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知识归纳复习各单元总结

合集下载

人教一年级数学下全册7大复习重点考点(附期末易错题)

人教一年级数学下全册7大复习重点考点(附期末易错题)

人教一年级数学下全册7大复习重点考点(附易错题)第一重点:认识图形(二)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1. 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2.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二、图形的拼组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 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第二重点:分类与整理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状;(2)按颜色;(3)按用途;(4)按种类。

在分类的同时,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第三重点:认识人民币1.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 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 主要题型:填合适的单位。

(注意和生活实际联系)计算:元+元角+角满10角记得换成1元元-元角-角“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计算如:(1)2元8角+6角=2元14角=3元4角(2)65元-3元7角=64元10角-3元7角=61元3角4. 解决问题:先画批,找准数据,再列式计算。

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5. 换钱:1张10元可以换10张1元。

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

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1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

6. 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

第四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知识归纳复习各单元总结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知识归纳复习各单元总结

一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复习资料一位置1.、位置的表示: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前边、后边。

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

2、在填写含有序数的位置关系时,先看给出的物体位置是怎么数的,那么其他的物体的位置也按相同的顺序数。

见课本第5页位置。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方法:①相加算减②分解法过程:如:12—把12分解成10和2过程:想先算:10-9=1则12-9= 再算:1+2=3★2、应用题: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三图形的拼组1、平面图形的拼组⑴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正方形(四条对称轴)长方形(两条对称轴)(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2、立体图形的拼组(!)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八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数最底层或者最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

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右边)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颗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5、用计数器表示一个数时,计数器各数位上的珠子数和这个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相对应。

人教小学一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难点归纳总结

人教小学一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难点归纳总结

一、位置1.、位置的表示: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前边、后边。

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

2、在填写含有序数的位置关系时,先看给出的物体位置是怎么数的,那么其他的物体的位置也按相同的顺序数。

见课本第5页位置。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方法:①相加算减②分解法过程:如:12— 9 = 3 把12分解成10和2过程:想先算:10-9=1则再算:1+2=3★2、应用题: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三、图形的拼组1、平面图形的拼组⑴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正方形(四条对称轴)长方形(两条对称轴)(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2、立体图形的拼组(!)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八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数最底层或者最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

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右边)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颗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5、用计数器表示一个数时,计数器各数位上的珠子数和这个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相对应。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一、认识图形1. 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

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并了解它们的特征。

例如: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三角形有三条边等。

2. 用平面图形拼组图形:可以用相同的图形拼出新的图形,也可以用不同的图形组合成复杂的图形。

二、20 以内的退位减法1. 计算方法:破十法:把十几分成十和几,先用十减去减数,再加上剩下的几。

想加算减法:想减数加上几等于被减数,那么差就是几。

2. 解决问题: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并解答。

例如:知道总数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

三、分类与整理1. 分类的方法: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分类后要能正确地数出每一类的数量。

2. 整理数据:用表格、图形等方式表示分类整理的结果。

四、100 以内数的认识1. 数数: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知道数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

2. 数的组成:几十几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例如:45 是由 4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的。

3.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五、认识人民币1.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知道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 元= 10 角,1 角= 10 分。

2.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进行元、角、分之间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六、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直接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个位上写0。

2.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与整十数相加。

进位加法: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3.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减,再与整十数相减。

退位减法:先从十位上退 1 当十,再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后去减减数。

人教版本小学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的学习知识点学习重难点题目类型归纳总结计划

人教版本小学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的学习知识点学习重难点题目类型归纳总结计划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要点、难点复习一、地点、地点的表示:上面、下面、左侧、右侧、前边、后边。

上面、下面、左面、右边、前方、后边。

2、在填写含有序数的地点关系时,先看给出的物体地点是怎么数的,那么其余的物体的地点也按同样的次序数。

见课本第5页地点。

二、20之内的退位减法1、方法:①相加算减②分解法过程:如:12—9=312—9=3把12分解成10和2过程:想9+3=12先算:10-9=1则12-9=3102再算:1+2=31★2、应用题: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此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有的要点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此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有的要点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三、图形的拼组1、平面图形的拼组⑴划分正方形和长方形长方形的特色: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色: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正方形(四条对称轴)长方形(两条对称轴)2)常有拼组:两个完好同样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两个完好同样的正方形能够拼成长方形。

③四个完好同样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2、立体图形的拼组(!)划分正方体和长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同样。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同样,都是正方形。

2)常有拼组①两个完好同样的长方体,能够拼成长方体。

②八个完好同样的正方体能够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当有很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同的时候,不要忘数最基层或许最后边被遮掉的小正方体。

四、100之内数的认识★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

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2、数数时,能够一个一个的数,也能够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从右侧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小学数学百十个(右侧)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颗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知识归纳复习各单元总结资料讲解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知识归纳复习各单元总结资料讲解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知识归纳复习各单元总结一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复习资料一位置1.、位置的表示: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前边、后边。

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

2、在填写含有序数的位置关系时,先看给出的物体位置是怎么数的,那么其他的物体的位置也按相同的顺序数。

见课本第5页位置。

二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方法:①相加算减②分解法过程:如:12—— 9 = 3 把12分解成10和2过程:想9+ 3 =12 先算:10-9=1则再算:1+2=31★2、应用题: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三图形的拼组1、平面图形的拼组⑴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正方形(四条对称轴)长方形(两条对称轴)(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2、立体图形的拼组(!)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八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数最底层或者最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

四 100以内数的认识★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

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右边)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颗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难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难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下册的重点和难点归纳以及相应例题和答案一、重点和难点归纳1. 加减法:加减法是一年级数学的基础,因此掌握加减法的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在加减法中,尤其是进位和借位的方法是难点,需要多加练习。

2. 位置和方向:一年级下学期,孩子们需要学习如何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包括前后、左右、上下等概念。

这对于平面几何的学习非常重要。

3. 时钟和日历:时钟和日历也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的难点之一。

孩子们需要掌握如何读取时钟和日历,以及如何计算时间。

4.数据分析:孩子们需要学习如何统计和分析数据,包括柱状图、折线图等基本图表的制作和解读。

5.数量和数形结合:在一年级下学期,孩子们需要将数量和数形结合起来来学习基本的几何形状和计数方法。

比如,他们需要学习如何数图形的边、角和顶点等。

以上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的重点和难点归纳二、例题和答案(1)加减法重点:进位和借位的方法难点例题:1. 计算:34 + 28解法:先计算个位数的和,4 + 8 = 12,没有进位,因此个位数为2;然后计算十位数的和,3 + 2 + 1(进位的1)= 6,因此十位数为6。

所以,34 + 28 = 62。

2. 计算:75 - 38解法:先计算个位数的差,5 - 8,由于被减数小于减数,需要向十位借1,变成15 - 8 = 7;然后计算十位数的差,7 - 3 = 4。

所以,75 - 38 = 37。

(2)位置和方向重点:学习如何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难点例题:1. 填空:鸟在树的______。

解答:上方。

2. 比较大小:苹果和橘子,哪个在杯子______?解答:外面。

(3)时钟和日历重点:学习如何读取时钟和日历,以及如何计算时间难点例题:1. 计算:现在是9点,再过3个小时是几点?解答:9 + 3 = 12,因此再过3个小时是中午12点。

2. 填空:10月1日是______。

解答:国庆节。

(4)数据分析重点:学习如何统计和分析数据难点例题:1. 看图回答问题:下面这个图是关于什么的?(图略,根据情况自己选合适的图形)解答:关于孩子喜欢的颜色。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认识图形1、认识并掌握它们的名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2、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和5个三角形组成。

3、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4、平面图形的拼组①2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②2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长方形,也可拼成正方形;③2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④4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也可以拼成长方形。

⑤一个正方形能剪成2个相同的长方形,也能剪成两个相同的三角形。

5、立体图形的拼组(1)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八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大的正方体。

6、缺了几块砖的方法(1)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用画一画来解决。

(2)不动手、不动笔,看着第一层就知道第三、五层缺了几块砖,看着第二层就知道第四、六层缺了几块砖。

(3)先数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

再加起来。

缺了( 8)块7、沿虚线折一折,它变成正方体。

其中①号面与()号面相对。

方法:中间隔一个。

①对③,②对⑥,④对⑤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计算方法1、方法:①相加算减②破十法过程:如:12—9= 312—9 = 3把12分解成10和过程:想9+ 3 =12先算:10-9=1则12-9=3102再算:1+2=31★2、应用题:①已知条件里晓得了其中一局部和另外一局部,求总数,用加法计较。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晓得了总数和其中一局部,求另外一局部,用减法计较。

问题里常见的枢纽字:还剩、另有、应找回等。

③挑选有用信息,破除滋扰信息。

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例:XXX家有14只鸡和5只鸭。

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阐发:两个条件是14只鸡和公鸡有6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姓名:___________ 一、认识图形
1、正方形四条边长度相等,长方形四条边长度并不相等,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
相等,也就是长方形对边相等。

2、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可以拼成正方形或长方形。

3、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正方形或长方形或三角形。

4、拼成1个长方形(或长方体)至少需要2个相同的正方形(或正方体)。

5、拼成1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

6、拼成1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相同的小正方体。

7、球不能画圆,因为球没有一个平平的面。

8、在正方体展开图中,上下永远是对面,中间隔一个是对面。

9、一副七巧板是由7个图形组成的,分别是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和5个三角形。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计算20以内的退位3种方法:例如计算12-9=?
①想加算减②破十法③连减法
三、分类与整理(自己看书,不用读)
1、会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会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结果(课本第27页)
2、自选标准分类计数,会用简单统计表呈现结果(课本第28页)
重点题型:书本30页第4题、31页第5、6题。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

100里面有10个十,100里面有100个一。

2,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右边)
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
3、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读数”写语文字,“写数”写数学字。

(例:86读作:八十六“七十五”写作:75)
4、只有个位的数是一位数,如
5、7、2;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有个位、十位的数是两位数,如32、2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有个位、十位、百位的数是三位数,如100。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5、一个数,个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一;十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十,百位上是几,表示几个百。

反之,这个数有几个一,个位上就是几;有几个十,十位上就是几。

例如:97是由9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十位上是9,表示9个十;个位上是7,表示7个一。

6、“个”字的前面写数学字,“个”字的后面写语文字。

(如5个一、8个十、6个百)
7、一个数的前面一个数指比它小1的数,一个数后面一个数指比它大1的数。

(例如:58的前面1个数是57,后面1个数是59。


百数表中,
(1)、横着看,右边一个数比左边一个
数多1,反过来,左边一个数比右边一个
数少1。

(2)、竖着看,下面一个数比上面一个
数多10,反过来,上面一个数比下面一个
数少10。

举例:以52为例:
①52和60之间的数是:53、54、55、56、
57、58、59 ;(“之间”表示不包括52和
60)
② 52前面的五个数是:51、50、49、48、
47;后面的五个数是:53、54、55、56、57。

③ 52前面的第五个数是:47;后面的第五个数是:57。

9、两个数相差很大(至少是10)时就用多得多,少得多。

相差很小时就用多一些,少一些。

五、认识人民币
★1、1元=10角(1元钱可以换10个1角)1角=10分(1角可以换10个1分)1元=100分(1元钱可以换10个10分,即100分)
2、简单的计算:
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

也就是元和元,角和角,分和分单位都相同的才能计算。

如果单位不同,可以统一单位计算的就计算。

不能统一单位的就合并。

例如:6元8角=68角52分=5角2分
6角+8角=14角=1元4角(超过10角转换为几元几角)
别写成6角+8角=68角=6元8角,要加起来计算。

3角+5元=5元3角(不同单位合并)
2元3角+8角=2元11角=3元1角(3角和8角相加,超过10角再转换。


8元6角-5元4角=3元2角(角和角相减,元和元相减)
3元-6角=30角-6角=24角=2元4角
或3元-6角=2元10角-6角=2元4角(角不够减拿出1元来减)
3、问几元能买什么东西,回答时要写清楚数量。

如:1元钱能买2本本子。

1元钱能买2支铅笔和1粒纽扣。


六、100以内的加减法
(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不进位:35 + 2 =3 7
想:先算:5+2=7
再算:30+7=5
7
进位:①35 + 8 =43 ②35 + 8 =43
想:先算:5+8=13 想:先算:35+5=40
再算:30+13=43 再算:40+5=45
13 40
不退位:35 — 2 =3 3
想:先算:5—2=3
再算:30+3=33
3
退位:35 —8 =27 想:个位不够减,从十位拿出一个10和个位合起来再
减,十位3个十拿掉1个十,剩2个十,即20。

先算:15-8=7
再算:20+7=27
7
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拿出1个十,与个位数合在一起再减,同时十位数必须减少1。

(2)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55 =55
想:先算:30+20=50 想:先算:30—20=10
再算:50+5=55 再算:10+5=15
50 10
七、找规律
通过数字的变化找规律,当每个数都不相同时,先算出每两个数之间相差几,然后再找规律。

八、摆一摆
1、摆出来的数字的的个数比●的个数(9个以内)多1。

(例如:1个●能摆出1、10两个数,2个●能摆出20、11、2三个数,3个●能摆出30、21、12、3四个数,4个●能摆出40、31、22、13、4五个数,……9个●能摆出90、81、72、63、54、45、36、27、18、9十个数。

但是10个●只能摆出91、82、73、64、55、46、37、28、19九个数。

,也就是这条规律只适用于9个●以内。


2、摆出的两位数十位上和个位上的数相加,正好是所用的●的个数。

(例如:35是由8个●摆出的,42是由6个●摆出来的。


九、应用题
应用题最主要靠理解,如果实在理解不了,有以下几点窍门可以分享。

①看到问题
..中的“一共”、“共”、“总共”、“原来”、“原有”、
“…和…””等词语,通常用加法。

注意:如果条件中出现“一共、原来”这些词,一般用减法。

②看到问题
..中的“还有”、还剩、还要、还、再…和…一样多”等词语,通常用减法。

③看到问题
..中的“比”字,通常用减法。

无论是谁比谁多,还是谁比谁少,都是大数减小数。

注意:如果条件中出现“比”字,看问题求谁,再看要求的这个人或东西是比另一个人或东西多还是少,是多用加法,是少用减法。

④遇到问题中有“够不够”、“够吗”“能不能”“能……吗”“可以……吗”等词语,先用加法算式或连加算式求总数,再比较大小,最后写答。

例如:一箱苹果30元,明明带了100元,明明要买3箱苹果,带的钱够吗?
30+30+30=90(元)100元>90元答:带的钱够了。

⑤看到题目中出现“每……”、“最多……”、等词语,用连减算式,单位找被减数后面的字,答案是减去了几个数中的“几”,而不是等号后面的数。

例如26个苹果,4个装一袋,最多可以装满几袋?
答:减去了6个4,最多可以装满6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