支试管(斜面)种,这些移接的试管种,亦可称为母种。

把母种移接到木屑、谷粒、棉籽壳、粪草等瓶(袋)培养基上培养而成的菌种称为原种,或称二级种。

它是母种和栽培种之间的过渡种。

把原种扩接到相同或类似的材料上,进行培养直接用于生产的菌种称栽培种,或称三级种。

制作菌种的具体操作工艺流程见图4—1。

原种和栽培种,均能直接用于生产。

栽培种不能再扩大繁殖栽培种(银耳菌种例外),否则会导致生活能力下降。

分离母种培养基制备→高压灭菌→接种→筛选提纯→原始种→中试后确定母种↓↓—————转管扩接←保贮↓原种培养基制备→高压或常压灭菌→接种→培养→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制备→常压或高压灭菌→接种→培养→栽培种图4-1 制种工艺流程图食用菌的菌种生产,基本上是按菌种分离→母种扩大培养→原种培养→栽培种培养的程序进行。

菌种通过三级扩大,菌种数量大为增加,同时菌丝也从初生菌丝发育到次生菌丝,使菌丝更加粗状,分解基质的能力也增强。

食用菌母种制作-实验一讲解

食用菌母种制作-实验一讲解

实验一食用菌母种制作一、目的要求:1、了解母种培养基制作过程,理解灭菌原理;2、掌握母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3、了解无菌操作基本原理,掌握母种的无菌接种培养方法。

4、了解和掌握食用菌组织分离法的方法步骤;5、熟练分离出栽培用菌种。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药品材料:灭菌锅、超净工作台、酒精灯、电炉、铝锅、漏斗、纱布、菜刀、砧板、烧杯、捆扎绳、硅胶试管塞、试管(18x180mm)、手术刀、镊子、75%酒精、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平菇子实体。

三、实验步骤与方法:①培养基的制作1 PD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2. 母种培养基的配制(1)熬制。

马铃薯洗净,挖芽去皮。

称取200克,切成玉米大小颗粒或薄片。

量筒量取1000毫升水,铝锅中煮沸后记时30分钟。

四层纱布过滤于量杯中。

滤液倒入锅中文火加热,加入葡萄糖和琼脂,不断搅拌,直到琼脂溶化。

补足水量至1000毫升。

(2)分装试管。

将熬制的培养基用小漏斗趁热分装。

培养基高度为试管长度的1/5左右,注意避免培养基沾于试管口外。

分装完成后,盖紧硅胶塞。

(3)捆把。

7支试管为一捆,用牛皮纸包裹试管口,用捆扎绳扎紧。

贴上标签,准备灭菌。

(4)灭菌。

注意加足水量和排气,灭菌完成后降压不能太快。

(5)摆斜面,培养基长度约为试管长度的1/2。

斜面试管上覆盖洁净的厚毛巾或几层纱布,防止试管内产生过多的冷凝水。

①菌种分离与培养(1)种菇选择。

选取无杂菌感染,无病虫害,出菇均匀,适应性强的子实体,要求个体健壮,朵大肉厚,外形规整,出菇早,约七八成熟的新鲜子实体。

子实体采收后切去大部分菌柄,放入干净器皿内备用。

(2)母种分离(组织分离法)。

在分离前用75%的酒精棉球擦菇体进行表面消毒,在超净工作台内将子实体撕开,用消毒刀片在菌盖与菌柄交接处的组织上取一小块(绿豆大小)移至试管斜面培养基的适当位置,迅速塞上硅胶塞。

将分离的试管放在室内避光培养7-8天,检查菌丝生长情况。

食用菌的制种(母种的分离和培养)

食用菌的制种(母种的分离和培养)

食用菌的制种(母种的分离和培养)()---食用菌菌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栽培的成败和产量的高低,只有优良的菌种,才能获得优质高产的食用菌。

因此食用菌的制种,是生产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艺。

食用菌的菌种按培养阶段和来源的不同,可分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种。

从食用菌的孢子分离培养或从组织分离培养、基内菌丝分离培养所得到的第一代菌丝体,称为母种。

从母种扩大培养的菌丝体,称为原种。

从原种扩大培养直接用于生产上播种的菌丝体;称为栽培种。

一、母种的分离和培养(一)母种培养基的配制1.母种培养基的种类母种是菌种生产的关键,要求纯度高,不能混生杂菌,同时母种的菌丝体较为纤细,分解培养料的能力较弱。

因此,母种菌丝体需要培养在营养丰富,易被吸收,表面光滑易于鉴别有无杂菌感染的琼脂培养基上。

适合母种菌丝生长的琼脂培养基种类很多,常用的有下列几种:(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去皮) 200克琼脂 20克葡萄糖(或蔗糖) 20克水 1000毫升(2)麦芽汁——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干麦芽 250克琼脂 15~20克葡萄糖(或蔗糖) 10克水 1000毫升(3)胡萝卜——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胡萝卜 100克琼脂 20克葡萄糖(或蔗糖) 20克水 1000毫升(4)蘑菇汁——葡萄糖一一琼脂培养基(适用于蘑菇)鲜蘑菇 250克琼脂20克葡萄糖(或蔗糖) 20克水 1000毫升(5)蛋白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蛋白胨 2克葡萄糖 20克磷酸氢二钾 2克维生素B1(硫胺素) 0.5毫克磷酸二氢钾 0.5克琼脂 18克硫酸镁 0.5克水l000毫升2.母种培养基的制法兹以最常用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制法为例介绍如下:先将马铃薯去皮,洗涤,切成小块,加水1000毫升,煮沸15~20 分钟,取双层纱布过滤,取其滤液,加入琼脂和葡萄糖(或蔗糖),用文火加热使其溶化,最后补足水分,使其容量仍为1000毫升。

趁热分装于试管中,装量约为试管长度的1/5左右,装管时要注意不使培养基沾污试管壁和试管口。

蘑菇菌种培养

蘑菇菌种培养

在自然界里,食用菌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和许多细菌、放射菌、霉菌等生活在一起的。

所谓菌种分离,就是把这些和食用菌一起生活的杂菌分离出来,通过培养,获得纯的优良菌种。

菌种分母种、原种、栽培种。

(一)母种的分离培养食用菌母种的分离,可分为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以及基内菌丝分离等。

1.孢子分离法孢子分离法,是用食用菌的有性孢子或无性孢子萌发成菌丝,培养成菌种的方法。

这种菌种生活力较强,但孢子个体之间有差异,且自然分化现象较严重,变异大,需经出菇试验才能在生产上应用。

(l)单孢分离法:是每次或每支试管只取一个担孢子,让它萌发成菌丝体来获得纯菌种的方法。

蘑菇和草菇用单孢分离得到的菌丝,有结实能力,可采用此法分离生产纯菌种。

单孢分离生产上较少采用,而且技术复杂,一般采用多孢分离法。

(2)多孢分离法:就是把许多孢子接种在同一培养基上,让它们萌发、自由交配来获得食用菌纯菌种的一种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①种菇孢子弹射法:选择个体健壮、朵形圆正,无病虫害、出菇均匀、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八九分成熟的种菇,切去大部分,菌柄用无菌水冲洗数遍后再用已灭菌的纱布或脱脂棉、滤纸吸干表面水分。

在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把种菇的菌褶朝下用铁丝倒挂在玻璃漏斗下面,漏斗倒盖在培养皿上面;上端小孔用棉花塞住。

培养皿放在一个铺有纱布的搪瓷盘上,静置12~20小时,菌褶上的孢子就会散落在培养皿内。

形成一层粉末状孢子印(平菇极淡紫色,蘑菇、草菇为褐色,香菇、金针菇孢子印白色)。

用接种针沾取少量孢子在试管中的琼脂外面或培养皿上划线接种。

待孢子萌发,生成菌落时,选孢子萌发早、长势好的菌落进行试管培养。

还可用孢子采集器收集孢子。

方法是选好种菇后,按上述程序,轻轻掀开玻璃钟罩,将种菇柄朝下插在孢子采收器的钢丝架上,放在培养皿正中央。

随即盖好玻璃罩,用纱布将钟掌周围塞好。

并在纱布上倒少许升汞或无菌水。

移入 20℃左右恒温箱培养。

②褶上涂抹法:按无菌操作分离时;应选择成熟的种菇,用接种针直接插入褶片之间,轻轻抹取褶片表面子实体尚未弹射的孢子,再在培养基上划线接种。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颁布单位: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62号《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3月16日经农业部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1996年7月1日农业部发布的《全国食用菌菌种暂行管理办法》(农农发[1996]6号)同时废止。

部长杜青林二〇〇六年三月二十七日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合理利用食用菌种质资源,规范食用菌品种选育及食用菌菌种(以下简称菌种)的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用菌品种选育和菌种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等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菌种是指食用菌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繁殖材料。

菌种分为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三级。

第四条农业部主管全国菌种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食用菌,下同)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菌种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食用菌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生产、更新、推广工作,鼓励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

第二章种质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第六条国家保护食用菌种质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

第七条禁止采集国家重点保护的天然食用菌种质资源。

确因科研等特殊情况需要采集的,应当依法申请办理采集手续。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境外提供食用菌种质资源(包括长有菌丝体的栽培基质及用于菌种分离的子实体),应当经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农业部批准。

第九条从境外引进菌种,应当依法检疫,并在引进后30日内,送适量菌种至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存。

第十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单位和个人从事食用菌品种选育和开发,鼓励科研单位与企业相结合选育新品种,引导企业投资选育新品种。

选育的新品种可以依法申请植物新品种权,国家保护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食用菌品种选育(引进)者可自愿向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申请品种认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母种的灭菌与培养
食用茵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来自于自然界的各种有害微生物的侵染,这些有害微生物在食用菌栽培上我们通称为杂菌。

杂菌能通过各种渠道污染培养基,使制种和栽培失败。

因此在食用菌制种和栽培过程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采取各种措施做好培养基和空间的消毒灭菌工作。

食用茵生产中常提到的灭菌和消毒是有本质区别的,灭菌是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杀死物品或环境中所有微生物和芽孢的过程,消毒是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杀死物体表面部分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1)母种培养基的灭菌在母种培养基制作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它是最常用而且灭菌最彻底的一种方法。

具体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如下:①选锅、加水。

选用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锅,向灭菌锅内加水至水位标记高度。

注意:水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过少易烧干:过多棉塞易受潮,引起杂菌污染。

②装入培养基。

把培养基有序竖直排放人灭菌锅内,留开通气孔,并保证蒸汽流通。

试管口和棉塞不能直接接触锅壁,上面要盖2层报纸或1层防水油纸,防止锅盖下面的冷凝水打湿棉塞。

最后均匀拧紧锅盖上的螺丝,勿使漏气。

③加热灭菌。

将装入培养基的灭菌锅放置在2-3千瓦的电炉上进行加热,当压力升至0.05兆帕时,打开放气阀缓慢放气,让压力降至零,再放气10-15分钟,当有大量热蒸汽排出时,关闭放气阀升压灭菌。

当压力升至0.11-0.12兆帕时,开始计时,并调节火力大小,始终维持所需压力30分钟。

④停止加热,缓慢减压。

在0.11-0.12兆帕压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